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高三文综第一次适应性测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2893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9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南宁市高三文综第一次适应性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高三文综第一次适应性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高三文综第一次适应性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高三文综第一次适应性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高三文综第一次适应性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高三文综第一次适应性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高三文综第一次适应性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高三文综第一次适应性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高三文综第一次适应性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高三文综第一次适应性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高三文综第一次适应性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高三文综第一次适应性测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高三文综第一次适应性测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高三文综第一次适应性测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高三文综第一次适应性测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高三文综第一次适应性测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高三文综第一次适应性测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高三文综第一次适应性测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高三文综第一次适应性测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南宁市高三文综第一次适应性测试.docx

《广西南宁市高三文综第一次适应性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南宁市高三文综第一次适应性测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西南宁市高三文综第一次适应性测试.docx

广西南宁市高三文综第一次适应性测试

南宁市2012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适应性测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3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江苏将在2020年前新建5条过江通道,杭州湾绍兴大桥、萧山大桥也正在规划之中,长三角已突破“Z”字形成网格化,将形成“一二三四”小时交通圈。

图1为长三角的“Z”形发展带,回答下列1~2题。

1.下列不属于城市都市圈优势的是()

A.加强城市间联系,形成城市整体

B.减少重复建设,节约城市的费用,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C.形成集聚优势,提高国际国内竞争力

D.扩大都市间时间距离,提高城市化发展

2.交通运输的发展对都市圈的主要意义是()

A.加强城市间的联系与协作,增强通达性

B.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强城市财政收入

C.是发达地区重要城镇的空间组织形式之一

D.加快产业升级,发展第三产业

 

一个坡面在顺坡方向降水、入渗强度、坡面质地一致的情况下,不同坡段侵蚀量也不相同,图2表示侵蚀量在坡面上的变化。

读图回答第3~5题。

3.由图可知关于坡面侵蚀最严重的地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拔最低B.海拔约40米

C.侵蚀量为10kg•m2D.与坡顶相对距离为180米

4.从图中信息考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黄土高原的塬面上不用平整土地,侵蚀量也不大

B.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中修筑梯田主要是为了发展特色旅游业

C.在南方低山丘陵区的坡面中段主要发展林果业

D.在南方低山丘陵区缓坡和中坡都可以开垦为梯田

5.假如图示地区在洛杉矶,则该地河流泥沙含量最多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图3左图展现了某一时刻地球晨昏线的分布,右图为该时刻亚洲部分地区气压分布图,据图回答6~8题。

6.说出最初获得左图资料的地理信息技术()

A.RSB.GISC.GPSD.GS

7.分析此时甲地气压性质及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低压,受副极地低压控制

B.高压,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低压,甲地此时增温快,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

D.高压,甲地此时降温快,空气冷却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

8.有关海南岛该日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吹西北风,风速较大B.气温回升,雨过天晴

C.吹东北风,气温降低D.受冷空气影响,气压降低

 

读图4,冬至日这一天,甲地当日物体影子最短时,北京时间为12:

20,且甲地与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据此回答9~11题。

9.甲地经纬度为()

A.(40ºN,125ºE)B.(40ºN,115ºE)

C.(30ºN,116ºE)D.(116ºE,50ºN)

10.如果某日甲地比乙地昼长60分钟,则甲地与乙地日出日落相比()

A.日出迟30分钟B.日出早90分钟C.日落迟90分钟D.日出早30分钟

11.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山麓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B.乙地夏季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C.甲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始终比乙地大

D.乙地多阴雨天气,是我国获得太阳辐射最少的地方

12.《粱书·诸夷传》:

“今以此国群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五体投地”一词源于()

A.佛教礼仪B.道教教义C.墨家经典D.儒教学说

13.《论语·宪问》:

“子曰:

‘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谲:

欺诈之意)’”齐桓公之所以得到孔子的肯定,主要是因为他()

A.和晋文公的阶级立场不同B.主张“通工商之利”

C.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称霸D.率先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

14.下图是《清代的水田价格与米价》走势图(图5),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白银大量流入是造成中国地价与米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B.康乾时期人口的大量增加是粮价上升的直接因素

