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设计》说课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81710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11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志设计》说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标志设计》说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标志设计》说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标志设计》说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标志设计》说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标志设计》说课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标志设计》说课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标志设计》说课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标志设计》说课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标志设计》说课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标志设计》说课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标志设计》说课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标志设计》说课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标志设计》说课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标志设计》说课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标志设计》说课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标志设计》说课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标志设计》说课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标志设计》说课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标志设计》说课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标志设计》说课方案.docx

《《标志设计》说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志设计》说课方案.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标志设计》说课方案.docx

《标志设计》说课方案

《标志设计》说课方案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地位、作用

本节课是设计制作课。

主要是对构成设计单元内容作一个全面的总结,使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分类、标志设计的基本知识作全面的了解。

标志是一门实用崐性很强的设计艺术,它要求以简洁明了的图形、强烈的视觉刺激效果,给每位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课以大量的标志为主线、辅以生动的讲解,使学生从标志应用与审美双重功能中,感受美术的社会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进行审美创造的愿望。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

了解标志的分类和功能以及设计的创作特点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因为标志的强烈实用性,确定本课的重点是标志的应用分类、形象分类和构成手段分类。

它对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标志有重要意义,由于学生绘画水平不同和观察生活的感受不同,所以把难点定为创意设计。

通过以上教材分析,才能使全体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我准备用下列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

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我主要采取“启发──引导法”,以实例为线索,充分动用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实例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

运用投影、挂图现场演示,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并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多法并用,即培养了他们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美术课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画,而不是其它的。

三、学法指导

标志是实用性很强的设计艺术,需要全面的知识技能和创造思维,要想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设计出标志是一件很难的事,因此本课利用大量实例和制作过程的演示,使学生沿着形象简洁、手法概括,表达以象征为主的思路前提下,启发学生发展创造思维。

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穿插打出学生都熟悉的标志,增加了直观性。

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全方位的渗透到教学程序中去。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教学由导入、新授、巡回指导、小结四个环节组成。

1.导入:

上课以后,我先向学生出示印有各种标识的产品和印刷品,引起学生兴趣,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去分析、归类,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我再具体分析一种标志,得出标志的概念:

象征性的表达事物特性和类别的一种设计形式。

从而引出新课《标志设计》。

2.讲授新课<1>让学生掌握标志的基本分类结合课本30页左上角图例讲受标志分类。

集团标识:

最早的标志,如原始部落的图腾,现在多是各种组织、机构的徽志;商标:

经过登记注册的商品标记。

节庆徽志:

个别传统节庆活动和大型文体活动均设置专用徽志,有以宣传号召人们积极参加。

识别符号:

在公共场所、道路交通中用以代替文字的简洁形象,约定俗成为民众公认的标识。

<2>标志的图形类别[分别打出幻灯]

具象:

有写实的、有写意的;有直观的、有指代象征的两大类别。

具体如:

白猫洗衣粉、稻米消费宣传;动物园、加拿大复职代办处。

抽象:

有简单的几何形的组合,也有刻意构造的抽象形的组合。

前者如:

奥林匹克运动,用五个圆环表示五大洲紧密团结在一起;后者如:

加利福尼亚葡萄酒,用三十个圆点表示葡萄,圆点组成的图形则表示盛满酒的酒杯。

文字符号:

有中文变形组合、有英文变形组合,还有汉语拼音、阿拉伯数字和其它的图形组合。

‘中国铁路’是中文工和人的组合,‘美国柯达胶卷’和‘日本制帽公司’是英文变形。

<3>标志的构成手段

因为标志是平面设计的一个种类,几乎所有的平面构成原则都可以为标志设计所应用。

如课本31页右列所示的对称、适合、反复、渐变、特异,均是标志设计的常用形式。

举例介绍中国银行设计思路和三金牌西瓜霜的标志设计整包装情况,并出示实物。

2、作业要求

1)展示课前制作标志---禁止吸烟。

以教师亲手制作的标志为范例向学生讲授介绍制作过程:

1)确定制作标志的大小

2)画出大体轮廓和比例

3)进行细部的加工

4)填充颜色

2)学生作业

从课本中选择太阳神、三联电子等标志中的一个标志,然后按要求进行临摹练习。

(教师作巡回指导)

3、课堂小结

总结课堂所学的内容,并对学生作业做简单评述。

《标志设计赏析》教案

[教材分析]《标志设计赏析》是现代商业美术课中的重要内容,是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知识性与应用性相结合、提高审美能力与掌握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典型课题。

