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5522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7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概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文学概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文学概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文学概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文学概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文学概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0页
文学概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0页
文学概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0页
文学概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0页
文学概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0页
文学概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0页
文学概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0页
文学概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0页
文学概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0页
文学概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0页
文学概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0页
文学概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0页
文学概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0页
文学概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0页
文学概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0页
亲,该文档总共9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学概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

《文学概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概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学概论练习题及答案.docx

文学概论练习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0分每小题1分,错一空扣1分,每小题最多只扣1分。

1、文学形象的真实性包括客观生活的真实和两个方面。

2、情节的基本构成包括、、、四个部分。

3、文学作品的形式因素是。

4、按戏剧冲突的性质及其效果,戏剧可分为⑴剧,⑵剧和⑶剧等三种。

5、文学风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学风格是指。

6、1857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的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不同方式,是指、、、。

7、马克思说价值“是表示。

8、席勒认为,文艺起源的动机,出自于人们想要利用剩余精力创造一个自由天地的。

9、社会主义文学的审美特征是:

、、、。

10、创作主体的主导地位表现在对创作客体反映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具体表现为创作主体的性、性和性三个方面。

二、解释(20分,每小题4分)

1、形象思维

2、“文艺思潮”

3、净化

4、文学批评

5、文学言语

三、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

(20分,每小题10分)

1、典型的本质在于借一个人写出一切挑水的人。

2、描写父子之情、恋人之爱、朋友之谊的作品,自古以来层出不穷,可见这些都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

四、简要回答:

(20分,每小题10)

1、你怎样理解艺术手法中“技术”与“技巧”的辩证关系?

2、电视剧不同于电影等姐妹艺术的特点有哪些?

五、分析论述。

(30分,每小题15分)

1、什么是文学意境?

以文学作品为例,说明意境的基本特征。

2、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标准对我国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实践的作用。

 

参考答案

(一):

一、填空题

1、主观情感的真诚2、开端、发展、高潮、结局3、语言、结构、艺术手法、体裁。

4、⑴悲⑵喜⑶正(每卷一空轮换出)5、作家的风格。

6、⑴理论的方式(“专有的方式”)⑵艺术的方式;⑶宗教的方式;⑷实践精神的方式。

7、“是表示物的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的属性”。

8、游戏冲动9、①社会主义思想倾向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②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反映时代精神③民族风格、时代精神的结合10、主动、目的、创造

二、解释

1、广义的形象思维是指一种以直观形象为思维载体的高级心理活动。

狭义的形象思维是指文艺创作中创作主体所进行的思维活动。

作为作家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主要思维方式,形象思维是以表象作为思维运动的基本材料,以情感作为思维运动的驱动力,通过艺术想象从而创造形象体系的一种思维活动。

2、一定时代文艺思想创作倾向的总趋向,潮流、是一定政治社会、文化思潮在文艺上的反映。

3、是鉴赏活动的最高境界,是读者精神提升的最终归宿,是情、理交融升华的澄明境界,本质上是在理性照耀下审美情感的转化。

4、文学批评是在文学鉴赏的基础上对文学现象的分析和评价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文学批评以作家作品为主要的批评对象,旁及文学运动、文学思潮以及文学流派,同时还包括对文学批评的批评

5、指文本的言语系统,是创作主体从其创作个性出发,按其审美意图选择一定的语言符号材料,并按艺术的逻辑构成特殊的语境,来塑造艺术形象。

三、判断

1、错误。

忽略典型的个性,是类型化的观点。

2、不对。

①主题具有时代性、阶级性、主题的内涵因时代的变化而不同。

②混淆了主题与题材。

四、简答:

1.①二者是艺术手法的两个层次。

②技巧是技法的独特运用。

③技巧的基础在技法:

熟能生巧。

2.①银屏小,以小见大;③情节自由灵活,适应观众。

五、分析论述

1、文学作品中由对文学意象(审美物象)的具体描写及其所暗示的广阔深邃的艺术空间和含蓄蕴籍的丰富情思所构成的艺术境界。

虚实结合,“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2、A.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是“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它是对人类文学创作实践的优秀成果的批判继承,它同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学的其他观点一起,实现了人类文学理论上划时代的革命变革。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是社会主义国家文学创作与批评实践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它与思想标准与艺术标准是内在统一的。

B.我国当代文学创作一直在马克思主义标准指导之下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中间虽历经曲折,但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推动我国的文学繁荣、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的文学创作无论在题材、主题、还是在艺术手法等方面,都展示了美好的创作前景,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及其批评标准指导文学创作实践的结果。

