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word精选教学文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25638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全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word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超全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word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超全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word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超全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word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超全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word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超全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word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超全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word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超全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word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超全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word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超全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word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超全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word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超全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word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超全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word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超全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word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超全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word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超全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word精选教学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超全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word精选教学文档.docx

《超全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word精选教学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全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word精选教学文档.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超全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word精选教学文档.docx

超全高二化学选修5第一章知识点总结word精选教学文档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1.按碳的骨架分类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链状化合物:

如CH3CH2CH2CH3、CH3CH=CH2、HC≡CH等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

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1)有机化合物脂环化合物:

如,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环状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含有苯环的化合物)按照组成元素分类烃(只由碳氢元素组成)

烃的衍生物(碳氢和其他元素组成)

3.按官能团分类

(1)官能团:

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碳碳单键和苯环不是官能团)

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1.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1)碳原子的结构特点

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

(2)碳原子间的结合方式碳原子不仅可以与氢原子形成共价键,而且碳原子之间也能形成单键、双键或三键.多个碳原子可以形成长短不一的碳链和碳环,碳链和碳环也可以相互结合,所以有机物种类纷繁,数量庞大.

2、有机化合物的表示方法

种类

实例

含义

应用范围

分子式

C2H4

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可反映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多用于研究分子晶体

最简式

(实验式)

 

CH2

①表示物质组成的各元素原子最简整数比的式子;②由最简式可求最简式量;

③分子式是最简式的整数倍

①有共同组成的物质

②离子化合物、原子晶体常用它表示组成

电子式

用“·”或“×”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成键情况的式子

多用于表示离子型、共价型的物质

 

结构式

 

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用断线表示

 

多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性质

 

结构简式

 

CH2===CH2

省略碳氢单键和碳碳单键,相同原子或基团合并

 

有机反应常用结构简式表示

 

键线式

将碳、氢元素符号省略,只表示分子中键的连接情况,每个拐点或终点都表示一个碳原子

 

表示较复杂的有机物的结构

 

球棍模型

小球表示原子,短棍表示价键(单键、双键或三键)

用于表示分子的立体空间结构

(相对位置和连接情况)

 

比例模型

 

用不同体积的小球表示不同大小的原子

用于表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大小和形状

书写键线式时注意事项:

(1)、一般表示2个以上碳原子的有机物;

(2)、只忽略C-H键、其余的化学键不能忽略。

必须表示出C=C、C≡C键和其它官能团。

(3)、除碳氢原子不标注,其余原子必须标注(含羟基、醛基和羧基等官能团中氢原子)。

(4)、计算分子式时不能忘记顶端的碳原子。

共用电子对省略短线

总结:

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短线替换双、三键保留

省去碳氢元素符号键线式

3、“四同”比较

同系物的判断规律

一差(分子组成差若干个CH2)、两同(同通式,同结构)三注意:

(1)必为同一类物质;

(2)结构相似(即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或相同的官能团种类和数目);

(3)同系物间物性不同化性相似。

4、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1)概念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为同分

异构体.

特别提示

(1)同分异构体的分子式相同,因此其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如NO和C2H6。

(2)同分异构体的类别

碳链异构:

碳链骨架不同产生的异构现象。

如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位置异构:

由于官能团或取代基在碳链或碳环上的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同分异构现象。

如氯丙烷有两种同

分异构体:

1•氯丙烷和2•氯丙烷。

官能团异构:

(又称类别异构):

有机物的官能团种类不同,但分子式相同。

如:

①单烯烃与环烷烃;②

单炔烃和二烯烃、环烯烃;③饱和一元醇和醚;④饱和一元醛和酮;⑤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一元酯;⑥芳香醇、芳香醚和酚;⑦葡萄糖和果糖;⑧蔗糖和麦芽糖;⑨硝基化合物与氨基酸等。

