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环境教育.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7517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环境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综合实践环境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综合实践环境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综合实践环境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综合实践环境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综合实践环境教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综合实践环境教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综合实践环境教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综合实践环境教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综合实践环境教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综合实践环境教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综合实践环境教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综合实践环境教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综合实践环境教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综合实践环境教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综合实践环境教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综合实践环境教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综合实践环境教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综合实践环境教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综合实践环境教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环境教育.docx

《综合实践环境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环境教育.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合实践环境教育.docx

综合实践环境教育

第1课天气与节气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天气现象,学习描述天气状况。

(2)背诵相关的天气谚语,认识天气预报常用的标识,增强环保意识。

(3)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名称和含义,感受节气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1、认识天气,增强环保意识。

2、初步认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天气预报视频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二、开动脑筋,认识天气

1、除了刚才所说的几种,你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

2、那么怎样来描述一天的天气呢?

3、如果你打算外出旅行,通常你是怎样获得天气消息的呢?

(看电视、听广播、上网、看报纸、手机短信……)

4、现代科学技术很发达,我们获得天气变化的途径有这么多。

那我们古人是怎样了解天气变化的呢?

(利用天气谚语。

三、畅所欲言,交流气谚

1、学生阅读背诵教材上的谚语。

2、学生交流汇报搜集到的天气谚语,并就难懂谚语做简单解读。

3、总结:

古人的优秀经验我们要继承,当代的科学技术我们更要利用。

现代我们最常用的了解天气变化的方法是什么?

(看天气预报。

四、探究园地,学习预报

1、我们先来看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

请大家边看边想:

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图形符号有哪些?

天气预报包括哪些内容?

2、汇报交流。

(1)天气预报常用符号:

请几生前台板画,教师课件补充。

(2)天气预报包含信息:

气温、阴晴(降水)、风力、风向、空气质量等。

3、尝试播报天气。

出示济南第二天的天气情况,请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播报天气。

先组内练习,再推荐播报。

4、探究天气与人类的关系

(1)刚才我们了解了关于天气的许多知识,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

讨厌什么样的天气?

为什么?

(2)那么天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怎样的影响呢?

学生交流探讨。

教师多媒体展示:

天气与交通、天气与日常生活、天气与农业生产、天气与军事的图片。

(3)教师归纳:

由此可见,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充分地利用天气预报,就能预知近期天气,就可以未雨绸缪,有效地趋利避害。

(4)几种极端天气给我们的启示。

国家气候中心专家还指出,2010年极端天气有增长趋势。

国外也频频出现一些极端天气事件,同学们,看到这些事件,你想说点什么?

我们应该怎么做?

五、齐心协力,知晓节气

认识了天气,那什么是节气呢?

1、什么是节气?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那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呢?

学生阅读教材中提供的“小资料”。

知晓节气的来历:

把地球公转的轨道分成24份,每15度为一个节气,便有了二十四节气。

2、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及含义。

(1)学生读背二十四节气歌。

(2)指导说出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

(3)学生尝试理解二十四节气的含义,教师补充引导。

六、走出校园,观察记录

1、选择一种在下雨前后有反应的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并写出观察记录。

2、搜集积累相关农谚。

 

 

 第2课我是地球小公民

教学目标:

1、懂得地球上生物之间息息相关,它们都是人类的朋友。

2、明确地球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以及产生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

3、明确作为小公民应怎样去做。

教学重点:

弄清地球产生的变化以及发生变化的原因,明确作为小公民的职责。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地球是个大家园,我们不孤单,有许多的朋友,植物、动物……我们都是地球的主人。

二、探究园地

(一)地球为人类提供资源

(1)生物资源作食品,

(2)水资源作气候调节,

(3)大气作能源释放,

(4)矿物作能源物资,

(5)星球固体表面做活动场地,

(6)森林草原作栖息地,

(7)沙漠戈壁作考场……

(8)明确地球的慷慨无私。

(二)感受人类的自私

1、地球的变化

2、变化的原因

三、齐心协力,保护地球:

如何爱护地球,保护家园?

