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47741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8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工智能,新起点上再发力

去年出尽风头让人惊叹的谷歌围棋人工智能“阿尔法狗(AlphaGo)”,5月将来到中国,在浙江乌镇与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棋手柯洁上演人机大战。

黑白子此起彼落之间,柯洁探寻的是已有几千年历史的围棋“真理”,而对“阿尔法狗”和它的发明者来说,比赢得比赛更重要的,是寻找人工智能的科学真理。

人工智能称得上是当前科技界和互联网行业最为热门的话题。

无论将其称作“下一个风口”“最强有力的创新加速器”“驱动未来的动力”,还是关于它会不会比人更聪明甚至取代人的各种争论,都在说明,人工智能又一次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与以往几十年不同的是,这次人工智能的高潮,是伴随着生活和工作的应用而来,它是科技进步的水到渠成,也嵌入了十分广泛的生活场景。

因此也有科学家认为,“我们或许是和人工智能真正共同生活的第一代人”。

对大众来说,人工智能充满着科幻色彩;对科学家来说,人工智能可能是最受内心驱动、最具理想色彩的一门科学。

从1956年的美国达特茅斯会议算起,明确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并开始科学上的研究,到现在已有61年的历史,并经历过至少两个“冬天”。

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人工智能仍然走不出实验室。

人工智能遭遇的技术瓶颈,一方面有着时代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人们对它的期待太高,一直梦想着的是创造出类似科幻电影《人工智能》中那个小机器人的形象——会找寻自我、探索人性,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这也是一些人对人工智能既向往又恐惧的原因之一。

在脑科学尚未取得重大进展时,受益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新一代技术创新,人工智能从更加实用的层面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互联网大数据、强大的运算能力,以及深度学习模式的突破,被认为是人工智能赖以突破的三大要素,它们造就了语音、人脸识别准确率的惊人提升,人机对话像人与人一样更加自然,乃至可以像“阿尔法狗”一样去找寻规律、自我决策。

尽管中国不是人工智能的策源地,但在当前人工智能的这一轮技术爆发中,正在建设科技强国的中国,被很多人认为第一次同科技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小到手机语音助手,大到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等人工智能产品和技术广泛应用,它们连同中国顶尖科技公司所拥有的人才一起,充分证明中国在人工智能的资本、市场、技术、人才等方面都不落人后。

同时也要冷静看到,国内互联网公司搭建的人工智能平台,与亚马逊、谷歌等相比差距仍然不小。

比如,在围棋人工智能领域,腾讯的“绝艺”还不敢说能和“阿尔法狗”相媲美。

站在同一起跑线,只能说明具备站位优势,更重要的还是好好蓄力、精准发力,力争引领这一轮人工智能的创新浪潮。

故事才刚刚开始,从基础研究、技术发展,到未雨绸缪建立人工智能相关的伦理规范,人工智能的未来面临着无数挑战和变化。

“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创造未来”,人工智能的前景无限美好,值得我们为之全力奔跑。

(选自2021年4月17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新一轮人工智能的技术爆发,论证了在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起点下拥有站位优势的中国应该努力创新发展人工智能的观点。

B.文章论述了在新一轮人工智能的技术爆发中中国的优势和不足,对比之下,认为中国有科技实力引领这一轮人工智能的创新浪潮。

C.文章回顾了人工智能遭遇技术瓶颈的原因,论述了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走出实验室,伴随生活和工作,迎来黄金发展期的话题。

D.认为人工智能的前景美好,值得创新和发展,这是文章论述的的前提,也是中国发展人工智能的理论依据。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顶是

A.谷歌围棋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与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棋手柯洁展开人机大战,目的是寻找人工智能的科学真理。

B.被称作“下一个风口”“最强有力的创新加速器”“驱动未来的动力”的人工智能,在当前科技界和互联网行业谈论最为热烈,因此人工智能将再一次迎来黄金发展期。

C.虽然人工智能令人向往,但是如果机器人会找寻自我、探索人性并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也会让很多人对人工智能感到害怕。

