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练习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4163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练习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练习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练习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练习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练习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练习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练习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练习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练习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练习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练习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练习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练习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练习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练习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练习1.docx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练习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练习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练习1.docx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练习1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练习

(1)

灵魂的对白

一、双基提要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无锡(xī)大堤(tī)赐福(chì)B:

涔涔(cén)遥岑(cén)妗子(jìn)

C:

伺候(cì)窥伺(cì)嗣位(shì)D:

谛听(tì)缔结(dì)蒂固(d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纺绸半晌清醒一帆风顺B:

敲诈烦脑固执发言题要

C:

联络拖延昧心苍海桑田D:

揣摩混帐签字斗转星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

大家怀着极大的兴趣,提出《雷雨》研究中一直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这就是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

B:

以我们学过医学的人看来,就是用心地要去吹毛求疵,也找不出什么破绽。

C:

那是因为周大少爷时来运转,现在也是社会上的好人物。

D:

前一场写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先写他们的不期而遇,通过叙述揭示了故事的原委;后写他们各自的处境,并进行了激烈的思想交锋。

4、下列破折号的作用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周朴园:

你——你贵姓?

(表示声音延长)

B.鲁侍萍:

(泪满眼)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表示语气断断续续)

C.周朴园:

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表示解释说明)

D.周朴园:

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表示解释说明)

5、下面有关戏剧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的现代戏剧主要指二十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舞剧等,话剧是其中的主体。

我们常说的戏剧鉴赏主要指中国现代、当代戏剧和外国戏剧的鉴赏。

B.戏剧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根据矛盾冲突的性质,戏剧又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雷雨》属于悲剧。

C.戏剧语言是戏剧的灵魂,它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

好的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D.下列剧本、体裁、作者分别是:

《日出》——现代剧——曹禺;《王昭君》——历史剧——郭沫若;《上海屋檐下》——现代剧——夏衍。

6、结合全剧,回答:

《雷雨》把周朴园三十年来的家庭与社会上的罪恶,浓缩在多长时间里来表现?

场景设在何处?

请选出分析正确的项()

A.一天。

从早晨到傍晚;在周公馆客厅里

B.一个夏天的午饭后;在周公馆

C.从一个夏天的午饭后到子夜;在周家

D.一个夏天的中午,到第二天凌晨;在周家和鲁家

7、依据剧情发展,再揣摩人物的心情与神态,请判断:

下面一段文字中所缺的“舞台说明”,填写最准确的一项是()

周朴园(①)你来干什么?

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侍萍(②)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的!

周朴园(③)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侍萍(④)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

A.忽然严厉地愤怒冷冷地悲愤B.忽然严厉地悲愤冷冷地怨愤

C.冷冷地悲愤忽然严厉地怨愤D.冷冷地愤怒忽然严厉地悲愤

8、对鲁侍萍的“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鲁侍萍相信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因此,只能用哀叹来表达对凄苦不幸命运的无可奈何。

B.一方面,鲁侍萍相信命运,认为自己命苦;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她对黑暗的不公平世道的诅咒和反抗。

C.鲁侍萍根本不相信有什么命运,她这样说完全是对这种不公平世道的极度愤慨与谴责之辞,表现出她的觉醒与反抗精神。

D.这是鲁侍萍作为一个劳动妇女彻底觉醒的标志,是她向封建势力与不幸命运的大胆的挑战。

9、课文中,周朴园见到鲁侍萍后,感到吃惊,连接追问,下面是从中摘出的五个问句,根据剧情的发展排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忽然起立)你是谁?

②哦,侍萍?

(低声)是你?

③你——你贵姓?

④谁指使你来的?

⑤(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A.③①②⑤④B.①③⑤②④C.③②⑤④①D.⑤④①②③

10、联系前后剧情,分析下面一段对话表现了周朴园的什么特性()

周朴园:

(打量大海)你叫什么名字?

鲁大海:

你不要同我摆架子,难道你不知道我是谁么?

周朴园:

我只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

A.以势压人,像父亲对待儿子那样,教训大海。

B.不承认自己与大海的血缘关系,这是阶级本性的表现。

C.当着三四个仆人的面,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是大海的生父,只好装出一种严厉和疏远。

D.考虑到矿上的利益,不能承认与大海的父子骨肉之情。

11、剧本和小说的情节基本相同,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有的还有和。

12、剧本的演出,由于受和的限制,要求故事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尽可能的集中。

13、给下列戏剧分类:

①《雷雨》②《三块钱国币》③《威尼斯商人》④《屈原》⑤《白毛女》⑥《茶馆》⑦《罗密欧与朱丽叶》⑧《桃花扇》⑨《丝路花雨》

A:

现代剧历史剧

B:

多幕剧独幕剧

C:

悲剧喜剧正剧

D:

话剧歌剧舞剧

二、课堂反馈

(一)、阅读《雷雨》片断,回答1—4题

周朴园:

(惊愕)梅花?

