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4 ,大小:178.60KB ,
资源ID:978376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7837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微观经济学第三版习题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习题答案.docx

1、微观经济学第三版习题答案第 1 章 习题答案1. 单一选择答案: 1(C)2 (D)3 (D)4 (B)5 (A)2.判断正误答案:1 (X) 2 (X) 3 (X) 4 (V) 5 (X)3.分析题答案1).为什么说稀缺性的存在与选择的必要引起了经济学的产生? 由于资源的稀缺, 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 这对矛盾使得人类在利用资源的时 候不能随心所欲,要进行选择把稀缺资源用在何种用途上才能满足人类的最 大需求?经济系统中的个人、 组织和政府时刻面临着选择, 选择怎样的用途, 进 行怎样的配置使得稀缺资源满足个人、 组织和社会最大的需求?经济学正是研究 有关选择的原则的学科,这是应人类选择的需要而

2、产生的。2). 为什么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问题?正是因为经济学是研究选择的原则的学科, 而经济系统必须做出的基本选择 是:生产什么、 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为谁生产?人们需要的产品种类繁多和无 限性,使得关于生产什么、 生产多少的合理选择的难度大大提高。 怎样生产?用 什么样的方法来生产这么多的产量与劳务, 是对生产要素投入组合、 生产规模和 生产技术的选择。为谁生产?生产出来的产量和劳务用什么样方式在参与生产的 各部分人之间分配。这是一个重要选择。综上,假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一定,则所需多少资源投入等技术问题就决 定下来,资源配置就被决定。 如果怎样生产一定, 如

3、何投入资源的选择就被决定。 为谁生产一定, 资源的配置与流向就被决定。 所以说前两种选择是资源配置在产 出方面的选择, 后一种选择是资源配置在投入方面的选择。 所以说, 经济学的研 究对象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问题。3).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研究内容有哪些?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 生产什么、 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为谁生产?围 绕这一基本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均衡价格理论。也称价格理论,研究商品的价格如何决定,以及价格 如何调节整个经济的运行。 均衡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 象一条红线贯穿 于微观经济学的始终。(2)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物品的消

4、 费上,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这一部分是对决定价格的因素之一需求的进 一步解释。消费者行为理论和均衡价格理论解决了微观经济学的第一个基本问 题:生产什么?就是生产消费者需求的满足效用水平的产品。(3)生产理论,即生产者行为理论。研究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 种物品的生产上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这一部分包括研究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关系 的生产理论, 研究成本与收益的成本与收益理论, 以及研究不同市场条件下厂商 行为的厂商理论。这一部分是对决定价格的另一个因素供给的进一步解 释,以及对如何生产的论述。 这部分解决了微观经济学的第二个基本问题: 怎样 生产?就是以利润最大化原则生产。(4)分配理论。研

5、究产品按什么原则分配给社会各集团与个人,即工资、 利息、地租和利润如何决定。这一部分是运用价格理论来说明为谁生产问题。(5)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研究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的实现,以及 社会经济福利的实现等问题。这一部分说明了怎样分配是社会最佳化的,(6)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按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市场机制能使社会 资源得到有效配置。 但实际上, 市场机制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 其原因主要有三 点:第一,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完全竞争, 但实际上不同程度垄断的存在 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这样,市场机制往往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第二,市场机 制对经济的调节是自发的, 其结果不一定符合社会的要求。 第

6、三, 市场机制不能 解决经济问题中的某些问题。 例如, 不能提供公共物品, 无法解决个体经济活动 对社会的不利影响。正因为如此,就需要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4 ).微观经济学的假定前提有哪些? 第一,市场出清。这就是坚信在价格可以自由而迅速地升降的情况下,市 场上一定会实现充分就业的供求均衡状态。 具体来说,物品价格的调节使商品市场均衡,利率(资本价格)的调节使金融市场均衡,工资(劳动价格)的调节使 劳动市场均衡。在这种均衡的 状态下,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存在资源闲 置或浪费问题。因此,经济学就是在假设资源充分利用为常态的情况下, 集中研究资源配置问颗。第二,完全理性。在经济学中,最优化行为

