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社会需求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0241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3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人社会需求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老年人社会需求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老年人社会需求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老年人社会需求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老年人社会需求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老年人社会需求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老年人社会需求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老年人社会需求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老年人社会需求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老年人社会需求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老年人社会需求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老年人社会需求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老年人社会需求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老年人社会需求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老年人社会需求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老年人社会需求分析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老年人社会需求分析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老年人社会需求分析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老年人社会需求分析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老年人社会需求分析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年人社会需求分析报告.docx

《老年人社会需求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社会需求分析报告.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老年人社会需求分析报告.docx

老年人社会需求分析报告

XX街道部分

老年社会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调查单位:

北京市朝阳区惠心社会工作事务所

调查日期:

2011年7月

开题

 

调查机构简介:

北京市朝阳区惠心社会工作事务所是在中共朝阳区委社会工作委员会、朝阳区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的支持下,经北京市朝阳区民政局批准成立的非营利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我们的主要任务包括:

社会工作者招聘、社会工作者派遣、社会工作者管理、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服务;为机构、社区、家庭或个人提供专业化社会工作服务。

对有需要的社会人士进行社会工作方面的专业辅导;开展社会工作方面的研究、宣传讲座及学术交流活动;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社会工作方面的政策咨询和建议;开展社会互助及关爱活动,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承接政府及相关机关委托的各类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和其他任务。

调查背景概述:

朝阳区的老年人口达到了37万,占常住人口的10%,朝阳已迈入老年型地区的行列。

建立“以居家养老为主,以社区养老为辅,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模式势在必行。

在新形势下,如何通过专业力量提高社会化养老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主要是在维持满意生活状态、休闲娱乐与社会交往、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危机介入、统筹义工等社会资源、推动社会政策和机构服务方式调整、社会工作行政与督导等方面作出努力,推动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

正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事务所本着“让长者生活更有尊严、更加精彩”的服务宗旨,以各个街道托老所老人为工作中心,从老年人的需求调查入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真实准确的反映出老年人的需求,进而更好的制定出真正为老年人所需要的服务项目是本次问卷调查的最主要目的。

项目实施地点概述:

XX街道托老所

床位:

58人数:

58满住费用:

1500左右

工作人员:

16面积:

800平方米

情况:

能自理12人只占入住老人的27.6%,这在四个街道托老所是非常特殊的。

餐饮:

一日三餐有水果夜宵

住宿人员情况:

街道内外均有,三无人员,不能自理,外区等

业余生活:

心里疏导、卫生打扫、读书、下棋

缺点:

住宿环境硬件设施较差,面积较小

调查对象:

XX街道托老所50岁以上的老人

调查员:

保密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

数据统计;保密

样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收集问卷43份,有效数据42份。

问卷题目共26道,分别从基本情况、经济保障需求、健康保障需求、服务保障需求、情感保障需求五个方面对老年人的需求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收集和整理。

 

样本的一般描述性统计

入住托老所时间的统计,这项统计我们将老年人入住托老所得时间分为

(1)0~5年

(2)6~10年(3)11~15年(4)16~20年这四段,依据数据统计结果可以很明显的看出。

入住托托老所不超过5年的老年人为38人占总样本的90%以上,入住年限在6年到10年的老年人为4人,占样本的9.5%。

基本情况

A.您的性别是?

1.男2.女

从下面的表格中我们能看出男性老年人为18人占总样本的42.9%,女性老年人为24人占总样本的57.1%。

性别比例差距越小,则问卷统计的性别变异性就越小,调查问卷的有效性就越高。

B.您的年龄:

1.50-59岁2.60-69岁3.70-79岁

4.80--89岁5.90岁及以上

这道题目所统计的是托老所老年人口年龄结构的,请大家先看以下表格的详细数据统计。

B

岁数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有效

50-59

2

4.8

4.8

4.8

60-69

7

16.7

16.7

21.4

70-79

12

28.6

28.6

50.0

80-89

17

40.5

40.5

90.5

90-99

4

9.5

9.5

100.0

合计

42

100.0

100.0

数据统计表明,托老所的老年人多数为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占到了总样本的50%,还有28.6%的70岁到79岁的老人。

可见XX养老院的年龄结构为高龄老年型结构。

由于老人生理指标的退化,开展活动时请务必注意老人的安全问题。

以下饼形图能更直观的显现出该托老所的年龄结构。

C.您的受教育程度:

1.未受过教育2.小学3.初中4.高中、中专及技校

5.大专6.大学本科及以上

这个题目是对托老所内,老人的受教育水平做的调查。

教育程度

频率

百分比

12

28.6

小学

11

26.2

初中

8

19.0

高中

5

11.9

大专

2

4.8

本科及以上

4

9.5

合计

42

100.0

根据数据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没有受过教育的老人最多为12人占28.6%,小学程度的为11人占26.2%,初中高中学历的老人分别占19%和11.9%,大专及本科或以上的老人只有6人占14.3%。

如此可见托老所大多数老人的受教育水平不高,因此开展活动的时候要注意老人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做好预先的准备工作。

D.您离退休前所从事的职业是?

1.农民2.工人3.机关、事业单位4.企业职工5.军人

6.商人7.其他(请注明)______

这是对托老所内老年人离退休前工作情况的调查,可以为以后不同小组活动类型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从上面的饼形图能够看出,代表工人的绿色部分占了相当大的部分约为40.5%,其次是事业单位的职员占19%,农民为9.5%,企业职工和军人非别为7.1%和4.8%,商人为2.4%。

其他占了16.7%,分别是一位低保户,两位没有工作,一位保姆,一位临时工,以及一位司机。

E.您的子女数量

1.无2.1个3.2个4.3个及以上

调查老年人子女数量,为以后小组活动的开展和个案的开展提供数据基础,在以后的开展工作中一定要避免在无子女老人面前谈论子女问题,事实上在许多社会工作经验中都已经证明无子女老人对于子女问题的谈论多数表现出逃避、愤怒不满等情绪,因此加强对这部分老人的精神关怀是以后工作开展中需要多加注意的。

从饼形图色彩分布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老人都是有子女的,而且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孩子的占总数的64.3%。

但是无子女的老人也具有相当大的部分,占总体样本的23.8%超过只有一个孩子的11%。

由此可见,针对这部分无子女老人的关怀和慰问工作是日后工作开展的一个大方向。

F.您入住托老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单选)

1.无子女照料或子女无力照料2.不想麻烦子女

3.无独立房屋但又想与子女分居4.可以与其他老年人交往

5.其它__________

收集整理入托原因的数据,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因为就我个人来讲很好奇老人来托老所的的原因。

并且多年以来,就有相当多的人认为,入住托老所养老院的老人大多是子女不孝顺或其他原因被迫来的,而事实如何我们可以从下面的数据统计中一窥端倪。

从饼形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紫色部分的无子女照顾或子女无力照顾最大18人占样本的42.9%,不想麻烦子女的为13人占31%,无独立住房但又想与子女分居的有4人,占9.5%。

另外还有其他原因的7人占16.7%,这部分老人入住托老所的原因都集中于自己不想来但被亲属送来的(要注意这几位老人的精神关怀)、拆迁无房、家里有事儿的和自身疾病等原因。

G.您入住托老所的费用主要由谁支付?

1.自己(退休金、养老金)2.配偶3.子女或其配偶4.政府5.其他__________

支付者

频率

百分比

自己

31

73.8

子女或其配偶

5

11.9

政府

3

7.1

其他

3

7.1

合计

42

100.0

没什么一般的,单纯对老年人入托费用支付情况的调查。

数据显示绝大多数老年人是自己支付入托老所的费用的,总共31人占到了总人数的73.8,还有5位老人是子女支付的,占11.9%,政府部门自助的有3位老人占7.1%,还有3位老人是其他亲属支付的。

 

经济保障需求

H.您现在每月的收入(指靠自己和家人给的钱)大约有:

1.500元以下2.500-1000元3.1001-2000元

4.2001-3000元5.3001-4000元6.4001-元-5000元

7.5000元以上

收入

频率

百分比

0

3

7.1

500元以下

10

23.8

500-1000

3

7.1

1001-2000

9

21.4

2001-3000

11

26.2

3001-4000

4

9.5

4001-5000

1

2.4

5000以上

1

2.4

合计

42

100.0

从以上表格的数据罗列和饼形图的分布我们能很清晰的看出该托老所老年人的收入结构。

在这里我有必要将统计量表在这里进行罗列

N

有效

42

缺失

0

均值

2.86

众数

4

标准差

1.719

方差

2.955

极小值

0

极大值

7

在此说明,这是第一份分析报告,对于收入的统计分析还需要与北京平均收入以及其他托老所数据统计做对比,所以这部分的统计分析暂缓。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该托老所老人收入的箱图,依据左侧箱图可以看出极值出现在0与7表明最高和最低收入的情况均在托老所中出现。

