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管理处年度工作计划与国民经济情况年报和来年计划汇编.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7859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有资产管理处年度工作计划与国民经济情况年报和来年计划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国有资产管理处年度工作计划与国民经济情况年报和来年计划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国有资产管理处年度工作计划与国民经济情况年报和来年计划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国有资产管理处年度工作计划与国民经济情况年报和来年计划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国有资产管理处年度工作计划与国民经济情况年报和来年计划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国有资产管理处年度工作计划与国民经济情况年报和来年计划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国有资产管理处年度工作计划与国民经济情况年报和来年计划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国有资产管理处年度工作计划与国民经济情况年报和来年计划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国有资产管理处年度工作计划与国民经济情况年报和来年计划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国有资产管理处年度工作计划与国民经济情况年报和来年计划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国有资产管理处年度工作计划与国民经济情况年报和来年计划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国有资产管理处年度工作计划与国民经济情况年报和来年计划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有资产管理处年度工作计划与国民经济情况年报和来年计划汇编.docx

《国有资产管理处年度工作计划与国民经济情况年报和来年计划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有资产管理处年度工作计划与国民经济情况年报和来年计划汇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有资产管理处年度工作计划与国民经济情况年报和来年计划汇编.docx

国有资产管理处年度工作计划与国民经济情况年报和来年计划汇编

国有资产管理处2018年年度工作计划与国民经济情况年报和来年计划汇编

 

国有资产管理处2018年年度工作计划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创建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拼搏进取,努力实现非经营性资产的最大办学效益和国有经营性资产的保值增值,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新规律,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提高国有资产在教学、科研中的优化配置和使用效益,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服务保障。

一、优化公房、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公房使用效益。

国民经济情况年报和来年计划

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同时又是编制“十二五”规划重要的一年。

一年来,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地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继续坚定一个目标,夯实两大基础、推进三化进程,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资源开发为依托,以项目带动为动力,以民生工程为重点,以转变作风为抓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全县经济较快增长,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任务。

(一)国民经济发展形势良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预计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713743万元,为计划的99.40%,比上年增长15.00%。

其中: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9105万元,为计划的89.43%,比上年增长4.5%,占生产总值的15.29%,拉动经济增长0.7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85496万元,为计划的89.24%,比上年增长22.3%,占生产总值的54.01%,拉动经济增长1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9142万元,为计划的133.60%,比上年增长10.5%,占生产总值的30.7%,拉动经济增长3.7个百分点。

人均实现生产总值9419元,比上年增长18.96%。

(二)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由于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夯实,科技兴农力度不断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有效实施,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由于粮食生产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影响和夏粮种植面积减少,粮食产量略有下降。

全县粮食产量27.28万吨,为计划的90.18%,比上年减少8.7%,其中:

夏粮产量5.72万吨,为计划的64.24%,比上年减少34.73%;秋粮产量21.56万吨,为计划的100.98%,比上年增长2.13%。

烤烟实行计划种植,合同收购,营养坨移栽和地膜覆盖,主攻质量,提高单产,增加效益。

全县完成烤烟种植面积3.06万亩,为计划的87.43%,比上年减少11.56%,收购烟叶9.73万担,为计划的97.3%,比上年减少2.11%。

畜牧业发展以生态畜牧业为依托,通过品种改良和良种推广、技术培训和良种繁育及疫病防治工作,加上政府的大力扶持,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民种草养畜的积极性,畜牧业的发展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县大牲畜存出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全县大牲畜、生猪、羊存栏分别为11.97万头(匹)、26.19万头、4.6万只,为计划的99.75%、98.09%和153.33%,分别比上年增长4.72%、2.51%和63.12%,出栏3.2万头(牛)、23.65万头、1.6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3.99%、3.01%和11.89%,肉类总产量达到2.91万吨,为计划的97.05%,比上年增长2.89%。

通过结构调整种植的中药材、茶叶、经果林、蔬菜等经济作物为农民的增收创造了条件。

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160元,为计划的100.96%,人均增收311元,比上年增长10.92%。

(三)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我县工业生产为资源主导型,在煤炭、电力等行业的拉动下,全县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58.86亿元,为计划的106.53%,比上年增长23.81%。

实现工业增加值25.31亿元,为计划的108.63%,比上年增长24.19%。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完成:

原煤858万吨,为计划的107.25%,比上年增长18.18%;发电量1157200万千瓦时,为计划的82.66%,比上年减少3.53%;水泥8.8万吨,为计划的22.16%,比上年增长51.8%。

