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防汛知识.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022361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洪防汛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防洪防汛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防洪防汛知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防洪防汛知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防洪防汛知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防洪防汛知识.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防洪防汛知识.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防洪防汛知识.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防洪防汛知识.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防洪防汛知识.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防洪防汛知识.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防洪防汛知识.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防洪防汛知识.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防洪防汛知识.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洪防汛知识.ppt

《防洪防汛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洪防汛知识.ppt(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防洪防汛知识.ppt

防洪防汛知识,王尧作业区,什么是防洪,研究洪水规律与洪灾特点,并采取各种对策,以尽量减轻或防止洪水危害的一项水利工作。

防洪工作的内容,主要有:

防洪规划与建设,防洪设施的管理与运用,汛期防守与抢险,洪水预报与调度,灾后工作等。

什么是泥石流,泥石流是介于流水与滑坡之间的一种地质作用。

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

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

泥石流经常突然爆发,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并以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

泥石流所到之处,一切尽被摧毁。

洪水的分类,洪水是指特大的径流而言。

这种径流往往因河槽不能容纳而泛滥成灾。

形成的水源和发生时间,一般可将洪水分为春季融雪洪水和暴雨洪水两类。

一、洪水的等级划分1.一般洪水:

重现期小于10年2.较大洪水:

重现期10年20年3.大洪水:

重现期20年50年4.特大洪水:

重现期超过50年,二、山洪1.山洪灾害的成因,山洪灾害与其他自然灾害一样,其致灾因素具有自然和经济社会的双重属性,具体表现为它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受降雨量及降雨强度、地形地质及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影响。

2.山洪灾害的五大特点:

山洪灾害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突发性强,预测预报难度大;二是来势猛,成灾快,破坏性强;三是季节性强,频率高;四是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五是范围集中,灾后恢复困难。

我国近百年有哪些大的洪水灾害?

洪水是一种自然水文现象,只有当洪水威胁到人类安全和影响社会经济活动并造成损失时,才称为洪水灾害。

我国的洪水灾害十分频繁,近百年来,我国发生较大的洪水有:

1915年:

珠江大水。

广东、广西受淹农田94.7万公顷,受灾人口600万人,珠江三角州受淹,广州市区被淹7日。

1931年:

长江、淮河大水。

该年水灾遍及全国16个省。

灾情最重的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湘、鄂、赣、浙、苏、鲁、豫、皖8省,农田受淹面积973万公顷,受灾人口5127万人,占当时8省人口总数的1/4,死亡22万多人。

长江西起湖北沙市,东抵上海沿江城市均被水淹,武汉市水淹达100日之久。

1932年:

松花江大水。

受淹农田190万公顷,死亡2万人,哈尔滨市区受淹长达一月之久。

1933年:

黄河大水。

黄河下游南北两岸共决口60余处,受淹面积6600km2,受灾人口273万人,死亡1.27万人。

1935年:

长江大水。

这次大水湘、鄂、赣、皖四省受淹农田150.9万公顷,受灾人口1000余万人。

死亡14.2万人。

1939年:

海河大水。

受淹农田346.7万公顷,受灾人口800多万人,死亡1.33万人,天津市被淹长达一个半月,市区街道水深12米。

1951年:

辽河大水。

辽宁、吉林两省受淹农田43.4万公顷,受灾人口87.6万人,死亡3100多人。

1954年:

长江、淮河大水。

长江中下游受淹农田317万公顷,受灾人口1888万人,死亡3万余人。

淮河全流域农田成灾408.2万公顷。

1958年:

黄河大水。

黄河花园口站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滩区和东平湖受淹。

1963年:

海河大水。

海河南系发生特大洪水,农田受淹440万公顷,京广铁路中断。

1975年:

淮河大水。

8月上旬淮河上游出现大陆上罕见的特大暴雨,河南省泌阳县林庄3天雨量达1605.3mm,位于暴雨中心地区的两座大型水库失事,河南省有820万人口,106万公顷耕地遭受严重水灾,倒塌房屋560万间,淹死2.6万人。

1981年:

长江上游大水。

四川省138个县市受灾。

1982年:

黄河大水。

1991年:

淮河、太湖流域大水。

淮河受淹耕地401万公顷,受灾人口5423万人,倒房196万间。

1995年:

长江、辽河、松花江流域大水。

该年长江川、湘、鄂、赣四省农田受淹成灾321.4万公顷,受灾人口8526万人。

东北辽、吉、黑三省农田受淹223.2万公顷,受灾人口1078.6万人。

1996年:

珠江、长江、海河大水。

该年全国各省(区、市)均不同程度受洪涝灾害,一半以上省(区)严重受灾,全国有311个县以上城市进水,洪涝成灾面积1182.33万公顷,受灾人口2.67亿人,直接经济损失2208.36亿元。

1998年:

长江嫩江、松花江、珠江、闽江等流域大水。

从大洪水的时序分布来看,近百年来,我国有过三次洪水频发期。

第一个频发期是19301939年,第二个频发期是19491963年。

在频发期内七大江河几乎都发生了特大洪水,有的江河甚至连续出现特大洪水。

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正处于第三个洪水高频期,相继发生了1991年淮河和太湖大水、1994年西江大水、1995年辽河大水、1996年长江中游、珠江及海河大水及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大水。

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还要特别警惕长江、淮河、海河等流域发生特大洪水。

四、什么是强对流天气,1.强对流天气是指出现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等现象的灾害性天气,可分为龙卷风、冰雹、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等种类。

强对流天气灾害是因发生强对流天气而造成的灾害。

2.强对流天气来临时,经常伴随着电闪雷鸣、风大雨急等暴雨、局地洪涝、山地灾害多,北方冰雹、雷雨大风灾害多的特点。

致使房屋倒毁,庄稼树木受到摧残,电信交通受损,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等。

3.防洪防汛的方针我国防汛抗洪的方针是“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

基本任务是积极采取有力的防御措施,力求减轻洪水灾害的影响和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

1.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移;如一时躲避不了,应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洪。

2.山洪暴发时,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

3.山洪暴发时,千万不要轻易涉水过河。

4.被山洪困在山中,应及时与上级单位或防汛部门取得联系,寻求救援。

三、遭遇突发洪水怎么办?

