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2.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62136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2.docx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2.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2.docx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2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2

(总分:

5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

24,分数:

24.00)

1.治疗胁痛常采用下列哪组穴位()

A.行间、侠溪

B.支沟、阴陵泉

C.支沟、阳陵泉

D.支沟、外关

E.足三里、三阴交

(分数:

1.00)

A.

B.

C.V

D.

E.

解析:

[解析]支沟、阳陵泉为治疗胁痛要穴,肝和胆相表里,厥阴、少阳之脉同布于胁肋,故取支沟、阳陵泉以疏泄肝胆少阳经气,使气血通畅,奏通络止痛之功。

2.针灸治疗肺热伤津型痿证,可在主方的基础上加()

A.肝俞

B.尺泽

C.太溪

D.中脘

E.阴陵泉

(分数:

1.00)

A.

B.V

C.

D.

E.

解析:

[解析]尺泽为肺经子穴,“实则泻其子”,尺泽擅治疗肺经实证,清肺热。

3.治疗痢疾以下面哪组穴位为主()

A.合谷、天枢、上巨虚、下脘、关元

B.足三里、上巨虚、中脘、大肠俞、胃俞

C.神阙、百会、气海、关元

.天枢、上巨虚、下巨虚、大肠俞D.

E.大肠俞、天枢、小肠俞、上巨虚、下巨虚

(分数:

1.00)

A.V

B.

C.

D.

E.

解析:

[解析]天枢为大肠募穴,合谷为大肠原穴,二穴可通调大肠的气血,行血则脓血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合治内腑,可清化肠道湿热。

下脘为任脉与足太阴经交会穴,关元为小肠之募穴,二穴可疏调肠腑之气机,理气化滞,为治疗痢疾主穴。

4.脾胃虚寒呕吐取下列何组穴最佳()

A.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脾俞

B.中脘、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内庭

C.中脘、内关、足三里、膈俞、血海

D•中脘、内关、足三里、太冲、期门

E•中脘、内关、足三里、梁门、下脘

(分数:

1.00)

A.V

B.

C.

D.

E.

解析:

[解析]脾胃虚寒呕吐,治疗除主穴中脘、内关、足三里外,配穴为脾的背俞穴脾俞和胃的背俞穴胃俞,以调理脾胃,降逆止呕。

5.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可在主方的基础上加()

A.中脘、头维、丰隆、阴陵泉

B.行间、侠溪、太溪、肾俞

C.气海、胃俞、脾俞

D.肝俞、肾俞、太溪、行间

E.太溪、悬钟、三阴交

(分数:

1.00)

A.V

B.

C.

D.

E.

解析:

[解析]痰浊中阻型眩晕属实证眩晕,主穴为风池、百会、内关、太冲,在此基础上加头维、中脘、丰隆、阴陵泉,头维为足阳明、足少阳之交会穴,为治目眩要穴;中脘和中,丰隆降逆祛痰;阴陵泉为脾经合穴,利湿降浊。

诸穴配伍以祛痰止晕。

6.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治疗疳积的主穴()

A.足三里

B.中脘

C.天枢

D.三阴交

E.四缝

(分数:

1.00)

A.

B.

C.

D.V

E.

解析:

7.心俞、肾俞、神门、太溪、郄门、巨阙适用于治疗心悸、怔忡的证型是()

A心阳不振

B.心脉痹阻

C.心胆气虚

D.心脾两虚

E.阴虚火旺

(分数:

1.00)

A.

B.

C.

D.

E.V

解析:

[解析]本方在治疗心悸、怔忡主方基础上加肾俞、太溪,目的滋肾阴泻心火,或称为“补北泻南”法或“滋水泻火”法,适用于阴虚火旺证。

8.哮喘实证主穴为()

A.膻中、列缺、太渊、天突、丰隆

B.膻中、列缺、肺俞、尺泽、定喘

C.膻中、天突、尺泽、风门、太渊

D.肺俞、肾俞、定喘、太渊、太溪

.肺俞膏盲肾俞、太渊、足三里E.

分数:

1.00)

A.

B.V

C.

D.

E.

