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写器.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4909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写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写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写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写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写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写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5页
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写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5页
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写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5页
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写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5页
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写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5页
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写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5页
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写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5页
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写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5页
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写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5页
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写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5页
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写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5页
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写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5页
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写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5页
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写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5页
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写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写器.docx

《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写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写器.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写器.docx

基于单片机的ic卡读写器

摘要

IC卡是目前广泛应用于访问控制和电子票据的一种智能卡。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的IC卡读写终端的设计,IC卡读写终端是一个单片机嵌入式应用系统。

论文从IC卡的国际标准入手,介绍了实现IC卡数据存储的控制方法,并以西门子公司的SLE4442型逻辑加密卡为基础.详细分析了单片机控制IC卡数据读写的软、硬件实现。

本文提出了逻辑加密存储卡SLE4442在单片机系统中的一种最简单的应用方法,并采用AT89C51单片机设计了一个简易接触式IC卡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对逻辑加密存储卡SLE4442进行读写。

配合不同的软件及外围扩展电路,该系统可以应用到电业管理、燃气收费等不同的行业。

还介绍了SLE4442芯片的特点、存储器结构,以及该芯片与单片机的最基本连接,分析了SLE4442逻辑加密存储卡的操作过程和AT89C51单片机的控制程序,并给出了对应的程序流程图。

关键词:

IC卡;接触式;读写终端

 

Abstract

Atpresent,theICcardisakindofintelligentcardapplyingtovisitcontrollingandelectronicnoteextensively.ThispaperhasintroducedthedesigningofanewtypeICcardread-writeterminalmainly.TheterminalisaMCUembeddedapplicationsystem.Firstofall,proceedingwiththeInternationalStandardofICcards,thepaperhasintroducedthereadingandwritingtechniqueofICcarddata.OnthebaseofSLE4442-akindofsmartcardofsecuritylogicmadebySIEMENS.ThepaperhasspecifiedthesoftwareandhardwarerealizationofICcarddatareadingandwriting.

ThearticlehasprovidedakindofsimplestapplicationmethodforICcardSLE4442inthesinglechipcomputersystem.AndasimplecontrolsystemforintelligentcontacttypeICcardispresentedwithAT89C51,whichiscapabletoreadandwritethelogicallyencryptedmemorycardSLE4442.Withsomeadaptationsinsoftwareandperipheralcircuits,thesystemcouldbeeasilyusedinvariousfields.Suchaspowerchargingsystemandgaschargingsystem.ThepaperalsohasintroducedthecharacteristicoftheSLE4442chip,thestructureofstorage,andthemostessentialconnectionbetweenSLE442chipandsinglechipprocessor.Moreover,themethodhowtousethesystem,theproblemofprogramming,andtheflowchartofthesystemprogramofsomeinterrelatedcommandshavealsobeenillustratedinthepaper.

Keywords:

ICcard;contacttype;read-writeterminal

 

 

 

1绪论

1.1IC卡技术的发展

IC卡即集成电路卡,英文名称为“IntegratedCircuitCard”,通常情况下,IC卡是指将集成电路芯片固封在塑料基片中的卡片,是一种功能多样、用途广泛的电子卡片。

它的外形和尺寸同普通名片差不多,一般厚度为0.76─1.2毫米,小巧玲珑,携带方便,使用简捷。

卡的基片是由聚氯乙烯硬质塑料制成的,内装集成电路芯片。

它可与多种终端设备连接使用,具有多种功能。

IC卡的最初设想是由日本人提出来的。

1969年12月,日本的有村国孝先生提出一种制造安全可靠的信用卡方法,并于1970年获专利。

那时叫ID卡(IdentificationCard)。

1974年,法国的罗兰德─穆瑞拉发明了带集成电路芯片的塑料卡片,这就是早期的IC卡,并取得了专利权,但一时尚未实用化。

1983年,这一发明受到法国政府的重视,由政府出面推动IC卡的实用化。

IC卡距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等的发展,IC技术也更成熟,并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1]。

1.2IC卡分类及应用

IC卡根据卡中所用嵌粘的集成电路的功能不同,可分为接触式IC卡和非接触式IC卡两大类。

接触式IC卡,它又分为以下四小类:

存储卡──具有存储记忆功能,不带加密逻辑,这类卡适用于其内部信息不用加密的应用系统,例如健康卡;

