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0KB ,
资源ID:985642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8564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假言命题及其假命题.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假言命题及其假命题.docx

1、假言命题及其假命题我们知道, 逻辑学当中包含3种假言命题。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和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这3种假言命题 具有如下等性质。 了解性质之前。我们需要对其作出根底理论的判断。 先说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其表达形式:只要.就.,如果.则.诸如此类的表达方式。 举例 只要A 就B 或者 如果A则B 这样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是有2个事件组成的。A和B 其表达构成逻辑整体错误的正确的 就是有4种情况, A成立B成立, A不成立B成立,A成立B不成立,A不成立B不成立。 我们发现在充分命题的表达方式中,这四种形式只有一个不满足, 如果A 则B, 不满足的情况是 如果A

2、 则非B。 即A成立B不成立。 其它三种情况都是符合这个充分假言命题的。 如果满足这3种情况当中的任意一种,则这个假言命题就是为真的。 从而我们推断出, 这个假言命题的 假命题就是 A成立B不成立。 注意:这里不能用假言命题形式表达。因为这是4种情况中剩下的唯一一种情况,是述性的。因此得出结论:充分假言命题的假命题 是肯定前件,否认后件组成的述性命题。且当此充分假言命题为真的时候,自然假命题不成立,当充分假言命题为假的时候,其假命题是成立的,也就是为真了。 这就是逆向思维的角度来确定。同理,我们看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其表达形式:只有.才.举例 只有A 才能B。 这样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我们来

3、对待A和B的组合。 A成立B成立, A不成立B成立,A成立B不成立,A不成立B不成立。这4种情况构成了一个整体逻辑。 我们发现。在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中,这四种情况只有一种不满足,A不成立B成立。只有A 才能B,显然B的成立是基于A的根底上的。 A 成立了 才能有B成立的可能。 因此 A不成立B成立是其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假命题。因此得出结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的假命题是 否认前件,肯定后件的述性命题。且当此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为真,则自然其假命题不成立。如果当必要条件为假。则其假命题必然为真。假命题所述的情况就成立了!最后请大家记住: 假言命题 其假命题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整体! 非此即彼的概念!充

4、分条件假言命题 : 如果A 则B。 A是B的充分条件。 所谓充分就是顺理成章,理应如此! 其假命题就是使其不能顺理成章,也就是说 A成立了,B不能成立。 即我们总结出充分假言命题的假命题是 肯定前件A成立,否认后件B不成立,两者用和且的关系构成一个联言命题。 提示:假言命题的假命题是述性联言命题,不是假设性的。 其等价命题有三种形式。 如果A 则B。 等价的逆否命题:如果非B则非A。将原命题倒过来说 且对前件后件均否认。 等价的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充分必要就是一对互逆状态的逻辑。 因此 如果A 则B就可以转换为 只有B才能A。等价的联言命题:先看原命题的假命题为A且非B,再次对A且非B 转换为

5、假命题就和原命题一样了。故而为非A或者B。联言命题的假命题转换其实很简单,只需把成立的改成不成立, 把或者改成且把且改成或者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 只有A才能B。 A是B的必要条件。 所谓必要就是指不可缺少, 缺了不行! 否认意义大于肯定意义。其假命题就是使其不能成为必要条件,是可缺少的, 少了你也行,也就是说 A不成立了,B照样也能成立。 即我们总结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假命题是 否认前件A不成立,肯定后件B成立,两者用和且的关系构成一个联言命题。 提示:假言命题的假命题是述性联言命题,不是假设性的。 其等价命题有三种形式。 只有A 才能B。 等价的逆否命题:只有非B才能非A。将原命题倒过来说

6、 且对前件后件均否认。 等价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充分必要就是一对互逆状态的逻辑。 因此 只有A ,才能B就可以转换为 如果B则A。等价的联言命题:先看原命题的假命题为非A且B,再次对非A且B 转换为假命题就和原命题一样了。故而为A或者非B。联言命题的假命题转换其实很简单,只需把成立的改成不成立, 把或者改成且把且改成或者 逻辑判断快速解题法一.条件有矛盾 真假好分辨公务员考试中有这样的试题:试题1:*仓库失窃,四个保管员因涉嫌而被传讯。四人的供述如下: 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 乙:我们中有人作案; 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 丁:我没作案。 如果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则

