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及必修2知识点汇编高一整学年详细完整.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58692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62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及必修2知识点汇编高一整学年详细完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及必修2知识点汇编高一整学年详细完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及必修2知识点汇编高一整学年详细完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及必修2知识点汇编高一整学年详细完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及必修2知识点汇编高一整学年详细完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及必修2知识点汇编高一整学年详细完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及必修2知识点汇编高一整学年详细完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及必修2知识点汇编高一整学年详细完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及必修2知识点汇编高一整学年详细完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及必修2知识点汇编高一整学年详细完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及必修2知识点汇编高一整学年详细完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及必修2知识点汇编高一整学年详细完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及必修2知识点汇编高一整学年详细完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及必修2知识点汇编高一整学年详细完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及必修2知识点汇编高一整学年详细完整.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及必修2知识点汇编高一整学年详细完整.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及必修2知识点汇编高一整学年详细完整.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及必修2知识点汇编高一整学年详细完整.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及必修2知识点汇编高一整学年详细完整.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及必修2知识点汇编高一整学年详细完整.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及必修2知识点汇编高一整学年详细完整.docx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及必修2知识点汇编高一整学年详细完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及必修2知识点汇编高一整学年详细完整.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及必修2知识点汇编高一整学年详细完整.docx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及必修2知识点汇编高一整学年详细完整

必修1分子与细胞知识点(第1-5章)

第一章走进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科学家根据有无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1-10微米)

较大(10-100微米)

核结构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组成核的物质集中在拟核,无核膜、核仁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

细胞器

只有核糖体

多种细胞器

染色体

种类

细菌(..杆菌、..球菌、..螺旋菌、..弧菌等)、放线菌、蓝藻(发菜、颤藻、念珠藻)

支原体、衣原体等

真菌(菌菇类、木耳、霉菌、酵母菌)

植物、动物、变形虫、草履虫等

4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对光→低倍物镜观察(视野亮)→移动视野中央(偏左移左)→高倍物镜观察(视野暗):

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5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虽然大体相同,但是含量有差别。

根据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的不同,可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其中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微量元素有FeMnZnCuBMo等(谐音:

猛铁碰新木桶)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

大量元素中,C、H、O、N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其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虽然极少,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

三、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环境中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界所特有的。

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差别很大。

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四、构成细胞的化合物P17水

无机化合物无机盐

糖类:

葡萄糖﹑脱氧核糖﹑糖原等;

脂质:

卵磷脂﹑性激素﹑胆固醇等;

蛋白质:

胰岛素﹑抗体﹑血红蛋白等;

有机化合物核酸:

DNA﹑RNA。

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O、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C、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第二节:

蛋白质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有20种,在结构上都符合结构通式。

氨基酸分子间以肽键(结构式:

-CO-NH-)的方式互相结合。

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称为二肽,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称为多肽,其通常呈链状结构,称为多肽链。

一个蛋白质分子可能含有一条或几条肽链,通过盘曲﹑折叠形成复杂(特定)的空间结构。

蛋白质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其原因是: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数量不同、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多种多样。

由于结构的多样性,蛋白质在功能上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其功能主要如下:

(1)结构蛋白,如肌肉、羽毛;

(2)信息调节,如胰岛素(3)免疫作用,如抗体;(4)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5)运输作用,如载体,血红蛋白。

总而言之,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脱水缩合:

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有关计算:

①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

②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数(—NH2)=肽链数,多余的氨基及羧基位于R基。

第三节:

核酸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作用。

组成核酸的碱基有5种,五碳糖有2种,核苷酸有8种。

DNA的多样性的原因是脱氧核苷酸(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造成的,是性状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名称

项目

DNA

RNA

全称

脱氧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

染色剂及主要分布部位

用甲基绿染色,呈绿色

分布于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真核)

拟核(原核)

用吡罗红染色,呈红色

主要分布于细胞质

基本组成单位

名称

脱氧(核糖)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组成

磷酸

脱氧核糖

含N碱基

磷酸

核糖

含N碱基

碱基种类

A

腺嘌呤

G

鸟嘌呤

C

胞嘧啶

T

胸腺嘧啶

A

腺嘌呤

G

鸟嘌呤

C

胞嘧啶

U

尿嘧啶

核苷酸链条数

2条

1条

作为遗传物质的生物

绝大部分生物(有细胞的生物及DNA病毒)

