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古诗词七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41779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古诗词七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推荐古诗词七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推荐古诗词七年级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推荐古诗词七年级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推荐古诗词七年级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推荐古诗词七年级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推荐古诗词七年级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推荐古诗词七年级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推荐古诗词七年级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推荐古诗词七年级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推荐古诗词七年级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推荐古诗词七年级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推荐古诗词七年级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推荐古诗词七年级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推荐古诗词七年级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推荐古诗词七年级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推荐古诗词七年级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推荐古诗词七年级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推荐古诗词七年级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推荐古诗词七年级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古诗词七年级下册.docx

《推荐古诗词七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古诗词七年级下册.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推荐古诗词七年级下册.docx

推荐古诗词七年级下册

初中语文主题学习诗词诵读二

七年级下册

 

 

诗20首

1春日秦观

2城南曾巩

3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4丰乐亭游春欧阳修

5安宁道中即事王文治

6萧皋别业竹枝词沈明臣

7桃花溪张旭

8夜月刘方平

9秋夕杜牧

10瑶瑟怨温庭筠

13月夜忆舍弟杜甫

14汉江临眺王维

15新城道中苏轼

16登高杜甫

17渭川田家王维

18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孟浩然

19关山月李白

20塞上曲王昌龄

词10首

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2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苏轼

3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4钗头凤(红酥手)陆游

5采桑子(轻舟短棹)欧阳修

6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李煜

7踏莎行(小径红稀)晏殊

8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9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10玉楼春(东风又作无情计)晏几道

 

诗20首

 

 

1春日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1],霁光浮瓦碧参差[2]。

有情芍药含春泪[3],无力蔷薇卧晓枝[4]。

【注释】[1]轻雷,轻微的雷声。

万丝,细雨。

[2]霁光,雨停后的阳光。

浮瓦,阳光照耀琉璃瓦反射的浮光。

参差,指一层一层的屋瓦。

[3]春泪,指未干的雨点。

[4]卧晓枝,躺在晨光的花枝上。

【作者简介】秦观(1049—1100),字少游,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人。

宋代诗人。

【题解】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雨后的情景。

 

2城南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1],惟有青青草色齐[2]。

【注释】[1]一番,这里指一年一度。

[2]惟有青青草色齐:

只有雨后草色更显得青翠。

【作者简介】曾巩(1019—1083),字子固,南丰(今江西南丰)人。

宋代散文家、诗人。

【题解】这首诗写春末夏初雨后城郊的自然景色。

 

3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1]。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2]。

[1]篱落,篱笆。

径,小路。

未成阴,树叶还没有成荫。

[2]走,跑。

【作者简介】杨万里(1124—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

南宋诗人。

【题解】这首诗写农村的景象。

宿,住宿。

新市,地名。

徐公店,客店名。

 

4丰乐亭游春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1]。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2]。

【注释】[1]日欲斜,太阳将要西下了。

长郊,广阔的郊野。

[2]春将老,春天将要过去。

【题解】这首诗描写暮春的情景。

丰乐亭,在今安徽滁县西南,是作者在那里做官时建造的,曾作有散文《丰乐亭记》。

 

5安宁道中即事

王文治

夜来春雨润垂杨,春水新生不满塘[1]。

日暮平原风过处,菜花香杂豆花香[2]。

【注释】[1]夜来,指昨夜。

润,滋润。

[2]日暮,傍晚。

平原,田野。

杂,混合,掺入。

【作者简介】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今江苏镇江)人。

清代诗人。

【题解】这首诗描写春天郊野的清新风光。

安宁,今云南安宁。

即事,以当场所见所闻入诗词。

 

6萧皋别业竹枝词

沈明臣

青黄梅气暖凉天,红白花开正种田[1]。

燕子巢边泥带水,勃鸠声里雨如烟[2]。

【注释】[1]青黄梅气,梅子有青有黄的季节。

暖凉天,天气忽暖忽凉。

[2]勃鸠,鸟名,即鹁鸪。

烟,细雨迷蒙像烟雾的样子。

【作者简介】沈明臣(约1561年前后在世),字嘉则,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明代诗人。

【题解】萧皋别业,是作者友人的一个别墅。

竹枝词,原是四川一带的民歌,文人常用来描写带有地方色彩的乡土景物或民间风俗。

 

7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1],石矶西畔问渔船[2]。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3]?

