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链整合的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3688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26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价值链整合的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基于价值链整合的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基于价值链整合的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基于价值链整合的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基于价值链整合的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基于价值链整合的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基于价值链整合的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基于价值链整合的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基于价值链整合的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基于价值链整合的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基于价值链整合的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基于价值链整合的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基于价值链整合的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基于价值链整合的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基于价值链整合的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基于价值链整合的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基于价值链整合的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基于价值链整合的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基于价值链整合的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基于价值链整合的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价值链整合的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ocx

《基于价值链整合的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价值链整合的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于价值链整合的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模式研究.docx

基于价值链整合的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价值链整合的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模式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学位论文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本人同意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西南财经大学。

本人完全了解西南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西南财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特此声明。

学位申请人:

年月日

摘要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及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商业健康保险在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之后正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和认可,用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并对自身形成保障。

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从制度层面为商业健康险的未来发展设定了方向。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业健康险毕竟起步较晚,当前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包括健康险整体规模过小、赔付率居高不下以及专业化程度较低等不利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商业健康险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影响了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整体布局。

因此,对商业健康险的运营模式进行探索并找到适合我国商业健康险发展的路径就显得尤为必要。

但健康险的经营和发展与其他险种有着一定的不同,从战略层面来看,社会医疗保障与商业健康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既有相互制约的效果,又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因素;从经营层面来看,健康险的经营过程中不仅与客户接触,还要涉及到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这一特殊第三方。

这些特殊因素不仅给健康险的经营增加了难度,同时也决定了健康险要实现长久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要从更广泛的角度,即整个健康险产业来考虑其发展和运营模式。

有鉴于此,本文利用美国管理学大师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以及后人对价值链相关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成果作为分析工具,从整合健康险产业价值链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一条适合我国商业健康险公司发展的道路。

与此同时,本文也试图通过健康险价值链的整合设计来促进我国整个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以契合吴定富主席对保险行业“干本行,想全局,干好本行服务全局”的号召。

除了导论一张对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内容以及创新与不足之处进行了说明,本文的基本论述结构分为四部分,以下简要进行介绍:

第一部分,基本理论。

介绍价值链和价值链整合的基本理论,包括相关定义以及价值链整合的设计等,其中价值链整合的思路和原则为后文的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第二部分,我国健康险价值链的整体情况。

该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章节之一,在前人的分析基础上根据我国健康险产业的情况对健康险价值链进行了定义和运作现状分析。

其中主要从健康险公司的角度分析了健康险价值链上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说明了对健康险价值链进行整合的必要性及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部分,国际比较。

对美国和英国的商业健康险产业价值链进行了简述,并具体对美国安泰集团和英国保柏公司两家运作模式较成熟的健康险公司进行了介绍,以期借助成熟市场的情况为我国健康险发展提供经验启示。

第四部分,我国健康险价值链的整合设计。

该部分是论文的重点章节,从健康险整合的目标、方式和合作机制的建立三方面设计了整合的流程。

通过对健康险公司经营目标和健康险产业战略目标的综合考虑,并结合前文的分析,该部分对健康险公司该如何对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和竞争者等不同主体进行整合给予了充分的分析和说明,提出建立包括利益分配、相互制约和信任协调在内的一系列稳定合作机制,进而获得适合我国国情的健康险发展模式。

在之前的学者对我国商业健康险的相关研究中,已然对不同时期我国健康险的发展状况有所分析并提出了有建设性的意见,但系统性和全面性都有一定不足。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有一定的创新。

首先,本文运用了价值链分析与价值链整合等管理学中的工具,对健康险进行研究,使得研究具有了跨学科的理论基础,也使得分析框架更加清晰;其次,本文对健康险的研究并非局限于健康险公司的运营和发展,而是将视角扩展至整个健康险产业的兴衰,并试图通过对健康险公司的研究使整个产业受益。

关键词:

健康保险价值链整合竞争优势顾客价值合作机制

Abstract

KeyWords:

HealthInsurance,

目录:

第一章导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选题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作为金融业三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保险业发展迅猛,业务总量增长速度超过了同期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2009年,全国共实现原保费收入11137.3亿元,同比增长13.83%;然而,同年我国商业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却仅为573.98亿元,较上年减少11.59亿元,同比下降1.98%。

虽然其中有金融危机和保费计量口径变动的原因,且2010年健康险原保费收入上升至677.47,但多年来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占保险业保费收入规模始终徘徊在5%左右的比例,这远低于发达国家30%左右的比例。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的份额本就较低,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计划经济时代公费医疗及劳保制度影响了商业保险制度健康险的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居民对健康保险的需求也正在逐步扩大。

与此同时,越发明显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逐年增长的医疗费用,也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大众对健康保险的强烈需求。

根据2003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全国50个城市保险需求的调查显示,居民对健康保险的预期需求高达77%,居人身险各类业务中的第一位。

在如此巨大的需求推动下,保费收入不增反降,正说明我国健康险产业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如何才能解决这一供需之间的矛盾,不仅关系到一个产业的发展,也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医改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了“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从而在

制度层面上确定了商业健康保险作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地位和商业健康保险作为基本医疗保障补充这一发展方向。

与此同时,《医改意见》中还提出以下几点对商业健康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方针措施:

第一、“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适应不同需要的健康保险产品,简化理赔手续,方便群众,满足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第二、“在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积极提倡以政府购买医疗保障服务的方式,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

”第三、“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

”可以说,这对于我国尚未发展成熟的商业健康保险,既是巨大的机会,又是极大的挑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健康保险公司今后采用怎样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可以取得多大的发展和成就。

有鉴于此,对于商业健康险发展的模式加以探究,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1.1.2选题的目的

近几年来,我国健康险市场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状态,经营主体数量不断增加。

根据《中国保险年鉴(2009)》的统计,我国健康险的经营主体达100家之多,经营险种超过1000种,而健康险的专营公司仅有四家,专业化程度严重不足。

此外,来自医疗机构不可控制的费用风险大幅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和健康险公司的经营。

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通过对价值链整合相关理论并结合健康险市场现状的分析,试图从整合并完善健康险公司价值链的角度出发寻找到适合我国商业健康险公司长期发展的路径和模式,以期为相关经营主体的经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价值链(ValueChain)的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于1985年在其著作《竞争优势》(CompetitiveAdvantage,FreePress,1985)中首先提出的。

波特认为,从价值形成过程来看,“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这一系列活动连接成一条活动成本链,即价值链,价值链上每一环节的活动都是价值形成的来源。

换句话说,“一定水平的价值链是企业在一个特定行业内的各种活动的组合”0。

后来皮特·海因斯(PeterHines,1995)把波特的价值链重新定义为“集成物料价值的运输线”,将那些与生产行为直接相关或有影响的企业也包括进去,使不同企业间的“协同”成为新型价值链的一个重要特征。

杰弗里·雷鲍特(JeffreyF.Rayport)和约翰·斯维奥克拉(JohnJ.Sviokla)于1995年提出了虚拟价值链的观点,认为每个企业都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中竞争,即可以被感知的物质世界和由信息构成的虚拟世界,后者指的是电子商务这一新的价值增长点。

而约翰·沙恩克(JohnShank)和菲·哥达芬(V.Gowindarajan)继1993年在《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CostManagement)一书中提出“任何企业的价值链都包括从最初的供应商手里得到原材料直到将最终产品送到用户手中的全过程”之后,又进一步对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重点放在信息技术、因特网以及电子商务等技术发展对价值链的影响,进而提出了虚拟价值链、价值网的概念。

价值链理论的不断发展,集中体现了企业经营环境变化给价值链本身涵义带来的巨大影响。

与此同时,价值链的分析方法成为以经营流程为载体、以最大化顾客价值为手段、以获得并维持竞争优势为目标的一套系统性理论,为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并取得长远发展提供了系统动态的分析方法。

此外,对于健康险产业和健康险价值链的研究并不多见,主要有Lacyetal(2001)对商业健康险供应链进行了分析,来自沃顿商学院的LawtonR.Burns等人(2002)曾在关于美国健康产业链的研究中对美国健康产业链的

