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习题解答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6770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习题解答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习题解答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习题解答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习题解答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习题解答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习题解答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习题解答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习题解答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习题解答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习题解答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习题解答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习题解答2.docx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习题解答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习题解答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习题解答2.docx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习题解答2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课程习题及解答-2

第五章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结构

单项选择题1-8:

1、组成多媒体系统的途径有哪些:

(1直接设计和实现(2增加多媒体升级套件进行扩展

(3CPU升级(4增加CD-DA

(A仅(1(B(1(2(C(1(2(3(D全部

答:

(B

2、下面硬件设备中哪些是多媒体硬件系统应包括的:

(1计算机最基本的硬件设备(2CD-ROM

(3音频输入、输出和处理设备(4多媒体通信传输设备

(A仅(1(B(1(2(C(1(2(3(D全部

答:

(C

3、MPC-2、MPC-3标准制定的时间分别是:

(11992(21993(31994(41995

(A(1(3(B(2(4(C(1(4(D都不是

答:

(B

4、下面哪些是MPC对音频处理能力的基本要求:

(1录入声波信号(2处理声波信号

(3重放声波信号(4用MIDI技术合成音乐

(A(1(3(4(B(2(3(4(C(1(2(3(D全部

答:

(D

5、下面哪些是MPC对视频处理能力的基本要求:

(1播放已压缩好的较低质量的视频图象

(2实时采集视频图象

(3实时压缩视频图象

(4播放已压缩好的高质量分辨率的视频图象

(A仅(1(B(1(2(C(1(2(3(D全部

答:

(A

6、下面哪些是MMX技术的特点:

(1打包的数据类型(2与IA结构安全兼容

(364位的MMX寄存储器组(4增强的指令系统

(A(1(3(4(B(2(3(4(C(1(2(3(D全部

答:

(D

7、下面哪些是称得上的多媒体操作系统:

(1Windows98(2QuickTime

(3AVSS(4Authorware

(A(1(3(B(2(4(C(1(2(3(D全部

答:

(C

8、下面哪些是MPC的图形、图象处理能力的基本要求:

(1可产生丰富形象逼真的图形

(2实现三维动画

(3可以逼真、生动地显示彩色静止图象

(4实现一定程度的二维动画

(A(1(3(4(B(2(3(4(C(1(2(3(D全部

答:

(A

9、详述Intel/IBM公司研制的DVI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理想的系统如何设计实现。

答:

DVI系统能够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

从硬件方面看:

(1选用了PLV(ProductLeaveVedio视频压缩编码算法,产生AVI文件。

(2为了实现PLV算法,DVI系统设计制造了两个专用芯片82750PA(PB(象素处理器和82750DA(DB(显示处理器。

(3同时设计了三个专用的门阵电路,即82750LH(主机接口门阵、82750LV(VRAM/SCSI/Capture接口门阵和82750LA(视频子系统接口门阵。

(4设计实现了AVE(视频音频引擎。

从软件方面看:

DVI系统设计实现了DOS环境下的AVSS(AudioVedioSubSystem和Windows环境下的AVK(AudioVedioKernel,DVI系统中最成功的部分是AVE(视频音频引擎。

AVE包括三个部分,即视频子系统、音频子系统和AVBUS(视频音频总线。

1.视频子系统

视频子系统的作用是视频信号处理和显示引擎,它们由82750PB(象素处理器、VRAM以及82750DB(显示处理器组成。

其中存储器阵列VRAM存放所有DVI系统数据,即:

位映射的数据、压缩编解码数据、算法微码、控制执行算法的数据结构以及控制显示功能的寄存器集数据。

象素处理器82750PB用微码执行及视频图象快速处理算法、视频特技以及数字式运动图象和静止图象的压缩编码算法以及解码算法。

显示处理器82750DB有非常灵活的可编程功能,它能够将不同的位映射数据转换成在监视器上显示需要的模拟信号。

82750PB象素处理器具有较宽的指令字长(48位,直接连到VRAM的随机或并行通道,由于不同指令字的不同字段分别控制硬件机构,所以这些指令可以同时执行多种操作,它包括两个分开并对称的内插16位数据总线、为8位象素计算专门分开的ALU操作;在解压缩时为运动补偿设计了象素插值器,解压缩编码数据流设计了统计解码器;以及为了同DVI的VRAM传输数据所设计的四个先进先出(FIFO数据缓冲区。