防洪防汛的措施,一、防汛值班制度1.汛期值班每年自4月1日至8月31日止(上级防汛部门另有要求除外),必须坚持24小时不间断值班;遇特殊汛情,值班时段相应提前或延迟;非汛期若遇到突发事件,防汛办公室应及时安排应急值班。

2.防办值班主要负责上下联络,掌握水、雨、工情动态,了解各地防汛抗灾情况,认真填写值班日志和备忘录,做好当日小结记录。

及时上报当日灾情和防汛抗灾情况。

遇紧急情况,向带班领导提出应急处理方案。

3.防汛值班人员每天不少于4人,分为2班,第一班值班时间为早上8:

00时至下午20:

00时;第二班值班时间为20:

00时至次日早上8:

00时,每班人员负责本班接发传真、电话,记录水、雨、工情,未完任务应与接班人员进行交接,并负责值班室的卫生和环境整理,保持清洁、整齐。

正常情况下由局领导带班,局长督查;当发生暴雨等突发情况时,由局长带班,全班人员一同值班;情况紧急时,由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带班。

4.防汛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严守纪律,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细致工作,切实保证下情及时上传,上情及时下达,严格交接班制度,做好值班工作。

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严禁防汛值班电话转移呼叫,如出现脱岗现象,将追究值班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并给予50100元的处罚。

5.值班人员应按时交接班,遇特殊情况无法准时到岗时,应事先向带班领导报告,并通知值班人员;交接班时应移交值班记录和发生重要情况的处理结果以及遗留问题等。

6.值班人员接班后,应掌握上一班次的水、雨、工情,并记录在案。

8时30分完成水情日报后,汇总形成水、雨、工情及防汛动态情况摘要,并根据需要形成汛情反映。

情况摘要必须根据水、雨、工情动态随时更新。

7.值班人员应做好接收电话、传真的详细记录。

内容包括来电单位、姓名、通话内容、时间等。

需要请示处理的事情办完后,要记录办理情况、值班人员签名,做到事事有着落。

记录要求准确、清晰,重要内容不许错漏。

遇有自己不能处理的防汛要务时,必须立即报告有关领导,严禁积压拖延,值班人员手机必须保证24小时畅通。

8.按时查询、记录气象预报。

当气象台发出台风、暴雨警报和大到暴雨以上实时降雨时,要向带班领导汇报,并向有关乡(镇、场、处)及重点防洪工程管理单位通报,主动了解受灾地区的范围和人员伤亡情况以及抗洪抢险措施等情况,督促做好灾害防范工作。

9.带班领导主要负责上下协调,督促指导值班人员认真负责完成本岗位工作,处理日常事务,编辑汛情反映;组织召开定期或不定期情况通报会,归纳并提出重要的调度意见、险情处置方案,督促落实调度方案的险情处置工作;局长负责阅示、审定有关防汛抗灾方面的文件。

将重要情况上报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和上级防汛抗旱指挥部。

10.注意防火、防盗,切实做好安全保卫和保密工作。

二、安全度汛的五项准备工作1.思想准备:

加强防洪宣传、增强全民的防洪意识是搞好防洪工作的一项长期重要的任务。

2.工程准备:

首先要对现有防洪工程不断加固,提高抗洪能力,是防洪抗灾的基础。

要年年抓,不能大水过后抓得紧,没有来大水就放松。

要高标准、严要求,达到防御标准。

平时多出一份力,能抵汛期十份功。

其次防洪管理部门平时要加强对防洪工程的管理养护,保持工程完好,经常维修保养,定期对堤身查找隐患,汛前、汛后进行徒步检查,汛后对防洪工程进行鉴定,制止破坏活动,清除行洪障碍等。

3.组织准备:

建立健全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做好各种应急对策、建立防守队伍。

平时要进行组织纪律和抢险技术训练,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严格实行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分工要明确,责任要落实,奖惩要分明。

4、物资准备:

准备好防汛抢险的各种物资器材,物资储备在什么地方,数量有多少一旦需要运用,用什么方法送到险段,事先都要有周密的计划,要有一本清清楚楚的账。

5、通讯准备:

要做到通讯畅通,保证及时准确,并且全天候。

使上级指挥机构的意见能及时下达,下级反映的情况、问题能及时上传;通讯设备要做到有线无线并举;有了畅通的通讯设备,处在第一线的防汛指挥人员,虽运离指挥中心,也能及时反映情况并得到上级的指示;上级指挥机关对于所辖防区虽相距甚远,却在掌握之中。

认真做好以上五方面的准备工作,充分发动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实施正确的指挥,我们就可以做到安全度汛,即使遇到了较大的洪水,也可以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