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南京三模十四历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2839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南京三模十四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南京三模十四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南京三模十四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南京三模十四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南京三模十四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届南京三模十四历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届南京三模十四历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届南京三模十四历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届南京三模十四历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届南京三模十四历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届南京三模十四历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届南京三模十四历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届南京三模十四历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届南京三模十四历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南京三模十四历史.docx

《届南京三模十四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南京三模十四历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南京三模十四历史.docx

届南京三模十四历史

2018届南京市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十四)

历史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庄子·天道篇》: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荀子·天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两者都强调(  )

A.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B.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C.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D.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2.史学家柳翼谋说:

“始皇时代……以一政府而统制方数千里之中国……凡秦之政,皆待汉行之。

秦人启其端,汉人竟其绪。

”下列表述与此观点不符的是(  )

A.出击匈奴、巩固边疆B.设置郡县、管辖地方

C.推荐贤良、察举选官D.控制思想、文化专制

3.右图是中国古代农耕技术示意图,该技术的使用(  )

A.推动灌溉技术的发展

B.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C.促成小农经济的形成

D.说明一年两熟制出现

4.《东京梦华录》载:

“每日如宅舍宫院前……卖铜铁器、衣箱、磁(瓷)器之类……新郑门、西水门、万胜门,生鱼有数千担入门……十字街南去,姜行……东去乃潘楼街,街南日鹰店,只下贩鹰鹘客,馀皆真珠匹帛,香药铺席……马行(街)北去,乃小货行时楼、大骨傅药铺,直抵正系旧封丘门,两行金紫医官药铺。

”材料主要体现了北宋(  )

A.市场分布类化B.彩瓷交易频繁C.商帮经营兴盛D.长途贩运繁荣

5.“从文以载道的桎梏中挣脱出来的明清传奇文人作家,表现出两种创作倾向:

一是张扬言情,一是调和情理。

他们文学观念的波动犹如钟摆,时而偏向载道,时而偏向言情,但终归保持着一种超稳定的平衡状态。

”这表明当时的文学(  )

A.具有离经叛道的时代特色B.以张扬个性为其主要目标

C.以传奇作为主要表现形式D.仍然受到理学的较大影响

6.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资政新篇》主张:

“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

兴银行……兴器皿技艺。

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

”义和团时期揭帖称:

“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

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

”导致两者对待西方文明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与保守性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程度不同

C.所处时代主要矛盾存在差异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7.《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

“它对中国社会造成多方面的灾难……但是,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精神上的强击,它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

”这里的“它”是指(  )

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戊戌变法D.五四运动

8.辛亥革命时期,因女子参军而出现了女子国民军、女子北伐光复军、女子军事团、女子经武练习队等团体。

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了女子参政同盟会、女子参政同志会、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

这表明(  )

A.国民政府重视对女性权利保护B.政治变革推动了社会风气变化

C.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社会转型期女性平等地位确立

9.下列材料摘编自《国民政府经济管理办法一览表》。

时间

条例名称

主要内容

1939年

《矿产品运输出口管理规则》《川康铜业管理规则》等

直接干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

1941年

《战时经济体系基本纲领》《管理工业机器、化工材料细则》、《管理液体燃料规则》等

扩大国营,联合民营;部分企业收归国有

据此推断,这一时期(  )

A.政府注重轻、重工业协调发展B.公有制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仍继续推行D.国民政府加强对经济全面控制

10.“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一定要搞好。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克服大汉族主义。

在存在有地方民族主义的少数民族中间,则应当同时克服地方民族主义。

无论是大汉族主义或者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各族人民的团结,这是应当克服的一种人民内部的矛盾。

”毛泽东此番讲话的背景是(  )

A.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建立之初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之时

11.《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规定:

特区企业雇用的职工,由该企业按其经营的要求进行管理,必要时可以解雇,其手续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办理。

这一规定有利于(  )

A.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C.确立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自主权D.激发工人积极性,提升企业效益