82750PB象素处理器运行较小的微码译码器,它定时询问在VRAM中的命令表。

由计算机建立主命令表,微码命令由主机直接引导加载到82750PB微码存储器中,当命令表指出某些操作需要运行时,如解码操作,微码译码器从VRAM中将一个微码块加载到82750PB内部的微码存储器中,并且执行它。

这些解码是由主计算机设计并加载到VRAM中的。

82750DB显示处理器连到VRAM的串行或顺序通道,显示处理器有几种不同的VRAM的位映射格式,可直接解释成在监视器显示屏幕上所需要的模拟信号数据流,YUV数据在VRAM中分别在三个门映射区存储,82750DB显示处理器把这三个位映射区取来并混合在一起,完成解压缩的最后一步。

同时,通过计算水平面和垂直方向每个U和V的四个采集样点的平均值,完成色差信号的插值,然后82750DB要进行从YUV到RGB彩色空间的转换,把三个8位数字信号送到D/A变换器,最后输出模拟信号到彩色监视器。

2.音频子系统

音频子系统由音频信号处理器、数字到模拟的转换硬件以及模拟滤波器组成。

它与视频

子系统并行操作、解决音频信号的压缩、编码和解码,还解决音频信号的A/D、D/A转换以及音响声效的特技处理。

音频子系统的核心器件是AD(AnalogDevice公司的AD-2105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通过它完成所有音频信号的压缩和解压缩任务。

DVI系统采用自适应预测编码(ADPCM算法将16位的采样数据压缩编码成4位码,最后将压缩的音频数据输出到D/A转换器,DSP的垂直消隐中断出现在每个显示帧的场逆程,以此来解决视频数据流和音频数据流的同步问题。

数字到模拟量的转换器是由Burr-Brown公司生产的PCM66P单片立体声16位串行接口组成。

跟着D/A变换器是双通道的模拟滤波器,其截止频率近似固定在17KHz,并且有5个极点。

3.AVBUS视频音频总线

为了支持视频音频子系统,大量的基本数据必须在DVI的VRAM和DVI的其余设备(包括外部设备、主机、获取子系统之间传送。

DVI中数据的通信通道采用了VRAM的具有多路开关功能的32位数据和地址总线,即AVBUS。

AVBUS解决了视频音频流的问题。

AVBUS由VRAM并行通道的数据信号组成,所有三个门阵、82750PB象素处理器以及VRAM都直接连到总线上,很多时间AVBUS作为VRAM和82750PB之间单一的数据总线,因而它们是默认的AVBUS的主设备。

为了在AVBUS上传输数据,首先必须把总线控制权从82750PB手中转让给申请控制权的DVI设备,主机接口门阵是各种请求的仲裁器,通常采用主从型。

一旦一个请求信号被仲裁器承认了,总线控制权从82750PB转让给该设备,允许在AVBUS执行该设备的通信协议。

AVSS是在DOS环境下运行的DVI系统的支撑软件,AVK是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的DVI系统的支撑软件。

(1最下层的DVI系统的硬件包括:

视频版、音频板、多功能板以及PC/AT的硬件。

初始化时直接和硬件打交道的软件在引导程序作用下安装到系统RAM中常驻内存。

一种多媒体硬件设备需要一个驱动程序模块,有为视频板设计的视频驱动程序、为音频板设计的音频驱动程序以及多功能板设计的多功能驱动程序。

(2再上一层是驱动接口模块,驱动接口模块建立了为高层应用软件使用的虚拟设备。

在DVI系统中共有四个驱动接口模块,即a微码接口模块[Mc]:

它是82750PA的接口模块,负责微码的加载和执行,同时也负责主机系统对VRAM的存取。

b视频接口模块[Vid]:

它是82750DA的接口模块,负责82750DA的初始化。

同时,它还包含了视频信号数字化器的接口软件。

c多功能接口模块[Utl]:

它提供CD-ROM和操纵杆的接口软件。

d音响接口模块:

它是音响板和音响数字化器的接口软件。

在同一层次上还有两个IBMPC/DOS的扩展模块:

a实时执行模块[Rtx]:

它为DVI应用软件提供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环境。

bMicrosoftCD-ROM模块[MSCDEX]:

它是DOS扩展模块,能够使满足ISO9660的CD-ROM用一般的方法在硬盘和软盘上自由存取。

(3在第三层有两个高层次的软件包,即图形软件包[Gr]和音频视频支撑软件AVSS[Av]。

a图形软件包[Gr]:

它提供图象处理,图形绘图基元以及视频管理功能。

b音频视频支撑软件AVSS[Av]:

AVSS软件可管理AVSS格式写的视频、音频文件。

(4最上面是应用层,它可以提供大量的应用程序。

在应用层下面还有两个高层的DVI系统的接口,即DVI系统生产工具软件和多媒体编程工具语言。

DVI系统实现了AVE和AVSS或AVK,因而比较成功地解决了声、文、图信息的综合处理问题。

它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它获得了“Comdex91”最佳媒体产品奖和最佳展示奖。

DVI系统失败的地方是:

由于现行的视频压缩国际标准是H.261、H.263、MPEG-1、MPEG-2,而DVI的视频压缩算法采用非国际标准(AVI文件,这便是它的失败之处。

理想系统设计和实现:

(1采用国际标准的设计原则

标准化是产业活动成功的前提,为了使新型的计算机增加多媒体数据的获取、压缩和解压缩、实时处理和特技、输出和通信等功能,设计时必须采用国际标准。

如视频的H.261、H.262、H.263、MPEG-1、MPEG-2,音频的国际标准有G.711、G.721、G.722、G.723、G.728、G.729。

(2多媒体和通信功能的单独解决变成集中解决

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和通信功能,过去的解决办法是设计专用接口卡分散单独解决,例如使用类似声霸卡解决声音的输入输出和实时编码、解码及处理问题,使用视频压缩编码和解码卡解决视频信号压缩和解压缩问题等。

现在希望采用微码引擎,设计制造适合的DSP或阵列处理器通过微码变成综合解决这些问题。

(3体系结构设计和算法相结合

要想使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和通信功能的最佳解决办法是把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和算法相结合。

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和通信功能算法的核心是数字信号处理,数组向量运算,即以乘加运算为核心的矩阵运算。

(4把多媒体和通信技术做到CPU芯片中

多媒体计算要必须使其与网络相结合,为了使计算机具有多媒体和通信功能,最早的解决办法是采用专用芯片设计制造专用接口卡;其次是把多媒体和通信功能作到母板上,最佳的方案是将多媒体和通信功能融合到CPU芯片中。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可以把融合方案分成两类:

一类是以多媒体和通信功能为主,融合CPU芯片原有的计算功能,其设计目标是用在多媒体专用设备、家电和宽带通信设备上,可以取代这些设备中CPU及大量的ASIC及其它芯片。

另一类是以通用CPU计算功能为主,融合多媒体和通信功能,它们的设计目标与现有计算机系列兼容,融合多媒体和通信功能,主要用在多媒体计算机中。

第六章超文本和超媒体

单项选择题1-5:

1、在超文本和超媒体中不同信息块之间的连接是通过(连接。

(A节点(B字节(C链(D字

答:

(C

2、超文本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1节点(2链(3网络(4多媒体信息

(A(1(2(4(B(2(3(4(C(1(3(4(D(1(2(3

答:

(D

3、超文本和超媒体体系结构的三层模型是哪一年提出的?

