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69.06KB ,
资源ID:984921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8492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七章GPS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其影响.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七章GPS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其影响.docx

1、第七章GPS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其影响7.1 GPS测量主要误差分类误差主要来源于:GPS卫星、卫星信号的传播过程和地面设 备。高精度的 GPS测量中(地球动力学研究),还应注意到 与地球整体运动有关的地球潮汐、负荷潮及相对论效应等的 影响。GPS测量误差的分类及对距离测量的影响:偶然误差:信号的多路径效应系统误差:星历误差、卫星钟差、接收机钟差以及大气折射的误差等。系统误差的影响比偶然误差大的多,但有一定规律性,可采 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消除。7.2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721电离层折射50-1000km大气层,由于受到太阳等天体 各种射线辐射,产 生强烈的电离形成大量的自由电子和正离子。当 GPS信

2、号通过电离层时,如同其他电磁波一样,信号的路径会发生弯曲, 传播速度也会发生变化。所以用信号传播时间乘以真空中光 速得到的距离就不会等于卫星至接收机间的几何距离,这种 偏差叫电离层折射误差。物体的分子不需外力,而靠自己(分子)的运动,向另外地 方移动或进入另一物体内的现象称弥散或扩散。固体、液体 和气体都有弥散现象。但由于气体分子间距离大, 分子力小,分子运动速度大,所以气体的弥散作用最明显电磁波在电离层传播时,其速度与频率有关,电离层的群折射率为:n 1 10.28Nef 2c 2 (7-2)Vg 二上弋(1 - 40.28Nef 2)nG2Ne为电子密度(电子数/m)f为信号的频率(Hz)

3、c为真空的光速调制码以群速度Vg在电离层中传播,若传播时间为 :t,那 么卫星到达接收机的真正距离 S为:说明信号传播时间 t和光速c算得的距离二C t还必须加上电离层改正项: dionNeds表示传播路径s对电子密度Ne进行积分,e即电子总量。可见电离层改正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子总量和信号频率。2.减弱电离层影响的措施(1)利用双频观测电离层所产生的折射改正数与电磁波频率 f的平方成反比。如果分别用两个频率fl和f2来发射信号,这两个不同频率的信号将沿同一路径到达接收机。积分.Neds虽然无法 s确定,但对这两个不同频率来讲都是相同的。令-C 40.28 Neds 二 A,则 dionSGPS

4、卫星采用两个频率f1=1575.42MHz,f2=1227.60MHz,调dion1 (;)f2(7-6)dionr 1.54573 r 2)( 7-7)dM 2.54573( i 2)由于调制在两个载波上的 P码测距时,除电离层折射的影响 不同外,其余误差影响都是相同的, 所以实际上就是P1和P2码测得的伪距之差。所以用户采用双频接收机进行伪 距测量,就能利用电离层折射和信号频率有关的特性,从两 个伪距观测值中求得电离层折射改正量,最后得:s = dion厂1.54573(7-8)s 一 2 djon2 二 2.54573双频载波相位观测值 和,2的电离层折射改正与上述分析方法类似,但和伪距

5、测量改正有两点不同:一是电离层折射 改正的符号相反;二是要引入整周未知数 N0.(2)利用电离层改正模型加以修正为了进行高精度卫星导航和定位,普遍采用双频技术,可有 效地减弱电离层折射的影响,但在电子含量很大,卫星的高 度角又较小时求得的电离层延迟改正中的误差有可能达几厘米。为了满足更高精度 GPS测量的要求,Fritzk、Brunner 等人提出了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模型考虑了折射率 n中的高阶项影响以及地磁场的影响,并且是沿着信号传播路径来 进行积分。计算结果表明,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改进模型的精 度均优于2mm对于单频接收机,减弱电离层影响,一般采用导航电文提供 的电离层模型加以改正。这种电

