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简答题总结心理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7485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简答题总结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简答题总结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简答题总结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简答题总结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简答题总结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简答题总结心理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简答题总结心理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简答题总结心理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简答题总结心理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简答题总结心理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简答题总结心理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简答题总结心理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简答题总结心理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简答题总结心理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简答题总结心理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简答题总结心理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简答题总结心理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简答题总结心理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简答题总结心理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简答题总结心理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简答题总结心理学.docx

《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简答题总结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简答题总结心理学.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简答题总结心理学.docx

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简答题总结心理学

2011年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简答题总结

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1、简述人的心理的实质。

答: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是: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简述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答:

研究心理,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具体而言,有如下四个原则:

1)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应具备两个条件:

即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有时可以测量的。

2)发展性原则,就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发展中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3)系统性原则,即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

教育性原则,4)研究的选题、实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害被试(即被研究者)的身心发展,而应符合教育的原则。

3、简述心理学研究的实践意义。

答:

第一,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去影响人的心理;第二,能够更有准备地对待人的心理。

第三,使心理因素发生最佳的影响。

4、简述人的心理活动的诸因素。

答:

影响人心理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三类:

1)环境因素,就是所接触到的周围事物的变化。

2)机体因素,比如体温的高低或饥渴等。

3)心理因素,即心理对心理的影响,如昨天发生的心理对今天发生的心理的影响。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1、什么是神经元,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答: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其功能是:

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

2、简述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答:

1)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脑和脊髓。

2)脊髓的功能——进行反射活动和传导神经冲动。

3)脑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

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前三部分合称为脑干。

功能:

脑干——生理活动中枢,如:

呼吸、心跳。

间脑——调节内脏,调节内分泌激素。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

大脑——保护、调节内脏和情绪,参与记忆,感觉整合。

4)大脑皮层:

是脑的最高级部位,是心理活动的最重要器官。

3、简述反射弧及其结构。

答:

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

一般包括五部分:

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暑、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

4、简述刺激过程和反应过程。

答:

客观事物或是以物理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或是以化学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感受器在受影响后发生变化,引起传入神经的变化,再引起中枢(脑)的变化,这就是刺激过程。

这个过程的关键是信息的转化。

刺激过程到了中枢,还要引起效应器环节的变化,即反应过程。

5、简述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答:

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兴奋和抑制在进行活动时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有二:

1)扩散和集中。

在刺激物的作用下,兴奋或抑制过程起初虽然发生于大脑皮层一定部位的神经细胞之间,但它们不是停滞不动的,而是要向邻近部位的神经细胞传播,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扩散。

扩散到一定限度以后。

它们又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聚集,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集中。

刺激物所引起的神经过程的强度是决定兴奋或抑制的扩散和集中的重要条件,当兴奋或抑制的强度过强或过弱时,易于扩散;当它们的强度适中时,就容易集中。

2)相互诱导。

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能够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称为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

相互诱导分为负诱导和正诱导两种。

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

相反,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

6、工具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关系。

答:

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它们的联系是:

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反射,而最根本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强化,不强化就消退;在消退后又都会自然恢复,而且都可以建立初级强化。

工具性条件反射也有泛化和分化。

工具性条件反射对理解复杂的心理现象有进一步的意义,它是对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一个很重要的补充。

它们的不同之处是:

1)无条件刺激是否明确。

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刺激很明确;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刺激不明显。

2)强化是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应有关。

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强化视同刺激有关,并出现在反应之前:

而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强化只同反应(操作)有关,而且出现在反应之后。

3)反应方式不同。

在形成经典性条件反射时,动物往往被束缚着,是被动地接受刺激,反应是先天固有的。

在形成工具性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可以自由活动,它通过主动操作来达到一定的目的,反应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往往既包含有经典性条件反射,也包含有工具性条件反射。

7、什么是条件反射,有哪几种类型?

答:

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高等动物再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它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建立起来的暂时圣经联系。

条件反射可分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

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

巴甫洛夫称这种反射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

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或经典性条件作用。

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

工具性条件反射使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映形式。

8、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答:

1)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

巴甫洛夫称这种反射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

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或经典性条件作用。

2)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条件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

3)除需要多次强化外,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

4)在巩固的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也能形成经典性条件反射。

9、简述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答:

1)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

2)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映形式。

3)经过多次尝试错误与偶然成功,情景与反应动作之间建立了联系,形成了条件反射。

4)在这种反应过程中,有机体的行为作为获得奖赏(或逃避惩罚)的手段或工具。

10、神经系统有哪些主要的抑制过程?