D.人工智能在上世纪90年代仍未走出实验室,主要受限于科学家无法创造出会找寻自我、探索人性的机器人形象。

3.报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众眼中的人工智能和科学家眼中的人工智能不同,前者多关注其科幻色彩,后者多着重其理想色彩。

B.正在建设科技强国的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拥有可以比肩科技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技术、人才,在当前人工智能的技术爆发中具备了站位优势。

C.人工智能变得更实用,发展更迅速,得益于互联网大数据,强大的运算能力以及深度学习模式的突破。

D.以往几十年的人工智能,与生活和工作应用结合不够紧密,其实还不是真正意义的人工智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灰鸽

王蒙

“钱——”蝉在阳光里一面燃烧着一面诱惑地叫着。

强发是个年轻的木匠,从山那边樱桃谷来。

樱桃谷有山、有树,有小小的水库和涓涓的山涧,有荫凉,有永远轻松的风。

但是这里有钱。

为了赚钱,二十二岁的强发第二次到大城市来,给搬进了新楼的城市居民打家具。

当他推刨子的时候,那钢刃铲削木头的声音是“一——毛、一——毛”;当他拉锯的时候,那钢牙咬啮木头的声音是“现——钱、现——钱”;当他清扫被太阳晒得冒了烟的白花花的刨花和锯末的时候,他恨得牙疼——为什么这不是一堆白花花的钱?

樱桃谷的樱桃也不多了,栽樱桃不进钱,还不如大蒜。

强发给恋人彩云的爹建过议,砍掉樱桃,栽蒜。

彩云家有个年代久远的樱桃园,春天樱桃树开满了银色的花,可惜,白花花的,却不是钱。

一个东西白花花地一闪。

没等他转过向来,这个东西已经落在他的眼前,落在他刨得不太平滑的一块木板的另一端。

肉!

长而肥的脖子,颈上长着一圈褐黑色的毛,肚皮是那样柔软肥嫩,长满羽毛的大腿是那样丰厚结实,连翅膀也是饱满多肉的。

它歪着小小的头,毫无警戒地出现在他的面前。

灰鸽子?

哪儿来的?

樱桃谷飞来的?

肉!

香啧啧的肉!

他仿佛正在扒掉裹在鸽子毛外的黄泥,他仿佛正在把外焦里嫩的鸽子肉放到口里,他仿佛听到了鸽子的热油烫得口水吱吱响。

但是鸽子不慌不忙地飞走了。

“嘎”的一声,一辆上海牌小轿车刹了急闸。

又“咯”的一声,一辆连挂式大型公共汽车紧急刹车。

强发向鸽子冲去,被车流挡住了。

又一辆无轨电车停下了,许多自行车停下了。

人们惊讶地看着大模大样地妨碍着交通的灰鸽。

它站在公共汽车的水箱前,昂着头,歪着脖。

从公共汽车上下来两个年轻人轰鸽子,它不但没有听从劝告离去,反而变本加厉,钻到公共汽车底盘下面去了。

所有围观的人都向公共汽车司机打手势:

不要开车!

不要轧着鸽子!

小汽车门打开了,一个中年干部和一个白发老者走了出来,他们走近公共汽车,俯身寻找车下的淘气的灰鸽,并且急急地说着什么。

公共汽车司机一跃而下,气急败坏地骂着灰鸽,像骂一个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

交通民警皱着眉大步走来,弄清情况以后,这位在大街上有着无上威严和魄力的指挥官却不知道该怎样指挥了。

他急出了一头汗。

好多人围观。

咕咕咕、嘘嘘嘘、哧哧哧、嗵嗵嗵,人们发种响声,吹口哨,跺脚,扔石子和土块……灰鸽硬是不肯出来。

强发拨拉开两边的人和自行车。

当他看准鸽子的位置以后,略一犹疑,便趴下,向车底爬去。

他听到一阵惊呼,一阵赞叹。

“危险!