其中既有对中国内外优秀标志设计作品的欣赏,又有对标志作品的设计思维和方法的剖析。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教学,向学生介绍标志设计的基本知识、设计思路和方法,使学生了解标志设计的基本审美原则和掌握标志设计的基本技能、设计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首先让我们假设这样一种情境,我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旅游,在无法用文字语言交流的情况下,如何尽快找到想去的地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其实答案很简单,你自然会去找能够代表这种地方的图形符号,这样的符号就是我们要讲的标志。

(二)基本知识1.什么是标志用一种文字或图形来代表另外一种事物的符号。

标志的这种作用与文字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采用的结绳记事、堆土记事、刻木记事的作用是一致的。

教师明确:

结绳记事盛行于原始社会,“先民结绳以明事”,结绳不同,所寓之事即有别。

这应当说是标志的雏形。

2.标志的类别教师提问:

现在,我们大家每天可在不同的场合见到一些标志,请仔细回想,你都见到过哪些标志?

这些标志各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确实如,标志存在于我们社会的每个角落,适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中,标志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视觉符号,它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强大的社会功用,成为一个种文化。

(用微机展示一幅图片,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标志)

(1)从用途上分:

[*]纪念标志:

1979年国际儿童年城市标志:

德国基尔城城徽、联合国标志会议标志:

奥运会标志商业标志:

①代表企业公司形象②代表企业产品品牌(简单介绍标志设计及艺术设计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公共图形:

贴近生活,服务社会,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

规范人们行为的交通标志和散见于公共场合的服务性标志

(2)从造型特点上分:

具象型标志(特点:

形象自然、生动活泼、有直观趣味感。

图例为:

德国自然出版社标志[*]抽象型标志(特点:

造型严谨、寓意深刻,是把无形的事物转化为有形的可表意的形象。

图例为:

南斯拉夫进出口贸易公司标志[*]字图型标志(特点:

运用广泛、传播速度快。

图例为:

加拿大铁路标志[*](此处点一句中国铁路路徽的异曲同工之妙)以上同学们认识了标志的类别,但怎样区分标志设计的优劣,是否需要有一种评判的标准呢?

而这种标准也正是标志设计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只有在创作中遵循了这些原则,支委会符号人们的一种普遍的审美情感,同时,也才能够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给人以美的愉悦和享受。

3.标志设计的主要原则简:

简明易认,一目了然(采用美国百氏可乐饮料公司标志的五次变革来说明标志设计从繁到简的过程)[*]准:

内容准确、形象直观(日本某建筑公司标志)[*]奇:

独树一帜、不能雷同(采用几幅典型的标志图说明)[*]美:

符合艺术美的规律、符合大众普通的审美情感4.标志设计的艺术表现方式在电影史上有众多的流浪汉形象,然而,大家可曾想过:

为什么这众多的形象中只有卓别林留有给我们一种卓而不群的艺术感受呢?

原因即在于它独特的形象设计和别具风格的艺术表达方式。

相同的内容,不同的艺术表达,即可产生风格迥异的艺术效果。

同样,既然标志设计是艺术设计,那么它应运用一些基本的艺术表现方式。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式。

(1)形象高度夸张、概括、简洁、几何形化(采用太阳神口服液标志和捷克音乐学院标志说明)[*]

(2)运用联想、比喻的方式(采用阿根廷市政银行和某人寿保险公司标志说明([*](3)运用象征的方式(波兰和平委员会标志)[*](4)运用民族艺术表现形式(采用德国和法国两种不同风格的标示设计说明民族性特征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突出民族性)请同学们确定两幅标志的类型[*]这两幅标志设计的构图特点正反映了两种不同民族文化观。

我们知道,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民族史造了不同的民族性格,而不同的民族性格又滋养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底蕴。

大家知道,法国是一个崇尚浪漫、追求自由的民族,柔情似水、恬淡无求的他们至为崇敬的人生境界。

这点恰与德意志民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德国人的热烈奔放是举世著名的,威武刚劲,执著不息构成了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全部。

曾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约翰。

克里思朵夫》中的主人公,一个在德国本土取得突出成就的音乐家,当他来到巴黎试图取得更高的发展时,其作品却无论如何也得不到法国音乐界的认同,原因很简单,因为德国民族的直线条抒情方式的狂热猛烈地击打着法国人的柔弱纤细的内心,他们无法忍受这种近似于虐杀的残酷的心灵的摧残。

