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9 ,大小:31.06KB ,
资源ID:969677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6967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级卫生专业资格职业卫生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42真题无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职业卫生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42真题无答案.docx

1、中级卫生专业资格职业卫生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42真题无答案中级卫生专业资格职业卫生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42)(总分97.XX02,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 )A. 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 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C. 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D. 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E. 存活时间长短2. 病因网(络)模型的主要优点是( )A. 涉及因素具体且可操作性强B. 涉及的因素清晰具体且系统性强C. 没有确定必要病因的困难D. 没有确定充分病因的困难E. 涉及的病因链较多且相互交错3. 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常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 )A. 个

2、案调查B. 生态学研究C. 暴发调查D. 典型调查E. 现况研究4. 生态学研究的主要用途不包括( )A. 评价现场实验的效果B. 可以提出病因假设C. 评价干预实验的效果D. 应用于疾病监测E. 直接验证病因假设5. 下列哪些疾病适合做大规模的筛检( )A. 艾滋病B. 全民检查HBsAgC. 原位子宫颈癌D. 流行性感冒E. 麻疹6. 在一项有关某病50名病例和50名对照的研究中,关于某一可能的病因因素所发现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显著性,由此可得出结论( )A. 该差异可能是由抽样误差造成的B. 该差异临床上可能有显著性C. 该因素和疾病无联系D. 证明病例组和对照组有可比性E. 观察和访视偏倚

3、已被消除7. 下列哪项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 )A. 可用于研究少见病的病因B. 在选择出暴露因素后,可研究多种疾病的结局C. 可减少研究对象对回忆的依赖性D. 有可能确立该病的真实发病率E. 估计对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时,很少或没有偏倚8. 关于相对危险度(RR)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无效假设值为零B. 在估计公共卫生措施的影响时比特异危险度更有用C. 在调查特定疾病的病因时比归因危险度更有用D. 不是流行病学病因调查的测量指标E. 以上都不是9. 下列哪一点是流行病实验研究不具备的( )A. 是前瞻性研究,必须随访观察实验结果B. 实验组和对照组是自然形成的C. 必须有干预措施

4、D. 有严格的平行可比的对照E. 须随机化分组10. 下列哪项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A. 探讨病因的线索B. 分析危险因素暴露的结局C. 评价病例暴露危险因素的比例D. 评价某种预防措施的效果E. 筛查早期患者11. 以下说法中哪项正确( )A. 偏倚可发生在临床流行学研究的各个阶段B. 选择偏倚是在抽样过程中产生的随机误差C. 偏倚可通过分层和多因素分析进行处理D. 信息偏倚主要是由于研究对象不能提供准确信息造成的E. 以上都正确12. 通过提倡使用避孕套、促进安全性行为来防止HIV的传播属于( )A. 常规报告B. 一级预防C. 二级预防D. 三级预防E. 肖点监测13. 目前疾病监测的

5、主要对象是( )A. 肿瘤B. 传染病C. 地方病D. 非传染病E. 性病14. 能长期或永久保存血清的温度条件是( )A. 4B. -10C. -20D. -40E. -7015. 在下列哪项研究中,血清学调查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A. 疾病监测与预测B. 疾病的三间分布C. 疾病早期诊断D. 预防接种免疫学效果评价E. 病因及危险因素探索16. 一种新疗法可以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于是发生下列哪种情况A. 该病患病率减少B. 该病患病率增加C. 该病发病率增加D. 该病发病率减少E. 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减少17. 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为A. 存在时必定引起疾病的因素B. 对疾病发生必不

6、可少的因素C. 疾病发生机制中的生物因素D. 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E. 引起疾病发生的诸多因素18.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 )A. 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B. 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C. 研究疾病的死亡情况D. 进行统计学检验E. 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19. 现代流行病学的内容包括( )A. 传染性疾病B. 非传染性疾病C. 慢性病D. 以上都是E. 以上都不是20. 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 )A. 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B. 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C. 职业别发病率,职业别死亡率D. 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E. 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21. 广