”是司机与交通民警同声呐喊。

强发从车底盘下倒退出来,站起的时候,听到的是一片欢呼和鼓掌。

他懊丧地睁开被灼热的瓦斯熏得闭起了的眼,在白花花的天空上,隐约有一个灰点子。

有人拍打他的肩膀,有人向他打听为了什么和怎么回事。

好像还有一个女孩子对他说:

“您真好!

”我——真好?

我是——您?

那女孩子的声音使他想起了彩云。

他想起了家乡的野鸽子在山涧和教堂尖顶上成群盘旋,每只鸽子的尾巴张开以后就像张开的折扇一样地浑圆。

他想起队里集合上工和召集开会时敲响的钟声。

他想起那片他建议砍去的樱桃园地面上的野薄荷的清香。

他想起今年春天,在满园都是白花花的樱桃花的时候,他看见彩云挑水,她一边走着一边轻巧地换肩,头发一甩一甩,连眉毛的扬动也叫他心疼得要命。

“您真好!

”彩云是不会这样说他的。

但那不是“真”的。

他勇敢地钻到车底下并不是为了解救那只鸽子。

当鸽子已经平安,围观的人群走散,各种车辆恢复了正常的流转以后,他流下了混浊的泪水。

为了确信是从樱桃谷飞来的灰鸽,为了彩云的满面愁容,为了他从来都不了解的“真好”……他哭了。

楼上阳台出现了一个少女,身穿白底V字形大蓝条纹无袖连衣裙,口衔着蜡管,正在喝才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樱桃汽水。

她看了看木匠,又看了看大街。

“怎么了?

”一个苍老的声音问。

“没事,爷爷,没事。

”少女悠扬而又轻柔的回答,活像天使。

她微笑着吸吮了一下,一股清爽甜香的淡红色的汽水,顺着蜡管进入了她的口腔,流到了胃里。

4.下列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蝉的鸣叫声、刚钢刃铲削木头的声音、钢牙咬啮木头的声音在强发听来都是与钱有关,微妙的心理描写充分体现了他唯利是图的性格。

B.小说写灰鸽飞到马路上,一辆上海牌小轿车刹了急闸,接着无轨电车、许多自行车都停下了,写出了人们对鸽子妨碍交通的无奈。

C.以“灰鸽”为题,不仅因为小说的主要故事由灰鸽引发展开的,更因为人们对灰鸽的关爱,充分展示了人性的美好,是转变人物思想的关键。

D.小说通过一个曲折的故事蕴含深刻的哲理,运用生动的语言、动情描写塑造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读来引人深思,催人奋进。

5.根据上下文,分析概括“他流下了浑浊的泪水”的原因。

6.与“樱桃”有关的意象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何意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随着城镇化的迅猛推进,城市内涝防治成了汛期防灾减灾的“新课题”。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有185座城市受到城市内涝的威胁。

实际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城市内涝问题就已经凸显,但当时内涝造成的损失相比江河洪水的损失要小,因而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

然而,自2010年以来,5年中有4年城市内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发生流域型大洪水的1998年。

面对损失与受淹城市数成大幅上升的趋势,人们开始对城市内涝问题给予更多关注,媒体报道也随之跟进。

城市内涝的“病根”主要源于内外两个方面。

从全球气候大环境来看,受气候变化影响,每年的极端性强降雨频次呈现上升趋势。

加之往年受厄尔尼诺等各类极端天气现象影响,越来越大的降水量也带给城市更大的挑战。

从国内城市生态环境来看,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山林湖泊等生态系统被肆意破坏。

原本覆盖着植被的土地大范围地被柏油路、水泥路等硬化路面取代,用来蓄水的低洼地被填平,湿地和湖泊变成了住宅,下凹式立交桥越建越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如地下车库、地铁等),种种做法切断了自然的水循环,从而直接导致城市的雨水积存和渗透能力降低,仅依靠市政管网来排走雨水已是杯水车薪。

(摘编自新华网《雨季总“看海”,城市内涝之困如何解?

