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1 ,大小:38.02KB ,
资源ID:965915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6591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药药理学习题集与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药药理学习题集与答案.docx

1、中药药理学习题集与答案中药药理学习题集第01章绪论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结合中医理论研究中药方剂的药理作用始于:20年代 40年代 6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2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提取中药的成分 鉴定中药的种属 研究中药的作用及作用机理等确定中药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 提取中药的有效部位320世纪20-40年代,陈克恢对下列何种中药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A.麻黄 B.当归 C.草乌 D.延胡索4.下列哪项不是中药药动学的研究内容()A 生物膜对药物的转运B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C 药物的生物转化(代谢)D 药物的排泄E 药物的作用强

2、度5.国内对何种中药最早进行现代药理研究工作()A 黄连B 黄芩C 金银花D 麻黄E 人参二、填空题1我国首先对麻黄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药理活性研究,发现其有拟肾上腺素样药理作用。2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和()两个方面。第02章中药药性理论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连续使用温热药会使下列何种机体的递质增加: 5 2辛味药主要含有以下何种相关成分:挥发油 生物碱 无机盐 有机酸 糖类3具有中枢兴奋作用的中药是 A.钩藤 B.五味子 C.羚羊角 D.苦参4长期应用能引起生殖系统损伤的中药是 A.麻黄 B.桂枝 C.雷公藤 D.黄芪5.

3、寒凉药石膏、知母长期给药,可使下列哪种中枢神经介质含量降低()A B C AD E 以上均非6. 长期给药可使中枢A和含量增加的中药是()A 附子、干姜B 黄连、黄柏C 茯苓、白术D 石膏、知母E 以上均非7. 寒凉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A 痛阈值降低B 惊厥阈值升高C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D 心率加快E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温热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是()A 痛阈值降低B 惊厥阈值升高C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D 心率加慢E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8.寒凉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不包括()A 痛阈值降低B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C 心率减慢D

4、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E 体温降低9.温热药长期给药,可引起动物机体的变化不包括()A 痛阈值降低B 体温降低C 心率加快D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E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含量升高10.许多寒凉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A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B 兴奋交感神经系统C 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D 加强基础代谢功能E 具有感染作用11.辛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 氨基酸B 有机酸C 挥发油D 生物碱E 皂苷10.酸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 挥发油B 皂苷C 有机酸和鞣质D 生物碱E 糖类12.酸味药所含鞣质的主要药理作用是()A 镇静B 镇咳、祛痰C 利尿消肿D 止泻、止血E 降低血压13甘味所含的主要成分

5、是()A 挥发油B 皂苷C 有机酸和鞣质D 生物碱E 氨基酸和糖类14.补虚药的药味主要为()A 辛B 酸C 甘D 苦E 咸15.苦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A 挥发油B 蛋白质C 有机酸D 生物碱 E 鞣质16在有毒中药的五味中占有比较高比例的味道为()A 辛B 酸C 甘D 苦E 咸17咸味药所含主要成分是()A 挥发油B 无机盐C 有机酸D 生物碱E 鞣质18咸味药主要分布在下列哪类药物中()A 清热药B 温里药C 祛风湿药D 理气药E 温肾壮阳药二、填空题1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多属于药性( )的药物。2在中药中,( )、( )等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3目前,归经的现代研究主要是从与和的关系两个

6、方面进行研究。4寒凉药或温热药通过影响功能和细胞膜活性,而纠正热证(阴虚证)或寒证(阳虚证)异常的能量代谢。5单酸味药主要含类成分,单涩味药主要含。酸涩药也含有大量的。6辛味药主要含,其次为、等。7甘味药的化学成分以、等营养成分为主。8苦味药中的苦寒药以含和成分为多。9.中药的归经理论主要与和有密切关系。10. 抗惊厥作用的药物(如钩藤、天麻等)主要归经。三、问答题1中药药动学与归经有什么关系?2中药四性的药理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3简述中药五味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 4归经的现代研究四、判断题1大多数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寒凉药大剂量口服后常有胃肠道刺激作用。3中药长期毒

7、性损伤的“靶器官”中,以肝、肾、胃肠的发生率最高。五.论述题1.试述中药四性(四气)的现代研究第03章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关系、作用特点一、选择题1中药药理作用的双向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机体的机能状态 实验方法 药物的采收 药物剂量 加工炮制2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多数应具有下列何种药理作用:抗病原体 降血压 降血脂 抗凝血 镇痛3关于中药药理作用特点的说明哪一项是错的:、作用的单一性 、某些作用的双向调节性 、量效关系的复杂性、作用相对缓慢、温和 、作用的相对不稳定性4.同名异物的中药,影响其药理作用差异的因素是:所含成分 产地 采收季节 剂量 炮制工艺5. 制剂工艺不同可产生的影响是()