从箱图中还可以看出,四分位距为3,表明数据存在变应性,变异性大小需要其他数据做对比。

但初步可以看出低收入者数量高于高收入者人数。

 

I.您的主要经济来源,由高到低排序:

(至多五项)

____,____,____,____,____

1.自己的离(退)休金2.子女供养3.社会养老保险

4.亲戚的资助5.政府补助6.自己的积蓄

7.房屋出租8.配偶收入9.其他投资所得

统计托老所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来源。

结果如以下5幅饼形图所显示的那样。

图I1这幅饼形图表示的是老年人第一位的收入来源,很明显代表离退休金的绿色部分占了绝大多数。

由此可知养老院内老年人最主要收入来源为退休金。

图I2这幅图表示的是老人的第二收入来源,从饼形图可以看出有相当多的老人没有第二收入,但是子女供养的部分相比其他收入来源要大,因此老人的第二收入来源为子女供养

图I3表示的排在老人第三位经济来源,虽然无第三经济来源的占了绝大多数,但是相比较政府补助项相比其他项更多,因此排在第三位收入的为政府补助。

图I4表示的是排在第四位的经济来源,相信想也能想得出不会有多少老人有四种经济来源,但还是有一部分老人以自己的积蓄用于一部分经济花销的。

图I5表示的是最后的经济来源,由统计可知没有老人拥有第五种收入来源。

J.您的主要支出有哪些?

(多选)

1.入托费用2.医药费用3.投资(银行存款、国债)

4.给子女(孙子女)或接济亲属5.用于慈善捐款6.其他

统计老年人用于日常开销的项目。

由于这道题目是多选题,因此应用多重反映分析,进行频率统计。

结果如下表:

$J频率

响应

个案百分比

N

百分比

Ja

入托

41

65.1%

97.6%

医药

18

28.6%

42.9%

子女

2

3.2%

4.8%

其他

2

3.2%

4.8%

总计

63

100.0%

150.0%

由统计结果可知,位于“入托”和“医药”的项目无频率响应,也就是说托老所内老人没有把钱用于投资和慈善事业的。

“入托”表明入托费用的支付为老人最主要的开销,占到了总样本数的65.1%。

“医院”表明医疗费用为老人的第二支出,但却只占到了28.6%,这说明总样本中只有29%不到的人有医疗卫生开销。

其原因可能来自两方面,第一是老人的身体健康无需这部分开销,第二就是老人贫困无力支付,参见H项的统计数据,数据显示离退休金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占总体40.5%。

在G项的统计数据显示,超过七成的老年人自己支付入托费用,这也与J统计相符合。

因此有理由怀疑,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老人在支付了1500元得入托费用后还能否支付得起医疗费用。

当然这些还要在等老年人的健康水平统计等数据出来后,以及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才能有所了解。

最后要有两位老人会给孩子们钱使用,也占到了总数的3.2%

K.对于北京现行老年人社会保障政策,您享受到了哪些?

(多选)

1.60岁老年证2.65岁老年优待卡3.80岁居家养老服务券

4.90岁高龄津贴5.养老保险6.医疗保险

7.社会救济(低保、低收入)8.没有

统计老年人所享受到得政府社保政策的情况。

由于这道题目是多选题,因此应用多重反映分析,进行频率统计。

结果如下表:

$K频率

响应

个案百分比

N

百分比

Ka

老年证

12

17.1%

35.3%

优待卡

10

14.3%

29.4%

老年券

8

11.4%

23.5%

高龄补贴

2

2.9%

5.9%

养老保险

12

17.1%

35.3%

医疗保险

12

17.1%

35.3%

社会救济

2

2.9%

5.9%

没有

12

17.1%

35.3%

总计

70

100.0%

205.9%

 

由统计结果显示,数据无无频率响应。

分别有12位老人享有60岁老年证、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没有享受到任何政策(这部分老人需要社工的支持)。

分别占总体的35.3%。

享有优待卡的老人为10人。

享有养老助残卷的老人为8人,这与B项所统计的21位高龄老人的数据统计有差异,表明至少还有13位符合标准的老人没有享受到这项政策。

高龄老人补贴有2位老人享受,但B项统计有托老所内有四位高龄老人,这表明有2位高龄老人没有享受到这项福利政策。

低保老人有两位。

 

健康保障需求

M.如果您没有办理医疗保险,医疗费用主要由谁支付?

