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4.48KB ,
资源ID:962048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6204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docx

1、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 王继光(攀钢集团矿业公司,四川,617063)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矿山企业所面临的形势进行分析,结合攀枝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国有矿山企业融入循环经济的思路和对策。主 题 词: 循环经济 矿产资源 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党和国家把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推进发展中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2、。温家宝总理也要求:“要重点抓好节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使用资源放在优先位置,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是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是一种物尽其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延长产品的使用期,提高重复使用率,使产品完成其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内在价值,提高利用效率。因此,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

3、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性变革,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一、国外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早期的循环经济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20 世纪60 年代,例如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到上世纪90 年代,清洁生产、工业生态系统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流,美国、丹麦等国家已经建成一批工业生态园区,德国、日本等国相继颁布了废弃物管理和循环经济的法规。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循环经济实践,已在三个层面上把生产和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是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如杜邦化学公司模式。二是共生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网络,如著名的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三是区

4、域和整个社会的废物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如德国的包装物双元回收体系(DSD)和日本的循环型社会体系。国际社会在上个世纪90 年代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并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1循环经济立法日本是循环经济立法最为完善的国家,其法律法规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基础层面是一部基本法,即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第二层面是综合性的两部法律,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以及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第三层面是据各种产品性质制定的五部具体法律法规: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及绿色采购法。2制定

5、循环经济政策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各国采取了许多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资源回收奖励制度,对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府优先购买有再生成分的产品,征收新鲜材料税、生态税、垃圾填埋和焚烧税。3健全社会中介组织在发展循环经济中,非营利性的社会中介组织可以起到政府公共组织和企业营利性组织所没有的作用,如德国专门回收利用包装废弃物的中介组织DSD、日本大阪的回收情报网络等。1 4鼓励公众参与2 1矿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矛盾突出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运用各种手段和舆论传媒,加强对循环经济的社会宣传,以提高市民对实现废弃物零排放或低排放的意识。二、我国矿山企业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形势 我国的矿业活动主要指采

6、矿、选矿及冶炼三部分。矿业活动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破坏的种类很多。例如:开采活动对土地的直接破坏,露天开采直接破坏地表土层和植被;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废弃物(如尾矿,废石等)需要大量堆置场地,对矿山周边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矿石、废渣等固体废物中含酸性、碱性、毒性、放射性或重金属成分,通过地表水体径流、大气飘尘,污染周围的土地、水域和大气,其影响范围将远远超过废弃物堆置场的地域和空间,清除这些污染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且很难恢复到原有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矿业发展迅猛,年采矿石总量约60 亿吨,与此同时,因矿山开采不当造成的地下采空,矿坑积水,诱发了开裂、崩塌、滑坡、地震等地质灾害,给矿

7、山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据统计,全国因露天采矿和各类废渣、废石、尾矿堆放等直接破坏、侵占土地1.4 万2 万平方公里;因采矿引起的地面塌陷面积8.7 万公顷;矿山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0%以上;矿业及相关行业排放的废渣累计58 亿吨,占全国废渣贮存量的89%。因此,未来20 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对国内环境的压力是空前的。2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面临危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矿产资源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目前我国92%以上的一次能源、80%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来自于矿产资源。然而,我国矿产资源的供需形势却十分严峻,已探明储量的45 种主要矿产到

8、2010 年只有23 种可以保证需求,到2020 年下降为6 种。大量事实证明,传统的资源开发方式,难以做到可持续发展,例如我国许多矿业城市出现的矿竭城衰现象。有关统计数字表明,在传统的资源开发方式下,人类所获得的最终产品只占原材料的2030%,7080%的资源都成为废物排放到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紊乱。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现有工业的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原料加工深度不够,资源能源利用率不高,单位产品的能耗大大高于发达国家,造成工业污染严重。据测算,我国一次性产品的合格率只有60%, 不仅每年造成数千亿元的损失,也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三高”(高消耗、高能

9、耗、高污染)粗放型模式,必然对我国现有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浪费和破坏,严重阻碍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乃至永续利用。综合勘探、综合评价、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历来是我国矿产资源探、采、选、冶各环节人们共知的政策措施,但由于思想认识、经济政策等原因,始终没有收到令人满意的成效。据统计,我国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不到20%, 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只有30%,而国外先进水平平均在50%以上,差距分别为30 和20 个百分点。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