6、离层改正是把白天的电离层延迟看成是余弦波中正 的部分,而把晚上的电离层延迟看成是一个常数,其中晚间 的电离层延迟量(DC及余弦波的相位项(Tp )均按常数来 处理。而余弦波的振幅 A和周期P则分别用一个三阶多项式 来表示,任一时刻t的电离层延迟Tg。Tg =DC Acos2 (t Tp) pDC =5ns,Tp =14h (地方时)3A f ;:mn =03p =送 B n mn =0t =UT +暑15m = p 11.6cos( p -291 )对于GPS单频接收机,减弱电离层影响,一般采用导航电文提供的电离层模型加以改正。上述公式在推导过程中作了近似处理,使计算简单。但是是一种估算,由于

7、影响电离层折射的因素很多,机制很复杂, 所以无法建立严格的数学模型。从参数的选取上可知,电离 层改正模型基本上是一种经验估算公式。加之全球采用一组 系数,因此这种模型只能大体反映全球的平均状况,与各地 的实际情况会有一定差异。实测表明,可消除电离层折射75%(3)利用同步观测值求差小于20km的效果明显,这时电离层折射改正后基线长度的残差一般为1 10占,所以在短距离的相对定位, 使用单频接收机也可达到相当高的精度。不过,随着基线长度的增加,其 精度随之明显降低。2.对流层折射的改正模型由于对流层折射对 GPS言号传播的影响情况比较复杂,一般 采用改正模型进行削弱。对流层折射现象对流层的折射与

8、地面气候、大气压力、温度赫尔湿度变化密 切相关,这也使得对流层折射比电离层折射更复杂。天顶最小,当在地面方向(高度角为10),其影响可达20m。3.减弱对流层折射或残差影响的主要措施(1) 模型加以改正(2) 引入描述对流层影响的附加待估参数,在数据处理中 一并求得。(3) 同步观测值求差(4)利用水汽辐射计直接测定信号传播影响。 精度优于1cmo723 多路径误差在GPS测量中,如果测站周围的反射物所反射的卫星信号 (反射波)进入接收机天线,这就将和直接来自卫星的信号(直 接波)产生干涉,从而使观测值偏离真值产生所谓的“多路 径误差”多路径效应。由于反射波一部分能量被反射面吸收、 GPS接收

9、天线为右旋圆极化结构,也有抑制反射波的功能,所以反射波除了存在 相位延迟外,信号强度一般也会减少。低频信号。2.载波相位测量中的多路径误差设直接波信号为:Sd 二 U COS t (7-23)反射信号的数字表达式为:S 八 U COS( t ) ( 7-24)直接波和反射波叠加后的信号:S = U COS( t ) (7-25)p = (V 2 cos八 口 2)1/29 = arctanasin /(V a coS ) (7-25)即为载波相位测量中的多路径误差,对于( 7-25)求导并 令其等于零:2 2(1 cos ) cos= sin =2(1 cos )cos71 (1 cos )(

10、1 cos丁 si)多路径误差为:9 九 x I a sn is=丸=arctan 2 2 . 1 + Q cose 一L1最大为4.8m, L2最大为6.1m3.削弱多路径误差的方法(1 )选择合适的站址(2)对接收机天线的要求7.3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7.3.1卫星星历误差 由于卫星运行时受到复杂且多种摄动力的影像,通过地面监 测站又很难充分可靠地测定这些作用力并掌握它们的运动 规律,因此星历预报时候会产生较大误差,在一个观测时间 段星历误差属于系统误差,是一种起算数据误差,严重影响 单点定位的精度,也是精密相对定位中的重要误差来源。1.星历数据来源(1) 广播星历导航电文中携带的信息,根据

11、美国控制中心跟踪站的观测数 据进行外推,通过 GPS卫星发播的一种预报星历,由于我们 尚不能了解卫星各种摄动因素的大小及变化规律,所以预报 星历存在较大误差。从卫星电文中解译出来的星历参数, 17个参数,每小时更换一次。卫星位置精度 20-40m,有时可达80m。均匀跟踪网进行测轨和预报,此时星历参数计算的卫 星坐标可能精确到 5-10m。(2) 实测星历:区域定轨,1-2星期得到,精度较高。2.星历误差对定位的影响(1) 单点定位(2) 对相对定位而言星历误差测站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所以求差后,共同的影响可自行消去,从而获得高精度的相对坐标。星历误差对定位的影响一般采用下列公式估算:db