7、义关联强度包括( )A. 分类相关、剂量-反应关系和生态学相关B. 分类相关、剂量-反应关系和等级相关C. 等级相关、剂量-反应关系和生态学相关D. 分类相关、等级相关和分布一致性E. 分类相关、积差相关和分布一致性22. 下列哪种情况适用于抽样调查( )A. 欲知道某地一定时间内某病的患病情况B. 为早期发现癌症患者以降低其死亡率C. 欲调查的人群人数很少D. 为发现某病全部病例并提供治疗E. 要了解各种疾病的长年发病情况23. 欲了解某病在某地区的危害状况,进行现况调查时宜选用( )A. 住院病例调查B. 抽样调查C. 典型病例调查D. 普查E. 个案调查24. 连续传播造成的流行或暴发的

8、特点是( )A. 全部病例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内B. 发病曲线突然升高,很快下降C. 有一个流行高峰D. 病例分批出现,可以划分成代E. 流行曲线一般不留拖尾现象25. 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500个病例中有暴露史者400人,而500个对照中有暴露史者100人。有暴露史者的发病率为( )A. 20%B. 40%C. 80D. 100%E. 无法计算26. 一份有关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x2=12.36,p0.05,OR=3.3,正确的结论是( )A. 对照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大于病例组B. 对照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病例组C. 病例组肺癌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D. 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

9、性大于对照组E. 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小于吸烟者27.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下列哪条是错误的( )A. 选择依从性较好的人群B. 选择能将实验坚持到底的人群C. 选择预期发病率较低的人群D. 选择的对象应能够从实验研究中受益E. 选择干预措施对其无害的人群28. 建立流行病数学模型的首要基础是( )A. 有极好的数学知识B. 提出模型假设C. 精通计算机技术D. 有适当的模型结构E. 已知疾病流行过程的相关理论29. 下列哪个不是控制混杂偏倚的手段( )A. 限制B. 匹配C. 随机化D. 分层分析E. 研究对象有代表性30. 下列疾病中适宜开展二级预防的是( )A. 心肌梗死

10、B. 色盲C. 胰腺癌D. 肺结核E. 麻疹31. 下列哪种是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A. 伤寒菌苗B. 卡介苗C. 麻疹疫苗D. 白喉类毒素E. 破伤风抗毒素32. 当机体感染病原体后,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但机体可产生特异性免疫的情况为( )A. 带菌者B. 显性感染C. 隐性感染D. 潜伏期感染E. 临床症状期33. 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除样本选择偏倚外,还可能出现( )A. 标本储存偏倚B. 标本采集偏倚C. 检测偏倚D. 混杂偏倚E. 信息偏倚34. 疾病分布是指A. 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 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C. 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D. 民

11、族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E. 年龄分布,城乡分布,季节分布35. 在判断因果联系的标准中,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表明A. 联系的强度不明显B. 随着暴露剂量增加(或降低)而联系的强度也随之增大(或降低)C. 疾病的发病率降低D. 该因果联系存在偏倚E. 疾病的患病率较高36. 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 健康人B. 亚临床病人C. 病人D. 疾病E. 人群37. 关于流行病学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人群现场是流行病学主要的实验室B. 分析性研究可人为控制研究条件C. 流行病学研究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价D. 病例对照研究可提供病因线索E. 理论流行病学研究又称数理流行病学研究

12、38. 下列哪一种指标常用来说明疾病的严重程度( )A. 患病率B. 病死率C. 发病率D. 罹患率E. 死亡率39. 以下关于充分病因的正确陈述是( )A. 寻找充分病因有利于彻底预防或根除疾病B. 外围的远因不是充分的,但很接近疾病结局的近因是充分的C. 单个的充分病因不存在,而多个病因可以组合成充分病因D. 毒物是中毒死亡的充分病因E. 充分病因正是概率因果观要抛弃的观念40. 关于描述性研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描述性研究总是设立对照组B. 描述性研究最大的优点是直接验证病因假设C. 生态学研究以个体为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D. 现患调查可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其结果可提供某病

