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基建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38199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1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山基建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矿山基建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矿山基建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矿山基建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矿山基建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矿山基建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矿山基建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矿山基建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矿山基建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矿山基建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矿山基建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矿山基建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矿山基建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矿山基建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矿山基建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矿山基建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矿山基建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矿山基建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矿山基建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矿山基建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山基建设计.docx

《矿山基建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基建设计.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矿山基建设计.docx

矿山基建设计

矿山基建工程

1.1主井与风井

5.1.1主井

井筒直径4.0m,采用2#罐笼加平衡锤提升。

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支护厚度设计为300mm。

内设梯子间,敷设排水管、吸水管、压气管和电缆。

5.1.1.1井筒断面设计

(1)选择井筒断面形状

立井井筒断面形状有圆形和矩形两种,考虑到圆形断面井筒具有承受地压性能好、通风阻力小、服务年限长、维护费用底以及便于施工等优点,本次设计主井和回风井均设计成圆形断面。

(2)选择罐道形式及材料

设计选用木罐道、钢性罐道梁(工字钢)。

主罐道梁选用I22a型(b×h=220×110mm)主罐道选用木罐道(b×h=180×160mm);次罐道梁(平衡锤罐道梁)选用I20a型(b×h=200×100mm),次罐道选用木罐道(b×h=120×110mm);梯子梁选用[14b型(b×h=140×60mm)。

(3)断面设计

①井筒各构件平面尺寸计算

i.井筒主要装备:

2#单层罐笼,长1800mm,宽1150mm;平衡锤,长1000mm,宽300mm,重3.3t。

ii.罐道梁间水平中心间距:

a.L1=m0+2(h-△s)+1/2(b1+b2)

式中、L1—两相邻主罐道梁水平中心距离,mm;

M0—提升容器要求的罐道之间的水平净间距,由罐笼型号确定,mm;

h—罐道高度,mm;

△s—连接处木罐道卡入钢罐梁的深度,取10mm;

b1、b2—罐道梁的宽度,mm。

L1=m0+2(h-△s)+1/2(b1+b2)=1190+2×(160-10)+0.5×(110+110)

=1600mm

b.L2=m0+2(h-△s)+1/2(b1+b3)

式中、L2—两相邻平衡锤罐道梁水平中心距离,mm;

M0—提升容器要求的罐道之间的水平净间距,由平衡锤型号确定,mm;

h—罐道高度,mm;

△s—连接处木罐道卡入钢罐梁的深度,取10mm;

b1、b3—次罐道梁的宽度,mm。

L2=m0+2(h-△s)+1/2(b1+b2)=1040+2×(110-10)+0.5×(100+100)

=1340mm

c.梯子间尺寸计算

M=1200+m+b3/2

S=H-d

式中、M—梯子间短边梁中心线与井壁的交点至梯子主梁中心线间距,mm;

m—梯子间安全隔栏的厚度,取100mm;

b3—梯子主梁或罐道梁的宽度,mm;

H—梯子间的两外边次梁中心线间距,即梯子间长度,取1400mm;

S—梯子间短边次梁中心线至井筒中心线的距离,mm;

d—梯子间另一侧短边次梁中心线至井筒中心线的距离,考虑方便安装,应不小于300mm。

M=1200+m+b3/2=1200+100+110/2=1355mm;

S=H-d=1400-400=1000mm。

②利用图解法确定井筒直径

经绘图量取井筒直径近似为3865mm,按500mm模数进级,确定主井井筒断面直径为4.0m。

详见图5-1主井井筒断面图。

③支护厚度选用

参照《井巷工程》表10-4,选取井筒支护厚度为300mm。

故井筒的掘进直径为4.6m。

④管缆布置

按照管缆布置的原则,结合该井条件,管缆布置见井筒断面图。

⑤工程量及材料消耗

井筒净断面积:

S净=πD净2/4=π×4.02/4=12.56m2;

井筒掘进断面积:

S掘=πD掘2/4=π×4.62/4=16.6m2;

每米井筒混凝土量:

V壁=(S掘-S净)×1=(16.6-12.56)×1=4.04m3;

⑥罐道梁、梯子梁长度

罐道梁长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R—井筒净直径;C—每根罐道梁至井筒中心线的距离。

图5-1主井井筒断面图

在保证罐道梁埋入井壁的长度须合乎要求的前提下,取长度10的整数倍,则各罐道梁长度分别为:

L1=3860mm;

L2=3400mm;

L3=3780mm。

梯子梁长度:

Lt1=1063mm;Lt2=1374mm;Lt3=1366mm。

根据实际情况,取值如下:

Lt1=1070mm;Lt2=1380mm;Lt3=1380mm。

5.1.2风井

设计回风井井筒断面净直径2.5m,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支护厚度设计为200mm。

内设梯子间,兼作第二安全出口。

详见图5-2回风井井筒断面图。

图5-2回风井井筒断面图

5.2石门及运输平巷

5.2.1巷道断面形式

烈马峪万仓铁矿(南段)运输巷道断面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双轨运输巷道和单轨运输巷道。

双轨运输巷道主要用在各水平的车场部分,单轨运输巷道主要用于各水平的井下运输巷。

运输巷均布置在矿体的下盘,矿体的底板为闪长玢岩,矽卡岩,石灰岩,属中等稳固,故选用fO=BO/3三心拱断面,适用于岩石中等稳定的矿山,巷道支护采用喷射混凝土,对于局部围岩不稳定的巷道可采用锚喷支护。

以下分别就单轨运输巷道和双轨运输巷道分别进行计算。

5.2.2单轨巷道断面

5.2.2.1确定净宽度

根据矿山的年产量5万t,选用ZK3-6/250型600mm轨距架线电机车,电机车尺寸为2700×1250×1550;YFC0.5-6矿车,矿车的尺寸为1500×850×1050。

根据以上数据,选取较大值,故取运输设备的宽度A1=1250mm,h=1550mm。

由《井巷工程》表1-3取安全间隙b左=300mm,人行道宽度b右=800mm。

a1=A1/2+b左=925mm,c1=A1/2+b右=1425mm。

故巷道净宽度B=a1+c1=925+1425=2350mm,恰好是50mm的整数倍。

5.2.2.2道床的参数

根据巷道采用的设备及运输量,查《井巷工程》表3-5选用15kg/m钢轨。

由表1-3-9查得,底板运输水平与轨面的水平间距hc=320mm,底板至道渣面的高度hb=180mm。

5.2.2.3拱高fo

fo=Bo/3=2350/3=783.3mm

大圆弧半径R=0.692×2350=1626.2mm;小圆半径r=0.262×2350=615.7mm。

5.2.2.4巷道墙高h3

按下列三种情况计算

ⅰ)按架线电机车导电弓子要求确定h3;

式中:

h4--轨道起电机车架线高,取h4=2000mm;

hc—道床总高度;查表3-7取hc=320mm,道渣高度hb=180mm;

n—导电弓子距拱壁安全距离;取n=300mm;

K—导电弓子宽度之半;取K=400mm;

b1—轨道中线与巷道中线间距;b1=B/2-a1=250mm。

ⅱ)按管道架设要求确定h3;

式中,h5—渣面至管子底高度,取h5=1800mm;

h7—管子悬吊件总高度,取h7=900mm;

m—导电弓子距管子间距,取m=320mm;

D—压气管法兰盘直径,D=335mm。

ⅲ)按人行高度要求确定h3:

式中,j—距巷道壁j处的巷道有效高应不小于1800mm,j≥100mm,取j=200mm。

按以上三个数据中最大值2267.06mm,按10mm的整数倍,取h3=2270mm。

5.2.2.5巷道净高Ho

Ho=fo+h3-hb=783.3+2270-180=2873.3mm

5.2.2.6风速验证

式中:

qh——回采工作面所需风量;

qj——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

qd——独立通风的硐室所需风量,取5m3/s;

qt——其他工作面所需风量,取5m3/s。

其中qh=(N/T)LS

风量交换倍数N=12;