部分RNA病毒(如HIV、SARS病毒等)

第四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糖类分子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几类。

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脱氧核糖、核糖,其中葡萄糖是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脱氧核糖和核糖一般不作为能源物质,它们是核酸的组成成分;二糖中麦芽糖和蔗糖是植物糖,乳糖是动物糖;这3种二糖中,麦芽糖由葡萄糖和葡萄糖脱水缩合得到;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脱水缩合得到;乳糖由葡萄糖和半乳糖脱水缩合得到。

多糖中糖原是动物糖,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糖,淀粉和糖原是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这三种常见的多糖的基本单位(单体)均是葡萄糖。

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几种糖类,主要有葡萄糖、果糖及麦芽糖。

脂质主要是由C、H、O3种化学元素组成,有些还含有N或P。

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固醇三大类。

脂肪是生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除此以外,脂肪还有缓冲、隔热、保温等作用;与同质量的糖类相比,因为在化学组成上H元素的相对含量高于糖类,O元素的相对含量低于糖类,所以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更多,故储能效率高于糖类。

磷脂是构成包括生物膜(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的重要成分;做为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

固醇类物质主要包括以下三类,这些物质对于生物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胆固醇

性激素

维生素D

构成动物细胞膜重要成分;

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和P的吸收

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分别是单糖(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这些生物大分子就称为多聚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所以C元素为细胞的最基本元素。

第五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

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不同种类的生物体中,水的含量不同;不同的组织﹑器官中,水的含量也不同。

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结合水与其他物质相结合,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约占4.5%;自由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是细胞的液体生活环境,也可以直接参与某些化学反应,还可以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细胞代谢速率越快,自由水的相对含量就越高。

总而言之,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细胞内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其含量虽然很少,但却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许多无机盐离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如血液中Ca含量太低就会出现抽搐现象;同时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渗透压也很重要。

相关物质及结构的鉴定

物质

选取材料

鉴定试剂

鉴定步骤

结果

还原糖

苹果、梨汁等

斐林试剂

斐林试剂甲液+乙液先混匀,再加入样品中,水浴加热

(甲液:

0.1g/mlNaOH、乙液:

0.05g/mlCuSO4)

砖红色沉淀

蛋白质

牛奶、豆浆、蛋清等

双缩脲试剂

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于样品中,后加B液于样品中

(A液:

0.1g/mlNaOH、B液:

0.01g/mlCuSO4)

紫色

脂肪

花生子叶

苏丹Ⅲ试剂

花生子叶制成匀浆,滴加染液

或切薄片滴加染液,酒精洗去浮色,置于显微镜观察,

橘黄色

橘黄色油滴

淀粉

土豆匀浆

碘液

滴加碘液

蓝色

DNA、RNA

口腔上皮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

甲基绿吡罗红混合试剂

制作临时装片,滴加盐酸水解,漂洗,再染色,置于显微镜观察

细胞核成绿色

细胞质成红色

CO2

酵母菌培养液

澄清石灰水

溴麝香草酚兰水溶液

连接装有鉴定试剂的锥形瓶

石灰水变浑浊

由蓝变绿再变黄

酒精

酵母菌培养液

重铬酸钾酸性溶液

取酵母菌培养液加入鉴定试剂中

橙色变灰绿色

线粒体

口腔上皮细胞

健那绿试剂

制作临时装片,滴加鉴定试剂(活体染色)

蓝绿色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DNA与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中,使用盐酸水解和固定细胞的目的是:

改变细胞的通透性,便于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也使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易于分离,便于染色。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细胞壁植物细胞在细胞膜的外面有一层细胞壁,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细胞壁作用为支持和保护细

(二)细胞膜对细胞膜进行化学分析得知,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其中脂质最多,约占50%;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

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细胞膜的功能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由此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常选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细胞来制备纯净的细胞膜,因为该细胞内无细胞核(膜)及众多细胞器(膜),利用其在清水中吸水涨破,最后通过离心并过滤得到纯净的细胞膜,用于实验研究。

(三)细胞质及细胞核

在细胞膜以内,核膜以外的部分叫细胞质。

活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可利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得到细胞质基质和各种细胞器。

1、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基质含有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多种酶,呈胶质状态,进行着多种化学反应。