10、益严峻。面对这种情况,企业特别是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矿山企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好二次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三、矿山企业融入循环经济的思路和对策 为真正融入循环经济,搞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矿山企业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坚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与再造生态环境平衡并举,坚持精采细选,挖掘资源潜力,拓宽资源利用范围,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矿产资源不可再生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弃物的特点,把开发利用资源的重点放在提高资源利用率上,实现资源减量化,大力开展二次资源利用,延长和拓宽生产链,把循环

11、经济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建立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闯出一条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下面,笔者结合攀枝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针对国有矿山企业如何发展循环经济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一)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提升矿山持续发展能力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由于矿产勘查投入严重不足,我国采矿业长期处于“吃老本”的状态,已经出现了采储失调的现象,造成后备资源储量不足,严重危及了矿产资源的可持续供给。经过几十年的生产建设,我国多数铁矿山已由山坡露天转为深凹露天开采,部分大型铁矿山已经进入中老年期,资源面临枯竭。攀钢集团矿业公司下属的兰尖矿和朱矿经过三十多年的生产建

12、设,也已经进入中后期开采,按照目前的保有资源储量和生产规模,最多只能服务到2031 年;选矿工艺落后,铁精矿品位与冶炼生产以及市场的需求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技改迫在眉睫。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我们以技术创新为重点,大力实施重点开拓工程和技术改造,努力提升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做好发展规划,对科学认识矿山发展规律、准确把握未来,具有重大意义。冶金矿山的发展规划,应体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开发、协调发展”的原则。为解决攀枝花矿山进入中后期开采后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在企业发展

13、规划的编制中,着眼于中长期发展,把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减量化作为编制规划的指导原则,把稳定矿山生产能力,保证剥采比均衡作为规划的重点。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坚持“采剥并举、剥离先行”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严格执行采掘计划,认真组织矿山的生产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一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我们认真实施采场配矿的科研攻关。先后开展了铁矿矿石性质配矿攻关、“朱、兰两矿中深部开采修改初步设计”,根据攻关成果,制定实施了朱兰两矿矿石配矿实施细则,实现了贫富矿合理搭配,为挖掘资源潜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二是加快采场、土场重点部位的推进和重点工程建设,增加境界内储量,稳

14、定矿山生产能力。针对矿山进入中深部开采,资源储量减少,矿山生产能力下降的实际,相继进行了采场深部排洪系统建设、徐家山剥离工程、兰山西帮挖潜、朱矿南帮扩帮等重点工程建设。其中,兰山西帮挖潜的实施增加境界内矿石储量1751.78 万吨;朱矿南帮扩帮工程增加境界内矿石储量4500 万吨;徐家山剥离工程投资8863.89 万元,实现了兰、营、徐三个采场的顺利衔接。“十一五”期间,我们还将进行开采境界外矿石回收方式与时机攻关和对尚难利用矿的开发利用攻关,继续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三是结合采场现状与未来的发展,不断优化采场开拓运输系统。“朱矿陡坡铁路运输系统研究”是国家科技部“十五”重点科技攻

15、关课题,为做好这项科研课题,我们与研究院联合进行了陡坡铁路工业试验线路研究和设计,自行进行施工建设,完成了4045陡坡铁路线路和牵引网络施工图以及150t 和224t 电机车牵引试验。该成果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的验收和四川省科技厅的鉴定,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荣获2004 年度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该成果基本解决了露天矿山进入中深部开采的矿石运输难题,对国内其它露天矿山具有普遍的应用前景和推广应用价值。目前,攀枝花矿山采场布局合理、剥岩不欠帐,采场、土场重点部位按规划推进,采场、土场生产均衡稳定,剥采比得到较好控制,采场生产能力稳定。2大力实施技改工程,优化指标,提高产品质量我国重

