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187 ,大小:1.19MB ,
资源ID:9645476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6454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国际服务贸易1(187页).ppt)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国际服务贸易1(187页).ppt

1、国际服务贸易,2,教材:陈宪.国际服务贸易.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年版参考资料:1.刘东升 编著.国际服务贸易高等学校金融类教材.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1.12.饶友玲.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产业特征与贸易政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郑吉昌 主编.国际服务贸易-高等院校经贸与管理规划教材.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54.李善同、侯永志.加入WTO与中国服务贸易.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汪尧田、李力.国际服务贸易总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王粤.服务贸易自由化与竞争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学习辅助资源:,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http:/,

2、4,5,中国与世界服务贸易增长速度,6,7,2007年世界运输服务进出口前20位的国家和地区http:/http:/,8,国际服务贸易,第一章 国际服务贸易概论第二章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第三章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第四章 中国入世服务贸易具体承诺第五章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产业概述,9,第一章 国际服务贸易概论,(一)服务概念、特征、要素与分类(WTO)(二)服务贸易形式(GATS)、特点、分类、产生和发展、服务贸易统计,10,(一)服务,1.概念:对其他经济单位的个人、商品或服务增加价值,并主要以活动形式表现的使用价值与效用。(P3 1977年,希尔)2.特征(与商品的感性差别)(1)服务一般是

3、无形的(2)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3)服务的提供具有异质性(4)服务的难以贮藏性(5)服务具有较强的经验特征与信任特征 P5总的来看,服务与商品既有替代性又有统一性。,embodied service,保险,1970 尼尔森1973 达比、卡内,11,3.服务要素与分类(1)服务要素:资本、劳动力、知识技术(人力资本)(2)对服务的经济学认识:服务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3)服务分类:1995.7.17WTO统计与信息系统局(SISD)按一般国家标准将服务贸易分为12个大类,143个服务项目。P278,非实物使用价值,12,(二)服务贸易,1.服务贸易的形式 GATT1994.4.15乌拉圭回合

4、通过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将服务贸易定义为:(1)过境交付,即从一成员国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国境内提供服务;(2)境外消费,即在一成员国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国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3)商业存在,即一成员国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国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4)自然人存在,即一成员国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国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13,2.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贸易标的一般具有无形性交易过程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国际性贸易主体地位的多重性贸易市场具有高度垄断性保护方式更具刚性和垄断性惯例、约束具有相对的灵活性营销管理具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14,3.国际服务贸易分类,操作性统计分类,运输旅游(旅馆

5、和餐厅金融服务保险服务专业服务(咨询、管理、技术服务)特许使用项目(许可证等)其他私人服务,股息(包括利润)利息国外再投资的收益其他资本净收益,非要素服务贸易项目(经常项目),要素服务贸易项目(资本项目),国际服务贸易,评价:P20,15,理论性逻辑分类,国际核心服务贸易,国际追加服务贸易,生产者服务,消费者服务,评价:P22,16,4.国际服务贸易的产生与发展(1)战后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发展概况:自60年代后,快速增长,特别是劳务输出、技术贸易、国际旅游、银行保险等服务部门发展的特别快。发展特点:A、国际服务贸易的范围呈多元化、扩大化趋势;B、国际服务贸易以高新技术为推动力;C、

6、新兴后援产业异军突起(生产性服务业);D、国际服务贸易的保护主义盛行。,17,(2)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因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国际服务贸易获得快速发展的基本动因;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促进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因;直接投资与跨国经营是促进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直接动因。,18,5.国际服务贸易统计(1)贸易统计:商品、服务交易(2)FAT统计:(特点)统计范围:外国附属机构在东道国发生的全部商品和服务交易(核心是非跨境商品和服务交易)对象:外方绝对控股并且绝对能够控制的企业内容:企业的经营活动状况在实际中的区别:一般用于广义服务贸易统计之中作用:弥补了贸易统计和投资统