解析:

[解析]手太阴肺经列缺以宣通肺气,祛邪外出。

选其合穴尺泽,以肃肺化痰,降逆平喘,治疗实证咳喘。

膻中乃气之会穴,可宽胸理气,舒展气机。

取肺之背俞穴,以宣肺祛痰。

定喘为平喘之效穴。

9.针灸治疗肾虚腰痛,可在主方的基础上加()

A.腰眼、阿是穴、委中

B.腰阳关、后溪

C.膈俞、血海

D.肾俞、命门、志室

E.水沟、手三里

(分数:

1.00)

A.

B.

C.

D.V

E.

解析:

10.针灸治疗肠痈应首选下列哪组穴位()

A.足三里、中脘、合谷

B.阑尾穴、上巨虚、天枢

C.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D.下巨虚、小肠俞、大肠俞

E.以上都不是

(分数:

1.00)

A.

B.V

C.

D.

E.

解析:

[解析]本病病在大肠,故取大肠募穴天枢、下合穴上巨虚以通调肠腑,清泄肠腑积热。

阑尾穴是治疗肠痈的经验效穴。

三穴为治疗肠痈的三大要穴。

风热感冒,应用下列哪组穴位11.

A.大椎、曲池、风池、风门

B.大椎、曲池、外关、合谷

C•大椎、合谷、足三里、外关

D.大椎、风门、列缺

E.大椎、少商、尺泽、列缺

(分数:

1.00)

A.

B.V

C.

D.

E.

解析:

12.以下除何穴外,都能治疗肾气亏虚型癃闭()

A.关元

B.肾俞

C.复溜

D.血海

E.太溪

(分数:

1.00)

A.

B.

C.

D.V

E.

解析:

13.治疗肝经郁热型蛇丹除选用局部阿是穴、华佗夹脊、大敦、阳陵泉外,还应加()

A.合谷

B.内庭

C.曲池

D.血海

E.行间

分数:

1.00)

A.

B.

C.

D.

E.V

解析:

[解析]行间穴为肝经荥穴,“荥主身热”,行间清泻肝火。

14.治疗痛痹宜配穴()

A.膈俞、血海

B.大椎、曲池

C.肾俞、关元

D.足三里、阴陵泉

E.阳陵泉、大杼

(分数:

1.00)

A.

B.

C.V

D.

E.

解析:

[解析]寒邪偏盛为痛痹,取肾俞、关元,益火之源,振奋阳气而祛寒邪。

15.在面瘫急性期,面部腧穴宜采用()

A.重度刺激

B.轻度刺激

C.先重度,后轻度

D.先轻度,后重度

E.电针强刺激

(分数:

1.00)

A.

B.V

C.

D.

E.

解析:

[解析]急性期面神经正处在急性炎症水肿期,过强的刺激有加重神经损伤的可能。

16.针灸治疗目赤肿痛的主穴是()

A.合谷、睛明、太阳、太冲、风池

B.攒竹、丝竹空、合谷、太冲

C.合谷、肝俞、阳陵泉、三阴交

D.曲池、足三里、太阳、丝竹空

.曲池、足三里、太阳、睛明E.

(分数:

1.00)

A.V

B.

C.

D.

E.

解析:

[解析]目为肝之窍,阳明、太阳、少阳经脉均循行目系。

合谷调阳明经气以泄风热。

太冲、风池分属肝胆两经,上下相应,导肝胆之火下行。

睛明为足太阳、阳明交会穴,可宣泄患部之郁热。

太阳以泄热消肿。

17.治疗便秘除主穴外,热秘加()

A.大椎

B.外关

C.内庭

D.太冲

E.气海

(分数:

1.00)

A.

B.

C.V

D.

E.

解析:

[解析]内庭为胃经荥穴,清热养阴,清泻胃火,泻火以存阴

18.治疗急性病证常用何类特定穴()

A.原穴

B.络穴

C.募穴

D.郄穴

E.俞穴

(分数:

1.00)

A.

B.

C.

D.V

E.

解析:

[解析]郄穴是治疗本经和相应脏腑的重要穴位,尤其在治疗急症方面有独特的疗效。

如急性胃脘痛,取胃经郄穴梁丘;肺病咯血,取肺经郄穴孔最等。

.