7、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A说真话的是甲和丁 B说真话的是乙和丙c说真话的是甲和丙 D说真话的是乙和丁这是典型的利用分析矛盾解析的试题。历年至今,在全国各地公务员考试中屡不鲜。解析这类试题,关键要找到条件之间的逻辑矛盾,然后真假自明。什么是逻辑矛盾.简明地说,两个不同的断定,必有一个真,一个假。比方:这马是白的和这马不是白的就构成了逻辑矛盾。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而这马是白的和这马是黄的就不是逻辑矛盾。虽然它们不能同真,但有可能都是假的如果它是一匹红色的马呢.了解了这些常识,可以利用分析矛盾的方法,解答上题。解析1四人中,两人老实,两人说谎。2甲和乙的话有矛盾!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 乙:我们中有人

8、作案;可断定:甲和乙两人一个老实一个撒谎。剩余丙、丁两人中也必然是一个老实一个撒谎。3假设:丁说的是真话,则,可推出丙说的话也真啊!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 丁:我没作案。显然,丁说真话不成立,于是推出:丁说假话,丙说真话。4断定了丁说假话,就推出甲说的也是假话,乙说真话。答案B。即:说真话的是乙和丙。试题2:军训最后一天,一班学生进展实弹射击。几位教官谈论一班的射击成绩。教官说:这次军训时间太短,这个班没有人射击成绩会是优秀。教官说:不会吧,有几个人以前训练过,他们的射击成绩会是优秀。周教官说:我看班长或是体育委员能打出优秀成绩。结果发现三位教官中只有一人说对了。由此可以推出以下哪一项肯

9、定为真 .A.全班所有人的射击成绩都不是优秀。B.班里有人的射击成绩都是优秀。C.班长的射击成绩是优秀。D.体育委员的射击成绩不是优秀。解析1三人中只有一个说的对。2、二教官说法矛盾:教官说:这次军训时间太短,这个班没有人射击成绩会是优秀。教官说:不会吧,有几个人以前训练过,他们的射击成绩会是优秀。断定:二人一对一错。因仅有一人对,第三个人周教官必错无疑。2周教官说:我看班长或是体育委员能打出优秀成绩。 这是错话,所以班长和体育委员都不优秀任哪一个优秀周都不会错了。答案D。试题3:*律师事务所共有12名工作人员。有人会使用计算机;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上述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是

10、真的。以下哪项正确表示了该律师事务所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数.A. 12人都会使用。B. 12人没人会使用。C. 仅有一个不会使用。D. 仅有一人会使用。解析1 假设条件真,则条件也必然真,这和题中只有一真矛盾。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显然必假,即所长会使计算机为真,则有人会使用计算机是真话。2我们找到了唯一真的条件是,剩余的条件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必然假,推出:12人都会使用是真的。答案A。针对这道题,也可以把选项分别对照题中条件选中A是答案,但,这样的方法没有普适性,只可做快速解析的灵活方法之一排除法。快读:遇到真假变化,不必详读理解:快解:揪出逻辑矛盾,剩余真假自明。矛盾分析,在

11、解析其他类型的测试中,亦有广泛应用。逻辑矛盾形式有一定的量,全国各地试题变化灵活。备考可参考本章稍后介绍的矛盾律、排中律综合解析局部的有关常识和各类习题。二.发现联结词 规则用在先联结词如:如果则,只有才,或者或者,并且等。在逻辑学中称做联结词,是逻辑常项。日常生活语言交流中,虽然人人使用联结词,但语义是不规的。甚至会出现歧义,使表达变得模糊不清。公务员考试中,所有联结词所表述的语义都是规的,逻辑语义不容质疑。所以在阅读分析中,联结词是断定逻辑关系的重要直观依据。由联结词构成的语句是表达判断的复合命题。如:前件 后件如果提高生产率,则就能实现目标。只有提高生产率,才能实现目标。或者提高生产率,

12、或者实现目标。提高生产率并且实现目标常简约成: 提高生产率就能实现目标提高生产率才能实现目标。提高生产率或实现目标。提高生产率也实现目标分析上面命题,容易理解它们的语义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逻辑性质也不同。因此,前后件之间的推理思路就不同。推理思路有规律,这些规律叫推理规则。公务员考试中,发现有联结词出现包括简约的试题,就必须使用推理规则,这是重要考点。在这里,简单介绍如下必考的规则:首先定义逻辑符号的语义必须熟记:1大小写英文字母均可:A、B、p、q指代相关事物;2逗号: ,读:与。 表达并列与旧符号一样3右箭头: 读:则。 表示如果则 4对号:V 读:或。 表达或者或者 5双箭头:= 读:所以