排烟时间T=1200s;

采场长度L=40m;

过风断面S=4.93m2

所以,qh=(N/T)LS=2m3/s。

考虑到同时回采矿块数为2,故排烟风量

参考《采矿设计手册》矿床开采卷下,表2-16-16,取qj=2m3/s。

风量Q=23m3/s,查手册《采矿设计手册3》表1-3-23,

可得过风断面So=(0.26×B+h3-hb)×B

=(0.26×2.35+2.27-0.18)×2.35

=6.35m2

由《井巷工程》表3-4查得:

Vm=6m/s,

V=Q/So=23/6.35=3.62m/s<Vm

故满足通风要求,不用修改断面尺寸。

5.2.2.7支架参数选择

由《井巷工程》表5-7查取,混凝土支护厚度T=200mm。

5.2.2.8水沟参数

参阅《井巷工程》,决定选用Ⅲ型水沟,其断面参数:

上宽为400mm,下宽为360mm,深350mm。

净断面积为0.13m2,掘进断面积0.26m2,每米水沟砌0.16m2,坡度5‰,水沟一侧墙基深500mm,另一侧250mm。

5.2.2.9巷道断面尺寸

从轨面算起电机车(矿车)的高度:

h=1550mm;

从轨面算起巷道墙高:

h1=h3-hc=2270-320=1950mm;

从道渣面算起巷道墙高:

h2=h3-hb=2270-180=2090mm;

巷道净高度:

Ho=fo+h3-hb=783.3+2270-180=2873.3mm;

圆弧拱矢高:

fo=Bo/3=2350/3=783.3mm;

巷道掘进高度:

H=h3+fo+d=2270+783.3+200=5523.3mm;

巷道净宽:

B=a1+c1=925+1425=2350mm;

巷道掘进宽度:

B1=B+2T=2350+2×200=2750mm;

巷道净断面积:

So=(0.263×B+h3-hb)×B=6.35m2;

拱部面积:

Sd=do(B+T)×1.33=0.2×(2.35+0.2)×1.33=0.68m2;

边墙面积(整体式):

ST=2h3T=2×2.27×0.2=0.908m2;

基础面积:

S基=(0.25+0.5)×0.2=0.15m2;

S沟=0.26m2S渣=0.35m2;

掘进断面积:

Sn=So+Sd+ST+S基+S沟+S渣=8.7m2;

巷道静周长:

P=0.233×B+2(h3-hb)=2.33×2350+2×(2270-180)=9655.5mm=9.66m。

5.2.2.10管缆布置

压风管和供水管布置在人行道的一侧上方,采用管缆托架架设,托架上部设压风管,托架下部悬挂供水管,两条动力电缆设于非人行道一侧,三条通讯照明电缆设于人行道一侧,电缆用挂钩挂在巷道壁上。

5.2.2.11掘进工程量及材料消耗量

每米巷道掘进工程量:

V=S掘×1=8.7m3

每米巷道砌拱混凝土量:

V1=S拱×1=0.68m3

每米巷道砌拱墙混凝土量:

V2=S墙×1=0.908m3

每米巷道基础混凝土量:

V3=S基×1=0.15m3

每米巷道水沟混凝土量:

V4=S沟×1=0.26m3

每米巷道共需混凝土量:

V=V1+V2+V3+V4=1.998m3

每米巷道粉刷面积:

S粉=[1.33B+2(h5-hb)]×1

=[1.33×2.35+2×(2.27-0.18)]×1

=7.3m2

详见图5-3单轨巷道断面图和表5-1巷道断面尺寸表

表5-1巷道断面尺寸表

断面积(m2)

断面尺寸(mm)

支护厚度(mm)

每米巷道掘进工程量(m3)

每米巷道需混凝土量(m3)

净宽

净高

掘宽

掘高

6.35

8.7

2350

2873.3

2750

3073.3

200

200

8.7

1.998

5.2.3双轨巷道断面

5.2.3.1确定净宽度

根据矿山的年产量5万t,选用ZK3-6/250型600mm轨距架线电机车,电机车尺寸为2700×1250×1550;YFC0.5-6矿车,矿车的尺寸为1500×850×1050。