(单选)

1.自己2.配偶3.子女

4.没钱付医药费5.其他

频率

百分比

0

1

2.4

自己

23

54.8

配偶

1

2.4

子女

9

21.4

其他

8

19.0

合计

42

100.0

 

 

数据统计显示在没有办理医疗保险的情况下,23人自己支付医疗费用,1人为配偶支付,9人为子女支付,1人无人支付,8人为其他(包括一人为单位支付,3人为政府支付,其他四人不详)

N.所支付的医疗保险费用能否满足您的需要?

1.能2.不能

频率

百分比

0

1

2.4

39

92.9

不能

2

4.8

合计

42

100.0

 

由统计可知绝大多数人对医疗保险所报销的费用满意,有2人不能满足需要。

但统计结果与K项统计不相符。

 

O.自己患何种病?

(可多选)

1.高血压2.关节炎3.白内障4.糖尿病5.冠心病

6.支气管炎7.颈椎病8.心肌梗塞9.胆囊炎10.胆结石

11.抑郁症12.青光眼13.老年性耳聋14.心绞痛15.脑血栓

16.慢性或急性肾病17.肿瘤18.消化道疾病(十二指肠溃疡、胃炎

等)19.哮喘20.其他(请注明)_________

对于托老所内部老年人所患病症的统计,对以后社工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患有突发性疾病的老年人不适宜参与刺激性较强的活动以避免老人发生不必要的危险。

由于这道题目是多选题,因此应用多重反映分析,进行频率统计。

结果如下表:

由统计结果显示,有若干无频率响应。

这说明该托老所内老人所患疾病种类只有下表所列出的这些。

需要社工注意的病症已用着重符号标出加以区分,详见下表:

$O频率

响应

个案百分比

N

百分比

Oa

高血压

16

27.1%

53.3%

关节炎

3

5.1%

10.0%

白内障

2

3.4%

6.7%

糖尿病

10

16.9%

33.3%

冠心病

4

6.8%

13.3%

支气管炎

3

5.1%

10.0%

颈椎病

2

3.4%

6.7%

胆结石

1

1.7%

3.3%

耳聋

5

8.5%

16.7%

脑血栓

7

11.9%

23.3%

肿瘤

1

1.7%

3.3%

消化疾病

4

6.8%

13.3%

哮喘

1

1.7%

3.3%

总计

59

100.0%

196.7%

服务保障需求

P.您选择入住托老所是您自己的决定还是家人的决定?

1.自己决定2.子女的决定3.其他亲属4.朋友5其他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有效

自己决定

27

64.3

64.3

子女决定

11

26.2

26.2

其他亲属

2

4.8

4.8

其他

2

4.8

4.8

合计

42

100.0

100.0

数据显示表明,自己决定入住养老院的老人共27人占64%,子女决定的11人为26.2%还有两位老人是旁系亲属的决定,另外有一位老人是其他街道的主任带过来的。

这个调查可以很明显的告诉我们,最后的结果与F项中的推测不符,说明多数老人入住托老所数自愿行为,但可能存在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

Q.如果可以选择,您最希望哪种养老方式?

1自己或夫妻俩自己养老2请家政保姆照料3居家养老4居家社区养老

5福利院6其他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有效

自己或夫妻俩料理

4

9.5

9.5

子女供养

8

19.0

19.0

居家社区养老

2

4.8

4.8

福利院养老院等

26

61.9

61.9

其他

2

4.8

4.8

合计

42

100.0

100.0

依据统计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老人选择福利院的方式养老,这也与P项所统计的数据相符合。

增加了P项统计的可信度。

R.在托老所您享受到了下列哪些社会服务?