19.主穴选用天枢、上巨虚、阴陵泉用来治疗何病()

A.急性腹痛

B.急性泄泻

C.便秘

D.痢疾

E.慢性泄泻

(分数:

1.00)

A.

B.V

C.

D.

E.

解析:

[解析]天枢为大肠募穴,可调理肠胃气机。

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可运化湿滞,取“合治内腑”之意。

阴陵泉可健脾化湿。

三穴合用除湿导滞,通调腑气,治疗急性泄泻。

20.灸至阴矫正胎位,成功率最高的孕期是()

A.5〜6个月

B.6〜7个月

C.7〜8个月

D.8〜9个月

E.9〜10个月

(分数:

1.00)

A.

B.

C.V

D.

E.

解析:

21.治疗失眠属肝火扰心的随证配穴为()

A.心俞、丘墟

B.期门、阳陵泉

C.心俞、脾俞

D.行间、侠溪

.胃俞、足三里E

(分数:

1.00)

A.

B.

C.

D.V

E.

解析:

[解析]行间为肝经荥穴、侠溪为胆经荥穴,两穴相配,泻肝胆之火。

22.胃痛主穴中,选取的募穴、合穴是()

A.中脘、上巨虚

B.中脘、足三里

C.天枢、足三里

D.天枢、上巨虚

E.中脘、阴陵泉

(分数:

1.00)

A.

B.V

C.

D.

E.

解析:

[解析]胃痛主穴中,选取的募穴、合穴是中脘、足三里

23.下列属于前后配穴的是()

A.内关与外关

B.中极与膀胱俞

C.大陵与阳溪

D.太溪与昆仑

E.阳陵泉与阴陵泉

(分数:

1.00)

A.

B.V

C.

D.

E.

解析:

[解析]前后配穴法是指将人体前部和后部的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主要指将胸腹部和背腰部的腧穴配合应用,在《内经》中称“偶束旷”。

24.乳汁不足,乳房胀痛,应选用哪组处方()

A.膻中、乳根、三阴交、合谷、天宗.中脘、三阴交、足三里、少泽B.

C.期门、章门、太冲、日月、阳陵泉

D.膻中、乳根、少泽、太冲、内关、肩井

E.期门、膻中、足三里、脾俞、胃俞

(分数:

1.00)

A.

B.

C.

D.V

E.

解析:

[解析]内关、大冲分属手足厥阴经,可疏肝解郁,理气,肩井可疏通少阳经气,以行气散结。

二、A2型题(总题数:

26,分数:

26.00)

25.患者食后出现胃脘部胀满痛,嗳腐吞酸,纳呆,苔厚腻,脉滑,属于胃病何型()

A.肝气犯胃

B.饮食滞积

C.气滞血瘀

D.胃阴不足

E.寒邪犯胃

(分数:

1.00)

A.V

B.

C.

D.

E.

解析:

[解析]脘腹胀满、吞酸是肝气郁结横逆犯胃的表现。

26.患者常轻叫一声,突然跌倒,口吐涎沫或血沫,牙关紧闭,甚则尖叫,短暂即清醒。

曾将牙齿咬断,每月平均发作

10多次,甚时日发2次,历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

平时头昏目眩,大便不畅,痰多,苔薄滑,舌根腻,脉弦滑。

属何病()

A.癫病

B.狂病

C.郁病

D.厥病

E.痫病

(分数:

1.00)

A.

B.

C.

D.

E.V

解析:

27.患者因过度疲劳而突然昏倒,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汗出肢冷,脉沉细无力,应选用()

A.督脉穴

B.任脉穴

C•足少阴经穴

D.足阳明经穴

E.足太阳经穴

(分数:

1.00)

A.

B.V

C.

D.

E.

解析:

[解析]患者出现脱证,选神阙、关元、气海等任脉穴灸之,以回阳固脱。

28.某女,38岁,已婚。

平素月经常错后,此次停经已有百日,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苔少,脉弦细。

针灸取穴为()

A中极、太溪、脾俞、三阴交、神门

B.关元、肝俞、归来、肾俞、足三里、太溪

C•百会、气海、肝俞、肾俞

D.命门、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气海

E.脾俞、胃俞、气海、肾俞

(分数:

1.00)

A.