根据以上数据,选取较大值,故取运输设备的宽度A1=1250mm,h=1550mm。

由《井巷工程》表1-3取安全间隙b左=300mm,人行道宽度b右=800mm。

a1=A1/2+b左=925mm,b=1500mm(由小型冶金矿山设计参考资料表5-1-3查得),c1=A1/2+b右=1425mm。

故巷道净宽度B=a1+b+c1=925+1500+1425=3850mm,恰好是50mm的整数倍。

图5-3单轨巷道断面图

5.2.3.2道床参数

根据巷道采用的设备及运输量,查《井巷工程》表3-5选用15kg/m钢轨。

由表1-3-9查得,底板运输水平与轨面的水平间距hc=320mm,底板至道渣面的高度hb=180mm。

5.2.3.3拱高fo

fo=Bo/3=3850/3=1283.3mm

大圆弧半径R=0.692×3850=2664.2mm;小圆半径r=0.262×3850=1008.7mm。

5.2.3.4巷道墙高h3

按下列三种情况计算

ⅰ)按架线电机车导电弓子要求确定h3

式中:

h4--轨道起电机车架线高,取h4=2000mm;

hc—道床总高度;查《井巷工程》表3-5选用15kg/m钢轨,再查表3-7取hc=320mm,道渣高度hb=180mm;

n—导电弓子距拱壁安全距离;取n=300mm;

K—导电弓子宽度之半;取K=400mm;故

ⅱ)按管道架设要求确定h3

式中,h5—渣面至管子底高度,取h5=1800mm;

h7—管子悬吊件总高度,取h7=900mm;

m—导电弓子距管子间距,取m=320mm;

D—压气管法兰盘直径,D=335mm。

ⅲ)按人行高度要求确定h3

式中,j—距巷道壁j处的巷道有效高应不小于1800mm,j≥100mm,取j=200mm。

按以上三个数据中最大值1954.5mm,按10mm的整数倍,取h3=2000mm。

5.2.3.5巷道净高Ho

Ho=fo+h3-hb=1283.3+2000-180=3103.3mm

5.2.3.6风速验证

式中:

qh——回采工作面所需风量;

qj——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

qd——独立通风的硐室所需风量,取5m3/s;

qt——其他工作面所需风量,取5m3/s。

其中qh=(N/T)LS

风量交换倍数N=12;

排烟时间T=1200s;

采场长度L=40m;

过风断面S=4.93m2

所以,qh=(N/T)LS=2m3/s。

考虑到同时回采矿快数为2,故排烟风量

参考《采矿设计手册》矿床开采卷下,表2-16-16,取qj=2m3/s。

m3/s

风量Q=23m3/s,查手册《采矿设计手册3》表1-3-23,

可得过风断面So=(0.26×B+h3-hb)×B

=(0.26×3.85+2-0.18)×3.85

=10.86m2

由《井巷工程》表3-4查得:

Vm=6m/s,

V=Q/So=23/10.86=2.12m/s<Vm

故满足通风要求,不用修改断面尺寸。

5.2.3.7支架参数选择

由《井巷工程》表5-7查取,混凝土支护厚度T=200mm。

5.2.3.8水沟参数

参阅《井巷工程》,决定选用Ⅲ型水沟,其断面参数:

上宽为400mm,下宽为360mm,深350mm。

净断面积为0.13m2,掘进断面积0.26m2,每米水沟砌0.16m2,坡度5‰,水沟一侧墙基深500mm,另一侧250mm。

5.2.3.9巷道断面尺寸

从轨面算起电机车(矿车)的高度:

h=1550mm;

从轨面算起巷道墙高:

h1=h3-hc=2000-320=1680mm;

从道渣面算起巷道墙高:

h2=h3-hb=2000-180=1820mm;

巷道净高度:

Ho=fo+h3-hb=1283.3+2000-180=3103.3mm;

圆弧拱矢高:

fo=Bo/3=3850/3=1283.3mm;

