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2674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0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实验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实验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实验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实验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实验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实验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实验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实验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实验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实验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实验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实验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实验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实验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实验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实验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实验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实验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实验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初中物理实验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实验题.docx

《初中物理实验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实验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物理实验题.docx

初中物理实验题

初中物理实验题大汇编

 

(一)测密度

1.小王同学用天平和量筒做“测定牛奶密度的实验”。

(1)实验的原理为________;

(2)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调节游码,当指针在标尺中央红线的两边摆的幅度相等时,停止调节;

②把盛有牛奶的玻璃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指针指在标尺的中央,测得牛奶和玻璃杯的总质量为m1;

③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进量筒,如图所示,记下牛奶体积V;

④把玻璃杯和杯中剩下的牛奶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当天平恢复平衡时,托盘上三个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记下质量m2.

⑤把以上步骤中测得数据填入下表中求出牛奶的密度.

a)小王的实验步骤中有一处明显不合理,请更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在实验步骤④中,小王在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时,首先做的是()

A.先加50g的砝码B.先加5g的砝码

C.先移动游码D.随便,都可以

c)写出小王计算牛奶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

d)为了使测量结果更精确,请你提出一个可行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

(3)小林同学的步骤是:

先用量筒测出一定体积的牛奶,再倒入已经测出质量的烧杯中,最后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最后求得牛奶的密度。

与小王同学的方案相比,哪一个更好?

为什么?

 

2.在一次郊游中,小明拾到一块颜色特别的石块,他想通过实验测出这块石块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g

3)再用量筒测出石块体积如图丙是:

,则石块密度是_______g/cm3=kg/m3

分析上述实验操作过程,发现会导致测量的密度值偏小,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运动员短跑时的平均速度

为测量运动员短跑时的平均速度.在室外测出40m的路程,每隔10m作一记号.选出4位记时员分别站在10m、20m、30m、40m处;让该运动员跑完40m路程即告实验完毕。

(1)实验中所用的主要器材是_______和_______;

(2)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

(3)设计出实验记录表格。

 

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

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质量m/g

100

200

300

500

重力G/N

1

2

3

4

5

(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2)把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钩上,钩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受到的重力大小,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

(3)图14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N;

(4)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14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

(5)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跟质量成.

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时,首先将弹簧的B端固定,再用两个测力计沿相反方向拉A端,使A端到达某一点O并记录下该点的位置,然后在表格中记录下两个拉力的大小与方向,再用一个测力计拉弹簧A端,仍将A端拉伸到O点,记录此时拉力的大小和方向,

(1)图中F1,F2两个力的方向应该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下表记录中你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用一个测力计拉弹簧时,仍要将弹簧A端拉到O点再读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施力情况

大小

方向

用两个测力计

F1=2.5N

向右

F2=1N

向左

用一个测力计

F=1.5N

向右

(二)测滑动摩擦力

[示例]:

小明进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实验过程中,他必须____________拉木块,根据____________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甲乙两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甲丙两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丙

(3)在此基础上小明又猜想:

滑动摩擦力大小是否会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有关?

请你利用图中已有器材验证小明的猜想。

写出你的做法,并写出判断的方法。

 

运动和力

物体不受力会怎样运动?

这个问题不能仅靠理论分析来推测,应尽可能通过实验来回答。

为此,设计实验如下:

①在水平的桌面上架设一个斜面,在斜面的某一合适高度作记号A;

②在桌面上铺上毛巾,让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用刻度尺测量小车在毛巾上滑行的距离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③把毛巾换成棉布,重复②中的其余步骤;

④最后去掉毛巾,再重复②中的其余步骤;

⑤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接触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较大

小车运动的距离S(单位:

cm)

18.30

26.83

(1)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处。

(2)让小车每次都从A点下滑,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表中内容可知:

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___________越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

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

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__________运动,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车最后停下来,是因为受到   力的作用,可见力是改变物体________的原因。

压强—压力的作用效果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二个实验,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

比较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受

力面积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比较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压力

相同时,受力面积,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图中各图所示的操作。

(1)为了顺利完成实验,除图中画出的器材外,还需要用到_______;

(2)比较________两图,可以知道:

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它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3)A、B、C三个图中,压强计的橡皮膜朝不同的方向,U形管两边都有高度差,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比较B、D、E三个图,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某实验小组做探究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小和

金属块排开的水重的关系的实验,按照图A、图B、

图C、图D的顺序做实验。

⑴请将下面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的内容补充完整,并写

出实验结论.(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已经标出,实验结论

可以用式子表示)。

金属块重/N

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金属块受到的浮力/N

桶和桶中的水的总重/N

空桶重/N

金属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N

4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小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经历了如下的实验步骤:

A、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__________位置平衡;

B、在杠杆的两边挂上钩码,并移动悬挂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

C、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并重新调节,再次使杠杆平衡;

D、如此多次测量,得到多组数据。

(1)小强进行步骤A的调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动力/N

动力臂/cm

阻力/N

阻力臂/cm

1

4

5

2

10

2

1.5

10

3

5

3

2

15

3

10

4

l

20

1

20

分析上表,用F1、F2、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平衡条件可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小强进一步做如图所示的实验时,发现不再满足

(2)中得到的规律,请你对此作出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12所示的滑轮组进

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物重

G/N

物体上升的高度h/cm

测力计的示数F/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1

6

3

2.5

9

2

6

5

2.5

17

3

6

8

2.5

24

(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在做图12中的实验时要_________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实验测量机械效率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

②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对重物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J,拉力做的总功为_______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无关。

(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13所示。

①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

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

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了以下三步实验操作:

A、让铁球甲从斜面F点滚下打到一个小木块上,推动木块使木块从位置A移动,记下木块移动到的位置B。

B、让铁球甲从斜面E点滚下,打到相同的小木块上,推动木块使木块从位置A移动,记下木块移动到的位置C。

C、换一铁球乙(m乙>m甲)从斜面上F点滚下,打到相同的小木块上,推动木块从位置A移动,计下木块移动到的位置D

(1)每一次都要让铁球推动木块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A、B两步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____、C两步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的比热容

夏天中午海边的沙子热,海水却很凉;傍晚海边的沙子凉,海水却较暖和。

对此,同学们提出如下猜想:

可能是沙子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都比水快,两探究小组都设计实验去验证。

(1)他们在实验前准备了火柴、酒精灯、烧杯、沙子、水、搅棒、铁架台、石棉网,除此之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使用搅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应取________和________均相等的沙子和水。

(3)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中把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成用________的酒精灯加热,比较______________来判断。

这种方法建立在一个假设的基础上,这个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为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一个记录数据用的表格:

 

(5)两小组获得的实验结论分别是:

①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沙子的时间短;②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沙子的温度上升得多。

你认为上述结论能验证实验猜想的是_________(选填“仅是①”、“仅是②”或“①和②”)。

(6)探究过程中也有部分同学提出猜想:

可能是中午海水蒸发吸收热量,所以温度低;而沙子不蒸发,所以温度高,你认为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小芳同学在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

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②:

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③:

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供她选择的导体如下表所示:

序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A

镍铬合金

0.8

0.5

B

锰铜

0.8

1

C

锰铜

0.8

0.5

D

锰铜

1.2

0.5

 

她画出了如右图甲所示的电路图(M、N之间为导体),并正确连接了电路.请完成下列填空(只填序号):

(1)要验证猜想①,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____________;

(2)要验证猜想②,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____________;

(3)要验证猜想③,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____________;

(4)电路中,电流表与小灯泡均可用于显示电流大小,你认为,两者中,选用________效果更好.在电路中接入小灯泡还可以起到防止________的作用.

(5)有同学提出,要探究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老师向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废灯泡的灯芯,请用这个灯芯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要求:

在图乙中补全电路图. 

探究欧姆定律

我们已进行过“探究欧姆定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甲中把余下部分的电路用笔划线代替导线连接好,并在右边方框中画出电路图. 

(2)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值为__________A.

(3)丙、丁两图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其中表示电阻不变,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是__________(填“丙”或“丁”).

(4)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在家里做测白炽灯功率的实验,因家里一般没有电压表和电流表,所以可以利用家庭中都有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测量更方便.

(6)综合甲、乙丙图像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1)小明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同小组的小亮在检查时认为,从实验目的来看,实验电路上有一根导线连接错了,建议小明改接。

①请你在接错的那根线上打“×”,并另画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②如果不改接这根导线,对实验的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具体说明是什么影响).

 

(2)小明将电路改接正确后,合上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示如图丙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是V,电流表的读数是A,被测电阻Rx的阻值是Ω。

(3)小亮为他俩在全班首先获得测量结果而高兴,准备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你认为他们的实验真的结束了吗?

你会给他们提出什么建议呢?

①写出你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提出这个建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示例]如图所示,小红同学用“伏安法”研究小灯泡发光时的电阻规律.

