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总复习资料修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6539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下册总复习资料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总复习资料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总复习资料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总复习资料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总复习资料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总复习资料修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总复习资料修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总复习资料修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总复习资料修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总复习资料修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总复习资料修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总复习资料修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总复习资料修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总复习资料修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总复习资料修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总复习资料修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下册总复习资料修改.docx

《八年级地理下册总复习资料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下册总复习资料修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地理下册总复习资料修改.docx

八年级地理下册总复习资料修改

八年级地理下册总复习资料修改

第一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一节农业

1.农业是一种直接利用土地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是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2.狭义的农业指:

广义的农业包括:

3.我国农业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的国家。

是、

的原产地,还是最早栽培的国家。

4.我国的、、、、、等农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人均水平。

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人均水平。

5.东北平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华北平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南方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6.中国的九个粮食集中产区是:

、、、、

、、。

7.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有、、、

等。

纤维作物以为主要代表。

按生长温度带分为:

带带。

8.①我国的棉花集中分布在、中下游地区。

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

②在我国的种植面积最广,产量占到全国油料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油菜的最大产区是。

③、两省为花生的主要产区。

④甘蔗主要分布在,为甘蔗最大产区。

⑤甜菜主要分布在、、和。

⑥咖啡和可可主要分布在、和。

⑦为主要产茶区,主要的产茶省有、、等。

9.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基地有:

、、、等。

10.我国的四大牧区是:

、、、。

11.我国东部、南部农耕区的畜牧业以为主,饲养的牲畜﹪。

、、是我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

内蒙古牧区的特产是、。

新疆牧区的特产是、,西藏和青海牧区的特产是。

第二节、工业

1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为国民经济提供生产所必需的各种原材料、能源和技术装备,也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活资料。

13.①过去我国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重工业主要集中在,轻纺工业则集中分布在。

②新中国成立后,加强了原有的工业和工业中心的建设,在,扩建或新建了一些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

14.我国四大工业基地:

15.我国的、、、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16.我国的能源工业有:

17.①是我国第一大工业能源,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0%以上。

我国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国家。

在各省区中,的煤炭产量最多

②是我国第二能源,在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仅次于煤炭。

在各省区中,黑龙江的油田产量最大,其它还有山东的油田,河南与山东交界的油田,河北的油田,新疆的油田。

③我国的水电站集中分布在水力资源丰富的、、、、。

我国丰富的铁矿资源和焦煤资源,为发展钢铁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④我国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的和、和;长江沿岸的、、、,黄河流域的、等。

⑤机械工业是我国主要制造工业部门之一。

在地区分布上,、

地区已建设成为全国性的大型机械工业基地。

⑥、、、、、、等地是主要的棉纺织工业基地。

我国西部牧区以为主,东部地区以为主。

第三节、高技术产业

18.是最活力的产业,中国进入了世界十大高技术出口国之列。

从产业结构上看,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格局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目前,我国高技术制造业高速增长,高技术农业蓬勃兴起,高技术服务业迅速发展。

19.高技术产业的分布:

形成了、、等高技术产业带。

20.高技术产业四大密集区:

以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技术产业密集区;以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技术产业密集区;以为中心的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第四节运输业

21.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物质生产部门。

它起着联结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的纽带作用。

22.公路运输的特点:

在西部建设了等公路。

23.铁路运输的特点:

⑴我国形成了一个以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

⑵南北向的干线有线、线、线、线---线、---线、线等;⑶东西向干线有---线、---线、---线、--线------线等。

⑷其它铁路线有:

⑸京广线与陇海线的交汇点(铁路枢纽站名称),京沪线与陇海线的交汇点是(铁路枢纽站名称);包兰线、兰新线、陇海线的交汇点是(铁路枢纽站名称)是;京沪线与沪杭线(铁路枢纽站名称)是;京哈线与哈大线(铁路枢纽站名称)是;成昆线与宝成线(铁路枢纽站名称)是;浙赣线与湘黔线(铁路枢纽站名称)是。

24、海洋运输特点:

我国海洋运输航线分航线和航线两大部分。

北方沿海航线以为中心;南方沿海航线以为中心。

远洋航线的中心港口:

25、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具有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比拟的优点:

26、我国国际航空港有:

第二章沿海万里行

一、北京是祖国的心脏:

1、北京市位于的结合部。

2、地势:

3、气候:

夏季,冬季。

4、城市职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

5、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有:

等。

6、北京市的环境问题表现为。

7、人文环境问题表现为:

二、天津是华北的门户:

1、天津位于北京市的,东临海,是首都的门户。

2、地形:

地处北部。

广义的天津港包括:

3、气候:

气候;河是中国华北地区主要的大河之一。

4、城市职能:

北方重要的中心和港口。

5、经济发展:

为经济支柱。

电子工业、汽车工业、医药工业和旅游业迅速发展。

港已成为我国综合性、多功能的国际贸易大港。

6、海河水患原因及治理办法:

三、“燕赵沃野”-----河北省:

简称:

省会

1、位置:

环抱两市,因地处河之北而得名,东临海。

2、农业发展:

河北省中南部属于平原,耕地多,光照条件好,是我国

的重要产区。

河北省利用靠近北京、天津的优越位置,发展

、、、等新型农业。

河北省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四、“辽海重地”------辽宁省:

简称:

省会

1、位置:

位于我国,南抱海,东濒海。

2、工业基地:

是全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

3、矿产资源:

的铁矿、油田、煤矿。

4、主要工业中心:

(“钢都”)、(飞机制造)、(造船)。

五、“齐鲁大地”-------山东省:

简称:

省会

1、交通运输:

等运输方式齐全。

境内有线、线等铁路干线经过。

2、旅游景点:

3、海洋资源:

等海珍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居全国第一位。

山东省是著名的盐产区。

4、城市:

"泉城”----、“黄海明珠"------、海港城市。

5、地处半岛,临海和海,西北与为界,南与相邻,与省和两国隔海相望。

6、地形为平原丘陵,气候为,河经山东注入渤海。

六、“富饶水乡”------江苏省:

简称:

省会

1、位置;南有省,北有省,西有省,临近海。

2、自然条件:

3、经济状况:

地区经济发达,是全国企业的摇篮。

、、

的乡镇企业享誉全国。

4、湖泊:

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具有等多方面的功能。

太湖流域内经济发达,城市密集。

城市化水平居全国前列。

太湖是国内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近年来太湖的水资源问题日趋严重。

七、“东方明珠”-------上海:

简称:

1、位置:

东临海,西临省、省,北面是口,地处三角洲前沿,是我国海岸线的中点。

2、地形:

平原上,地形,平均海拔高度只有米。

交通发达,海陆空交通枢纽。

港是中国最大的进出口贸易港。

3、城市职能:

是我国主要的中心之一。

4、工业部门:

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传统工业有机械、纺织、化工、冶金等,新兴工业部门有汽车、电子、航天、航空等。

5、浦东新区已发展成为外向型、多功能、高水平的大都市,成为上海市最大的经济增长点。

八“钱塘江畔”---浙江省:

简称:

省会

1、位于我国,北部为平原,西部、南部为,海岸线曲折,是我国岛屿的省区。

沿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

2、旅游资源丰富,国家级风景名胜数量居全国位,有杭州西湖、钱塘江潮、普陀山、雁荡山、水乡古镇等。

3、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前列,重点发展了。

目前,形成了以为中心,以和这两个沿海开放城市为先导的区域发展格局。

九、“东南侨乡”---褔建省:

简称:

省会

1、位于我国的,与省隔海相望,西与省大致以山为界。

地形以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2、气候:

属于气候,气候温暖,雨量充沛。

3、资源:

林面积居全国第一位,有广阔的资源。

4、经济:

福建省依靠独特的优势,与海外侨胞、台港澳同胞之间的商贸和文化交往日益增多,促进了本省社会经济的发展。

5、旅游:

福建省是旅游大省,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得天独厚。

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十、祖国宝岛-----台湾省:

简称:

1、台湾省位于我国的,东临洋,西临海峡与省相望,北临海,南临海。

台湾省主体是岛。

此外,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

2、民族:

以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是族。

全省约80﹪祖籍是省。

3、地形:

台湾岛较多。

山脉纵贯全岛,由西到东分别是阿里山、玉山、中央山脉、雪山和海岸山脉。

山是我国东部最高峰。

台湾西部是

平原。

台湾岛河流短小而湍急,水能丰富。

最长河是溪。

岛上最大的湖泊是潭。

盆地有:

4、气候:

台湾大部分属于气候。

5、美称:

“宝库”------森林覆盖面积广;“王国”------樟脑产量世界第一;“米仓”-----水稻;“岛”-----甘蔗;“之乡”-----香焦。

6、经济:

台湾的农产品有,水果有。

台湾的工业以业为主,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外向型的经济结构。

7、城市:

是台湾第一大城市,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台湾第二大城市,最大的港口,重化工基地;是最早兴起的城市,是食品工业基地。

为全省最大的港口,为全省最大的机场。

8、台北旅游胜地有:

;台南市的楼始建于1653年,为台湾省的著名古迹。

十一、"岭南热土”-------广东省:

简称:

省会

1、位置:

东接省,西连自治区,北与两省接壤,南临海,西南部半岛隔海峡与省相望。

2、气候:

雷州半岛属于气候,其他地区属于气候。

3、地形:

北高南低,省境北部的是珠江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南面有东、南、西三江冲积而成的三角洲。

江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水系,由东江、西江、北江冲积组成。

4、经济发展:

广东省形成了庞大的业体系。

家用电器、电子产品、服装、鞋类、食品、家具、建材畅销国内外。

近几年,广东省的地区生产总值一直居大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第位。

5、城市:

是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经济特区城市,是华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

十二、“繁华都会”-------香港特别行政区:

简称:

1、位置:

地处海之滨,江口东侧,北与省深圳市毗邻。

2、范围:

香港是由三部分及周围多个岛屿组成。

3、地形:

香港境内多,沿海平原狭窄。

4、气候:

气候。

5、经济:

为香港的经济支柱。

是香港的主导产业。

6、城市职能: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中心,全球中心之一,地区交通中心,国际展览中心,国际中心。

7、7、交通运输:

香港的港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

香港与内地有京

铁路相连。

有许多航线通往世界各地,境内有多条高速公路、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日常交通非常便利。

8、旅游业:

亚洲最大的公园、仿《清明上河图》建造的“”、世界最大的坐佛。

9、香港的教育比较发达。

著名大学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

十三、“海上花园”------澳门特别行政区:

简称:

1、位置:

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西南,背靠三角洲,毗邻海。

2、范围:

澳门特别行政区由组成。

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旅游、工业、建筑业。

3、工业部门有:

服装、玩具、电子、彩瓷和造船。

澳门面积扩大的原因是

十四、“锦绣壮乡”-------广西壮族自治区:

简称:

省会

1、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部,线横贯全区中部。

广西南临湾,面向,西南与毗邻。

2、地形:

西、北部为高原边缘,中部有平原、盆地。

广西境内分布有广阔的地形区。

江是广西境内最大的河流。

西江支流桂江的上游称江,与湘江之间有秦时开凿的渠相通。

历史上,灵渠是沟通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重要通道。

3、旅游资源:

4、首府位于西江支流邕(yōng)江两岸。

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和铁路枢纽。

十五、“天涯海角”------海南省:

简称:

省会

1、位置:

位于中国最端,北以海峡与省划界。

2、范围:

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

的岛礁及其他海域。

3、地形:

海南岛3/5面积为。

中南部为高高隆起的山、岭。

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较大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入南海。

4、气候:

属于气候,以为主要特征。

5、热带作物:

等,是我国重要的热带风光旅游胜地。

第3章陆疆万里行

一、“雪原林海”-----吉林省:

简称:

省会

1、位于我国地区中部,东与交界。

2、地形:

东南部山地,西北部平原。

长白山地(“林海”):

有人参、灵芝、五味子等药材,有东北虎、马鹿、紫貂、黑熊等珍禽异兽。

松辽平原(“粮仓”):

玉米、水稻、高粱。

3、长白山植被垂直变化:

从山下到山上的植被垂直变化是

植被的这种垂直变化与变化有关。

长白山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天池是一个典型的火山口湖,是江的源头。

4、汽车工业的摇篮:

省会,还是我国重要的光学仪器和制药工业基地。

二、“北国粮仓”-----黑龙江省:

简称:

省会

1、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部,南面与省为邻,西面与自治区为邻,东面与接壤,是我国领土最端与最端的省级单位。

2、地形:

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兴安山地是著名的生产基地,松嫩平原

生产基地。

“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3、城市:

省会是全国主要的机电制造中心之一;油田是我国最大的油田;是边境贸易城市。

三、“草原毡乡”------内蒙古自治区:

简称:

省会

1、位于我国北部边疆,与接壤,是我国跨度最多的省区。

2、地形:

属于高原,地形。

内蒙古东部边缘的山地,降水较多,森林茂盛,中部多数地方是广阔的。

山山脉是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重要分界线。

阴山以南的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

自山往西,气候干旱,沙漠面积广大。

由于内蒙古东西部与海洋的距离相差悬殊,所以年降水量从东往西逐渐减少,由此产生了地表植被从东到西由------依次更替。

3、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丰富。

白云鄂博----、依敏河-----、霍林河----。

煤炭资源仅次于省,居全国第二。

4、口岸城市:

内蒙古“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矿藏。

四、“天山南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简称:

省会

1、地处我国边疆,东面、南面与相邻,北面、西面与

8个国家接壤。

我国面积最的省级行政区。

2、地形:

三山夹两盆。

3、气候:

气候,以为主要特征。

境内的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4、交通:

以运输为主,主要的铁路干线有线,线、线。

5、农业:

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绿洲上农作物有新疆是棉的产区;等水果闻名全国。

五、“雪域高原”-----西藏自治区:

简称:

省会

1、地处我国边陲,高原南部,与省相邻,与

四国接壤。

2、地形区:

高原。

3、气候:

气候。

气候寒冷。

4、河流:

江是西藏最大的河流。

水量仅次于江和江,居全国第三。

水能蕴藏量仅次于长江。

5、能源资源:

地热田闻名全国。

6、历史文化名城,藏族文化的主要发源地:

(日光城)。

7、农业:

地势高,气候寒冷,农业生产在地域上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仅分布在

地区。

谷地是西藏最重要的农业区。

主要农作物:

六、“彩云南国”-----云南省:

简称:

省会

1、位于我国边疆,与三国接壤,又与等省区相邻。

2、地形:

以为主,山河相间,南北纵向排列。

地势起伏大。

3、气候:

从山麓到山顶气候的变化大。

气候复杂多样。

4、动植物:

野生动物之多堪称全国第。

高等植物占全国植物种类总数的以上,有“王国”之称。

自然保护区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生物圈保护网络。

5、秀美的热带风光,奇异的喀斯特地形,浓郁的民族风情,迷人的文化古迹,为云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

旅游业已成为云南省的主要支柱产业。

第四章黄河万里行

一、“江河之源”------青海省:

简称:

省会

1、江河之源:

长江上源和黄河的源头都位于青海省。

黄河的上源是约古宗列曲,往南越过巴颜喀拉山,就是长江上源通天河。

2、湖泊:

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和咸水湖。

自然保护区的藏羚羊、野耗牛、野驴、白唇驴。

3、青海湖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湖内出产无鳞湟鱼。

青海湖的西北部有驰名中外的鸟岛。

4、湟水谷地农业:

谷地灌溉便利,土壤肥沃,气候温凉,盛产

等。

二、“丝路咽喉”-------甘肃省:

简称:

省会

1、位置:

南倚高原,北连高原,东部是高原,西部乌鞘岭以西、祁连山与龙首山、合黎山之间为著名的走廊。

2、河西走廊:

古有“之路”、古长城、古代文化艺术宝库------窟;今有“西北粮仓”河西走廊,西北重镇。

靠祁连山高山冰雪融水灌溉,以等生产为主。

3、世界艺术宝库:

甘肃敦煌。

历史文化名城:

(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内地与新疆、青海、西藏联系的交通枢纽,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塞上江南”-------宁夏回族自治区:

简称:

省会

1、地形:

以为主,山纵贯西北,山绵延南部,河流经中部,沿岸形成平原。

“塞上江南”:

平原。

2、农业依靠引黄灌溉,种植,出产,附近的优质煤炭很有名。

3、民族与宗教:

族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主要的少数民族,多信仰教。

4、治理铁路沙害:

四、“古朴秦川”------陕西省:

简称:

省会

1、地形:

北部是高原,南部是山脉、谷地,中部是平原。

2、农业区:

渭河平原,号称“”。

这里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适中,河流纵横,灌溉便利,自古以来是我国重要的农作区,盛产。

3、省会古都西安古迹:

今天的西安,仍然是我国西部最重要的科研、教育、文化、交通中心。

新的能源基地:

陕北。

五、“乌金之乡”------山西省:

简称:

省会

1、位置:

平原西侧的、河中游以东的高原上。

因地处山以西而得名。

2、河流:

河及其支流河、河等。

山川:

境内有等山地。

3、农业区:

,其农作物有等。

4、煤炭资源:

煤炭储量居全国第,主要煤田有:

等。

5、铁路:

线、线。

6、旅游资源:

等。

六、“中原之州”-----河南省:

简称:

省会

1、位置:

大部分位于河以南,地处中原,号称“”。

黄河自孟津以下,河床高出地面,成为“河”。

2、三大古都:

等地,也都曾有过都城的历史。

3、河流:

河。

“地上河”景观在河南最为典型。

4、工业部门:

等。

5、铁路:

省会地处京广、陇海两大铁路的交会处,是国内最重要、最繁忙的铁路枢纽之一。

6、人口大省:

是我国人口最的省级行政区。

7、土地盐碱化严重。

第五章长江万里行

一、“天府之国”-----四川省:

简称:

省会

1、地形:

主要包括:

高原和盆地的东半部分。

2、河流:

江及其支流江、江、江、江、江。

3、工农业生产:

集中分布在盆地。

盆地西部有水利工程。

4、交通:

线、线。

5、旅游胜地:

二、“西南山城”-----重庆市:

简称:

省会

1、别称:

“”、“”、“”。

重庆市是最年轻的直辖市。

2、交通:

江、江的水运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铁路干线有:

线、

线;公路、航空运输便捷。

3、经济:

长江上游最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工业具有相当规模。

三、“壮美高原”-----贵州省:

简称:

省会

1、地形:

地貌广布,地面崎岖,有“”之说。

2、气候:

多,四季不分明,有“”之说。

3、旅游:

,有亚洲最大的瀑布------瀑布。

4、民族:

族、族、长期生活在这里。

5、交通:

等铁路和诸多公路,沟通了该省与外界的联系。

6、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市,位于贵州省北部,是川黔铁路线上的重镇,现为黔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主要工业基地。

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著名的遵义会议在此召开。

四、“九省通衢”-----湖北省:

简称:

省会

1、位置:

地处江中游、湖以北。

南邻,东接,北连,西靠,西北与相邻。

湖泊众多被誉为“千湖之省”。

2、平原:

由长江及其支流汉江冲积而成。

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是全国重要的基地和产区,重要的鱼类的养殖区。

3、交通:

线、线、线、线经过这里。

航班通达全国和省内主要城市。

内河航运发达,江、水是两大水运干线。

4、神农架:

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中,是我国重要的之一,有“”之称,是“天然的动物园”。

5、少数民族:

族、族、族。

6、位于长江、汉江交汇处的省会,古称江夏,由三镇组成,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我国中南部的水陆交通中心,是长江中游地区的最大城市和交通枢纽。

五、“芙蓉国度”-----湖南省:

简称:

省会

1、湖南省因地处湖以南而得名。

农业:

“之乡”。

2、洞庭湖是我国第大淡水湖,由东、西、南洞庭湖和大通湖四个较大的湖泊组成。

湖区农作物以种植为主。

是湖区的著名景点。

2、资源:

“之乡”。

省内等矿的储量居全国首位。

冷水江产量居全国首位。

3、旅游:

千年学院-------书院,国家森林公园------。

六、“物华天宝”-----江西省:

简称:

省会

1、位置:

位于长江中下游岸。

2、地形:

三面环山,高低。

3、河流:

江、江、江、江等河流都向北部湖汇集。

北部的鄱阳湖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省会就位于鄱阳湖平原上。

4、农业区:

平原。

5、工业:

、、工业已经具备相当规模的生产能力。

但工业分布不平衡。

6、交通:

铁路纵观江西全境,推动经济发展,加快赣南老区的脱贫致富。

7、我国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

驰名中外的“瓷都”。

七、“江淮之滨”-----安徽省:

简称:

省会

1、位置:

位于我国部,地处中下游。

位于省会市东南的湖为我国较大的淡水湖

2、矿产资源:

以及非金属矿产居东南各省首位。

3、交通:

主要铁路干线有线、线、线、线。

重要枢纽站有、、等。

4、是安徽省省会,也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文教基地,有著名的中国科技大学。

湖是安徽省主要的商贸口岸。

两市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基地。

4、旅游资源有:

第6章走向世界的中国

一、基本国情:

1、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理环境特色突出。

2、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

3、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4、地区差异显著。

二、区域差异:

1、沿海经济迅速发展,设立了个经济特区和个沿海开放城市。

沿边对外贸易潜力巨大。

2、沿河地区:

①黄河流域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基地;②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的经济联系,以为核心的三角洲,以为核心的长江中游产业带,以为核心的长江上游产业带,正使长江成长为一条综合实力雄厚的产业巨龙。

三、中国走向世界:

1、新中国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200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