【注释】[1]飞桥,高桥。

[2]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3]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简析】张旭,字伯高,苏州人。

曾任常熟尉、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

【简析】这是借陶潜《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写的写景诗。

诗由远外落笔,写山谷深幽,迷离恍惚,隔烟朦胧,其境若仙。

然后镜头移近,写桃花流水,渔舟轻泛,问讯渔人,寻找桃源。

诗的构思婉曲,意境若画,有景有情,趣味深远。

蘅塘退士批注:

“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记》。

”这话不无道理。

 

8夜月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1],北斗阑干南斗斜[2]。

今夜偏知春气暖[3],虫声新透绿窗纱[4]。

【注释】[1]更深句:

夜深了,月光照亮了半边庭院。

[2]北斗,在北天排列成斗形的七颗星。

阑干,参差错落。

南斗,即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共六星。

[3]偏知,意外地感到。

[4]新透,刚传入。

【作者简介】刘方平(约758年前后在世),河南洛阳人。

唐代诗人。

【题解】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月夜的诗。

 

9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1],轻罗小扇扑流萤[2]。

天街夜色凉如水[3],卧看牵牛织女星[4]。

【注释】[1]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2]轻罗,柔软的丝织品。

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3]天街,露天的石阶。

[4]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

【简析】这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

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

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

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

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

蘅塘退士评曰:

“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

只‘卧看’两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

 

10瑶瑟怨

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1],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2],十二楼中月自明。

【注释】[1]冰簟,喻竹席之凉。

[2]潇湘,水名,在今湖南省内。

【作者简介】温庭筠(约812—约870),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山西太原)人。

温庭筠诗词兼工,诗风绮丽精巧,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简析】诗是写女子别离的悲怨,蘅塘退士批注:

“通首布景,只梦不成三字露怨意。

”诗所写的是梦不成之后之所感、所见、所闻的情景。

全诗像是几种衔接紧密的写景镜头,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

冰簟、银床、碧空、明月、轻云、南雁、潇湘,以至于月光笼罩下的玉楼,组成了一组离人幽怨的秋夜图,渲染了一种和主人公离怨情绪统一和谐的情调和氛围。

诗中虽无“怨”字,然而怨意自生。

 

 

11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1]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2],晴光转绿蘋[3]。

忽闻歌古调[4],归思欲沾襟。

【注释】[1]和,指用诗应答。

晋陵,现江苏省常州市。

[2]淑气,和暖的天气。

[3]蘋(pín),一种多年生水草。

[4]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

【作者简介】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巩县(今河南巩县)人。

【简析】本诗因物感兴,即景生情。

诗人写自己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伤情。

诗一开头就发出感慨,说明离乡宦游,对异土之“物候”才有“惊新”之意。

中间二联具体写“惊新”,写江南新春景色,诗人怀念中原故土的情意。

尾联点明思归和道出自己伤春的本意。

诗采用拟人手法,写江南早春,历历如画。

对仗工整,结构细密,字字锤炼。

 

12题大庾岭北驿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1],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2]。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3]。

【注释】[1]阳月,阴历十月。

[2]瘴,旧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致病之气。

[3]陇头梅,其地气候和暖,故十月即可见梅,旧时红白梅夹道,故有梅岭之称。

陇头,即为“岭头”。

【作者简介】宋之问(约656—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

【简析】大庚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

诗是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庚岭时所作。

全诗写贬谪岭南的伤感,于旅途中抒发情怀。

开头以比兴入手,写望雁思乡,再写岭南境恶,更衬怀乡情切。

最后两句由写景转为抒情,暗祈能见到红梅采寄亲眷,以表衷情。

诗旨在写“愁”,却未着“愁”字,情致凄婉,愁绪满怀,以情布景,以景托情,情真意切,柔婉动人。

 

 

13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1]。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2],况乃未休兵[3]。

【注释】[1]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秋边,秋天的边境。

[2]长,一直,老是。

[3]况乃句:

指史思明又向洛阳进攻。

【简析】诗作于乾元二年(759),这时安史之乱尚未治平,作诗于战乱中,颠沛流离,历尽国难家忧,心中满腔悲愤。

望秋月而思念手足兄弟,寄托萦怀家国之情。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结构严密,环环相扣,句句转承,一气呵成。

 

 

 

14汉江临眺[1]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2]。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3]。