C.鸦片战争后的地价与粮价呈同态上升趋势

D.太平天国运动是粮价升高地价下降的重要因素

15.我国古代某本巨著在其序言中说道:

“制图之体有六焉,一曰分率,所以辩广轮之度也;二曰准望,所以正彼此之体也;三曰道里,所以定所由之数也;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此三者,各因地而制宜,所以校夷险之异也。

”由此可以判断出此著作()

A.成书于西汉时期B.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原则

C.所说的“准望”就是距离D.作者应该是北魏地理学家邮道元

16.“自……法行,则夏税、秋粮、均徭、带征,确有定额。

里胥无由飞洒,奸豪无从规避,简易均平”,“通计一岁共同银若干,照依丁、粮编派”,“官收官解,民始更生矣”。

这里的“法”是指

()

A.两税法B.一条鞭法C.方田均税法D.编户齐民

17.认明某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

故凡有亏损其儿独立自主体制,……,嗣后全行废绝。

”某一岛“即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归属日本。

该条约出自()

A.《马关条约》B.《江华条约》C.《朴茨茅斯和约》D.《二十一条》

18.江泽民同志1989年9月在延安视察时明确指出: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没有过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离不开延安精神。

这里所说的“延安精神”主要体现在()

①南泥湾大生产运动②《改造我们的学习》

③《整顿党的作风》④三湾改编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

19.《历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目前在国内还有阶级存在,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虽然已经旱被消灭,……私营工商业者的绝大部分虽然参加了公私合营。

但是由于他们还拿定息,对工人阶级还有剥削关系,因而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依然存在。

”该材料最可能出自下列哪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A.1950年B.1953年C.1957年D.1966年

20.图6反映了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

中可以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A.当时的农村经济趋向健康发展

B.农村经济还没有走出发展低谷

C.国民经济的调整措施成效显著

D.纠“左”工作尚未在农村启动

21.“英国革命前,曾颁布了《大宪章》,宪章从头到尾给人一种暗示,这个文件是法律,他居于国王之上,连国王也不能违反……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宪章成为永久的见证,证明王权并不是至高无上的。

”这表明()

A.《大宪章》的签订,英国开始确立王权在法律之下的传统

B.英国很早就已经确立君主立宪制

C.《大宪章》的签订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

D.詹姆士一世及其继承者同样受到严格的限制

22.恩格斯说:

“如果它不愿意它那关于土耳其、君士坦丁堡‘这把它门户上的钥匙’的老计划永久不能实现,它现在就必须尽快地实现这个计划。

俄国本国的形势和它的……财政状况的恶化,追使它尽快地采取行动。

”为了“尽快地实现这个计划”,后来俄国采取的行动是()

A.召开维也纳会议B.发动克里米亚战争

C.推行农奴制改革D.镇压欧洲1848年革命

23.下表反映的是苏联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增长情况(年平均增长率百分比),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国民收入

工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1966-1970年

7.8

8.5

3.9

1971-1975年

5.7

7.4

2.5

1976-1980年

4.3

4.4

1.7

A.个人崇拜的回潮导致社会矛盾不断积聚B.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导致经济结构失调

C.勃列日涅夫改革重心已从经济转向政治D.美苏争霸的加剧导致苏联经济改革减缓

24.假定2011年1月用100元人民币可以购买10件甲商品,此后物价一路仰冲,截止2011年11月,用100元只能购买8件甲商品,如果不考虑其因素,则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

A.25%,20%B.20%,25%C.20%,20%D.25%,25%

25.某地牛肉的价格(Q)对其需求量(P)的影响,如图7所示。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牛肉的价格出QB向QA运动时,其需求量会增加

②牛肉的价格由QB向QA运动时,其需求量会减少

③牛肉的价格由QA向QB运动时,其需求量会减少

④牛肉的价格由QA向QB运动时,其需求量会增加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6.2011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投资理财方式所占比重分别为:

股票22.3%,保险13.3%,基金12.4%,国债5.8%,房地产5.3%,储蓄53.1%。

下列对我国居民投资理财方式理解正确的是()

①储蓄收益高,风险小,成为居民投资最佳选择

②股票投资收益较高,居民投资意愿较强

③居民投资方式单一,结构比例合理

④居民投资渠道丰富,投资方式多元化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7.2011年11月3日,银行间外泄市场美元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