C.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学创作与批评实践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以繁荣文学创作,提高公民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

2

一、填空:

(10分,每小题1分,错一空扣一分,每小题最多只扣1分)

1、在《》的信之中提出了“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的要求。

2、说:

“艺术品本质上就是一种表现情感的形式。

3、说“不生造谁也不懂的字和词。

4、西方国家长期流行三分法,即根据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将各种文学体裁划分为类、类和类。

5、文学风格的独特性最突出地表现在上。

6、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具有不同于其它艺术的基本特征:

、、。

7、文学审美价值可以分为三大类:

,,。

8、由于文学属于“更高地是给予空中的思想领域”所以经济对文学的决定作用是一种的决定作用,要通过、等层层中介。

9、文艺的工农兵方向是同志在《》中提出的。

10、文学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和创作客体结成的多重关系而开展的辩证运动中,其中主体对客体的关系是其他关系的基础。

二、解释:

(20分,每小题4分)

1、文学批评的标准

2、“浪漫主义”

3、创作主体的素质

4、创作个性

5、赋、比、兴

三、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20分,每小题10分)

1、描写父子之情、恋人之爱、朋友之谊的作品,自古以来层出不穷,可见这些都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

2、典型的本质在于借一个人写出一切挑水的人

四、简要回答:

(20分,每小题10分)

1、题材和体裁怎样制约文学风格?

2、文学民族特色形成的原因

五、分析论述:

(30分,每小题15分)

1、论述文学发展与社会心理和文化氛围之间的关系。

2、举例分析文学作品审美教化价值的丰富内涵

 

参考答案

(二):

一、填空:

1、恩格斯致哈克奈斯。

2、苏珊·朗格。

3、鲁迅。

4、叙事、抒情、戏剧(每卷一空,轮换出)。

5、语言风格。

6、①形象的间接性;②审美认识的明了性;③再现和表现的自由性。

7、认识价值,教化价值,娱乐价值。

8、归根结底(最终)、政治、道德。

9、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0、实践。

二、解释:

1、文学批评的标准指实施文学批评时衡量文学作品、文学流派和文学运动的具体尺度。

文学批评的标准具有历史性和多样性。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标准是历史观点和美学观点的统一。

2、一种基本的创作方法,其基本特征是重在描写理想,形象奇特,手法夸张。

3、创作主体的素质,是作家思想情感、文化素养、生活经验、品德修养、审美理想、个人气质、意志、观察力、判断力、创造力和表现力的综合体现。

4、作家独特而丰富的精神个体性在其创作上的综合而整体的体现,包括作家独特的审美情感、审美趣味、文化教养、个性气质、艺术才能等。

5、《毛诗序》所谓诗之“六义”中三义,亦为艺术手法。

赋: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比:

以彼物比此物。

兴: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三、判断:

1、不对。

①主题具有时代性、阶级性、主题内涵因时代变化而不同。

②混淆了主题与题材。

2、错误。

忽略典型的个性,是类型化的观点。

四、简答:

1、题材和体裁是作为客观因素制约文学风格的,题材来自生活,有其客观存在的质的规定性,题材作为描写对象进入文学作品,虽要打上鲜明的主体印记,但同时也要制约主体创作个性的发挥,作家而对不同的描写不得不表现不同的风格侧面,体裁是具有相当稳定性的文学样式,各种体裁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审美特征要制约作家创作个性的发挥,并给作品带来一定的风格特色。

作家只能在各种文体所划定的范围内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自己的创作个性。

2、①作家审美意识的民族印记。

②文学描写对象民族特征。

③文学的物质载体文学语言的民族特色。

④文学接受对象读者审美需要、审美情趣的民族特征。

五、论述:

1、①解释社会心理和文化氛围。

②社会心理在社会结构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对社会成员意识、行为、情感的重大影响。

③文化氛围通过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而对文学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直接影响。

举例。

2、举作品例,联系所受教化。

净化灵魂、影响思想。

激励情感,鼓动宣传。

讽喻颂彰、抑恶扬善。

 

 

3

一、填空题(10分每小题1分,错一空扣一分,每小题最多扣1分)

1、马克思认为拉萨尔的历史剧的最大缺点是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忽略了。

2、有些作品的情节除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外,还有两个部分。

3、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有

4、叙事性散文主要包括文学、传记文学和游记、日记等形式。

5、文学风格的核心是作家的。

6、“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是中国古代文论家在中提出的。

7、说诗歌“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8、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是从他的理论出发来阐释艺术起源的。

9、文学形象的真实性包括客观生活的真实和两个方面。

10、社会主义文艺的作家、艺术要在创作中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优化主体结构,其主要途径是:

第一、;第二

;第三、。

二、解释:

(20分,每小题4分)

1、文学典型

2、意蕴

4、创作主体的素质

5、美学的批评:

三、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20分,每小题10分)

1、文学的思想性就是政治的思想。

2、文学鉴赏的审美“再创造”纯粹是一种主观想象。

四、简要回答:

(20分,每小题10分)

1、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

2、文学鉴赏的产生有哪些必要条件?