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生讨论,完成书上的表格。

四、走出校园,亲身实践

1、阅读小资料《世界地球日》

2、制定一个方案,组织一次宣传活动,呼吁大家爱护动植物,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第3课夜晚的星星哪儿去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光污染,光污染的种类以及危害。

2、明白如何有效地防治光污染,课下调查避免光污染的措施。

教学重点:

光污染的种类、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夜晚,城市与乡村的星空有什么不同?

二、明确光污染的类型。

(一)光污染的种类

1、白亮污染

2、人工白昼污染

3、彩光污染

(二)列举相关例子,让学生弄清分别是哪种污染。

三、明确光污染的危害

1、导致能源浪费

2、对人的心理产生破坏。

3、对人的生理产生破坏。

4、引发交通安全问题。

四、避免光污染的措施。

 

 

 第4课避免电磁辐射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的危害。

2、知道一些预防电磁辐射的措施。

教学重点:

电磁辐射的危害以及措施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代生活中有许多电磁辐射,只要有电子、电气设备,就会有一种杀手——电磁辐射。

二、电磁辐射的危害

1、日常生活中哪些电器会产生电磁辐射?

2、电磁辐射有哪些危害?

(1)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值。

(2)会对人体的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直接伤害。

(3)是造成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

(4)过量的电磁辐射直接影响儿童组织发育、骨骼发育能力。

三、预防电磁辐射的措施

1、学生试着填写下表

2、教师提出一些建议:

(1)电器避免扎堆。

(2)按照指示规范操作。

(3)电器不要放在卧室里。

(4)避免长时间操作,每小时离开一次。

(5)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第5课不容忽视的热污染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热污染,热污染的危害。

2、了解防治热污染的方法。

3、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新加坡采取了哪些防治热污染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热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治热污染的措施。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走出闹市区,来到乡村什么感觉?

从乡村返回城市,什么感觉?

为什么城市的气温比郊区高呢?

二、明确什么是热污染以及危害。

1、为什么城市的气温比郊区低呢?

城市热岛效应

2、热污染:

3、热污染的危害

(1)污染水体

(2)污染大气

(3)间接引发疾病。

(4)加重城市热岛效应。

三、防治热污染的措施

(一)防治措施

1.废热的综合利用

  充分利用工业的余热,是减少热污染的最主要措施。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种类繁多,有高温烟气余热、高温产品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和废气废水余热等。

这些余热都是可以利用的二次能源。

我国每年可利用的工业余热相当于5000万吨标煤的发热量。

在冶金、发电、化工、建材等行业,通过热交换器利用余热来预热空气、原燃料、干燥产品、生产蒸气、供应热水等。

此外还可以调节水田水温,调节港口水温以防止冻结。

  对于冷却介质余热的利用方面主要是电厂和水泥厂等冷却水的循环使用,改进冷却方式,减少冷却水排放。

  对于压力高、温度高的废气,要通过气轮机等动力机械直接将热能转为机械能。

  2.加强隔热保温,防止热损失

  在工业生产中,有些窑体要加强保温、隔热措施,以降低热损失,如水泥窑筒体用硅酸铝毡、珍珠岩等高效保温材料,既减少热散失,又降低水泥熟料热耗。

  3.寻找新能源

  利用水能、风能、地能、潮汐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即解决了污染物,又是防止和减少热污染的重要途径。

特别是太阳能的利用上,各国都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我的建议:

学生提出建议

四、新加坡在防治城市热岛效应方面采取的措施:

绿化环境。

 

 

 

第6课化学农药的功与过

教学目标:

1、明白化学农药的功与过,辩证看待问题。

2、明白过量使用农药的危害。

3、知道什么是生物防治。

4、对使用农药的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并写出调查报告。

教学重点:

明确化学农药的功与过,知道生物防治的方法,会写调查报告。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农药的发明保证了农业的增产,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负面效应。

二、开动脑筋想问题:

1、遇到病虫害怎么办?