这就是民族性格差异造成的艺术理解的反差。

由此可知,强调线条的翻复,在起伏波动的线条中体现法国人的多情与灵动。

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创造了风格迥异的艺术,但给人的却同样都是美的享受。

①①(三)用提问的形式使学生加深对知识部分的理解(此处采用几个国家的航空标志让学生分析判断类别及艺术表现方式)[*]着重介绍中国民航新标志[*](让学生通过新旧两幅标志的对比体会标志创作的艺术演变规律)中国民航标志说明:

①在创作构思上,作者突出了标志设计的民族性特点,它以中国固有民族图腾形象之一“凤凰”作为构图的主体,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滋润与独特内涵。

②从造型特点上看,具有极强的现代设计意识,完全符合上述标志的现代设计原则。

是一幅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美原则和谐统一的杰作。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赏析几幅优秀作品)A.中国铁路标志介绍:

[*]①“工人”点明铁路行业之属性,即铁路是属于工人阶级的,而工人阶级又是国家的主人,它洋溢着铁路工人当家作主的自豪感责任感。

②“人工”:

在建国初期,中国处于一穷二白的阶级,而这一标志的含义恰在说明广大铁路工人乃至中国人民勇于战天斗地,不畏艰难险阻,誓与“天公”一比高的豪迈之气,歌颂了“人”改造自然的力量和精神。

③在具体形象上,“工”字取铁轨横截面之形,整个构图外形上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火车头形象,它夺面而来,蕴含了磅礴的气势,孕育着无穷的力量。

可以这样说,这幅作品,它构思精巧,构图精美、意蕴深刻。

它虽创作于50年代,用当时的艺术标准衡量,实属佳作;即使放在今天,它依然不失为一幅极具现代设计意识的、不可多得的典范性作品,具有级高的艺术价值。

B.加拿大毛纺织公司标志[*]C.某皮鞋超大厂标志[*](四)指导学生分析标志设计的构思过程(通过教师自己设计的心理门诊标志和自己家乡的长城干白葡萄酒标志来分析设计人员的设计思维过程)[*](五)小结以上同学们看到了很多中外的优秀标志作品,了解了标志设计的基本知识和设计过程。

标志设计概括是一种美的创造,同时也是一种民族艺术的流露与渗透,从这一点讲,我们应该以一种正确的思想和心态去认识中国标志设计现状,既不盲目崇外,更不能固步自封。

正如斯大林所说: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文化并不是要排斥各民族的民族文化,而是以民族文化为前提并且滋养民族文化;正像各民族文化不是取消而是充实和丰富世界文化一样。

我衷心希望同学们吸收中国民族文化的营养,投身于标志创作的领域,以更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美的作品,为中国、为世界艺术史写下壮丽而又灿烂的新篇章!

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

注1:

本教安中标[*]的部分为微机画面演示。

注2:

本课例获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美术课(录像)评比一等奖。

教学后记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有更直观的感性认识,我收集了大量中外优秀的标志设计精品作为课堂范例,以使之能准确表达教材内容。

但在第一次试讲之后发现了一些问题:

所选用的范例中国内的优秀标志设计数量偏少,课堂上学生们明显表现出对我国标志了调计现状信心不足,缺乏民族自豪感。

针对这种情况,我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结构进行了调整,突出强调了几个环节:

选择国内优秀标志设计作品(如:

中国铁路路徽和中国民航新标志等),并作重点分析,使学生在欣赏之余增强民族自豪感;选择家乡著名品牌的标志设计作品(如:

中国长城干白葡萄酒标志等),使学生在亲切之余,又多了一份对家乡的热爱;选择教师自己的设计作品为范例(如:

心理门诊标志等),来讲述标志的设计思维和制作过程,使学生增强内容的理解,切实感受到设计就在自己身边。

同时,辩证的分析我国标志设计现状,增强学生的紧迫感,增强自强信念,抒发爱国情感,恰当的加入德育内容,使本课教育目的上提高了一个层次。

这节《标志设计赏析》课本着知识性实用性相结合、提高审美能力与掌握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原则,在课堂结构设置上采用了环环相扣的方式。

通过介绍标志设计的基本知识(包括标志的概念、类别、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艺术表现方式),分析重点设计作品,强化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分析标志设计的思维过程和方式等环节,使学生达到在一课中既要学习知识又能使用知识的教学目的。

在本课中,结构设置体现了较好连贯性和完整性,使整节课脉络清晰、层层展开、一气呵成,这些成为本课比较成功的一个方面。

这样的结构设置,使课堂教学内容比较丰富,但同时也限制了学生自由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的内在创造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这也成为本课的不足之处。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本课的又一大特点。

利用微机编制CAI课件并使用液晶投影或大屏幕电视展示作品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确有优势:

信息量大,单位时间展示作品数量多、效果好。

通过欣赏大量的范例作品,加强学生直观感受和感性认识(本节课为学生展示和分析了四十余件设计作品,这在传统教学手段中是很难做到的);在分析作品的设计思维过程和动态演示上,能够很多和促进和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对作品的深层次理解(比如对教师自己设计的心理门诊标志和自己家乡的长城干白葡萄酒标志设计思维过程的分析和演示就很说明问题);此外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视听效果,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强化教学效果起了明显的作用。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突出感受。

当然在对课堂的把握、教学语言的运用以及在师生交流方面都有值得注意和商榷的地方,但经过细致、周密的备课和课堂上的大胆尝试之后,这一课将对我以后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对教学规律的总结和把握都有很大益处。

《抽象之美—自然、生活与艺术中的抽象》教案

教学目的:

通过自然中抽象因素的分析、认识,使学生对艺术作品中的抽象形式有所了解,从而提高学生对艺术表现形式的感受及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艺术中的抽象形式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评价抽象艺术教学准备:

计算机、投影机、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自然中的抽象:

图片:

《雪山与湖泊》、《山与云》、《河流》、《雪松》、《树》、《倒影》、《沙漠》、《农田》、《水面》、《水珠》、《云》、《晚霞》、《野花》、《草》、《贝壳》、《树叶》、《咖啡豆》、《玉米》、《干裂的土地》、《大理石》、《木材》、《火》、《闪电》、2、生活中的抽象:

图片:

《建筑》、《礼花》、《铁轨》、《光纤》、《齿轮》、《电路板》、《钢筋》、《钉》、《碎纸》、《纸》、《玻璃》、《彩带》、《布》3、艺术中的抽象:

图片:

(1)波洛克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

波洛克(1912—1956年),美国画家,行为绘画(又名抽象表现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最初对雕塑感兴趣,后跟本顿等学画,1945年,开始了他的行动绘画的创作。

波洛克的作品反映了美国民族不墨守成规、勇于进取、不断发掘宏观世界和内在意识深处的精神,也表现了他们在高度工业化社会中的忧虑、焦灼和不安。

(2)德库宁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

德库宁(1904—1997年),荷兰画家,是与波洛克齐名的抽象表现主义代表人物,与波洛克相比,两人的艺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波洛克注重创作过程的精神体验,轻视创作活动的物化结果;而德库宁不仅注重行为,更不放弃结果,他追求人类表达方式的最大容量,即“行动”与“绘画”的双重效果。

(3)康定斯基的热抽象艺术:

康定斯基(1866—1944年),俄国抽象主义画家,“抽象艺术之父”,其艺术被称为“热抽象艺术”、或“抒情抽象”。

康定斯基擅长油画、水彩画和版画。

早期作品采取印象主义技法,1910年开始采用音乐名称,形象几乎是用色彩的块面和线条图案暗示出来,如《即兴曲》等。

以后则是纯抽象的绘画,后又转向几何的抽象,其画风充满着幻想、幽默的趣味。

(4)蒙德里安的冷抽象艺术:

蒙德里安(1872—1944),荷兰抽象主义画家,其艺术被称为“冷抽象艺术”、或“几何抽象”。

1913年后的绘画以几何性符号式的绘画为主,他在平面上把横线与竖线相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中安排红、黄、蓝三原色及灰色。

这些新造型主义的抽象艺术及其理论,不仅影响了西方抽象绘画和雕塑,还对现代广告、家具、服装设计、印刷和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米罗的抽象超现实主义绘画:

米罗(1918—1922年),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

其盛期的作品画人、动物、象征性的物体,都采用了单纯的线,色彩干净、明亮,他似乎用没有受到任何生活尘埃污染过的、天真无邪的眼睛看世界,但不时对这混乱的世界发出嘲讽的笑,他作画随意、自由,充满着装饰的趣味。

(6)克利的抽象艺术:

克利(1879—1940年),瑞士画家。

他认为:

绘画或创作活动看作是不可思议的体验,在这种体验过程中,艺术家在得到启发的时刻,把内心的幻想和对外部世界的体验结合起来,以表现本质的真实。

(7)夏加尔的抽象艺术:

夏加尔(1887—1984年),犹太人,俄裔法国画家。

从小受到俄国和犹太人民间、民俗艺术的熏陶,后又受到立体主义的影响。

他善于把立体构成的因素,自由地融化在富于幽默感和抒情味的表现语言中。

(8)亨利-摩尔的超现实主义雕塑:

亨利-摩尔(1898—1986年),英国现代雕塑家。

在他的创作中,既没有实际目标,也不具备具体内容的形象。

亨利-摩尔的作品为时代创造了一种新的雕塑语言,这是一种与环境对话的语言,一种充满人性的现代语言。

(9)马蒂斯的艺术:

马蒂斯(1969—1954年),法国野兽派画家。

他善于以强烈的原色对比和粗犷的线条去体现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感受。

透视和明暗手段全被抛弃,可是构图仍是有秩序的生活境界。

同时他吸收了非洲艺术的表现风格,对于东方艺术如日本的版画或阿拉伯装饰图案有一种特殊的敏感。

(10)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绘画:

达利(1904—1989年),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

他声称艺术的源泉是幻觉,将自己内心世界的荒诞、怪异加入和替代外在的客观世界,创作时陷入疯狂的状态。

他在绘画中用分解、综合、重叠、交错的方式,来反映潜意识的过程。

4、艺术中的具象形式与抽象形式:

具象形式抽象形式内容具体内容不具体再现客观形象表现主观情感刻划真实美反映形式美(线条、形体、色彩)三、课堂小结:

自然、生活和艺术中有很多抽象的形式,我们所看到的往往是抽象化的点、线、面、色彩等因素的组合,它们不仅能带给我们美的感受,同时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思考的空间。

《瓷器》教案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

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瓷艺术。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点:

1.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2.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

特点。

3.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

教学难点:

主要是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具准备:

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常规)二.导入:

提问:

1.什么是陶器?

什么是彩陶?

2.中国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

放映幻灯(贯耳瓶)提问:

这是陶器吗?

应是什么器物?

三.讲授新课:

(出示课题)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1.瓷器与陶器的关系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

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

(1)烧制的原材料不同;

(2)烧制的温度不同;(3)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

2.瓷器的发展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

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

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重视。

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

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

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

3.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从东汉到南北朝,我国青瓷逐步成熟起来,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铜器有联系,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清秀挺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爱好相一致。

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

(1)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显得秀气。

(2)罐类器形一般为短颈、直口、圆腹。

(3)器物为小平底,底下有圆饼状实足。

隋代瓷器的纹饰常见的有几何纹、花卉纹、动物纹、人物纹,色彩也比较丰富。

(重点介绍《白釉象首龙柄壶》)唐代烧制瓷器的地域扩大,产品增多,青瓷、白瓷、三彩陶代表了唐代陶器工艺的最高水平。

唐代瓷器作为商品广泛流传的海外,瓷器“自唐代始而有窑名”,这种传统习惯一直沿用的现代。

唐代瓷器造型繁多,装饰更加丰富,采用手法有绘画、刻花、印花、捏塑等,内容包括日月、花草、树木、动物、人物、建筑等。

五代时期继承了唐代的制瓷风格并有所发展,其中密色瓷为当时瓷器的最上品。

五代时期一些重要的瓷窑体系基本形成,如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

宋代制瓷业比唐代规模更大,名窑众多,工艺水平超越前代,达到繁荣的新阶段。

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它的主要标志是全国已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瓷窑体系。

影响最大的是被后世称为五大名窑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

“汝窑”的窑址在今河南省临汝,宋代属汝州,故称汝窑。

“官窑”一般指官方办的窑厂。

“哥窑”是因相传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均在今浙江省龙泉烧制瓷器,各有特色,兄所烧制的瓷器称“哥窑”弟所烧制的瓷器则称“弟窑”。

“钧窑”的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古代属钧州,因而得名。

“定窑”的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古代属定州,故称“定窑”。

宋代的瓷器不仅创造了许多优美的造型,而且在釉色的运用上,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

元、明、清三代,中国的瓷器仍不断有所发展。

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始于元代,成熟于明代,并成为明、清两代瓷器生产的主流。

四.放映录象五.本课小结。

《工艺美术的特点》美术教案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工艺美术的特点有所了解,有所认识,从而懂得如何去欣赏工艺美术,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

结合实例讲清楚工艺美术的特点,以及如何欣赏工艺美术,使学生掌握一些欣赏工艺美术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阐述有关工艺美术基本知识的一些概念,讲清楚他们相互关系重在理解,而且能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评介与人们生活密切关系的工艺美术品,而不是死记硬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一提到工艺美术,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就是牙雕、壁挂、陶瓷、刺绣等供欣赏的小摆设之类的东西,其实工艺美术的范围很大,从服装到生活用品,从商品造型到包装,从商店的标志到商品展台……,可以说,我们的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