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详解.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0023148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PPT 页数:367 大小:6.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详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7页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详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7页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详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7页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详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7页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详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7页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详解.ppt_第6页
第6页 / 共367页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详解.ppt_第7页
第7页 / 共367页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详解.ppt_第8页
第8页 / 共367页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详解.ppt_第9页
第9页 / 共367页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详解.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7页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详解.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7页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详解.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7页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详解.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7页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详解.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7页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详解.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7页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详解.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7页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详解.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7页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详解.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7页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详解.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7页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详解.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7页
亲,该文档总共3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详解.ppt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详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详解.ppt(36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详解.ppt

1/367,第八章数据通信本章学习目标了解通信的有关概念掌握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的原理掌握常见串行接口(RS232/RS485/SPI/I2C)的原理及应用方法掌握单片机并行接口的扩展方法,2/367,8.1通信的有关概念,通信:

计算机的CPU与外部设备之间,以及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

通信分类:

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3/367,并行通信以字节(Byte)或字节的倍数为传输单位一次传送一个或一个以上字节的数据,数据的各位同时进行传送适合于外部设备与微机之间进行近距离、大量和快速的信息交换。

计算机的各个总线传输数据时就是以并行方式进行的。

并行通信的特点就是传输速度快,但当距离较远、位数较多时,通信线路复杂且成本高。

4/367,串行通信通信双方使用一根或两根数据信号线相连,同一时刻,数据在一根数据信号线上一位一位地顺序传送,每一位数据都占据一个固定的时间长度。

与并行通信相比,串行通信的优点是传输线少、成本低、适合远距离传送及易于扩展。

缺点是速度慢、传输时间长等。

如计算机上常用的COM设备、USB设备和网络通信等设备都采用串行通信。

5/367,一、串行通信的相关概念1、串行通信的分类

(1)按照串行数据的同步方式分类按照串行数据的同步方式,串行通信可以分为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两类,6/367,1)异步通信在异步通信(AsynchronousCommunication)方式中,接收器和发送器使用各自的时钟,它们的工作是非同步的。

在异步传送中,每一个字符要用起始位和停止位作为字符开始和结束的标志,以字符为单位一个个地发送和接收。

7/367,典型的异步通信格式如图所示。

图8-1异步通信的格式,8/367,异步传送时,每个字符的组成格式首先用一个起始位表示字符的开始;后面紧跟着的是字符的数据字,数据字通常是7位或8位数据(低位在前,高位在后),在数据字中可根据需要加入奇偶校验位;最后是停止位,其长度可以是一位或两位。

串行传送的数据字加上成帧信号的起始位和停止位就形成了一个串行传送的帧。

起始位用逻辑“0”低电平表示,停止位用逻辑“1”高电平表示。

9/367,图a所示为数据字为7位的ASCII码,第8位是奇偶校验位,加上起始位、停止位,一个字符帧由10位组成。

形成帧信号后,字符便一个一个地进行传送。

10/367,在异步传送中,字符间隔不固定,在停止位后可以加空闲位,空闲位用高电平表示,用于等待发送。

这样,接收和发送可以随时进行,不受时间的限制。

图b为有空闲位的情况。

11/367,在异步数据传送中,通信双方必须约定好两项事宜:

字符格式。

包括字符的编码形式、奇偶校验以及起始位和停止位的规定。

通信速率。

通信速率通常使用比特率来表示。

比特率是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它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代码的有效位(bit)数来表示,其单位为每秒比特数bit/s(bps)、每秒千比特数(Kbps)或每秒兆比特数(Mbps)来表示。

12/367,波特率与比特率波特率指数据信号对载波的调制速率,它用单位时间内载波调制状态改变次数来表示,其单位为波特(Baud)。

波特率与比特率的关系是比特率=波特率单个调制状态对应的二进制位数。

在信息传输通道中,携带数据信息的信号单元叫码元,每秒钟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数称为码元传输速率,简称波特率。