构成及其当时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过分析。

1.2.2我国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

(1)价值链与价值链整合

目前,国内研究中关于价值链理论的著作相对较少,除国外经典著作的译著外,比较典型的有张继焦所著《价值链管理——优化业务流程与组织,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年9月),该著作主要从企业管理的实践角度入手,通过大量的案例和较新的管理学思想对价值链相关理论尤其是价值链管理的流程和方式进行了阐述。

此外,尹美群(2007)在《价值链与价值评估》一书中对价值理论、价值链理论和价值评估理论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价值评估的框架和模型。

而对于近些年兴起的价值链整合的相关内容,国内虽然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大多是在国外研究相关框架基础上的延伸。

张鸣(2007)主持的课题《价值链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从价值链分析、优化和评价三个方面对企业价值链管理的途径进行了论述并做了实证研究。

张黎(2005)在其硕士论文《企业价值链整合研究》中运用SWOT方法对价值链整合的经济内涵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价值链整合的机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价值链整合的实质就是从整个产业发展的角度对企业价值链进行调整和优化,提升价值系统,即产业价值链整体的竞争优势,优化核心竞争能力,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和风险,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杨淑芬(2009)在硕士论文《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价值链整合研究》中强化了核心竞争力概念在价值链整合理论以及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总体来讲,我国在价值链相关理论研究上还处于学习和探索阶段,理论创新之处并不多。

(2)健康险与健康险价值链

健康保险是指为弥补被保险人因疾病或意外伤害而接受治疗时所发生的医疗费用,或为补偿被保险人因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伤残而无法工作时的收入损失的一种人身保险0。

健康险的发展正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社会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快速稳步推进,也为商业健康险提供了加速发展的土壤。

但我国商业健康险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其中就包括相关研究的不足。

而相对于数量众多的有关寿险、产险的研究,对健康险进行研究的专著或学术论文数量都较少,这也制约着健康险理论的发展并进而影响了健康险产业的经营。

从现有的国内文献来看,对商业健康保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借鉴国外健康保险发展的先进经验和探讨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现状及思路上,内容涉及当前健康险发展的限制因素(李琼,2004;陈滔、谢洋,2008),对专业化经营进行倡导(冯鹏程、栾莉,2006;柴颖颖,2007;李征途、王旭辉,2008),提出某种发展模式(陈滔,2003;沈新荣,2008;李玉泉,2008),以及对国外管理式医疗经验的阐述和分析(丁纯,吴彬,2006;李玲,2007)。

此外,王德宝(2009)和凌秀丽(2009)对新医改制度下我国健康险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对于今后我国商业健康险的发展方向和模式,近年来的文献主要提出了包括参与医保经办管理、开展健康维护管理服务和参股或设立医疗机构等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缺少具体和系统的分析。

就本文的研究范围,国内相关研究极少。

冯鹏程(2008)在《产业链思维:

健康保险发展的新思路》一文中创造性提出以产业链理论为基础对我国健康保险发展进行探索的新思路,提出“健康险产业链是指从健康管理产业分工和协作的关联角度出发,以深化医保合作关系为重点、以加强与健康管理公司的业务合作为手段,以促进健康险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以增加健康险附加值服务为内容,加强外部合作,通过构建由健康体检、健康管理、医疗服务、药品供应等多产业组成的健康服务链、价值供应链和利益共享链,扩大服务内涵,提升服务品质,加强风险控制,建立利益联盟和长效机制的系统工程和整体活动”0。

此外还提出了发展我国健康险产业链的初步设想。

王慧(2009)则利用产业链模型对健康险产业链运作机制进行了分析。

此外,一些研究集中于保险公司价值链的某一具体环节,如中介渠道(安丰君,2007)和营销环节(杨成名,2006)等,蒲成毅(2007)首次使用数理模型对保险公司价值链进行了定量分析,张玲玉(2008)对德国健康险产业的成功经验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提出延伸我国健康险产业价值链的思路。