(四)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金融运行平稳。

通过培植财源,强化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促进财政收入较快增长。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20999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15.24%,比上年增长61.3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6121万元,比上年增长97.33%。

金融机构期末存款余额为487448万元,比年初增加162402万元,其中城乡储蓄存款198332万元,比年初增加41970万元;金融机构期末贷款余额为272742万元,比年初增加51851万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为215169万元,比年初增加7626万元,短期贷款57573万元,比年初增加44225万元。

(五)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3051万元,为县计划的113.42%,地区计划6XX0万元的85.98%,比上年增长90.7%。

其中:

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447706万元,比上年增长98.88%。

基本建设投资完成374157万元,比上年增长97.03%;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2453万元,比上年增长180.26%;其他投资完成11096万元,比上年减少14.2%。

50万元以下项目完成投资85345万元,比上年增长62.28%。

通过整顿投资环境和加强项目库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全年实现招商引资签约项目21个,签约资金409000万元,到位资金196800万元,比上年增长67.63%。

(六)消费品市场活跃,物价指数大幅上涨。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4600万元,为计划的98.68%,比上年增长18.4%。

城镇居民人均实现可支配收入13829元,为计划的101.31%,比上年增长11.33%。

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5.92,比年初增长5.92,其中:

食品类为110.04,比年初增长10.04,在食品类中粮食为109.48,比年初增长9.48,肉类及制品为108.27,比年初增长8.27;居住类为110.32,比年初增长10.32。

由于食品和居住两大类价格指数居高不下,且在居民消费中的权重又比较大,所以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给全县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很大压力。

(七)继续稳步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贵州省计划生育条列》,高度重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落实利益导向机制和奖励扶助政策,进一步巩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先进成果,逐步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

全年完成节育手术11390例,为地区计划的96.53%,其中结扎6874例,为地区计划的90.45%。

一孩上环4516例,为地区计划的107.52%,常住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2.06%,流动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68.59%,人口出生率为9.14‰。

通过加大计划生育率工作力度,降低了人口出生率,提高了符合政策生育率,为实现年度人口控制目标奠定了基础。

年末全县总人口为89.5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25‰。

(八)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公共服务能力逐步提高。

坚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教育设施得到逐步增强,教育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投资10421.35万元的一中等22所中小学校舍开工建设。

继续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巩固“两基”成果,全县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分别99.52%和99.95%。

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医疗条件不断改善。

投资280万元的县医院门诊楼建成投入使用,投资300万元的昆寨、姑开、阳长3个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施工扫尾。

投资342万元的XX年第一批村卫生室全面建成,投资57万元的XX年第二批10个村卫生室已完工。

投资1105.8万元的年194个村卫生室建设全面启动,投资3240万元的县医院综合楼建设项目进入初步设计阶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巩固。

全县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达761262人,参合率达92.57%,农民“看病难、就医难、无钱看病”的状况得到缓解。

不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城镇医疗保险有序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为17275人。

加强地方病和传染病治理,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

文化广播电视建设取得新进展。

投资528万元的2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完成,投资507.5万元的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通过地区组织验收,投资105万元的3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进入扫尾阶段,城乡文化生活日趋丰富。

继续加大环境保护与执法力度,大力推进“整脏治乱”工作和节能减排工作,增强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步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民生进一步得到改善,社会更加和谐。

(九)“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完成情况良好。

一是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和在地区发改委的指导下,县发改局起草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初稿)》,通过向县四大班子领导、各乡镇和部门、离退休老干部代表多方面征求意见,经县委、县政府多次组织讨论修改而成。

规划经济增长方面的主要指标,生产总值确保完成156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年均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指标在设置中还强化了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与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社会事业建设和民生工程等方面的指标。

二是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的八个战略重点,主要是强力推进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工业强县进程、强力推进城镇化带动进程、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强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强力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强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强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三是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努力实现五大转变:

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化经济转变、从资源大县向经济强县转变、从石漠化重点县向生态环境优美县转变、从人口大县向人力资源大县转变、从零开发县向全方位开放县转变。

四是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六大突破: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支柱产业、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民生和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强县升位、跨越发展”的目标。

各位代表:

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最后一年,是我县经历重大挑战和严峻考验的一年,也是全面加快建设小康进程,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