加密存储卡──卡中具有若干个密码口令,只有在密码输入正确后,才能对相应区域的信息内容进行读出或写入。

若密码输入出错一定次数后,该卡将自动封锁,成为死卡。

此类卡适用于需加密的应用系统,如食堂就餐卡;

智能卡(SMARTCARD)──卡中还带有信息处理器(CPU),该类卡是一个带有操作系统的单片机系统,严格防范非法用户访问卡中的信息。

发现数次非法访问后也可锁住某个信息区域,但可以用高级命令解锁,使卡中的信息保证绝对安全,系统高度可靠。

此类卡应用于绝密系统中,如银行金融卡;

超级智能卡(SUPERCARD)──在智能卡的基础上装有键盘、液晶显示器和电源。

 

非接触式IC卡,为封闭式包装,通过射频和外部设备传送信息。

它利用外部发射的高频电磁波能源和信号源,进行擦写存储。

  在实际使用中,以接触式IC卡应用最多。

法国首先使用的银行卡,至1992年法国已有2100万张这样的银行卡。

商店中的读卡器在卡与银行之间建立联系,持卡者输入个人识别编码来证明自己有权使用这张卡。

如果个人识别编码与存在卡上的编码不一致,读卡器就通知店员收缴这张卡,此后不久读卡器能用电信号使冒用的卡无效。

非接触式IC卡一般用于外接触场合,如日本的建设省正在研制用于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的IC卡。

只要司机兜里装着这种IC卡,高速驶过收费站不需停车,就可以把卡上的费用自动划拔到收费站的帐上。

原理是用光波和电波通过微电脑自动结算。

从全球范围看,现在IC卡的应用范围已不再局限于早期的通信领域,而广泛地应用于金融财务、社会保险、交通旅游、医疗卫生、政府行政、商品零售、休闲娱乐、学校管理及其它领域。

在信息社会,IC卡的前途是无量的,从IC卡的技术上看,总的发展趋势是向高功能,大容量方向迈进。

1.3IC卡技术的特点

1、可靠性高

  IC卡具有防磁、防静电、防机械损坏和防化学破坏等能力,信息保存期在100年以上,读写次数在1万次以上,至少可用10年。

  2、安全性好

  IC卡从生产到投入使用的全过程及全生命周期内都可进行严格的管理,所以安全性好。

IC卡使用信息验证码,在识别卡时,由卡号、有效日期等重要数据与一个密钥按一定算法进行计算验证。

IC卡可提供密钥个人识别码,用户使用时,输入密码后,与该PIN码进行比较,防止非法用户。

  3、存储容量大

一般IC卡的容量都在1KB~32KB之间,最大的能达到4M。

  4、读写器易实现

  IC卡作为一种新型的识别卡,自然需要其专用的设备来支持。

IC卡系统由计算机、卡座、读写器、应用系统和IC卡等几部分组成。

其中,卡座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对卡的机械支持和电器接触;读写器的基本功能是对卡的读出和写入操作,有的还可以进行数据处理和加密;应用软件的主要功能应有卡的读写控制、结果显示、数据处理、系统加密和系统通信等。

软件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效果。

  5、灵活性强

IC卡本身可进行安全认证、操作权限认证,以及可存储最新的有关事务处理信息,可以进行脱机操作,简化了网络要求。

IC卡可以一卡多用。

IC卡可为用户提供方便:

例如为用户修改PIN码、个人数据资料、消费权限,以及查询余额等。

这些功能都体现了IC卡的灵活性。

1.4IC卡的接口设备

为了使用卡片,还需要有与IC卡设备配合工作的接口设备IFD(interfacedevice)或称为“读写设备/读写器”IC卡接口设备的种类很多,功能上由于不同的应用需要,差别也很大,但就其对卡(以接触式卡为例)的操作功能来说,都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功能:

1、IC卡的插入/退出的识别与控制(接触式卡),IC卡进/出RF区的识别和控制(非接触式卡);

2、向IC卡提供其所需的稳定的电源与时钟信号;

3、实现与卡的数据交换,并提供相应的控制信号;

4、对加密数据系统,应提供相应的加密解密处理及密钥管理机制;

5、提供相应的外部控制信息及其它设备的信息交换。

很多读写设备除了对卡的基本操作外,还设计了其他一些重要功能必要的控制界面和显示界面,提供数据通讯接口与上位机进行数据通讯,网络控制功能.实现远程适时控制。

1.5IC卡国际标准和设计要求

由于IC卡使用具有流动性与全球性,建立相应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就显得特别重要。