13、的病因线索E. 抽样调查通常要求进行随机分组41. 关于现况调查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现患调查进行时,疾病与研究变量可以同时存在B. 可分为普查和抽样调查C. 又称为横断面调查D. 是一种分析流行病学研究E. 是一种观察法42. 在A、B两组人群中进行筛选,假定筛选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是已知的,A人群患病率为10%,B人群为1%,则下列哪种结论是正确的( )A. A人群阳性结果者中假阳性者所占比例低于B人群B. A人群阳性结果者中真阳性的比例低于B人群C. A人群中可靠性高于B人群D. A人群中特异度低于B人群E. A人群中灵敏度高于B人群43. 吸烟者肺癌死亡率=0.96,不吸

14、烟者=0.07,一般人群=0.56,人群中吸烟率为55%,则完全由吸烟引起的肺癌死亡率占吸烟者肺癌死亡率的比重是( )A. 0.49B. 0.89C. 92.7%D. 87.5E. 13.7%44. 在设计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时,确定配对条件的主要原则是( )A. 对所研究疾病有较大直接影响但并非研究的项目应列为配对条件B. 对所研究疾病有较大直接影响的项目均应列为配对条件C. 对所研究疾病有影响的项目均应列为配对条件D. 对所研究疾病有较大影响的项目不应列为配对条件E. 以上均不对45. 在对2025岁所有妇女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发现,应用口服避孕药的妇女,子宫颈癌的年发病率为5/10万,未服用口

15、服避孕药的妇女为2/10万。据此作出的口服避孕药引起子宫颈癌的推论是( )A. 正确的B. 不正确的,因为在其他有关因素方面,这两组可能有差异C. 不正确的,因为没有对应用者和不应用者年龄分布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进行调整D. 不正确的,因为需要用率而不是比率来支持这一推论E. 不正确的,因为没有区分发病率和流行率46. 研究理论流行病学的最终目的是( )A. 研究疾病流行规律B. 评价预防措施效果C. 建立与实际相符的模型D. 控制疾病流行E. 从理论上提出疾病的防治决策和措施47. 利用医院就诊或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时,由于入院率的不同而造成的偏差是( )A. 无应答偏倚B. Berksons偏

16、倚C. 抽样误差D. 易感性偏倚E. 混杂偏倚48. 疾病监测的目的不包括( )A. 描述疾病分布B. 预测疾病流行C. 验证病因假设D. 制订预防措施E. 评价预防效果49. 传染病患者隔离期限的长短主要应依据什么( )A. 潜伏期B. 前驱期C. 传染期D. 临床症状期E. 恢复期50. 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 )A. 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排出病原体数量及毒力B. 传染源的数量、活动范围及周围人口数多少C. 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等D. 传染源的活动范围、数量和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E. 传播途径的特点和病原体所能涉及的范围51. 养子分析是( )A. 通过比较养

17、子与一般儿童某种疾病或遗传性状的差异,研究该疾病或遗传性状发病过程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对作用的大小B. 通过比较养子与一般成人某种疾病或遗传性状的差异,研究该疾病或遗传性状发病过程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对作用的大小C. 通过比较养子与其同胞及生身父母的相似性和与其寄养同胞或寄养父母的相似性,研究某种疾病或遗传性状发病过程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对作用的大小D. 通过比较养子与其寄养同胞的成长环境的相似性,研究某种疾病或遗传性状发病过程中环境因素相对作用的大小E. 通过比较养子与其出身同胞某种疾病或遗传性状的差异,研究该疾病或遗传性状发病过程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对作用的大小52. 在分析食物中

18、毒的可疑食物时,最常用的指标是A. 总发病率B. 二代发病率C. 患病率D. 病死率E. 吃不同食物的罹患率53. 下列研究设计中,因果论证强度最弱的是A. 随机对照试验B. 前瞻性队列研究C. 回顾性队列研究D. 病例对照研究E. 生态学研究54.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B. 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C. 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D. 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E. 流行病学已深入临床医学的研究中55. 下列哪个指标是用于测定发病率不准确且病死率极低的传染病流行强度( )A. 累积死亡率B. 现患率C. 超额死亡率D