1美元兑人民币6.3198元;第二天,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

1美元兑人民币6.3165元。

不考虑其它因素,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趋势产生的影响是()

①外汇汇率下降,人民币升值——若出口商品外币价格不变,则本币价格降低——企业利润减少

②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若出口商品外币价格不变,则外币价格上升——出口需求减少

③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购买力提高——国内物价全面下跌——通货紧缩——经济滞缩

④外汇沁率下降,人民币升值——本币对外支付能力增强——进口增加,企业对外投资扩大

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

28.2011年开年,在百姓都想如何冲破生活压力的同时,干旱灾害又一次的到来了,每一次灾害都在考验着“中国心”。

面对旱灾,我们必须树立战胜困难的昂扬斗志,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沉着冷静地面对挑战,坚忍不拔地克服困难。

材料说明我们战胜干旱灾害,必须做到()

①尊重客观规律与解放思想的统一②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坚持物质与意识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原则

④以实事求是科学理论作为抗旱救灾工作的出发点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9.数字地球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的数字化重视和认识的虚拟系统。

其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活动诸方面的问题,其特点是嵌入海量地理数据,实现对地球多分辨率、三维描述,也可以说就是虚拟地球。

其中,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是数字地球重要的技术基础。

下面对数字地球说法错误的是()

A.数字地球一经我们的创造就便以实体的形式独立于我们的意识以外

B.数字地球出一说明真实地球已经被我们打上深深的洛印

C.数字地球相对应真实地球而言,只是我们形象化的想象

D.数字地球的出现凸显了人类的本质能力,说明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30.由28位国际专家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确定了9个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的“地球生命支持系统”,并对目前人类的消耗水平和系统的“临界点”进行了量化和评估。

研究人员警告称,一旦9个临界点全部或者大部分被突破,人类生存将面临“不可逆转的变化”。

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是

()

①系统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基本特征

②量变是质变的前提,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③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④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作有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1.2011年11月3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对接,这标志着我国在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我国研制建设载人空间站积累经验。

一直以来中国坚持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宗旨,坚决反对外空武器和外空军备竞赛。

这体现的哲理有()

①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②人们站在不同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利用和改造规律

④理论对实践有促进作用,能创造人类理想世界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2.世界钢材消耗的45%的被摩擦磨损消耗掉的,我国天津民间发明家白松浩历经25年刻苦攻关,先后研制出塑料合金、陶瓷、碳化硅等一系列超耐磨材料,破解这一世界难题。

河南农民昌平安,先后培育出10多个小麦高产优质新品种,目前累计推广种植面积1亿多亩,增产小麦70多亿公斤。

这启示我们()

①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敢于否定一切

②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要勇于创新

③要在对社会的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④人民群众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33.2011年4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公布在中国人大网上。

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人大常委会实施该举措()

①使公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得以实现

②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③有利于实现公民的参与权、表达权

④有利于国家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4.201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最初的50多名成员,发展到今天的8000多万,成为目前世界第一大政党。

中国共产党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得益于()

①中国共产党积极履行革命和各项建设职能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品质

③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行政卓有成就

④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深得民心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5.“樱桃甜豆腐香,安居乐业奔小康;家园美情谊深,饮水思泉感国恩”是重建后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的心声。

各族群众在地震的灾后恢复重建中,舍小家为大家,先集体后个人,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民族品格和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材料启示我们()

①维护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其克时艰的保证

②实现共同繁荣,是维护民族团结的政治前提和物质保证

③巩固民族关系,充分彰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④弘扬民族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科目。

2.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Ⅱ卷共4大题,共160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1年6月1日,巴西环保局为贝罗蒙特水电站(BeloMonte)发放建筑许可证,为项目建设扫清了道路。

该水电站将建设在亚马孙河的支流欣古河上(图8所示A地附近),一旦建成,这个电站可为巴西提供1.1万兆瓦的电力,仅次于中国三峡大坝和巴西巴拉圭合资建造的伊泰普水坝,将是世界上第三大水电站。

反对该项目的环保组织和土著团队说,大坝将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将把长达90英里的河流变为停滞的积水,淹没500平方公里热带雨林,超过五万亚马孙河流域的土著印第安人不得不迁居异乡。

(1)评价贝罗蒙特水电站的开发条件。

 

(2)针对此次工程,有人对巴西政府说:

“请不要让我们的地球得肺结核”,如何理解这句话?