在信息技术领域,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IEC(国际电子技术委员会)共同建立了一个技术委员会ISO/IECJTC1以制定相应国际标准。

在IC卡应用系统的设计中,读写设备对IC卡的读写控制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遵照相应的国际标准,才能保证数据的正确读取,这是IC卡读写器终端设计的基础。

接触式IC卡国际标准的总称为识别卡──接触式集成电路卡国际标准为ISO/IEC7816。

包括以下部分:

第一部分:

ISO7816-1,物理特性

第二部分:

ISO7816-2,触点尺寸和位置

第三部分:

ISO7816-3,电信号和传输协议

第四部分:

ISO7816-4,行业间交换用命令

第五部分:

ISO7816-5,应用标识符的编码系统和注册系统

第六部分:

ISO7816-6,行业间数据元

第七部分:

ISO7816-7,关于结构化卡询问语言的行业间命令

第八部分:

ISO7816-8,与安全有关的行业复位命令

第九部分:

ISO7816-9,附加的行业间命令和复位应答

第十部分:

ISO7816-10,用于同步卡的电信号和复位应答

由于在本课题相关的接触型逻辑加密卡SLE4442的设计中,只涉及到ISO7816-2,IS07816-3和IS07816-10,所以只对这几个标准进行介绍,其中后两个协议直接与读写器设计的细节相关,所以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1.5.1IS07816-1,接触式集成电路卡的物理特性

本标准制定的物理特性适合于ID-1型识别卡,其尺寸为85.6mmX53.98mmX0.76mm.IS07810(识别卡的物理特性)中为各种识别卡定义的物理特性适用于IC卡,IS07813(作为金融交易卡的磁卡的格式即内容)中对金融交易卡定义的阻燃性和外形尺寸也适用于IC卡。

此外,还提出了以下附加特性:

防护紫外线的能力;X光照射的剂量:

触点的表面轮廓:

卡和触点的机械强度;触点电阻;磁条与集成电路之间的电磁干扰;指定强度磁场的影响;静电影响;热耗等。

标准规定了上述各项测试的指标,并要求测试后的IC卡不应损坏或丧失功能。

使用过程中卡的表面温度不应超过50摄氏度[2]。

1.5.2IS07816-2,接触式集成电路卡的触点尺寸和位置

该协议规定了ID-1型集成电路卡各触点的尺寸、位置和功能。

规定每个触点都应有一个不小于2.OmmX1.7mm的矩形表面区域,各触点间应互相隔离,但未规定触点的形状和最大尺寸。

IC卡有8个触点,从C1到C8,触点可安排在卡的正面和反面。

触点的位置如图1.1所示(以卡的接触面的左边和上边为基准线)。

相邻两个触点之间的最大间距为0.84mmX8个触点所占最大面积没有规定,但规定最小面积不小于9.62(宽)mmX9.23(高)mm的矩形平面[3]。

 

图1.1触点的位置图

每个触点的功能见表1.1:

表1.1IC卡触点功能表

触点编号

功能

触点编号

功能

C1

VCC(电源电压)

C5

GND(地)

C2

RST(复位信号)

C6

VPP(编程电压)

C3

CLK(时钟信号)

C7

I/O(输入/输出)

C4

ISO/IECJTC1/SC17

C8

ISO/IECJTC1/SC17

-

保留使用

-

保留使用

1.5.3IS07816-3/10,接触式集成电路卡的电信号和传输协议

IS07816-3/10协议规定了电源及信号的结构,以及IC卡和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包括信号频率、电压电平、电流值、奇偶校验协定、操作过程、传送机制以及接口设备与IC卡之间的通讯协议等。

这些协议规定是读写终端设计必须严格遵守的。

该协议标准制订后经过多次修改,这里按1997年版本进行介绍。

IC卡有两种传输协议:

同步传输协议和异步传输协议,相应的执行不同协议的IC卡也分为同步卡和异步卡。

在使用同步卡时,外电路的时钟信号加到IC卡的CLK触点C3,直接作为数据读写的同步触发信号,同步传输协议在ISO/IEC7816-10中定义,适用于逻辑加密卡,它是同步IC卡读写数据时序控制的依据,这里要详细介绍:

使用异步卡时,外电路的时钟信号也加到IC卡的C3触点,但不直接控制卡中数据的读写,而是作为卡中CPU的外时钟信号,数据的读写时序由卡中CPU控制,异步传输协议在IS07816-3中介绍,主要适用于内含微处理器的智能卡,但IS07816-3中有些部分也适用于同步卡。

