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保法试题库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0350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48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环保法试题库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新环保法试题库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新环保法试题库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新环保法试题库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新环保法试题库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新环保法试题库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新环保法试题库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新环保法试题库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新环保法试题库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新环保法试题库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新环保法试题库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新环保法试题库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新环保法试题库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新环保法试题库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新环保法试题库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新环保法试题库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新环保法试题库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新环保法试题库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新环保法试题库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新环保法试题库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环保法试题库答案.docx

《新环保法试题库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环保法试题库答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环保法试题库答案.docx

新环保法试题库答案

 

2017年新环保法试题库答案

2017年新环保法试题库及答案

一、正误判断题(A或者B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请在答案中填写相应的英文字母。

每题1分,共20题)

  1.新环保法的立法目的是:

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2.新环保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3.新环保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

(参考答案:

B)

  A.对

  B.错

  4.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5.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参考答案:

B)

  A.对

  B.错

  6.新环保法规定:

一切部门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参考答案:

B)

  A.对

  B.错

  7.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鼓励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8.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参考答案:

B)

  A.对

  B.错

  9.新环保法规定: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1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11.新环保法规定:

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给予奖励。

(参考答案:

B)

  A.对

  B.错

  12.新环保法规定:

每年6月5日为环境保护宣传日。

(参考答案:

B)

  A.对

  B.错

  1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实施。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14.新环保法规定: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经济、技术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听取有关方面和公众的意见。

(参考答案:

B)

  A.对

  B.错

  15.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参考答案:

B)

  A.对

  B.错

  16.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参考答案:

B)

  A.对

  B.错

  17.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18.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对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评价,建立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19.新环保法规定:

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20.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21.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环境保护技术装备、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服务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22.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污染物排放符合法定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人民政府应当依法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23.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2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25.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2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作为对其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2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对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依法接受监督。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28.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限期达标规划,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29.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30.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应当合理开发,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依法制定有关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方案并予以实施。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31.国家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有关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落实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确保其用于生态保护补偿。

(参考答案:

B)

  A.对

  B.错

  32.国家加强对大气、水、土壤等的保护,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调查、监测、评估和修复制度。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33.县级、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34.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倾倒废弃物,进行海岸工程和海洋工程建设,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有关标准,防止和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35.城乡建设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保护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观,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与管理。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36.国家机关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组织应当优先采购和使用节能、节水、节材等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设备和设施。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37.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组织对生活废弃物的分类处置、回收利用。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38.公民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39.国家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鼓励和组织开展环境质量对公众健康影响的研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疾病。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40.企业应当优先使用清洁能源,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艺、设备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41.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42.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安装使用监测设备,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43.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

排污费应当全部专项用于环境污染防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44.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45.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46.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淘汰制度。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销售或者转移、使用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47.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48.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处置化学物品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物品,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49.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农村生活废弃物的处置工作。

(参考答案:

B)

  A.对

  B.错

  50.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支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和其他废弃物处理、畜禽养殖和屠宰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和农村工矿污染治理等环境保护工作。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51.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统筹城乡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置等环境卫生设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以及其他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

(参考答案:

B)

  A.对

  B.错

  52.国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53.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提供便利。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54.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55.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56.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事项外,应当全文公开;发现建设项目未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的,应当责成建设单位征求公众意见。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57.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有权向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举报。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58.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59.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加倍处罚。

  (参考答案:

B)

  A.对

  B.错

  60.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61.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62.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公开,处以罚款,并予以公告。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63.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64.因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承担侵权责任。

(参考答案:

B)

  A.对

  B.错

  65.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从事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的机构,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66.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二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参考答案:

B)

  A.对

  B.错

  67.上级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

发现有关工作人员有违法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应当向组织人事部门或者纪检监察部门提出处分建议。

(参考答案:

B)

  A.对

  B.错

  68.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超标排放污染物、采用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事故以及不落实生态保护措施造成生态破坏等行为,发现或者接到举报未及时查处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参考答案:

A)

  A.对

  B.错

  69.违反新环境保护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参考答案:

B)

  A.对

  B.错

  70.新环境保护法自2015年6月5日起施行。

(参考答案:

B)

  A.对

  B.错

  二、单项选择题(ABCD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每题1分,共20题)

  1.新环保法的立法目的是,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

A)

  A.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B.防治污染

  C.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D.防治污染公害

  2.环境保护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参考答案:

A)

  A.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B.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

  C.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

  D.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3.新环保法适用范围,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参考答案:

A)

  A.领域

  B.领土

  C.领海

  D.领空

  4.新环保法规定:

()。

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参考答案:

D)

  A.环境保护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B.保护环境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

  C.环境保护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

  D.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5.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参考答案:

D)

A.防治结合

  B.治理为辅

  C.综合防治

  D.综合治理

  6.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

(参考答案:

A)

  A.责任

  B.行政责任

  C.民事责任

  D.刑事责任

  7.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鼓励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促进(),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

(参考答案:

B)

  A.保护环境科学化建设

  B.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

  C.环境保护科学化建设

  D.保护环境信息化建设

  8.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提高()。

(参考答案:

A)

  A.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B.环保资金的使用效率

  C.环保资金的使用效益

  D.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9.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参考答案:

A)

  A.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

  B.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C环境保护知识

  D.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

  10.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实施()。

(参考答案:

A)

  A.统一监督管理

  B.监督管理

  C.统一管理

  D.管理

  11.新环保法规定:

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给予奖励。

(参考答案:

B)

  A.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12.新环保法规定:

每年6月5日为()。

(参考答案:

A)

  A.环境日

  B.中国环境日

  C.环境宣传日

  D.保护环境日

  13.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并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等相衔接。

(参考答案:

D)

  A.污染防治

  B.生态保护

  C.污染防治和资源保护

  D.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

  14.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组织制定经济、技术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听取有关方面和专家的意见。

(参考答案:

B)

  A.省、市、县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省、市、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15.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参考答案:

C)

  A.高于

  B.低于

  C.严于

  D.宽于

  16.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参考答案:

C)

  A.高于

  B.低于

  C.严于

  D.宽于

  17.监测机构应当使用(),遵守监测规范。

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参考答案:

A)

  A.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

  B.符合标准的监测设备

  C.先进的监测设备

  D.规定的监测设备

  18.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对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评价,建立()监测预警机制。

(参考答案:

A)

  A.环境资源承载能力

  B.环境容量承载能力

  C.环境资源承受能力

  D.环境总量承受能力

  19.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不得开工建设。

(参考答案:

A)

  A.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

  B.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

  C.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

  D.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

  20.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

(参考答案:

A)

  A.统一的防治措施

  B.统一措施

  C.统一治理

  D.统一防治

  21.国家采取()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环境保护技术装备、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服务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

D)

  A.金融、信贷、税收、财政

  B.法律、行政、经济、技术

  C.管理、调控、市场、技术

  D.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

  22.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人民政府应当依法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

(参考答案:

B)

  A.排放污染物达到标准

  B.污染物排放符合法定要求

  C.排放的污染物达到要求

  D.污染物排放符合要求

  23.(),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转产、搬迁、关闭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

(参考答案:

B)

  A.企业事业单位

  B.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

  C.排污单位

  D.排污企业

  2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的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

(参考答案:

A)

  A.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

  B.负有环境保护行政执法职责

C.具有监督管理职责

  D.具有行政执法职责

  25.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

(参考答案:

D)

  A.法律法规规定超标排放污染物

  B.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排放污染物

  C.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超标排放污染物

  D.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

  2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