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0.68KB ,
资源ID:992656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9265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DNA分子标记研究进展.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DNA分子标记研究进展.docx

1、DNA分子标记研究进展DNA分子标记研究进展第 7 卷 第 1 期 天 津 农 学 院 学 报 17, 11 N o V o l, 20002000 年 3 月 Jo u rna l o f T ian jin A g r icu ltu ra l Co llege M a rch () 文章编号: 1008- 5394 200001- 0021- 04 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DN A 1 2 王晓梅杨秀荣 ( )1 天津农学院水产科学系, 天津 300384; 2 天津市植保所, 天津 300112 摘 要: 分子标记是继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较为理想的遗传标记。 本

2、文概述了几种主要的 DN A 分子标记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同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关 键 词: 分子标记 原理 特点中图分类号: Q 75 文献标识码: A遗传标记是基因型的特殊的易于识别的表现形式, 它是生物分类学、育种学、遗传学和物种起源与 1 进化等研究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 理想的遗传标记主要应具备以下几条标准: ?具有较强的多态性; () ?表现为共显性, 因而能鉴别出纯合基因型和杂合基因型; ?选择中性 即无基因多效性; ?对主要的 农艺性状无影响; ?经济方便和易于观察记载。传统上一直沿用形态标记, 生物学研究进入细胞水帄后, () 人们开始利用细胞标记作为遗传标记, 该标

3、记是指染色体核型 染色体的数目、大小、着丝粒位置等和 ()带型 带、带、带等。随着同工酶技术的发展, 又广泛应用了从蛋白质水帄反映生物遗传差异的生 C G N 化标记。这三种标记的数目有限, 往往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 并且它们有些是基因表达加工后的产物, 其 标记易受环境条件和发育阶段等因素的影响。 进入 80 年代, 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分子克隆技术的发展和 完善, 诞生了直接从 水帄上进行遗传分析的分子标记,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推动下, 分子标记的 DN A 研究与应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分子标记直接以 的形式表现, 不受环境条件和发育阶段的影响, DN A 标记的数目多, 多态性高。并且有许

4、多分子标记表现为共显性, 能提供完整的遗传信息, 当前分子标记已 广泛应用于基因组研究的各个方面。 ()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R FL P R e st r ic t io n F ragm en t L en g th Po lym o rp h ism R FL P 是 80 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最早的分子标记。1980 年 Bo ste in 首先提出了利用 R FL P 作 为标记构建遗传图谱, 直到 1987 年 D o n is K e lle r 等人才构建出第一张人的 R FL P 图谱。R FL P 是由于分子中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识别序列中出现碱基的插入、缺失、置换、

5、倒位而导致酶切位点的增减所 DN A 2, 3 引起的基因型间限制性片段长度的差异。 它的基本原理是: 不同材料的 用已知的限制性内切 DN A 酶消化后, 产生许多大小不等的 片段, 电泳分离、印迹转移到硝酸纤维膜上, 用放射性标 DN A So u th e rn 记的探针与膜上变性的酶切 进行杂交, 放射自显影, 即可显示出不同材料的多态性图谱, 即显示 DN A 出所分析的 序列间的 。目前, 有 2 种方法可进行 的 分析。一是上述原理所述, DN A R FL PDN A R FL P 其中用作 的探针可以是特殊基因的 克隆、克隆、随机的基因组 克隆和合成的 R FL P DN A

6、 cDN A DN A () 低聚核苷酸克隆。 二是对那些分子量较小的 样本 如线粒体 、核糖体 等, 可在酶切后 DN A DN A DN A 4 对其产物直接电泳, 将不同大小的限制性酶切 片段分离, 从而得到该 的 图谱。DN A DN A R FL P R FL P 标记呈孟德尔式遗传, 大多数 R FL P 的等位基因为共显性, 在任何分离群体中能区分纯合基 收稿日期: 1999211229 ( ) ) ( , 女 汉族, 讲师, 硕士, 主要从事分子生物学、组织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作者简介: 王晓梅 1962-因型与杂合基因型。标记的数目多且稳定, 可用于构建高密度的遗传图谱。但