波特率是传输通道频宽的指标。

13/367,例如,数据传送速率为120字符/秒(这个速率可以称为波特率),而每一个字符为10位,则其传送的比特率为10120=1200位/秒=1200比特。

在后面的描述中,为了适应习惯用法,将比特率和波特率统一使用波特率来表示。

14/367,2)同步通信同步通信(SynchronousCommunication)是一种连续串行传送数据的通信方式,一次通信只传送一帧信息。

这里的信息帧和异步通信中的字符帧不同,通常含有若干个数据字符。

根据控制规程,数据格式分为面向字符及面向比特两种。

15/367,面向字符型的数据格式面向字符型的同步通信数据格式可采用单同步、双同步和外同步三种数据格式,如图所示。

图8-2面向字符型同步通信数据格式,16/367,单同步、双同步单同步和双同步均由同步字符、数据字符和校验字符CRC等三部分组成。

单同步是指在传送数据之前先传送一个同步字符“SYNC”,双同步则先传送两个同步字符“SYNC”。

17/367,外同步外同步通信的数据格式中没有同步字符,而是用一条专用控制线来传送同步字符,使接收端及发送端实现同步。

当每一帧信息结束时均用两个字节的循环控制码CRC为结束。

18/367,面向比特型的数据格式根据同步数据链路控制规程(SDLC),面向比特型的数据每帧由六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开始标志“7EH”;第二部分是一个字节的地址场;第三部分是一个字节的控制场;第四部分是需要传送的数据,数据都是位(bit)的集合;第五部分是两个字节的循环控制玛CRC;最后部分又是“7EH”,作为结束标志。

19/367,面向比特型的数据格式如图所示。

注意:

在SDLC规程中不允许在数据段和CRC段中出现六个“1”,否则会误认为是结束标志。

要求在发送端进行检验,当连续出现五个“1”时,则立即插入一个“0”,到接收端要将这个插入的“0”去掉,恢复原来的数据,保证通信的正常进行。

图8-3面向比特型同步通信数据格式,20/367,同步通信优缺点数据传输速率较高,通常可达56000bps或更高,适用于传送信息量大、传送速率高的系统中,缺点是要求发送时钟和接收时钟保持严格同步,故发送时钟除应和发送波特率保持一致外,还要求把它同时传送到接收端去。

21/367,

(2)按照数据的传送方向分类按照数据传送方向,串行通信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三种方式。

22/367,图a为单工通信方式(Simplex)。

A为发送站,B为接收站,数据只能能由A发至B,而不能由B传送到A。

单工通信类似无线电广播,电台发送信号,收音机接收信号,收音机永远不能发送信号。

23/367,图b为半双工通信方式(HalfDuplex)。

数据可以从A发送到B,也可以由B发送到A。

不过,由于使用一根线连接,发送和接收不可能同时进行,同一时间只能作一个方向的传送,其传送方向由收发控制开关K来控制。

半双工通信方式类似对讲机,某时刻A发送B接收,另一时刻B发送A接收,双方不能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

24/367,图c为全双工通信方式(FullDuplex)。

在这种方式中,分别用2根独立的传输线来连接发送方和接收方,A、B既可同时发送,又可同时接收。

全双工通信工方式类似电话机,双方可以同时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25/367,图所示为主从多终端通信方式。

A可以向多个终端(B、C、D)发出信息。

在A允许的条件下,可以控制管理B、C、D等在不同的时间向A发出信息。

根据数据传送的方向又分为多终端半双工通信和多终端全双工通信。

26/367,2、串行接口作用:

串行通信中的数据是一位一位依次传送的,而计算机中数据是并行传送的。

因此,发送端必须把并行数据变成串行才能传送,接收端接收到的串行数据又需要变换成并行数据才可以送给计算机。

上述并串或串并的转换既可以用软件实现,也可用硬件实现。

由于用软件实现会使CPU的负担增加,目前往往用硬件(串行接口)完成这种转换。

27/367,串行接口通过系统总线和CPU相连,如图所示。

图8-6CPU与串行接口的连接,28/367,串行接口主要由4部分组成数据输入寄存器。

在输入过程中,串行数据一位一位地从传输线进入串行接口的接收移位寄存器,经过串入并出电路的转换,当接收完一个字符之后,数据就从接收移位寄存器传送到数据输入缓冲器,等待CPU读取。