7、起了关键作用。 正因为每个消费者和厂商的行为都是最优的,所以,价格的调节才能使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实 现最优化。这一最优化的基础建基完全理性的假设。这一假设是指,消费者和厂 商都是以利己为目的的经济人,他们自觉地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 既能把最 大化作为目标,又知道如何实现最大化。这就是说,他们具有完全的理性。只有 在这一假设之下,价格调节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才是可能的。第三,完全信息。消费者和厂商只有具备完备而迅速的市场信息才能及时对价格信号作出反应,以实现其行为的最优化。完全信息假设是指消费者和厂商 可以免费而迅速地获得各种市场信息。第 2 章 习题答案1. 名词解释需求 : 需求是指在其他

8、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某一特定时间内市场上所有消费 者对某种商品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供给 : 供给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 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需求量变动 : 把商品本身价格引起的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的变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需求变动 : 把其他因素引起的消费者在每一可能的价格下所有需求量的变 动称为需求的变动。供给量变动 : 把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变动称为供给量的变动。供给变动 : 把商品本身价格之外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称为 供给的变动需求定理 : 一般说来,在其他条

9、件不变的情况下, 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 间成反方向变动, 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 随商品本身价格的 下降而增加。供给定理 : 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某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 间成同方向变动, 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随商品本身价格的 下降而减少。供求定理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同方 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交易量的同方向的变 动。2.选择题(1)D (2)C (3)C (4)B (5)B (6)D (7)D (8)A (9)D(10)B (11)A (12)A (13)D (14)

10、B (15)C3.思考题(1) 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答:商品本身的价格2消费者的偏好3相关商品的价格4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5其他因素。如社会收入分配状况的变化、人们取得信贷的成本和难 度的变化、政府各种政策的变动及各种管理措施的出台等也对需求产生影响。(2) 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答:商品的价格2生产成本3生产的技术水平4相关商品的价格5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6其他因素。如商品市场中生产者的数量变化、生产者生产经营目标 的变化、法律法规和政府政策(如环境保护、工作安全保护、最低工资等方面的 立法,政府管制、税收征管等)的变化等等(3)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商品的均衡价格表现为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

11、两种相反的经济力量共同 作用的结果。用上图来说明均衡价格的形成。当市场价格 Pi高于均衡价格P0时, 市场的供给量大于需求量。面对这种供大于求的状况,一方面未能实现购买的需 求者将尽量压低价格来得到他所要购买的商品量; 另一方面,供给者将被迫降低价格以便出售过剩的商品。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会下降,一直下降到均衡价格 P0 的水平上相反地,当市场价格P2低于均衡价格Po时,市场的供给量小于需求量,面 对这种供不应求的状况, 一方面,未能实现购买的需求者将会提高价格以便获得 他所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供给者将会增加商品的供给量。这样,该商品 的价格必然上升,一直上升到均衡价格水平 P0。(4

12、) 需求的变化与需求量的变化、供给的变化与供给量的有什么区别?需求量变动是把商品本身价格引起的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 在图形上表现为沿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需求变动是 把其他因素引起的消费者在每一可能的价格下所有需求量的变动称为需求的变 动,在图形上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供给量变动是把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变动称为供给量的变动, 在图形上表现为沿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供给变动是把商品本身价格之外其他因 素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称为供给的变动, 在图形上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平行 移动。(5) 20世纪 80 年代以来, 消费者对电脑的需求增长很快, 但