2、细胞器

3、细胞核

细胞结构

有无膜

特征及功能

分布

线粒体

两层膜

含有少量DNA,内膜向内折叠成“嵴”。

有氧呼吸主要场所,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动植物细胞等

叶绿体

含有少量DNA,基粒由类囊体堆叠形成,有色素分布

光合作用的场所,制造有机物,释放O2。

大多数植物细胞

除根部细胞外

内质网

单层膜

分为粗面内质网(有核糖体附着)和滑面内质网

进一步合成和加工蛋白质,与脂质的合成有关

动植物细胞等

高尔基体

最后加工、分类、包装蛋白质,与植物细胞壁合成有关

动植物细胞等

溶酶体

内含多种水解酶,消化分解衰老、损伤细胞器,吞噬入侵细胞的病原体

动植物细胞等

液泡

内含细胞液,具有水、无机盐、营养物质、色素等。

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维持植物细胞的形态。

除根尖分生区细胞外

成熟植物组织细胞

核糖体

无膜

呈颗粒状,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所有真核及原核细胞

中心体

由相互垂直的两中心粒组成,参与有丝分裂

动物细胞

低等植物细胞

细胞核

两层膜

细胞核:

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

包括以下结构:

核膜:

两层膜,将细胞核与细胞质分开

核孔:

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如某些蛋白质、RNA等)

染色质:

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与染色体为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

染色质呈细长丝状,在细胞分裂期缩短变粗形成圆筒状或短棒状的染色体。

核仁:

与核糖体的形成及某种RNA的形成有关

真核细胞

除哺乳动物动物成熟红细胞及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等少数外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各种膜成分和结构相似。

与分泌蛋白(如抗体、消化酶、胰岛素等)的合成及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内质网膜可以与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等直接联系。

扩大膜的面积及运输通道,但与高尔基体膜需要通过囊泡建立间接联系。

高尔基体也要通过形成囊泡,将加工好的分泌蛋白运输给细胞膜,最后分泌道细胞外。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同时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细胞的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

细胞内的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

第三,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

(1)渗透作用:

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①是具有半透膜 ②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3)渗透作用的方向:

水由溶质浓度低向浓度高运输。

二、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

渗透作用)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

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两膜一质” )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前提是先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就,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三、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中央液泡大小、颜色

原生质层的位置

细胞大小

30%蔗糖溶液

变小(细胞失水),颜色加深

原生质层脱离细胞壁

基本不变

清水

逐渐恢复原来大小(细胞吸水),颜色变浅

原生质层恢复原来位置

基本不变

质壁分离指的是:

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

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

(1)具有大液泡

(2)具有细胞壁(3)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

内因:

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外因: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植物吸水方式有两种:

(1)吸帐作用(未形成液泡)如:

干种子、根尖分生区

(2)渗透作用(形成液泡) 

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的,而不是静止不动的,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的特点具有流动性。

3糖蛋白(糖被):

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

作用:

细胞识别、消化道及呼吸道的保护润滑等。

第三节: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运输方式

是否跨膜

运输方向

是否需要载体

是否消耗能量

(ATP水解)

示例

自由扩散

跨膜

高浓度到低浓度

水、气体、脂溶性小分子(因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如甘油、乙醇、乙醚、丙酮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到低浓度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主动运输

一般:

低浓度到高浓度

几乎所有离子、氨基酸、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

胞吞胞吐

非跨膜

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神经递质等)、颗粒(病菌)

其中自有扩散和协助扩散可统称为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的意义是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需要,主动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也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具有选择透过性;

胞吞与胞吐这种运输方式利用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性:

流动性。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一节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细胞代谢与酶

1、细胞代谢的概念:

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2、酶的概念: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3、酶的特性:

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

4、活化能:

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5、作用本质:

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与无机催化剂相比,作用更显著。

二、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1、底物浓度2、 酶浓度 3、 PH值:

过酸、过碱使酶失活。

4、 温度:

高温使酶失活。

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恢复。

 

三、实验 

1、 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过程见课本P79) 

实验结论:

酶具有催化作用,并且催化效率要比无机催化剂Fe3+高得多

控制变量法:

变量是指实验中可变化的因素或物理量。

自变量是指认为设置或改变的变量;因变量会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量。

无关变量是指可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除自变量外的其它变量。

对照实验:

除一个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本实验中1号试管为对照组,四支试管的反应条件(高温、无机催化剂、酶)为自变量,H2O2的分解速率为因变量。

2、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要求用控制变量法,自己设计实验)

