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86.53KB ,
资源ID:968155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6815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七下第十章 极地地区单元练习题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七下第十章 极地地区单元练习题含答案.docx

1、人教七下第十章 极地地区单元练习题含答案第十章 极地地区一、单选题 1.关于南极洲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酷寒、干燥、烈风是南极洲气候的突出特点B 南极洲地处高纬,一年之内地面接受的太阳光热量很少C 每年的4月到10月,是南极洲的暖季D 南极洲有“寒极”之称,其中高原地形和巨厚冰层起了重要作用2.如果你是一位光荣的科考队员,去南极考察之前必须明确考查的内容,下列不符合南极考察的内容的是()A 矿产、淡水资源的考察B 海洋生物资源的考察C 森林生态系统的考察D 原始自然环境的考察3.到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大约是( )A 2月到4月B 6月到8月C 9月到11月D 12月到次年2月4.

2、我国先后在南极地区建立了四个极地科学考察站,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A 正南方向B 东南方向C 东北方向D 西南方向5.对解释南极洲有大量煤存在的原因,下列说法最不正确的是()A 火山活动形成煤B 曾经有过森林C 南极大陆发生过漂移D 南极板块移动的证明6.中国南极长城站邻近的南极半岛()A 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B 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C 东临印度洋、西临太平洋D 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7.在南极洲建房屋,为了采光好,房屋应( )A 坐北朝南B 坐南朝北C 坐东朝西D 坐西朝东8.我国南极各考察站中,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 )A 昆仑站B 长城站C 中山站D 无法判断9.小明列举了我国南极科

3、学考察队在南极考察时可能遇见的危险,其中不可信的是()A 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使人晕眩迷途B 酷烈的寒冷,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印记C 遭受暴雨袭击,科考站被淹没D 冰雪覆盖冰隙、冰沟,随时有可能吞没考察队员10.北京时间2009年2月2日12时25分,位于南纬80度25分,东经77度06分的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昆仑站正式开站时,南半球正处于(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11.我国在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A 黄河站B 长城站C 昆仑站D 东方站12.有关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是各大洲中跨纬度最广的大洲B 是各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C 周围直接濒

4、临四大洋D 全部位于南半球,东半球上13.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树立人地协调观,保护我们的家园。如图公益海报揭示了()A 北极生态环境恶化B 北极自然灾害频发C 北极熊遭人类驱逐D 北极熊繁殖速度快14.从黄河站气温曲线可估计其气温年较差最可能是()A 46B 40C 30D 2015.南极洲和北冰洋绝大部分都位于寒带,但南极洲平均气温比北冰洋低得多,其原因是()北冰洋的纬度位置比南极洲低 南极洲地势比北冰洋高 南极洲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 北冰洋海面吸收太阳辐射多A B C D 16.下列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北极地区中部是陆地,南极地区中部是海洋B 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企鹅,南

5、极地区代表动物是北极熊C 南极气温比北极气温高,降水比南极多D 到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11月至次年3月读图完成以下两题。17.导致该种动物有这样遭遇的原因是()A 全球气候变暖B 大气污染严重C 海水水质变差D 该动物繁殖过剩18.关于极地地区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酷寒B 多狂风C 降水较多D 太阳辐射微弱19.2月份有利于到南极建科学考察的主要原因是( )A 暖季,浮冰消融,载重船舶能靠岸B 寒季,海域封冻,施工车辆能通行C 极昼,热量充足,河流解冻有淡水D 极夜,常见极光,建站施工有照明20.下列关于极地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企鹅是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B 北极地区是地球

6、上最冷的地区C 七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夜长D 南极地区被称为“白色荒漠”二、非选择题 21.读“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_,中山站在南极点的_方向。(2)当科考队员到达南极洲时,迎接他们的“南极小主人”(代表性动物)是_。(3)当我们济南市的中、小学放暑假时,南极地区会出现_现象。(极昼或极夜)(4)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_,B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_。(5)近年来,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海啸 B气候变暖 C板块的运动 D注入的海水增多2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上标出地球

7、自转的方向。(2)图中虚线的名称是_,纬度是_。(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大洋:A_,B_,C_;海峡:H_;大洲:D_,E_,F_。23.读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是洋,B是洋。(2)科学考察站是_站;除南极洲外,距科学考察站最近的大洲是_洲。(3)描述南极地区地理环境的特点。(4)简析我国每年都选择在11月-次年3月对南极进行科考的理由。24.读两极地区及气温比较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在南极内陆建成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为昆仑站(8025S,7707E)。请在上图中用“”标出其大体位置。(2)我国在南极建考察站都选择在2月份,其原因是_。(3)由南北极地区气温

8、比较可知,南极气温比北极气温低的多。你能解释其原因吗?_。(4)从20世纪20年代起,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国家越来越多,试列举极地的科考价值。_。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南极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形成白色荒漠地带,南极洲由于巨厚的冰层覆盖南极大陆,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而在季节方面,南北半球季节相反,4-10月是南极洲的寒季,11月到次年3月是南极洲的暖季。2.【答案】C【解析】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极地地区原始的自然环境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在极地约有800种植物,主