13、电脑的价格却 一路下降,请解释。答:产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决定的,而不是只由需求决定的, 20世纪 80 年代以 来,由于生产技术进步,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所以供给增加导致的价格下降, 超过了需求引起的价格的上升,所以才出现电脑的价格一路下降。4. 计算题某市场供给函数为 Q=-50+3P,需求函数为100-2P(1)求市场均衡;(2)若某种原因,市场需求函数变化为 CD= 150-2P,求新的市场均衡解:(1) 当市场均衡时, Qd= Qs -50 3P 100-2P P 30 Q 40(2) 当市场需求变化后Qd= Qs -50 3P 150-2P P 40 Q 70第3章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14、.C 2. B 3. B 4. B 5.C 6.A 7.A 8.A 9. D 10.A二、问答题 如果政府:(1) 对某种产品的所有生产者给予单位现金补贴,这对该商品的供给曲线 有何影响?(2) 对该商品的所有生产者征收单位销售税,这又对该商品的供给曲线有 何影响?(3) 对一种产品的所有生产者来说,实行最低限价或最高限价与给予单位 补贴或征收单位销售税有何不同?答:(1)会使得该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平移,平移的上下垂直(图中 EF)距离为现金补贴额(2)会使得该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平移,平移的上下垂直距离(图中 EG为销售税(3)答案可参考第三题的案例分析三、案例分析纽约市的房租管制一一

15、最高限价例证政府未限价前:供求曲线为 D1和S1,均衡点为E,均衡价格为P1当政府限价P2后短期内:产生租赁房的供不应求,缺口为AB从短期来看, 这种政策有利于收入较低者获得住房当政府限价P2后长期内:供给曲线更富有弹性,因为出租者完全可以将租赁房 改造为其他用途,所以供给曲线变为 S2,从而限价在长期内导致供不应求的缺口为CE,从而导致了住房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并且由于租赁房的过度需求,可 能出现租房者为获得租赁房,不得不私下多交租金,最终导致收入地下者住房仍 然困难。SiPiP2S2D*Q 假如:政府以租房者所支付房租的一定比例给予补贴政府未补贴前的供求曲线为 D1和S1,均衡点为E1政府给

16、补贴后短期内:需求曲线由 D1平移到D2,均衡点变为E2,均衡产 量增加,住房问题有所改善,均衡价格上升,表明政府补贴有部分转移至出租者 手中政府给补贴后长期内:由于人口增加,预期租房需求的增加及间接获得政府补贴 的刺激,出租供给会增加至 S2,新均衡点为E3,均衡产量进一步增加,住房 问题进一步得到缓解。计算题1已知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dk60-2P,供给函数为Qs=30+3P。(1)求均衡点的需求价格弹性(2)若政府对厂商每单位产品征收5元税收,求新的均衡点的需求价格弹性。解:(1) Qd=Qs 60-2P = 30+3P得:P=6 Q=48,Ep= (dQ/dP) (P/Q) = (-2

17、 ) (6/48 ) = -0.25(2)对厂商征收5元的税供给曲线变为Qs= 30+3 (P-5)Qd= Qs ,60-2P=30+3 (P-5)得:P=9 Q=42;Ep= (dQ/dP) (P/Q) = (-2 ) (9/42 ) =-9/212 2005年A服装厂的衬衫以每件200元的价格每月售出9000件,2006年1月竞争对手B服装厂将它的衬衫价格从 220元降至 180元,使得这个月A厂只售出8000件衬衫。(1)计算A厂衬衫与B厂衬衫的需求弧交叉弹性(假设A的衬 衫价格不变)(2)如果A厂衬衫的需求价格弹性为-2.0,由设B厂衬衫的价 格保持在180元的水平上,要使A厂的销售恢

18、复到每月9000件的水 平,价格要降低多少?(用点弹性和弧弹性两种方法计算比较结果)解:(1) P B1 =220 PB2=180 QA1=9000 QA2=8000Eab=( Q/ P)( P/Q)=( QA2-QA1/ PbPb1)(FB2+FB1)/2/ (Q2+Q1)/2=( 8000-9000/180-220) (180+220/8000+9000)=10/17(2) 用弧弹性的方法计算 : Q1 =8000,Q2=9000Ep=(A Q/A P)( P/Q)=( Q2-Q1/ P2-P1)( R+R)/2/ )Q+Q) /2=-2 求 P2-P1/(P 2+P1)/2=( Q2-Q

