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名词解释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4934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5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名词解释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地质名词解释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地质名词解释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地质名词解释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地质名词解释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地质名词解释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地质名词解释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地质名词解释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地质名词解释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地质名词解释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地质名词解释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地质名词解释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地质名词解释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地质名词解释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地质名词解释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地质名词解释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地质名词解释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地质名词解释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地质名词解释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地质名词解释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名词解释doc.docx

《地质名词解释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名词解释doc.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质名词解释doc.docx

地质名词解释doc

第一章绪论

1.地质作用:

就是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

它分为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两类。

2

2、地质学: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地球形成与演化历史以及地球表层各种作用各种现象及成因的学问。

3、内力地质作用:

主要以地球内热为能源并主要发生在地球内部,包括岩浆作用、地壳运动、地震、变质作用。

4、外力地质作用:

主要以太阳能以及日月引力能作为能源并通过大气、水、生物因素引起,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5、地球:

包括固体地球以及环绕着它并与其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水、生物与大气,是一个复杂的天体。

6、岩石圈:

地壳加软流圈之上的固体地幔

7、具有一定规模的岩石圈块体称为板块可分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

8:

磁偏角:

地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夹角;磁倾角:

磁针与所在地水平面角

第二章矿物

1.元素:

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称为元素。

5

2.同位素:

具有不同原子量的同种元素的变种。

5

3.放射性同位素:

有的同位素其原子核不稳定,会自行放射出能量,即具有放射性,称为放射性同位素。

5

4.稳定同位素:

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

5

5.放射性同位素放射能量的过程称为放射性蜕变(衰变)

6.某一放射性同位素蜕变到它原来数量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半衰期它是一个常数

7.克拉克值:

元素在地壳中平均质量分数%,称为克拉克值。

克拉克值又称地壳元素的丰度。

5

8.矿物:

是自然产出且内部质点(原子、离子)排列有序的均匀固体。

其化学成分一定并可用化学式表达。

6

9.其产出状态成因和化学组成等方面都具有与矿物相同的特征但不具有结晶构造的均匀固体。

准矿物

10.晶体:

是内部质点(原子、离子)在三维空间周期性重复排列(即有序排列)的固体。

6结晶质(晶质)

11.不具有几何多面体外形的晶体称为晶粒

12.非晶体:

是内部质点(原子、离子)在三维空间不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非晶质

13.化学键:

晶体中各质点间的结合力就是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6

14.晶体结构:

由于质点呈有序排列,晶体内部就具有格子构造

15.晶面:

包围晶体的平面白云石菱面体磁铁矿八面体石盐立方体

16.同质多像:

相同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地质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下可以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从而形成不同的矿物,这种现象成为同质多像。

6

17.类质同像:

矿物晶体结构中某种原子或离子可以部分的被性质相似的它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这种现象成为类质同像。

6

18.显晶质:

晶粒大小不一,较粗的用肉眼或放大镜可以看出来者

考研复习资料—普通地质学(夏邦栋,第二版),仅供参考第2页共27页

19.隐晶质:

晶粒细微,要通过显微镜才能加以分辨者

20.矿物集合体:

矿物晶粒的聚集体成为集合体。

矿物集合体往往具有某种习惯性的形态。

7

21.矿物的光学性质

①透明度:

矿物透过可见光的能力。

7

②光泽:

矿物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

7

③颜色:

是矿物吸收了白光中某种波长的色光后所表现出来的互补色。

7

④条痕:

是矿物粉末的颜色。

7

22.硬度:

矿物抵抗外力机械作用的强度。

硬度的大小主要由矿物内部原子离子分子联接力的强弱决定,通常用摩氏硬度计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7

23.解理:

晶体受到外力打击时能够沿着一定结晶方向分裂成平面(即解理面)的能力。

它经常是不光滑的8

24.断口:

是矿物受到外力打击后不沿固定的结晶方向断开时形成的断裂面。

8

25.硅酸盐矿物:

为金属阳离子与硅酸根化合而成的盐类矿物。

这类矿物均含氧与硅,以及一种或几种金属阳离子。

9

26.硅氧四面体:

硅酸盐矿物结构中一个硅的周围都有四个氧,其形状似四面体,称为硅氧四面体。

硅氧四面体是一切硅酸盐矿物的基本结构单位。

9

27.造岩矿物:

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第三章岩浆作用与火成岩

1.岩浆作用:

是指岩浆的发育、运动及其固结成岩的作用。

它包括喷出作用与侵入作用两个方面。

17

2.岩浆:

地下高温熔融物质称为岩浆。

17

3.岩浆岩:

由岩浆岩冷凝结晶而形成的岩石

4.喷出作用(火山作用):

岩浆喷出地表的作用。

它伴随着地下大量物质在很短时间内释放出来。

喷发物有气体、固体和液体三类。

17

5.喷出岩(火山岩):

由火山喷发物形成的岩石统称喷出岩,又称火山岩,它包括火山碎屑岩和熔岩。

19

6.岩浆在火山口通道内冷凝而形成的岩石,如组成火山颈的岩石,称为次火山岩

7.火山碎屑物:

气体的膨胀力、冲击力和喷射力将地下已经冷凝或半冷凝的岩浆物质炸碎并抛射出来未冷凝的岩浆则成为团块、细滴或微末被激将出来,在空中冷凝成为固体,此外周围岩石也可被炸碎抛射出来,所有这三类物质就构成火山爆发的固体产物

8.火山碎屑岩:

由各种火山碎屑物堆积并固结而成的岩石,称为火山碎屑岩。

18

9.熔岩:

液体喷发物称为熔岩。

18

10.沿地面斜坡或山谷流动,其前端呈蛇状,称为熔岩流

11.分布面积广大的熔岩流称为熔岩被

12.火山灰:

粒径<2mm的细小火山碎屑物。

它是喷出地面而丧失了气体的岩浆。

18

13.火山砾:

粒径2-50mm,形态不规则,常有棱角

14.浮岩:

粒径数厘米到数十厘米,外形不规则,多孔洞,似炉渣,称火山渣其中色浅,质轻,能浮于水面。

18

15.火山弹:

粒径>50mm,由喷出的岩浆滴在空中冷凝而成。

外形多样。

火山弹外壳因快速冷凝收缩常有裂纹,

考研复习资料—普通地质学(夏邦栋,第二版),仅供参考第3页共27页

内部多孔洞。

18

16.火山块:

粒径大于50mm,常为棱角状

17.有火山灰组成者成为凝灰岩,有火山砾和火山渣组成的岩石成为火山角砾岩,有火山块组成者成为集块岩

18.柱状节理:

熔岩在散热冷凝过程中,其表面厂形成无数冷凝收缩中心,如果岩石结构均匀,这些收缩中心均匀而等距地排列,在垂直于联结收缩中心的直线方向因引力作用形成裂缝,裂缝横切面为六边形。

随着熔岩进一步冷凝,六边形裂缝最终会将整个熔岩层切割成六方柱,称为柱状节理。

19

19.波状熔岩(绳状熔岩):

由于岩石的导热性差,熔岩的外壳虽已冷凝或基本冷凝而其内部仍保留熔融状态,并继续流动,在内部熔体流动的推挤力以及因外壳冷凝而产生的收缩力作用下,熔岩表面常常发生变形,表面比较光滑,或呈波状起伏,或扭曲似绳索状者,称为波状熔岩或绳状熔岩。

18

20.块状熔岩:

熔岩表层破碎成大小不等的棱角状碎块并杂乱堆积者,称为块状熔岩。

19

21.科马提岩:

得名于南非巴伯顿地区的科马提河流域,这里产出的超基性喷出岩最为典型,其覆盖面积达160*65Km2,厚数公里。

此类岩石中mgo含量高达20%以上,由橄榄石和蛇纹石等矿物组成,具有刺结构,即成长条状状的橄榄石晶体聚集在一起,形如草捆。

20

22.较粗的固体喷发物及熔岩就地停积,在地面构筑在一定规模的山体,称为火山

23.火山的外形似堆状称为火山堆

24.火山口:

火山堆堆顶常有圆形洼地是火山物质喷溢的出口,称为火山口。

19

25.火山通道:

火山口下有呈管状的通道与地下岩浆的汇聚地-岩浆房相连,称为火山通道

26.火山颈:

冲填于火山口通道上部已冷凝的岩浆称为火山颈

27.破火山口:

火山经过连续多次喷发以后,其岩浆房空虚,火山锥体因失去支撑会发生崩塌与陷落;同时,后继的喷发活动可将原有火山锥的上部炸毁。

结果,均能造成比原有火山口大得多的洼地,称为破火山口。

22

28.盾状火山:

中心式喷发,所形成的火山锥,主要由熔岩组成,其锥坡一般只有2°—4°,锥顶平,称为盾状火山。

其规模较大,锥体基部直径可达数公里到数十公里。

21

29.熔岩锥:

如果盾状火山锥坡较陡,规模较小,称为熔岩锥。

21

30.熔渣锥:

某些粘性较大的基性岩浆主要喷发火山砾、火山弹及火山渣,它们堆积而成为熔渣锥。

21

31.枕状构造:

海底喷发的基性熔岩常形成枕状构造,它主要是由外形似枕状的熔岩聚集而成,枕间常有火山碎屑物或sio2充填。

32.玄武岩:

由基性熔岩组成的岩石称为玄武岩。

21

33.溢流玄武岩:

地质历史时期中,曾有大面积大厚度的玄武岩产出,分布范围广阔且厚度巨大的玄武岩称为溢流玄武岩。

21

34.复式火山:

中酸性岩浆的喷发物常堆积形成复式火山。

其特点是:

堆顶由火山碎屑岩与火山岩交互而成,堆坡陡,上部可达30-40度,下部略缓堆体高度由数百米到数千米。

22

35.中心式喷发:

岩浆沿管状通道上涌,从火山口中溢出,称为中心式喷发。

19

36.裂隙式喷发:

岩浆沿地壳中狭长裂缝溢出,称为裂隙式喷发。

19

37.安山岩线:

喷发安山岩浆的火山只分布在环太平洋周围大陆的边缘和岛屿上,不见于大洋内部,在大洋内部只喷发基性岩浆,两者界线鲜明,这一界线称为安山岩线。

24

考研复习资料—普通地质学(夏邦栋,第二版),仅供参考第4页共27页

38.环太平洋火山带:

位于南、北美洲西岸,直至阿拉斯加半岛南岸,经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

日本群岛、菲律宾群岛到新西兰。

这一带上有活火山300余座,占全球活火山数量的60%以上。

其中南美、中美洲西岸及西印度群岛有活火山100座。

阿拉斯加及阿留申一带有活火山39座,太平洋西部及西南部岛屿有活火山200座。

这一火山带的位置正好环绕太平洋,因而有火环之称。

环太平洋火山带主要喷发中、酸性岩浆,尤其以喷发安山岩浆为特征。

23

39.地中海—印尼火山带:

这一带共有活火山70余座。

其中地中海沿线有13座,印度尼西亚有60余座。

这一火山带喷发的岩浆性质从基性到酸性均有,不同的火山表现不同,同一火山的不同喷发阶段也有变化。

24

40.洋脊火山带:

它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及印度洋,有的火山在水下喷发,有的火山已露出水面,称为火山岛。

24

41.红海沿岸—东非火山带:

分布于红海—东非裂谷沿线,这里有活火山22座。

24

42.活火山:

无论间歇期多长,凡是在人类历史时期中有过活动的火山都称为活火山。

22

43.死火山:

在人类历史中未曾喷发过的火山称为死火山。

22

44.侵入作用:

深部岩浆向上运移,侵入周围岩石而未达到地表,称为侵入作用。

45.侵入岩:

岩浆在侵入的过程中变冷、结晶而形成的岩石叫侵入岩。

24侵入岩是被周围岩石封闭起来的三度空间的实体,故又称为侵入体

46.围岩:

包围侵入体的原有岩石称为围岩。

24

47.浅成侵入:

形成深度小于5km者,称为浅成侵入体,其规模较小。

24

48.深成侵入:

形成深度在地表以下5km到10-20km者,称为深成侵入体,其规模较大。

24

49.同化作用:

岩浆溶解围岩,将围岩改变称为岩浆的以部分,称为同化作用。

24

50.混染作用:

岩浆因同化围岩而改变自己原有的成分称为混染作用。

24

51.捕虏体:

混入岩浆中的围岩碎块可以部分或完全被熔化,部分未熔化的碎块称为捕虏体。

24

52.结晶分异作用:

一种成分的岩浆按矿物熔点的高低可依次结晶出不同成分的矿物,并依次形成不同种类的岩石。

这种作用称为结晶分异作用。

25

53.连续反应系列:

在连续反应系列中,通过反应,即部分先结晶出来的矿物同剩余岩浆之间发生作用,形成在化学成分上存在连续变化,而其内部结构无根本改变的一系列矿物,这就是钙长石、培长石、拉长石、中长石、更长石及钠长石系列。

25

54.不连续反应系:

在不连续反应系列中,通过反应形成既有化学成分差异,也有内部结构显著改变的一系列矿物,这就是橄榄石、辉石、角闪石及黑云母系列。

25

55.鲍温反应系列:

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岩浆是按两个反应序列结晶出来的,一个是连续反应序列,一个是非连续反应序列,在连续反应系列中,通过反应,即部分先结晶出来的矿物同剩余岩浆之间发生作用,形成在化学成分上存在连续变化,而其内部结构无根本改变的一系列矿物,这就是钙长石、培长石、拉长石、中长石、更长石及钠长石系列。

在不连续反应系列中,通过反应形成既有化学成分差异,也有内部结构显著改变的一系列矿物,这就是橄榄石、辉石、角闪石及黑云母系列。

最后,上述两系列又联合起来形成一个不连续的反应系列,依次结晶出钾长石,白云石和石英,它们总称鲍温反应系列25

56.石英钾长石以及各种斜长石称为长英质矿物其色浅,故又称浅色矿物;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因富

考研复习资料—普通地质学(夏邦栋,第二版),仅供参考第5页共27页

含铁镁成分称为铁镁质矿物其色深常为暗黑色故又称暗色矿物

57.伟晶岩:

岩浆结晶分异后,残余岩浆聚集在岩浆体的上部或贯入于围岩之中,慢慢冷凝结晶,形成矿物晶体特别粗大而晶形较完好的岩石,称为伟晶岩,常见的伟晶岩由长石,石英以及白云母组成,成分与花岗岩相当,故又称花岗伟晶岩,其中如果粗大的钾长石或钠长石晶体包裹着许多较细小的石英,石英的形态呈棱角形或契形且定向排列,外形似古代的象形文字,这种特点称为文象结构,这种岩石称文象伟晶岩

58.岩脉:

狭长形的侵入体。

当围岩是成层的岩石时,它切割围岩的成层方向。

其规模变化大,宽由数厘米(或更小)到数十米(或更大),长由数米(或更小)到数公里或数十公里。

它是岩浆沿围岩的裂缝挤入后冷凝形成的。

27

59.岩床:

围岩为成层的岩石,侵入体为层状或板状,其延伸方向与围岩层理平行,它是岩浆沿围岩的等间空隙挤入后冷凝形成的。

岩浆的成分常为基性,其规模差别很大,后常为数米到数百米。

27

60.岩盆:

围岩为近于水平延伸的成层的岩石,侵入体的展布与围岩的成层方向吻合,其中间部分略向下凹,似盆状者,称为岩盆。

其底部有管状通道与下部更大的侵入体相通。

27

61.岩盖:

如果侵入体底平而顶凸,并与围岩的成层方向吻合,似磨菇状者,称为岩盖。

27

62.岩株:

横截面积为数十平方公里以内的侵入体。

其形态不规则,与围岩的接触面不平直,边缘常有规模较小,形态规则或不规则的分枝侵入体贯入体围岩之中。

岩株的陈分多样,但以酸性与中性较为普遍。

27

63.岩基:

规模较大的侵入体。

其横截面积大于100km2,长达数百到数千平方公里。

形态不规则,通常略向一个方向伸长。

其边界弯曲,其边缘常以较小规模的岩脉或岩株形式穿插到围岩中,岩基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常有花岗岩岩基之称。

28

64.隐晶质结构:

晶粒细小用肉眼难以识别者,称为隐晶质结构。

28

65.显晶质结构:

矿物晶粒用肉眼可以识别者,称为显晶质结构。

28

66.非晶质结构:

67.斑状结构:

在不等粒结构中,如两类颗粒的大小悬殊,其中粗大者称为斑晶,其晶形常较完整,细小者称为基质,其晶形常不规则。

若基质为隐晶质或非晶质者,称为斑状结构。

28若基质为显晶质,且基质的成分与斑晶的成分相同者,称为似斑状结构

68.块状构造:

岩石中矿物排列无一定规律,岩石为均匀的块体。

这是最常见的构造。

28

69.流动构造:

岩石中柱状或片状矿物或捕虏体平行而定向排列,它表明岩浆一边冷凝一边流动。

28

70.流纹构造:

火山岩中不同成分或颜色的条带,以及拉长的气孔相互平行排列,称为流纹构造

71.气孔构造:

熔岩中或浅成脉状侵入体边缘呈圆球形、椭球形或不规则形态的空洞。

一般来说基性熔岩中气孔较大、较圆;酸性熔岩中气孔较小、较不规则,或呈棱角状。

28

72.杏仁构造气孔中有矿物质充填者,称为杏仁构造。

29

73.层状构造:

岩石具有成层性状,它是多次喷出的熔岩或火山碎屑岩逐层叠置的结果。

29

74.部分熔融:

岩石熔化的过程如同岩浆结晶的过程一样是有“分异”的,也就是分级进行的。

同一种岩石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熔出不同成分的熔融体。

其中,易熔成分先熔化,难熔成分后熔化;温度生发哦达相当程度(通常要超过始熔温度几XX)后,岩石完全熔化,且熔融物成分从酸性向基性逐渐发展。

这种分级熔化的现象称为分熔,或部分熔融。

31

考研复习资料—普通地质学(夏邦栋,第二版),仅供参考第6页共27页

75.大地热流(热流):

地球内热通过岩石向外传导是内热外流的主要方式,称为大地热流或热流。

32

76.平均热流值:

根据全球5417个热流测量数据,平均每平方厘米地面每秒钟约散热1.47hfu,称为平均热流值

77.岩浆房:

岩浆的汇聚地

78.常温层:

在地下的一定深度上,温度常年不变,与当地的年平均气温大致相当,这一深度带称为常温层。

32

79.地热增温率(地热梯度):

深度每增加100m地温增加的度数,称为地热增温率。

32

80.放射性热:

地球的内热是由放射性元素衰变而产生的。

放射出来的α、β质点与γ射线被周围的物质吸收转变为热,从而提高了物质的温度。

第四章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1.大气圈:

大气包围着固体地球,形成地球最外一个层圈,称为大气圈。

37

2.生物圈:

生物广泛分布于大陆和海洋,在地球表面构成一个连续的层圈,称为生物圈。

38

3.科里奥利效应:

地球上一切物体的运动,包括水的运动,同样都会受地球自转的影响而发生偏转,其偏转方向在北半球者向右,在南半球者向左,这种作用称为科里奥利效应。

37

4.水圈:

地表水体围绕地球表层构成连续的层圈,就是水圈。

38

5.风化作用:

地表岩石或矿物受温度变化,大气,水溶液和生物的影响所发生的一切物理状态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它是一切外营力作用的先导。

6.剥蚀作用:

各种外力在运动状态下对地面岩石及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总称剥蚀作用

7.搬运作用:

风化、剥蚀的产物被搬运到它处。

搬运的方式有多种:

机械搬运、化学搬运(真溶液、胶体、离子)生物。

39

8.沉积作用:

母岩风化和剥蚀产物在外力的搬运途中,由于水体或风的运动速度变慢,冰川融化以及其它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搬运能力减弱,从而导致被搬运物脱离搬运介质而停止运移,这种作用称为沉积作用。

39

9.固结作用:

松散的沉积物变成坚硬的岩石的作用

10.碎屑沉积物:

由机械沉积作用形成的物质。

40

11.化学沉积物:

由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物质。

40

12.生物沉积物:

由生物沉积作用形成的物质。

40

13.生物化学沉积物:

由生物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物质。

40

14.压固作用:

由于上覆沉积物的重量使沉积物孔隙减少、变小,而且其中的水分被挤出,从而变硬。

这种作用见于所有的沉积物中,在泥质沉积物中尤为明显。

40

15.胶结作用:

其他物质充填到碎屑沉积物的粒间孔隙中使沉积物胶结变硬。

40

16.重结晶作用:

不结晶或结晶细微的沉积物因为环境改变(沉积后即脱离大气或水进入到沉积物覆盖下的环境)重新结晶或晶粒长大、加粗,从而使矿物紧密嵌合。

40

17.新矿物生长作用:

沉积物中不稳定矿物溶解或发生化学变化,导致若干化学成分重新组合并结合成新矿物,从而是沉积物变硬。

40

18.钙华:

温泉中沉淀出来的caco3极易固结变成疏松多孔的岩石

19.碎屑结构:

母岩风化和剥蚀的碎屑物质,经搬运,沉积,胶结而成的岩石叫碎屑岩,碎屑岩的结构称为碎屑

考研复习资料—普通地质学(夏邦栋,第二版),仅供参考第7页共27页

结构。

碎屑物可以是岩石碎屑(岩屑)、矿物碎屑(如长石、石英、白云母)、石化的生物有机体或其碎片(生物碎屑)以及火山喷发的固体产物(火山碎屑)等。

41

20.分选性:

碎屑颗粒粗细的均匀程度称为分选性大小均匀者,分选良好;大小混杂者,分选差。

41

21.圆度:

碎屑颗粒棱角的磨损程度称为磨圆度,或圆度。

41

22.非碎屑结构:

岩石中的颗粒由化学沉积作用或生物化学沉积作用形成。

其中大多数为晶质的或隐晶质的。

41

23.沉积结构:

沉积岩颗粒的性质,大小,形态及其相互关系,

24.沉积构造:

是指沉积岩形成时所生成的岩石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和排列形式。

43

25.层理:

沉积岩的成层性。

它是沉积岩最特征、最基本的沉积构造。

43

26.平行层理:

层理中各层相互平行者称为平行层理

27.交错层理:

层纹倾斜或相互交错者称为交错层理。

43

28.层面:

分隔不同性质沉积层的界面称为层面。

43

29.递变层理:

同一层内碎屑颗粒粒径向上逐渐变细。

它的形成常常是因沉积作用的发生在运动的水介质中,其动力由强逐渐减弱。

同一层内碎屑颗粒从下往上逐渐变粗者,称为反递变层理。

43

30.波痕:

层面呈波状起伏。

它是沉积介质动荡的标志,见于具有碎屑结构岩层的顶面。

43

31.泥裂:

由岩层表面垂直向下的多边形裂缝。

裂缝向下呈楔形尖灭。

43

32.缝合线:

岩石剖面中呈锯齿状起伏的曲线。

沿缝合线岩层易于劈开,劈开面参差起伏,称为缝合面。

44

33.结核:

沉积岩中某种成分的物质聚积而成的团块。

它常为圆球形、椭球形、透镜状及不规则形态。

44

34.印模:

沉积岩层底面上之突起。

突起的形态为长条状、舌状、鱼鳞状或不规则的疙瘩状等。

45

35.砾岩:

具有砾状结构之岩石。

碎屑为圆形或次圆形者为砾岩,碎屑为棱角形或半棱角形者为角砾岩。

45

36.砂岩:

具有砂状结构的岩石。

碎屑成分常为石英、长石、白云母、岩屑及生物碎屑。

45

37.粉砂岩:

具有粉砂状结构之岩石。

碎屑成分常为石英及少量长石与白云母。

46

38.粘土岩:

由粘土矿物组成并常具有泥状解结构之岩石。

硬度低,用指甲能刻划。

粘土岩中固结为弱者称为粘土,固结较好但没有层理者称为泥岩,固结较好且具有良好层理者称为页岩46

39.硅质岩:

化学成分为SiO2,组成矿物为微粒石英或玉髓,少数情况下为蛋白石。

质地坚硬,小刀不能刻划。

性脆。

含有机质的硅质岩颜色为灰黑色。

富含氧化铁的硅质岩称为碧玉,常为暗红色,也有灰绿色。

46

40.硅质页岩:

硅质岩中含粘土矿物丰富着称为硅质页岩,质地较软。

46

41.玛瑙:

具有同心圆状构造的硅质岩称为玛瑙。

46

42.硅华:

质轻多孔的硅质岩称为硅华。

46

43.燧石结核:

呈结核状产出者称为燧石结核

44.内碎屑:

海盆中已固结的碳酸钙沉积被海水冲击破碎者,称为内碎屑其中粒径>2mm者称为砾屑粒径<2mm者称为砂屑。

46

45.生物碎屑:

海中动物的介壳、骨骼或植物硬体被海水冲击破碎而成者,称为生物碎屑。

46

46.由海水中caco3凝聚而成者,粒径<0.3mm,形态浑圆,内部无同心圆构造称球粒;粒径>0.3mm,外形不甚规则,内部无同心圆构造称团块;外形浑圆,内部具有同心圆构造称鲕粒或豆粒。

47.碎屑间的填隙物为caco3,其中粒径>0.01者,常为透明的方解石颗粒,称为亮晶,是caco3得化学沉淀物,

考研复习资料—普通地质学(夏邦栋,第二版),仅供参考第8页共27页

相当于胶结物,粒径<0.005mm的方解石微粒,称为泥晶,是机械混如物,相当于基质

48.竹叶状灰岩:

具有碎屑结构的石灰岩可以根据碎屑性质进一步定名,由内碎屑构成者称为内碎屑石灰岩,如竹叶状灰岩,其碎屑形似竹叶,长径由数厘米到数十厘米。

48

49.鲕粒灰岩:

由鲕粒构成的灰岩称为鲕粒灰岩。

48

50.团块灰岩:

由团块构成的灰岩称为团块灰岩。

48

51.礁灰岩:

具有生物骨架结构之石灰岩,称为礁灰岩。

48

52.钙华:

可以看成是具有非碎屑结构的石灰岩,它是纯化学成因的。

48

53.泥晶灰岩:

由粒径<0.005mm之方解石微粒组成,岩石极为致密。

48

第五章变质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