19、. 病死率E. 以上都不是56. 一种疾病的病死率为( )A. 该病的死亡专率B. 每100000人的粗死亡率C. 该病患者的死亡百分比D. 该病死亡在各种死亡中的比例E. 某疾病的死亡结果57. 以下关于必要病因的正确陈述是( )A. 如果要预防疾病,一定需要去除必要病因B. 吸烟是肺癌的必要病因C. 所谓的必要病因一定同相应疾病的分类依据有关D. 传染病有必要病因(病原体),而非传染病没有必要病因E. 必要病因是病因研究中的重要部分58. 某地一项有关高血压的横断面研究表明:男性4555岁组有高血压者占13%,女性占15%。从而得出结论,该年龄组男性患高血压的危险性较女性小。该结论( )A

20、. 不正确,因为没有考虑到可能存在的队列的影响B. 不正确,因没区分发病率和患病率C. 不正确,因为未用率作性别间比较D. 正确E. 不正确,因为无对照组59. 欲调查某地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 )A. 抽样调查B. 前瞻性调查C. 个例调查D. 爆发调查E. 回顾性调查60. 对某一疾病进行筛检时,经筛检检出的病例有较长的临床前期,这些病例的生存期可能较长。为此,用这类病例来研究疾病的存活期时可能引起( )A. 混杂偏倚B. 领先时间偏倚C. 信息偏倚D. 病程长短偏倚E. 以上都不是61. 在500名病例与500名对照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有400名病例与100名对照具有暴露史。据此

21、资料,计算OR值为( )A. 16B. 18C. 20D. 10E. 无法计算62. 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时,为了节约样本,提高效率,常用1:A4配比,但A4的取值一般( )A. 2 B. 3C. 4 D. 5E. 663. 在队列研究中,率差是指( )A. 病例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对照组同种率之差B. 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对照组同种率之差C. 暴露组的暴露率与对照组的暴露率之差D. 病例组的暴露率与对照组的暴露率之差E. 以上都不是64. 下列哪项试验不是流行病学实验的特点( )A. 对实验组人为地施加干预措施B. 有平行可比的对照组C. 运用危险度的分析和评价D. 研究对象是来自一个总体

22、的抽象人群并随机化分组E. 前瞻性研究,必须直接跟踪研究对象65. 能明确和定量地表达病因、宿主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揭示疾病流行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A. 描述性研究B. 分析性研究C. 实验性研究D. 流行病学数学模型E. 观察性研究66. 回忆偏倚与报告偏倚的区别在于( )A. 回忆偏倚是研究对象故意不回忆真实情况造成,报告偏倚是研究对象故意不报告真实情况造成B. 回忆偏倚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最常见,报告偏倚在队列研究中最常见C. 回忆偏倚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最常见,报告偏倚在干预研究中最常见D. 回忆偏倚是研究对象不能准确、完整地回忆以往发生的事情和经历时所产生;报告偏倚是研究对象有意扩大或

23、缩小某些信息造成的偏倚E. 回忆偏倚是由于调查的事件发生率较低,未留下深刻的印象,研究对象不能很好的回忆起来,而报告偏倚是因为调查事件发生很久,记忆不清,没有报告67. 我国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是( )A. 医院内感染监测系统B. 出生缺陷监测系统C. 疾病监测点监测系统D. 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E. 流行性感冒监测系统68.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定义是( )A. 各种传染源不断向外界排出病原体B. 病原体侵袭易感者C. 病原体在中间宿主中的传代D. 病原体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不断更迭其宿主的过程E. 病原体在宿主体内生长、繁殖的过程69. 某单位有十余人吃了某冷饮店的冰棒后感染了痢疾,同时防疫

24、站从冰棒中分离到痢疾杆菌,从而确定冰棒是( )A. 传染源B. 传播途径C. 传播媒介D. 带菌者E. 以上都不是70. 同病率是指( )A. 因为同卵双生子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来,因此,其所患疾病或性状也相同B. 同卵双生子共同罹患某种疾病的对子数C. 异卵双生子共同罹患某种疾病的对子数D. 双生子中某种疾病的一致性E. 以上都不对71. 某地区在1周内进行了高血压病的普査,可计算当地高血压病的A. 患病率B. 罹患率C. 发病率D. 病死率E. 家庭续发率72. 在确定因果关联的时间顺序上,下列设计的效果最差的是A. 实验性研究B. 队列研究C. 病例对照(用新病例)研究D. 横断面研究E