但从整体上进行系统性理论研究仍不多见。

总的来看,健康险产业价值链的发展已经引起了不少学者和相关从业人

员的关注,但仍没有对健康险价值链或产业链的系统研究。

1.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跨学科的理论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利用管理学中价值链的相关理论对我国健康险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通过对健康险产业价值链进行整合的方式来实现我国商业健康险的可持续发展。

在对我国健康险价值链整合机制的讨论中,本文分析了商业健康险发展较为成熟的英美两国健康险市场,通过总结美国安泰集团和英国保柏公司的健康险运作和健康险价值链整合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健康险产业的价值链整合及发展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归纳和总结出适合我国健康险公司的价值链整合及发展模式。

1.4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虽然国内不乏对健康险运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但系统性和理论性仍然不足,本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运用了价值链的相关理论和工具对健康险公司运营和整个健康险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借鉴价值链整合的思维对今后健康险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从而为健康险发展模式提供了跨学科的理论基础。

但是跨学科的理论运用也给本文的写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鉴于作者水平有限,文章的理论深度可能仍有所欠缺,纰漏之处也在所难免,还望批评指教。

 

第二章价值链与价值链整合

2.1相关理论概述

2.1.1价值链的内涵

(1)价值链

根据迈克尔·波特在其著作《竞争优势》中的阐述,企业的竞争优势是来源于企业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各部分活动相对成本与收益的有机结合,单纯的将企业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并不能很好地认识企业竞争的优势所在。

应该考虑到各种活动的相对成本以及活动集成程度与效率,才能做到“标歧立异”。

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

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示出来。

”而这些企业的基本活动,构成了最基本的价值链,它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方法将企业划分成一系列相互分离的价值活动。

一般来讲,这些活动主要由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类构成,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销售,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如图2-1。

 

图2-1企业基本价值链

资料来源: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

华夏出版社,1997:

37

(2)价值系统

价值链的提出为分析企业行为、发掘企业竞争力提供了新的途径,但企业在市场中不是单独存在的,企业的活动与上游供应商、下游渠道商、竞争者和消费者等主体的行为密不可分,要更完善地对企业价值链进行分析,就应该了解到其他相关主体价值链对目标企业的影响。

如此一来,对某一价值链的分析就要涉及到诸多相关价值链,也就是波特所讲的价值系统,如图2-2。

如果将目标企业放在企业所属产业中进行分析,则包含了企业价值链、供应商价值链和渠道价值链等一系列价值链的价值系统就可以称之为产业价值链。

这种更广泛意义上的价值链对于下文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图2-2价值系统

资料来源: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

华夏出版社,1997:

34

2.1.2价值链整合

按照传统价值链的理论,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应当对企业价值链各环节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并发掘企业的相对成本优势和独特性,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这种分析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却存在着以下两点局限:

第一、过于重视企业运营过程中价值链各环节的成本控制,缺少对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布局;第二、过于注重对目标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和优化,对产业链上相关主体的价值链以及各价值链之间联系关注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企业本身的发展壮大,传统的价值链理论已经不能跟上企业前进的脚步,于是更为先进的价值链管理理念应运而生。

价值链管理包括了价值链分析、优化和评价等一系列的流程,在更广泛的范围内采用更系统的方法对价值链进行研究和改善。

其中,价值链的优化是管理流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是“企业为了提高价值增值,必然会采取措施改善价值链各环节活动的安排,这种安排使得价值链各环节之间的关

系接近价值链联系的要求,随着价值链环节之间的关系接近理想状态,企业的价值增值会逐渐增大。

”0如果根据空间范围来划分,价值链优化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企业价值链的优化和产业价值链的优化。

前者是着眼于企业价值链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发现其中各项价值活动之间的不协调,并进行改进;后者则着眼于企业价值链在产业内与供应商、竞争者、消费者价值活动之间的联系,分析企业价值活动与产业内相关主体价值活动之间的不协调,从而优化价值链。

价值链整合就是产业价值链优化的一种重要形式。

对于其实质不妨这样理解:

“从整个产业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企业的价值链和产业价值系统的结合点,通过对信息流、实物流、资金流、服务流和知识流的控制与协调,优化企业核心业务流程、降低企业组织和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将跨企业的业务运作连接在一起,实现价值系统中各企业间价值链的无缝对接,以期最佳地实现市场机会的一种运作模式。

”0价值链整合使得企业能够从战略布局、顾客价值等角度对自身价值链进行收缩、延长、重构等一系列活动,让企业行为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价值增值的最大化,这样带来的效用不仅局限于成本的降低,同时也让企业在更合理的空间内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2.2价值链整合设计

2.2.1价值链整合的前提

在一个成熟的产业中,包括了原材料供应、产品设计、产品生产、销售渠道、售后服务等诸多环节和诸多主体,每一个主体都在价值链的某一个环节创造价值。

但并非任何环节的主体都适宜进行价值链整合,而应该视某环节在产业价值链中的重要性,以及该环节主体自身发展阶段和情况不同而有所选择。

简单来讲,进行价值链整合的企业应该满足若干前提条件。

首先,进行价值链整合的企业应该是处在产业核心环节的企业。

对于核心环节的企业,我们不妨这样界定:

在产业中具有难以复制或替代的技术或

规模优势,并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对价值链进行合理串联,为顾客创造最大

的价值0。

其次,进行价值链整合的企业本身应该是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企业应该在产业中具备一定的影响力,从而在整合过程中能够利用这种影响力起到协调和平衡各利益主体的作用,维护价值链的稳态。

最后,进行价值链整合的企业应该有能力在各相关利益方之间建立统一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和共同的技术平台,为价值链的稳定和顺畅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2.2.2价值链整合的思路与基本原则

在当前市场环境逐步完善和信息科技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企业要想获得并保持增长和发展,就有必要对其价值链进行整合。

但价值链整合不是简单的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或是增加、减少业务流程,而是基于企业的竞争优势所在和企业的战略布局,对企业创造价值的一系列活动进行优化,其整合的结果应该是无论对企业抑或所在产业都产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更优化的结果。

因此,要进行价值链整合,应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第一、价值链整合要以全面的视角放眼于企业所在的整个产业。

前面提到,传统的价值链理论注重于企业自身的价值链,这样的视角过于狭隘,不利于产业的整体发展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

因此,价值链整合应该以产业价值链为目标,将价值链上各相关利益方,甚至包括提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其他产业中的企业都纳入考虑范围之内,从而创造出更大的协同价值。

第二、价值链整合要以提高顾客价值为导向。

企业通过价值链价值活动不但会创造生产者利润,也会创造顾客价值,其中,价值链活动的核心就在于创造顾客价值。

顾客价值来源于产品或服务的最终使用,根据波特在《竞争优势》中的观点,企业可以通过降低买方价值链成本、提高买方效益来增加买方价值,进而可以让买方情愿支付更高溢价。

换句话讲,利润是价值链的终点和目标,作为利润来源的顾客需要就是产品或服务发展完善的目标。

企业应该以提高顾客价值为导向,分析顾客购买产品或服务的目的和消费习惯等,在此基础上对价值链进行整合0。

第三、价值链整合要保持并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价值链整合不仅涉及到企业自身运作的各流程,更涉及到产业中其他各方利益主体。

一个企业不可能也完全没有必要覆盖某一产业的全部流程,任何企业或主体创造的都是产业价值链上的一部分价值。

纵向各主体间有着不同的活动重点,横向各主体间有着不同的活动范围和区域,每一主体都是以相对于其他主体的竞争优势为中心进行发展。

价值链整合的实质就在于各企业巩固和发展固有的竞争优势环节,并通过某种整合方式舍弃或补强其他环节,最终实现个体企业和产业的价值整体增值,优化资源配置0。

第四、价值链整合要以企业的战略布局为考虑,用动态和有前瞻性的眼光进行分析和整合。

传统的价值链理论注重于对企业价值链应如何分析和调整以降低成本创造更多的价值。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价值链尤其是产业价值链的各环节创造价值的方式和能力是在不断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