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113.51KB ,
资源ID:992070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9207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试题经典.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试题经典.docx

1、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试题经典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试题经典一、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酸式盐是盐的一种,可看作是多元酸中的氢离子未被完全中和所得到的盐,常见的有NaHCO3、NaHSO4、KH2PO4、KHPO4等。已知 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3PO2属于二元酸 BH3PO2属于三元酸CNaH2PO2属于酸式盐 DNaH2PO2属于正盐【答案】D【解析】【详解】A由于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故H3PO2为一元酸,故A错误;B由于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

2、生成一种盐NaH2PO2,故H3PO2为一元酸,故B错误;C由于H3PO2为一元酸,故NaH2PO2属于正盐,故C错误;D由于H3PO2为一元酸,故NaH2PO2属于正盐,故D正确;故答案为D。【点睛】在酸的概念的基础上根据电离出的氢离子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根据盐中能否电离出氢离子或氢氧根将盐分为正盐和酸式盐和碱式盐,由于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故H3PO2(次磷酸)为一元酸,把握概念是关键。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酸雨”、“臭氧层受损”、“光化学烟雾”都与氮氧化物有关BPM2.5作为空气质量预报的一项重要指标,

3、它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m的颗粒物,该值越高,代表空气污染程度越严重C静电除尘治理悬浮颗粒污染,其依据是胶体的电泳原理D为消除碘缺乏症,卫生部规定食盐中必须加含碘物质,食盐中所加含碘物质是KI【答案】D【解析】【详解】A“酸雨“、“臭氧层受损“、“光化学烟雾“都与氮氧化物有关,故A正确;BPM2.5作为空气质量预报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m的颗粒物,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故B正确;C静电除尘就是运用悬浮颗粒的胶粒带负电荷,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向阳极移动,从而达除尘的效果,其依据是胶体的电泳原理,故C正确;D为消

4、除碘缺乏症,卫生部规定食盐中必须加含碘物质。在食盐中所加含碘物质是碘酸钾(KIO3),故D错误;故答案为D。3下列有关实验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氧气,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再从水槽中撤出导管B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涂上NaHCO3溶液C进行CO性质实验时要在通风橱内进行,多余的CO一律排到室外D制备Fe(OH)3胶体时,可以将水放在隔着石棉网的烧杯中加热【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实验室制氧气,如果先停止加热会使水倒吸入试管,导致热的试管破裂,所以应先撤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故A错误;B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先用抹布擦,再用水冲洗,立即涂上NaHCO3溶液,故B错误

5、;CCO有毒,进行CO性质实验时要在通风橱内进行,多余的CO不能排到室外,应点燃处理,故C错误;D制备Fe(OH)3胶体时,可以将水放在隔着石棉网的烧杯中加热,加热至溶液呈现红褐色为止,故D正确;故选D。4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 )选项ABCDANaAlFeCuBNaOHAl2O3FeCl3CuSO4CNaClAl(OH)3FeCl2CuCl2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项,Na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电解

6、熔融的NaCl可得金属钠,故A正确;B项,Al与氧气反应生成Al2O3,而Al2O3不能一步转化为Al(OH)3,故B错误 ;C项,Fe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3,FeCl3溶液与Fe反应生成FeCl2,FeCl2溶液与Zn反应可得Fe,故C正确;D项,Cu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CuSO4,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CuCl2,CuCl2溶液与Zn反应可得Cu,故D正确。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为B项。【点睛】本题考查重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属于基础知识,学习过程中应重视落实,形成知识体系,做到熟练答题。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取硫酸催

7、化淀粉水解的反应液,滴入少量新制悬浊液并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葡萄糖具有还原性B溶液与溶液混合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二者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氢氧化铝沉淀C将充满和混合气体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红棕色变深反应的D向饱和溶液中滴入足量浓氨水,并加热至刚好沸腾得到红褐色透明液体得到胶体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向淀粉的酸性水解液中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然后再滴入少量新制Cu (OH)2悬浊液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可以检验水解产物葡萄糖,否则酸与氢氧化铜反应,影响了实验结果,故A错误;BNaAlO2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钠,是强酸制取弱酸,不

8、是双水解原理,故B错误;C充满NO2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颜色加深,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生成二氧化氮的方向移动,则2NO2N2O4的H0,故C正确; DFeCl3饱和溶液中逐滴滴入足量浓氨水,发生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得到胶体,应将FeCl3饱和溶液加入沸水中发生水解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故D错误;答案选C。【点睛】碳酸氢根的电离常数比偏铝酸大,碳酸氢根与氢离子的结合能力弱,可以认为是偏铝酸跟夺走了碳酸氢根中的氢离子,偏铝酸跟所需的氢离子是碳酸氢根电离出来的,不是水,所以不是水解,从生成物的角度看,若是水解反应,则碳酸氢根应变成碳酸,再变成二氧化碳,可事实上不是,最终产物是碳酸根,所以从这两方面看该