25、. 生态学时间序列研究73. 病例对照研究属于哪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A. 描述流行病学B. 分析流行病学C. 实验流行病学D. 理论流行病学E. 以上均不对74. 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 )A.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病程相当稳定B.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当地人口相当稳定C.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相当稳定D.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患病率相当稳定E.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相当稳定75. 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成立,则( )A. 假设尚不能成立B. 假设必定成立C. 假设可能成立D. 假设本身难以推论E. 假设尚待更多证据76. 静脉注射吸毒是艾滋病毒感染的( )A.

26、充分病因B. 间接病因C. 同机制有关的近因D. 必要病因E. 直接病因77. 抽样方法不包括( )A. 随意抽样B. 系统抽样C. 分层抽样D. 整群抽样E. 单纯随机抽样78. 如果某项检验指标高滴度与疾病有联系时,将诊断标准降低一个稀释度则很可能会导致( )A. 灵敏度、特异度都减小B. 灵敏度增加,特异度则根据周围情况增加或减小C. 灵敏度减小而特异度增加D. 灵敏度和特异度都增加E. 特异度减小而灵敏度增加79. 诊断试验被检对象确定为阳性结果时,表明他们确实有病的指标称( )A. 阳性似然比B. 特异度C. 灵敏度D. 阳性结果的预测值E. 阴性结果的预测值80. Herbst医师

27、关于阴道腺癌病因研究的结果( )A. 证实雌激素是阴道腺癌的病因B. 证实雌激素是阴道腺癌的病因之一C. 证实雌激素是阴道腺癌的病因之外,尚存在其他病因因素D. 提示己烯雌酚可能是阴道腺癌的病因线索E. 证实己烯雌酚可能是阴道腺癌的诱发因素81. 关于分析性研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队列研究中,相对危险度等于暴露组发病率除以对照组发病率B. 特异危险度等于暴露组死亡(发病)率减去非暴露组死亡(发病)率C. 病例对照研究中,可用比值比估计相对危险度D. 病例对照研究中,相对危险度等于病例组发病率除以对照组发病率E. 病例对照研究中,成组资料与匹配资料的效应测量值的计算公式不同82.

28、 下列哪项指标不能用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评价( )A. 患病率B. 保护率C. 效果指数D. 治愈率E. 有效率83. 下列哪些模型可用于研究疾病地区聚集性( )A. 二项分布模型B. 正态分布模型C. Reed-Frost模型D. 阈模型E. 催化模型84. 某因素在病因学上与某疾病本无关联,但可引起所研究疾病的症状或体征,从而促使患者及早就诊,提高了早期病例检出率,从而过高的估计了暴露程度,这种偏倚是( )A. 诊断怀疑偏倚B. 检出偏倚C. 测量偏倚D. 混杂偏倚E. Berksons偏倚85. 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不包括( )A. 预防疾病B. 促进健康C. 预测疾病D. 康复服务E. 治

29、疗疾病86.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 )A. 病原体能通过动物传播到人的疾病B. 以动物作为传染源,并在动物间传播的疾病C. 一种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生存繁殖D. 一种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生存繁殖,并只在一定条件下传给人和家畜E. 经常在某一地区某一人群呈地方性流行的疾病87. 传染源是指( )A. 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的人和动物B. 体内有细菌和病毒的人和动物C. 机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储存病原体的人和动物D. 体内有病原体排出的人E. 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88.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理论分离比为( )A. 0.15B. 0.25C. 0.50D. 0.75E. 0.8089. 对于一种严重的致死性疾病,评价某种一级预防措施的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是A. 患病率B. 罹患率C. 发病率D. 病死率E. 死亡率90. 下列因果联结方式正确而完整的是A. 直接/间接病因链B. 多因多果C. 多因单果D. 单因多果E. 单因单果91. 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 )A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