》)

材料二:

城市的排水设置只是内涝问题最下游的原因,解决城市排水系统仅是治标。

建设一个“海绵城市”,让城市的生态系统能够恢复,才是解决内涝的根本办法。

所谓海绵城市,即通过“渗、滞、蓄、用、排”等技术,使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示意图

我国自2021年启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以来,截至2021年4月,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已建设面积420平方公里,完成投资约544亿元。

全国已有370个城市提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

目前,海绵城市试点虽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作为一个由点、线、面构成的庞大系统工程,海绵城市的全部功效尚需时间和过程加以检验。

(摘编自《经济观察报》文章《反思城市内涝建设海绵城市》)

材料三:

理性看待海绵城市,首先应该将其置于城市生态的宏观视野,从而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尴尬。

这个前提得到保证后,政策制定者还需要在决策时全面权衡。

首先,从城市的现实规模、生态出发,建设海绵城市有没有必要?

如果一个城市本身就拥有发达的水系足以实现有效排水,那么另投一笔资金建设海绵城市是否划算?

其次,在制定规划时是否对整个城市生态进行过系统的统筹?

假使主政者总是罔顾城市发展自身规律,肆意妄为,那么再有吸附力的“海绵”恐怕也有限度。

解决城市内涝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

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果评价,我们是否有可靠的评价系统?

假使都像一些地方“治水”那样,钱花出去了却不问效果,到头来公共财政打了水漂,大家依然只能“看海”。

(摘编自《南方日报》文章《面对海绵城市须回归理性》)

7.下列对于材料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AB.BC.CD.D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材料一结合详实的数据介绍了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并列举了因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而产生的生态问题。

B.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认为解决城市内涝的关键不在市政管网排水系统,从事排水系统的改造没有合理性。

C.材料三站在理性审视海绵城市建设进程的立场,给政策制定者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可能存在的隐患,也对现有已出现的不妥做法提出了批评。

D.海绵城市实际上是一个整体性的城市生态系统,如果没有城市生态的宏观视野,就不可能建设真正的海绵城市。

E.从数据上看,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并取得初步成效,但要看到全部功效,还需要时间和过程的检验。

9.请综合三则材料,概括我国在解决城市内涝过程中应采取的合理做法。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林聪,字季聪,宁德人。

正统四年进士。

景泰元年进都给事中。

时方多故,聪慷慨论事,无所讳。

中官单增督京营有宠,朝士稍忤者辄遭辱。

家奴白昼杀人,夺民产,侵商税。

聪发其奸,下诏狱。

获宥。

增自是不敢肆。

四年春,上言夺情非令典,请永除其令。

帝纳之。

正统中,福建银场额重,民不堪。

聪恐生变,请轻之。

时弗能用,已果大乱。

及是复极言其害,竟得减免。

先是,吏部尚书何文渊以聪言下狱,致仕去。

吏部除副使罗篪为按察使,参政李辂、佥事陈永为布政使。

聪疏争之,并言山西布政使王瑛老,宜罢。

篪等遂还故官,瑛致仕。

御史白仲贤以久次擢广东按察使聪言仲贤奔竞不当超擢乃迁镇江知府兵部主事吴诚夤缘得吏部聪劾之遂改工部。

诸司惮聪风裁,聪所言,无敢不奉行者,吏部尤甚。

英宗复辟,超拜左佥都御史,出振山东饥,活饥民百四十五万。

还进右副都御史,以便宜,擒戮渠魁数人,余悉解散。

母忧起复,再辞。

不许。

天顺四年,曹钦反。

将士妄杀,至割乞儿首报功,市人不敢出户。

聪署院事,急令获贼者必生致,滥杀为止。

成化七年代王越巡抚大同。

岁余,遇疾致仕。

再岁,以故官起掌南院。

前掌院多不乐御史言事,聪独奖励之。

或咎聪,聪曰:

“己既不言,又禁他人言,可乎?