B.V

C.

D.

E.

解析:

[解析]患者为血枯经闭之肝肾不足型,治以养血调经,滋补肝肾,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可补下焦真元而化生精血。

足三里、归来为胃经穴,健脾胃而化生气血。

血海充盈,月事自能按时而下,肝俞、肾俞滋补肝肾。

太溪为益气滋阴要穴,治疗潮热盗汗。

29.患者,男,56岁,农民,肢体关节重痛2年,时或肿胀,肌肤麻木不仁,每因下雨而加重,苔白腻,脉濡缓,属于哪种类型()

A行痹

.着痹B.

C.痛痹

D.热痹

E.寒痹

(分数:

1.00)

A.

B.V

C.

D.

E.

解析:

[解析]肢体关节重痛为痹症,根据“每因下雨而加重”,为着痹。

30.患者素有眩晕,性情急躁,时见肢端和面颊发麻,喜食肥甘,嗜烟酒,近两年来症状明显加重,就诊前与人口角,眩晕随之加剧,继而昏仆倒地,不省人事,牙关紧闭,面赤无汗,双手固握,舌淡,苔白腻,脉弦滑而数。

诊断为()

A.眩晕

B.中风中经络

C.中风闭证

D.中风脱证

E.哮喘

(分数:

1.00)

A.

B.

C.V

D.

E.

解析:

31.患者霍某,男性,26岁,患咳喘10余年,开始数年以冬季为重,以后冬夏皆发。

诊时患者呼吸困难,张口抬肩。

体检见胸部饱满,两肺布满哮鸣音,咯痰多而稀白,舌苔白腻,脉沉滑。

应首选下列何穴()

A风门

B.气海

C.中脘

D.膻中

E.肾俞

(分数:

1.00)

A.

B.

C.

D.V

E.

解析:

[解析]膻中为八会穴之气会,能理气平喘

32.慢性泄泻患者,于黎明之前腹中微痛,痛即泄泻而痛减,舌淡,脉沉细。

针灸取穴为()

A.脾俞、阴陵泉、天枢、肾俞、关元、命门

B.脾俞、肝俞、胃俞、肾俞、足三里

C.足三里、三阴交、天枢、上巨虚、下巨虚

D.关元、太冲、天枢、曲池、足三里

E.气海、肝俞、天枢、阴陵泉、曲池

(分数:

1.00)

A.V

B.

C.

D.

E.

解析:

[解析]本患者为脾肾阳虚泄泻。

33.某男,25岁,干部。

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1年余。

近来每夜只能睡2〜4小时,而且入睡后做梦连连,有时彻夜不眠,白天则头昏乏力、眼花、耳鸣、精神不振,腰酸遗精,记忆力明显减退,饮食及二便如常,舌红,少苔,脉细弱。

除选用照海、申脉、神门外,还选用哪些穴位治疗()

A.行间、侠溪

B.丰隆、内庭

C.心俞、脾俞、足三里

D.心俞、脾俞、太溪

E.公孙、太白

(分数:

1.00)

A.

B.

C.

D.V

E.

解析:

[解析]病人证属心肾不交型不寐,故除主穴外还应选用交通心肾的穴位。

34.患者,女,42岁。

月经先后无定期,量少、色淡、腰膝酸软,取三阴交、关元、肾俞治之。

针刺关元时,应用何种进针法为佳()

A.单手进针

B.提捏进针

C.舒张进针

.指切进针D.

E.夹持进针

分数:

1.00)

A.

B.

C.V

D.

E.

解析:

[解析]关元穴位于腹部,皮肤松弛,宜取舒张进针法。

35.某男,平素头痛头晕,突发昏厥,神志不清,四肢抽搐,体温正常,经针刺合谷、内关穴后仍神志不清,宜选用下列何穴()

A.涌泉

B.然谷

C.太溪

D.复溜

E.阴谷

(分数:

1.00)

A.V

B.

C.

D.

E.

