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2.05KB ,
资源ID:957665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57665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国贸贸易毕业论文比较优势理论在对外贸易中的应用.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国贸贸易毕业论文比较优势理论在对外贸易中的应用.docx

1、国贸贸易毕业论文比较优势理论在对外贸易中的应用摘 要 比较优势理论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将其视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但这一理论的应用却并非一帆风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比较优势相当明显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充分利用好我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成为国内学者的研究重点。 本文首先分析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内涵和发展,重点讲述了当代影响比较优势的几个要素。并根据比较优势的内涵的发展,将这一理论分为比较成本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当代比较优势理论三个阶段。其次论述了当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最后论述了比较优势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借鉴意义。以中国三类出口商品的显性比较优势变化趋势图为依据,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

2、中比较优势的变化,并对如何借鉴比较优势,提高我国的比较优势素质做出了一定的建议。 重视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能够加快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进程和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实施,最终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关键词: 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策略建议 Abstract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gets the universal solicitude of academic circle fromits producing day,and it is regarded as the found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ing theory.

3、 But theapplication of this theory is not plain sailing. For China such a developing country thatcomparative advantage is fairly obvious how to make good use of the comparativeadvantages became the focus of academic research. The first part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4、of comparativeadvantage and particularly narrates some essential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present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accordance with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the connotation ofdevelopment this theory may be divided into 3 stages: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coststheory of factor endowments and th

5、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second part discusses o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foreign trade in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status applicability. Finally discusses the reference of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Chinas foreign trade. Based on Chinas exports to the three dominant

6、 trend map changes incomparative advantage we analyzed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inthe changes and how to use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to make some recommendations inorder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Chinas comparative advantages. China attaches importance to developing forei

7、gn trade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s tospeed up the process of reform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and transnational businessstrategy of eventual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reign words: Foreign trad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Strategy of foreign trade 目 录摘 要.IAbstract . II一、 绪

8、 论. 1二、 比较优势理论综述. 1(一)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 1(二) 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 1(三) 中国的比较优势论. 3(四) 显示性比较优势系数的含义. 3三、 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 4(一) 进出口规模迅速扩大. 4(二) 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大大提高. 4(三) 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初级产品比重下降. 5(四) 出口产品结构不断改善. 6(五)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提高.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 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外贸的借鉴意义. 7(一) 借鉴 RCA 分析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发展. 7(二) 借鉴比较优势理论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 10结 论. 12注 释. 13加

9、上参考文献的页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毕业论文 一、 绪 论 随着通讯、网络和信息技术等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的加快,世界经济逐渐成为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国际间的贸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贸易在国际分工的条件下进行,而目前的国际分工是由旧的国际社会政治经济秩序和各国资源的禀赋差异决定的。人民币升值后,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经济环境的挑战,我国必须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避开比较优势陷阱,更好地利用国际贸易带来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贸易中更好地利用贸易的创造效应,避免其贸易转移效应。 二、 比较优势理论综

10、述(一)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 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如果一个国家在生产一种产品时的机会成本(与该国生产的另一种产品的相对成本)小于另一个国家生产同种产品时的机会成本,则这个国家就在生产该种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并认为如果每个国家都集中资源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则两国间的贸易能使两国都受益。该理论强调一个经济实体需要遵循如下原则:根据比较优势选择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产品和要素价格不能扭曲;政府产业政策目标不能背离比较优势。虽然不否认存在动态比较优势和企业面临的外部性特征,也不完全反对政府宏观调控,但比较优势战略把要素结构看作是各种经济要素的决定性因素,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选择必然受

11、要素资源结构制约并以此为基础,任何经济体最具竞争能力的产业和技术结构都是由其所具有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一定要素资源结构基础之上。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总体水平的升级,都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内生的变量,是一个经济系统中要素禀赋结构变化的结果。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按照本国的禀赋状况选择产业、技术结构的产业才最具市场竞争力。(二) 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 “比较优势理论”这一概念虽是由罗伯特托伦斯(Robert Torren S)在论对外谷 (1815)中提出的,但起点应归于亚当斯密,虽然其理论被称为绝对优势理论物贸易而提出,但多数经济学家都把它当作比较优势理论的特例,因为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一

12、定具有比较优势,反之则不一定成立。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在于“比较” ,根据比较对象的不同,可以区分为不同的阶段。1、 比较成本理论 比较优势是指两个或多个主体在某些特定方面相比较而显现出来的相对优势性。比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毕业论文较优势论原是运用在国际贸易领域的理论,其最早的雏形是英国着名经济学家大卫。李嘉()提出的“比较成本论”,即将贸易产生的原因简单地归因于成本(传统的成本理念)的相对低廉的观点。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企业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