7、计的不足(3)服务贸易统计,19,A国,B国FAT,C国,投资流向,贸易利益流向,商品与服务出口,贸易利益流向,FAT统计,贸易统计,20,第二章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一、服务的相关理论二、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21,一、服务的相关理论,(一)服务效用价值理论(二)服务价值理论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22,(一)服务效用价值理论,1.效用价值理论 效用是人的劳动所创造的财富。财富是已累积起来的效用,它可以贮存起来以供将来之用,其期限可以超过所有者或受益人的寿命。无效用也是人的行为的一种结果,其本身是不能存贮的,但它可以导致财富的永久性减少。效用只有当生产者或所有者在市场上作交易时,才能变成价值,而无效

8、用只有对那些必须让渡福利以作为获取价值的条件的人,才能变成成本。,23,2.服务效用价值理论服务可以创造效用。Total Utility=市场价值+有效的外部经济从构成要素看:一般情况下,服务中的人力资本、劳动和实物资本三者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并决定服务的效用,进而决定服务在市场中的价值。从供给特点看,服务生产的特殊模式有别于商品生产的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讲,服务生产是一种“个性化”的生产。从效用持续时间的角度考虑,有些服务可看成是“耐用”服务(保险),有些服务的“耐用性”则给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警察等),但更多的服务则是“非耐用”服务。服务的效用价值就由要素的价值(包括知识)以

9、及在不同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环境中所发挥的功能效用两个部分组成。,24,(二)服务价值理论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1.现实疑问的提出是否只有“物质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2.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边界划定 窄、中、宽三派均承认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对只有“物质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的论点:窄派持肯定意见:认为创造价值的劳动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创造出物品,二是用于交换。中派也持肯定意见:但看到了矛盾与问题,试图拓展劳动价值论,本质与窄派一样。宽派批驳了上面两派的观点,认为按照劳动价值论,创造价值的劳动的两个条件应为:其一,创造出使用价值,其二,用于交换。非实物劳动成果服务产品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服务产品的

10、价值与价值量。,25,3.从劳动价值论角度看服务产品的内涵与外延,社会总产品,实物劳动成果(实物产品),非实物劳动成果(服务产品),精神产品,非精神型实物产品,实物形态,非实物形态,26,27,4.服务的使用价值与价值(1)服务的使用价值非实物使用价值服务的使用价值具有一般功能和特殊功能。一般功能:服务具有满足人的某种物质或精神需要的功能;非实物使用价值也是构成社会财富的重要内容;非实物使用价值在市场经济中也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特殊功能:节约劳动时间;具有密切各部门、各地区经济联系的特殊功能。,28,(2)服务的价值与价值量 服务产品具有价值的原因 生产服务产品耗费的劳动凝结在非实物使用价

11、值上形成价值实体;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使生产服务产品的劳动取得社会形式,从而表现为价值;服务产品与实物产品只能按其中凝结的同质的抽象劳动量进行交换。服务产品的价值量决定 重复型服务产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创新型服务产品:个别劳动时间决定(非重复性、扩散性、共享性)不变资本:物质消耗 价值量构成 可变资本:劳动消耗 剩余产品价值,29,5.几个需要澄清的理论观点:(1)是否背离劳动价值论?(2)内容不健康的“服务”有价值吗?(3)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吗?(混淆了使用价值的分配与价值的分配;混淆了交换行为与馈赠或资助行为。)(4)价值是从“物质生产”部门转移来的吗?,30,6.小结(1)必须用发

12、展的观点对待劳动价值论;(2)必须以服务产品为运动对象确立新的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观;(3)必须突破传统的狭义生产观;(4)要认识到服务产品的流通的存在及其重要性。,31,二、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一)比较优势论(二)要素禀赋论(三)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理论,32,(一)比较优势论,.比较优势论的一般原理 该理论的提出者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认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别或技术差别是各国生产同一产品时存在价格差别的基本原因,这种价格差及其生产者对较高价格的追求是国际贸易的原因或动力;每个国家专门生产自己有优势的产品并根据自己对产品的需要进行交换是国际分工的结构;各国通过国际贸易都能够获得实际收入水平的