答:

抑制过程可分为非条件性抑制和条件性抑制两类。

1)非条件性抑制,又称无条件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抑制。

它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外抑制:

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称为外抑制。

超限抑制:

当刺激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

又称保护性抑制。

2)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它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形成起来的,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两种。

消退抑制:

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

分化抑制:

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近似的刺激物不强化,经过若干次后,只有条件刺激物才能引起条件反射性反应,近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

第三章

1、简述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答:

心理发展是一个量的不断积累,从而产生质变的过程。

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就达到一个新阶段,表现出阶段性。

这些阶段性是与人的年龄相联系的。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有如下含义:

第一,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质的特征。

第二,心里发展阶段,是从低到高,并按一定次序进行的。

阶段即不能逾越,也不能互换。

第三,前一个心理发展阶段都是后一个心理发展阶段的基础。

前一个阶段的心理没有发展,后一个阶段的心理就不可能发生。

第四,心里发展过程中相邻两个阶段不能截然划分,而有一定的交叉。

同一阶段的开始和结束,心里发展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第五,心里发展的阶段性是指在一定年龄阶段中,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通常,心理学家将人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如下几个主要阶段:

乳儿期、婴儿期、学前期、学龄初期、少年期、青年初期、青年中期、成人期、中年期、老年期。

2、简述人类心理发生的两个基本条件及作用。

答:

人的心理的发生有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劳动,而是语言。

劳动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

1)劳动使人类心理有了产生的必要。

2)劳动使人类的心理有了产生的可能。

3、简述人类心理发展的条件。

答:

1)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没有这个前提和条件,相应的心理就不能发展。

“狼孩儿”就是证据。

2)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遗传素质只提供心理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和教育才决定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其中,教育条件在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因为,第一,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第二,教育可以使个体的遗传素质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可以通过教育,弥补个体某些遗传素质的不足。

3)心理发展的动力。

即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

环境和教育只是外因,必须通过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才有可能起作用。

4、简述华生在儿童教育方面的主要主张。

答:

第一,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

第二,反对提法儿童。

第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各种习惯。

第四,对幼儿养护的要求。

第五,提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5、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

答:

埃里克森认为,心里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在了解人的心理发展时,既要考虑到他的生物学影响,也要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他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需要解决。

第一阶段:

学习信任阶段(出生—1岁),主要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

第二阶段:

成为自主者阶段(1—3岁),主要矛盾是自主性对羞怯、怀疑。

第三阶段:

发展主动性阶段(3—6岁),主要矛盾是主动性对内疚感。

第四阶段:

变得勤奋阶段(6—12岁),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

第五阶段:

建立个人同一性阶段(12—20岁),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第六阶段:

承担社会义务阶段(20—40岁)主要矛盾是亲密感对孤独感。

第七阶段:

显示创造力阶段(40—60岁),主要矛盾是创造力感对自我专注感。

第八阶段:

达到完善阶段(60岁以后),主要矛盾是完善对绝望。

6、简述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

答:

1)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

即成熟、练习和习得经验、社会经验、平衡。

2)对于心理发展的动力,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成熟,而是起源于主题的动作。

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适应有三种:

同化、顺应、平衡。

3)对于心理发展阶段,他提出了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主要经过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2—7岁)。

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7—12岁)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从一个水平向另一个水平发展,。

从本质上讲,就是心理结构由量的积累(同化)而发生质的变化(顺应)。

新的心理结构是在旧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结果。

语言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

1)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2)语言促使抽象思维的产生。

3)语言使人类克服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促进了心理向更为复杂的水平发展。

7、简述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答:

维果斯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

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另一种为即将达到的水平。

维果斯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

8、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

第一是成熟。

主要是神经系统的成熟。

皮亚杰认为,成熟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在于揭示新的可能性,但成熟本身不是心理发展的充分条件。

第二是练习和习得经验。

它同样是心理发展中的一个主要而必需的因素。

该经验有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物理经验,第二类是逻辑--数理的经验。

第三是社会经验。

这种因素指的是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过程,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但不是充分条件。

第四是平衡。

指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心理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即决定因素。

9、皮亚杰提出儿童青少年认知和发展主要经过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答:

第一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2—7岁)。

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7—12岁)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

第四章感觉与知觉

1、简述运动知觉及其种类。

答:

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映。

分为:

真动知觉:

是物体本身真正在空间位移的知觉。

似动知觉:

又叫似动运动知觉。

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即同一个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知觉。

2、简述感受的分类。

答: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1)从刺激的来源来分,可分为外受感觉、内受感觉和本受感觉。

2)从刺激的性质来分,感觉有可分为电磁的、机械的、热的、化学的四大类。

3、简述知觉的选择性及其制约条件。

在教学中如何加以运用?

