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9.25KB ,
资源ID:958336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58336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读书笔记.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读书笔记.docx

1、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读书笔记关于育儿,从新手一路摸爬滚打已3年有余,但坦白讲仍旧所知甚少。看似一直努力学习,可都是临阵磨枪,有了问题才四处查漏补缺。育儿成了十万个怎么办,成了一堆琐碎零散的问题集合,消磨考验着有限的精力和耐心。为寻找答案,常被巨大的信息流裹挟,迷失在商家炒作和冒牌专家的民科理论里。年度八大育儿误区、别再拿无知折腾你的娃这些触目惊心的大标题,看的人肉跳心惊。万一不幸中招,恨的直拍大腿怎么躲着躲着还是一脚踩坑里了?身边一位家长直接放言,谁说的我都不信了,反正我妈也把我拉扯大了,没痴没傻.可这一时的痛快又能豪言几次呢?所幸遇到这本育儿秘笈,智力、情绪、运动、语言、创意,五脑全面助攻。从

2、表面现象问题入手,揭示本质,让读者更接近更真实的世界,了解更底层的思维。书中以科学实验依据的各种反常识,教你辨别靠谱科学,练就火眼金金,厘清育儿路上的迷障。原来论文怎么看还有大学问;都是实验研究,结论可靠性却有讲究。还有经典的棉花糖实验,原来真正应该吸取的经验是这些!当别人蜂拥追逐右脑开发,当家长群大谈特谈一万小时理论,当小区妈妈们纷纷探讨着该上什么补习班,看完本书可以气定神闲,有的放矢,将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最值得付出和投资的方向。比如,目前孩子班上同学还没有开始识字,因为老师家长担心过早识字,破坏孩子想象力。由于知道早识字会启动阅读的马太效应这个反常识,给孩子的3岁礼物就是爱贝睿出品的小刺

3、猬识字游戏盒子。有时候几天没玩儿,孩子还惦记没给小刺猬喂汉字会饿着。小家伙目前已经学会一些汉字,走在路上偶尔看到自己认识的字,会大声念出来,还忙不迭的说,妈妈我会认字啦!那自豪的小神情,令你欣慰自己的孩子获得了一项先发优势。又如学钢琴这事儿,身边父母要么因为经济条件有限自责会不会让孩子错过发育,要么孩子不喜欢钢琴你一句为他好就赶鸭子上架硬逼。可弹钢琴到底为啥对孩子好?当在书中知道学钢琴主要是能促进大脑胼胝体发育,这时可以松口气了,因为除了钢琴,学习其他乐器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脑科学很神秘?蝙蝠侠效应、心理理论、躯体标记假说、神经可塑性,书中干货密集、术语一堆一堆,不过别担心,理论高大上但内容通

4、俗接地气。虽说这是一本育儿书,可最大的特色是从脑科学的角度来阐述育儿知识。作为一名脑科学的小白读者,这也是一本不错的入门科普书。通俗易懂超有趣,读的停不下来,一不小心爱上脑科学。比如为啥自己数学差?原来空间认知不够,出门经常分不清楚东南西北。空间认知能力是数理能力的重要基础,怪不得最强大脑里有些选手那么全能,数理项目那么厉害,空间推理能力也杠杠的。那怎么get到这项神奇的技能?难到要拜访名师,送精英学校?其实一个妙招-多用空间方位词汇就能四两拨千斤。自己成长路上的拦路虎,终于有信心带着孩子拿下!又如固定的日常生活规律,看似不起眼,原来这么重要!身边有位妈妈曾毫不在意的说,我们玩到几点孩子就几点

5、睡,和朋友K歌到凌晨,孩子就随着兴奋到凌晨。当时觉得这样不太好吧,可是除了对身体发育不好之外,其它方面后果还真说不出个123。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固定的生活规律,对于提升孩子自控力很重要!另外,本书最出彩的是卸掉各种光环的叨叨魏,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呈现如何科学养育孩子。可算的上是二维版本的爸爸去哪儿真人秀。各种生动案例,可以直接复制到日常场景运用。比如表扬别说你真棒,这些道理懂了但是怎么做?知道正确表扬方法了,可是家人、亲戚、邻居你总不能挨个普及吧,当他们用错误的方法表扬孩子,你又该怎么引导?孩子发脾气,理论上你知道应该123步走,可是真实场景下还是很难理性面对,同样情景叨叨魏会怎么做?面对发脾

