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8 ,大小:138.14KB ,
资源ID:996847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9968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十二五”版(高中分册)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聆听****声音)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十二五”版(高中分册)Word下载.docx

1、杨红芹金建雯陶德菁冯刚李惠敏王卫芳信息技术:宋志强严峻杨近臣董江薛明徐军康永宏徐建明王建东陈正石张光耀王烨飞谭海波科技史地:邹仲炎王锋军袁广华陈峻丁建萍刘海林王武林陶其伟陆忠花孔政杨启荣周致和王德平朱熙春宋平涛丁良峰张丽君李宁艺术体育:王祥明裴乃炯潘伟王勇杜梅林邹永强吴国伟钱琴娣朱婕目录编制说明4江苏省高级中学图书馆装备标准5江苏省高级中学理科实验室装备标准12江苏省高级中学信息技术装备标准26江苏省高级中学历史地理教室装备标准42江苏省高级中学艺术装备标准71江苏省高级中学体育装备标准80编制说明一、本标准依据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实验室规程以及学科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满足新课程改革对教育装备

2、的要求;以及我省教育事业发展状况和近几年来装备实践,在原标准(试行)稿的基础上进行修订。本标准参考或直接引用以下标准文件:1GBJ992009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2009 年征求意见稿)2GB/T198512005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2005 年)3. JGJ381999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4. 教育部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2002 年)5. 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2002年)6. 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2003 年)7. 教育部中小学实验室规程(2009 年)8. 教育部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2006 年)9. 教育部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

3、(2010 年)本标准包括图书馆、实验室、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课程、历史地理、艺术和体育装备七大类。二、编制原则:1. 本标准每个学科分为建设、配备、管理和应用四个部分。2. 每个学科根据学校的装备水平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高水平、示范性的; 第二类为中高水平、先进性的;第三类为最基本的、是合格学校必须达到的装备水平。3. 通用技术根据学科的特殊性和师资配备情况,采用菜单形式供学校选择合适的模块。4. 必配和选配相结合,必配部分是每类学校完成教育教学要求所必须的, 选配部分均注明“()”,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江苏省高级中学图书馆装备标准一、图书馆建设(一)图书馆通用要求1. 馆藏文献8 轨

4、12 轨16 轨20 轨 类 类 类生均藏书量(册)504030年生均新增图书(册/人)1.510.5年生均购书支出经费(元/人)2010报刊种类(种)180150120200160240220280260工具书(种)300340文学艺术类图书占馆藏总量()35自然科学类图书占馆藏28(1) 藏书量含数字图书,数字图书不应超过藏书总量的 20%(单篇文章、单幅图片不作册数计入。当纸质图书达到生均藏书量则数字图书不受此限制),以县(市、区)为中心的共享资源中可供利用的文献信息资源也可纳入学校的馆藏资源,但同时还应有本校特色的数字化图书资源。新建学校图书馆在三年内逐步达标。(2) 应注重图书质量,

5、收藏具有馆藏价值的、优秀出版社出版的图书。(3) 各类藏书结构比例应符合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要求,根据本校的教育教学任务、办学特色及发展方向,构建科学的藏书体系。(4) 藏书品种丰富,复本适量。(5) 配有数字期刊或通过城域网集中订购数字期刊的学校可适量减少报刊的订阅种数。2. 馆舍配备数项目轨量类类类馆舍总面积()1200800600140010001700130011002000藏书室()440360540460420电子阅览室座位/学生人数1/251/301/50阅览座位/学生人数1/81/101/12阅览面积230270450560370管理办公室面积()15候借厅学生占有(/

6、人)1800+(C36)500.31260+(C36)0.2630+(C36)0.1说明:学生电子阅览的计算机数量不足时可在计算机教室进行;阅览室为师生共享借阅一体(内设报刊、工具书、图书等纸质和数字文献资源,其中工具书入双门带锁柜单独存放)。图书馆总面积 8 轨以下参照 8 轨,912 轨参照 12 轨,1316 轨参照 16 轨,16 轨以上按下列公式计算:注:“C”指班级总数,“36”指 12 轨班级数,“50”指班容量,0.3、0.2、0.1 为面积。(1) 选址布局:宜单独建造,与其他建筑合建时,必须满足图书馆的使用,并符合国家关于图书馆建设承载重量的安全与环境要求,并自成一区,单独