12、dsb为基线长,db为由于卫星星历误差引起的基线误差, ds为星历误差,为卫星至测站的距离,ds为星历的相对误差。实践证明,经过数小时观测后基线的相对误差,约为星历相对误差的四分之一左右。SA政策实施中,基线相对误差可能会增大,但就广播星历而言,也能保证12 10*的相对定位精 度。3.解决办法(1) 建立自己的卫星跟踪网独立定轨(2) 在平差模型中把卫星星历给出的卫星轨道作为初始值,视其改正数为未知数。 通过平差同时求得测站位 置及轨道的改正数,这种方法就称为轨道松弛法。(3) 同步观测值求差法。732卫星钟的钟误差卫星钟的钟差包括由钟差、频偏、频漂等产生的误差,也包含钟的随机误差。1ms,

13、 300km误差。卫星钟的这种偏差,一般可表示为以下二阶多项式的形式:2=ts = at Q(t - to) a2(t -to)系数分别表示钟在to时刻的钟差、钟速及钟速的变率。这些数值由卫星的地面控制系统根据前一段时间的跟踪资料和GPS标准时推算出来的,并通过卫星的导航电文提供给 用户。20ns, 6m,在求差。733相对论效应7.4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接收机钟与卫星钟间的同步差为 rl S,则引起的等效距离误差约为300m减弱接收机钟差的方法:(1) 把每个观测时刻的接收机钟差当做一个独立的未知 数,在数据处理中与观测站的位置参数一并求解。(2) 认为各观测时刻接收机钟差是相关的,像卫星钟那

14、样, 将接收机钟差表示为时间多项式,并在观测量的平差计算中 求解多项式系数。可大大减少未知数,该方法成功与否关键 在于钟误差模型的有效程度。(3) 通过卫星间求差消除。7.4.2 接收机位置误差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相对于测站标石中心位置的误差,叫做 接收机位置误差。这里包括天线的置平和对中误差,量取天 线咼误差。如当天线咼度为 1.6m,置平误差为0.1 ,可能会产生的对中误差为 3mm精密定位中采用强制对中装置的 观测墩。7.4.4 GPS天线相位中心偏差GPS观测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天线的相位中心位置为准 的,而天线的相位中心与几何中心,在理论上应保持一致, 可是实际上天线的相位中心随着信

15、号输入强度和方向的不 同有所变化,即观测时相位中心的瞬时位置(一般称相位中 心)与理论上的相位中心将有所不同,这种差别叫天线相位 中心的位置偏差。这种偏差,可达数毫米至数厘米,而如何 减少相位中心的偏移是天线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实际工作,同类型天线,相距不远多个测站求差法。744 GPS天线相位中心的偏差水平偏差,垂直偏差。两种检定方法:内业:利用室内微波天线测量设备测定,即通过精密可控微 波信号源测量天线接收信号的强度分布来确定天线电气中 心,从而测定天线相位中心偏差。外业:在野外利用接收到的 GPS卫星发播的信号,通过测定两天线间的基线向量来测定天线相位中心的偏差,即基线测 量相对测定法,

16、也称为旋转天线法。此种方法是我国行业标 准CH8016-95规定所采用的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 被广泛应用,但只能测量水平偏差,不能测量垂直偏差。一 般天线而言,垂直偏差远大于水平偏差(水平偏差仅几个毫 米,垂直偏差达160mm。相同天线这种偏差基本相同。高差比较法检定垂直偏差: 大量实测表明,当采用同型号 GPS 接收机及天线进行测量时, hab值不是固定的,hab随时间变化,最大可达2mm。观测时段长度在 6h以上,可有效地减 弱其影响,若取24h解算的平均值,两个 GPS天线相位中心 在垂直方向上偏差之差 也b值接近于零;采用不同型号 GPS接收机及天线进行测量时,两个 GPS天线相位中心在垂直方向上偏差之差hab值存在系统性偏差,最大偏差可达 20mm当采用不同型号 GPS接收机及天线混合进行测量时, hab也随时间变化,但存在系统性偏差,观测时段再长也消除不了其 影响,必须加以改正。GPS天线相位中心在垂直方向上偏差的大小,主要与 GPS天线设计、制造工艺及材料有关,与观测环境、时间、季节及 气象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这些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