常见的官能团异构

组成通式

可能的类别

典型实例

CnH2n

烯烃、环烷烃

CH2=CHCH3与

CnH2n-2

炔烃、二烯烃

CH≡C—CH2CH3与CH2=CHCH=CH2

CnH2n+2O

饱和一元醇、醚

C2H5OH与CH3OCH3

 

CnH2nO

醛、酮、烯醇、环醚、环醇

CH3CH2CHO、CH3COCH3、CH=CHCH2OH与

CnH2nO2

羧酸、酯、羟基醛

CH3COOH、HCOOCH3与HO—CH3—CHO

CnH2n-6O

酚、芳香醇、芳香醚

CnH2n+1NO2

硝基烷、氨基酸

CH3CH2—NO2与H2NCH2—COOH

Cn(H2O)m

单糖或二糖

葡萄糖与果糖(C6H12O6)、

蔗糖与麦芽糖(C12H22O11)

5、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

①烷烃:

“减碳法”可概括为“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不到端,排列由对到邻间。

必记:

7个碳以下烷烃同分异构体数目和4个碳以下烷基同分异构体数目

烷烃

CH4

C2H6

C3H8

C4H10

C5H12

C6H14

C7H16

同分异构数目

1

1

1

2

3

5

9

烷基

-CH3

-C2H5

-C3H7

C4H9

同分异构数目

1

1

2

4

—C4H9:

4种,结构简式分别为:

②具有官能团的有机物一般书写的顺序:

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举例:

C5H12O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共14种,8种醇,6种醚)

③芳香族化合物

取代基在苯环上的相对位置具有邻、间、对3种.

6、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方法

(1)等效氢法等效氢法是判断同分异构体数目的重要方法,其规律有:

a.同一碳原子上的氢等效;b.同一碳原子上的甲基氢原子等效;位于对称位置上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效.有多少种等效氢,其一元取代物就有几种

(2)基元法烷基有几种,其一元取代物就有几种,例如丁基有四种,故丁醇、戊醛、戊酸等都有四种同分异构体.

(3)替代法

如二氯苯(C6H4Cl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四氯苯也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将H替代Cl);又如CH4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新戊烷[C(CH3)4]的一氯代物也只有一种.

(4)定一移二法:

对于二元取代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可固定一个取代基的位置,再移动另一取代基的位置以确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7、不饱和度的计算方法不饱和度又称缺氢指数,每少两个氢,增加一个不饱和度,通常用希腊字母Ω表示。

(1)烃(CXHy)和烃含氧衍生物(CXHyOz)的不饱和度公式:

Ω=2𝑥+2−y

2

(2)烃的衍生物的不饱和度计算规律

①有机物分子中含有卤素等一价元素时,卤素用H原子替代再计算不饱和度,例如:

C2H3Cl的不饱和度Ω为

1。

②有机物分子中含有氧、硫等二价元素时,忽略氧、硫原子再计算不饱和度,例如:

CH2=CH2(乙烯)、CH3CHO

(乙醛)、CH3COOH(乙酸)的不饱和度Ω均为1。

③有机物分子中含有氮、磷等三价元素时,氮、磷原子用CH替代再计算,例如:

CH3NH2(氨基甲烷)的不饱和度Ω为0。

不饱和度的应用:

若Ω=0,说明有机分子呈饱和链状,分子中的碳氢原子以CnH2n+2(此为饱和烃分子式通式)关系存在。

若Ω=1,说明有机分子中含有一个双键或一个环。

若Ω=2,说明有机分子中含有两个双键或一个三键或一个双键一个环或两个环。

若Ω≥4,说明有机分子中可能含有苯环(C6H6)。

8、有机物的空间结构和共线共面问题

名称

甲烷

乙烯

乙炔

结构式

 

H—C≡C—H

空间结构

正四面体

6个原子

共平面型

4个原子

同一直线型

12个原子共平

面(正六边形)

(1)几个特殊分子的空间构型

①CH4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其分子最多有3个原子共处同一平面。

②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③乙炔分子中所有原子共直线。

④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⑤H—CHO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2)单键旋转理论有机物分子中的单键,包括碳碳单键、碳氢单键、碳氧单键等可转动。