(多选)

1.医疗保健2.文化教育3.康复护理4.生活照料

5.体育健身6.休闲娱乐7.聊天解闷8.日常购物

9.法律咨询服务10.设立老年活动室(交流、学习)

11.其它(请注明)____________

该题目的统计意义很高,通过这项数据的统计,我们可以获知托老所日常服务的开展项目,为我们制定服务方案提供事实依据。

本题为多选题,因此选用多重响应统计的频率分析方式进行统计。

$R频率

响应

个案百分比

N

百分比

人a

医疗保健

8

8.6%

20.0%

康复护理

10

10.8%

25.0%

生活照料

35

37.6%

87.5%

体育健身

1

1.1%

2.5%

休闲娱乐

14

15.1%

35.0%

聊天解闷

17

18.3%

42.5%

日常购物

7

7.5%

17.5%

法律咨询

1

1.1%

2.5%

总计

93

100.0%

232.5%

从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有若干数据无频率响应。

说明所提供的服务项目有缺失。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托老所提供最多的是生活照料,还有聊天解闷、医疗保健、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等服务项目。

通过调查,能看出老年活动比较却是,体育健身、法律咨询和文化教育开展也不足。

 

S.您品是空闲时候主要的休闲活动?

1.看电视2.看书读报3.收音机4.聊天5.打牌、下棋6.锻炼身体7.其他

该题目的统计意义很高,通过这项数据的统计,我们可以获知托老所日常服务的开展项目,为我们制定服务方案提供事实依据。

本题为多选题,因此选用多重响应统计的频率分析方式进行统计。

 

$S频率

响应

个案百分比

N

百分比

Sa

S1

27

31.4%

67.5%

S2

16

18.6%

40.0%

S3

11

12.8%

27.5%

S4

18

20.9%

45.0%

S5

3

3.5%

7.5%

S6

11

12.8%

27.5%

总计

86

100.0%

215.0%

 

从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有若干数据无频率响应。

看电视解闷儿的老人占多数为67.5%。

其次是读书看报的方式为40%。

聊天和听收音机的老人分别为45%和27%。

 

情感保障需求

T.您平时与其他老年朋友往来的情况:

1.经常往来,互相帮助或一起参与活动

2.关系都一般,平时只是打打招呼

3.很少或不往来

该题统计的是老年人的社会交往状况,通过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可以帮助老年人更好的完成社会交往方面的体验活动。

充实老年人的精神世界。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有效

0

1

2.4

2.4

经常往来

14

33.3

33.3

关系一般

21

50.0

50.0

不往来

6

14.3

14.3

合计

42

100.0

100.0

半数老年人所表现出的社交态度是“关系一般”,这符合老年人在心理学发展方面行为退缩的一般规律。

但即便如此仍然有相当多的老人社交功能较好,是否可以通过这方面的老人带动其他老人增强社会交往功能,帮助老人重建支持系统呢?

另外有7位老年人表示自己不与其他老人来往,这一群体可能是患有心理问题的老年人,例如抑郁症、自闭症、心境恶劣等。

需要我们的积极关注和心理疏导。

 

U.哪些活动需要他人的帮助呢?

1洗澡2.穿衣3洗漱4上厕所5室内活动6吃饭

该题目是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直观评测,个案情况如下:

个案摘要

个案

有效的

缺失

总计

N

百分比

N

百分比

N

百分比

$Ua

19

45.2%

23

54.8%

42

100.0%

$U频率

响应

个案百分比

N

百分比

Ua

U1

18

26.5%

94.7%

U2

11

16.2%

57.9%

U3

8

11.8%

42.1%

U4

10

14.7%

52.6%

U5

12

17.6%

63.2%

U6

9

13.2%

47.4%

总计

68

100.0%

357.9%

从个案摘要可以看出,有效样本为19人,说明需要日常生活照料的人为19人。

这与托老所失能老人数目统计不相符。

不知道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有一种可能的原因是老年人出于对调查人员面前自尊心的需要,对调查结果作出了不合适的影响。

 

V.子女常去看望或打电话联系您吗?

1.一个星期2.半个月3.一个月4.很少(一个月以上)

该题目的调查意义在于,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到托老所老人与其子女的关系如何。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有效

0

7

16.7

16.7

一个星期

22

52.4

52.4

半个月

4

9.5

9.5

一个月

4

9.5

9.5

很少

5

11.9

11.9

合计

42

100.0

100.0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知道绝大多数老人的子女或亲属都在一个星期左右来看望老人。

这说明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