这里就只介绍与逻辑加密卡有关的部分[4]。

1.5.4IS07816-3规定的各触点电压和电流值

先介绍IS07816-3中规定的触点电压和电流值.在讨论每个触点的电特性之前,先将所用符号的意义叙述如下[4]:

Vih:

高电平输入电压Vil:

低电平输入电压

Voh:

高电平输出电压Vol:

低电平输出电压

Tr:

信号幅度10%-90%之间的上升时间

Tf:

信号幅度90%-10%之间的下降时间

Cin:

输入电容Cout:

输出电容

Iil:

高电平输入电流Iil:

低电平输入电流

Ioh:

高电平输出电流Iol:

低电平输出电流

Icc:

Vcc端电源电流Irr:

Vpp端编程电流

所有测量是相对GND(地)定义的。

测量的环境温度在50摄氏度范围内。

流入卡中的电流被定义为正电流。

当满足下列条件时,定义电路为不工作状态:

触点相对于GND的电压保持在OV-0.4V之间,且流向接口设备的电流小于1mA。

另外根据给卡的电压不同而将卡的操作条件分成A、B两类,A类卡VCC上的电压为5V。

B类卡VCC上电压值为3V,一般情况下的我们多使用A类卡。

1、VCC触点:

下表1.2是VCC触点电源电压值,本触点用来提供电源电压

表1.2正常操作下VCC的电特性

符号

条件

最小值

最大值

单位

VCC

A类

4.5

5.5

V

B类

2.7

3.3

ICC

A类在最大允许功率

-

60

mA

B类在最大允许功率

-

50

时钟停止

-

0.5

2、Vpp触点:

在A类操作条件下卡内的非易失性存储器EEPROM编程或擦除时可以从VPP端提供电源。

Vpp有两种状态,空闲状态和激活状态。

除编程和擦除外,均处于空闲状态。

一般IC卡不从VPP取得电压,而山卡内升压电路提供编程和擦除所需电压。

在B类操作条件下,VPP触点保留于将来使用。

正常操作状态下VPP的电特性如表1.3所示:

表1.3正常操作条件状态下Vpp的电特性

符号

条件

最小值

最大值

单位

Vpp

空闲状态

0.95xVcc

1.05xVcc

V

Ipp

-

20

mA

Vpp

编程状态

0.975xP

1.025P

V

Ipp

-

I

mA

卡向接口设备提供P和I值(默认值:

P=5,I=50)

电压上升或下降时间:

200us(最大值),VPP变化速率不超过2V/us.最大功率VppxIpp,在任意一秒时间内的平均值不超过主1.5W。

3、I/O触点:

I/O触点用于数据交换的输入(接收方式)或输出(发送方式)。

有两种可能的状态:

传号或高状态(Z状态),空号或低状态(A状态)。

当卡和接收设备均处在接收方式时,I/O处于Z状态,也可被发送方规定为Z状态:

A状态可山发送方规定。

当卡与接口设备处于不匹配的传输方式时,I/O端的逻辑状态可能是不确定的。

在操作期间,卡与接口设备不能同时处于发送方式。

表1.4为正常操作状态I/O的电特性:

表1.4正常操作下的I/O电特性

符号

条件

最小值

最大值

单位

Vih

Vih时刻

0.7xVCC

VCC

V

Iih

-300

+20

uA

Vil

Vil时刻

0

0.15xVCC

V

Iil

-1000

+20

uA

Voh

外加上拉电阻到VCC

Voh

0.7xVCC

VCC

V

Ioh

+20

uA

Vol

Iol=1mA

Cin=30pF;Cout=30pF

0

0.15xVCC

V

TrTf

1

us

以上测试I/O上的电压保持在-0.3V到+0.3V之间,接口设备工作时,流入卡的电流不应超过5OOuA。

4、CLK触点:

正常操作状态下的CLK触点电特性如下表1.5所示:

表1.5正常操作条件状态下CLK的电特性

符号

条件

最小值

最大值

单位

Vih

Vih时刻

0.7xVcc

Vcc

V

Iih

-20

+100

uA

Vil

Vil时刻

0

0.5

V

Iil

-100

+20

uA

TrTf

Cin=30pF

-

时钟周期的9%

-

CLK上的电压保持在-0.3~Vcc之间

5、RST触点:

正常操作条件下RST的电特性如表1.6所示:

 

