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指标分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47261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分析指标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财务分析指标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财务分析指标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财务分析指标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财务分析指标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财务分析指标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财务分析指标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财务分析指标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财务分析指标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财务分析指标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财务分析指标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财务分析指标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财务分析指标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财务分析指标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财务分析指标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财务分析指标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财务分析指标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财务分析指标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财务分析指标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财务分析指标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分析指标分析.docx

《财务分析指标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分析指标分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务分析指标分析.docx

财务分析指标分析

一、偿债能力状况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3、现金比率=(现金+现金等价物)/流动负债

  4、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5、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例=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本金+现金利息支出)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2、股东权益比例=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

  3、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4、负债股权比例=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5、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额)

  6、偿债保障比率=负债总额/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7、利息保障倍数=(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8、现金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利息支出+付现所得税)/现金利息支出

二、营运能力分析

  1、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2、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3、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余额

  4、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额

  5、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三、盈利能力分析

  1、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2、净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3、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总额

  4、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收入净额

  5、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净额

  6、成本费用净利率=净利率/成本费用总额

  7、每股利润=(净利润-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股数

  8、每股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股数

  9、每股股利=(现金股利总额-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股数

  10、股利发放率=每股股利/每股利润

  11、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总额/流通在外股数

  12、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利润

  13、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1、变现能力比率

变现能力是企业产生现金的能力,它取决于可以在近期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的多少。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企业设置的标准值:

2

意义:

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流动比率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分析提示:

低于正常值,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

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存货)/流动负债合计

保守速动比率=0.8(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企业设置的标准值:

1

意义:

比流动比率更能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因为流动资产中,尚包括变现速度较慢且可能已贬值的存货,因此将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再与流动负债对比,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

低于1的速动比率通常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

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现,也不一定非常可靠。

变现能力分析总提示:

(1)增加变现能力的因素:

可以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

(2)减弱变现能力的因素:

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或有负债。

2、资产管理比率

(1)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企业设置的标准值:

3

意义:

存货的周转率是存货周转速度的主要指标。

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分析提示:

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

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2)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360*(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产品销售成本企业设置的标准值:

120

意义:

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到销售出去所需要的天数。

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分析提示:

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

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3)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企业设置的标准值:

3

意义:

指定的分析期间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

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

应收账款周转率,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

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

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

(4)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产品销售收入

定义:

表示企业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

100

意义:

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其收回越快。

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

应收账款周转率,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

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

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

(5)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360}/产品销售成本+{[(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360}/产品销售收入企业设置的标准值:

200

意义:

营业周期是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短,说明资金周转速度快;营业周期长,说明资金周转速度慢。

分析提示:

营业周期,一般应结合存货周转情况和应收账款周转情况一并分析。

营业周期的长短,不仅体现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还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6)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企业设置的标准值:

1

意义:

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周转速度越快,会相对节约流动资产,相当于扩大资产的投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延缓周转速度,需补充流动资产参加周转,形成资产的浪费,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

分析提示:

流动资产周转率要结合存货、应收账款一并进行分析,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结合在一起使用,可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7)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企业设置的标准值:

0.8

意义:

该项指标反映总资产的周转速度,周转越快,说明销售能力越强。

企业可以采用薄利多销的方法,加速资产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

分析提示:

总资产周转指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资产赚取利润的能力。

经常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一起使用,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3、负债比率

负债比率是反映债务和资产、净资产关系的比率。

它反映企业偿付到期长期债务的能力。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企业设置的标准值:

0.7

意义:

反映债权人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

该指标也被称为举债经营比率。

分析提示:

负债比率越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获取利润的能力也越强。

如果企业资金不足,依靠欠债维持,导致资产负债率特别高,偿债风险就应该特别注意了。

资产负债率在60%—70%,比较合理、稳健;达到85%及以上时,应视为发出预警信号,企业应提起足够的注意。

(2)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企业设置的标准值:

1.2

意义:

反映债权人与股东提供的资本的相对比例。

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稳定。

同时也表明债权人投入资本受到股东权益的保障程度。

分析提示:

一般说来,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

从股东来说,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举债,可以将损失和风险转移给债权人;在经济繁荣时期,举债经营可以获得额外的利润;在经济萎缩时期,少借债可以减少利息负担和财务风险。

(3)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企业设置的标准值:

1.5

意义:

产权比率指标的延伸,更为谨慎、保守地反映在企业清算时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股东权益的保障程度。

不考虑无形资产包括商誉、商标、专利权以及非专利技术等的价值,它们不一定能用来还债,为谨慎起见,一律视为不能偿债。

分析提示:

从长期偿债能力看,较低的比率说明企业有良好的偿债能力,举债规模正常。

(4)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资本化利息)

通常也可用近似公式:

已获利息倍数=(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企业设置的标准值:

2.5

意义:

企业经营业务收益与利息费用的比率,用以衡量企业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也叫利息保障倍数。

只要已获利息倍数足够大,企业就有充足的能力偿付利息。

分析提示:

企业有足够大的息税前利润,才能保证负担得起资本化利息。

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债务利息压力越小。

4、盈利能力比率

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

不论是投资人还是债务人,都非常关心这个项目。

在分析盈利能力时,应当排除证券买卖等非正常项目、已经或将要停止的营业项目、重大事故或法律更改等特别项目、会计政策和财务制度变更带来的累积影响数等因素。

(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企业设置的标准值:

0.1

意义:

该指标反映每一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是多少。

表示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

分析提示:

企业在增加销售收入的同时,必须要相应获取更多的净利润才能使销售净利率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

销售净利率可以分解成为销售毛利率、销售税金率、销售成本率、销售期间费用率等指标进行分析。

(2)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企业设置的标准值:

0.15

意义:

表示每一元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后,有多少钱可以用于各项期间费用和形成盈利。

分析提示:

销售毛利率是企业是销售净利率的最初基础,没有足够大的销售毛利率便不能形成盈利。

企业可以按期分析销售毛利率,据以对企业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的发生及配比情况作出判断。

(3)资产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100%企业设置的标准值: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意义:

把企业一定期间的净利润与企业的资产相比较,表明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果。

指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相反。

分析提示:

资产净利率是一个综合指标。

净利的多少与企业的资产的多少、资产的结构、经营管理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影响资产净利率高低的原因有:

产品的价格、单位产品成本的高低、产品的产量和销售的数量、资金占用量的大小。

可以结合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来分析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4)净资产收益率(权益报酬率)=净利润/[(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100%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

0.08

意义:

净资产收益率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也叫净值报酬率或权益报酬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是最重要的财务比率。

分析提示:

杜邦分析体系可以将这一指标分解成相联系的多种因素,进一步剖析影响所有者权益报酬的各个方面。

如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权益乘数。

另外,在使用该指标时,还应结合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待摊费用”进行分析。

5、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是:

第一,提供本企业现金流量的实际情况;第二,有助于评价本期收益质量,第三,有助于评价企业的财务弹性,第四,有助于评价企业的流动性;第五,用于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

流动性分析是将资产迅速转变为现金的能力。

(1)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的债务本期到期债务=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应付票据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

1.5

意义:

以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与本期到期的债务比较,可以体现企业的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分析提示:

企业能够用来偿还债务的除借新债还旧债外,一般应当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才能还债。

(2)现金流动负债比=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期末流动负债企业设置的标准值:

0.5

意义:

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

分析提示:

企业能够用来偿还债务的除借新债还旧债外,一般应当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才能还债。

(3)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期末负债总额企业设置的标准值:

0.25

意义:

企业能够用来偿还债务的除借新债还旧债外,一般应当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才能还债。

分析提示:

计算结果要与过去比较,与同业比较才能确定高与低。

这个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这个比率同时也体现企业的最大付息能力。

获取现金的能力

(1)销售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销售额企业设置的标准值:

0.2

意义:

反映每元销售得到的净现金流入量,其值越大越好。

分析提示:

计算结果要与过去比,与同业比才能确定高与低。

比率越高,企业的收入质量越好,资金利用效果越好。

(2)每股营业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普通股股数普通股股数由企业根据实际股数填列。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意义:

反映每股经营所得到的净现金,其值越大越好。

分析提示:

该指标反映企业最大分派现金股利的能力。

超过此限,就要借款分红。

(3)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期末资产总额企业设置的标准值:

0.06

意义:

说明企业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其值越大越好。

分析提示:

把上述指标求倒数,则可以分析,全部资产用经营活动现金回收,需要的期间长短。

因此,这个指标体现了企业资产回收的含义。

回收期越短,说明资产获现能力越强。

财务弹性分析

(1)现金满足投资比率=近五年累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同期内的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

0.8

取数方法:

近五年累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应指前五年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之和;同期内的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也从现金流量表相关栏目取数,均取近五年的平均数;

资本支出,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取数;

存货增加,从现金流量表附表中取数。

取存货的减少栏的相反数即存货的增加;现金股利,从现金流量表的主表中,分配利润或股利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取数。

如果实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该项目为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则取数方式为:

主表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减去附表中财务费用。

意义:

说明企业经营产生的现金满足资本支出、存货增加和发放现金股利的能力,其值越大越好。

比率越大,资金自给率越高。

分析提示:

达到1,说明企业可以用经营获取的现金满足企业扩充所需资金;若小于1,则说明企业部分资金要靠外部融资来补充。

(2)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流量/每股现金股利=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股利企业设置的标准值:

2

意义:

该比率越大,说明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越强,其值越大越好。

分析提示:

分析结果可以与同业比较,与企业过去比较。

(3)营运指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经营应得现金其中:

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活动净收益+非付现费用

=净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本期提取的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待摊费用摊销+递延资产摊销企业设置的标准值:

0.9

意义:

分析会计收益和现金净流量的比例关系,评价收益质量。

分析提示:

接近1,说明企业可以用经营获取的现金与其应获现金相当,收益质量高;若小于1,则说明企业的收益质量不够好。

 

一、财务效益状况分析

1、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

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2、总资产报酬率,计算公式:

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

3、资本保值增值率,计算公式:

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

4、营业利润率,计算公式: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净额

5、成本费用利润率,计算公式:

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

二、资产营运状况分析

1、总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

营业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2、流动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

营业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3、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

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4、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

营业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三、偿债能力状况分析

1、流动比率,计算公式: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计算公式:

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计算公式:

本期现金净流入/流动负债

4、资产负债率,计算公式: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5、长期资产适合率,计算公式:

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固定资产+长期投资

四、发展能力状况分析

1、营业增长率,计算公式:

本期营业增长额/上年同期营业收入总额

2、资本积累率,计算公式:

本期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都权益

3、总资产增长率,计算公式:

本期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

4、固定资产成新率,计算公式:

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固定资产原值

一、税前利润率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税前利润率是股票投资时一个非常重要公司分析的工具。

公司每年的销售收入减去所有的成本、费用,包括折旧费和利息费用,就是税前利润。

单位销售收入的税前利润就是税前利润率。

2005年烟台万华的销售收入是330,954万元,税前利润是86,524万元,因此税前利润率是26.14%(即86,524万元/330,954万元)。

零售商的税前利润率要比制造商更低,一家优秀的超级市场或连锁药店公司的税前利润率,比如银座股份,也只有5.8%。

另一方面,生产优质高档白酒的公司,例如贵州茅台,税前利润率则高达48.82%。

由于不同行业的平均税前利润率差异很大,因此,不同行业的公司进行税前利润率的比较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实践中通行的做法是对同一行业内不同公司的税前利润率进行比较。

根据税前利润率的定义可以推断,税前利润率最高的公司其经营成本最低,而经营成本最低的公司在整个行业衰退时存活下来的机会更大。

我们假定某一行业中A公司的税前利润率为15%,B公司的税前利润率只有5%,再假定这两家公司都面临业务缓慢增长的困境。

为了把产品卖出去,两家公司都被迫降价10%,它们的销售收入也同样下降了10%。

A公司现在的税前利润率为5%,仍然能够盈利,而B公司却已经发生了亏损,B公司的税前利润率为负的5%,它已经成为一家生存前景堪忧的困境公司了。

因此,如果不拘泥于技术性细节问题的话,那么,在评估公司在困境中的生存能力时,税前利润率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重要指标。