13、。是推出符号。也可用替代6负号:- 读:非。表达否认。与旧符号一样1.充分条件推理规则:句型:如果A,则B。符号:A B 读A则B规则1:断定A,必然断定B。 符号:A B,A = B 别离规则规则2:断定非B,必然断定非A。符号: A B,-B = -A逆否规则传递规则:A B,B C = A C2.必要条件推理:句型:只有A,才B。符号:AB读A才B规则:从略必要条件规则容易与充分规则记混,我们介绍一个换位定理,可以把必要条件转换为充分条件句,只要记住充分规则就可以了。换位定理:句型转换:只有B才A = 如果A则B。符 号: B A = A B 3.排中律规则相容析取句型:或者A,或者B。

14、符号:A V B读A或B规则1:否认A,必然断定B。符号:A V B,-A = B规则2:否认B,必然断定A。符号:A V B,-B = A这三类规则是重要考点,必须熟练掌握。请看试题。试题1:由于最近的市场变化,绿岛公司必须在以后两年的时间里提高10%的生产率,否则它就会破产。事实上,从绿岛公司的生产和经营构造来看,如果能提高10%的生产率,则它就能实现提高20%的生产率的目标。如果以上述为真,以下哪项述必然真.A. 如果绿岛公司不能到达提高20%的生产率的目标,它就会破产。B. 在以后两年,如果绿岛公司提高了20%的生产率,它就不会破产。C. 如果市场没有变化,绿岛公司就不需要提高生产率以

15、防止破产。D. 在以后两年,绿岛公司有可能提高10%的生产率,但不可能到达提高20%的目标。解析1.文中出现联结词如果则,否、则等逻辑联结词,考核推理规则。这类试题叫做论证演绎。2.文中命题及形式分析:如果能提高10%的生产率,则它就能实现提高20%的生产率的目标。这是充分条件命题,即:提高10% 提高20%,逆否推理:-提高20% -提高10%传递推理:-提高20% -提高10%,-提高10%破产 = -提高20% 破产结论是:不提高20%就破产。答案A。3.解析中使用了充分条件逆否规则、传递规则。面对这样简单的试题,如果熟悉规则,十几秒钟之可以找到答案。如果不熟悉规则,可能要费些时间。但是

16、,下面这样的试题不使用规则会有些麻烦。试题2:一个热力站有个5个阀门控制对外蒸气。使用这些筏门必须遵守以下操作规则:1 如果开启1号阀,则必须同时翻开2号阀并且关闭5号阀。2 如果开启2号阀或者5号阀,则要关闭4号阀。3 不能同时关闭3号阀和4号阀。4 现在要翻开1号阀,同时要翻开的阀门是 。A2号阀和4 号阀。B2号阀和3号阀。C3号阀和5号阀。D4号阀和5号阀。解析1.这样的试题,每个条件都是用联结词确定了逻辑关系,必须运用推理规则解析。这类题叫做正则演绎推理。2.整合条件,确认逻辑关系:用符号表示,即简明又清晰,方便推理 112,-5 其中1表示开启1号阀,-5表示关闭5号阀 22 V

17、5 -4 3-3,-441 必须翻开1号演绎推理:据条件14,用别离规则:12,-5,1 = 2,-5断定开2,关5据断定2,-5,结合条件2: = -4 断定关4号据断定-4,结合条件3: = 3 断定开3号累计断定项是:2,-5,-4,3对照选项:答案B。即:同时要翻开的阀门是2号阀和3号阀。试题3:信任离不开互相尊重,信任是保持长期人际关系的根底,但是*些私人关系的维持,例如友谊,还需要有共同的爱好,长期的友谊离不开互相尊重和共同爱好的支持。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知道 。A.在长期的人际关系中,相互尊重意味着信任。B.仅由信任和互相尊重支撑的友谊不会持续太久。C.建立在共同爱好根底上的友谊会比其他关系更持久。D.由互相尊重和共同爱好支撑的私人关系总会持续很久。解析1.整合条件,确认逻辑关系。 条件1:信任 互尊 条件2:换位信任 长期 = 长期 信任 条件3:长期 互尊,同爱好 概括条件2和3:长期 信任,互尊,同爱好2.对照选项:B否认了同爱好这个后件,根据逆否规则,前件也被否认:B:仅由信任和互相尊重支持的私人关系不会太久。- 长期 答案B。这个试题的特征是:没有联结词出现,但根据上下文的语义,可以识别是什么条件的命题。这样的试题叫做隐含演绎推理,也叫隐含论证演绎。公务员考试,经常变换推理规则的使用方法,如隐含演绎推理等。本章在演绎推理中有更多的介绍和习题供参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