鲁侍萍:

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

周朴园: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侍萍:

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

哦,侍萍!

(低声)是你?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照片,又望侍萍。

半晌。

周朴园:

(突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

(悲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

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

周朴园:

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

周朴园:

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

鲁侍萍:

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

你结婚了,就搬了家,我以为这一辈子也见不着你周朴园:

(惊愕)梅花?

鲁侍萍:

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

周朴园: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侍萍:

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

哦,侍萍!

(低声)是你?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照片,又望侍萍。

半晌。

周朴园:

(突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

(悲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

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

周朴园:

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

周朴园:

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

鲁侍萍:

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

你结婚了,就搬了家,我以为这一辈子也见不着你了;谁知道我自己的孩子偏偏要跑到周家来,又做我以前在你们家里做过的事。

1.周朴园一听到“萍”字就徐徐立起,连说几个“你”字,这里所流露出的感情是()

A.惊疑不定B.怀疑不信C.惊愕惶恐D.惊诧万分

2.联系全文,对“柜上的相片”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表示深切的怀念B.十分自私的怀念

C.掩饰罪恶的怀念D.极其虚伪的怀念

3.周朴园反复说“过去的事情不要提了”,对其目的分析正确的一项()

A.害怕侍萍说起过去,事情张扬出去。

B.担心提起往事,让人知道无情的他。

C.害怕人们知道自己不光彩的过去。

D.内心愧疚,觉得自己对不起侍萍

4.联系全文,对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前后的情感变化概括正确的一项()

A.从“怀念、痛悔”到“怒斥、感化、补偿”。

B.从“伪善、掩饰”到“威胁、欺骗、收买”。

C.从“怀念、惊恐”到“认错、后悔、安抚”。

D.从“仁慈、惊恐”到“怒斥、欺骗、后悔”。

(二)、阅读《雷雨》片断,回答5—10题。

鲁大海 (如梦初醒)这三个没有骨头的东西!

他们就把矿上的工人们卖了!

哼,你们这些不要脸的董事长,你们的钱这次又灵了。

  周 萍 (怒)你混账!

  周朴园 不许多说话。

(回头向大海)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此中间段略)

  鲁侍萍 (呆呆地望着周萍的脸,又哭起来)大海,走吧,我们走吧!

        大海为仆人们拥下,侍萍随下。

5、周朴园对周萍、周冲两个儿子分别说“不许多说话”、“你少多嘴”其用意是:

(多项)【  】

  A.害怕周萍吃亏,阻止周冲长他人志气;  B.害怕儿子们吃亏,是父爱的表现;

  C.摆出家长的威严;  D.生怕儿子们坏自己的事。

6、对鲁侍萍“走吧,别说了”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惧怕周朴园;     B.不忍心鲁大海伤害周朴园;

  C.不想知道周朴园的发迹史;D.不愿他们父子成仇,害怕儿子势单吃亏

7、对周朴园厉声高叫“不准打人”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都是自己的儿子,于心不忍;   B.显示温和形象,尽力平息事态;

  C.向侍萍示意,他还有爱子之心;D.怕侍萍因愤怒而揭穿血缘关系,扩大事态。

8、对鲁侍萍说”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时的心情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生性懦弱,本质善良;  B.满腹辛酸,欲说不能;

  C.感慨万端,痛苦不堪;  D.随机应变,闪烁其词。

9、这个片断中有许多矛盾冲突,其中最基本的矛盾冲突是(多项)……………【   】

  A.鲁大海和周萍──兄弟之间的矛盾冲突。

B.周朴园和鲁大海──父与子的矛盾冲突。

C.鲁大海和仆人们──工人阶级和资本家走狗的矛盾冲突。

D.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E.资本家的冷酷、虚伪、自私和下层劳动妇女的善良、正直、坚韧两种思想性格的矛盾冲突。

F.鲁侍萍与周萍──母与子的矛盾冲突。

G.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

10、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多项):

……………………………【  】。

A.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B.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

C.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

你现在还──

D.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E.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三、巩固练习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谈谈《雷雨》的戏剧冲突

    戏剧不懂得平静地过日子,它需要不断地掀起冲突的浪潮,使人物在相互冲突中撞击出性格火花。

《雷雨》中,曹禺把20年代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集中于周、鲁两家的冲突氛围内,把两家30年来错综复杂的和集中在一天的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性格就得到了自然的艺术显现。

同是炎黄子孙,鲁侍萍这位柔弱、善良、温情的女子,在那个特定的社会里却一直不能将驾驭生命的缰绳紧握在自己手中,她被封建买办资产阶级家庭所蹂躏,被伪善的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混血儿”周朴园所欺骗。

在第二幕中,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看似平淡,冲突却异常激烈。

当周朴园吩咐她“先下去”时,侍萍“望着朴园,泪要涌出”,只问了一句:

“老爷,没有事了?