9、反应都不是水解反应。6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烧碱、液态氧、干冰 B生石灰、白磷、漂白粉C氯水、铁红、氯化氢 D空气、氮气、胆矾【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纯净物,故A错误;B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名,是化合物;白磷是单质;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故B正确;C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铁红是氧化铁的俗名,属于化合物,氯化氢是化合物,不是混合物,故C错误;D空气是混合物,胆矾是纯净物,故D错误;故选B。7有关物质的分类中,说法错误的是AKNO3属于硝酸盐 BCaO属于氧化物CNaHCO3属于酸 DNa2CO3属于钠盐【答案

10、】C【解析】【分析】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由硝酸根和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构成的盐属于硝酸盐;由两种元素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由钠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盐属于钠盐;以此解答。【详解】AKNO3由硝酸根和钾离子构成属于硝酸盐,选项A正确;BCaO由两种元素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选项B正确;CNaHCO3电离出的阳离子包含氢离子和钠离子,属于盐,不属于酸,选项C错误;DNa2CO3由钠离子和碳酸酸根离子构成的盐,属于钠盐,选项D正确;答案选C。8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B离子反应与置换

11、反应属于包含关系C溶液与分散系属于并列关系D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是否导电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选项A正确;B部分置换反应有离子参与属于离子反应,离子反应与置换反应属于交叉关系,选项B错误;C分散系根据分散质直径大小分为浊液、胶体和溶液,溶液包含在分散系中,属于包含关系,选项C错误;D凡是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选项D错误;答案选A。9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等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上述关系图能反映的化学观点

12、或化学思想有:( )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是不变的;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二氧化碳可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由图可知,混合气分离出二氧化碳,水分解生成氢气,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甲醇等能源都遵循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守恒的原则,正确;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的燃烧、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复合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可以转化为甲醇等有机物都说明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正确;水在光催化剂或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体现了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正确;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

13、化为甲醇等有机物,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无机物,正确;从图示中可以看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甲醇等能源,二氧化碳在很多工业和农业中有大量的应用,所以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以信息给予的形式考查了二氧化碳的相关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理清其中的转化关系,紧扣题干信息结合相关化学知识。10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A化合物:干冰、明矾、烧碱 B同位素:石墨、C60、金刚石C混合物:漂白粉、纯净矿泉水、盐酸 D非电解质:乙醇、四氯化碳、甲烷【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干冰为二氧化碳、明矾为硫酸铝钾、烧碱为氢氧化钠,都是

14、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A正确;B石墨、C60、金刚石是碳的单质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C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纯净矿泉水是含电解质的水属于混合物、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D乙醇、四氯化碳、甲烷属于非电解质,故D正确;故选B。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属于碱性氧化物,、都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属于酸性氧化物 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铵、过氧化钠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混合物:漂白粉、水玻璃、胶体、冰水混合物 醋酸、烧碱、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硅导电,铝在浓硫酸中钝化均属于物理变化 盐酸属于混合物,而液氯、冰醋酸均属于纯净物A B C D【答案】C

15、【解析】【详解】、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和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两性氧化物,、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属于酸性氧化物,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不是酸性氧化物,故错误;碳酸钠是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氢氧化钡是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氯化铵是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过氧化钠是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都属于离子化合物,故正确;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胶体属于分散系混合物、冰水混合物是一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物,故错误;醋酸属于酸,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生石灰为氧化钙属于氧化物,故正确;硅导电属于物理变化,铝在浓硫酸中钝化属于化

16、学变化是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体现,故错误;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而液氯、冰醋酸均是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正确;答案选C。12PM2.5是雾霾天的罪魁祸首,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 m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雾霾一定属于胶体B鉴别蛋白质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可用丁达尔效应C除去淀粉溶液中的NaCl,可用过滤的方法D碱式氯化铝Al2(OH)nCl6n可做净水剂【答案】BD【解析】【分析】【详解】A.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而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 m粒子,显然雾霾不一定属于胶体,故A错误;B.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当一束光线透过蛋白质溶液时,从

17、垂直入射光方向可以观察到蛋白质溶液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葡萄糖溶液不属于胶体,所以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C.因为钠离子和氯离子的粒子直径小于滤纸的孔径,淀粉溶液虽为胶体,但分散质粒子直径也小于滤纸的孔径,所以不能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淀粉溶液中的氯化钠,故C错误;D.碱式氯化铝Al2(OH)nCl6n溶于水可电离产生铝离子,铝离子水解可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可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从而达到沉降的目的,起到净水作用,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D。1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酿酒工艺中加入的“酒曲”与面包工艺中加入的“发酵粉”作用相同B氨水显碱性,不能与金属反应,所