12.“对于一国本身来说,它将阻止外来敌对势力的渗透,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它倡导多方面的合作,会给国家的发展带来裨益。

对于双边和多边关系来说,它不仅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而且为形成长远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关系奠定了基础。

”材料评价的国际组织是(  )

  

 

ABCD

13.有学者评价说:

“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不难想象那些凶暴而野心勃勃的人能利用这句格言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有人可以利用这句格言为任何邪恶的行径装上科学或哲学的门面。

”“这句格言”代表的思想(  )

A.体现古代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B.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C.推动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D.否定了神的存在,树立了人的尊严价值

14.1901年,美国金融巨头摩根收购了卡内基的钢铁公司,成立了美国钢铁公司;后来又不断兼并其它中小公司,最终控制了全国钢产量的65%。

此后并购浪潮席卷了美国,每年大约有3000家中小公司消失,大企业控制了大部分市场。

材料所反映的现象(  )

A.推动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B.违背了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C.有利于优化企业经营管理D.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5.霍金在《时间简史》中写道:

“他提出了革命性的思想,即引力不像其他种类的力,它只不过是时空不是平坦的这一事实的结果,而早先人们假定时空是平坦的。

”文中的“他”(  )

A.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B.揭示自然界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C.奠定了现代物理科学研究的基础D.开创物理学进入微观世界的研究

16.下列表格中的现象,说明了美国最高法院(  )

1935年5月27日

最高法院扼杀了3项“新政”立法,其中包括《全国工业复兴法》

1936年1月6日

最高法院以6对3票判决《农业调整法》违宪

1936年6月1日

最高法院以5票对4票判决纽约州的一项规定妇女与儿童最低工资的法律违宪

A.成为国家权力中心B.缺乏与时俱进理念

C.非常时期高度集权D.注重维护宪法权威

17.1938年苏联政府在一份决议中指出:

企业中不安心工作者、懒汉、旷工者和贪图私利的人……给工业、运输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他们常常只工作4~5小时,白白浪费了其余2~3小时的工作时间,国家和人民因此常常每年损失几百万个工作日和几十亿卢布。

该决议反映出当时苏联(  )

A.工人阶级队伍觉悟低下B.国民经济呈现衰退景象

C.工业化的目标难以实现D.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暴露

18.1961年不结盟运动第一次首脑会议宣言倡导,反对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要求签订国际性的裁军条约,消除经济不平衡,废除国际贸易中心的不等价交换,撤除一切设在别国领土上的军事基地和消除核战争的威胁,只有根本消除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才能实现持久和平。

宣言表明不结盟运动(  )

A.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B.以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为行动纲领

C.联合全球治理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D.谋求实现各国政治民主化与自由化

19.1971年,英国失业率正在上升,失业人数超过100万,这个数字人民很难接受。

新当选的保守党政府立即着手解决失业问题,但是又出现了更大程度上的通货膨胀。

此后为解决上述问题,英国政府(  )

A.进一步扩大福利国家规模B.调整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

C.加强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D.开创“新经济”的发展模式

20.“它创造的艺术世界基于现实,但又不是模拟现实的‘镜像世界’,而是一个想象的、超现实的、主观化了的世界。

因此它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常常会改变生活原有的形态,在感情和理想的强烈作用下,大胆地、人为地、创造出虚构的意向、人物或环境。

”下列作品表现的风格与材料描述一致的是(  )

 

 

 

ABC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计60分。

其中第21小题13分,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13分,第24、25题各10分。

21.(13分)行省制度是元朝开创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阅读材料:

材料一 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

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

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

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

——《元史·卷91》

材料二 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

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

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地。

——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三 元朝史学家揭傒斯说,“镇以磐石宗,重以分省寄”,《元史·明宗纪》也称行省为“方面之寄”。

合而论之,即在传统的郡县制基础上另加行省之类的高层督政组织于中央与路府州县之间,把行省当做分寄与集权的枢纽,既有所分寄,又立足于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行省的主要职能及行省在设置上的变化。

(3分)

 

(2)据材料二,元朝行省划界的原则是什么?