13、提高则是国际贸易的结果。,33,.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一般原理对服务的指导性 一种服务的价值与他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一个国家的比较服务优势表现为生产率较高的服务。与商品贸易同理,通过出口其生产率较高的服务,进口其生产率相对较低的服务,可以使参与贸易的每个国家都从中获益。,34,()比较优势一般原理指导服务贸易的适应性.服务贸易领域不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假设.许多服务贸易与外国直接投资密切相关.在确定比较服务优势时,对服务生产率的计量很困难体现在:服务的实际产出在某些服务领域很难获得目前已有的计量方法难以用数量方法衡量服务的实际效用把消费者在服务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纳入计量模型中是一

14、个很复杂的问题,35,(二)要素禀赋论,.要素禀赋论的一般原理 赫克歇尔和伯蒂尔俄林认为,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或成本是有差别的,差别来自于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一个国家会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36,.要素禀赋论对服务贸易的指导性 一个国家的比较要素服务优势,表现为密集使用其禀赋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的服务,通过出口密集使用其禀赋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的服务和进口密集使用其禀赋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的服务而从中获得利益。,37,.与服务贸易的要素禀赋相关的理论模型()狄尔多夫模型1985年.商品与服务贸易的互补性 许多服务贸易是为了方便国际贸易而逐渐发

15、展起来的,如运输、保险、法律等许多生产性服务业。,38,假设存在三种情况:全封闭情况,用表示没有商品和服务贸易的自给自足状况,市场均衡向量:(商品均衡价格),(服务均衡价格),X(商品均衡产量),S(服务均衡产量)若已实现利润最大化,对所有可能的(X,S),即(X,S)F,有 XX+S(2-2)T=0,V=0 因禁止贸易而无服务需求。,39,自由贸易情况,用表示商品和服务都能自由流动。市场均衡向量:d,w,Xf,Sf-对所有可能的(X,S),即(X,S)F,有 dXf+wSfdX+wS(2-3)【均衡状态时实现收益最大化】-对所有可能的(T,U),即(T,U)G,有(pw-pd)Tf-qwUf

16、(pw-pd)T-qwU(2-4)【服务的出口达到利润最大化】和 pwTf+qwVf=0(2-5)【贸易平衡方程】,40,根据显示性偏好弱定理,可以证明:paTf+qaVf0(2-6)式26表明,按封闭条件下的价格出口商品和服务,不如进口商品和服务,这说明商品和服务贸易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相符。半封闭情况,用表示只有商品可以自由贸易。由于没有服务贸易,同样可以推出 paTs0 这表明互补性服务不可贸易不会影响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分析中的适用性。,41,B.可移动要素的服务贸易C.要素不移动的服务贸易 现仅考虑商品与服务的两种典型生产情况,并将商品生产和服务生产的技术性区别定义如下:商品

17、生产要求生产要素同时出现,但不要求消费者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而服务生产要求消费者出现在生产过程中,但不要求所有生产要素同时出现。在此基础上,引入H-O模型。,42,假设:A、B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商品X、服务S。且X和S的生产都只需要劳动要素L和管理要素M,M即使不移动也能够进行国际贸易。P=Cx(W,S);q=Cs(W,S)(2-7)如果实现商品自由贸易则PA=PB;如果两国同时生产商品,则:PA=Cx(WA,SA)=Cx(WB,SB)=PB(2-8)如果实现服务自由贸易,只要Cs(WB,SA)qB,则A国生产商会将其生产规模扩大到B国市场,最终:Cs(WB,SA)=Cs(WB,SB)(2