图5-4双轨巷道断面图

巷道掘进高度:

H=h3+fo+d=2000+1283.3+200=3483.3mm;

巷道净宽:

B=a1+c1=925+1500+1425=3850mm;

巷道掘进宽度:

B1=B+2T=3850+2×200=4250mm;

巷道净断面积:

So=(0.263×B+h3-hb)×B=10.86m2;

拱部面积:

Sd=do(B+T)×1.33=0.2×(3.85+0.2)×1.33=1.0773m2;

边墙面积(整体式):

ST=2h3T=2×2.0×0.2=0.8m2;

基础面积:

S基=(0.25+0.5)×0.2=0.15m2;

S沟=0.26m2S渣=0.35m2;

掘进断面积:

Sn=So+Sd+ST+S基+S沟+S渣=13.5m2;

巷道静周长:

P=2.33×B+2(h3-hb)=2.33×3850+2×(2000-180)=12610.5mm≈12.6m。

5.2.3.10管缆布置

压风管和供水管布置在人行道的一侧上方,采用管缆托架架设,托架上部设压风管,托架下部悬挂供水管,两条动力电缆设于非人行道一侧,三条通讯照明电缆设于人行道一侧,电缆用挂钩挂在巷道壁上。

5.2.3.11掘进工程量及材料消耗量

每米巷道掘进工程量:

V=S掘×1=13.5m3

每米巷道砌拱混凝土量:

V1=S拱×1=1.0773m3

每米巷道砌拱墙混凝土量:

V2=S墙×1=0.8m3

每米巷道基础混凝土量:

V3=S基×1=0.15m3

每米巷道水沟混凝土量:

V4=S沟×1=0.26m3

每米巷道共需混凝土量:

V=V1+V2+V3+V4=2.29m3

每米巷道粉刷面积:

S粉=[1.33B+2(h5-hb)]×1

=[1.33×3.85+2×(2.0-0.18)]×1

=8.76m2

详见图5-4双轨巷道断面图和表5-2双轨巷道断面尺寸表

表5-2双轨巷道断面尺寸表

断面积m2

断面尺寸mm

支护厚度mm

每米巷道掘进工程量m3

每米巷道需混凝土量m3

净宽

净高

掘宽

掘高

10.86

13.5

3850

103.3

4250

3483.3

200

200

13.5

2.29

5.2.4井巷掘进速度

主竖井:

35m/月;主回风井:

40m/月;溜井、天井:

40-60m/月;水平和倾斜巷道:

S8m240-80m/月;硐室:

300m3/月。

5.3溜井

溜井布置在电耙巷的一端,采用直溜井,断面为2×2m,掘进速度为40-60m/月。

5.4井底车场

井底车场巷道采用三心拱设计,混凝土支护,局部锚杆支护。

+200m和+240m水平井底车场采用尽头式线路,掘进速度80m/月。

5.4.1井底车场规格尺寸

5.4.1.1基本参数

(1)轨的选择

由《采矿设计手册》(地下矿床卷)表2-3-50查得,年产量小于30万t/年的矿车轨型为12-15kg/m。

轨型与机车轴重的关系式为:

q≥5+ap

式中:

q—钢轨单重,kg/m;

a—机车轴重,p=3t;

P—系数,地下取2.5;

故q≥5+2.5×3=12.5,故选用q=15kg/m;

(2)道岔的选取

ⅰ、单开道岔DK615-1/4-12;

ⅱ、渡线道岔DX615-1/4-12;

(3)弯道的最小半径R=12m;

(4)主井、马头门的线路布置如图5-5所示

图5-5主井,马头门的线路布置图

5.4.1.2矿车数计算

(1)按电机车的启动条件计算牵引重量

按井下运输中最困难的情况,即按重车沿弯道上坡启动的条件计算牵引重量,电机车的牵引重量,电机车的牵引重量应满足:

式中:

Qzh—矿车组重车重量,即牵引重量kg;

Wzh—重列车启动阻力系数,查《矿山机械》,取0.0135;