并分析其意图。

(4分)

 

(3)综合以上材料,指出行省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并概括元朝行省在国家权力结构上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地位。

(6分)

 

22.(14分)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阅读材料:

材料一 自强这一概念在19世纪60年代已被赋予新的意义。

就民族意义而言,自强以图御侮开始成为自觉意识,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刺激的结果……文化教育上的新设施是洋务运动仅次于工业的重要内容。

这些设施,是传统的封建文教体制边上长出来的新东西。

虽然它们没有直接取代后者,但由于它们的存在,保守的封闭圈子毕竟出现了缺口。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教育救国思潮的发展脉络是与中国近代社会救亡图存的主题相一致的。

内忧外患之下,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必然构成近代文化知识体系的重要部分,发展教育被看成了重要的甚至根本的手段。

民族危机愈深,救亡图存的呼声愈高,教育救国的思潮就愈为高涨。

各时期教育救国的重提并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从“睁眼看世界”、到“变器不变道”、再到“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从知识层次、到制度层次、再到文化心理层次,教育救国论者在对中西文化的反思中对“教育救国”内涵的认识逐步丰富和深化。

教育救国论者以自己的积极实践推动了旧中国教育的发展,他们所焕发和激起的爱国热情,时至今日仍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摘编自吴玉伦《教育救国思潮的形成与发展》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在文化教育方面“新设施”的主要表现。

教育“缺口”的打开带来了哪些影响?

(4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近代中国前期的相关史实,以“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与救亡图存的关系”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

(10分)(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流畅;280字左右)

 

23.(13分)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深,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 通常认为,全球化经历了三个波次或四个阶段。

从地理大发现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波全球化浪潮,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全球化空前曲折及调整时期,一战爆发和1930年国际金本位制崩溃,全球化开始了第一次逆转过程;二战后是分裂及平行推进的第二波全球化时期;冷战结束后则是全球化深入、全球拓展的第三波,全球化时代的真正到来。

总体上看,近500年以来,全球化尽管有重大挫折,但依然不断深化向前。

——储昭根《当前西方的反全球化浪潮:

成因及未来走向》

材料二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出现了明显的逆全球化倾向……本轮逆全球化动向具有强烈的政治力量主导性。

过去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力量来自民间社会,政治力量则极力助推经济全球化,但如今这种局面似乎发生逆转。

欧美国家利用国家权力限制本国资本、企业的自由流动,强行干预自由市场机制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国家经济管制极端化。

——吴志成、吴宇《逆全球化的演进及其应对》

材料三 当前全球化逆动是美国等西方大国对其推动的全球化主动收缩,是基于全球化进程中利益分配不满的反映,也是美国对自己推动的全球化规则体系开始改弦更张……特别是近年以来英国脱欧、特朗普退出TPP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引发国际社会高度警觉。

——摘编自陈伟光等《逆全球化暗流与中国应对》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全球化发展进程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球化开始第一次逆转”的主要经济背景和主要表现。

(4分)

 

(2)据材料二,“本轮逆全球化倾向”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5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逆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对全球化的不利影响。

(4分)

 

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整顿吏治是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上开公利而塞私门,以致民力,私劳不显于国,私门不请于君……今恃多官众吏,官立丞、监。

夫置丞立监者,且以禁人之为利也……无宿治,则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国之大臣诸大夫,博闻、辨慧、游居之事,皆无得为,无得居游于百县。

——《商君书》

材料二 鞅新令行於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於是太子犯法。

卫鞅曰: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将法太子。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及(秦国)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楉,古之吏也。

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

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

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

——《荀子·强国》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商鞅为整顿吏治采取的措施。

(4分)(不得摘抄原文)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商鞅是如何解决官员违法问题的。

(2分)

 

(3)据材料三,概括商鞅变法的吏治改革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吏治建设的看法。

(4分)