19、1 )/-2(Q 2+Q1)/2=(9000-8000)/-(9000+8000)=-5.88%用点弹性的方法计算:Ep= ( Q/ P) ( P/Q) =-2 P/P= Q/-2Q=1000/-2 (8000)=-6%两种方法计算差别不大,价格都是降低6%左右A厂方能恢复9000 件的销售量。分析题1.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与厂商收入之间是什么关系?答: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与厂商收入密切相关, 这种关系有三种 情形:第一,当需求价格弹性Ep 1时,商品的价格与厂商的收入呈反 方向变动;第二,当需求价格弹性Ep 1时,商品的的价格与厂商的收入呈 同方向变动;第三,当需求价格弹性 Ep=1 时,商品的

20、价格与厂商的销售收入 没有什么影响。2.怎样根据收入弹性的大小对产品进行分类?答: 0EI 1 的产品为高档耐用品, 因为, EI o 意味着该商品的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同方向变化。 EI 0说明该商品的需求量虽价格呈同方向变动,即该商品 的价格升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亦然。 这是既芬品, 不符合需求定理。5.需求交叉弹性是负值说明什么?答:Exy v 0说明该商品的需求量与相关商品的价格呈反方变动,相关商品的价格提高, 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反之亦然。这是互补品第 5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答案1.钻石用途极小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便宜,为什 么?答:人们愿意付出的价格取决于商

21、品最后一个单位带来的边际效 用。钻石数量少, 其最后一个单位的边际效用仍然很高,所以价格昂 贵;而水的数量很多,人们消费的最后一单位水的边际效用很低,人 们愿意付出的价格也就很低。2.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答:由消费者的价格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分析图4-8中价格一消费曲线上的三个均衡点 日、E和E3可以看 出,在每一个均衡点上,都存在着商品X的价格与商品X的需求量之 间一一对应的关系。这就是:在均衡点 E上,商品X的价格为 则商品X的需求量为X。在均衡点E2,商品X的价格由PxX下降为Px2, 则商品X的需求量由X增加为 X 在均衡点H,商品X的价格进一步 由R2下降为R3,则商品

22、X的需求量由X2再增加为X。根据商品X的 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这种对用关系,把每一个R数值和相应的均衡点 上的X的数值绘制在商品的价格-数量坐标图上,便可以得到单个消 费者的需求曲线。3.为什么市场需求曲线比个人需求曲线平缓?答: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不同的价 格下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 因而,一种商品的市 场需求不仅依赖于每一个消费者的需求函数,还依赖于该市场中所有图个人需求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消费者的数目。在图中,ddj代表第j位消费 者的个人需求曲线,它给出了在每一市场价 格水平之下,消费者j对产品X的需求量。 市场需求曲线应该给出相对于任一市场价格 水

23、平下,所有消费者对产品X需求量的总和。 设市场价格为R时,消费者j的需求量为Xj。那么在同样价格水平下,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总量即产品 X的市场总需求量应为X Xj。这意味着应该把个人需求相对于每一市场价格在 水平方向上相加,以形成市场需求曲线 DD应该注意到,DD曲线要 比平缓的多。这说明当市场价格降低时,市场总需求量的增加要比单 个消费者需求量的增加大的多。4.计算题:设某人消费X和Y商品的数量为X和Y,总效用函数为 TU=XY已知他的收入为100元,PX=1元,PY=0.5元,他满足效用最 大化时X和Y的最佳组合。解:消费者均衡满足两个条件:Px?x Py ?y mMU x MU 丫Px P

24、y把相关条件代入:X+0.5 Y=100Y二 X/0.5推出 X=50,Y=100第 6 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应用习题答案1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是怎样解释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 答:需曲线向下倾斜意思是产品的其他条件不变价格下降需求量 增加,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以牛肉产品降价为例,牛肉产品降价, 对它的需求量增加,是由两个效应构成,替代效应是因为牛肉降价, 消费者用多消费牛肉替代对羊肉的消费, 这部分增量消费并没有提高 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因为他减少了对羊肉的消费; 收入效应是因为牛 肉本身的降价使得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增加, 原来用 15 元买一斤牛肉, 现在是 14 元买一斤,消费一斤牛肉使消费者