7、 设置出入口;馆舍具有藏书、借书、阅览、参考咨询、学术交流、网络检索、开展大型读书活动等功能;艺术特色学校应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宜按借阅 合一的方式进行馆内布局,有条件的可按学科或年级设置阅览区。(2) 供电照明:应满足师生用电的需要;室内光线充足柔和,应以天然采光为主,平均水平照度应大于 100LX,均匀、无眩光,阅览桌上防止阳光直射;书库水平照度为 30-50LX,东西向开窗时,应采取有效遮光措施;阅览区玻地比应不小于 1/5,光照亮度不足时,宜采用乳白色灯罩的白炽灯辅助照明(如采用荧光灯时,应增加紫外线过滤装置);如在开架书库内设阅览桌时,应设局部照明。(3) 通风换气:应有进、排气的换

8、气设备和装置,每天开机换气通风时间不少于 4 小时。(4) 安全防护:应符合消毒、防火、防虫、防潮、防鼠、防蛀、防盗、防 尘、隔热、温度和湿度、防有害气体要求;数字资源,要定期备份,计算机网 络,应具备防磁、防静电、和安全防范等条件,要有计算机及网络防病毒措施, 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的管理制度;馆内区域设置应动静分离, 内墙墙壁选择环保隔音材料装饰,防止噪音,保持安静;各室符合消防相关要 求,书库、阅览区安全出口不少于 2 个,应方便疏散。(5) 温度湿度:书库温度为 5-30,室内相对湿度为 40%-65%;电子文献的存放温度为 24,相对湿度为 30 度左右;普通阅览区的温湿

9、度相对于人的舒适指数为宜;应根据各个区域使用的需求情况配备空调和抽湿机,定期检测各室的温湿度。(6) 给、排水:应设室内给、排水系统,污水管应远离与书库相邻的内墙; 各室应设有水池供打扫卫生使用,有条件的应建卫生间;阅览区应设饮水供应 点。(7) 配套设施:配备办公桌椅、咨询借阅服务台、文件柜;配备能满足全部藏书需要的书架、橱、期刊架、阅览桌椅,书架高度方便学生取书,阅览桌椅高矮适中,椅腿底部安装防噪声软垫;馆内各部门配备管理用计算机能满足管理和查询需要,计算机管理软件必须能接受、输出文献编目标准数据,能够实现联合编目,资源共享;建立图书馆网页或网站。(8) 文化环境:创设整洁、和谐、优雅且符

10、合高中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读书阅览环境,做到室内外无尘、安静有序、色彩淡雅协调;有励志性读书名言、有利于培养高中学生审美情趣的艺术作品、有花草点缀;集德育、智育、美育于图书馆环境之中。以上所有装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3. 人员配备类型I 类II 类III 类数量5 人以上(专职不少于 5 人)4 人以上(专职不少于 4 人)3 人以上(专职不少于 3 人)(1) 人员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能在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工作中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职业责任感,热爱本职工作,有乐于奉献、热心服务和创新精神;身体健康。(2) 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丰富的相关知识和较强的应用能力,并

11、且了解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的基本内容体系,能根据高中教育教学特点开展图书馆工作。(3) 管理员 3 人以上学校应设图书馆馆长一名。馆长应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达到中级及以上水平,熟悉馆内各环节的工作,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 力;其余人员应达到大专学历,全部人员必须接受市级及以上图书馆专业培训, 并持有专业岗位资格(合格)证书。(4) 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熟悉网络使用。(5) 应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馆长享受教研组长待遇;所有人员在晋级、晋升等方面与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图书馆应根据管理需要设置合理的职称岗位。(二)各专用室要求1. 藏书、外借处(1) 配置:应配有书架、书橱、空调、抽湿等设备,

12、书架高度应适合小学生使用,书架数量要能够满足图书按中图法分类体系组织藏书的需求,书架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80 公分,保持过道畅通;馆内还应配有办公桌椅、防霉驱虫剂、窗帘、温湿度计、消毒柜、书车、书梯、书立、灭火器等办公及安全设施;(2) 流通:文献流通实行计算机管理,包括文献检索、借阅、归还、读者借阅记录、图书流通排行榜、赔偿、注销、删除、借阅率统计、流通率统计等。2. 阅览室阅览区应配有书架、书橱、期刊架、报架、阅览桌椅、空调、装订设备等,设备数量要能够满足报刊陈列需求,阅览桌椅数量要能够符合座位设置要求;应配有办公桌椅、温湿度计、消毒柜、装订机等办公设施;资料要能够满足教师、学生的阅读需求