18、-9),43,同理,可得出两国生产商同时分享A国市场的情形。只有当某个国家生产商完全垄断两国服务市场时,才会出现管理薪金无法均等化情形。在不完全专业化条件下,服务自由贸易意味着要素价格和服务价格的完全均等化。也可从图形角度分析自由贸易均衡的性质。如果直接的服务贸易不可行,就需要“缺席要素”参与国外服务生产,以实现要素价格均等化。,44,在封闭条件下,若A国的服务价格比B国低,则诱发价格差异的情况可能有三个:A、B两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A国管理要素丰富,且S属于管理要素密集型的服务部门的产品。A国劳动力充裕,且S属于劳动密集型部门的服务产品。A国在S的生产中具有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优势,从而产生技

19、术差异。(使资本边际生产力对劳动边际生产率保持不变的技术进步),45,若在开放条件下进行自由贸易,A国将出口M而进口X,或者出口X进口M,A国出口M进口X。狄尔多夫对要素优势考虑过重;贡献:进一步证明了商品与服务贸易的密不可分性。,46,(2)梅尔文改进模型 梅尔文认为狄尔多夫未将服务贸易与使用一种进口服务作为中间投入的国内生产进行区分。梅尔文构造了一个222的H-O模型,并认为,比较优势论没必要应用于服务贸易。在资本密集型商品可贸易且资本成为流动要素的条件下,资本丰裕国家出口大量的资本服务交换资本密集型商品的进口,这种贸易模式有利于世界资源的合理配制。,47,(3)伯格斯模型 伯格斯认为,只

20、要将传统的H-O-S模型作简单修正,就能将其应用于描述服务贸易。假设:市场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用资本K和劳动力L两种要素生产两种产品和一种服务,该经济的技术结构为:(a)C1(w,r,ps)=p1(b)C2(w,r,ps)=p2(c)C3(w,r)=p3 将(c)代入(a)和(b),得到使用两种最初投入生产两种最终产出的简单模型。因该模型与传统的H-O模型相同,故可以认为传统的H-O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服务贸易。,48,劳动与资本市场的均衡条件为:(d)Q1Cw1()+Q2Cw2()+Q3Cw3()=L(e)Q1Cr1()+Q2Cr2()+Q3Cr3()=K 如果技术和政策壁垒阻碍国际

21、服务贸易,服务的供给必须等于部门需求的总和,即:(f)Q1Cps1()+Q2Cps2()=Qs 如果一国经济并没有集中生产一种产品,则(a)、(b)、(c)可单独决定相对于世界市场贸易品价格中任何组合的竞争要素价格和国内服务价格。,49,如果经济保持分散化,则要素存量的任何变化只会导致部门产出的变化,而不会影响要素价格和国内服务价格的变化。在服务存在于消费者的效用函数而不是存在于厂商的生产函数内的情况下,商品贸易壁垒的减少,将降低市场参与者从事服务贸易的欲望。按照伯格斯模型,一个厂商是选择合约经营,还是选择自身进行服务,取决于服务的市场价格与要素价格孰高孰低。,50,伯格斯认为,即使服务部门的

22、产品不可贸易,服务技术的国际扩散也会对收入分配和贸易条件产生影响。(一国通过许可证贸易或免费向外国转让其具有优势的服务技术是否会削弱其竞争优势?)服务技术的出口未必会损害服务出口国的比较优势。相反,由于服务是作为中间产品参与国际贸易,服务贸易自由化可能会损害服务进口国的利益。,51,(4)显性比较优势模型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是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于1965年提出的一个具有较高经济学分析价值的国际竞争力测度指标。RCA指数是指一国某产品出口在世界该产品出口中的份额与该国所有产品在世界出口中的份额的比率,其计算式为:RCA=(xi/xi)/(X/X)(2-10)一般认为,若RCA指数