建议用唾液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并滴加碘液来表现实验结果。

若产生蓝色越浅,说明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越高;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1、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中文名称叫做三磷酸腺苷,为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2、结构简式:

A-P~P~P 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ATP中有2个该化学键,极不稳定,储存了高能量,尤其外侧的高能磷酸键易断裂及形成。

3、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细胞中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但ATP在细胞中含量很少,但两者相互转化速率很快。

反应式:

ATP→ADP+Pi+能-量,释放的能量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ADP+Pi+能量→ATP 所需能量来源:

动物和人:

呼吸作用;绿色植物: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1.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产生CO2或其它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过程。

2.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的过程

有氧呼吸(三个阶段)

无氧呼吸(两个阶段)(微生物称为发酵)

场所

主要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过程

阶段Ⅰ场所:

细胞质基质

过程:

C6H12O6→丙酮酸+少量[H]+少量能量

阶段Ⅰ与有氧呼吸相同

总反应式

C6H12O6→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

大多数植物组织细胞、酵母菌

C6H12O6→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人和动物的细胞、乳酸菌、马铃薯块茎

阶段Ⅱ场所:

线粒体基质

过程:

丙酮酸+H2O→CO2+[H]+少量能量

阶段Ⅲ场所:

线粒体内膜

过程:

[H]+O2→H2O+大量能量

总反应式:

C6H12O6+6O2+6H2O→6CO2+12H2O+大量能量

能量去向

一部分合成ATP,其余能量以热量形式散失。

同左

不同点

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机物被彻底氧化分解,释放了大量能量

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进行

有机物被不彻底氧化分解,释放了少量能量

影响呼吸速率的外界因素:

(1)温度:

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

(2)氧气:

氧气充足,则无氧呼吸将受抑制;氧气不足,则有氧呼吸将会减弱或受抑制。

(3)CO2:

环境CO2浓度提高,将抑制细胞呼吸,可用此原理来贮藏水果和蔬菜。

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

(1)作物栽培时,要有适当措施保证根的正常呼吸,如疏松土壤等。

否则进行无氧呼吸,积累酒精,对植物组织有毒害。

(2)粮油种子贮藏时,要风干、降温,降低氧气含量,但不能无氧,增加CO2的浓度则能显著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该实验为对比实验,设置探究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两组实验组进行对比。

在探究有氧呼吸实验中,在酵母菌培养液前加一瓶NaOH的作用是除去通入空气中的CO2,排除对实验的干扰。

探究无氧呼吸的培养液需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接澄清的石灰水,目的是消耗瓶内的O2,造成真正的无氧环境。

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一、吸收光能的色素及色素提取分离实验

实验中四种药品试剂:

1SiO2,有利于充分研磨;2CaCO3,防止在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3无水乙醇,溶解并提取色素;4层析液,利用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四种色素。

实验结果(滤纸条上色素分离结果)

2.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的外表有2层膜,内部有许多基粒,基粒与基粒之间充满了基质。

每个基粒都由一个个圆饼状的囊状结构堆叠而成。

这些囊状结构称为类囊体,吸收光能的色素就分布在上面。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

暗反应

条件

必须有光才能进行;色素、酶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酶

场所

叶绿体类囊体上

叶绿体基质内

反应过程

色素吸收光能,导致:

①水光解;

H2O→[H]+O2

②ATP的合成

ADP+Pi+能量→ATP

①CO2被固定;

CO2+C5→2C3

②C3被还原;最终形成(CH2O);

ATP分解转化为ADP+Pi

ATP

2C3+[H]→(CH2O)+C5

联系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

C3和C5循环利用,不增多也不减少

影响因素

光、水

CO2、温度

应用

合理利用光能;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合理密植)

提高温室大棚中的CO2的浓度和温度

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提高农作物对光能的利用率。

要提高农作物的光能的利用率的方法有:

1)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2)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合理密植,间作套种)

3)光照强弱的控制4)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5)CO2的供应(温室栽培多施有机肥或放置干冰,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必修1分子与细胞知识点(第6章)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一节细胞增殖

1、多细胞个体的生长两方面:

细胞的体积变大和细胞的数量增多。

其中细胞的数量增多为主要方式。

2、细胞体积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1)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不利于细胞。

(2)细胞核不随着细胞体积变大而变大,细胞核负担过重,亦不利于细胞。

3、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主要有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