6、气的孩子,作为一名普通的家长,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孩子又发脾气了!各种负面情绪一拥而上,想心平气和都难!而叨叨魏的默认思维是-孩子学习的机会到了!多么迥然的差异,书中这些鲜活的案例,呈现了单凭理论无法展示的内隐知识。还想知道更多妙招?叨叨魏在书里还准备了不少,大家自己去寻宝吧!-如何让孩子变得更聪明?-怎么才能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孩子爱发脾气怎么办?-如何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很多家长,尤其是初次为人父母的家长,经常会为了以上这些问题到处寻方问药,可是,如今的育儿市场真可谓是五花八门、鱼龙混杂,实在让人眼花缭乱、难分真假:有的是卖品牌,只要是略有名气的早教机构,课程基本都是都是万元起跳;有的是卖概

7、念,用诸如右脑开发全脑记忆等听起来比较高大上的新词热词来吸引家长的注意力,并取得其信任;还有一种比较腹黑的,就是卖焦虑,四处摇旗呐喊绝对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而引发家长们的各种恐慌,继而慷慨解囊。琳琅满目的教育产品究竟有多少是货真价实我们无从得知,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开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新一代的宝爸宝妈们对于孩子教育的投入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对于这个问题,本书的作者魏坤琳教授指出,基于认知科学、面向未来的教育,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投资,因为孩子需要的不是现在学校看重的技能,而是未来世界需要的能力。如果给宝宝灌输知识或技能,知识或技能会陈旧。比如,我们过去常常说

8、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可是仔细想想,有多少人是用学校学到的知识来开展工作?用了四年甚至更多时间所学的的专业,有多少人毕业后还在从事相关工作?20xx年,世界经济论坛上有篇 指出,当今天这一代小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现今65%以上的工种将不复存在面对如此飞速发展的时代,想通过传统教育押题孩子的未来,风险太大,也不可行。传统教育,注重对知识存量的学习,面向的是过去,而真正有竞争能力的人,需要有适应未来的能力,就是无论世界如何变化,他都能应对自如、把握人生。所以宝爸宝妈们需要或多或少懂一点大脑发育的规律,全方位助力宝宝大脑发展,着力培养孩子通用的学习能力,比如好奇心、求知欲、批判性思维、逻辑性思维

9、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等,因为这些才是他们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再来说说作者魏坤琳,人称Dr.魏、叨叨魏,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运动控制学博士,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人脑的工作方式。关注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的人都知道,他是连续四季的科学判官,经典台词是科学是我判断的唯一标准,因此被大众称为科学男神。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科学男神怎么会跳转成科学奶爸呢?据说,这主要缘起于7年前他大女儿的出生。像我等父母一样,宝宝的到来,让魏教授开始密切关注各种。结果他发现,很多在科学界已被批判多年的概念理论,仍打着脑科学的旗号在市面上大行其道,比如右脑开发大脑只开发了10%等错误观点。

10、还有些商家出于商业目的,对科学理论进行了曲解、篡改或恶意夸大。作为一个脑科学工作者,魏教授对这种现状很无奈,也很痛心。在他看来,伪科学育儿观点的流行不但让家长白花冤枉钱,更是浪费了孩子的成长时间和机遇。于是,两年前,他跟多位从事儿童脑科学、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家好友们共同发起了早教平台爱贝睿,通过写 、公开课、开专栏等形式,给家长普及靠谱的科学养育知识,旨在让最新脑科学研究成果惠及更多的宝宝。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这本书就是这些努力的结晶,就像作者所说的那样,全书不发鸡汤,也没有纯粹基于个人经验的方法,而是立足脑认知科学和儿童心理学,提供可靠的科学。这本书不仅能给家长们带来了最新脑科学研究的理念和