23、大于2.5,表明该国产品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若RCA指数小于2.5而大于1.25,表明该国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若RCA指数小于0.8,则表明该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52,R迪克和H迪克是最早尝试系统解释服务贸易模式的学者。他们于1979年提出借助现性比较优势分析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结果发现在18个OECD成员国中,没有证据表明比较优势决定服务贸易模式。但萨皮尔和卢茨于1981年根据国家间要素禀赋和技术差异,分别讨论了货运、客运和其他民间服务的竞争状况,认为要素禀赋不仅是商品贸易而且是服务贸易的重要决定因素。,53,困难:1.由于各国统计分类不统一,影响到评价其他服务类比较优势指数的

24、准确性。2.服务统计分类很粗,特别是“其他服务”部门几乎得不到能够说明竞争力的指标。缺陷:1.比较的竞争地位不仅取决于一个国家在世界服务市场中的地位,而且取决于改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2.只有跨国服务贸易才被列入RCA指数的统计范畴。3.指数不能说明形成竞争力的来源。,54,4.服务要素比较优势论的适用性(1)服务要素比较优势具有移动性和短暂性(2)技术已成为服务贸易发展的一个内生变量(3)许多服务是作为中间投入出现在贸易与非贸易品的生产过程中(4)服务贸易的发生往往与要素移动同时进行(5)H-O模型主要从供给角度分析国际贸易 综上所述,传统的H-O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服务贸易。,55,(三

25、)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理论,1.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基本原理“新贸易理论”,保罗克鲁格曼、琼罗宾逊 以企业在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世界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为基础,解释战后增长迅速的工业国之间及相同产业之间的贸易。假设:企业生产具有规模经济;市场结构为不完全竞争,56,(1)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贸易理论 在规模经济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对规模经济效果的追求,进而对获得超额利润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力。(2)相互倾销理论 寡头垄断厂商为了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将增加的产品产量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的价格销往国外市场。(3)外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国际贸易 企业是否具有贸易优势

26、的一个原因不在于各国之间绝对的要素优势的差异,而取决于有关部门在某个时点上的发展规模。,57,2.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理论及服务贸易(1)琼斯等人的生产区段和服务链理论A、生产过程的分散化 a.生产区段PB消费者 b.PB服务链SLPB.消费者 c.PBSLPBSLPB.消费者 d.PBSL PB.消费者 PBSL 图2-1生产过程的分散化,58,59,B、国际贸易中的服务链 当产量大于e点对应的产量时,可采用分散方式进行生产。,e,c,TC,图2-4总成本和产出:外国服务链的影响,Q,b,M,M,H,H,在同一分散水平上,由一条服务链联结的两个生产区段的比较优势结构。H 代表两个生产区段均在

27、国内时的FC和VC。,60,C、对“生产区段和服务链”理论的不同解释李嘉图解释 国内在第一生产区段有优势:,61,“H-O”解释 生产由两个阶段组成,前一个阶段资本更加密集,外国劳动力相对充裕。国外相对低廉的劳动和本国相对低廉的资本就构成了国际合作生产的基础。埃塞尔解释 贸易国规模报酬递增体现在使各种生产要素与总产出相联系的线性生产函数中。弗农解释 产品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往往处于一国之内,以便利用本国一系列潜在要素和技能。(2)马库森理论(3)弗兰科思理论,62,第三章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一、国际服务贸易的政策演变二、WTO与GATS三、国际服务贸易政策四、中国服务贸易政策,63,一、国际服务

28、贸易的政策演变,(一)自由贸易政策(二)保护贸易政策,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目标是更加广泛和全面的市场开放,即服务产品市场、服务行业的投资市场和服务业劳动力市场的开放。最大限度地清除各种服务贸易壁垒,64,按照服务贸易总协定对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确定,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以理解为:(1)服务贸易自由化必须具有有效的、自由的和公平的市场进入(2)在互利的基础上,服务贸易自由化必须是权利和义务全面平衡(3)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实现最终取于发展中国家的政策目标和部门发展水平。,65,(一)自由贸易政策,1.自由贸与经济效率 自由贸易能促进国际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经济富有效率。经济有效率并不是要求每个国家都使用最先