表1.6正常操作条件下RST的电特性

符号

条件

最小值

最大值

单位

Vih

Vih时刻

0.8xVcc

Vcc

V

Iih

-20

+150

uA

Vil

Vil时刻

0

0.12xVcc

V

Iil

-200

+20

uA

TrTf

Cin=30pF

-

1

us

RST电压保持在-0.3~Vcc之间

1.5.5ISO/IEC7816-10协议,同步卡的电信号和复位应答

ISO/IEC7816-10协议专门规范了同步卡的电信号和复位应答,描述了在同步传输的集成电路与接口设备之间的电源、信号结构和复位应答结构。

除了带CPU的智能卡,其他IC卡都属于同步卡,包括这里要使用的逻辑加密卡,所以了解ISO/IEC7816-10协议也很重要。

除了在此说明的以外,在ISO/IEC7816-3中说明的仍适用。

它还包括信号速率、操作条件和通讯。

本规范说明两种类型的同步卡:

第一类(type1)和第二类(type2).IC卡的触点C,指定为第二类同步卡的功能码(FCB),FCB和RST一起构成在卡中执行的命令。

第二类卡的传输率可以比第一类高。

1、卡的复位

接口设备将所有线置于状态L,然后VCC加电,VPP置于休闲状态,CLK和RST保留于状态L,接口设备的I/O置于结束方式。

RST至少有50us维持于状态H,然后回到状态L。

上升沿和下降沿时间不超过0.5us。

时钟脉冲在它与RST上升沿之后相隔5us时间后给出,时钟脉冲状态H的持续时间在10us-50us之间。

在RST处于状态H时只准有一个时钟脉冲,CLK与RST下降沿之间的间隔为5us。

在I/O线上得到的第一位数据可视为应答,此时CLK处于状态L,并在RST下降沿10us后有效。

2、复位应答

在同步工作传输方式中,I/O线上一串数据位用CLK上的时钟信号进行同步。

I/O线上的位速率与接口设备发到CLK的时钟速率呈线性关系,例如7kHz时钟频率相应于7Kbit/s。

无论对于那种同类卡,最大上升沿/下降沿各为0.5us。

第一类卡低于50kHz的任意频率可用;第二类卡低于280kHz的任意频率可用。

在设计读写器的读写控制时要选择合适的CLK频率,即要保持比较快的数据传输速率,又要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复位(reset)操作的结果是从卡发送应答到接口设备。

该头的长度固定为32位,其开始的两个字节H1和H2是必备的。

bl-b32是按时间顺序发送的信息位,最低位先发送[4]。

1.5.6IC卡国际标准和设计要求小结

本节详细介绍了有关IC卡的国际标准,标准规范了IC卡物理特性、触点大小和位置、触点电信号特征和传输协议等等,它也是IC卡读写设备设计的基本规范,是读写设备对IC卡进行数据操作的所必需遵循的基础。

1.6IC卡在国内的使用情况和发展前景

可以看到我国的一些领域,如电信、交通、医疗等等部门,使用IC卡也已经很普遍,很多单位也已经使用IC卡来进行人员和财务管理。

在金融上我国还基本上是使用磁卡,但是由于IC卡的诸多优点,在不久将来用IC卡取代磁卡已经是必然趋势。

我国IC卡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发展,其建设和实际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据统计,我国目前已有香港、上海、广州、深圳、大连、青岛、南京、桂林、武汉、鞍山、长春、厦门等多个城市都已成功地启用,不少城市的IC卡应用范围涵盖了包括公交、地铁、轮渡、出租车、路桥收费、泊车等城市交通各个方面,有的还往非交通领域延伸,如旅游景点门票、小额餐饮付费等。

这些城市都是在政府的推动下,做出一卡多用的规划,统一组织实施。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90多个城市建立了不同规模的公交IC卡应用系统,累计发卡量2000余万张;已有300多个城市在供水、燃气领域实施了IC卡应用,累计安装IC卡表具已达到450多万台,发卡量达到600多万张。

数字社区、路桥收费、停车场管理等领域的建设事业IC卡应用也有了初步的发展。

建设行业IC卡的应用推广对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提倡市民新的消费意识,提高公用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益,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起到了良好作用。

  IC卡的一卡多应用,国内外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如上海的公共交通一卡通系统,香港特区的八达通卡,新加坡的现金卡NETS项目等。

这些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是在政府的推动下,做出一卡多用的规划,统一组织实施。

  上海公共交通“一卡通”工程于1999年5月25日投入建设。

发卡总量达到1200万张,日交易量为500万笔,交易额达人民币800万元。

  广州“羊城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