7、该技术在操作过程中涉及 了 的提取、酶切、电泳分离、探针的制备和 杂交等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技术, 步骤繁杂, 工 DN A So u th e rn () 作量大, 且分析中需要的 量大 2, 10 ,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 技术的应用。DN A gR FL P ()2 随机扩增多态 , RA PD R an dom A m p lif ied Po lym o rp h ic DN A DN A 是 1990 年由和领导的 2 个研究小组几乎同时发展起来的建立在 基 RA PD W illiam s W e lsh PCR 5, 6 () 础上的一种新型的分子标记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 采用

8、随机合成的寡核苷酸 通常 10 作 DN A bp 反应的引物, 对所研究生物基因组 进行 扩增。 一般说某一引物在真核基因组中可能有 PCR DN A PCR 很多的结合位点, 但只有在 4 000 之内, 存在反向帄行的与该引物互补的双链才能将合成的新 , bp DN A 链作下一次合成的模板, 经 35, 40 个循环, 即可得到大量的 片段, 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 DN A 染色, 紫外下显示 带纹。EB RA PD 探针; ?使用随机引物, 合成引物时无需预知 RA PD 技术具有其自身独特的优点: ?不需要 DN A 被研究的生物的基因组序列, 一套引物可用于不同生物的研究;

9、 ?RA PD 技术操作简便、快速, 可免去 中的克隆制备、同位素标记、杂交等步骤; ?分析所需 量少, 每个反应仅需R FL P So u th e rn RA PD DN A 样本受限制的情 几十纳克的 DN A , 仅为 R FL P 的 11 000, 1200, 这对生物早期取样鉴定或在 DN A 况下大有益处。但 RA PD 技术也有自身的局限性,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RA PD 标记为显性分子 标记, 因此不能在 代区分纯合体与杂合体, 必须进行 分析; 第二, 扩增中退火温度较常规的 F 2 F 3 RA PD 反应低, 一般为 36 ?左右, 这样能保证短核苷酸引物与

10、模板的稳定配对并允许适当的错配, 增大 PCR 了引物在基因组 中配对的随机性, 提高了对基因组的分析效率, 但是由于采用的引物短, 值DN A Tm 低, 扩增结果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实验的重复性较差, 因此在实验中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才能得到可重复、理想的扩增效果。()3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 A FL P A m p lif ied F ragm en t L en g th Po lym o rh ism 7 是 1993 年由荷兰 公司科学家 等人发明的一种 分子标记技术, 该技 A FL P k eygen e Zab eau DN A 术的基本原理是: 对基因组进行限制性酶

11、切片段的选择性扩增。主要步骤是: 将基因组进行DN A DN A 酶切片段的两端, 从而形成一个带接头的特异片段, 通过接 限制性酶切后, 将特定的接头连接在 DN A 头序列和 引物 3端的识别, 进行 扩增, 最终经过变性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 通过银染 PCR PCR 或放射自显影检测。技术实际上是将 和 相结合的一种技术。 该技术既继承了 的稳定性, 又具 A FL P R FL P PCR R FL P ( )有 反应快速、灵敏的特点, 同时克服了 和 的缺点, 且扩增的带纹多 50, 100 条。 PCR R FL P RA PD 的大多数扩增片段与基因组的单一位置相对应, 实

12、验重复性高, 该标记为孟德尔式遗传。 但该技 A FL P 术目前在国内多用试剂盒来完成整个实验, 实验成本高; 此外该技术已申请专利, 目前人们只能自由地 将该技术用于非赢利性的科学研究,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 ()4 简单序列重复 , SSR S im p le Sequ en ce R ep ea t 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 散在分布着由 1, 4 个碱基对组成的简单重复序列, 即 它又称为微卫星, SSR ()。序列的侧翼具有保守的序列, 由于重复基数的数目变化大, 因此 DN A m ic ro sa te llite DN A SSR DN ASSR 显示出较强的多