29、进的生产技术。经济效率与经济政策的发展目标密切相关。,66,Y=f(X1,X2),D,X1,P,C,A,P,B,X2,生产率:每单位投入或投入组合的产出水平。技术效率全要素生产率:所有要素的生产率。分配效率反映要素的相对稀缺性。图中等产量线上任一点都是技术有效率点。B点相对于生产Y水平产品而言是有技术效率的。,图 3-1 自由贸易与经济效率,67,强迫厂商面对国际价格的贸易改革与生产率的变化之间 没有直接联系。贸易自由化是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率的途径之一。贸易自由化与生产率增长之间成正相关关系,但也有人对此持怀疑态度,争议主要表现在:A、生产率提高与自由化的联系 正相关(竞争加剧、规模经济

30、、稳定性和自由化)B、新增长理论(生产率增长率)贸易自由化改变了厂商经营的市场条件,促进了创新和技术变革(提高专业化程度、人力资本存量增大、干中学、投资RD带来的收益)。C、服务的相关理论。,68,2.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福利分析 基本模型分析:(1)前提假定 假设世界上由许多X、K、S和国家,没有任何贸易或要素移动壁垒,市场完全竞争;有关要素的移动都是暂时性的,不涉及国籍变化;若用X、S、Q代表商品、服务和既定要素禀赋的最大产出;规模报酬不变,C、U为本国消费的商品和服务,K为本国产出中要素服务的使用量,若开放贸易,则T=X-C,V=S-U,D=Q-K 假设Pj,Qj,rj(j=a,f)为封闭/

31、自由时X、S、Q的价格。,69,(2)主要内容与基本结论 封闭情况下:paCa=PaXa,qaUa=qaSa,raKa=raQ(7-1)对于(X,S,Q)F,(Q=Ka)有:(生产价值最大化)paXa+qaSa-raKa paX+qaS-raKa(7-2)所以有,pfCa+qfUa rfQ=pfXa+qfSa rfKa pfCf+qfUf rfQ(7-3)借助显示性偏好弱定理 paCf+qaUf raQpaCa+qaUa raQ(7-4)所以,paTf+qaVf+raDf0(7-5),70,这表明,如果没有贸易和要素移动壁垒,各国都倾向于出口封闭状态下相对价格最低的那种商品、服务产出和要素服务

32、,因为这样可以实现潜在的贸易利益。该模型从整体经济出发说明商品、服务和要素贸易均要实现自由化。,71,(3)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福利效应特点“信息服务贸易”假定:H-O模型的基本假定条件都成立,另外,信息在国际间可以自由流动;两个国家A、B,两种产品X、S;A国信息产品X相对丰裕,B国S相对丰裕。若自由贸易,A出口X,换取S,设X、S均不存在“二级市场”,即购买者就是消费者。,72,C点位于两国信息生产可能性曲线之外,信息自由贸易使两国福利都有所增加。,73,由于信息商品生产成本与使用规模无关;信息服务提供者生产成本与信息服务消费者的消费规模无关。在同等贸易条件下,贸易国从信息服务贸易中获得的福利

33、大于或至少不小于从同等规模的商品贸易中获得的福利;在同等贸易条件下,信息服务贸易比商品贸易更能同时提高贸易双方的福利水平。当具有信息服务比较优势的贸易国与具有商品比较优势的贸易国发生贸易时,前者从贸易中获得的收益高于或至少不低于后者。,74,3.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政策选择(1)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宏观影响 服务贸易自由化与国家安全 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 服务贸易自由化与国家竞争力 服务贸易将给贸易国带来强有力的竞争力,75,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利益,服务贸易利益(竞争力),T 时间,I 利益,图3-21 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利益和服务贸易利益之间的关系,该分析是建立在服务贸易自由化可以提高竞争力的假设基础之上的,76,M波特,服务贸易给予厂商或国家竞争优势的基本要素可分解为6个:(1)服务技术(高技术)要素。(2)服务资源要素。(3)服务管理要素。(4)服务市场要素。(5)服务资本(投资)要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