双键和三键不可以转动;

(3)不用结构相连

①直线与平面相连直线上两个原子在平面上,则这条直线在平面上

如CH2=CH-C≡CH,其空间结构为,中间两个碳原子既在乙烯平面上,又在乙炔直线上,

所以直线在平面上,所有原子共平面。

②平面与平面相连如果两个平面结构通过单键相连,则由于单键的旋转性,两个平面不一定重合,但可能重合。

如苯乙烯分子

中共平面原子至少12个,最多16个。

③立体与平面相连如果甲基与平面结构通过单键相连,则由于单键的旋转性,甲基的一个氢原子可能暂时处于这个平面上。

如丙烯分子

中,共面原子至少6个,最多7个。

如甲苯中的7个碳原子(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和甲基上的一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苯环上的5个氢原子)这12个原子一定共面。

此外甲基上1个氢原子(①H,②C,③C构成三角形)也可以转到这个平面上,其余两个氢原子分布在平面两侧。

故甲苯分子中最少12个,最多有可能是13个原子共面。

(4)必记规律

①结构中每出现一个饱和碳原子,则整个分子不再共面。

②结构中每出现一个碳碳双键,至少有6个原子共面;

③结构中每出现一个碳碳三键,至少有4个原子共线;

④结构中每出现一个苯环,至少有12个原子共面

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烷烃的习惯命名法

如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分别是:

CH3CH2CH2CH2CH3,用习惯命名法分别为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2.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

(1)烷烃命名

①烷烃命名的基本步骤选主链、称某烷;编号位,定支链;取代基,写在前;标位置,短线连;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

②原则

A.最长、最多定主链

a.选择最长碳链作为主链.

b.当有几个不同的碳链时,选择含支链最多的一个作为主链.如

含6个碳原子的链有A、B两条,因A有三个支链,含支链最多,故应选A为主链.B.编号位要遵循“近”、“简”、“小”a.以离支链较近的主链的一端为起点编号,即首先要考虑“近”.b.有两个不同的支链,且分别处于距主链两端同近的位置,则从较简单的支链一端开始编号.即同“近”,

考虑“简”.如

若有两个相同的支链,且分别处于距主链两端同近的位置,而中间还有其他支链,从主链的两个方向编号,可得两种不同的编号系列,两系列中各位次和最小者即为正确的编号,即同“近”、同“简”,考虑“小”.如

C.写名称按主链的碳原子数称为相应的某烷,在其前写出支链的位号和名称.原则是:

先简后繁,相同合并,位号

指明.阿拉伯数字用“,”相隔,汉字与阿拉伯数字用“”连接.如②b中有机物命名为3,4二甲基6-

乙基辛烷.

⑵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①选主链:

将含有双键或三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作为“某烯”或“某炔”.

②编号位:

从距离双键或三键最近的一端对主链碳原子编号.

③写名称:

将支链作为取代基,写在“某烯”或“某炔”的前面,并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双键或三键的位置.

⑶苯的同系物命名

①苯作为母体,其他基团作为取代基例如:

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甲基取代后生成甲苯,被乙基取代后生成乙苯,如果两个氢原子被两个甲基取

代后生成二甲苯,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可分别用邻、间、对表示.

②将某个甲基所在的碳原子的位置编为1号,选取最小位次给另一个甲基编号.

四、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研究有机物的基本步骤

(1)用重结晶、蒸馏、萃取等方法对有机物进行分离、提纯;

(2)对纯净的有机物进行元素分析,确定实验式;(3)可用质谱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4)可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确定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和各类氢原子的数目,确定结构式。

2.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1)元素分析

①定性分析

用化学方法鉴定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如燃烧后C―→CO2,H―→H2O,S―→SO2,N→N2.