(3)分析图8所示区域地形分布的特点及其对巴西人口分布的影响。

 

37.(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历代儒家学者均对国家的治乱兴衰问题给予了关注。

战国的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中说: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

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宋代的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

“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

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明清之际的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

……为臣者戏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材料二:

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

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颂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弄事犯罪数字为:

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会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摘自钱乘旦、刘金源主编《环球透视:

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三: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

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

……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出三位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6分)并指出他们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

(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的社会问题。

(8分)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3)与材料一的内容相比,材料三中孙中山的民生主张有何发展?

(8分)并指出其思想来源。

(2分)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解决民生问题?

(4分)

 

38.(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我国中部地区规模以上传统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比较

(单位:

%)

产业

占规模工业比重

产值增速

利润增速

能耗增速

传统产业

(部分)

金属加工业

11.4

30.2

19.2

18.0

钢铁业

14.7

29.2

13.7

27.5

机械产业

12.6

39.9

11.5

17.5

文化产业

2.9*

79.5

49.0

1.1

注:

①2010年,美国的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日本灰18.5%,我国2009年为0.38%。

②*文化产业产值折算为规模工业产值比重。

材料二: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规范文化市场,维护文化安全。

(1)材料一显示的经济信息是什么?

(4分)分析中部某企业决定投资文化产业的正确性。

(8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哪些观点。

(10分)

 

(3)根据材料二,运用国家职能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在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的作用。

(10分)

 

39.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印度是南亚第一大国,有古老的文明、悠久的历史、众多的人口和辽阔的土地。

近年来印度在国际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进入全球舞台的中心地带,引起世界的瞩目。

材料一:

中国唐代高僧玄奘于公元627年8月从长安出发,长途跋涉5万余里,于631年10月到达摩揭陀国佛教学府那烂陀寺学习。

645年2月,回到长安。

图9为玄奘取经路线图,A现在为所在国最大港口;图10为A区域示意图。

(1)分析长安和那烂陀寺气候差异及成因。

 

(2)分析A成为港口的有利条件。

 

材料二:

中印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印两国人民在历史上都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都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中印两国文明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世界文明史的绚丽篇章,中印两国人民早就开始了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

——《携手拓晨合作共创美好未来》(胡锦涛2006年11月22日在印度科学宫的演讲)

(3)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中印两国共同面临的时代主题是什么?

(2分)中印两国在这一时期是如何互相影响和借鉴的?

(8分)

 

材料三:

印度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的30年间,其年均经济增长率为3.5%,20世纪80年代初,印度政府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对外开放,以后的20多年间,印度年均经济增长率为6%,1991年,印度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了由传统经济体制到自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变迁。

进入新世纪以来印度的经济增速了7%到8%,最高达9%。

2010-2011财政年度(到2011年3月31日止)印度的GDP增长8.5%,达1.5万亿美元。

印度在天体物理、空间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原子能研究,电子技术等方面有较高的水平,特别在软件开发领域,仅次于美国。

但是其国内有不少因素影响印度未来的发展。

——《龙与象:

21世纪中印崛起的比较》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印度经济发展较快的原因。

(6分)并指出阻碍中印两国社会发展的共同因素。

(4分)

 

(5)根据材料三,分析印度经济发展较快,体现了哪些经济学道理?

(10分)

 

材料四:

中国与印度建交60年来,两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历风雨而前行。

中印之间有分歧,但不能掩盖两国之间存在共同利益诉求的事实。

中印同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新兴国家,在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上有相似的诉求。

在维护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上有共同的利益,而且两国都有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建立更加密切和广泛的理解与合作的愿望。

客观地说,中印在政治上是合作高于对抗,在经贸上是互补大于竞争。

片面强调共同利益不现实,而单方面放大分歧也不明智。

(6)结合材料四,运用国际关系的知识,对中印关系加以分析说明。

(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