8、A 加强或突出某一药理作用B 降低药物毒性C 改变药物生物利用度D 避免配伍禁忌不良反应E 以上均非二、填空题1中药所含成分复杂,因此其作用具有( )的特点。2中药的功效和药理作用之间存在( )和( )。三、判断题1药典收载的同一中药,即使品种不同,其药理作用也相同。()2同一品种的中药,药理作用可能不同。()3所有根类药材生长年限越长,其药理作用也越强。()4中药低温、避光、干燥贮藏可减少药效下降。()5中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和疗效回有变化。()6、。中药配伍使用疗效均会增强。()第04章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一、选择题1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肠内微生态环境主要指:肠内渗透压 肠内菌群 肠内温度

9、肠内水分 肠内酸碱度2同名异物的中药,影响其药理作用差异的因素是:所含成分 产地 采收季节 剂量 炮制工艺3汤剂煎煮方法不同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与下列哪项无关:A.煎液中有效成分的煎出率改变 B.煎液中各单味药相互作用的不同C.煎液中出现新的成分 D.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不同E.药物中所含成分破坏的不同二、填空题1中药产地不同可明显影响其( )的种类和含量。2大黄经炒炭炮制后,其( )作用增强。三、问答题1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有哪些?中药的产地对中药药理作用有何影响?第05章解表药一、 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柴胡的主要作用()A 解热B 抗炎C 促进免疫功能D 利胆E 抗心律失常2、下列

10、哪项不是麻黄平喘作用的机理()A 促进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释放B 直接兴奋支气管黏膜血管平滑肌受体C 阻止过敏介质释放D 促进糖皮质激素分泌E 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受体3、下列哪项不是麻黄的作用()A 兴奋中枢B 升高血压C 抗炎D 抗过敏E 镇痛4、下列哪种药具有保肝利胆作用()A 麻黄B 桂枝C 细辛D 柴胡E 葛根5、桂枝解热镇痛的有效成分主要是()A 桂皮醛B 桂皮酸C 乙酸桂皮酯D 反式桂皮酸E 香豆素6、下列哪项不是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A 平喘B 解热C 发汗D 抗炎E 镇静7、下列哪项不是桂枝的作用()A 扩张体表血管B 解热C 降血脂D 抗炎E 抗过敏8、可用于治疗流行性

11、腮腺炎的药物是()A 麻黄B 桂枝C 柴胡D 细辛E 葛根9、麻黄利尿作用最强的成分是()A 麻黄碱B D伪麻黄碱C 甲基麻黄碱D 麻黄次碱E 去甲基麻黄碱10、下列哪项不是柴胡的药理作用()A 解热B 抗病原微生物C 发汗D 抗炎E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11、下列哪项不是柴胡的药理作用()A 保肝B 利胆C 镇静D 降血压E 镇痛二、填空题1解表药的发汗作用与( )和( )有关。2麻黄通过( )和( )而产生利尿作用。3. 桂枝扩张血管促发汗的有效成分是。4. 麻黄利尿的有效成分是。5. 柴胡解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三、问答题1与解表药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有哪些?举例说明。2阐明麻黄与“发汗解表、宣肺

12、平喘、利水消肿”相关的药理作用,作用机理及有效成分。3麻黄具有哪些主要药理作用?其利尿的成分是什么?4简述麻黄平喘的主要有效成分及其机理。四、判断题1、柴胡能增强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2、麻黄能促进汗腺导管钠离子的重吸收。()3、柴胡的利胆成分是挥发油。()4、麻黄碱易于透过血脑屏障。()5、葛根可含有降压和升压的不同物质,故降压作用不强。()6、柴胡皂苷、柴胡挥发油均有抗炎作用。()7、麻黄水溶性提取物无发汗作用。()8、葛根挥发油具有治疗偏头痛作用。()第06章清热药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A 发汗B 抗菌C 抗炎D 抗毒素E 解热2、清热药抗细菌内毒素作用的