13、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比较成本论的科学性在于它揭示了一个客观规律,无论是生产力水平高或是低的国家,按照比较优势的思想参加国际分工和贸易,都可以得到实际利益。这就为世界各国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必要性作了理论上的证明, 这也是长期以来它一直作为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的原因。2 要素禀赋理论 在比较成本论的基础上,瑞典经济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 , “要素禀赋比率理论” 进一步从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别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发生机制。该理论重视市场交换关系,并从机会成本角度论证了其他条件不变前提下,比较优势取决于要素禀赋差异,即天然要素价格的相对差异:一是资本量的大小;二是劳动力的多少;三是自然资源的丰缺

14、。如果一国劳动力充裕,资本来源较少,则应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发展劳动力密集产业,如果有资本优势,劳动力缺乏,那该国就应该发展资本密集产业;而自然资源方面也必须扬长避短。要素禀赋说从静态的角度对国际贸易模式提出了很好的解释。3 比较优势理论的新阶段 虽然以李嘉图和要素禀赋比率理论理论为核心的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在贸易理论方面的主导地位始终没有改变,但战后贸易实践的变化如发达国家间贸易为主的实际、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都对原有比较优势的理解构成了挑战。 因而许多学者开始从新的角度阐述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把比较优势理论推进到现代比较优势阶段。现代比较优势的理解可以循着两条思路。 第一,从成本、技术、要素的动

15、态变动中诠释比较优势的变动。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筱原三代平动态比较费用论,认为比较成本是可以转化的,形成了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波斯纳 (M. A. Posner)的技术差距论和弗农 (R. Vernon)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把技术发展的各个阶段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作为了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 被认为是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重要发展; 第二,从新的角度考察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从规模经济和分工、交易成本的角度去分析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 、 迪克西特 (Dixit) 斯蒂格利茨 、 (Stiglitz)克鲁格曼 (Kmgman) 等人在不完全竞争框架下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分析产生比较优

16、势的来源,提出了研究比较优势的新视角,很好地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现象,强调研究与开发在贸易形态变化中的作用。人们将这种源自规模经济的比较利益,称为后天获得的比较利益,而将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俄林的比较利益称为先天比较利益。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毕业论文(三) 中国的比较优势论 在中国,比较优势战略理论是在与“赶超战略论”等理论争论中发展起来的主流理论。按照林毅夫教授的观点,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是指经济体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选择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和技术结构;惟有这样,企业才会具有自生能力,才能促进经济体的资本积累和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进而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林毅夫做了如下理论假设:首先,经济体

17、经济发展过程有两个外生变量:发展战略和要素禀赋结构。而技术水平、积累率、增长速度、产业结构、金融结构、收入分配、经济开放程度等均内生于这两个变量之中。其次,技术结构内生于要素投入结构,任何技术的运用,都是通过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等要素投入实现的,而投入品的相对价格则是由经济结构中的禀赋结构决定的。再次,赶超战略的选择及其持续的时间主要与人均自然资源、人口规模和初始资金密度相关。林毅夫论证了产业、技术选择与要素禀赋结构之间的关系,同时阐明了决定产业、技术选择的发展战略选择对经济制度安排的决定作用,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成败也进行了重新解释,力图弥补内生增长理论的各种缺陷。(四) 显示性比较优势系

18、数的含义 衡量各国产品的比较优势一般有两种方法。其一是用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来衡量,即产品 A 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等于产品 A 的人均产量与其他产品的人均产量之比,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越高,比较优势就越明显;其二是用产品的相对成本来衡量,即产品 A 的相对生产成本等于产品 A 的单位生产成本与其他产品的单位成本之比,产品相对成本越低,比较优势就越明显。 实际上,用以上两种方法衡量各国贸易的比较优势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国际贸易理论中通常引入巴拉萨的“显示性比较优势系数出口指标”法(Revealed ComparativeAdvantages,简称 RCA)来衡量比较优势。它是近年来被世界银行等经

19、济组织和学术界广泛使用作为衡量国际贸易中分工程度的指标。由于它考虑了不同国家和不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侧重于一国的出口绩效,并考虑了保护性贸易政策带来的关税及非价格因素对出口的影响,因此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该系数是指一国总出口某类商品所占份额相当于该商品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其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为: X ij / j X ij RCAij X ij / X ij i j i 其中,j 代表国家;i 代表行业;RCAij 为 j 国的第 i 个行业的显性比较优势;Xij 为j 国的第 I 个行业的出口量。上式中,分子为一国某种产品的出口量占时间同种商品的总出口量的比率,而分母为一国的

20、总出口量占世界出口总量的比率。当指数值大于,意味着国商品的出口比率超过了世界商品的出口比率,从而表明 j 国在商品上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反之,如果 RCAi 指数值小于 1,则意味着 j 国商品的出口比 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毕业论文率低于世界商品的出口比率,表明 j 国在商品上只具有较弱的比较优势。 三、 从比较优势看我国服务出口贸易发展 本节将以服务贸易出口为例子,试论比较优势理论于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应用。(一) 我国服务出口的现状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服务出口还是比较落后的,同服务出口的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1995年,我国有形商品出口额在世界上列第11位,而无形服务出口额只居世