Ip—线路的平均坡度,取3‰;

Pn—电机车主动轮压在钢轨上的压力,即电机车的粘着重量,取3t;

u1—电机车启动时粘着系数,取u1=0.2;

a—加速度,取a=0.04m/s2;

ωw—弯道的阻力系数,根据公式ωw=

其中K—外轨抬高时,K=1;不抬高时,K=1.5

R—弯道半径,R=12m。

故ωw=0.01;所以

=16425kg

(2)按制动条件计算牵引重量

计算条件是在最不利的条件下制动,即重车沿直线轨道下坡制动,并使制动距离符合安全规定,坡道阻力和惯性阻力则成为制动阻力。

式中:

Pz—电机车的制动质量,Pz=P=3000kg;

Wzh—重列车制动阻力系数,查《矿山机械》,取0.009;

az—制动时的减速度,

u2—电机车制动时粘着系数,取u2=0.17;

Vch—电机车的长时速度,查表得12km/h,即3.33m/s;

Lz—制动距离,取40m;

,故

所以,电机车牵引矿车数根据公式

式中:

Qzh—上面计算的最小值16425kg。

G—矿车有效载重,

G0—矿车的自重,G0=590kg

所以,Z=

故取Z=10辆

5.4.1.3按机车温升条件校验

温升条件是:

牵引电机车的温升不超过允许温升,即电机车的电流等值Id不应超过它的长时电流Ich。

每台电动机的牵引力为:

式中:

n—电机车上的牵引电机数,取n=1;

Wzh′,Wk′—分别为重列车和空列车的基本阻力系数,查手册Wzh′=0.009,Wk′=0.011;

所以

由电动机特性曲线查得

Izh=23AVzh=21km/h=5.83m/s

Ik=25AVzh=19km/h=5.28m/s

电机车每运行一次,牵引电动机的等值电流Id为

=

=11.82A

式中:

a—调车系数,即考虑调车时牵引电机车的工作系数,其大小与运输距离有关,这里取a=1.4;

t—在井底车场和采区车场的时间,包括调车,装卸车作业,让车和意外耽误时间,一般取20分;

tzh—重车的运行时间,

tk—空车的运行时间,

Lm—电机车到最后一个装运车站的距离,取Lm=350m;

0.75Vzh,0.75Vk-重列车和空列车的平均速度,m/s;

T1-总的运输时间,

查表可知,牵引电机车的长时电流Ich=25A,所以Id

电动机升温正常,所以ZK3-6/250型电机车牵引11辆0.5m3翻斗式矿车是可行的。

5.4.1.4矿车列车长度

Lki=n×L1+L2=10×1500+2700=17700mm

所以取20m,岩石列车也取20m。

5.4.1.5重车储车线

L=KnL1+L2+L3=1.5×10×1500+2700+8000=33200mm,

取L=36m,空、重车储车线长度一致。

5.4.2道岔连接系统

5.4.2.1单开道岔

DK615-1/4-12;

a=3200mm,b=3390mm。

5.4.2.2三角道岔

此道岔有一个对称道岔DC615-1/3-12和两个单开道岔DK615-1/4-12构成,基础如下:

对称道岔:

,a=1882mm,b=2618mm;

单开道岔:

,a=3200mm,b=3390mm。

5.4.3各段线路长度

5.4.3.1马头门线路

复式阻车器前轮铛至罐笼中心线间的距离S

式中:

L0—罐笼底板长度;

L4—摇台移动轨长度;

L3—摇台基本轨长度;

L2—摇台基本轨末端到复式阻车器前轮铛的距离;

b1—复式阻车器前后轮铛间的距离。

5.4.3.2储车线长度

式中:

Lzh—重车储车线长度;

Lq—空车储车线长度;

l1—矿车长度;

l2—电机车长度;

l3—考虑电机车停车(制动)而增加的长度,取8000mm;

n—列车的矿车数;

K—储车系数,取K=1.5。

取Lzh=35m。

详见图5-6马头门线路布置图,井底车场断面设计详见图5-4双轨巷道断面图。

图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