16、点矿山企业大部分是五、六十年代建成的,矿山经过长期开采,大多已进入生产期的中、后期,生产能力正在逐步衰减。要保持现有生产能力或适当增加产能,这些矿山急需进行技术改造。为提高铁精矿品位,改变选矿工艺落后的局面,我们紧紧抓住“铁精矿品位低”这个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充分挖掘科研技改潜力,先后开展了选矿细破闭路改造、选矿阶磨阶选工业试验研究等数十项科研项目,投入资金上亿元,取得良好成效。一是投资3452 万元,对选矿厂进行细破闭路改造。该工程历时一年,于2003 年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这一工程,使公司破碎最终产品粒度达15mm 含量占99%以上,球磨台时处理量提高7%以上,为公司

17、稳定球磨机生产能力和提高铁精矿质量创造了条件。二是投资约700 万元,开展了选矿厂磁选车间16球磨系统阶磨阶选工业试验,将铁精矿品位由原来的52.50%提高到54.2%以上,最高达54.7%以上,台时处理量提高1520%。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投资上亿元,对选矿厂余下的15 个球磨系统进行全面改造,彻底改变矿山铁精矿以往品位低、产量低、生产工艺水平落后的局面。目前,选矿工艺流程得到不断优化,使之能够适应矿石性质的变化。2004 年,原矿品位比2003 年降低了0.29 个百分点,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十一五”期间,为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完成阶磨阶选改造后,我们将开展尚难利用矿的开发利用攻关

18、。截止2004 年底,朱、兰两矿有尚难利用矿40056.5 万吨,TFe 品位为18.41%,其中境界外19757.2 万吨,品位18.40%,境界内19679.2 万吨,品位18.42%。朱、兰两矿每年开采表内矿的同时,还要采出500 600 万吨的尚难利用矿。开展尚难利用矿的开发利用研究,不但可缓解原矿供给不足的矛盾,更可以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科学、合理、经济利用矿产资源。3加快后备矿山建设,促进矿山可持续发展后备矿山建设,是矿业和矿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随着矿山资源的枯竭,寻求新的矿产资源是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矿产品市场的

19、好转,矿山企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内新矿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目前,攀枝花矿山已逐步进入中深部开采和矿山寿命的中后期,储量减少、品位降低,采矿成本上升。尖山采场2012 年闭坑。朱兰采场2010 年后产量减少,品位降低2%。现有的强化配矿、回收利用开采境界外矿石、开发利用尚难利用矿等措施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矿山的服务年限,缓解部分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接续问题。2007 年后,公司现有铁矿山从数量、品位、成本等各方面,都难以再保持现有能力,如不及早开发后续矿山,攀钢在2010 年前后,将面临铁矿资源的供应危机。开发建设后备矿山对于攀钢和攀枝花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我

20、们正在开发建设白马铁矿,这是攀钢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综合竞争实力做出的重要决策。白马铁矿具有钒高、钛低、粒度细、杂质少等优点,建成投产后,对延长兰朱两矿服务年限,扩大矿山生产规模,解决未来攀钢发展的资源问题,促进攀钢钒钛产业发展,优化攀钢炉料结构,提升攀钢经济效益都是十分有利的。白马铁矿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已从2003 年下半年开始基建,工期23 年,2006 年底形成年产110 万吨铁精矿生产能力,2007 年达到230 万吨铁精矿的设计生产能力。二期工程从2008 年开始建设,工期23 年,2010 年形成年产510 万吨的铁精矿生产能力。我们将把循环经济的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白马铁矿建设管

21、理过程的始终,选用当前领先的技术、先进的设备,为建成绿色、环保、清洁、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矿山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加强土地复垦和尾矿治理,再造生态环境平衡加强矿山的土地复垦工作和尾矿治理,是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的必然要求,可将矿山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矿山企业的持续发展。在土地复垦和尾矿治理过程中,必须坚持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的恢复性治理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加大土地复垦和尾矿治理工作力度,把土地复垦和尾矿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组织机构,落实责任。近十年来,我们先后投入资金近亿元,完成了采场、排土场