五、分析论述(30分,每小题15分)

1、什么是文学意境?

以文学作品为例,说明意境的基本特征。

2、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对我国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实践的作用。

 

参考答案(三):

一、1、《弗兰茨·冯·济金根》莎士比亚化2、序幕尾声3、形象性(抽象符号的间接性)情感性(共生于语言形式中)多义性、音乐性。

4、报告5、创作个性6、①陆机②《文赋》7、严羽8、集体之意识9、主观情感的真诚10、第一、学习马克思主义,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世界观;第二、提高文化素养,学习和借鉴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遗产;第三、向社会学习,参加群众的实践斗争。

二、1、作家创造的既有鲜明的独创性,又广泛深刻地概括了一定社会现象,揭示了某些社会生活本质,反映历史发展规律的文学形象。

2、蕴藏在形象之中的作品中心情志的深层审美意味,是一种富于哲理性的人对自身的生命存在、人生价值的深刻感受和体验。

4、创作主体的素质,是作家思想情感、文化素养、生活经验、品德修养、审美理想、个人气质、意志、观察力、判断力、创造力和表现力的综合体现。

5、美学观点是马列主义关于文学批评标准之一,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的有机统一构成了马列主义的文学批评标准的完整内容。

关于文学批评标准的“美学观点”,其内容是要求按美的规律来评价文学作品。

它要求坚持以艺术鉴赏为基础的出发点,把对艺术形象和形象体系的直观感受作为评价的开端。

同时要求批评家把作家艺术家真正当作作家艺术家来评价,对其艺术作品也要坚持从美学的角度给以分析。

三、1、错:

文学的思想内容指文学所容纳和包含的各种思想、观点的性质及深度。

把文学的思想性归结为政治思想、或者是一定阶级的立场、观点。

这是以政治标准代替思想标准的必然结论。

政治思想是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重要方面,但不是唯一内容,不能以政治思想代替其他思想。

有些文学作品事实上不涉及政治思想,但却包含其他方面的思想:

哲学思想、道德思想、教育思想,宗教思想、美学思想等。

2、错误。

理由要点:

①文学鉴赏分主体与对象相互交流,对话,互相渗透、变异的一种双向交流活动。

②鉴赏主体有一定创造性,文学鉴赏不是被动过程,须发挥主观想象;③但鉴赏要以文本为基础,受文本形象制约。

四、1、广泛深刻的概括性、鲜明独特的个别性,个别性与概括性的有机统一。

2、①鉴赏对象(文本)的存在;②鉴赏主体(能欣赏文学的人)的存在。

③文学鉴赏主体的审美能动性。

(阅读接受动机和审美需求)

五、论述:

1、文学作品中由对文学意象(审美物象)的具体描写及其所暗示的广阔深邃的艺术空间和含蓄蕴籍的丰富情思所构成的艺术境界。

虚实结合,“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2、①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是“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它是对人类文学创作实践的优秀成果的批判继承,它同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学的其他观点一起,实现了人类文学理论史上划时代的革命变革,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是社会主义国家文学创作与批评实践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它与思想标准与艺术标准是内在统一的。

②我国当代文学创作一直在马克思主义标准指导下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中间虽历经曲折,但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推动我国的文学繁荣、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的文学创作无论在题材主题、还是在艺术手法等方面,都展示了美好的创作前景,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及其批评标准指导文学创作实践的结果。

③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学创作与批评实践所必需遵循的基本原则,以繁荣文学创作,提高公民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

4

一、填空(10分每小题1分,错一空扣一分每小题最多扣1分)

1、文学作品本文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言()、象()、意()。

2、文学批评以为主要的批评对象,旁及文学运动、文学思潮以及文学流派,同时还包括对文学批评的批评。

3、文学作品的,是产生共鸣的先决条件,它相当于物理学上的“振源”。

4、表现主义的基本特征是,。

5、“精鹜八极,心游万纫”,“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是在。

6、鲁迅在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中、采用的典型化的具体方法,较多的是的方法。

7、无产阶级文学的党性原则是在1950年发表的著名论文中提出来的。

8、普列汉诺夫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在文艺起源问题上得出了“”的结论。

9、说“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明道”。

10、问: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具有不同于其它艺术的基本特征:

、、。

二、解释(20分,每小题4分)

1、创作主体的素质

2、共鸣

3、文学批评的标准

4、创作个性

5、情志

三、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20分,每小题10分)

1、浪漫主义重在描写理想,可以不遵循生活的真实。

2、艺术想象和科学想象一样,没有区别。

四、简要回答:

(20分,每小题10分)

1、简要回答通感的生理基础与心理内容。

2、文学审美价值特点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五、分析论述:

(30分,每小题15分)

1、主张题材多样化与提倡写重大题材是否矛盾?

为什么?

2、联系自身的阅读经验,说明文学鉴赏的一般过程。

 

参考答案(四):

一、填空:

1、文学言语、文学形象、文学意味。

2、作家作品。

3、艺术感染力。

4、①崇扬“自我”,揭示灵魂。

②情节离奇,语言奇特、情绪激烈,表现夸张。

5、①陆机。

②《文赋》。

6、“杂取种种,合成一个”7、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8、劳动先于艺术

9、柳宗元10、①形象的间接性;②审美认识的明了性;③再现和表现的自由性。

二、解释:

1、创作主体的素质,是作家思想情感,文化素养、生活经验、品德修养、审美理想、个人气质、意志、观察力、判断力、创造力和表现力的综合体现。

2、是文学鉴赏中一种复杂而常见的文学接受现象。

在文学阅听过程中,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充分强烈地感动读者,引起读者的思想感情的回旋激荡。

他们产生了与作家相同或相似的情感体验。

这种现象,就是文学鉴赏中的共鸣现象。

3、文学批评的标准指实施文学批评时衡量文学作品,文学流派和文学运动的具体尺度。

文学批评的标准具有历史性和多样性。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标准是历史观点和美学观点的统一。

4、作家独特而丰富的精神个体性在其创作上的综合而整体的体现,包括作家独特的审美情感、审美趣味、文化修养、个性气质、艺术才能等。

5、作品中渗透了情感的思想或充盈着思想的情感。

三、判断:

1、错。

同样要从生活真实出发,表现生活的本质特征,而生活真实不在形态而在情感、逻辑的真。

2、错误。

①想象在人类的创造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创造性活动中,想象有不同的特点,艺术想象与科学想象有所不同;②艺术想象是灌注了创作主体情感的想象;科学想象则是冷静、理智的想象;③艺术想象着意加强对象的个性特征;科学想象则必须舍弃对象的个性特征。

四、简答:

1、通感是指感觉经验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转化。

①生理基础:

通感的产生主要是大脑皮层有关部分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

②通感的心理内容主要是感觉(或表象)所引起的关于其他表象的某种相联感受,或,是感觉(表象)所引起的表象联想。

2、①通过语言形象感知而确证人的感性存在。

②主体由文学语言激起情感体验;由此实现其价值。

③是种精神价值。

语符的物质具体性更弱,精神因素则更直接、复杂、微妙。

五、论述:

1、不矛盾。

题材应多样化,因为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人民群众审美需求多种多样。

题材必然多样化,因为作家的生活经历和创作个性不同。

不同题材的社会思想容量和审美价值不同,要鼓励作家写直接体现时代精神的、为千万群众所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重大事件。

2、一般过程:

①感受与体味②领悟与误解(理解)③满足与提升

 

5

一、填空:

(10分,每小题1分,错一空扣一分,每小题最多只扣1分)

1、根据和使用的材料的不同,以及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的的不同,一般把艺术分为四大类:

艺术、艺术艺术艺术。

2、恩格斯在评论拉萨尔的历史剧《济金根》时再次提出了在他看来是“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

3、文学鉴赏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第二,第三。

4、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是:

,,。

5、在中,以“神与物游”极其精确地道出了形象思维的实质:

直接用事物的感性形态来进行思维活动。

6、鲁迅在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中,采用的典型的具体方法,较多的是的方法。

7、无产阶级文学的党性原则是在1905年发表的著名论文中提出来的。

8、普列汉诺夫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在文艺起源问题上得出了“”的结论。

9、说“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

10、问: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具有不同其它艺术的基本特征:

、、。

二、解释:

(20分,每小题4分)

1、情志

2、文学风格的多样性

3、心灵表现说

4、文学形象

5、共鸣

三、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20分,每小题10分)

1、凡是客观存在着的社会生活都是某一个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客体。

2、社会主义文学作品的商品属性表明一部作品的价值与经济价值成正比例。

四、简要回答:

(20分,每小题10分)

1、艺术直觉在文学创作中具有何等作用?

