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g流程处理指南.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24822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Bug流程处理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Bug流程处理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Bug流程处理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Bug流程处理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Bug流程处理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Bug流程处理指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Bug流程处理指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Bug流程处理指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Bug流程处理指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Bug流程处理指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Bug流程处理指南.docx

《Bug流程处理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ug流程处理指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Bug流程处理指南.docx

Bug流程处理指南

Bug流程处理指南

 

2011.12.15

 

文件变化记录单

版本编号或者更改记录编号

*变化状态

简要说明

变更日期

变更人

1.0

A

ALL

2011-12-15

陈贺

*变化状态:

A——增加,M——修改,D——删除

目录

第1章介绍5

1.1.目的5

1.2.背景5

1.3.范围5

1.4.裁剪指南5

1.5.参考文档:

5

第2章Bug流程处理6

2.1.可被视为软件Bug的情况6

2.2.Bug的生命周期6

2.3.Bug的管理流程6

2.3.1.登记Bug7

2.3.2.修改Bug8

2.3.3.验证Bug8

2.4.Bug的分类、分级9

2.4.1.Bug按照其危急程度分级9

2.4.2.Bug按照优先程度分级9

第3章填写Bug报告单及建立Bug管理库10

3.1.有效描述Bug的一些基本原则10

3.2.填写问题报告单(BugReport)的注意事项10

3.3.Bug报告单或Bug管理库中应收集的数据11

3.4.Bug报告单模板12

3.5.Bug跟踪管理工具使用指南12

介绍

目的

编写Bug流程处理指南的主要目的是:

a.定义Bug相关数据,指导对BUG相关数据的收集;

b.规范Bug的处理流程;

c.指导Bug跟踪管理工具的使用

背景

本文档作为规范BUG流程处理的相关文档,描述了需要收集的BUG相关数据,以及BUG管理的流程。

使测试阶段发现的每个BUG都能够被准确的记录,并被跟踪直到关闭。

范围

本BUG流程处理指南的使用范围为:

各个项目的BUG收集、管理。

Bug流程处理

可被视为软件Bug的情况

●软件未达到需求规格说明书标明的功能

●软件出现了产品说明书指明不会出现的错误

●软件未达到产品说明书虽未指出但应达到的目标

●软件测试人员认为软件难以理解、不易使用、运行速度缓慢

●软件功能超出了产品说明书指明的范围

●软件不能工作。

如死机、无反应等

●软件不兼容(新旧版本,运行环境等)

●软件产品界面、消息、提示不够准确,不友好

●软件文档与帮助信息中的缺陷也是Bug

Bug的生命周期

Bug生命周期通常有以下几种状态:

新建、打开、确认、不是问题、已解决、重新打开、关闭。

图1最简单的Bug生命周期

Bug的管理流程

因为软件缺陷对软件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缺陷跟踪是必须的。

即从记录下缺陷开始,直到它们被关闭,我们需要一个完善的管理流程对软件缺陷跟踪过程进行管理。

图2Bug管理/状态流程图

登记Bug

Bug的发现的来源大致有两个:

●测试人员发现的Bug以及开发人员在测试阶段发现的Bug;

●客户或潜在客户发现的Bug(且客户委托开发方维护Bug管理库);

根据Bug来源不同,登记方法略有不同。

测试人员发现的Bug以及开发人员在测试阶段发现的Bug:

a.测试人员发现的Bug由测试人员本人填写Bug现象,以及Bug严重等级等信息

b.开发人员在测试阶段发现的Bug也要提交给测试人员填写Bug现象,以及Bug严重等级等信息

修改Bug

c.项目经理根据Bug内容,确定Bug的责任者,并填写在“分配给”中,同时变更bug状态为“对策中”

d.程序员(责任者)原则上以Bug的严重程度为优先级来处理Bug。

e.首先重现Bug,然后确定Bug的原因和修改的对策。

f.如果Bug影响范围较大,或者解决方案需要商讨,程序员要与项目经理和其他开发人员讨论,并将修改方案在项目组内通报。

g.对于需要修改的Bug:

1.修改Bug。

2.修改完Bug后,程序员首先要自己验证Bug是否解决了。

3.修改完Bug后,程序员还与旧版本比较,确实所作修改符合解决方案,同时检查是否删除了不该删除的部分。

4.修改Bug之后,填写原因、解决方案、所修改的文件和其他信息。

(对于不作处理的Bug也要填写)同时变更Bug状态为“不是问题”。

h.当新版本产生后,项目经理安排项目组内其他人员再次确认Bug是否解决。

如果确认Bug已解决,则变更Bug状态为“已关闭”。

验证Bug

根据Bug来源不同,验证方法略有不同。

测试人员发现的Bug:

i.由测试人员对修改后的Bug进行验证。

如果验证正确,则变更Bug状态为“已关闭”。

Bug的分类、分级

Bug按照其危急程度分级

Bug严重程度表示Bug对产品和用户的影响。

根据目前的情况,建议至少将Bug的严重程度分为下面5级

1-紧急----影响测试不能正常执行;系统崩溃,内存溢出,丢失大量数据等

2-非常高----主要功能模块未实现

3-高----一般的产品功能模板缺陷,功能没有完全完成或者实现有误

4-中---与需求有较小差异,使用户产生歧义的信息提示

5-低----界面排版,文档问题(错字或者描述错误等);建议级问题

Bug按照优先程度分级

Bug改正优先级表示改正Bug的重要程度和应该何时改正。

根据目前的情况,建议将Bug改正优先级分为下面5级

1-立即改正—阻止了进一步测试

2-产品发布前改正

3-如果时间允许应该改正

4-可能会改正,但也能发布

5-在产品正式发布时,可能不作修改,而在用户手册中注明

填写Bug报告单及建立Bug管理库

准确无误的记录Bug现象,跟踪管理Bug数据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使用大量信息来描述Bug的属性。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开发和测试人员跟踪、解决那些应由他们负责的Bug。

也可以帮助项目管理人员掌握这些Bug从登记、解决到关闭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各种信息。

测试人员应该利用科学的方法和合适的工具确保找到的Bug被清晰无误的表达。

有效描述Bug的一些基本原则

●简短。

只解释事实和演示描述Bug必须的细节。

给出说明问题的一系列明确步骤。

●单一。

每一个报告只针对一个Bug。

Bug报告描述的是问题的症状,而不是问题的原因。

虽然几个Bug可能最终由一个原因引起。

在一个Bug报告中描述多个软件缺陷,可能只有第一个软件缺陷受到注意和修复,而其他的软件缺陷被忘记或忽略。

并且跟踪一个Bug报告中的几个软件缺陷也是不可能的。

●明显和通用。

使用通用的容易看懂的步骤描述软件的缺陷。

●再现。

Bug报告必须展示其再现能力。

按照规定的步骤可以使软件缺陷再现。

●在Bug报告中不做评价。

Bug报告是针对产品,而不是具体的人。

所以Bug描述只陈述事实,而不要带倾向性描述及个人观点。

测试人员应将以上这些原则运用到测试中。

从而使软件缺陷得以有效描述,并增加其被修复的可能性。

提交Bug的注意事项

j.文字描述还不够明确时,可以贴图(故障画面);

k.记录故障出现时的环境(硬件/软件);

l.避免操作错误,尽量思考探讨故障出现的规律性和可能原因。

Bug报告单或Bug管理库中应收集的数据

登记BUG:

●标识符。

制订软件缺陷的唯一ID,用于定位和引用。

●标题。

用简明扼要的事实陈述总结软件缺陷。

●测试的软件产品名。

●测试的软件产品版本号。

●发现日期。

●测试工程师。

描述BUG:

●缺陷细节。

用下列信息详细描述软件缺陷。

输入;操作步骤;预期结果;实际结果;有助于程序员定位软件缺陷的其他现象或信息。

●附件,附图。

用以辅助描述软件缺陷的图,或有助于再现缺陷的文件。

●运行环境。

BUG类型:

●严重程度。

参见“bug的分类分级”

●优先级。

参见“Bug优先级”

●缺陷关联ID。

相关bug的标识符

修改BUG:

●修改日期。

●修改人。

●Bug所在子模块或子功能。

以方面将来统计Bug分布情

●处理分类。

对策Bug的类别,例如修改程序,变更设计,不作处理等

●解决方法。

描述Bug解决的方法。

(注释中写入)

●解决版本。

Bug在哪个版本被解决。

验证BUG:

●验证日期。

(自动生成)

●验证的软件产品版本号(注释写入)

●验证人。

●验证结果

 

BUG状态

●新建/打开/不是问题/确认/已解决/重新打开/关闭

Bug跟踪管理工具使用指南

通过使用Bug跟踪管理工具来规范项目的开发过程,可以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在Bug跟踪管理工具的帮助下,软件开发中产生的所有缺陷将被集中规范地整理在一个数据库中。

开发、测试人员可以通过Bug管理工具方便的查询Bug的状态。

目前使用的Bug管理工具是QualityCenter管理工具软件。

关于此工具软件的使用操作参见文档,“测试管理工具QualityCenter9.0使用说明.doc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