解析:

[解析]针刺涌泉穴可交通阴阳,醒脑开窍,可用于治疗昏厥、抽搐,临床多配合水沟、

36.患者气逆而咳,痰少质黏,咳引胸胁作痛,面颊略红,咽干口苦,舌红,苔薄黄,脉弦数,除选用肺俞、太渊、三阴交止咳外,还应选用何穴()

A.太溪、照海

B.太冲、丰隆

C.行间、阳陵泉

D.太冲、中脘

E.太溪、足三里

(分数:

1.00)

A.

B.V

C.

D.

E.

解析:

[解析]除选用肺俞、太渊、三阴交止咳外,还应选用太冲、丰隆,以加强疏肝理气,祛痰作用。

37.患者3岁男孩。

泄泻反复发作月余,日渐消瘦,曾用中西药未见好转。

现患儿食欲不振,腹膨胀满,面黄肌瘦,肤

干失荣,泄泻每日4〜6次,舌淡苔薄白,指纹淡滞。

选取下列何穴为佳()

A.中魁

B.四缝

C.中泉

D.胃脘下俞

E.以上都不是

(分数:

1.00)

A.

B.V

C.

D.

E.

解析:

[解析]四缝穴为治疗小儿疳积的特效穴。

38.患者岳某,男,56岁。

今晨起床后突发腰痛,活动受限,咳嗽则疼痛加重。

查:

腰部前屈后伸严重受限,腰骶左侧至腰眼处软组织明显压痛,局部肌肉紧张。

针对此病例,应首选下列何穴()

A腰阳关

B.腰俞

C.委中

D.肾俞

E.命门

(分数:

1.00)

A.

B.

C.V

D.

E.

解析:

[解析]腰痛,痛在一侧膀胱经,故选膀胱经委中穴治疗,正如四总穴歌所言“腰背委中求”

39.患者突发全身皮肤发黄,色黄鲜明如橘色,可用何方治疗()

A胆俞、脾俞、中脘、足三里、至阳

B.胆俞、阳陵泉、阴陵泉、内庭、太冲

C•中脘、足三里、内关、天枢、三阴交

D.命门、气海、公孙、内庭、内关

.胆俞、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E.

(分数:

1.00)

A.

B.V

C.

D.

E.

解析:

[解析]胆俞为胆之背俞,可清热利湿退黄,阴陵泉能化湿健脾,阳陵泉配太冲可以疏肝利胆,诸穴合用可以退黄疸。

40.头部空痛兼头晕,痛势绵绵,时止时休,神疲无力,面色不华,劳则加重,舌淡,脉细弱,证属()

A.肝阳头痛

B.血虚头痛

C.痰浊头痛

D.肾虚头痛

E.瘀血头痛

(分数:

1.00)

A.

B.V

C.

D.

E.

解析:

[解析]头部空痛兼头晕,痛势绵绵,时止时休,为虚证表现,神疲无力,面色不华,劳则加重,舌淡,脉细弱,为气血不足表现,故辨证应为血虚头痛。

41.咳嗽气喘,喉中痰鸣,痰稠量多而黏,胸胁支满疼痛,不得安卧,苔白腻,脉滑等症时,应辨证为()

A.风寒束肺

B.热邪壅肺

C•痰浊阻肺

D.肝火烁肺

E.肺阴不足

(分数:

1.00)

A.

B.

C.V

D.

E.

解析:

42.患者李某,女32岁,头痛,颈部不适,外耳道流出少许液体,目赤,咽喉痛,发热,神志异常,乳房肿痛,经针刺足太阳经腧穴后仍然无明显好转,应取下列哪条经脉穴位治疗()

A.足太阳经

B.手太阳经

C.手少阳经

D.手少阴经

E.足阳明经

(分数:

1.00)

A.

B.V

C.

D.

E.

解析:

[解析]手太阳小肠经循行人耳中,到达目内眦和目锐眦,小肠主液所生病,井穴少泽可治之。

43.王某,男,62岁。

弯腰端盆时突然出现腰痛如刺,痛有定处,不能转侧,痛处拒按,舌质紫暗,脉涩。

属挫闪瘀血型腰痛。

可用三棱针在委中放血,适宜的操作方法是()

A.点刺法

B.散刺法

C.刺络法

D.挑刺法

E.经刺法

(分数:

1.00)

A.