2、为什么瓜果要洗净?

三、畅所欲言化学农药功与过。

1、化学农药的功劳:

2、化学农药的危害:

A、对害虫的天敌也有伤害作用,破坏自然界的平衡。

B、长期使用,害虫产生抗药性,使用量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

C、土壤环境遭受污染。

D、对水体造成污染。

E、在农产品中残留,进入食物链。

四、生物防治

1、什么是生物防治?

2、防治的主要方式

3、生物防治的优缺点

五、走出校园:

调查农民使用农药的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并写出调查报告。

                                      

第7课拒绝白色污染

教学目标:

1、明确什么是白色污染。

2、知道一些防治白色污染的措施。

3、开展拒绝白色污染的垃圾清除活动。

教学重点:

明确什么是白色污染,防治的措施,能自觉去清除白色污染。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人说:

“塑料袋是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谁来说说原因?

二、白色污染带来的危害:

1、影响市容和景观,做成视觉污染。

2、很难分解,给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三、防治白色污染的措施。

1、减少使用方面

2、再循环利用方面

3、新技术应用方面

4、其他方面

四、走出校园

1、组织一次“保护家园、拒绝白色污染”为主题的垃圾清除活动。

2、对塑料袋的使用情况和公众对白色污染的认识开展调查,自己设计调查问卷,与同学交流调查结果。

 

第8课交通状况巧改善

教学目标:

1、思考人们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的优缺点,知道在不同情况下选取哪种交通工具最合适。

2、了解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知道改善的一些方法措施。

3、调查公众对交通拥堵问题的认识和满意度,写出调查报告。

教学重点:

了解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知道改善的一些方法措施。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车小车,出行方便了,课时,新的问题开始困扰我们:

交通拥挤,环境污染。

二、开动脑筋:

1、经历过交通拥挤么?

什么感受?

2、人们出行只要用到哪些交通工具?

分析优缺点。

知道在哪种情况下选取哪种交通工具最合适

三、交通拥堵以及改善的方法和建议。

1、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

2、缓解交通拥堵的方法有哪些?

四、走出校园

1、阅读小资料:

无车日

2、调查公众对交通问题的满意度和认识,写出调查报告。

 

 

第9课我是环保小法官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2、对于身边一些无视或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能做出判断,知道该如何裁决,做环保小法官。

3、用拍手歌、小快板、儿童剧等形式,宣传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知识。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制定的一些关于环保的法律法规知识,能自觉做环保的小法官。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颁布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的法律,一起来学习。

二、开动脑筋:

1、为何要制定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

2、制定了哪些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1)环境保护法。

(2)自然资源法

(3)生态保护建设法

(4)环境影响评价法

(5)清洁生产促进法

三、用法,做小法官

1、寻找身边无视或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

2、做小法官,对该事件应如何裁决?

四、走出校园:

自编自演拍手歌、小快板、三句半等形式,宣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知识。

 

 

第10课生机盎然的农村

教学目标:

1、了解感受社会主义的和谐新农村。

2、知道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建设目标。

教学重点:

知道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建设目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过去的农村是怎样的?

如今的农村呢?

从古今对比中,了解农村的变化。

二、开动脑筋:

如今的乡村是怎样的情景?

三、讨论: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阅读小资料: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五、交流农民靠勤劳致富的实例。

六、走出校园:

和父母去乡村旅游,感受一下生机盎然的新农村。

 

 

第11课小区的变迁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区的变化。

2、了解完美居住小区的标准。

教学重点:

了解完美居住小区的标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走进现代化的和谐小区。

2、讨论

(1)你所居住的小区有什么特色?

(2)发生了哪些变化?

还有哪些地方然令人不悦?