②定量分析将一定量有机物燃烧后分解为简单无机物,并测定各产物的量从而推算出有机物分子中所含元素原子的最

简单整数比,即实验式

③李比希氧化产物吸收法

用CuO将仅含C、H、O元素的有机物氧化后,产物H2O用无水CaCl2吸收,CO2用KOH浓溶液吸收,计算出分子中碳、氢原子在分子中的含量,其余的为氧原子的含量.

(2)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

①原理

样品分子

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

到达检测器的时间因质量不同而先后有别质谱图

②质荷比:

分子离子与碎片离子的相对质量与其电荷的比值.最大的数据即为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3.分子结构的鉴定

(1)结构鉴定的常用方法

①化学方法:

利用特征反应鉴定出官能团,再制备它的衍生物进一步确认.

②物理方法:

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

(2)红外光谱(IR)当用红外线照射有机物分子时,不同官能团或化学键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中处于不同的位置.(3)核磁共振氢谱

①处在不同化学环境中的氢原子在谱图上出现的位置不同;

②吸收峰的面积与氢原子数成正比.

2.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的确定

(1)元素分析

①碳、氢元素质量分数的测定最常用的是燃烧分析法.将样品置于氧气流中燃烧,燃烧后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分别用吸水剂和碱液吸收,

称重后即可分别计算出样品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②氧元素质量分数的确定

⑶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规律

①最简式规律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无论多少种,以何种比例混合,混合物中元素质量比例相同.要注意的是:

a.含有n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醛与含有2n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羧酸和酯具有相同的最简式.

b.含有n个碳原子的炔烃与含有3n个碳原子的苯及其同系物具有相同的最简式.

②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有机物

a.含有n个碳原子的醇与含(n-1)个碳原子的同类型羧酸和酯.

b.含有n个碳原子的烷烃与含(n-1)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醛.

③“商余法”推断烃的分子式(设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a.

得整数商和余数,商为可能的最大碳原子数,余数为最小的氢原子数.

b.

的余数为0或碳原子数大于或等于氢原子数时,将碳原子数依次减少一个,每减少一个碳原子即增加

12个氢原子,直到饱和为止.

3.有机物分离提纯常用的方法

⑴蒸馏和重结晶

⑵萃取分液

①液——液萃取:

利用有机物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将有机物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的过程.

②固——液萃取:

用有机溶剂从固体物质中溶解出有机物的过程.

⑶色谱法

①原理:

利用吸附剂对不同有机物吸附作用的不同,分离、提纯有机物.

②常用吸附剂:

碳酸钙、硅胶、氧化铝、活性炭等

3.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方法

不纯物质

(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简要实验操作

方法及步骤

 

盐析

油脂的皂化产物中分离出高级脂肪酸钠

 

氯化钠

混合搅拌后,静置,取上层物质,过滤、干燥

 

渗析

 

淀粉胶体(氯化钠)

将混合物置于半透膜袋中,浸在蒸馏水中[

分馏

汽油(柴油)

加热,由温度计控制

 

蒸馏

乙醇(水)

生石灰

混合后加热、蒸馏,收集馏分

乙醇(乙酸)

氢氧化钠

混合后加热、蒸馏,收集馏分

乙醇(苯酚)

氢氧化钠

混合后加热、蒸馏,收集馏分

乙醇(乙酸乙酯)

氢氧化钠、硫酸

先加NaOH,后蒸馏,取剩余物加H2SO4

再蒸馏,收集馏分

 

分液

苯(苯酚)

氢氧化钠溶液

混合后振荡、分液,取上层液体

 

苯酚(苯)

氢氧化钠、二氧化碳

混合后振荡、分液,取下层液体,通入足量CO2再分液,取油层液体

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碳酸钠溶液

混合后振荡、分液,取上层液体

乙酸乙酯(乙醇)

混合后振荡、分液,取上层液体

溴乙烷(乙醇)

混合后振荡、分液,取下层液体

溴苯(溴)

氢氧化钠溶液

混合后振荡、分液,取油层液体

 

洗气

甲烷(氯化氢)

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将混合气通过盛有水或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乙烷(乙烯)

溴水

将混合气通过盛有溴水的洗气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