11、工具,还提供具体的育儿方法,扫除了很多伪科学误区,让家长少走弯路,可以算得上是一本干货满满的科学育儿指南。深感时间不够用的中年父母,读到一本高质量的书,才不会觉得浪费生命。学习了几年育儿知识后,明显感觉到各类育儿博主的局限性,即使是最真诚的博主,为了转发量和体验有时也不得不牺牲内容。更不要说碎片化阅读不可能让学科成体系融会贯通了。碎片化阅读只适合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参考了许多学霸的建议后,发现无论学习哪个学科,阅读内容都是需要分级的。1。最好能直接阅读高质量期刊的论文。2。其次是经典教材。3。接下来科学家本人写的科普书籍。4。有丰富经验的一线实践者写的真诚的分享也可供实用参考。5。非专业的深度

12、业余爱好者写的内容以上内容的含金量有先后次序。(其他既不专业也不爱好,纯靠转发量驱动的内容不计算在内。)只是对于非学术圈的父母来说,不仅很难找到含金量高的论文、书籍,即便找得到,这些内容几乎都是专业的英语,普通人真的很难读下来,结结巴巴的读下来了也要花很长时间消化理解。最重要的是还要辨别优劣,来者不拒不仅浪费时间,万一学到错误、过时的内容就得不偿失了。偶然看了魏坤琳博士的得到专栏,随后买了这本书来看,心里忍不住雀跃啊。一是开心,自己总结的路子是正确的,书中的内容印证了看过的论文、教材。而是好多内容似乎以前读过,但不甚理解。经过叨叨魏的解释和实践,不仅帮助理解,还能举一反三了。我个人觉得这本书最

13、值得买的原因是,在大多数人看一手资料困难的前提下,这本书里的理论和原理,都来自被反复验证、最新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换句话说,所有的理论都能在高质量的论文里找到 。这就足够让信息不畅的非学霸惊喜了。除此之外,叨叨魏举的各种例子和建议的方法,也都更符合中国国情,更贴近中国父母的养育环境。对于即使阅读了论文却苦于理解和实际操作的我来说,这些案例甚至无需思考,不仅可以直接用还能再激发我创造更适合自己的方法。认识了爱贝睿觉得很幸运,并不完全是为了孩子。如果不是为了功利的目的而只是出于兴趣爱好,学习真是件有趣的事。前提是学习方法、学习内容是不是可行、是不是正确。不必在众多被反复演绎的知识中推理辨别真伪,

14、能直接靠近优秀科学家的结论,真的是节省了太多时间。虽然想要学习真正的一手知识,还是绕不开英语能力,但一边练习英语一边学习最靠近源头的知识,听从真正权威的专业人士指导,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孩子爱发脾气,其实是一次又一次大脑整合的机会,并不是他不懂事对付发脾气的小孩有三个要点:一是表示,理解,帮她描述情绪;二是和他一起分析发怒的原因;三是引导他反思整个过程,指出发怒并不能解决问题,沟通才能解决问题,并引导他体会他人感受。三招搞定公共场合的熊孩子设定期望,提醒行为。一些所谓专制熊孩子的家长,教育孩子的做法,要么是长篇大论的说教,要么是暴力镇压孩子的行为:你再不听话我就抽你了!这样做一般都没什么效果。正

15、确的做法是什么呢?其实还是主张的要帮孩子把抽象的教条化传承具象的行动。指责或者打骂孩子,并不能帮助孩子认识到规则的意义,你真正需要做的事知道他的具体行为,帮助孩子培养出规则意识。所以,你可以再去公共场合之前给孩子打好预防针,给他设定明确的期望不断地提醒他规则是什么,还要用温和的提醒强化他的行为告诉他该怎么做。比如去餐厅之前就清楚地跟孩子解释一下,为什么去,给一些框架性的指导,告诉他,我们今天晚上要和奶奶一起去餐厅吃饭,你可以好好的享受美食,但今天晚上不是去玩的,所以你不能乱跑或说话太大声,因为那会干扰周围的人。他们也跟你一样是去享受美食的,可不希望被人打扰。在公共场合,不要修正孩子的行为,直接

16、离开。如果孩子已经在公共场合熊起来,你该怎么办呢?我的建议是,不要急着修正孩子的行为,直接离开就好。也就是说,孩子表现不好时,你不要立刻大呼小叫,或者当众打骂、教训他,因为此时他其实是听不进去的,只会觉得尴尬,甚至愤怒,而你也会更加心烦和生气,接下来的场面很可能难以收拾。所以,如果你发现孩子在公共场和行为不好,场面已经很尴尬了,你应该做的是带着她离开,这既是给孩子一个教训,也给了你们平静下来的时间,之后再慢慢教育,孩子会更有效。走培养,从点滴做起。对于小宝宝,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可以从礼貌用语开始,因为语言是行为的窗口。孩子会开口说几个字的时候,你就可以教他说,谢谢,这是父母教会孩子礼貌的第一