”十三年秋,召拜刑部尚书,寻加太子少保。

聪以旧德召用,持大体,秉公论,不严而肃,时望益峻。

十五年,偕中官汪直、定西侯蒋琬按辽东失事状。

直庇巡抚陈钺,聪不能争,论者惜焉。

十八年乞归不得,卒于位,年六十八。

赠少保,谥庄敏。

聪为谏官,严重不可犯。

实恂恂和易,以故不肖者畏之,而贤者多乐就焉。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五》,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白仲贤以久/次擢广东按察使/聪言仲贤奔竞不当/超擢/乃迁镇江知府/兵部主事吴诚夤缘得吏部/聪劾之/遂改工部

B.御史白仲贤以久次/擢广东按察使/聪言仲贤奔竞/不当超擢/乃迁镇江知府/兵部主事吴诚夤缘得吏部/聪劾之/遂改工部

C.御史白仲贤以久/次擢广东按察使/聪言仲贤奔竞/不当超擢/乃迁镇江知府/兵部主事吴诚夤缘得吏部/聪劾之/遂改工部

D.御史白仲贤以久次/擢广东按察使/聪言仲贤奔竞不当/超擢/乃迁镇江知府/兵部主事吴诚夤缘得吏部/聪劾之/遂改工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诏狱:

主要是指九卿、郡守一级的二千石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诏书始能系狱的案子。

也可指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意为此监狱的罪犯都是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

B.夺情:

又称夺情起复,意思是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夺情时常发生在战场将士身上。

也指减少居丧期间的哀痛之情。

C.复辟:

指失位的君主复位,或被消灭的制度复活;也可意指恢复。

明英宗曾亲征瓦刺被俘,京师别立代宗;英宗还朝,被尊为太上皇。

后其发动政变,复位为帝。

D.致仕:

意为交还官职,“还禄位于君”,即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指官员辞职归家。

古人“致仕”的年龄为六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林聪仗义执言。

不少佞臣因之下狱或贬官。

林聪勇于发现单增家奴仆的罪行,并将奴仆关进诏狱;他极力上奏反对罗篪等人的升职,最终使之回到以前所居官职。

B.林聪体恤百姓。

福建银税繁重,他屡次请减;山东发生饥荒,他赈救百姓。

朝廷平定曹钦叛乱时,有将士滥杀无辜,屠戮乞儿,斩首报功,他予以坚决制止。

C.林聪刚正不阿。

各部门官员都忌惮他;他所说的话,没有敢不执行的人,吏部尤其严重。

为人不严而肃,担任谏官,从来不犯严重的错误,贤德之人喜欢接近他。

D.林聪宽厚平易。

进升右副都御史后,他能斟酌事宜自行决断,只捕杀作乱之人的首领,其余人等全都放归生路;查究辽东事时,能庇护巡抚陈钺。

他在当时很有德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弗能用,已果大乱。

及是复极言其害,竟得减免。

(2)聪署院事,急令获贼者必生致,滥杀为止。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雨后赠斯远

赵蕃

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

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

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

揩摩病目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

(注)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

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号涧泉)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

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

谥文节。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已是霜凝更雨湿”,交代赠诗的时节和天气,渲染了萧瑟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凄楚的基调。

B.“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虚实结合,说虽然草木依旧枯萎,但梅花一定会悄然开放。

C.“穷日日”“遍村村”,从时空角度强调新春发现之难,表现诗人探春寻春心情之急与信念的坚定。

D.尾联写诗人在收到朋友斯远寄来的新诗之后,擦亮眼睛,振奋精神,一改昏沉之态,连忙回诗相赠。

E.本诗巧妙地将写景叙事与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表达诗人对新春的渴望和希望有所作为的思想感情。

15.古人评价首联中“春其渐起但无痕”一句为“一篇之警策”,“熔诗情和哲理于一炉”,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四、情景默写

16.(题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大鹏南徙时的壮观场面,认为大鹏能飞上万里高空,是有所依托。