3、齐心协力

(1)你认为完美的小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2)你的小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4、走出校园

对居住的小区进行综合评价。

 

第12课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清洁能源,了解我国的能源消耗情况。

2、清洁能源的应用情况,如何开发新的清洁能源。

教学重点:

清洁能源的应用情况,如何开发新的清洁能源。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小资料清洁能源

清洁能源是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能(沼气)、海潮能等,可再生能源不存在能源耗竭的可能,因此日益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尤其是能源短缺的国家。

二、清洁能源的发展前景

  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的日益加强,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已成必然趋势。

专家预测,由于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具有高效、运行灵活、投资少和建设时间短等优势,其发电占全世界发电燃料的比例,将从2003年的19%增加到2030年的22%。

2003~2030年,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将增加10.7亿千瓦,占全球发电装机容量的比例将从27%增加到33%。

核电发展也呈现提升势头。

展望未来,2003~2030年,国际上核电装机容量将从3.61亿千瓦增加到4.38亿千瓦。

其中,中国、印度和俄罗斯核电装机容量增加最多。

全世界核电发电量将从2003年的2.5万亿千瓦时,增加到2030年的3.3万亿千瓦时。

水电及其他清洁能源发电均有望提高。

到2030年,联网的水电和其他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比2003年增加5.53亿千瓦。

这其中,大部分的增长来自亚洲国家的大型水电。

中国将是水电增加最多的国家,印度、老挝和越南都有开发水电的计划。

而受高油价等因素影响,用燃油发电占全世界发电的比例将从2003年的10%降低到2030年的7%。

 

 

第13课色彩斑斓的自然界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界五颜六色的原因。

2、了解保护色的知识

3、了解色彩与心理活动的变化。

教学过程:

1、开动脑筋

自然界有哪些颜色?

自然界的景物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

2、实践天地

通过实践,知道太阳关的组成。

3、了解保护色的有关知识

哪些动物和它的生活环境颜色相似?

4、探究园地:

周围的环境中某些色彩发生了变化?

选择一种变化,探究其原因。

气候条件:

无风或微风、高温、干燥、闷热、水温较高等等

生物因素:

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条件,因为赤潮究其本质是赤潮生物的增殖。

化学因素:

主要是污水、工厂一些废水的未处理排放,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

环境因素:

我觉得在这里面,比较重要的,是比如说海水的水循环,将下层营养物质搅到上层……引发表层水体富营养化

其实,原因很多,而且很多原因,我无法归类到你所说的四方面中去,罗列

5、颜色与心情

大自然的各种色彩使人产生各种感觉,并可陶冶人的情操。

不同的颜色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从而引起人的心境发生变化。

6、走出校园

查阅相关信息,说说颜色与心情的关系。

 

第14课融入自然的生态住宅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生态住宅,生态住宅的特点。

2、对比自己的住宅,分析差距,设计心目中的生态住宅。

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生态住宅,生态住宅的特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开动脑筋

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住宅,说说自己喜欢的地方,为什么。

2、畅所欲言

(1)什么是生态住宅?

(2)生态住宅的特点。

3、沉思默想

对比自己的住宅,想想哪些地方符合生态住宅的要求,哪些地方存在差距?

4、展开想象,设计心中的神态住宅。

 

第15课向海洋索取淡水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水是如何变成淡水的。

了解海水变成淡水的方法。

2、了解海水淡化还未普及的原因。

教学重点:

了解海水淡化还未普及的原因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了解地球淡水资源情况,知道海水分布情况。

2、实践天地

通过实验,了解海水是如何变成淡水的。

3、了解海水淡化的方法。

海水淡化方法

  现代意义上的海水淡化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战后由于国际资本大力开发中东地区石油,使这一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快速增加,这个原本干旱的地区对淡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而中东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加之其丰富的能源资源,又使得海水淡化成为该地区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现实选择,并对海水淡化装置提出了大型化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20世纪60年代初,多级闪蒸海水淡化技术应运而生,现代海水淡化产业也由此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

  海水淡化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始于干旱的中东地区,但并不局限于该地区。

由于世界上70%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离海洋120公里以内的区域,因而海水淡化技术近20多年迅速在中东以外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