13、,配备一定数量的工具书,要能够满足学生研究性学习和检索查询的需求。(2) 环境:玻地比应不小于 1/5,室内光线充足柔和,应以天然采光为主, 均匀、无眩光,阅览桌上防止阳光直射;自然光照不足采用人工辅助照明,照 度为 500800lx,产避免扩散光产生的阴影;阅览区要适合教师、学生视觉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室内装饰、阅览桌椅所选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环保标准;搞好 室内绿化,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每桌使用面积不少于 1.6 个平方米(1.80.9)。(3) 流通:文献资源的流通实行计算机管理,包括阅览登到、阅览统计、阅览跟踪、期刊检索、过刊检索、音像资料检索等。3. 电子阅览室(1) 设计:电子阅览室宜设在

14、楼房的中、上层,不宜设在地下或顶层。接地电阻4,接入楼体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1,所有计算机联网,并与校园网相连。(2) 座位:每座使用面积不少于 1.9 平方米,有管理制度、有供学生阅读的资料,有固定的开放时间。(3) 环境:自然光及辅助照明,台面的平均照度不低于 200Lx,书写黑、白板宜设局部照明,垂直的平均照度不低于 200Lx,台面无阳光直射,宜安装窗帘,室内无眩光;室内环境噪声应低于 50 分贝;温度以不高于 30为宜, 电子阅览室须安装空调,温度适宜。(4)数字资源,要定期备份,计算机网络,应具有良好的防雷设施,远离强电磁场辐射和强腐蚀性的物体,有防病毒措施。(5)设备配置名称规格与

15、参考型号单位数 量备注计算机主流配置台根据需要选一种方案按“一拖多”架构配置虚拟终端机套虚拟终端数空调柜机,能够在环境温度为35时使室内温度不高于26,冷/热两用根据面积自定稳压器高可靠性在电网电压不稳定的地区配用设备名称用途电脑桌椅2一台作为计算机管理服务器使用,一台作为采编数据录入使用书柜组新书分编后,临时上架处。办公桌椅新书核对、盖章、贴条码、书标等办公用。空调调节温度、干湿度,改善空气质量。扫描仪制作阅览证、借书证用。打印机打印各种统计资料、证书、书标签用。4. 采编室设备配置。服务器可存放在学校信息中心。备注检索、流通或文献资源录入使用。书架书柜书架陈列报刊合订本,带锁书柜陈列工具书

16、及珍藏书。阅览桌椅6复印机供师生复印所需资料。5. 资料室设备配置二、规范管理1. 加强领导:学校对图书馆应有近期和长远发展规划,有检查、有评价、有总结,有学校领导分管,有经费保证,图书馆必须实行计算机管理。2. 管理制度:要有明确的岗位职责、管理制度、阅览规则,以及计算机应用与管理和维护网络安全的规章制度。3. 计划总结:做好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保存开展工作的有关档案资料。4. 文献加工:文献应及时验收、盖章、登录、编目、技术加工、上架流通。5. 账册设置:应设总括登记、个别登记、注销登记帐册;丢失图书及时注销,记入注销帐,相关资料按年度打印装订成册。6. 文献分类:馆藏文献按中国图书馆

17、分类法(第五版)进行分类,并掌握适当分类级次。7. 文献编目:馆藏文献按国家标准或规则进行著录。8. 文献组织: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体系组织藏书,图书排列整齐, 书架大、小架标齐全,标识清楚、科学、具体;书标签粘贴整齐划一;索书号清晰、工整,图书按索书号顺序排列不乱;同一对内容过时或不健康、长期 压架失去使用价值、破损严重无法修补、不符合本馆藏书范围、复本过多、套 册不全的书刊和教材更换二次后的教学参考书、习题集的复本,予以剔除;应每一年对流通书刊、每三年对全部书刊进行一次清点,对清点丢失和剔除的书刊, 严格办理注销手续,保证帐、册相符。9. 文献保护:对仍具有使用价值的破旧文献资料要及时裱

18、糊,延长使用寿命;读者还回的书刊应先消毒再归架;注意防火,馆区内严禁使用电炉、火炉; 做好防尘、防盗、防潮、防霉变、防晒、防虫蛀鼠咬、防止数据丢失等工作。三、文献信息资源利用1.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全开架借阅,满足不同层次、多样化需求;双休日、寒暑假应定期开放;生均学期到馆不少于 20 次。2. 借阅要求:学生全部办理借书证,I 类馆年生均借阅册数不少于 26 册(次),II 类馆年生均借阅册数不少于 22 册(次),III 类馆年生均借阅册数不少于 18 册(次),实行借阅合一的,借阅册数应达到相应类别要求的 70%(包括阅读课)。3. 业务统计:应有读者统计(教师、学生、班级、年级、年度