17、站。孩子两岁的时候在跟亲人挥手时应该会说你好和再见这些词了。冷却孩子的冲动影响孩子控制智力的另一个因素是家长的反应。如果孩子一哭闹就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孩子就会继续这样,形成恶性循环。反之,如果孩子哭闹的时候,家长直接压制,说,不许哭!这样无法消除孩子的消极情绪,还可能反弹个更厉害。那么,父母怎样的反应能成功降低孩子的冲动呢?我的做法是首先描述孩子的感受,接纳他的情绪:我知道这个娃娃很好玩,你很想要,对吧?然后跟他强调规则:但是这个星期你已经买了一个玩具了。我们说好了的,一个星期只买一个玩具,对不对呀?最后提供给孩子一个替换方案:家里的小熊跟这个娃娃一样,都是软软的,咱们回去抱小熊好不好?家长

18、可能有一个误区,就是以为,冲动是可以压制的。其实,冲动是无法完全压制的,但是通过给孩子替代方案,我们可以帮助孩子转一定要的冲动。克服害羞,帮孩子提升社交力我们知道,婴儿有所谓的陌生人焦虑,一般到八九个月大的时候,被陌生人抱会哭。这是因为孩子的大脑发育到了一定程度,他的记忆系统成熟了。当然,每个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时间稍有差别。这种突然害怕陌生人的表现和他们大脑中的记忆系统的成熟有关,表明孩子已经有能力记住熟悉和陌生人的差别。但很多孩子到了两岁以后,还会再经历陌生人焦虑,一直到四岁左右,这种焦虑才逐渐消失。你会发现两岁以前还开朗活泼的宝宝,突然又开始怕生了。其实,你不用担心,这是他心理发展的正常过

19、程。孩子社交,父母需要注意避免三个误区。我非常的害羞的孩子从后台推到前台,强迫孩子,在别人面前表演不害羞。这是很有害的,是典型的拔苗助长。误区一:做孩子的代言人。有一次我遇到一个强势的妈妈,我问他女儿: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她女儿三岁的样子,看看我,看看妈妈,想说话但是有点害羞。这时候,她妈妈就抢话了:他叫某某某。然后就转过头来对孩子说:叔叔问你话呢,你怎么不回答啊?我怕妈妈吓着小孩,就又轻轻问了一句:你喜欢吃巧克力吗?小女孩这次又是看看我,再看着妈妈,还是没有开口,她妈妈又抢着说:可喜欢吃巧克力,在家里每天至少吃一块!然后跟我道歉说:哎呀,真是不好意思,这孩子太害羞了!我赶紧把这位妈妈拉到一

20、边,悄悄跟他说:你得让宝宝自己说话,给他点时间。刚才您一个人把两个人的戏份都抢了,他当然没机会说话了。而且,这次谈话交流的经历,可能变成他的一个负面经历,将来他会更害怕和陌生人交流。这个妈妈的行为就是过度干预的例子。误区二:草率地给孩子贴标签。另一种家长要尽力避免的情况,就是草率地给孩子贴上害羞的标签。比如当着孩子的面跟别人说:抱歉,我这孩子就是太害羞了。其实孩子都非常敏感,这样的标签式的语言,会让他以为害羞是件很不好的事情,而且自己出了问题。有时候孩子干脆躲在害羞的标签下面,觉得自己有理由不去跟别人交往,大人不是说自己害羞吗!误区三:过度保护孩子。还有一种害羞,源于家长平时对孩子的过度保护。