B.

C.V

D.

E.

解析:

44.患者,男,5岁。

发热2天,体温39C,昨晚出现右侧腮部肿痛,压痛。

中医诊断为痄腮。

某医生用灸法灸患儿角孙穴。

最适宜用()

A直接灸

B.悬灸

C.天灸

D.隔附子饼灸

.灯火灸E.

(分数:

1.00)

A.

B.

C.

D.

E.V解析:

[解析]角孙穴用灯火灸法为治疗小儿痄腮的经验用法。

45.患者,女,50岁。

因肩周炎接受针灸治疗,在针刺过程中突然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

应考虑是()

A.刺伤肺脏

B.晕针

C.刺伤延髓

D.滞针

E.刺伤脊髓

(分数:

1.00)

A.

B.V

C.

D.

E.

解析:

[解析]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为晕针的表现。

46.乔某,男,59岁。

自觉右眼流泪不适,左侧面部麻木,口唇不适,喝水外漏,食停颊部10天。

检查:

左眼不能闭合,左侧额纹消失,左鼻唇沟变浅,右侧口角向上,左侧口角向下歪斜。

诊断为面瘫。

应用电针治疗,适宜的波型是()

A密波

B.疏波

C.疏密波

D.断续波

E.锯齿波

(分数:

1.00)

A.

B.

C.V

D.

E.

解析:

[解析]疏密波能增加代谢,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

常用于止血、扭挫伤、关节周围炎、气血运动障碍、坐骨神经痛、面瘫、肌无力、局部冻伤等。

47.患者,某女,23岁,经期腹痛半年。

半年前天气炎热,经期不避冷水,并食冷饮,致当月经水中断,后每逢经行初期,即感小腹疼痛,曾自服西药止痛,效果短暂。

本次月经来潮,小腹冷痛加剧,畏寒肢冷,经血量少色黯,夹有血块。

舌淡,苔白、脉沉弦。

妇科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针灸取穴为()

A中极、地机、次谬、归来

B.肾俞、命门、大赫、关元

C.地机、太冲、太溪

D.气海、血海、足三里

E.关元、中极、肝俞

(分数:

1.00)

A.V

B.

C.

D.

E.

解析:

[解析]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通经而止痛,中极为任脉穴位,可通调冲任之气,散寒行气,次髎为治疗痛经的经验穴,归来位于中极旁开2寸,用灸法能暖宫散寒止痛。

48.患者牙痛,局部肿痛,口渴而臭,便秘,脉洪数,苔黄,治疗取穴当用()

A.合谷、颊车、外关、风池

B.合谷、颊车、内庭、下关

C.合谷、太溪、行间、下关

D.合谷、颊车、大迎、颧谬

E.合谷、外关、上关、大迎

(分数:

1.00)

A.

B.V

C.

D.

E.

解析:

[解析]牙痛,局部肿痛,口渴而臭,便秘,脉洪数,苔黄为胃火牙痛,取穴合谷、颊车、内庭、下关,其中内庭为清胃火要穴。

49.患者,男,56岁。

阵发性心前区痛牛年余,胸闷不舒,头晕无力,失眠多梦,西医诊断为“冠心病”。

下列穴位中应

首选()

A.膻中

B.间使

C.神门

.内关D.

E.三阴交

(分数:

1.00)

A.

B.

C.

D.V

E.

解析:

[解析]内关穴既能宽胸理气,又可安神;膻中穴为八会穴之气会,理气要穴;神门穴为心经原穴,安神为主。

50.男,57岁,工人,1998年6月13日初诊。

患者于两个月前因劳累突发脑出血,经抢救脱险。

现神清,言语不利,口角流涎,左侧肢体半身不遂,不能独立行走,小便失禁。

头针可选用()

A.额旁1线

B.额旁2线

C.额旁3线

D.顶颞前斜线

E.顶颞后斜线

(分数:

1.00)

A.

B.

C.

D.V

E.

解析:

[解析]顶颞前斜线全线分5等份,上1/5治疗对侧下肢和躯干瘫痪,中2/5治疗上肢瘫痪,下2/5治中枢性面瘫、运动性失语、流涎、脑动脉粥样硬化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