18、以运输过程中可以用铁罐车C葡萄酒中通常添加微量的SO2,既可以杀菌消毒,又可以防止营养成分被氧化D大多数胶体的胶粒带电,利用这一性质可进行“血液透析”和“静电除尘”【答案】C【解析】【详解】A、酒曲与发酵粉的作用不同:在经过强烈蒸煮的白米中,移入曲霉的分生孢子,然后保温,米粒上便会茂盛地生长出菌丝,此即酒曲;酿酒加曲,是因为酒曲上生长有大量的微生物,以及微生物分泌的酶,其中糖分经过部分酶的作用酒化变为乙醇;而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NaHCO3,面包工艺中加入发酵粉是为了中和微生物产生的酸,同时生成的CO2气体可以是面团变为多孔,显得松软可口;A错误;B、一般情况下,氨水不会与金属反应,但是氨水呈弱

19、碱性,若用铁罐车运输,会加快铁罐的腐蚀速率(吸氧腐蚀),B错误;C、在葡萄酒的生产过程中,SO2的作用是对生产设备消毒杀菌,还可以杀死酿造完的葡萄酒中的酵母,保证葡萄酒的稳定,最后装瓶也会填入少量SO2,保证葡萄酒不被氧化和生物稳定,C正确;D、血液是一种胶体,利用渗析的原理可以除去血液中的毒性小分子物质,而血液中的必要成分不能通过透析膜,与胶粒是否带电无关,D错误;故选C。14(1)15.6gNa2X中含Na+0.4mol,则Na2X的摩尔质量是_。(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如果a g氧气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是_(用含NA的式子表示)。(3)某溶液由

20、Mg2、Al3、Cl、SO42- 4种离子组成,测得其中Al3、SO42-、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3:1:13,则溶液中Mg2、Al3、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4)标况下,密度为1.25g/L的CO2与C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_。(5)将标准状况下体积为aL的HCl气体溶于1000g水中,得到盐酸的密度为b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6)下列各项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有_。卤水点豆腐 明矾净水 静电除尘 油水分离 血液透析 三角洲形成 酸碱中和 雨后彩虹和海市蜃楼 臭氧消毒【答案】78g/mol 3:3:1 42.86 【解析】【分析】(1)先

21、算出Na2X的物质的量,再算其摩尔质量;(2)先求出cg氧气的物质的量,再利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求其体积;(3)利用电荷守恒(溶液的电中性原则)进行求算;(4)气体的体积分数在数值上等于其物质的量分数;(5)利用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式直接进行求算;(6)胶体的知识主要有布朗运动,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渗析等;【详解】(1)据Na2X的化学式知,含Na+0.4mol,则Na2X的物质的量为0.2mol,其质量为15.6g,所以Na2X的摩尔质量;(2) ag氧气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其物质的量为mol,所以c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 在任何一种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

22、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在该溶液中则有:c(Mg2+)2+c(Al3+)3=c(SO42-)2+c(Cl-)1。设Mg2+、Al3+、Cl-、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x、3a、13a、a,所以有2x+33a=a2+13a,解得x=3a,所以溶液中c(Mg2+):c(Al3+):c(SO42-)=3a:3a:a=3:3:1; (4) 设CO2和CH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CO2)、n(CH4)。CO2的体积分数等于物质的量分数即=,所以只需要求出即可。据密度的本义有:=1.25,求得=,所以CO2的体积分数为=42.86;(5) 该HCl的物质的量为mol,形成溶液的体积为L,

23、所以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mol/L;(6)涉及的是胶体聚沉;涉及的是胶体的聚沉;涉及的是胶体的电泳;涉及的是乳浊液的分离,与胶体无关;涉及的是胶体的渗析;涉及的是胶体的聚沉;涉及的是中和反应,与胶体的性质无关;均与水雾形成的胶体有关,涉及丁达尔现象;臭氧消毒是利用了臭氧的氧化性,与胶体的性质无关;所以答案选择、。15乙醛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如果条件控制适当,析出的银会均匀分布在试管上,形成光亮的银镜,这个反应叫银镜反应。某实验小组对银镜反应产生兴趣,进行了以下实验。(1)配制银氨溶液时,随着硝酸银溶液滴加到氨水中,观察到先产生灰白色沉淀,而后沉淀消失,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该过