21、界第27位,从1997年商品出口与服务出口的比例来看,全世界为:1,美国为:1,中国则为6:1。我国的一些服务出口项目仍处于逆差状况,如货物运输和港口供应与劳务项目,1997年分别存在亿美元和亿美元的逆差。即使是相对较强的服务出口项目如旅游,1997年也只有亿美元的顺差。我国经常项目中的非贸易收支前些年总有一定的顺差,但近两年情况发生变化,1997年顺差额由1996年的亿美元骤减到亿美元,1998年则出现亿美元的逆差,考虑到今后我国服务市场必将进一步开放,因此,非贸易收支的前景不容乐观。 造成我国服务出口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有:1国内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限制了服务出口规模的

22、扩大;2服务出口不如商品出口受重视,认为我国服务业落后,国际竞争力弱,出口难,创汇作用有限;3把服务出口仅仅理解成为对外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对整个服务出口业缺乏通盘的考虑与规划;4服务业的对外开放起步晚,力度不够,国外资金、技术与先进管理经验的注入较少,拥有直接对外经营权的企业数量不多,从而影响了服务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5直接输往国外的劳动力的素质同国际服务市场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劳动力输出的渠道过于单一;6服务出口的管理分散在许多部门,缺乏一个统一协调和管理的机构,至今尚未制定出一套有关服务出口的法规和制度。(二) 从比较优势理论看扩大我国服务出口的可能性 分析服务出口的可能性也就是分析

23、服务出口所具有的国内优势和所面对的国际环境。就现阶段来看,扩大我国服务出口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1劳动力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价格低廉,二是有相当数量的高素质的劳动力存在。我国劳动力的平均月工资大体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30和“四小龙”的l15,因此我国在劳动密集型和劳动与资本密集结合型的服务出口行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不仅如此,我国 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毕业论文服务行业还拥有相当数量的高素质的劳动力。1997年,我国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拥有万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分布在服务行业。1997年,我国有在校大学生万名,在校中专生万名。高素质劳动力的存在正符合服务企

24、业的优势更多的体现为人力资本这一点。 2服务企业优势。就我国服务企业的整体实力而言,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这是事实。但是,在发展较快的一些服务出口行业中,已有一批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大企业。例如。在1992年全球最大的225家工程承包公司中,已有中国港湾工程公司等5家中国企业榜上有名;在美国幸福杂志评出的1997年度全球100家大商业银行中,中国银行按赢利额排第1位,按资产总额排第17位,在该杂志评出的1997年全球服务业500家大公司中,除中国银行外,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也进入其中,列第27位。 3旅游资源优势。我国自然风景优美、历史古迹众多、人文景观独特、经济社会发展蒸蒸日上,

25、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对推动我国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十分有利。另外,到1998年我国旅游业的接待能力已相当可观,已拥有旅游饭店2552座,客房万间,从事国际旅游业务的一、二类旅行社966家,旅游专用车辆万辆,游船1098艘,定点旅游餐馆1143家,定点旅游商店1168家,定点旅游娱乐设施295处,开通国际航线7l条。 4技术优势。无庸置疑,我国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已拥有世界先进水平,如超导、微电子、现代生物技术、卫星发射技术、光纤通信等领域。据报道,至2000年,我国将为海外发射30颗卫星。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拥有大量适用技术,这些技术在发展中国家拥有广阔市场。现在,我国每年取得的重要技术成果有1万多项,

26、裁至1992年底,已批准专利申请31745项。以上这些都有助于扩大我国的技术出口。 不仅国内据有扩大服务出口的优势,而且国际环境也为扩大我国服务出口提供了可能性。有利的国际环境主要表现在: 1国际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发展,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1980至1987年,服务贸易平均年增长率为5,而同期商品贸易平均年增长率仅为25。1992年和1993年,全球服务贸易额分别达到9600亿和1万亿美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12和,但这两年商品出口的增长率却是7和-2。 2随着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的胜利结束,服务贸易已纳入关贸总协定的范围,这将为我国服务出口行业了解国外服务市场信息、享受公平待遇、获得相对稳定的竞争环境以及利用多边机构中的争端解决程序解决双边服务贸易活动中的摩擦提供方便与保证。 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毕业论文 3我国在海外拥有 3000 多万华侨和华裔,这些人已深深扎根于当地的经济和社会之中,有着广泛的影响,我国的服务企业和个人可以借助于他们进入当地的服务市场,从而扩大我国服务在当地的出口。(三) 加入 WTO 对我国服务出口贸易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以及低廉的劳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