答:

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背景。

2)知觉的选择性受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

首先,是刺激物的强度。

一般强度大的事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其次,事物的活动性。

活动或变化的事物容易成为人的知觉对象。

第三,新异刺激容易被人选择出来予以反映。

最后,知觉的选择性也受一些主观条件的制约。

与人的需要、目的、兴趣有关的事物,容易被人优先选择出来予以反映。

人的知识、经验、情绪也影响知觉的选择性。

3)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自觉遵循知觉的特性,可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

例如,有意使知觉对象和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有意提高知觉对象的活动性,等等。

4、简述知觉的分类。

答:

知觉使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

根据知觉中占主导地位的分析器活动来划分,可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以及视听知觉、触摸知觉等。

根据知觉对象的空间、时间存在形式和运动的特性来划分,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根据知觉是否与客观事物符合,可以把它分为正确的知觉与错觉。

5、简述感受性变化规律。

答:

感受性是人的感受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

感受性变化存在以下规律:

1)适应。

适应是感受性变化的普遍现象。

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可以分为名明适应和暗适应。

2)对比。

是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可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3)感受性的练习。

感受性可以通过练习、训练而提高。

6、试说明暗适应的特点及其机制。

答:

1)暗适应是从亮处进入暗处时,由看不清到逐渐看清物体轮廓的视觉感受性的变化。

2)这时视觉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

3)其机制一般用感受器内光化学物质的变化来解释。

4)而明适应是从暗处到光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感到发眩耀眼,几乎什么都看不清楚,经过几秒钟后就能看清物体的感受性变化。

这是视觉性感受降低的过程。

7、举例说明什么是感觉对比现象。

答:

对比是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可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1)同时对比是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

视觉的同时对比表现得较为明显,如把明度相同的一个小方块纸放在白纸的背景上,就显得比放在黑纸的背景上要暗些。

这就是色彩的同时对比。

2)继时对比就是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

比如,吃了糖以后再接着吃橘子就会觉得橘子酸。

8、简述知觉的理解性及其影响因素。

答:

1)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

2)人的知觉的理解性与人的已有知识经验有密切关系。

知识经验不同,对知觉对象的理解程度也不同,知识经验越丰富,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精确。

人的已有知识、经验参与知觉,可促进人对事物的理解。

知识经验参与知觉不仅提高知觉的质量,还能提高知觉的速度。

词语在知觉的理解性中起着重要作用。

词语可以唤起人们以往的知识、经验,促进对知觉对象的理解;同时,言语的提示和知识经验也可补充直接知觉经验的不足或缺陷,使人对事物的知觉更迅速、更完整。

3)知觉的理解性对人的知觉既有积极作用的一面,又有效极作用的一面。

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进知觉的理解性,提高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知觉活动所产生的消极定势作用。

此外,知觉的理解性不仅可提高知觉的效应,还是形成事物表象,并转为科学概念的重要条件。

9、简述运动知觉及其依赖因素。

答:

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映。

它通过视觉、动觉、平衡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而实现的。

运动知觉的产生依赖于许多主客观条件,如物体运动的速度、运动物体离观察者的距离、运动知觉的参照系、观察者自身的静止或运动状态等。

10、简述知觉的恒常性。

答:

知觉的恒常性,就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不变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然相对不变。

知觉恒常性在视知觉领域内研究的比较多。

视知觉恒常性有颜色恒常性、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和形状恒常性等。

知觉的恒常性对于人的生活具有实际意义。

它使人能在不同的情况下,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反映它们,从而使人能在客观环境中正确定向,并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

11、什么是观察?

主要的观察品质有哪些?

答:

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观察的品质有:

1)观察的目的性。

它是指善于组织知觉活动达到预期观察目的的品质。

2)观察的客观性。

它是指善于实事求是地区知觉事物的品质。

3)观察的精细性。

它是指在观察中善于区分出事物细微而重要特征的品质。

4)观察的敏锐性。

是指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

第五章记忆

1、简述反响回路说的主要内容。

答:

凡响贿赂是指神经系统的皮层与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

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环路的某一部分时,回路就产生神经冲动。

这种神经冲动在环路中不需要进一步的外界刺激也能持续下去,信息就在反复传递中被保持下来。

由于在这种情况下,神经冲动的传递不能持久,反响活动持续时间不会很长。

所以有些心理学家将这种脑电活动的反响效应作为短时记忆的神经基础。

反响回路说得到了贾维和埃思曼所做的白鼠跳台实验的证实。

2、简述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答: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如下几个:

)识记的目的与任务。

是否具有明确的识记目的与任务,对识记效!