最新资料表明,到2003年止,世界上已建成和已签约建设的海水和苦咸水淡化厂,其生产能力达到日产淡水3600万吨。

目前海水淡化已遍及全世界125个国家和地区,淡化水大约养活世界5%的人口。

海水淡化,事实上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解决缺水问题,普遍采用的一种战略选择,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

淡化法工艺包括脱气、预冷、蒸发结晶、冰晶洗涤、蒸汽冷凝等步骤,海水淡化水产品可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是一种较理想的海水淡化法。

第16课山东的旅游资源

教学目标:

1、了解山东著名的旅游资源以及新开发的专项旅游。

2、知道如何保护山东的旅游资源。

教学重点:

知道如何保护山东的旅游资源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开动脑筋;

你去过山东的那些旅游景点?

家乡有哪些名胜古迹?

2、实践天地: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旅游景点,编写导游词,做小导游,把旅游景点介绍给大家。

3、畅所欲言

4、介绍山东著名的旅游资源

山东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在空间格局上已形成“一个核心,三个区域,一条主线”。

 

5、齐心协力

如何制止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

(1)在景区显著位置设立提示牌,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和旅游文明意识.在旅行社也加强宣传.

(2)建议在景区安装摄相头,对污染环境、破坏旅游设施等等不文明行为者拍照,公布在景区显著位置。

(3)对各个旅行社提高要求,谁的客户谁管好,出现不文明行为可以对旅行社进行处罚.

(4)对散客建立旅游素质数据库,全国连网查询.如有不文明行为的记录,对其以后的旅游中,不得享受优惠房价,团费等.

6、走出校园

宣传文明行为,做一次“扮靓秀美山川”的义务劳动。

 

第17课地球能养活多少人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上人口分布情况。

从世界人口增长图例,分析人口增长情况。

2、了解一些减缓人口增长的措施,了解人口与资源问题。

教学重点:

了解一些减缓人口增长的措施,了解人口与资源问题。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开动脑筋:

世界上有多少人?

中国有多少人?

2、探究园地:

分析世界人口增长图例,说说发现的问题。

3、畅所欲言

分析中国人口增长折线图,说说存在的问题。

讨论减缓人口增长的措施。

4、齐心协力

人口与环境:

一是人口数量增加,对资源的需求量必然增大,人口数量增长给资源带来的压力是对其环境产生的最基本影响。

二是伴随着人口数量增加,人口的分布也越来越集中于城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均消费水平上升,使生活排污剧增。

有资料表明,城市人口的人均生活排污量大大高于乡村,如果这些排污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这是人口数量增多,从生活方面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三是伴随着人口数量增长,人类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扩大当然要带来更多的废弃物,处理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我们虽然没有理由把人口数量增长完全等同于生产活动扩大的原因,但人口数量增长应该说是生产活动增加的推动力之一。

这是人口数量增多,从生产方面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5、走出校园

上网浏览或查阅图书、报刊,了解我国人口以及我国在提高人口素质和控制人口数量反面采取的具体措施。

第18课做个环保志愿者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自觉做一名环保志愿者。

2、知道哪些和环境保护以及志愿者相关的节日,会写环保志愿书。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能自觉做一名环保志愿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开动脑筋

听说过环保志愿者么,有无做过志愿者。

2、畅所欲言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环保志愿者?

首先向当地的环保志愿者协会或组织提出申请,一般以申请书的形式上交组织,等待审核通过,只要热爱环境的爱心人士很容易通过.表现突出可以申请上一级协会志愿者!

3、沉思默想:

假如你是个环保志愿者,你应该怎样做?

4、齐心协力

(1)阅读小资料,知道一些和环境保护以及志愿者事业相关的节日。

(2)任选一个主题,写一份相关的环保倡议书。

5、走出校园。

(1)成立环保志愿者协会,写协会章程。

(2)组织“小小环保志愿者进社区”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