一年来,全县上下在中共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机遇,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努力工作,全县经济稳定发展,民生得到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局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要更加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开发任务任重而道远;二是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将给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三是我县作为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县,在电厂建成后缺乏大型建设项目支撑,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明显减弱,加上大中型煤矿建设进度迟缓,经济发展后劲明显不足,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四是建设用地储备不足,给项目的实施和城镇化建设带来一定的制约;五是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滞后,城镇化率难以提高;六是城镇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矿群矛盾、水库移民、企业改革等涉及群众利益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较多;七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还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八是人口压力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多,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还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

对上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逐步认真加以解决。

二、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预期目标和主要措施

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开好头、起步好,实施“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进跨越”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全县经济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省委扩大会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及地委扩大会议、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开展“三个建设年”和“四帮四促”活动,紧紧围绕“强县升位、跨越发展”目标,优先加强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改善民生、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优化勤政廉政环境,着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抓好扶贫脱贫攻坚、就业和创业、劳动者素质提升、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危三棚”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向乡镇延伸、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社会管理创新和平安创建等十大民生工程,努力实现经济总量和经济质量双提高,确保发展质量和速度排位双上升,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工作重点是:

一是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确保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二是坚定不移地实施“交通引领经济战略”,确保在交通、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三是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确保在工业产业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四是坚定不移地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确保在改变城镇功能面貌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五是坚定不移地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确保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六是坚定不移地实施民生改善战略,确保在重大民生问题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七是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确保招商引资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八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和谐”建设,确保在安全生产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结合年我县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与“十二五”规划目标相衔接,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实现生产总值83.5亿元,比上年增长17%以上。

其中: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68亿元,比上年增长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5.88亿元,比上年增长1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94亿元,比上年增长17.3%。

——全社会固定资产确保完成90亿元,比上年增长69%以上,力争完成113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55亿元,比上年增长20%以上。

——实现财政总收入14.52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16亿元,比上年增长20%。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4.46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工业增加值43.94亿元,比上年增长2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20元,增加1791元,比上年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3570元,增加410元,比上年增长13%。

——粮食总产量27.64万吨,比上年增长1.3%。

其中夏粮产量5.80万吨,比上年增长1.4%;秋粮产量21.84万吨,比上年增长1.3%;肉类总产量3.05万吨,比上年增长5%。

——新增城镇就业人员XX人,全年减少贫困人口21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50亿元,比上年增长154%以上。

——常住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2.5%以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11‰以内。

——原煤产量1030万吨,比上年增长20%;发电量12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水泥产量70万吨,比上年增长789.62%。

要实现上述预期目标,主要采取下列措施:

(一)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积极做好项目谋划,着力扩大投资规模。

一是投资是推动我县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投资主要靠项目来支撑,所以我们要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积极主动谋划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千方百计争取一批,全力以赴建设一批,着眼长远储备一批的思路,努力争取国家较多资金在我县投入。

切实抓好项目开工前准备工作,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形成较多的投资增量。

二是继续抓好重点项目和重点领域的投资。

首先下大力气抓好交通、水利、能源、工业、社会事业等对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完成起支撑作用和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的行业和领域的项目建设;其次抓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产业结构等方面投资。

最后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的调度、督促和检查,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快项目建设的推进速度。

三是继续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和拓宽融资渠道,落实和鼓励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激活社会投资,扩大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亿元以上。

四是建立领导干部招商引资和包抓重大项目制度,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确保项目招商引资成功和建设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二)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努力改善民生

第一,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一是全力抓好粮食生产。

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确保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突出抓好杂交玉米和脱毒马铃薯的推广,不断加大科技兴农力度,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增长。

计划粮食种植面积118万亩,粮食产量27.64万吨。

其中夏粮种植面积56万亩,产量5.8万吨;秋粮种植面积62万亩,产量21.84万吨。

二是大力发展畜牧业。

以生态畜牧业项目为依托,以优质商品猪为重点,大力扶持具有一定规模的生猪养殖小区,稳定生猪生产。

实施种草养畜项目,加快牛、羊养殖业发展。

年计划大牲畜、生猪、羊存栏12.58万头、27.24万头和4.88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5%、4%和6%,肉类总产量达到3.05万吨,比上年增长5%。