果具有重要影响。

有了明确的识记目的,人们就能把全部精力集中到识记任务上去,并能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因而识记效果好。

反之,则差。

2)活动的内容与性质。

如果把识记的对象变成人们活动的内容,那么识记效果就好。

另外,识记效果也随着活动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要求积极思维的活动,记忆效果就越好。

3)识记方法。

识记时采用一定的方法,会增强识记效果。

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材料的数量和性质对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3、如何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组织复习。

答: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的关系。

这条曲线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逐渐减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这就是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

针对这一规律,首先要及时复习,识记后应及早加以复习。

其次是间时复习(即在复习中间有休息)比不间时复习的效果好。

越是较难的材料,间时复习的效果越比不间时复习的好。

4、简述遗忘的衰退理论和干扰理论。

答:

1)衰退理论认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就会逐渐减弱、衰退以至消失。

2)干扰理论指遗忘是由于多种痕迹之间相互引起抑制而产生的,抑制被解除,记忆还可恢复。

干扰理论可采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证实。

这一理论与衰退理论的不同点在于记忆痕迹并没有在头脑中消失,只是因为相互抑制而造成遗忘。

5、简述联想的规律。

答:

联想是只有一事物的映像、观念想到另一事物的映像、观念的心理过程。

联想遵循的规律有:

1)接近律:

如果两个刺激在人的经验中曾经接近(时空接近),那么当遇到其中一个时往往能回忆起另一个。

2)类似律:

如某一次见到一个人,就想起跟此人面孔相似的另一个人。

3)对比律:

如见到一个个子特别矮小的人,就想到一个个子特别高大的人。

虽然这两个人在经验中并没有联系过。

4)多因律:

是指同样的刺激,接近次数越多,联想越巩固。

5)强因律:

是指有关的刺激越强烈,联想越巩固。

6)近因律:

是指一样的联想,昨天形成的比前天形成的巩固。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1、简述思维的分类。

答:

根据思维的不同形态可分为: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分为:

聚合式思维与发散式思维。

根据思维的创造性可分为:

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2、简述分析与综合的三种水平。

答:

分析与综合有三种水平:

1)知觉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

2)表象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3)语词符号的分析与综合。

3、简述分析与综合的关系。

答:

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综合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

分析和综合在认识过程中总是相互联系的。

1)没有分析就不可能有综合;通过对事物的分析,人的认识才能深入。

离开了分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也是肤浅、空洞的。

2)只有分析,没有综合,分析的材料将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因而也不可能形成事物完整、全面的认识。

3)分析与综合相互依存关系还表现在分析为最初的综合认识所指引,分析又是进一步综合的手段、途径和方法,从而导致综合更加完整及对事物整体性认识更加深化。

总之,人的思维活动总是按照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而不断深入展开进行的。

4、简述思维的过程。

答:

死亡的过程有:

1)分析与综合2)比较与分类3)抽象概括与具体化。

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5、常用的比较方式有哪些?

答:

1)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比较;2)对事物发展进行纵向比较3)对事物的各种关系进行比较。

6、简述概念掌握的途径。

答:

概念的掌握有较概念获得,是个体对社会已形成的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掌握。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掌握概念主要通过两条途径:

一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与积累经验。

如在日常生活中,儿童看到麻雀、燕子等,通过一定的分析、综合而形成“鸟”的概念。

这种在日常生活中掌握的概念称为日常概念前科学概念。

另一条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也包括个人自学),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这一类概念一般属于科学概念。

7、简述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

答:

日常概念的掌握与儿童生活领域、个人经验有密切关系。

在教学条件下,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有:

1)过去经验。

即日常概念的影响。

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基本一致时,日常概念会促进科学概念的掌握。

反之,日常概念对科学概念的掌握产生消极作用。

2)变式。

变式是事物的变换样式。

客观事物常常有多种表现样式。

如果教学中所提供的变式不充分或不正确,往往会引起缩小概念内涵或扩大概念外延的错误。

多提供具有本质属性的变式,有助于科学概念的掌握。

3)词语的运用。

掌握科学概念需要丰富的感性知识作基础。

借助于词可以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与概括,揭露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

直观教学中,通过词的说明可以使直观材料更鲜明、更突出,并且还可以补充直观材料的不足,揭示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

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则更需要通过语言描述来提供某些感性的情境,以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概念。

4)定义。

定义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来表达概念的内涵。

通过下定义可以把概念的内涵固定化,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实质,即掌握概念所标志的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并以此去辨认事物。

在教学中下定义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知识水平。

8、简述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答:

问题解决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前提。

2)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就是将问题明确或加以具体化的过程。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