(1)小灯泡标有“3.8V”字样,电阻约为10Ω,则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量程,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量程;

(2)将下图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在A端时小灯泡最亮),并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3)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到_______端;

(4)实验中,小红同学已经得到了下表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电 压/V

1

1.5

2

2.5

3.8

电 流/A

0.16

0.23

0.28

0.31

电 阻/Ω

灯泡亮度

非常暗

很暗

稍亮

①第5次实验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数据填入表格,此时灯泡的阻值为________Ω.

②从已有数据推测,当电压为3.8V时,灯泡的亮度将________(更亮/更暗),灯泡的电阻将________(更大/更小/不变).

③预期小红将得出的实验结论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小红准备在实验数据全部测出后,对电阻取平均值,请问她这样做是否有意义?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灯泡上所标明的电压值,是灯泡的____电压,为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根据额定功率的意义和公式P=____,必须把灯泡两端的电压调整为____电压,并测出通过灯泡的____。

(1)为了测定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可用如图所示电路,甲、乙是两只表,甲表是____,乙表是____。

(2)在连接线路时,电键K应处于____状态,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应滑至____端。

(3)当合上开关S以后,发现灯泡两端的电压只有2V,为了使灯泡两端电压达到2.5V,则滑动变阻器滑片C应向____端移动。

(4)若估计到电灯阻值约10Ω,而电源由两节干电池组成,那么甲表应选的量程是____,乙表应选的量程是____。

(5)如果甲、乙两表如图所示,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____,通过灯泡的电流强度为____,灯泡功率为____。

(6)把下图中的实物按图所示的电路连接起来

(2)某班同学到实验室做“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

被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电阻约为10Ω。

实验室有如下器材:

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三只:

R1(5Ω0.5A)、R2(10Ω0.5A)、R3(500Ω1A)。

同学们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

(1)电压表应选用挡,滑动变阻器应选用(选填“R1”、“R2”、“R3”);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

(2)实验电路接好后,合上开关时,部分同学发现电路出现故障,主要有下表所列的两种情况,请根据现象和检测结果指出故障的可能原因:

故障现象

检测

故障原因

灯泡较暗、两表的示数均较小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现象不变

灯泡不亮、电压表示数较大、电流表无示数

取下灯泡,两表的示数不变

(3)下表为某小组的实验记录分析表:

实验序号

电压表示数/V

电流表示数/A

功率/W

额定功率/W

1

3.0

0.36

1.08

2

3.8

0.4

1.52

3

4.5

0.42

1.89

老师认为该小组数据处理过程有误,你认为正确测量结果P额=W。

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

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中,R1、R2是两个电阻圈,R1的阻值大于R2的阻值,电阻圈上各夹一根火柴.接通电路,一会儿观察到两电阻圈上的火柴先后被点燃,这说明电流通过电阻时会产生热,将能转化为能。

若继续进行以下实验:

(1)断开开关,待两个电阻圈完全冷却,再重新各夹一根火柴,使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较大。

接通电路,经历时间t1,R1上的火柴先被点燃.这说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________越大,产生的_越多。

(2)断开开关,待两个电阻圈完全冷却,再重新各夹一根火柴,使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较小。

接通电路,经历时间t2,R1上的火柴先被点燃,比较发现t2小于t1.由此推理,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_______越大,产生的_越多。

电磁感应现象

如图所示,在磁场中悬挂一根导体ab,把它的两端跟电流表连接起来。

依次进行如下实验,在空白处填写“偏转”或“不偏转”。

(1)导体ab不动,闭合开关,电流表的指针;

(2)闭合开关,使导体ab在磁场中上、下运动,电流表的指针;

(3)闭合开关,使导体ab在磁场中左、右运动,电流表的指针;

(4)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跟哪些因素有关

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跟哪些因素有关,小聪所在的实验小组用漆包线(表面涂在绝缘漆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绕若干圈,制成简单的电磁铁,结合其它实验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b、c、d中观察到的情况,完成下面填空:

(1)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的不同,来判断它________不同。

(2)通过比较_________两种情况,可以知道通过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3)通过比较d中甲、乙两个电磁铁,发现外形结构相同的电磁铁,通过相同的_____时,线圈匝数越_______,磁性越强。

7.小华学了有关电磁方面的知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

(1)为了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小华应选用_________装置进行实验.

(2)小华选用甲装置探究有关知识时,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①让直线ab静止在磁场中;      ②让导线ab在磁场中左右运动;

③让导线ab沿竖直方向上下缓慢运动.

其中能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是______。

(填序号)

 

(3)如果在乙装置的实验中,当开关闭合时,发现直导线ab向左运动,若要使导线ab向右运动,你采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