2、文学风格形成过程中主客体因素怎样辩证运动?

五、分析论述:

(30分,每小题15分)

1、你怎样理解文学语言的“情感性”特征?

(结合例证分析论述)

2、举例说明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五):

一、填空

1、反映对象物质形态造型、表演、语言综合2、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

3、一、感受与体味二、领悟与误解(理解)三、满足与提升(每卷一空轮换出)

4、崇尚理想、崇尚古典、追求创作规范化。

5、①刘勰;②《文心雕龙·神思》6、“杂取种种,合成一个”7、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8、劳动先于艺术9、柳宗元

10、①形象的间接性;②审美认识的明了性;③再现和表现的自由性。

二、解释:

1、作品中渗透了情感的思想或充盈着思想的情感。

2、有两层涵义,既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文学风格所呈现出来的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景象,又指一个作家在其相对稳定的风格特色下所表现出来的姹紫嫣红的不同衬色。

3、关于文艺起源的一种说法,为19世纪后期的一些心理学派所提倡。

其基本观点是,认为文艺起源于人类从孩提时代起具有的表现情感的本能需要,从而把表现作家自我情感的本能冲动视为艺术发生的原动力。

甚至把文艺的起源归根于“潜意识”的本能和原欲。

心灵表现所揭示了文艺起源的心理奥秘,肯定了情感在艺术发生中的推动作用,但它离开社会实践,单纯从先天本能来解释情感冲动的原因则是不正确的。

4、同第一章的“文学形象”的答案

5、是文学鉴赏中一种复杂而常见的文学接受现象。

在文学阅听过程中,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强烈地感动读者,引起读者思想感情的回旋激荡。

他们产生了与作家相同或相似的情感体验。

这种现象,就是文学鉴赏中的共鸣现象。

三、判断

1、不对。

客观事物只有创作主体(某一作家)发生对象性联系,形成对象性认识结构和活动时,它才作为创作客体而存在。

否则,才能成为创作客体。

2、错。

作品商品属性只是文化市场中的一种价值体现,而作品的价值最主要,最根本的是他的社会价值、审美价值,二者不一定是正比关系。

四、简答:

1、①艺术直觉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它是艺术独创性的一个重要条件;②艺术直觉往往引起创作的冲动,成为艺术创造的起点。

2、在文学风格形成的过程中,一方面客体的相关风格信息,引起主体的审美注意和创作冲动,另一方面主体迅即以敏锐的艺术直觉及时捕捉,定向追踪,并以完全个性化的方式对捕捉到的风格信息进行情感过滤和艺术加工,使客体的风格信息与主体的创作个性有机融合为一体,进而凝结为作品的风格,两者双向运动,辩证统一。

其中题材和体裁等客观因素是形成风格的客观基础,它奠定风格的基调,作家的创作个性是形成风格的主导因素,它引导作家捕捉与其审美心理结构相契合的风格信息,也主宰在风格形成的全过程。

不同的风格信息同一创作主体过滤后贯穿着统一的热情、激荡着同一主施律。

相同的风格信息在不同的作家那时,则会形成不同的风格,产生出风采各异的艺术形象。

五、论述:

一、答:

1、语言本身的情感色彩(直观的)

2、文学语言情感同学术性公文性语言比较。

3、情感的感性感受性质。

4、文学语言描述情感的细腻复杂。

二、答:

①重在描写理想。

②情感强烈鲜明。

③形式奇特新颖。

6

一、填空:

(10分,每小题一分,错1空扣1分,每小题最多只扣1分)

1、说“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

2、席勒认为,文艺起源的动机,出自于人们想要利用剩余精力创造一个自由天地的。

3、、、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也是社会主义文艺必须高扬的主旋律。

4、“诗人用形象来思考;他不证明真理,却显示真理”。

出自。

5、明朝李贽提出了著名的“”。

6、问:

普列汉诺夫曾经这样说过:

“艺术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表现,而是用来表现。

7、问: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是中国古代文论家在中提出的。

8、诗歌的审美特征有:

①,②,③,④。

9、文学作品的形式因素是、、、。

10、题材是作家产物的结晶。

二、解释:

(20分,每小题4分)

1、“乐(yue)、乐(le)也”

2、艺术构思

3、“浪漫主义”

4、文学语言的音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