25、实际收入增加 1 元钱, 假设每月消费 14 斤牛肉,消费者实际收入就增加了 14 元,增加的 14 元并没有存起来或消费其他产品,他继续多消费 1 斤牛肉,这就 是收入效应使得牛肉降价后多消费的部分。 这就解释了需求曲线向下 倾斜。2 补偿变动与等价变动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什么启发? 答:人力资源部在对员工调动工作时,尤其是跨省市、跨国界的 调动工作必须考虑补偿变动和等价变动对员工福利的影响, 否则不是 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就是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开销。3 试分析完全互补品与替代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答:由于完全互补品与替代品无差异曲线的特点,使得他们的 替代效用和收入效应相等。 完全互补品最

26、佳消费点在无差异曲线的拐 角处;完全替代品的最佳消费点在无差异曲线与纵横轴的交点处。4. 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方向是否一致? 答:一种正常商品的价格效应表现为其价格下降会引起消费者需图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价格由P1下降为P2时,预算线AB2与无差异曲线U2相切于E2点,在E2点达到新的消费者均衡,此时 X商品的均衡需求量为0X2总的价格效应引起X商品的需求量的变 化为 X=0X2-0X仁X1X2它是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第7章生产理论习题答案1.名词解释生产函数: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和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 下,各种生产要素数量组合与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 系。边际报

27、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把某一种可 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 过程中,当该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 单位生产要素投入增加所带来的边际产量终会出现递减。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增加一单 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表示在保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 某要素投 入量越少,越不容易被另外的要素所替代。等产量曲线 : 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出相同产量 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组合的轨迹。等成本线 : 是指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 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

28、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规模报酬 : 分析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的改变与所引起的产量 变化之间的关系。 如果因生产要素同比例增加而引起的产量增加 的比例大于要素增加的比例,那么,生产呈现规模报酬递增 ; 如 果因生产要素同比例增加而引起的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要素增 加的比例,那么生产呈现规模报酬不变 ; 如果因生产要素同比例 增加而引起的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要素增加的比例, 那么生产则 是规模报酬递减的。2. 单项选择( 1)B、( 2)C、( 3)A、( 4)A、( 5) A 、( 6) C、(7)D、(8)B、(9)B、(10)D、(11)A、(12)B、(13) D、( 14)A、( 15)

29、C。3. 多项选择 (1)ABCE ; (2)ABCDE ; (3)BD ; (4)BCD ;(5)ABC;4. 简答题(1) 一个企业主在考虑再雇佣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将更关心劳动的边际产量。 我们知道, 厂商的 理性决策在劳动的第二阶段。 在这个区域中, 劳动的平均产量及 边+6g际产量都是递减的,但其中却可能存在着使利润极大化的 点,lc劳动的第二阶段的右界点是使劳动的边际产量为零的点。 因此,只要增雇的这名工人的边际产量大于零, 即能够增加总产 量,企业主就可能雇佣他。(2)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 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可以代替的另一种要素

30、的数量。 通常, 由 于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是不完全替代的, 随着一种生产要 素数量的增加, 该要素对另外一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 的。边际替代率之所以出现递减趋势是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发 挥作用的结果。首先,在产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要素 的增加,另一种要素会减少。其次,增加的那种投入的边际产量 递减,而减少的那种投入的边际产量递增。第三,一种要素对另 一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与其本身的边际产量成正比, 而与另 一种要素的边际产量成反比。 综合上述三个方面, 会得出边际技 术替代率递减的结论。(3)厂商不会在劳动的第一阶段经营,因为在这个阶段, 平均产量处于递增状态, 边际产

31、量总是大于平均产量, 这意味着 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加, 也会使可变要素的平 均产量有所提高; 厂商也不会在劳动的第三阶段经营, 因为在这 个阶段可变要素的增加反而使得总产量减少, 边际产量为负。 既 然厂商不会在生产的第一、三阶段经营,所以厂商的理性决策应 在第二阶段,这时劳动及资本的边际产量都是正的(尽管是递减 的),只有在此阶段才存在着使利润达到极大值的要素的最优组 合。5.计算题(1)利用短期生产的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 边际产量(MP之间的关系,可以完成对该表的填空,如下表所示。可变要素的可变要素的总可变要素的平可变要素的边际数量产量均产量产量122221261032481244812245601212666116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