数据输出寄存器。

当CPU输出数据时,先送到数据输出缓冲器,然后,数据由输出寄存器传到发送移位寄存器,经过并入串出电路转换一位一位地通过输出传输线送到外设。

29/367,串行接口主要由4部分组成状态寄存器。

状态寄存器用来存放外设运行的状态信息,CPU通过访问这个寄存器来了解某个外设的状态,进而控制外设的工作,以便与外设进行数据交换。

控制寄存器。

串行接口中有一个控制寄存器,CPU对外设设置的工作方式命令、操作命令都存放在控制寄存器中,通过控制寄存器控制外设运行。

30/367,串行接口基本工作原理串行发送时,CPU通过数据总线把8位并行数据送到数据输出寄存器,然后送给并行输入/串行输出移位寄存器,并在发送时钟和发送控制电路控制下通过串行数据输出端一位一位串行发送出去。

起始位和停止位是由串行接口在发送时自动添加上去的。

串行接口发送完一帧后产生中断请求,CPU响应后可以把下一个字符送到发送数据缓冲器。

31/367,串行接口基本工作原理串行接收时,串行接口监视串行数据输入端,并在检测到有一个低电平(起始位)时就开始一个新的字符接收过程。

串行接口每接收到一位二进制数据位后就使接收移位寄存器(即串行输入并行输出寄存器)左移一次,连续接收到一个字符后将其并行传送到数据输入寄存器,并产生中断促使CPU从中取走所接收的字符。

32/367,常见的串行接口芯片称为通用异步接收器/发送器UART(UniversalAsynchronousReceiver/Transmitter),其内部结构如图8-7所示。

图8-7硬件UART的结构,33/367,UART中3种出错标志:

奇偶错误(Parityerror)。

为了检测传送中可能发生的错误,UART在发送时会检查每个要传送的字符中的“1”的个数,自动在奇偶校验位上添加“1”或“0”,使得“1”的总和(包括奇偶校验位)在偶校验时为偶数,奇校验时为奇数。

UART在接收时会检查字符中的每一位(包括奇偶校验位),计算其“1”的总和是否符合奇偶检验的要求,以确定是否发生传送错误。

34/367,UART中3种出错标志:

帧错误(Frameerror),表示字符格式不符合规定。

虽然接收端和发送端的时钟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因为接收端总是在每个字符的起始位处进行一次重新定位,因此,必须要保证每次采样都对应一个数据位。

如果接收时钟和发送时钟的频率相差太大,引起在起始位之后刚采样几次就造成错位时,会出现采样造成的接收错误。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会出现停止位(按规定应为高电平)为低电平(此情况下,未必每个停止位都是低电平),从而引起信息帧格式错误,帧错误标志FE置位。

35/367,UART中3种出错标志:

溢出(丢失)错误(Overrunerror)。

UART是一种双缓冲器结构。

UART接收端在接收到第一个字符后便放入接收数据缓冲器,然后就继续从RXD线上接收第二个字符,并等待CPU从接收数据缓冲器中取走第一个字符。

如果CPU很忙,一直没有机会取走第一个字符,以致接收到的第二字符进入接收数据缓冲器而造成第一个字符被丢失,于是产生了溢出错误,UART自动使溢出错误标志OE置位。

36/367,二、并行通信中的相关概念1、并行接口定义:

实现并行通信的接口电路分类:

输入并行接口、输出并行接口和输入/输出并行接口。

并行通信以同步方式传输,其特点是:

传输速度快;硬件开销大;适合近距离传输。

37/367,并行接口传输信息状态信息。

状态信息表示外设当前所处的工作状态。

例如,准备好信号“READY”=1表示输入接口已经准备好,可以和CPU交换数据;忙信号“BUSY”=1表示接口正在传输信息,CPU需要等待。

控制信息。

控制信息是由CPU发出的,用于控制外设接口的工作方式以及外设的启动和复位等。

数据信息。

CPU与并行接口交换的主要内容。

38/367,一个典型的并行接口与CPU、外设连接图如图所示。

图8-8典型并行接口电路图,39/367,2、并行接口电路组成输入缓冲寄存器。

输入数据缓冲器主要功能是负责接收设备送来的数据,CPU通过读操作指令IN执行读操作,从输入数据缓冲器读取数据。

输出缓冲寄存器。

输出数据缓冲器主要功能是负责接收CPU送来的数据,如果设备处于空闲状态,则从输出数据缓冲器取走数据,接口通知CPU进行下一次输出操作。

40/367,2、并行接口电路组成状态寄存器。

状态寄存器用来存放外设运行状态信息,CPU通过访问状态寄存器来了解外设状态,进而控制外设的工作。

控制寄存器。

并行接口中有一个控制寄存器,CPU对外设设置的工作方式命令、操作命令都存放在控制寄存器中,通过控制寄存器控制外设的运行。

数据信息。

CPU与并行接口交换的主要内容。

41/367,3、并行通信接口的基本输入/输出工作过程

(1)输入过程外设首先将并行传输的数据放到外设与接口之间的数据总线上,并使“数据输入准备好”状态选通信号有效,该选通信号使数据输入到接口的输入数据缓冲器内。

当数据写入输入数据缓冲器后,接口使“数据输入应答”信号有效,作为对外设输入的响应。

外设收到此信号后,便撤销输入数据和“数据输入准备好”信号。

42/367,数据到达接口后,接口在状态寄存器中设置“输入准备好”状态位,以便CPU进行查询;接口也可以在此时向CPU发送中断请求,表示数据已输入到接口。

CPU既可以用查询程序方式,也可以用程序中断方式来读取接口中的数据。

CPU从输入缓冲器中读取数据后,接口自动清除状态寄存器中“输入准备好”状态位,并使数据总线处于高阻状态。

至此,一个数据的传送结束。

43/367,

(2)输出过程当外设从接口取走数据后,接口就会将状态寄存器中“输出准备好”状态位置1,表示CPU当前可以向接口输出数据,这个状态位可供CPU进行查询。

接口此时也可以向CPU发中断请求。

CPU既可以用查询程序方式,也可以用程序中断方式向接口输出数据。

当CPU将数据送到输出缓冲器后,接口自动清除“输出准备好”状态位,并将数据送往外设的数据线上,同时,接口将给外设发送“启动信号”来启动外设接收数据。

44/367,外设被启动后,开始接收数据,并向接口发“数据输出应答”信号。

接口收到此信号,便将状态寄存器中的“输出准备好”状态位置1,以便CPU输出下一个数据。

45/367,8.2串行接口,一、单片机的串行接口STC15F2K60S2单片机具有2个采用UART工作方式的全双工串行通信接口(串口1和串口2)。

每个串口由2个数据缓冲器、1个移位寄存器、1个串行控制寄存器和一个波特率发生器等组成。

46/367,每个串口的数据缓冲器由串行接收缓冲器和发送缓冲器构成,它们在物理上是独立的,既可以接收数据也可以发送数据,还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

接收缓冲器只能读出,不能写入,而发送缓冲器则只能写入,不能读出。

它们共用一个地址号。

串口1的接收缓冲器和发送缓冲器共用一个地址号(99H);串口2的接收缓冲器和发送缓冲器共用一个地址号(9BH)。

47/367,STC15F2K60S2的串行口既可以用于串行异步通信,也可以构成同步移位寄存器。

如果在串行口的输入/输出引脚上加上电平转换器,可以方便地构成标准的RS-232接口。

STC15F2K60S2单片机的串行口有4种工作方式,有的工作方式的波特率是可变的。

用户用软件编程的方法在串行控制寄存器中写入相应的控制字节,即可改变串行口的波特率和工作方式。

48/367,1、串行接口的寄存器与串行接口1相关的寄存器有:

CON、PCON、AUXR、SBUF、TMOD、TL1、TH1、TCON、IE、IP、CLK_DIV、P_SW2、SADEN和SADDR。

与串行接口2相关的寄存器有:

S2CON、S2BUF、T2H、T2L、AUXR、IE2、IP2和AUXR1。

49/367,

(1)串口1控制寄存器SCONSCON(地址为98H,复位值为00H)用于确定串口1的操作方式和控制串口1的某些功能,也可用于发送和接收第9个数据位(TB8、RB8),并设有接收和发送中断标志(RI及TI)位。

SCON各位的定义如下:

50/367,1)SM0/FE:

PCON寄存器中的SMOD0=1时,该位用于帧错误检测,当检测到一个无效停止位时,FE置1。

它必须由软件清零。

PCON寄存器中的SMOD0=0时,SM0/FE位和SM1一起指定串行通信的工作方式。

(如下表)表中SYSclk为振荡器频率,51/367,表8-1串行通信的工作方式,52/367,2)SM2:

多机通信控制位。

多机通信时单片机工作于方式2或方式3。

SM2位是进行主从多机通信的控制位。

当进行主从式通信时,开始各个从机都应置SM2=1。

主机发出的第一帧信息是地址帧信息(数据帧的第9数据位为1),此时各个从机接收到地址帧信息后都能产生中断,并进入各自的中断服务程序。

53/367,只有被寻址的从机(地址与从主机发出的地址号相符)在中断服务程序中使SM2=0,为从机接收主机发出的数据帧信息(第9数据位为0)作准备。

而其他从机仍然维持SM2=1,对主机以后发出的数据帧信息,将不会产生中断申请,从而不会接收后续的数据帧信息。

在方式1时,如SM2=1,则只有在接收到有效停止位时才能激发中断标志(RI=1),如没有接收到有效停止位,则RI仍然为0。

如果使用方式0,则SM2应为0。

54/367,3)REN:

允许接收控制位。

1:

允许串行口接收数据;0:

禁止串行口接收数据。

55/367,4)TB8在方式2和3时,它是要发送的第9个数据位,按需要由软件进行置位或清零。

该位可用作数据的奇偶校验位,或在多机通信中用作地址帧/数据帧的标志位。

5)RB8在方式2和3时,它是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作为奇偶检验位或地址帧/数据帧标志位。

在方式1时,若SM2=0,则RB8是接收到的停止位。

在方式0时,不使用RB8。

56/367,6)TI:

发送中断标志位。

在方式0时,当串行发送数据字第8位结束时由内部硬件置位,向CPU申请发送中断。

CPU响应中断后,必须用软件清零。

在其他方式时,在停止位开始发送时由硬件置位。

同样,必须用软件清零。

57/367,7)RI:

接收中断标志位。

在方式0时,当串行接收到第8位结束时由内部硬件置位。

在其他方式时,RI在接收到停止位的中间时刻由硬件置位(例外情况见SM2说明)。

RI也必须用软件清0。

58/367,TI与RI使用时需注意当一帧数据发送完成时,发送中断标志TI被置位,接着发生串口中断,进入串口中断服务程序。

但CPU事先并不能分辨是TI还是RI的中断请求,因此,必须在中断服务程序中用位测试指令加以判别。

两个中断标志位TI及RI均不能自动复位,必须在中断服务程序中使用清中断标志位指令,撤销中断请求状态,否则原先的中断标志位状态又将表示有中断请求。

59/367,

(2)串口2控制寄存器S2CON寄存器S2CON(地址为9AH,复位值为00H)用于确定串口2的操作方式和控制串口2的某些功能,也可用于发送和接收第9个数据位(S2TB8、S2RB8),并设有接收和发送中断标志(S2RI及S2TI)位。

S2CON各位的定义如下:

60/367,其中,S2SM0用于指定串口2的工作方式,如表所示当T2x12=1时,定时器2的溢出率=SYSclk/(65536-RL_TH2,RL_TL2)当T2x12=0时,定时器2的溢出率=SYSclk/12/(65536-RL_TH2,RL_TL2)式中RL_TH2是T2H的重装载寄存器,RL_TL2是T2L的重装载寄存器。

61/367,(3)掉电控制寄存器PCONPCON(地址为87H,复位值为30H)中的SMOD用于设置方式1、方式2和方式3的波特率是否加倍。

各位的定义如下:

62/367,SMOD:

串行口波特率系数控制位。

复位时,SMOD=0。

1:

使方式1、方式2和方式3的波特率加倍。

0:

各工作方式的波特率不加倍。

63/367,SMOD0:

帧错误检测有效控制。

复位时,SMOD0=0。

1:

SCON寄存器中的SM0/FE位用于FE(帧错误检测)功能。

0:

SCON寄存器中的SM0/FE位用于SM0功能,和SM1一起指定串行通信的工作方式。

64/367,(4)辅助寄存器AUXR辅助寄存器AUXR(地址为8EH,复位值为01H)各位的定义如下:

65/367,1)UART_M0x6:

串行口模式0的通信速度设置位。

0:

UART串口模式0的速度是传统12T的8051速度,12分频。

1:

UART串口模式0的速度是传统12T的8051的6倍,2分频。

66/367,2)S1S2:

串口1波特率发生器选择位。

0:

选择定时器1作为串口1波特率发生器。

1:

选择定时器2作为串口1波特率发生器。

67/367,注意:

对于具有串口2的STC15F2K60S2单片机,串口2只能使用独立波特率发生器作为波特率发生器,不能够选择定时器1作为波特率发生器;串口1可以选择定时器1作为波特率发生器,也可以选择独立波特率发生器作为波特率发生器。

68/367,(5)定时器2寄存器定时器2时间常数寄存器T2H和T2L(地址分别为0D6H和0D7H,复位值为00H)用于保存重装时间常数,从而作为波特率发生器使用。

可以配合辅助寄存器AUXR中的T2R、T2_C/和T2x12位进行时间常数的确定。

69/367,(6)从机地址控制寄存器为了方便多机通信,STC15F2K60S2单片机设置了从机地址控制寄存器SADEN和SADDR。

SADEN是从机地址掩模寄存器(地址为B9H,复位值为00H),SADDR是从机地址寄存器(地址为A9H,复位值为00H)。

70/367,主机可以用从机地址来选择性的访问从机。

可以用广播的方式来寻址所有的从机。

从机的地址由SADDR和SADEN寄存器定义,从机地址是由SADDR设定的8位数据,如果SADEN中相应的位置0,则SADDR中对应的位无效。

只有当SADEN中的相应位为1,SADDR中的数据才有效。

也就是说,SADEN寄存器使能串口的自动地址识别功能,当SADEN中的某位被置为1,那么SADDR寄存器中的相应位会与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比较。

如果SADEN.n被设为0,那么系统会忽略对该位的比较。

如果SADEN为全0,那么对于所有的地址帧系统都会产生中断。

71/367,(7)数据缓冲器数据缓冲器用于保存要发送的数据或者从串口接收到的数据。

串口1的数据缓冲器是SBUF,串口2的数据缓冲器是S2BUF。

对于串口1,当一个字符接收完毕,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字节装入串行接收数据缓冲器SBUF中,其第9位则装入SCON寄存器的RB8位。

如果SM2使得已接收的数据无效,则RB8位和SBUF缓冲器中的内容不变。

72/367,对于串口2,当一个字符接收完毕,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字节装入串行接收数据缓冲器S2BUF中,其第9位则装入S2CON寄存器的S2RB8位。

如果S2SM2使得已接收的数据无效,则S2RB8位和S2BUF缓冲器中的内容不变。

无论对于串口1还是串口2,发送缓冲器只能写入,不能读出;接收缓冲器只能读出,不能写入。

因此,串口1的两个缓冲器共用一个地址号(99H),串口2的两个缓冲器共用一个地址号(9BH)。

73/367,(8)串口1的中继广播方式设置CLK_DIV寄存器中的Tx_Rx位用于串口1的中继广播方式设置。

0:

串口1为正常工作方式1:

串口1为中继广播方式,即将RxD端口输入的电平状态实时输出在TxD外部管脚上。

74/367,2、串行接口的工作方式STC15F2K60S2单片机的串行口1有4种工作方式,通过设置SCON寄存器的SM0和SM1进行选择。

现分别加以介绍。

方式0:

移位寄存器方式方式1:

8位可变波特率方式方式2:

9位固定波特率方式方式3:

9位可变波特率方式,75/367,

(1)方式0:

移位寄存器方式方式0为半双工方式,又称为同步移位寄存器输出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TXD引脚输出同步移位时钟,RXD用于发送和接收串行数据。

串行口输出端可直接与移位寄存器相连,也可用作扩展I/O口或外接同步输入输出设备。

该方式下的数据帧为8位,低位在先,高位在后,没有起始位和停止位。

76/367,发送过程当CPU将数据写入到发送缓冲区SBUF时,串行口即把8位二进制数以SYSclk/12或SYSclk/2(由UART_M0x6确定是12分频还是2分频)的波特率由RXD引脚输出(SYSclk为系统工作时钟),同时由TXD引脚输出同步移位脉冲。

字符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