【注释】[1]汉江,源出陕西宁强县,由襄樊到武汉流入长江。

[2]楚塞,楚国的边界。

战国时这一带本为楚地。

三湘,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

荆门,山名,今湖北枝城市西北。

九派,由于荆门前临长江,古称长江九派。

[3]襄阳,今属湖北省襄樊市。

山翁,指晋代山简,竹林七贤山涛之子,曾任征南将军,好饮,每饮必醉。

【简析】诗主要写泛游汉水的见闻,咏叹汉水之浩渺。

首联写汉水雄浑壮阔的景色,由楚入湘,与长江九派汇合,为全诗渲染气氛。

颔联写汉水的流长邈远,山色迷离,烘托了江势的浩瀚空阔。

颈联写郡邑和远空的“浮动”,渲染磅礴的水势。

末联引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的晋人山简的故事,表明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

全诗格调清新,意境优美,在描绘景色中,充满了乐观情绪,给人以美的享受。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不愧为千古佳句。

 

 

 

 

 

15新城道中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1]。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2]。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3]。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4]。

【注释】[1]欲山行,想到山里去。

断,停。

[2]披絮帽,日光照射着云朵,像絮棉帽子般戴在山岭上。

树头句:

初升的太阳像一面铜钲挂在树上。

钲,古代军中的一种圆形的打击乐器。

[3]溪柳,溪边的柳树。

[4]西崦,西山。

崦,古代传说是落日处。

葵,蔬菜名,又叫冬葵。

饷,用酒食款待。

春耕,春耕的人。

【题解】这首诗描述作者在新城路上所见。

新城,在今浙江新登县。

 

 

 

 

 

 

16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1]。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

艰难苦恨繁霜鬓[3],潦倒新停浊酒杯[4]。

【注释】[1]渚,水中的小洲。

回,回旋。

[2]百年,犹言一生。

[3]苦恨,极恨。

繁霜鬓,白了很多的鬓发。

[4]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新停,这时杜甫正因病戒酒。

【评析】这一首重阳登高感怀诗,约是大历二年(767)在夔州写的。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是抒情。

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颔联着重渲染秋天气氛;颈联抒发感情,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末联写白发日多,因病断酒,映衬时世艰难。

全诗八句都对,句句押韵。

金性尧以为“是杜诗中最能表现大气盘旋,悲凉沉郁之作。

 

 

 

 

17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1]。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2]。

雉雊麦苗秀[3],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4]。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5]。

【注释】[1]墟落,村庄。

穷巷,隐僻的里巷。

[2]荆扉,柴门。

[3]雉雊(zhìɡòu),野鸡啼叫。

雉鸣叫雊。

[4]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5]吟式微,意谓作归隐田园之想。

《诗经·邶风·式微》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此取其义。

【简析】这首诗是描写田家闲逸的。

诗人面对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恬然自得的田家晚归景致,顿生羡慕之情。

开头四句,写田家日暮时一种闲逸景象。

五、六两句写农事。

七、八句写农夫闲暇。

最后两句写因闲逸而生羡情。

全诗用白描手法,描绘了渭河流域初夏乡村的黄昏景色,清新自然,诗意盎然。

 

18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1]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2]。

之子期宿来[3],孤琴候萝径。

【注释】[1]丁大,名凤,是诗人同乡,大是排行。

[2]烟鸟,暮烟中的归鸟。

[3]之子,这个人。

期宿来,约好来这时共同夜宿。

【简析】诗写在山间夜宿,期待友人不至。

诗的前六句,尽写夜色:

夕阳西下,万壑蒙烟,凉生松月,清听风泉,樵人归尽,暮鸟栖定。

后两句写期待故人来宿而未至,于是抱琴等待。

不心焦,不抱怨,足见诗人风度。

境致清新幽静,语言委婉含蓄。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亦是佳品。

 

 

19关山月[1]

李白

明月出天山[2],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3]。

汉下白登道[4],胡窥青海湾[5]。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6],叹息未应闲。

【注解】[1]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辞》调名,多写征戍离别的哀伤。

[2]天山,指今祁连山。

[3]玉门关,是汉代通往西域的要隘。

[4]白登道,即白登山。

汉高祖刘邦曾亲率大军与匈奴交战,在这里被困七天。

[5]胡,这里指吐蕃。

青海湾,即青海湖。

唐代和吐蕃常于此交战。

[6]高楼,指住在高楼中的戍客之妻。

【简析】诗的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征人怀乡的情绪;中间四句,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后四句写征人望边地而思念家乡,进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楼叹息不止。

 

20塞上曲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1]。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2]。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3]。