21、这种情况很常见,特别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辈,往往会过度保护孩子,总对孩子说不要乱跑、当心。这会让孩子以为这个世界很危险,于是便的不愿意主动探索,胆小畏缩,对人害羞了。但凡早教系列的书,无外乎一个原则,育人先育己,哄娃之余,给自己充充电,看看书里的干货,显然早教育儿市场上书太多,能让家长受教的并不多。本书作者,dr、魏最强大脑评委之一,新晋 红,他这本书我不能妄加评判,我只能通过做笔记,以及此基础上的理解实践,来确定本书对我的用处,当然书中不乏干货,里面有一些他自己的育儿实践,还是比较有意义的。本书精髓提炼如下:智力脑书中引用神经元突触科学原理,给孩子更多的刺激才可以丰富感知,成年人大多数信

22、息 于听觉和视觉。这就忽视了触觉、味觉、嗅觉的刺激,作者提倡我们不要忽视这三个刺激。刺激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让孩子专注,过多的刺激影响孩子专注。当孩子问问题的时候,成年人应注意引导孩子认知,而不是塞给孩子现成的答案,单纯记忆不能获得智能,智能是理解、假设、验证、推论获得的,家长应该避免答案思维,忽视了获得知识、锻炼认知的过程。引导,就是家长得引诱孩子找到靠谱答案,这个靠谱有可能是孩子自己逻辑的靠谱,但这是孩子的独到之处。建立空间观念,就得玩游戏,作者提倡积木、橡皮泥这类建构类游戏;寻宝,小游戏,画一张家里的地图,把一件东西藏到家里某一处,培养孩子按图索骥的能力。提升孩子注意力方面,作者认为孩子

23、注意力不集中是个正常问题,大脑额叶区发育不完全造成,首先家长不要过度的干预孩子,当孩子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去打扰。利用游戏思维:1、有明确目标,每一步可以细化分解;2、难度匹配孩子的能力,最好跳一跳,够得着不难也不太容易;3、有合适客观的正面反馈,而不是一味的指责。专注力提升,有助于孩子学业、职业的发展。记忆力方面,右脑开发不靠谱,有理解才有记忆,而高智力需要多信息进行深度处理,方法老生常谈,多重复、分组、记忆联结,作者没用联想这个词,有深意,作者反对为了记忆信息而进行的牵强附会式联想。学数学,不只是12345数数,把数字的感知培养起来。运动脑精细动作作者说玩游戏,够安抚奶嘴,填充倒

24、出来的游戏,2岁以上教简单的任务,比如穿衣吃饭勺子往自己嘴里送吃的。好高端啊,家长一定在怀疑孩子能否做到,然后作者讲循序渐进。大肢体运动作者列了个时间表:0-1躺着睡趴着玩,1-1、5推拉玩具,1、5-3球类,跑跳。学走路这方面,作者坚决反对学步车,学步车给孩子造成虚假的平衡感,虚假的安全感,阻碍平衡能力的发展,阻碍大脑试错机制等。刺激前庭有助于锻炼平衡感和运动能力,作者主张轻微的摇动,剧烈摇晃孩子会变傻。预防孩子近视,作者主张户外活动,户外光线可以刺激多巴胺分泌,防止眼球拉长(导致的近视)。妙用手势作者教女儿吃饭,是把手指抓一起,好像在抓一口饭,慢慢送到嘴边说吃饭。作者的观点,手势可以补足语

25、言、记忆的不足,帮助孩子学习。鼓励孩子用手势表达想法。最后谈谈为什么要整理这篇读书笔记。应该说,催使我愿意花费时间、精力来整理这份数以万字的读书笔记是整个阅读过程中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之所以说阅读的过程是幸福的,主要是因为,当一个奶爸在另一位奶爸结合自己的育儿经历娓娓道来、侃侃而谈的时候,会自然而然的够勾起自己许多类似的回忆,时而会心一笑,时而懊悔不已,时而穿越过去,时而畅想以后,脑子里不断闪现着着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个经典画面,为书中的每一个事例都脑补一张以自己女儿为主角的插图,让整个阅读过程都充满了独家私享的温馨和乐趣盎然,这可能就是阅读心流。关于获得感,我想说的是,除了学习到了许多育儿知识