(2)《出师表》中诸葛亮阐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题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1)走进秋日的深山,漫山的红叶扑面而来,这姹紫嫣红的美景,让人沉醉,更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词客感慨唏嘘。

(2)老张这个古玩爱好者,把多年来收集的盆盆罐罐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每当我到来,他总是如数家珍地向我介绍。

(3)自提出要在5年内推动中国进入无现金社会以来,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进程一日千里,被选入中国“新四大发明'。

(4)读诗之趣在于读诗之妙,妙在理的提升,妙在知人论世,妙在“悟”的延伸,如此趣读,你会发现熟悉的诗歌仍有风景。

(5)我们如果只看到陶渊明诗文里恬淡自然的美景,却忽略了作者隐藏在这美景背后深深的苦痛,那实在是买椟还珠了

(6)面对银行的霸王条款,黄女士拒绝归还1500元,这令不少网友感觉大快人心,最终在法院的判决下,黄女士执行还款。

A.

(1)

(2)(6)B.

(1)(3)(5)C.

(2)(4)(5)D.(3)(4)(6)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旅游部1将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推出新的旅游项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要

B.央视《大国崛起》系列节目播出后反响巨大,中国的振兴之梦、砥砺前行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

C.学生培养的质量是一所高中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如何提升学生素质是所有高中进行教育改革时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D.企业向政府申请科研项目,政府拿出科研经费让企业研发技术,成功后去申请属于自己的专利技术,用纳税人的钱研发技术再去赚纳税人的钱,逻辑上是行不通的

19.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A.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不胜感激。

明天我将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B.今天的活动是两校师生的一个交流平台,我校李教授将发表高见,请大家洗耳恭听。

C.对于施工中的保护环境的问题,小张提出了刍议,大家的意见呢?

D.久仰兄长大名,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可能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

六、语言表达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l2个字。

斑驴不但能守护家园,而且①_____。

英格兰一度兴起用斑驴拉车的风气,在伦敦周围,郡长的马车后便拴着两头斑驴。

体重达400公斤、无比健壮的斑驴很少能成为其天敌口中的饕餮大餐,②_____,因此一直是非洲人主要的猎食对象,但原始的狩猎方法并没有给斑驴群体以致命打击。

直至19世纪,欧洲移民大量涌入非洲,看到如此美丽的动物都非常感兴趣,一时间斑驴标本价格昂贵,这更促使了这些贪婪的欧洲人对斑驴大开杀戒。

他们用套索、火器等装备进行疯狂的猎捕,还大肆劫掠、贮藏、盗运斑驴的皮张。

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③_____。

到了19世纪中期,非洲南部已经很少再能见到斑驴了。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阅读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消遣性阅读,其主要是为了打发时间,调剂一下枯燥的生活,所以说,完全是浪费时间;第二种是网络式阅读,就是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这种阅读效率高,因此可以使人快速增长知识,学业有成;第三种是精神性阅读,就是依据自己的兴趣阅读,心醉于阅读,陶冶性情。

唯有精神性阅读才能够让人变得有品位。

①消遣性阅读不一定完全是浪费时间。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梅葆玖——京剧大师梅兰芳最小的孩子,他十岁学戏,是梅派衣钵的唯一家传继承人,他用82年的生命历程书写了一个词一一传承,在戏剧评论家的眼中,他是当之无愧的“大师”。

首要的理由,就是他全面继承了梅兰芳先生的梅派艺术,不论是唱腔、表演,还是塑造人物。

生前,面对质疑他“缺少新戏”、“保守”的声音,他说,“我何尝不愿意演新戏,但是我爸爸给我留下这么多的戏,我得把它一一继承过来”。

2021年4月25日,梅葆玖先生逝世,享年82岁,梅葆玖一生培养了49个弟子,他曾说:

“我给父亲有了交代,也给了梅派,给了京剧一个交代。

”戏剧导演田沁鑫致梅葆玖先生的挽词写到:

“有一种失去,是一种审美的覆亡,流走了,一份眉梢上的韵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