【注解】[1]萧关,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南,这里指边关。

[2]幽并,指古代的幽州和并州。

尘沙,指塞外沙漠之地。

[3]游侠儿,指恃武勇、逞意气而轻视性命的人。

矜,自夸。

紫骝(liú),指骏马。

【简析】写边塞秋景,无限萧煞悲凉;写戍边征人,寄寓深切同情;劝世上少年,声声实在,句句真情。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

 

 

 

词10首

 

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1]!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2],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1]十年,苏轼妻子王氏去世十年。

[2]千里孤坟,王氏去逝后葬在四川。

【简析】本词是文学史上第一首悼亡词。

这首词写作的时间是乙卯正月二十日夜。

当时苏轼知密州,不满自己的外迁,颇为失意。

所居之地又是距家千里的密州,他在这种情形下悼念亡妻,愈显悲凉。

词中抒发了作者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

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

这首悼亡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方法,来表达怀念亡妻之间感情表达得深婉而执着。

苏轼妻子王弗于英宗治平二年(1065)病逝于京师汴梁,次年归葬四川故里,至此正是十年。

作者在悼念亡妻的同时,也委婉地抒发了十年间仕途坎坷,命运多舛的慨叹。

全词以梦为线索分为三层。

上片写梦前的思念,表现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

“纵使”二句包含着仕途失意的感伤。

下片前五句写梦中相逢,用生活小细节抒发伉俪间的深情。

“小轩窗,正梳妆”如特写境头,含蓄地写出亡妻的美貌与多情。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感情容量很大。

全词语言质朴自然,感情沉挚,意境悲凉。

 

2临江仙[1]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2],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3]?

夜阑风静榖纹平[4]。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1]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载:

“元丰五年(1082)九月,雪堂夜饮,醉归临皋。

”临皋,在湖北黄冈县南江边,苏轼曾寓居于此。

[2]东坡,苏轼在黄州城东开垦的躬耕之地,他自号东坡居士,系效白据易“忠州东坡”之名。

[3]营营,往来劳碌。

[4]榖(hú)纹,形容水波微细。

榖,有皱纹的纱。

【简析】迁谪黄州的郁愤,似乎全已在东坡夜饮中舒泄。

来归寓所,妙在“仿佛三更”,或许不到三更?

醉中谁能辨清!

“敲门”是白费劲了——小小家童竟也有如雷的鼾声。

好在寓所临江,听江声比自比鼾声有味,但醉立到天亮也累,“倚仗”正物我两适!

 

3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1],消溽暑[2]。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3]。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4],久作长安旅[5]。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6]。

【作者简介】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

格律谨严。

语言典丽精雅。

长调尤善铺叙。

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

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

有《清真居士集》,已佚。

【注释】[1]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2]溽暑,潮湿的暑气。

[3]风荷举,司空图《王官二首》诗:

“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4]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江南一带。

周邦彦乃浙江钱塘人。

[5]长安,原指今西安,唐以前此地久作都城,故后世每借指京都。

词中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6]芙蓉浦,有溪涧可通的荷花塘。

唐张宗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诗:

“折桂芙蓉浦,吹萧明月湾。

【简析】词以写雨后风荷为中心,引入故乡归梦,表达思乡之情,意思比较单纯。

上片先写室内燎香消暑,继写屋檐鸟雀呼晴,再写室外风荷摇摆,词境活泼清新,结构意脉连贯自然,视点变换极具层次。

词中对荷花的传神描写,为写荷之绝唱。

下片再由眼前五月水面清圆,风荷凌举的景象联想到相似的故乡吴门的五月的风物,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相思之情淋漓尽致。

 

4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1]。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2]。

错!

错!

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3]。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4]。

莫!

莫!

莫[5]!

【注释】[1]红酥手,红润而白嫩的手。

黄縢(téng)酒,即黄封酒,在酒坛的坛口上加封黄色的丝绢,是当时的官酒。

縢,原来是指一种绳子,作动词用,指用绳子捆扎。

宫墙柳,以柳喻唐琬。

她已另嫁他人,有如宫禁里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即。

[2]离索,离散,分居。

[3]泪痕句:

沾染着脸上胭脂的红泪,把手帕都湿透了。

鲛绡鲛(jiāoxiāo),丝绸制的手帕。

[4]山盟,盟誓如山不可移易,所以称为“山盟”。

锦书难托,书信难寄。

锦书,指书信。

唐琬已被陆游之母休弃,而且另有丈夫,按照道义,不能在通书信。

[5]莫,表示绝望,只好作罢。

【简析】陆游初娶唐氏,夫妇风情甚美。

然儿媳不合婆婆的心意,老人家活活拆散了这一姻缘。

几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城南禹迹寺的沈园邂逅已经别嫁的前妻,她仍遣人送酒肴致意,使陆游惆怅莫名,即成此词,挥笔题写于园壁。