13、主要环节是()A 中和细菌内毒素B 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C 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能力D 抑制细菌内毒素的释放E 以上均非3、抗菌抗病毒作用比较显著的药物是()A 清热泻火药与清热燥湿药B 清热燥湿药与清热凉血药C 清热凉血药与清热解毒药D 清热解毒药与清虚热药E 清热燥湿药与清热解毒药4、下列哪项不属于清热药抗菌有效成分()A 小檗碱B 苦参碱C 绿原酸D 原儿茶酸E 癸酰乙醛5、清热药主要药理作用不包括()A 解热B 抗病原微生物C 抗毒素D 抗炎E 抗惊厥6、清热药主要药理作用不包括()A 发汗B 解热C 抗炎D 抗毒素E 抗肿瘤7、黄芩抗炎作用的主要环节是()A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B 抑制

14、炎性介质的生成和释放C 抑制纤维母细胞的增生D 抑制细胞因子的转录E 以上均非8、黄芩降压作用的机理可能是()A 抑制血管运动中枢B 阻断交感神经C 阻断心脏受体D 阻滞血管壁钙通道,扩张血管E 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9、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是()A 生物碱B 黄酮C 有机酸D 挥发油E 氨基酸10、黄连中含量最高的化学成分是()A 小檗碱B 黄连碱C 药根碱D 木兰花碱E 甲基黄连碱11、下列各项不属于黄连抗菌机理的是()A 破坏细菌结构B 抑制细菌DA合成C 抑制细菌糖代谢D 抑制细菌核酸合成E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12、小檗碱抗菌作用特点()A 仅有抑菌而无杀菌作用B 属窄谱抗菌药C 痢疾杆

15、菌对小檗碱不易产生耐药性D 可消除耐药菌株因子E 甲基苄胺嘧啶对其作用无明显影响13、小檗碱抗菌作用不包括下述哪项特点()A 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B 属广谱抗菌药C 痢疾杆菌对小檗碱易产生耐药性D 可消除耐药菌株因子E 甲基苄胺嘧啶对其作用无明显影响14、与黄连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不包括()A 抗炎B 解热C 中枢兴奋D 抗细菌毒素E 抗溃疡15、小檗碱降压作用机理可能是()A 阻断血管运动中枢B 竞争性阻断血管壁a受体C 直接扩张外周血管D 竞争性阻断心肌受体E 抑制心肌收缩力16、苦参的药理作用不包括()A 抗病原体B 抗炎C 抗过敏D 抗溃疡E 抗肿瘤17、苦参抗炎作用机理可能是()A 抑

16、制炎性介质生成B 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C 抑制白细胞游走D 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E 稳定细胞膜18、金银花的抗菌主要有效成分是()A 绿原酸B 木犀草素C 忍冬苷D 挥发油E 皂苷19、青蒿素抗疟作用发生在()A 红细胞内期B 红细胞前期C 红细胞外期D 疟原虫配子体E 以上均非20、青蒿抗疟有效成分是()A 青蒿素B 青蒿酸甲素C 青蒿乙素D 青蒿酸E 青蒿酸甲酯21、具有良好抗疟作用的青蒿素衍生物是()A 青蒿酸甲酯B 青蒿醇C 青蒿甲素D 青蒿甲醚E 青蒿乙素22、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缺点是()A 对间日疟无效B 对恶性疟无效C 疗效不如氯喹D 对抗氯喹疟疾无效E 复发率高23、板蓝根药理

17、作用不包括()A 抗病毒B 抗菌C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D 抗心律失常E 保肝二、填空题1清热药的解热作用与解表药的区别在于前者( )。2苦参抗病毒的机制是( )。3黄芩抑菌的主要成分是( )和( )。4.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是。5.苦参抗肿瘤作用的有效成分是。6.知母解热作用与抑制(酶)有关。7.青蒿常用于治疗疟疾,其缺点是。三、问答题1黄芩保肝利胆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其解毒作用机理如何?2黄芩抗过敏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其作用机理如何?四、判断题1、黄芩对型变态反应没有明显抑制作用。()2、黄芩苷抗炎作用与抑制生成有关。()3、体外试验结果显示,清热药与抗生素抗菌作用强度相似。()4、黄连抗菌作用

18、弱,只有抑菌而无杀菌作用。()5、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对极易产生耐受性。()6、小檗碱对细菌及细菌毒素引起的腹泻有对抗作用,但对非感染性腹泻无效。()7、苦参对滴虫性阴道炎有较好的疗效。()8、丹皮酚抗炎作用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关。()9、金银花抗菌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所含生物碱。()10、知母解热作用特点是作用出现慢而持续时间久。()第07章泻下药一、选择题1. 因含脂肪油润滑肠道而致泻的药物是()A 番泻叶B 巴豆C 火麻仁D 芫花E 芒硝2属于容积性刺激泻下的药物是: A、 大黄 B、番泻 叶 C、巴豆 D 、芒硝E、大黄3使实验性高氮质血症动物血中尿素氮和肌酐的含量明显降低,治疗高氮质血