24、程可能发生的反应有_AAgNO3+NH3H2O=AgOH+NH4NO3 BAgOH+2NH3H2O=Ag(NH3)2OH+2H2OC2AgOH=Ag2O+H2O DAg2O+4NH3H2O=Ag(NH3)2OH+3H2O(2)该小组探究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的最佳条件,部分实验数据如表:实验序号银氨溶液/mL乙醛的量/滴水浴温度/反应混合液的pH出现银镜时间1136511521345116.53156511441350116请回答下列问题:推测当银氨溶液的量为1 mL,乙醛的量为3滴,水浴温度为60,反应混合液pH为11时,出现银镜的时间范围是_。进一步实验还可探索_对出现银镜快慢的影响(写一条即可

25、)。(3)该小组查阅资料发现强碱条件下,加热银氨溶液也可以析出银镜,并做了以下两组实验进行分析证明。已知:Ag(NH3)2+2H2OAg+2NH3H2O。装置实验序号试管中的药品现象实验2 mL银氨溶液和数滴较浓NaOH溶液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黑,试管壁附着银镜实验2 mL银氨溶液和数滴浓氨水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无明显变化两组实验产生的气体相同,该气体化学式为_,检验该气体可用_试纸。实验的黑色固体中有Ag2O,产生Ag2O的原因是_。(4)该小组同学在清洗试管上的银镜时,发现用FeCl3溶液清洗的效果优于Fe2(SO4)3溶液,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实验室中,我们常选用稀

26、HNO3清洗试管上的银镜,写出Ag与稀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ABCD 56 min 银氨溶液的用量不同或pH不同 NH3 湿润的红色石蕊 在NaOH存在下,加热促进NH3H2O的分解,逸出NH3,促使Ag(NH3)2+2H2OAg+2NH3H2O平衡正向移动,c(Ag+)增大,Ag+、OH-反应产生的AgOH立即转化为Ag2O:Ag+2OH-=Ag2O+H2O 产物AgCl的溶解度小于Ag2SO4 3Ag+4HNO3(稀)=3AgNO3+NO+2H2O 【解析】【分析】(1)灰白色沉淀含有AgOH和Ag2O,最后为澄清溶液,说明这两种物质均溶于浓氨水;(2)由实验1和实验4知在5

27、6 min之间;根据表格数据,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3)根据物质的成分及性质,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产生的气体和Ag2O的原因;(4)FeCl3和Fe2(SO4)3的阳离子相同,因此从阴离子的角度考虑。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硫酸银,从沉淀溶解平衡分析。【详解】(1)向氨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首先发生复分解反应:AgNO3+NH3H2O=AgOH+NH4NO3,AgOH能够被氨水溶解,会发生反应AgOH+2NH3H2O=Ag(NH3)2OH+2H2O;反应产生的AgOH不稳定,会发生分解反应: 2AgOH=Ag2O+H2O,分解产生的Ag2O也会被氨水溶解得到氢氧化二氨合银,反应方程式为:Ag2O+4N

28、H3H2O=Ag(NH3)2OH+3H2O,故合理选项是ABCD;(2)当银氨溶液的量为1 mL,乙醛的量为3滴,水浴温度为60,反应混合液pH为11时,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出现银镜的时间范围是在56 min之间; 根据实验1、2可知,反应温度不同,出现银镜时间不同;根据实验1、3 可知:乙醛的用量不同,出现银镜时间不同;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的pH不同,出现银镜时间也会不同,故还可以探索反应物的用量或溶液pH对出现银镜快慢的影响; (3)在银氨溶液中含有Ag(NH3)2OH,该物质在溶液中存在平衡:Ag(NH3)2+2H2OAg+2NH3H2O,NH3+H2ONH3H2ONH4+OH-,加热

29、并加入碱溶液时,电离平衡逆向移动,一水合氨分解产生氨气,故该气体化学式为NH3,可根据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用湿润的红色石蕊检验,若试纸变为蓝色,证明产生了氨气;生成Ag2O的原因是:在NaOH存在下,加热促进NH3H2O的分解,逸出NH3促使Ag(NH3)2+2H2OAg+2NH3H2O平衡正向移动,c(Ag+)增大,Ag+、OH-反应产生的AgOH立即转化为Ag2O:Ag+2OH-=Ag2O+H2O;(4)FeCl3和Fe2(SO4)3的阳离子都是Fe3+,阴离子不同,而在清洗试管上的银镜时,发现用FeCl3溶液清洗的效果优于Fe2(SO4)3溶液,这是由于Cl-与Ag+结合形成的AgCl是难溶性的物质,而SO42-与Ag+结合形成的Ag2SO4微溶于水,物质的溶解度:Ag2SO4AgCl,物质的溶解度越小,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