22、、尾矿坝等的土地复垦、植被绿化、水土保持、还田还地等工作,使矿山的环境恢复性治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1强化土地复垦,改善矿区生态环境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我们成立了公司复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土地复垦的综合协调工作,宣传贯彻土地复垦法律、法规和政策,根据生产经营建设过程中土地受破坏的实际情况,编制土地复垦计划,协调解决土地复垦中存在的问题,监督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二是将国家有关土地复垦法规纳入企业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工作标准及办事程序,使有关人员清楚自己的责任,做到有制可依,有章可循。三是对土地复垦工作进行计划管理,在公司内部实行复垦工作责任制,把土地复垦工作列入采矿生产的必要工序,

23、同采矿生产计划同时下达。同时,加强对土地复垦工作检查考核管理,对未认真履行土地复垦义务的单位,从严考核,从而保证了土地复垦工作的落实。目前,我们已植树147800 株,育草790777 平方米,培育盆花122000 盆,栽果树林26360 株,苗圃地面积27 亩,每年荒山绿化1.37 万株,累计复垦绿化荒山155.74 公顷。经过多年来的复垦工作,矿山的环境大大改善,如今的矿山处处树木成荫、花团锦簇、绿草茵茵。工艺布局与生态环境反映了矿业公司文明生产的巨大变化,先后获得了各级各部门“清洁工厂”、“园林式单位”、“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和“绿化先进单位”等称号。2加大尾矿治理投入,降低尾矿对生态环境

24、的影响一是从1992 年至2001 年,我们累计投资2024.79 万元,完成选矿厂尾矿高浓度输送系统建设工程,于2001 年12 月31 日零时全面实现“零排放”,确保了尾矿全部输送过江,杜绝了尾矿污染金沙江水的问题,为国家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贡献;二是实施尾矿坝复垦,防止了雨季坝坡冲口拉沟现象,杜绝了沙尘飞扬、污染环境现象的发生;三是随着尾矿坝坝体的不断升高,于2003 年至2004 年投资1718.37 万元,完成选矿厂尾矿四泵站建设,确保了尾矿输送,每年新增环水518 万立方米,节省运行费用393.28 万元,提高了坝体安全稳定性能,尾矿坝坝顶标高提高到1300m 水平,延长尾矿

25、坝服务年限28 年;四是提高循环水利用率。通过技改,投资620.62 万元,对选矿厂生产生活污水回收利用系统进行改造,降低了新水消耗,年节约生产成本500 万元,环水利用率从2000 年的82.01% 提高到2004 年的90.57%。(三) 积极开发尾矿资源,走综合开发利用资源的道路人们通常把矿山尾矿、固体废料、废水(液)、废气、余热(压)、坏损土地以及待治理的生态环境要素等总称为二次资源,矿山二次资源利用的意义就在于使矿山再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态环境保障。因此,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在矿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决定性和基础性的地位。在二次资源的利用中,尾矿资源的利用是矿山企业利用数量和价值

26、最大的二次资源。目前,攀枝花马家田尾矿库尾矿堆放量已达1 亿多吨,是矿山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一笔宝贵的财富。为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我们一是大力开展有价组分的综合回收利用工作。包括贵、稀、有色金属的综合回收,非金属有用组分的回收利用,尾矿再选获取精矿。目前,磁选尾矿的利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磁选尾矿中回收钛精矿的生产能力已达到25 万吨/年,微细粒级钛精矿回收的研究成果已得到成功应用。未来“十一五”期间,将继续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进一步提高钛的收率,产量将达到40 万吨/年。硫钴精矿的利用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了半工业试验,在市场有需求的情况下,可实现产业化。钪、镓等贵、稀有金属的利用已经

27、被列入重点研究项目,正在加快试验和研究的进程;二是进一步加大尾矿综合回收利用力度,如进行尾矿回采利用,利用尾矿生产陶瓷及建筑材料的研究开发,包括开发利用废石、尾矿替代建筑用砂、石料、建筑模板、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普通硅酸盐水泥、陶瓷产品等项目,力争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形成新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三废”综合回收利用产品年产量已达33 万吨以上,从尾矿中回收的铁精矿、钛精矿年产值达1.4 亿元。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也是我们在当前的工作以及在未来的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好的现实问题。发展循环经济,能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和产生废物的各个环节上循环利用矿产资源,通过发展矿产资源回收利用产业,最大限度地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在坚持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注重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和再造生态环境平衡是矿山企业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这对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