26、外,还受到了许多育己的启发,比如:一个人(无论大小)需要突破舒适区,有目标、有方法地在学习区进行刻意练习,才会进步和成长。根据自我决定论,促进外部动力向内在动力转化有三个因素:自主感、归属感和胜任感。自主感让孩子觉得行为可以由自己决定;归属感让孩子感受到爱、尊重和接纳;胜任感让孩子觉得他能做到。作为家长,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所以在孩子还不能自我控制前,家长一定要身体力行,一方面在孩子面前要少使用电子设备,比如,吃饭时不看手机,睡觉前看书、不看手机;另一方面,从根本上说,这也可以帮助你减少对电子设备的依赖。.总之,一句话-育儿先育己。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未来脑

27、计划第1关:智力脑1. 刺激就是你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学习机会和经历,丰富的刺激可以促进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2. 孩子需要丰富适宜的刺激,但并不意味外部刺激越多越好,正常的家庭环境能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刺激。3. 过度刺激主要有两种:过度关注和过度依赖视觉输入。4. 科学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是可证伪的,也就是说它并不是绝对的正确,而是不断迭代更新的 。5. 作者提倡的养育态度:第一,循证;第二,不断迭代更新自己的知识;第三,无论自己的知识库如何变化,对孩子的爱和陪伴永远不变。6.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填充知识,其实不应该给孩子的大脑装进一个个独立的知识,而应该帮孩子找到各种事物的因果关联,让他们自己

28、更高效的整合信息。7. 家长必须树立一个观念:让孩子获得科学的思维能力,比学到多少知识更重要。8. 孩子的科学思维能力越强,越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使他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世界,而且能把不同的信息记得更牢。9. 孩子通过对生活和大自然的观察和互动,学到的知识要比从书本里学到的更生动、更深刻、也记得更牢。10. 问问题,而不是仅仅给答案。11. 不是只有科学家父母才能训练孩子的科学思维。12. 多用空间词汇,在游戏里提升空间认知。13.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正常。14.如何提升孩子专注力?外界环境:减少外源性刺激,包括少干扰孩子、排除环境里的干扰因素、家长要做专注的榜样等等。内在驱动:向游戏设

29、计学习。第一,有明确的目标;第二,难度跟能力匹配;第三,有及时的反馈。15. 心流是一种能让人全神贯注在当前任务的状态,是专注力的最高境界。经常经历心流的人,专注力都很强,专业技能也都很高。16. 反馈不但要及时和具体,还要注意不要有太多的负面反馈。17.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右脑开发是一个伪科学的概念,如果看到有商家拿这个当噱头,你要像提防传销组织一样离远点。18. 记忆术对于帮助记忆某些信息有一定作用,但是对于学习和工作的功效是有限的,不要把它神化。19.信息不是存在一个个独立的小格子里,记忆是一个 络状态,大脑会将这些信息分类组织,并跟其他类似的数据合并连接,我们掌握的相关信息越多,就会记

30、得越牢。20. 理解力才是更重要的学习力。 . 理解才是学习最重要的部分,这也是深度处理信息的过程,与其花钱和精力在记忆术上面较劲,不如把精力放在逻辑、分析等深度理解上。22. 记住的是信息,理解的才叫知识。23. 提升记忆力的三个方法:重复越多,记得越牢;联结越多,记得越牢;越会分组,记得越牢。24. 很多人认为记忆只是理解并存储新的信息,实际上记忆的关键是把新信息和旧信息联结起来。25. 信息社会最不缺的就是信息,组织信息和创造信息更重要。26. 孩子早期的数学能力越强,不仅之后的数学能力更强,甚至识字能力也会更强。27. 会背数字不等于会数数,背的滚瓜烂熟不等于理解数字本身。28. 数字

31、是抽象符号,我们要把抽象数学转化成具象的生活场景,从每天的生活中教孩子数学,用孩子身边就有、直观的东西来教。29. 如果父母对数学感到焦虑,那么这种情绪会传染给孩子,影响他的数学成绩。30. 一万小时不靠谱,刻意练习是正道。31. 没有不练习就能取得成就的天才,几乎所有的天才,都是后天刻苦练习塑造出来的。32. 人的认知是有限的,练习可以把低层次的思考过程自动化,这样能给更高层次的思考留出足够的空间。33. 一个人需要突破舒适区,有目标、有方法地在学习区进行刻意练习,才会进步和成长。34. 小批量的持续练习能加深记忆。35. 给孩子反馈有两个要点:一个是要及时,另一个是要具体,越具体越好。36. 孩子通过练习掌握了更多知识和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