19、新增学生读者)、藏书利用率统计、读者借阅率统计、读者到馆率统计、藏书流通时间段(日、月、学期、年度)统计、藏书流通读者群(教师个人、学生个人、班级、年级、男生、女生等)、阅览统计等统计资料。4. 宣传推荐:按年级、按内容编制导读书目,引导学生读书;编制新书目录,介绍新书,宣传推荐好书; 配合学校中心工作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和主题读书活动;主动及时地向学校领导、学科教师、班主任、团队干部、管理人员宣传推荐教育教学参考书和各种活动资料。5. 咨询服务: 解答读者口头、电话、短信、网络等各种形式的咨询,代读者查找资料,或提供检索途径指导读者查询;编制各学科题录索引、文摘、综 述、

20、述评等二、三次文献,多种途径收集最新教育、教学、教科研动态、前沿 信息,并编辑加工、规范管理,及时传递;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实行馆际交流、资源共享;有条件的应为读者提供文献资料的复印、复制、下载等服务。6. 阅读指导:对学生进行阅读和利用图书馆知识的教育;开设阅读指导课(包括电子阅读指导)、文献检索(包括网络资源检索)、图书馆活动课,并纳入教学计划,发挥育人功能。7. 读书活动:每年拟定专题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根据学校的教育、培养目标,开展特色服务。8. 学术研究:整合学校文化资源,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开展图书馆学术理论研究和交流。江苏省高级中学理科实验室

21、装备标准一、理科实验室建设(一)实验室、场地设置要求序号必配选配物理实验室物理仪器室、准备室3化学实验室4化学药品室5化学仪器室、准备室生物实验室7生物仪器室、准备室8生物模型标本室9生物技术实验室组织培养实验室11数字化实验室12实验员工作室13生物园地(二)实验室数量要求(包括数字化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组织培养室等)学科轨轨轨轨物理化学生物合计1618 轨以下学校参照 8 轨,9 轨12 轨学校参照 12 轨,13 轨16 轨学校参照16 轨,17 轨20 轨学校参照 20 轨,20 轨以上学校根据学校情况适当增加。2. 新建实验楼及整体搬迁的学校在实验室规划上应充分考虑班级数,根据发

22、展的需要和适应课程改革对探究性实验的要求,适当增加实验室个数,并留有一定余地。3. 理、化、生合建一个数字化实验室,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物理和生化二个数字化实验室。4. 理科实验室应提高学科之间的通用性,并已在数量设置上作适当减少。考虑到文理分科的特殊性,文科学生多的学校可减少理科实验室,增配文科实验室(见历史地理实验室标准)。5. 如选中选择性模块,则该模块内的内容为必配。(三)实验室通用要求1实验室的使用面积:90110/间,生均不小于 1.80。使用面积建议在 120以上。(注:老式建筑的实验室面积不宜小于 86) 2位置:实验室(楼)应保证最佳建筑朝向,室内避免直射阳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

23、生座位的左侧。实验室(楼)要建造在地面较高处(或垫高地平)。建议实验楼为独立建筑,有消防通道,与教学区和生活区分离。3. 照明:采用自然光及辅助照明。教师演示台面及学生实验桌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 300Lx,书写黑板宜设局部照明,其垂直照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200 Lx,黑板面上的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 0.7。实验桌面无阳光直射,室内无可见眩光,灯具悬挂高度距实验桌面不应低于 1700mm,宜安装窗帘。4. 通风条件:采用自然通风及排气扇强制排风 o5. 噪声控制:室内环境噪声应低于 60 分贝。6. 温度:室内温度以不高于 30为宜,室温过高宜采用器械降温。7. 供水:至少设计一处水源。供水指标:供水水压不低于 2105Pa。冬季室温低于 0地区的管道应有防冻措施。8. 供电:用电负荷应留有余地,以满足不断增加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需要; 按规范敷设强、弱电线,空调专线敷设,安装漏电过载保护器和可靠的接地保护。配电源型实验桌标准:讲台设单相交流电(220v)、三相四线(380V)和低压交、直流电;其中:低压交流设:224V 连续可调,额定电流 6A;稳压直流 1.524V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