 

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拿破仑说:

“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阅读材料:

材料一 第8条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 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545条 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的补偿时,不在此限。

——《拿破仑法典》

材料二 5月19日,拿破仑在十分荒谬的借口下,大肆掠夺意大利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些稀世珍品,如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手稿以及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绘画大师奥那多·达·芬奇和拉斐尔的杰作等等……新的更为严厉的新闻检查制度建立了。

历史剧只能演远古时代的,即便是拿破仑所尊崇的高乃伊,其剧本也必须进行删减。

每次上演歌剧时,都必须请示他,不只是在创作后送交审查,连选题也要进行审查。

宗教题材作品一律禁止,神话故事都备受推崇……原先拿破仑只册封最勇敢的元帅、最能干的参议员和大臣为亲王、伯爵、侯爵,作为最高荣誉。

如今,这些新贵族的子孙,富有的胡作非为者和游手好闲者,竟可以享受一代法国人为之奋斗十年、流血流汗誓言废除的种种特权。

——(德)埃米尔·路德维希《拿破仑传》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影响拿破仑制定该法典的主要因素,并分析该法典的意义。

(5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拿破仑违背了哪些原则?

并分析其原因。

(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准则有哪些?

(1分)

 

2018届南京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十四)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A 2.C 3.B 4.A 5.D 6.C 7.B 8.B 9.D 10.D 11.C 12.B 13.A 14.C 15.C 16.D 17.D 18.A 19.B 20.A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

第21小题13分,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13分,第24、25小题各10分,共计60分。

21.(13分)

(1)职能:

掌管地方军政大权。

(1分)变化:

从临时到逐渐固定;行省长官由宰相兼职到地方专职。

(2分)

(2)原则:

犬牙交错。

(1分)意图:

加强军事控制;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3分)

(3)关系:

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表里);行使权力受中央政府节制。

(2分)特点:

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

(2分)地位:

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最高级演变;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分)

22.(14分)

(1)表现: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2分)

影响:

培养了近代科技人才;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

(2分)

(2)(10分)论点(1分) 论据(8分) 论证(1分)

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与救亡图存主题一致,其内涵逐渐丰富和深化。

(1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促使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其中一系列的教育措施开近代教育的先河,推动了探索学习器物的救国之路。

(2分)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促使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变法,要求兴学校、改科举,设立京师大学堂,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习制度的救国之路。

(2分)

《辛丑条约》签订后,随着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扩大,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发展。

(2分)

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采取“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进一步促进思想解放,救国探索由制度层面发展到思想层面。

(2分)(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流畅,1分)

23.(13分)

(1)特点:

阶段性、曲折性、渐进性。

(任两点2分)背景:

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1分)表现: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关税战或贸易战)。

(1分)

(2)变化:

逆全球化的推动力量由民间主导转为政府主导(政治力量主导)。

(2分)

原因:

政府利用国家权力干预自由市场;金融危机的冲击;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部分大国国际责任意识的消减;民族(民粹)主义思想抬头。

(任三点3分)

(3)实质:

调整规则以实现利益重新分配。

(1分)不利:

不利于各国市场的开放;妨碍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阻碍了各国的经济合作。

(3分)

24.(10分)

(1)措施:

不允许私下请托;设置监察官员;不得拖延公务处理;不允许官员外出休闲娱乐。

(4分)

(2)解决:

制定《秦律》;严格执行。

(2分)

(3)成效:

官员忠于职守;不结党营私;行政高效。

(3分)

看法:

吏治建设要有制度保障;吏治建设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任一点1分)

25.(10分)

(1)原因:

维护统治的需要;资产阶级本质特征。

(2分)意义:

政治局势的需要;启蒙思想的影响;拿破仑个人的努力。

(3分)

(2)原则:

平等自由、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分)意义:

保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典。

(2分)

(3)准则:

全面客观、辩证评价;是否符合历史时代发展潮流。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