(A1985(B1988(C1989(D1990

答:

(B

4、下列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1节点在超文本中是信息的基本单元

(2节点的内容可以是文本、图形、图象、动画、视频和音频

(3节点是信息块之间连接的桥梁

(4节点在超文本中必须经过严格的定义

(A(1(3(4(B(1(2(C(3(4(D全部

答:

(B

5、下列的叙述哪些是错误的:

(2链的结构分为三部分:

链源、链缩及链的属性;

(3链是连接节点的桥梁

(4链在超文本中必须经过严格的定义

(5链在超文本和超媒体中是统一的

(A(1(2(B(1(3(C(3(4(D全部

答:

(C

6、超文本和超媒体系统中的数据库层与传统的数据库有什么不同?

答:

超文本和超媒体系统中的数据库层是模型中的最低层,比普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更为简单,用于处理所有信息存储中的传输问题。

如存储分配管理、缓冲区调度、存储控制等等,其基本功能是对节点和链等的基本信息进行存储、管理和访问,并保证这些操作对于高层的超文本抽象机层来说是透明的,即无论高层访问的信息是存储在本地或远地,是存储在一台计算机中还是存储中多台计算机中,数据库层都能保证正确的存储。

超文本和超媒体系统中的数据库由于具有多媒体数据所以信息量很大,因此用到大容量的存储技术,如大容量的磁盘、光盘等。

而传统的数据库信息量没有那么大,而且信息量比较单一,一般都是文档或数据等。

但是在超文本和超媒体的数据库层的设计中也用到了大量的传统数据库的思想方法。

7、超文本和超媒体的组成要素与操作工具有哪些?

答:

超文本和超媒体的组成要素是由节点、链和网络等组成。

其中节点可分为表现型用于记录各种媒体信息,另一种是组织型用于组织并记录节点间的联结关系。

节点可归纳为以下基本类型:

文本节点、图形节点、图形节点、音频节点、视频节点、混合媒体节点、按钮节点、组织型节点和推理型节点。

链:

链由三部分组成,即链源、链缩和链的属性。

而链的种类可分为:

基本结构链、(基本链、交叉检索链、节点内注释链、推理链、隐型链等。

网络:

即超文本和超媒体的数据库由声、文、图各类节点和链组成网络。

超文本和超媒体的操作工具主要有:

编辑器、编译器、阅读器、导航工具等,而导航工具又可分为:

导航图、查询系统、线索、遍历、书签等。

第七章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技术

单项选择题1-8:

1、下面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电子出版物存储容量大,一张光盘可存储几百本书。

(B电子出版物可以集成文本、图形、图象、动画、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信息。

(C电子出版物不能长期保存。

(D电子出版物检索快。

答:

(C

2、在视频会议系统中关键技术是:

(A视频会议系统的标准(B多点控制单元MCU

(C视频会议终端(D视频会议系统的安全保密

答:

(B

3、下面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视频会议系统是一种分布式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

(B视频会议系统是一种集中式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

(C)视频会议系统的需求是多样化的(D)视频会议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答:

(B)4、在视频会议系统中安全密码系统包括哪些功能:

(1)秘密性、可验证性

(2)完整性、不可否认性(3)合法性、对称性(4)兼容性、非对称性(A)(4)(3)(B)

(2)

(1)(C)(4)

(2)(D)全部答:

(B)5、视频会议系统设立了哪些访问权限:

(1)超级、优先

(2)一般、作废(3)排除、优先(4)超级、中断(A)

(2)

(1)(B)(4)(3)(C)(4)

(1)(D)全部答:

(A)6、基于内容检索的体系结构可分为哪两个子系统:

(A)特征抽取和查询子系统(B)多媒体数据管理和调度子系统(C)用户访问和数据库管理子系统(D)多媒体数据查询和用户访问子系统答:

(A)7、基于内容检索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

(1)多媒体特征提取和匹配

(2)相似检索技术(3)多媒体数据管理技术(4)多媒体数据查询技术(A)(4)(3)(B)(3)

(2)(C)

(2)

(1)(D)全部答:

(C)8、视频会议系统最著名的标准是:

(A)H.261和H.263(B)H.320和H.120(C)G.723和G.728(D)G.722和T.127答:

(B)9、在视频会议系统中为什么需要QOS?