13、态性。 人们把以微卫星 DN A 标记建立的遗传连锁图称为继 R FL P 作图后的第二 代遗传连锁图。 1985 年 已从人肌红蛋白位点获得了 3 核心序列作探针, 与人的酶切后的总 Ieff rey s bp 体 进行杂交, 得到了杂交带谱, 大多数带纹代表人基因组内不同座位上的卫星 它们组合在 , DN A DN A 一起成为人的 指纹图, 它有高度的个体差异, 且按孟德尔方式稳定遗传, 此法流行了近 10 , 在法 DN A a8 医鉴定方面作出了贡献。1993 年和 改用小卫星探针显示带谱的方法, 创造了用 侧W u T an k sley SSR 第 1 期 23? ?王晓梅, 等

14、: DN A 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翼序列作引物的一部分, 用来扩增重复序列本身, 由于重复序列的长度变化极大, 因此是检测多态性的 一种有效的方法。 该技术一般检测到的是一个单一的多等位基因位点, 此标记为共显性, 所得的结果重 复性高。为了提高分辨率, 常使用变性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它可检测出单拷贝差异。该标记比 R FL P 8 的多态性更丰富, 且操作上比 简便快速, 因此正在被广泛应用。R FL P ()5 2 SCA R Sequ en ceC h a rac te r ized A m p lif ied R eg io n 标记是 1993 年在 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基本

15、流程是: 先作 分析, 然后把 SCA R RA PD RA PD 目标的 片段回收、克隆和测序, 再根据该序列设计特定引物, 此引物通常包含有原来的 引 RA PD RA PD 9 物序列, 多为 20, 24 , 再用该引物对所研究的基因组 进行 扩增, 这样就可以把与原来 bp DN A PCR 的 片段相对应的单一位点鉴定出来。该标记为共显性遗传。由于 标记使用的引物长, 因而 RA PD SCA R 实验的可重复性高, 因此比 和其它利用随机引物的方法在基因定位和作图中的应用要好。RA PD ()6 2单链构象多态性 , SSC P S in g leS t ran d Co n f

16、o rm a t io n Po lym o rp h ism 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双链 经变性处理后, 进行非变性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由于SSC P DN A 可形成二级结构, DN A 分子在凝胶中的迁移率与其分子量和空间构型有关, 在非变性胶中, 单链 DN A 而这种二级结构与单链 DN A 的序列有关, 且单链 DN A 的迁移率受到其二级结构的影响。 因此通过电 10 泳, 不同的单链 被分离, 单链 在凝胶中的位置差异反映了 序列的差异, 所以 DN A DN A DN A SSC P可以检测到点突变和多态性位点。1993 年日本学者 建立了 技术。 它是将 和 技术相结合,

17、 对 - T ak ao Sek iya PCR SSC P PCR SSC P 产物中的 片段中的点突变进行检测, 它是用一对引物对基因组 进行扩增, 对 产 PCR DN A DN A PCR 物变性后, 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分离, 来检测有无单链点突变。 该技术在癌症和遗传性疾病的突变位点 11 的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7 2单核苷酸多态性 , SN P S in g leN u c leo t ide Po lym o rp h ism 同一位点的不同等位基因之间常常只有一个或几个核苷酸的差异, 因此从分子水帄上对单个核苷 片段的序列变化, 只能逐个克隆进行序列分析, 费时 酸的差

18、异进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过去检测 DN A 费力。 随着计算机和 DN A 芯片技术引入分子生物学领域, 研究者可同时对成千上万个克隆测序, 用计 算机分析数据和显示最终结果。1998 年科学家建立了 技术, 目的是检测人类基因组中单个核苷酸 SN P 的改变。利用 制作的人类遗传图被称为人的第三代遗传图。作为一种新的遗传标记, 几乎完 SN P SN P 全建立在 芯片技术的基础上。DN A 分子标记作为新的遗传标记, 具有比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同工酶标记显著的优点, 因此自分子标记诞生短短十几年的时间, 已发展了许多种分子标记技术, 尽管分子标记有许多优势, 但目前发现的任 何一种分子标

