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5116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7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试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①陶瓷 ②水泥 ③玻璃 ④漂白粉 ⑤胆矾 ⑥氯水 ⑦液氯

A.①③⑤B.②④⑥C.⑤⑦D.⑥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①陶瓷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硅酸盐,属于混合物,错误;②水泥是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的混合物,错误;③玻璃是硅酸钠、硅酸钙、二氧化硅的混合物,错误;④漂白粉是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错误;⑤胆矾是硫酸铜晶体,只有一种微粒,是纯净物,正确;⑥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含有多种微粒,属于混合物,错误;⑦液氯是液态的氯单质,是纯净物,正确。

故属于纯净物的是⑤⑦,选项C正确。

考点:

考查纯净物、混合物的判断的知识。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水混合物属于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

B.纯碱属于碱、甘油属于油脂

C.NaHSO4、NaHCO3都属于酸式盐,溶液都呈酸性

D.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A、冰水是同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B、纯碱是Na2CO3,属于盐,甘油是丙三醇,属于醇,故B错误;C、NaHSO4和NaHCO3属于酸式盐,NaHSO4的水溶液显酸性,NaHCO3水溶液显碱性,故C错误;D、SiO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SiO2与HF反应生成SiF4,但SiF4不属于盐,因此SiO2不属于两性氧化物,故D错误。

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L0.1mol•L﹣1NH4Cl溶液中,NH4+的数量为0.1NA

B.2.4g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A

D.0.1molH2和0.1mol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A

【答案】D

【解析】

A.铵根离子是弱碱阳离子,在溶液中会水解,故溶液中的铵根离子的个数小于0.1NA个,故A错误;B.n(Mg)=

=0.1mol,Mg与H2SO4反应生成Mg2+,则1molMg参与反应转移2mol电子,故0.1molMg参与反应转移0.2mol电子,即0.2NA,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22.4L任何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为1mol,故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1mol,即0.1NA,故C错误;D.H2+I2

2HI这是一个反应前后分子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故反应后分子总数仍为0.2NA,故D正确;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主要是通过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综合考查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顺利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是:

一方面要仔细审题,注意关键字词,熟悉常见的“陷阱”;另一方面是要把各种量转化为物质的量,以此为中心进行计算。

特别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注意:

①气体的摩尔体积适用的对象为气体,而标况下水、CCl4、HF等为液体,SO3为固体;②必须明确温度和压强,只指明体积无法求算物质的量;③22.4L/mol是标准状态下或一定温度、一定压强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4.关于钠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钠是银白色金属,质软,熔点相对较低,密度比水小

B.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C.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变为碳酸钠

D.Na2O和Na2O2都能由金属钠和氧气化合生成,但Na2O和Na2O2中O的价态不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钠是银白色金属,质软,熔点较低,密度小于水,故A说法正确;B、Na2O2的电子式为

,阴阳离子个数为1:

2,故B说法错误;C、金属钠长期露置在空气中Na→Na2O→NaOH→Na2CO3·xH2O→Na2CO3,故C说法正确;D、Na与O2露置在空气中生成Na2O,其中O的价态为-2价,Na与O2点燃或加热生成Na2O2,其中O显-1价,故D说法正确。

5.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故A错误;SO2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SO2的漂白性,故B正确;SO2的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SO2与NaHSO3不反应,吸收SO2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故D错误。

6.大多数物质的俗名是根据其特殊的物理性质或用途得来的。

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或用途不相符的一项是(  )

选项

俗名

主要成分(化学式)

用途

A

石英

SiO2

集成电路

B

纯碱

Na2CO3

制备玻璃

C

水玻璃

Na2SiO3

制备硅胶

D

铁红

Fe2O3

用作油漆和涂料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详解】A、石英成分是SiO2,SiO2是制造光导纤维的原料,SiO2不导电,不能用于集成电路,故A说法错误;B、Na2CO3的俗名是纯碱,制备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石英,故B说法正确;C、Na2SiO3的水溶液称为水玻璃,硅酸钠用途之一是制备硅胶,故C说法正确;D、氧化铁俗称铁红,用作油漆和涂料,故D说法正确。

7.已知16S和34Se位于同一主族,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

HF>HCl>H2S

B.原子半径:

Br>Se>Cl

C.还原性:

S2->Se2->Cl-

D.酸性:

HBrO4>HClO4>H2SO4

【答案】A

【解析】

A.非金属性F>Cl>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A正确;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应有Se>Br>Cl,故B错误;C.非金属性Cl>S>Se,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则还原性Se2->S2->Cl-,故C错误;D.非金属性Cl>Br,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酸性HClO4>HBrO4,故D错误;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同主族、同周期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