三是加强烤烟生产。

烤烟生产实行计划种植,合同收购,营养坨移栽和地膜覆盖,主攻质量,提高单产,增加效益。

计划种植烤烟4.6万亩,收购烟叶10万担。

四是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

重点实施好“4个30万亩”工程,加速农业产业发展。

种植茶叶3.2万亩,经果林5万亩、牧草4万亩、夏秋反季节蔬菜4万亩以上。

同时大力发展经济作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70元,年均增长13%以上。

第二,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努力改善民生。

一是突出抓好贫困村整村推进和集团帮扶项目的实施,全面完成年77个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启动实施龙场镇集团帮扶项目,全面实施姑开乡集团帮扶项目,全面完成锅圈岩乡中央专项福利彩票支持整村推进扶贫项目,积极拓宽贫困群众就业和增收渠道,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努力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确保扶贫开发取得实效。

计划全年净减少贫困人口21000人。

实施易地移民扶贫搬迁112户442人。

二是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和规范城乡低保,加强动态管理,实现应保尽保。

进一步完善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体系建设。

加强市场监管,切实抓好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资供应,确保市场物价基本稳定。

三是努力扩大就业。

全民动员,企业参与,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人员XX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四是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全面完成维新镇坪子村、姑开乡姑开村环境整治工程。

启动全县479个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基本建成“五园新村”95个。

五是切实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和廉租房建设,保证完成上级下达的建设任务,努力改善农村和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三)大力推进以交通、水利和市政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发展条件

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开发的机遇,大力推进以交通、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集中力量抓好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全力抓好厦蓉高速公路织金至(段)、杭瑞高速公路毕节至都格(段)、织金至铁路(武佐河至和平段)建设的协调服务工作,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年内形成较多的实物工程量。

二是大力推进通乡油路、通村公路、矿山公路和旅游公路建设,确保开工建设通村油路164公路,通村公路260公里以上,开工建设电煤运输东南环线。

三是加快推进大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抓好大坪箐水库供水工程施工,确保年内工程全面完成。

继续抓好坪山水库的前期各项工作,争取上半年完成坪山水库的可研和初步设计并通过评审,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加快推进金蟾水库的建设进度,全面完成过狮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确保红旗水库灌区工程全面完工。

积极协调配合实施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新增解决农村10万人的饮水安全。

四是大力推进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通讯、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樱子渡电站年内建成发电。

五是加快以城市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县城进出口道路纳六路、纳水路、纳织路建设与改造;强力推进发展大道、城东路网、城西路网等新区主骨架路网建设;启动旧城背街小巷道路建设,完成小十字至新街至烟草局、大十字至新街、新街至公安局路口道路改造工程。

六是积极推进乡镇小城镇建设。

以完善乡镇集镇市镇道路、垃圾处理、供水供电等设施为重点,启动有条件的乡镇小城镇建设,全面提高我县城镇化水平,争取提高城镇化率3个百分点。

(四)加快煤炭资源开发,巩固煤电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扎实推进产业园区建设

围绕煤炭、电力为主的两大工业支柱产业,努力提高资源型产业发展水平。

一是增强煤电经济发展后劲,继续做好大中型煤矿建设协调服务工作,加快40对煤矿整合技改进度和17对在建煤矿建设进度,增大煤炭产能,增加煤炭总量,确保电厂电煤供应能力,做大做强煤电经济,力争全县煤炭产量达到1030万吨以上,发电量达到123亿千瓦时以上。

二是积极推进钼镍矿、铅锌矿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全面推进我县工业经济发展速度。

三是强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

落实沙包马路坡产业园区投资计划,创造条件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企业早日进驻,尽快启动投资10亿元的钼镍矿深加工项目建设,加快产业园区推进速度,努力实现我县工业“一年大起步、三年大变样”的目标。

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4.46亿元,工业增加值43.94亿元。

四是积极抓好我县煤矸石发电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争取煤矸石电厂建设项目立项,力争在提高资源利用率上取得新突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五)大力推进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

第一,坚持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继续抓好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的实施,加快建设投资10421.35万元的一中等22所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启动实施投资630万元的特殊教育学校改扩建工程。

全面开展投资3000万元的县思源实验学校、5000万元的县第四中学、3350万元的县职教中心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动工建设。

不断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成果,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不断改善我县职业教育水平,提高劳动者素质。

第二,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工作,不断改善医疗卫生条件。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制度。

以县医疗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主体,村卫生室为补充的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做好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争取开工建设总投资为3240万元的县医院综合楼,全面建成投资1105.8万元的194个村卫生室,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从整体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进一步完善和巩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力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5%以上。

抓好“万民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和民主党派中央贫困山区助医工程的实施,推进在岗乡村卫生人员学历提升教育,不断提高医生的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