 

5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1],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2]。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3],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释】[1]西湖,指颍州西湖。

在今安徽省太和县东南,是颍水和其他河流汇合处。

宋时属颍州。

晏殊、欧阳修、苏轼都在颍州做过太守。

欧阳修晚年退休后住在颍州,写了一组《采桑子》(十首)。

[2]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3]涟漪,水的波纹。

【简析】这首词是作者颖州西湖组词《采桑子》十首中的第一首。

春日的颍州西湖,景色是那样引人入胜,绿水蜿蜒曲折,长堤芳草青青,春风中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声。

水面波平如镜,不待风助,小船已在平滑的春波上移动。

 

 

6乌夜啼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1],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2],相留醉,几时重[3]?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释】[1]谢,凋谢。

[2]胭脂泪,指女子的眼泪。

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

[3]几时重,何时再度相会。

【简析】起句“林花谢了春红”,托出作者的伤春惜花之情;续以“太匆匆”,使这种伤春惜花之情得以强化。

狼藉残红,春去匆匆;而作者的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留下伤残的春心和破碎的春梦。

因此,“太匆匆”的感慨,固然是为林花凋谢之速而发,但其中不也糅合了人生苦短、来日无多的喟叹,包蕴了作者对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句点出林花匆匆谢去的原因是风雨侵袭,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也是因为过多地栉风沐雨?

所以,此句同样既是叹花,亦是自叹。

“无奈”云云,充满不甘听凭外力摧残而又自恨无力改变生态环境的感怆。

换头“胭脂泪”三句,转以拟人化的笔墨,表现作者与林花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胭脂泪”,遥按上片“林花谢了春红”句,花本无泪,实际上是惯于“以我观物”的作者移情于彼,使之人格化——作者身历世变,泣血无泪,不亦色若胭脂?

“相留醉”,花固怜人,人亦惜花;泪眼相向之际,究竟是人留花抑或花留人,已惝恍难分。

着一“醉”字,写出彼此如醉如痴、眷恋难舍的情态,极为传神,而“几时重”则吁出了人与花共同的希冀和自知希冀无法实现的怅惘与迷茫。

结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气呵成,益见悲慨。

“人生长恨”似乎不仅仅是抒写一已的失意情怀,而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种融汇和浓缩了无数痛苦的人生体验的浩叹。

 

 

 

7踏莎行

晏殊

小径红稀[1],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2]。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3]。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4]。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5]。

【注释】[1]红稀,花儿稀少。

红,指花。

[2]阴阴见,暗暗显露。

[3]解,知道、懂得。

濛濛,形容细雨濛濛,此外形容柳絮纷纷如细雨。

[4]翠叶藏莺,珠帘隔燕:

意谓莺燕都深藏不见。

这里的莺燕暗喻“伊人”。

游丝,蜘蛛、青虫所吐之细丝飘游于空中。

[5]却,正。

【简析】小径两边,只剩下稀疏的几瓣残红,郊野早已绿成一片;高台旁树木绿叶成荫,一片幽森,时序已快转入初夏,春天正悄悄地逝去。

看春风却不解人意,让细细杨花,如蒙蒙细雨,纷纷扑面而来。

翠叶茂深,已可藏莺,朱帘垂下,将燕儿隔在帘外。

室内炉香的轻烟,袅袅萦回,静静地追逐忽不定的游丝,此可见室内寂静。

初夏日长无绪,词人不免生出淡淡的闲愁,午间小饮后,便进入梦乡。

一梦醒来,醉意已消,唯见一抹斜阳,照进这深深的庭院。

此刻词人的心情像庭院一样恬静!

 

8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1]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2]?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3]!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4]。

【注释】[1]造口,即皂口,镇名,在今江苏省万安县西南60里处。

[2]郁孤台,在今赣州西北田螺岭上。

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

[3]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为汉唐故故。

此处代指京师。

[4]愁予,使我发愁。

鹧鸪,鸟名。

传说其叫声如云“行不得也哥哥”,啼声凄苦。

【简析】上片从江水落笔写怀旧之情。

作者着眼于四十年前金兵侵扰江西时给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