8.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Na+、Ba2+、Cl-、SO42-

B.Fe2+、H+、SO32-、ClO-

C.K+、Fe3+、NO3-、SCN-

D.Mg2+、NH4+、Cl-、SO42-

【答案】D

【解析】

【详解】A、Ba2+与SO42-生成BaSO4沉淀,因此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H+与ClO-结合成弱电解质HClO,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把Fe2+氧化成Fe3+,因此这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Fe3+和SCN-形成络合物Fe(SCN)3,故C错误;D、这些离子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

9.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uSO4溶液和氢硫酸反应:

Cu2++S2-===CuS↓

B.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AlO2-+CO2+2H2O=Al(OH)3↓+HCO3-

C.FeSO4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H2O2:

Fe2++H2O2+2H+=Fe3++2H2O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Ba2++SO42-=BaSO4↓

【答案】B

【解析】

【详解】A、H2S属于弱酸,不能拆写,应是Cu2++H2S=CuS↓+2H+,故A错误;B、利用碳酸的酸性强于氢氧化铝,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Al(OH)3↓+HCO3-,故B正确;C、该离子反应电荷不守恒,应是2Fe2++H2O2+2H+=2Fe3++2H2O,故C错误;D、缺少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Ba2++2OH-+2H++SO42-=BaSO4↓+2H2O,故D错误。

10.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铝、氧化铁和二氧化硅,工业上经过下列工艺可以冶炼金属铝。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①②中除加试剂外,还需要进行过滤操作

B.a、b中铝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③中需要通入过量的氨气

D.④进行的操作是过滤、加热,而且d一定是氧化铝

【答案】C

【解析】

【分析】

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氧化铁为碱性氧化物,二氧化硅为酸性氧化物,根据流程,加入盐酸,氧化铝转化为AlCl3,Fe2O3转化为FeCl3,然后过滤,除去SiO2,利用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因此加入过量的NaOH,Fe3+以Fe(OH)3形式沉淀出来,Al3+转化成AlO2-,然后过滤,然后利用氢氧化铝不溶于碳酸,即碳酸的酸性强于氢氧化铝,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CO2,得到氢氧化铝沉淀,然后加热。

【详解】根据铝土矿的成分,Al2O3为两性氧化物,Fe2O3为碱性氧化物,SiO2为酸性氧化物,加入盐酸后,Al2O3→AlCl3,Fe2O3→FeCl3,SiO2不与盐酸,且也不溶于盐酸,然后进行过滤,除去SiO2,即a为AlCl3和FeCl3,利用氢氧化铝的两性,加入过量的NaOH,AlCl3→NaAlO2,FeCl3→Fe(OH)3,然后进行过滤,除去Fe(OH)3,b溶液为NaAlO2,碳酸的酸性强于氢氧化铝,且氢氧化铝不溶于碳酸,因此③通入CO2,然后过滤,得到Al(OH)3沉淀,加热氢氧化铝,使之分解成氧化铝和H2O,最后电解熔融状态的氧化铝冶炼铝;A、根据上述分析,故A说法正确;B、a是AlCl3和FeCl3混合液,b是NaAlO2溶液,两个溶液中Al的化合价都是+3价,故B说法正确;C、根据上述分析,③中通入CO2,故C说法错误;D、反应④为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成氧化铝和水,步骤是过滤、加热,d一定是Al2O3,故D说法正确。

11.铁屑溶于过量稀硫酸,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在空气中加热沉淀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为止,得到红棕色残渣,上述沉淀和残渣分别是(  )

A.Fe(OH)3 Fe2O3B.Fe(OH)2 Fe2O3

C.Fe(OH)2 Fe(OH)3D.Fe(OH)2 FeO

【答案】B

【解析】

【分析】

铁与过量的稀硫酸,Fe→FeSO4,加入过量氨水,FeSO4→Fe(OH)2,Fe(OH)2容易被氧化成Fe(OH)3,加热过程中Fe(OH)3分解成Fe2O3。

【详解】铁属于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发生Fe+H2SO4=FeSO4+H2↑,然后加入过量的氨水,氨水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Fe2++2NH3·H2O=Fe(OH)2↓+2NH4+,因为Fe(OH)2容易被空气氧气氧化成Fe(OH)3,因此加热时氢氧化铁分解成Fe2O3和H2O,故选项B正确。

12.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图中:

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消耗

B.Ⅱ图中:

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C.Ⅲ图中:

生成蓝色的烟

D.Ⅳ图中:

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Ⅰ图中:

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随着反应进行,浓度减小到一定程度,不再与二氧化锰继续反应,所以盐酸不能全部消耗,故A错误;B.Ⅱ图中:

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特征是有出有进,故B错误;C.Ⅲ图中:

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故C错误;D.Ⅳ图中:

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使有色布条褪色,剩余氯气通入到盛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发生反应为,Cl2+2NaOH=NaCl+NaClO+H2O,将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氯化钠和次氯酸钠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ClO-+2H+=Cl2↑+H2O,所以结果有Cl2生成,故D正确;故选D。

考点:

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装置、现象、原理,主要是物质化学性质的具体应用。

13.下列试剂中,不能使Fe2+转化为Fe3+的是(  )

①氯气 ②NaCl溶液 ③KMnO4溶液 ④稀HNO3 ⑤盐酸 ⑥NaNO3溶液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④⑤D.②⑤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①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②NaCl溶液不具有氧化性,不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③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④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⑤盐酸不具有强氧化性,不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⑥NaNO3溶液不具有强氧化性,不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故不能氧化的是②⑤⑥,故选D。

考点: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常见物质的氧化性以及还原性。

14.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A.配制0.l0mol/LNaOH溶液

B.除去CO中的CO2

C.苯萃取碘水中的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

D.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A、容量瓶不能溶解固体,A错误;B、利用氢氧化钠吸收CO中的二氧化碳,可以达到实验目的,B正确;C、萃取分液后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错误;D、滴定管0刻度在上面,读数应该是11.80mL,D错误,答案选B。

视频

15.关于某无色溶液中所含离子的鉴别,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时,可确定有Cl-存在

B.通入Cl2后,溶液变为深黄色,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可确定有I-存在

C.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后沉淀不溶解时,可确定有SO

存在

D.加入稀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确定有CO

存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因加HCl之前生成的可能是AgCl沉淀,也可能是别的白色沉淀,但是后面加上HCl中含有大量Cl-离子,所以不能确定Cl-离子是原溶液里的还是后来加进去的,故A错误;B、氯气具有氧化性,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碘水呈黄色,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色,故B正确;C、因为加入的是硝酸钡,溶液中存在了硝酸根离子,再加入盐酸时引入氢离子,就相当于存在了硝酸,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形成不可溶的硫酸钡沉淀,也可能含有亚硫酸离子,故C错误;D、能和盐酸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可以是碳酸根、碳酸氢根等离子,此外二氧化硫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故D错误;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常见离子的检验

【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离子的检验。

常用的离子检验的方法有:

1、颜色:

铜离子为蓝色、铁离子为浅黄色、亚铁离子为浅绿色,高锰酸根离子为紫色。

2、硫酸根离子:

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3、氯离子:

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4、碳酸根离子:

加入氯化钙,产生白色沉淀,沉淀溶于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5、铝离子: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

本题需要强调的时A选项,原因是别的白色沉淀加上HCl转化为AgCl沉淀,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容易出错。

16.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棉花、蚕丝和聚乙烯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②甲烷、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③等质量的乙烷、乙烯、苯充分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由多到少

④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加过量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

⑤乙酸乙酯和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⑥乙烯、苯、乙醇、油脂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A.①⑤⑥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④⑤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棉花成分是纤维素,蚕丝的成分是蛋白质,聚乙烯的化学式为

,故①错误;②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②正确;③三种有机物为烃,令烃的分子式为CxHy,变性得到CHy/x,等质量的烃耗氧量多少与y/x有关,y/x越大,耗氧量越大,故③正确;④饱和碳酸钠的作用是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故④正确;⑤乙酸乙酯水解可生成乙醇和乙酸,植物油是油脂,水解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故⑤错误;⑥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油脂分为脂肪和植物油,植物油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⑥错误;综上所述,选项B正确。

【点睛】本题的难点是③,等质量的烃烃燃烧求消耗的氧的量,一般令烃为CxHy,对该分子进行变形,得到CHy/x,耗氧量取决于y/x的大小,y/x越大,耗氧量越多。

17.下列化学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

A.NO2与水反应,NO2作还原剂,水作氧化剂

B.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NO3-,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大量的Fe2+

C.闪电时,空气中的N2和O2可直接化合生成NO2

D.除去NO中混有少量NO2气体时,可以用水洗涤后再干燥

【答案】D

【解析】

【详解】A、NO2与H2O反应:

3NO2+H2O=2HNO3+NO,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H2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故A错误;B、Fe2+和NO3-能够大量共存,但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闪电时,N2和O2发生反应生成NO,故C错误;D、NO2能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而NO不溶于水,也不能与水反应,故D正确。

18.某同学进行SO2的性质实验。

在点滴板a、b、c处分别滴有不同的试剂,再向Na2SO3固体上滴加数滴浓H2SO4后,在整个点滴板上盖上培养皿,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序号

试剂

实验现象

a

品红溶液

红色褪去

b

酸性KMnO4溶液

紫色褪去

c

NaOH溶液(含2滴酚酞)

红色褪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硫酸与Na2SO3固体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a、b均表明SO2具有漂白性

C.c中只可能发生反应:

SO2+2OH—=SO32—+H2O

D.c中所得溶液的离子浓度一定存在关系:

c(Na+)+c(H+)=2c(SO32—)+c(HSO3−)+c(OH−)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品红溶液褪色,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硫,是因为浓硫酸与Na2SO3固体发生了复分解反应,故A错误;B.b均表明SO2具有还原性,故B错误;C.c中还可能发生反应:

SO2+OH—=HSO3—,故C错误;D.c中所得溶液中可能含有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都存在电荷守恒:

c(Na+)+c(H+)=2c(SO32—)+c(HSO3−)+c(OH−),故D正确;故选D。

考点:

考查了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的相关知识。

19.现有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如表:

X

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

Y

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原子序数

Z

L层电子数是K层和M层电子数之和

W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5倍

(1)画出W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X与元素Z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填元素名称),写出一个能表示X、Z非金属性强弱关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Y、Z、W四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显强酸性,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素X和元素Y以原子个数比1∶1化合形成的化合物Q,写出Q的电子式________。

元素W和元素Y化合形成的化合物M,Q和M的电子总数相等。

以M为燃料,Q为氧化剂,可作火箭推进剂,最终生成无毒的、且在自然界中稳定存在的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氧(3).2H2S+O2===2H2O+2S↓(4).NH4HSO4(5).

(6).N2H4+2H2O2

N2+4H2O

【解析】

【分析】

X元素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推出X为O,Y元素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原子序数,推出Y为H,Z元素L层电子数是K层和M层电子数之和,推出Z为S,W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5倍,推出W为N。

【详解】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X元素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推出X为O,Y元素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原子序数,推出Y为H,Z元素L层电子数是K层和M层电子数之和,推出Z为S,W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5倍,推出W为N,

(1)W为N,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X为O,Z为S,比较两者的非金属性,一般通过置换反应进行比较,2H2S+O2=2H2O+2S,氧气的氧化性强于S,即O的非金属性强于S;(3)这四种元素组成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该化合物为铵盐,水溶液显酸性,应是酸式盐,即化学式为NH4HSO4;(4)X和Y以原子个数比为1:

1化合形成的化合物是H2O2,其结构式为H-O-O-H,电子式为

;H2O2的电子总数为18,M化合物是由N和H组成的18电子微粒,即为N2H4,生成无毒物质,即N转化成N2,H转化成H2O,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2H4+2H2O2

N2+4H2O。

【点睛】本题的难点是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如最后一空,题目中说明生成无毒物质,即N2H4中的N转化成N2,因为其余N的化合物都是有毒的,N的化合价由-2价→0价,化合价升高,因此H2O2作还原剂,被还原成H2O,依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进行配平,解决这类问题,一般注意题目所给信息,还有所给物质的环境等隐含条件。

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制取、收集纯净干燥的氯气并探究氯气的性质,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整套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f接( )( )接( )( )接( )(各接口处的字母代号)。

_________

(2)E装置中制取氯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A装置中试剂X是________________。

(4)C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5)ClO2和氯气具有相似的性质,用如图装置可以测定某混合气中ClO2的含量:

(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

Ⅰ.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50mL水溶解后,再加入3mL稀硫酸;

Ⅱ.在玻璃液封装置中加入水,使液面没过玻璃液封管的管口;

Ⅲ.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通入锥形瓶中吸收;

Ⅳ.将玻璃液封装置中的水倒入锥形瓶中;

Ⅴ.用0.1000mol·L-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I2+2S2O32-=2I-+S4O62-),指示剂

显示终点时共用去20.00mL硫代硫酸钠溶液。

在此过程中:

A.锥形瓶内ClO2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测得混合气中ClO2的质量为________g。

【答案】

(1).a b e d c

(2).MnO2+4H++2Cl-

Mn2++Cl2↑+2H2O(3).干燥Cl2(4).饱和食盐水(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