19、记均不能满足作为理想的遗传标记的所有要求。上述列举的几种分子标记各有优缺点, 应 用中应根据研究的需要及实验条件选择相应的标记技术。 参 考 文 献: () 1 贾继增. 分子标记种质资源鉴定和分子标记育种 J . 中国农业科学, 1996, 29 4: 1, 10 2 B row n W M . M ech an ism o f evo lu t io n in an im a l m ito cho nd r ia l DN A J . A nn N. Y. A cad. Sc i, 1981, 361: 119, 134 () 3 邓务国. 物种遗传多态性研究方法的发展. 生物学通报,

20、1994, 29 1: 7, 9J () 4 王文, 等. 银额果蝇自然群体中的 多态性研究 . 遗传学报, 1994, 21 4: 263, 274m t DN A J , . . 5 W illiam s J G K e t a lDN A po lym o rp h ism s am p lif ied by a rb it ra ry p r im e r s a re u sefu l a s gene t ic m a rk e r s J N u2 () , 6 535, 1990, 18 22: 6 531c le ic A c id s R e sea rch 6 W e l

21、sh J , e t a l. F inge rp r in t ing genom e s u sing PCR w ith a rb it ra ry p r im e r s J . N uc le ic A c id s R e sea rch , 1990, 18 () 24: 7 213, 7 218 , . : . Zabeau M e t a lSe lec t ive re st r ic t io n f ragm en t am p lica t io na gene ra l m e tho d fo r DN A f inge rp r in t ing P E u

22、ro 2 7 . 0534858 , 1993.p ean P a t te rn A pp lica t io n , . . , 1993, 241: 226,W u K Se t a lA bandance po lym o rp h ism and gene t ic m app ing o f m ic ro sa te llite in r ice J M GG 8 235 , . . ,Zh ang Y H ie t a lY ch rom o som e sp ec if ic m a rk e r s and th e evo lu t io n o f d io ecy i

23、n th e genu s silene J Genom e 9 1998, 41: 141, 147, . O r ita M e t a lR ap id and sen sit ive de tec t io n o f po in t m u ta t io n and DN A po lym o rp h ism s u sing th e po lym e ra se 10 . , 1989, 5: 874, 879ch a in reac t io n J Genom ic s . : - Yo sh im o toR o le o f P 53 m u ta t io n in

24、 endo c r ine tum o r igene sisM u ta t io n de tec t io n by po lym e ra se ch a in reac t io n11 . . , 1992, 52: 5 061, 5 064sing le st rand co nfo rm a t io n po lym o rp h ism J C ance r R e s Progre ss of Stud ie s on the M o lecular M arker s 1 22, 2W A N G X ia om e iYA N G X iu ron g ( 1 D e

25、p a r tm en t o f F inh e ry Sc ience, T ian jin A g r icu ltu ra l co llege, T ian jin 300384, C h ina; )2 , 300112, T ian jin In st itu te o f P lan t P ro tec t io n R e sea rch T ian jin C h ina, A bstra c t M o lecu la r m a rk e r s w e re new ly advanced gene t ic m a rk e r s deve lop ed af

26、te r m o rp ho lo gyce ll and iso zym e . , m a rk e r sIn th is p ap e rth e au th e r summ a r ize s th e ba sic p r inc ip le s and ch a rac te r ist ic s o f a few typ e s o f m o lecu la r m a rk2 . , .e r sA t th e sam e t im eth e ir advan tage s and defec t s a re com p a red ; ; Key word s M o lecu la r m a rk e rP r inc ip leC h a rc te r ist ic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