9、要是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而没有森林资源。3.【答案】D【解析】南极科考队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应在12月到次年2月,因为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为南极的暖季,又是极昼时期,便于科考。4.【答案】B【解析】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的泰山站位于南极圈内,长城站在南极圈外,南极点四周都是北方,根据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由此判定泰山站在长城站的东南方向。5.【答案】A【解析】南极洲上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说明南极洲曾经处在温暖的地区,并且长有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大陆漂移,南极洲到了现在的位置,并且拥有了大量的煤;煤的形成与火山无关。6.【答案】D【解析】中国南极长城站邻近的南极

10、半岛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7.【答案】B【解析】在南极洲,阳光在北方,所以要建房子的话应该朝北方,获取更多的阳光,也就是房子要坐南朝北。8.【答案】B【解析】极圈以内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我国南极地区的科考站有昆仑站、长城站和中山站,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中山站和昆仑站位于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9.【答案】C【解析】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夏季出现极昼时,太阳总在地平线上,但太阳高度小,阳光娇弱无力,根本无法驱散冰原上的寒气冬季出现极夜时,长夜漫漫,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冰雪覆盖冰隙、冰沟,随时有可能吞没考察队员。南极洲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

11、少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不会遭遇暴雨天气。10.【答案】B【解析】昆仑站开站的月份为2月份,2月份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11.【答案】A【解析】我国建立的南极考察站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我国在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黄河站。12.【答案】B【解析】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濒临三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南极洲全部位于南半球上,但其跨着东西两半球。13.【答案】A【解析】该公益海报揭示了北极熊生活的北极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使北极熊失去生存的家园。14.【答案】A【解析】一年内,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称为气温年

12、较差。图中黄河站一年中最高气温是6C左右,最低气温是-40C,气温年较差约46C。15.【答案】B【解析】南极洲和北冰洋绝大部分都位于寒带,但南极洲平均气温比北冰洋低,原因有:南极洲地势比北极地区高;南极洲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北冰洋海面吸收太阳辐射多。16.【答案】D【解析】北极地区的中部是北冰洋,南极地区的中部是南极大陆;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北极熊,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企鹅;由于海陆热力的性质和地形的差别,北极气温比南极气温高,降水比南极多;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11月至次年3月为南极地区的暖季,适合到南极考察。17.【答案】A【解析】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

13、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海平面上升。18.【答案】C【解析】极地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高,其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该地区太阳辐射微弱。极地地区盛行下沉气流,所以降水较少。19.【答案】A【解析】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的冬季是南极的暖季,同时也是极昼期,因此冬季(12、1、2三个月)是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20.【答案】D【解析】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最冷的地区;七月是南极洲的冬季,夜长;南极地区陆地表面被冰雪覆盖,且降水稀少,被称为“白色荒漠”。21.【答案】(1)120E,70S 北 (2)企鹅 (3

14、)极夜 (4)黄河站 格陵兰岛 (5)B【解析】(1)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为向东,0经线以东的经度为东经,图中相邻两条经度相隔经度30,所以图中A点经度为120E;A点位于位于南极圈以内,纬线之间的度数相差10,所以A点纬度为70S。所以A点坐标为(120E,70S)。(2)南极地区代表的动物是企鹅,是南极的主人,南极的象征。(3)济南市位于北半球,放暑假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南极地区有极夜现象。(4)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黄河站,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B格陵兰岛。(5)“白色”是指北极地区的冰雪覆盖面积;“蓝色”面积是指海洋面积。由于受气候变暖的影响,两极地区冰川融

15、化,海平面上升,冰雪覆盖面积变小,海洋面积增大。22.【答案】(1)略(顺时针标注)(2)南极圈;66.5S; (3)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德雷克海峡;大洋洲;非洲;南美洲【解析】读图可知,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顺时针。图中虚线的名称是南极圈,纬度是66.5S。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是:大洋:A印度洋,B大西洋,C太平洋;海峡;H德雷克海峡,大洲:D大洋洲,E非洲,F南美洲。23.【答案】(1)大西 印度 (2)中山 南美 (3)纬度高,有极昼极夜现象,寒冷,降水少,冰雪覆盖,多狂风等 (4)南极地区位于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正好相反,此时,南极洲正处于夏季,气温高,白昼时间长【解

16、析】第(1)小题,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南极洲三面环海,以长城站为起点,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所以A是大西洋,B是印度洋。第(2)小题,1985年,中国在乔治王岛建立了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1989年,中国在东南极大陆沿海建立了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山站。因此科学考察站为中山站,科学站为长城站,从图上可以得知,距长城站最近的大洲是主要位于南半球的南美洲。第(3)小题,南极地区地处地球的最南端,纬度最高,气温寒冷,降水稀少,常年被积雪所覆盖,大部分地处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南极洲是世界上风力最大和风暴

17、最多的地方。第(4)小题,南极地区地处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正好相反,每年11月-次年3月,北半球是冬季,南半球正处于夏季,此时南极洲气温高,白昼时间长,所以我国每年会选择在11月次年3月进行科学考察。24.【答案】(1)略 (2)2月份,是南半球的夏季,此时南极大陆上,气温相对较高,日照时间较长; (3)南极地区平均海拔高,冰雪覆盖; (4)南极大陆是资源的宝库,天然实验室【解析】(1)略;(2)我国选择2月份在南极建考察站是因为2月份对南极地区来说正好是夏季,气温较高,且有极昼现象出现;(3)南极气温高于北极地区是由于南极地区海拔高且终年被冰雪所覆盖;(4)南极地区资源丰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