19、症和尿毒症的药物是A、甘草 B、黄芩 C、黄连 D、金银花 E、大黄4大黄解热作用的机理可能是:A.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 B.降低中枢等活性物质水平C.扩张血管加速散热 D.发汗作用 E.中和内热原5.炮制后的大黄出现较强抗菌作用属:A.作用增强 B.毒性减低C.便于贮存 D.加强和突出某一作用 E.对作用和成分皆无影响6、除哪项作用外,均为大黄的主要药理作用()A 泻下作用B 抗感染作用C 镇痛作用D 利胆作用E 止血作用7、下列哪项不是大黄止血作用的机理()A 促进血小板聚集B 增加血小板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C 使受损伤的局部血管收缩D 补充维生素E 降低抗凝血酶活性8、大黄抗炎作用机理是(

20、)A 收缩血管B 降低E、白三烯B等活性物质的合成C 促进炎性渗出的吸收D 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E 抑制白细胞的游走和吞噬能力9、大黄抗炎作用机理主要是()A 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B 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C 本身具有样作用D 本身具有皮质激素样作用E 以上均非10、大黄保护胃黏膜作用机理是()A 直接中和胃酸B 抑制细胞坏死因子的产生C 促进胃黏膜E生成D 抑制抗体生成E 抑制胃黏膜E生成11、大黄利尿作用机理是()A 增加肾小球滤过率B 抑制肾髓质,+A酶,使重吸收减少,排出增加C 对抗醛固酮作用D 加强心肌收缩力E 抑制集合管对的重吸收12、番泻叶泻下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是()A 番泻苷

21、A、 大黄酸C 大黄酚D 芦荟大黄素E 芦荟苦素二、填空题1大黄止血的主要成分是( ) ( )。2泻下药的泻下作用类型分为( )、( )和( )。3. 大黄抗菌作用成分是、和。三、问答题1举例说明泻下药有哪些药理作用? 2简述大黄泻下的主要有效成分及其机理。3大黄止血作用及作用机理如何?4.大黄治疗氮质血症的机制。四判断题1、番泻叶泻下作用机理与大黄相同。()2、芦荟泻下作用的主要部位在小肠。()3、生大黄泻下作用比制大黄强。()第08章袪风湿药一、选择题1秦艽碱甲能降低大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的含量表明:、减少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 、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促进毛细血管的渗透性 、减少血细胞游

22、走 、降低机体的应激能力2秦艽碱甲的镇静作用表现为:、小剂量表现为中枢兴奋 、较大剂量表现为中枢抑制、有明显催眼作用 、能延长戊巴比妥钠对大鼠的睡眠时间 、能缩短戊巴比妥钠对大鼠的睡眠时间3. 秦艽碱甲的抗炎作用机制是:A.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B.抑制白细胞磷脂酶活性,减少炎症介质合成C. 兴奋下丘脑-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释放 D.稳定溶酶体膜4、秦艽抗炎作用的成分主要是()A 多糖类B 挥发油C 秦艽碱甲D 秦艽碱乙E 秦艽碱丙5、独活抗炎作用的主要成分是()A 东莨菪素B 二氢欧山芹醇C 甲氧基欧芹酚D 花椒毒素E 欧芹酚甲醚6、秦艽临床用于治疗()A 胃溃疡B 冠心病C 失眠D 风湿

23、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E 以上均非13、雷公藤抗肿瘤作用的成分是()A 雷公藤春碱B 雷公藤甲素C 雷公藤晋碱D 雷公藤辛碱E 以上均非二、填空题1秦艽的抗炎活性成分主要是( )。2祛风湿药的抗炎机制主要是( )。3. 秦艽、雷公藤及其有效成分的抗炎作用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关。4. 秦艽可使血糖,同时肝糖原。三、问答题1秦艽碱甲抗炎作用表现如何?其作用机理如何?四、判断题1、祛风湿药与有效成分均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2、秦艽、五加皮、雷公藤的抗炎作用机理相似。()3、防己除治疗风湿病外还可用于矽肺的治疗。()五、论述题1试述痹证的现代认识和祛风湿药治疗痹证的中药药理学基础。2常用祛