当然,这里还存在另一方面的问题,那就是在行业复苏时,公司业务好转,行业内税前利润率最低的公司将会成为最大的黑马。

下面我们来看两家假想的公司,看其在业务好转前后税前利润发生了什么变化。

目前这两家公司的销售收入都是100。

1、A公司

现状业务好转后的情况

销售收入100销售收入110(价格上涨了10%)

成本88成本92.40(上涨了5%)

税前利润12税前利润17.60

2、B公司

现状业务好转后的情况

销售收入100销售收入110(价格上涨了10%)

成本98成本102.90(上涨了5%)

税前利润2税前利润7.10

可见,在业务恢复好转的过程中,A公司的税前利润增长了将近50%,而B公司的税前利润则增长了3倍还要多。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原来处于困境边缘的不景气公司在业务反弹时能够摇身一变成为一只大黑马。

这种乌鸡变凤凰的现象一再发生在汽车工业、化学工业、造纸业、航空业、钢铁业、电子行业等等。

因此,作为投资者你应该这样选择股票:

如果你决定不管行业是否景气都打算长期持有一只股票,你就应该选择一家税前利润率相对较高的公司;如果你打算在行业成功复苏阶段持有一只股票,你就应该选择一家税前利润率相对较低的公司。

二、收益增长率的极端重要性

“增长”作为“扩张”的同义词,是股票市场最常见的错误概念之一,这个概念使人们忽略了那些真正卓越的增长型公司,例如美国的菲利普.莫里斯公司。

单从行业增长上你很难发现这家公司收益的增长有多迅速——美国香烟消费量大约每年减少2%。

我国几年前的白酒行业特别是优质白酒也是如此。

这些公司获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在于通过降低成本和提高价格(尤其是提高价格)实现了公司收益的大幅增长。

唯一能够影响股票价格的增长率是:

收益增长率。

我国某些优质白酒企业通过安装生产效率更高的设备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优质白酒行业每年都在提高销售价格。

如果一家公司的成本增加4%,同时销售价格提高6%,那么公司的利润率就会增加2%。

利润率增加2%可能看起来不太显眼,但是如果公司的利润率是10%,那么利润率增加2%则意味着公司收益将会增长20%(2%/10%=20%)。

如果你发现了一家每年都能找到合理的办法提高产品价格而同时又不会损失客户的公司(象五粮液、茅台这样的让人上瘾的优质白酒就非常符合这种要求),你就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机会。

在服装行业、餐饮业或者零售业的公司不可能象五粮液、茅台那样不断提高产品价格,否则的话,公司很快就要关门大吉了。

有关增长率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收益增长率较高的股票更值得买入,比如,收益增长率为20%且PE为20倍的股票要优于收益增长率为10%且PE为10倍的股票。

这听起来似乎深奥难懂,但是如果你了解到收益增长的重要性就会十分清楚了——因为正是收益的增长驱动了股票价格的增长。

假设开始时两家公司的每股收益都是1元,一家公司的收益增长率是20%,另一家公司的收益增长率是10%,下面让我们看一下这两家公司经营10年后是如何形成巨大的收益差异的。

A公司每股收益B公司每股收益

(收益增长率是20%)(收益增长率是10%)

基年1.001.00

第1年1.201.10

第2年1.441.21

第3年1.731.33

第4年2.071.46

第5年2.491.61

......

第10年6.192.59

A公司开始时股价为每股20元,如果PE维持20倍不变的话,第10年末时股价则为每股123.80元。

B公司开始时股价为每股10元,如果PE维持10倍不变的话,第10年末时股价则为每股26元。

即使由于投资者怀疑A公司无法维持它的高增长率使其PE由20倍下降到15倍,它的股票在第10年末时仍然能够达到每股92.85元。

不论是20倍还是15倍的PE,持有A公司的股票都要比持有B公司的股票回报率高得多。

如果我们假定A公司的收益增长率为25%,那么第10年时它的每股收益将会是9.31元。

即使以比较保守的15倍PE计算,每股价格也会达到139元。

总而言之,高收益增长率正是创造公司股票价格上涨很多倍的大牛股的关键所在,也正是股票市场上收益增长率超过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