”这简短的话语和细微的表情变化,就很好地展示了侍萍A和B的心情,当侍萍说“老爷,想见一见她么?

”时,冷酷无情的周朴园连忙回答:

“不,不,不用。

”三个“不”字,便将他人性的C和灵魂的D暴露得淋漓尽致。

当周朴园得知面前这个两鬓染霜的老婆子就是他玩弄过的漂亮的使女时,他色厉内荏,拿出一张五千元的支票,并声称“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侍萍将肮脏的支票撕得粉碎,然后迸发出血泪控诉:

“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这一撕,撕碎了周朴园甲的假面具,撕碎了资本家乙的信条,撕出了侍萍丙的性格,撕出了她30年风雨中磨炼出来丁的精神。

1、“戏剧不懂得平静地过日子”一句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  B.拟人C.夸张D.移就

2、选文第一段两个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血缘关系,恨爱纠葛B.暖昧关系,阶级矛盾

C.家庭不和,父子冲突D.劳资冲突,恨爱凌辱

3、为什么说周朴园是“混血儿”?

(40字内)

答:

4、剧中人物都有自己个性的语言。

侍萍这简短的话语中,展示了什么样的心情;周朴园的三个“不”勾画了他什么样的人性和灵魂?

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周朴园:

A________B________鲁侍萍:

C________D________

5、侍萍撕了周朴园的支票后又冷冷地说“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这充分表达了她对周朴园的什么样的感情?

(20字内)

答:

6、本段文字末尾,剧评作者用了一组排比句,有力地评论了侍萍这一很有个性和表现力的动作和语言,试根据上下文,填写这些方框里的词语。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

7、①30年后侍萍与周朴园不期而遇,周朴园没有认出她,她也没有立刻表明自己的身份或者斥责周朴园对她的迫害,但也没有马上离开。

“周朴园(看她不走)你不知道这间房子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吗?

……周朴园那你走错屋子了。

鲁侍萍哦。

——老爷没有事了?

周朴园……好,你先下去吧。

鲁侍萍老爷,没有事了?

(望着朴园,泪要涌出。

)”为什么这样?

你怎么理解鲁侍萍的语言和动作?

答:

②“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这句话表现了鲁侍萍怎样的感情?

答:

(二)、阅读下面话剧《日出》片断,完成8-12题。

人物:

李石清,原大丰银行的小职员,现经理秘书。

     黄省三,原大丰银行的小职员,已被裁减,失业在家。

  黄:

我没有求您周济我,我只求您赏给我点事情做。

我为着我这群孩子,我得活着。

  李:

(想了想,翻着白眼)其实,事情很多,就看你愿意不愿意做。

  黄:

(燃着了一线希望)真的?

  李:

第一,你可以出去拉洋车。

  黄:

(失望)我……我拉不动。

(咳嗽)您知道我有病。

医生说我这边的肺已经(咳)──靠不住了。

  李:

哦,那你可以到街上要──

  黄:

(脸红不安)李先生,我也是个念过书的人,我实在有点──

李:

你还有点叫不出口,是么?

那你还有一路走,这条路最容易,最痛快,──你可以到人家家里

去,(看见黄省三的嘴喃喃着)──对,你猜得对。

  黄:

哦,您说(嘴唇颤动)您说,要我去──(只见唇动,听不见声音)。

李:

你大声说出来,这怕什么?

“偷!

”“偷!

”这有什么做不得?

有钱的人可以从人家手里大把地

抢,你怎么不能偷?

  黄:

李先生,真地我急的时候也这么想过,(惧怕地)可是,我怕,我下不了手。

李:

(愤慨地)怎么连偷的胆量都没有,那你怎么办?

你既没有好亲戚,又没有好朋友,又没有了

不得的本领。

好啦,叫你要饭,你要顾脸;叫你拉洋车,你没有力气;叫你偷,你又胆小。

满肚子的天地良心,仁义道德,你只想凭着老实安份,养活你的妻儿老小,可是你连自己的一

个老婆都养不住。

你简直就是个大废物,你还配养一大堆孩子!

我告诉你,这个世界不是替你

这样的人预备的。

(指窗外)你看见窗户外面那所高楼么,那是百货公司十三层高楼,我看你走

这一条路最稳当。

  黄:

(不明白)怎么走?

李先生?

李:

(走到黄省三面前)怎么走?

(魔鬼般地狞笑着)我告诉你,你一层一层地爬上去,到了顶高

的一层,你可以迈过栏杆,站在边上,你只再向空、向外多走一步,你就再也不愁吃,不愁穿

了。

黄:

(呆若木鸡,低得几乎听不见声音)李先生,您说叫我自──(忽然,悲声)不,不,我不能

死,李先生,我要活着!