24、风湿药抗炎作用表现有哪些?举例说明主要作用环节。第09章芳香化湿药一、选择题1厚朴保肝作用的有效成分是:A、厚朴酚B、和厚朴酚C、厚朴生物碱D、厚朴皂甙E、四氢厚朴酚 2兼有抗过敏作用的芳香化湿药是:A、厚朴 B、藿香 C、砂仁 D、苍术 E、佩兰3. 广藿香不具备的药理作用有A、抗菌B、抗病毒C、抗钩端螺旋体D、促进胃液的分泌E、抗溃疡4. 具有肌松作用的药物有A、厚朴 B、苍术 C、藿香 D、砂仁 E、佩兰5. 关于芳香化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下述描述错误的是A、调整胃肠运动功能B、促进消化液的分泌C、抗溃疡D、抗病原微生物E、抗肿瘤6. 下列哪项是苍术的药理作用A、抗溃疡B、抗心律失常C、抗

25、休克D、利尿E、中枢兴奋7. 广藿香促进胃液分泌的成分是A、挥发油B、广藿香酮C、苯甲醛D、丁香油酚E、栓皮醛8. 芳香化湿药的药理作用多与所含的挥发油有关,因此入药需A、久煎 B、先煎 C、不宜久煎 D、后下 E、不宜混煎9.芳香化湿药的健胃祛风功效与下列哪项药理作用有关()A 抑制胃液分泌B 刺激或调整胃肠运动功能C 抗菌D 降血压E 镇痛10.厚朴促进消化液分泌作用的主要成分是()A 挥发油B 异厚朴酚C 和厚朴酚D 厚朴酚E 四氢厚朴酚11.厚朴对胃肠运动的影响与剂量有关,表现在()A 小剂量、大剂量均兴奋B 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C 小剂量、大剂量均抑制D 小剂量抑制、大剂量兴奋E

26、以上均非二、填空题1 霍香抑制胃运动,故有()和()作用。2 厚朴抗溃疡的机制主要是( ),毒性成分主要是( )。3.在肌松方面,厚朴碱可能属于 。 4.藿香中具有抗病毒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5.厚朴中的主要毒性成分是 。6.从藿香中分离出得到的新的二萜类成分 。7. 厚朴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主要成分是和。三、问答题1举例说明厚朴对胃肠道平滑肌的作用和应用。2. 简述芳香化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四、判断题1. 芳香化湿药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是一种促进作用。2. 厚朴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优于链霉素。3. 广藿香具有抗过敏作用。4. 广藿香正气散的解痉作用是由于兴奋了受体所致。5. 厚朴碱可能属非去极

27、化型骨骼肌松弛剂,具有筒箭毒箭样肌松作用。6. 厚朴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与其所含挥发油有关。第10章利水渗湿药一、选择题1茯苓具有利尿作用,其主要成分是A、茯苓酸 B、茯苓素C、茯苓多糖 D、麦角甾醇 E、茯苓素和茯苓酸2车前子不具备以下哪项药理作用A、利尿 B、抗病原微生物 C、抗炎 D、镇咳、祛痰 E、保肝利胆3茯苓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主要有效成分是:A.茯苓多糖 B.钾盐 C.卵磷脂 D.茯苓酸 E.麦角甾醇泽泻不具有下列哪项药理作用: A. 利尿 B. 抗感染 C.、降血脂 D. 降血糖 E.增强免疫4. 茯苓不具有下列哪项药理作用: A. 利尿 B. 免疫调节抗感染 C.、抗肝硬化 D.

28、抗肿瘤 E增强胃肠道蠕动. 5. 并非茵陈利胆成分的是: A. 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 B.茵陈槲皮素 C.茵陈炔酮 D. 绿原酸 E.咖啡酸6. 利水渗湿药不具有下列那些作用:A. 利尿 B. 保肝 C.、利胆 D. 升血压 E.抗病原微生物7. 下列哪种药物成分的利尿作用与其抗醛固酮活性有关()A 半边莲B 泽泻C 木通D 茯苓E 猪苓8. 泽泻利尿作用的机理是()A 增加心钠素(A)的含量B 具有去氧皮质酮作用C 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D 增加肾小管对a的再吸收E 以上均非9. 泽泻利尿作用与采收季节具有明显降血脂及抗脂肪肝作用()A 春季采收作用强B 秋季采收作用强C 夏季采收作用强D 冬季采收作用强E 一年四季采收作用相同10. 猪苓利尿作用的机理主要是()A 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B 抑制肾小管对水和电解质的重吸收C 抗醛固酮作用D 直接抑制a交换E 含较高量的钾盐11. 茯苓所含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