答:

视频会议系统是一种分布式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或称为分布式多媒体通信系统。

因此在通信的传输过程中要求有较好的服务质量(QOS),不仅要求能够快速传送视频、音频和数据,而且要求视频和音频连续媒体必须保证在明确规定的时间内无差错传送给用户,以便在终端系统播放具备良好的质量。

为了获得服务质量的保证,在业务执行过程中需要对计算机、网络、MCU及终端的各种资源进行控制和管理。

对于视频会议系统还要求:

高数据吞吐量,经过压缩的数据一个视频流也需要64Kbps到2Mbps的数据吞吐率;实时性,视频会议系统的终端同时要播放视频、音频和数据信息要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即需要为无差错传送提供时间保证;服务质量保证,用户使用视频会议业务要和其他业务进行对比,因此不能提供一定的服务质量保证,用户就可选择其他种类的业务。

视频会议系统需求是多样化,多媒体业务也是多样化,为使这些需求和业务能够定量化的描述,往往采用参数化,而不必为每个应用都实行一套新的系统集。

而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用服务质量(QOS)的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指定著名的七层标准计算机通信协议OSI-RM。

在OSI-RM中把QOS参数分成面向功能的QOS参数和非面向功能的QOS参数两类。

6

对于一个网络多媒体系统一般包含有三个抽象层:

应用层、系统层(通信和操作系统)和设备层(网络和多媒体终端设备),而这三层都需要考虑QOS参数。

10、简述多媒体数据库中基于内容检索系统的工作原理。

答:

多媒体数据库基于内容检索系统的工作原理概述如下:

基于内容的检索作为一种信息检索技术,接入或嵌入到其他多媒体系统中,提供基于多媒体数据库的检索体系结构见教材325页图7.20所示。

由图7.20可见,基于内容检索系统分为两个子系统:

特征抽取子系统和查询子系统。

系统包括如下功能模块:

(1)目标识别:

为用户提供自动半自动识别静态图象、视频、镜头的代表帧,是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或区域。

视频序列图象动态目标,对目标进行特征抽取、查询,处理进行整体的或局部的内容检索,可采用全局特征或局部的特征。

(2)特征抽取:

提取用户感兴趣的又适合于基于内容检索的特征。

如颜色分布情况、颜色的组成情况、纹理结构、方向对称关系、轮廓形状大小。

(3)数据库:

多媒体数据库,声、文、图;特征库,预处理特征;知识库,知识表达。

(4)查询接口:

有三种输入方式:

交互输入方式、模板选择输入方式、用户提交特征样板输入方式。

多媒体特征组合功能和查询结果浏览。

(5)检索引擎:

利用特征之间的距离函数来进行相似性检索。

对于不同的特征用不同的相似性测度算法,检索引擎中系统有效的是相似性测度函数集。

(6)索引/过滤:

通过索引和过滤达到快速搜索的目的。

把全部的数据通过过滤器变成新的集合再用高维特征匹配来检索。

基于内容检索的工作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提交查询要求:

利用系统人机交互界面输入方式形成一个查主询条件。

(2)相似性匹配:

将查寻特征与数据库中的特征按一定的匹配算法进行匹配。

(3)返回侯选结果:

满足一定相似性的一组侯选结果按相似度大小排列返回给用户。

(4)特征调整:

对系统返回的一组初始特征的查询结果,用户通过浏览选择满意的结果,或进行特征调整,形成新的查询,直到查询结果满意为止。

基于内容检索的工作过程见教材326页图7.21所示。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