为着我的孩子,为着我那没了妈的孩子们我得活着!

李先生,您得叫

我活着!

(拉着李石清的手)您得帮帮我,我不能死啊!

(咳嗽)

8、戏剧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日出》通过被压迫者──“人”和形形色色的剥削者──“鬼”之间的尖锐冲突,强烈地控诉了那“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旧社会。

这一片断着重写了黄与李的冲突。

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对黄只知哀求、别无他法的表现很反感,所以加以讽刺挖苦,说明被压迫者不起来斗争是得不到人们的同情的。

B.李对黄的不幸遭遇既同情,又愤慨,表现了他对黄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的复杂感情。

C.爬上高位的李对走投无路的黄不但不同情,反而把他的痛苦当作欣赏的材料,反映了李残忍冷酷、毫无人性。

D.李与黄的冲突,表现了统治阶级上层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被压迫者之间吃与被吃的矛盾,充分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9、戏剧是对话的艺术。

高尔基说:

“剧本要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的提示。

”这一片断中,试各找出几句话,分析李和黄的性格特征。

  李石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省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剧本中括号里的话叫舞台说明。

它的作用有:

A.表现人物动作 B.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C.描写人物的神态 D.提示舞台设计 E.表示场景交换。

用序号表明下列舞台说明的作用。

  ①燃着了一线希望 【   】②魔鬼般地狞笑着 【   】

  ③呆若木鸡,低得几乎听不见声音【   】④走到黄省三面前【   】

答案

一、双基提要

1、B分析:

A:

赐福(cì)C:

窥伺(sì)嗣位(sì)D:

谛听(dì)

2、A分析:

B:

烦脑-烦恼题要-提要C:

苍海-沧海D:

混帐-混账

3、C分析:

“时来运转”应是“一帆风顺”4、D分析:

破折号表示话题转变。

5、D分析:

《王昭君》作者是曹禺6、D7、B8、B

9、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

10、时间空间

11、A:

①②⑤⑥/③④⑦⑧⑨

B:

①③④⑤⑥⑦⑧/②⑨

C:

①④⑦⑧/②③/⑤⑥⑨

D:

①②③④⑥⑦/⑤⑧/⑨

12、A13、B

二、课堂反馈

1.C;2.A;3.C;4.B;5.AD6、.D7、.D8、.B9.DG10、.BC

三、巩固练习

1、B2、A

3、周朴园既有资产阶级的自私、伪善、金钱至上的特征,又有封建阶级所有的专制蛮横。

分析:

“混血儿”是比喻的说法,在这里指周朴园在特定的历史年代所产生的个性的双重特征。

4、A.哀怨B.愤恨C.伪善D.冷酷

分析:

注意所选语句在文中的位置。

A、B两空是鲁侍萍意外地来到周家,看到三十年前抛弃她,险些致她于死地的周朴园时的心情,必是哀怨、愤恨的。

C、D两空强调了周朴园的伪善和冷酷。

5、充分表达了侍萍对周朴园的抗议、蔑视、憎恨。

6、甲.伪善自私乙.金钱至上丙.倔强自尊丁.坚忍反抗

7、①答:

(要从人物心理和写作手法两方面分析)首先,侍萍的心理是矛盾的,一方面她痛恨周朴园给她带来的苦难,让她遭受抛弃,几乎死掉;另一方面她毕竟和周朴园有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吃得好,穿得好,还有爱情,当她见到周公馆客厅里的摆设——她的旧照、顶喜欢的家具时,她发现周朴园并没有忘记她,于是她希望与周朴园相认,她格外想知道周朴园是否惦念她,甚至爱她,所以她不忍离开,甚至婉转地暗示出自己的身份。

其中“老爷没有事了”这句反复出现就足见侍萍的期待心理,若是一般下人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只是说“是,老爷。

”而侍萍说话的语气中暗含着提醒:

老爷忘了我吗?

你对侍萍一点记忆也没了吗?

其次,作者这样安排,是为了让侍萍讲出过去她与周家的矛盾,并且与周朴园相认从而引出新的矛盾,可以使戏剧冲突不断发展和激化,也使戏剧冲突更集中。

②答:

周萍本是自己的儿子,却亲手打了亲弟弟。

鲁侍萍眼见着却又不能道破事实,言语中充分体现了她眼见骨肉不但不能相认,反而自相仇恨的痛苦;再者也没有想到周萍成了这么一个样子,很是失望。

8.C

9、李石清:

"怎么了?

……不愁穿了!

"(残忍冷酷,毫无人性)

  黄省三:

"(末段)"(老实忠厚,卑怯懦弱)

10、①B②AC③C④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