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学论》读后感.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8171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教学论》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教学论》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大教学论》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大教学论》读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大教学论》读后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大教学论》读后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大教学论》读后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大教学论》读后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大教学论》读后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大教学论》读后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大教学论》读后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大教学论》读后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教学论》读后感.docx

《《大教学论》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教学论》读后感.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教学论》读后感.docx

《大教学论》读后感

重温“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

——重读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缘来是牛

借着假期,重温了一下夸美纽斯的经典教育学论著《大教学论》,毕业四年多了,伴随着教学实践的增加,对这一论著的体会更加深刻了。

夸美纽斯(1592—1670),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之一,凯洛夫曾称其为“一位深邃而有独立见解的哲学家,也是一位博学而天才的教育家”。

《大教学论》全书框架:

33章,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13章)为“教育通论”,论述教育的基本原理,如人的可教育性、教育目的、教育的社会作用等;第二部分(14-19章)为“教学论”,探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和原则;第三部分(20-25章)为“训育论”,专论教育方法;第四部分(26-33章)为“学校管理”。

这一划分与今天的教育学体系大体相同。

全文35万字。

《大教学论》全面地论述了改革中世纪的旧教育、建立资本主义新教育的主张,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第一次把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完成了教育理论上有史以来的重大变革。

它开创了近代教育理论的先河,成为划时代的巨著。

因此,夸美纽斯被称为近代的“教育巨匠”和“教育理论的始祖”,也有人称他是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育对社会的作用,认为“教育与国家的改良在于青年得到合适的教导。

”他希望通过教育,改革社会道德普遍堕落的现象,从而“减少黑暗与倾轧”,得到“光明与和平”。

同时,他也高度肯定了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认为“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他把人的心灵比做园地中的泥土,可以栽种各色花木,结出累累果实。

夸美纽斯尖锐地批评了旧学校的种种弊端,“学校变成了儿童的恐怖场所,变成了他们才智的屠宰场”,提出了教育要适应自然的原则,教育要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即儿童的天性和年龄特征。

他说:

“我们的格言应当是:

凡事都要跟随自然的教导,要按观察能力的发展第次,要使我们的方法依据这种顺序的原则”。

于是,他提出了划分儿童年龄阶段的主张,把0一24岁划成四个阶段,即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春期,每期6年。

夸美纽斯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民主主张,认为“所有男女青年,不论富贵和贫贱,都应该进学校”。

为了实现这一主张,他创制了学校体系,发明了班级授课制,这种主张和体系至今为我们所沿用。

现就读书后做如下几点体会:

一.对于教育力量的坚信

他认为人心如同树木的种子,树木实际已经存在种子里面."我们不必从外面拿什么东西给一个人,我们只须使他的固有的、藏在身内的东西展露出来."这就是说,人有发展的极大可能性,但是这咱可能要靠教育才能变成现实,正如玉石要经过雕琢才能变成饰物,牛马要经过训练才能为人服役一样.人心又如土壤、白纸与蜡,只要园丁当心,土壤可以长出各种赏心悦目的植物.白纸上什么都没有写,但是什么都能写上.蜡能变成各种形式,人脑也是一样,它能接受万物的影像.这就是说由外力加以铸范的.这外力有两种:

环境和教育.但教育可以左右环境的影响.具体到每一个人时,他认为几乎没有教育不好的儿童,他满怀信心地说:

"我们差不多找不出,我们也差不多找不出一块粗糙的木板粗糙到了完全不能刻上什么东西的地步.

咱们的学生正是像夸美纽斯先生所描述的那样,他们并不是“一块晦涩的镜子晦涩到了完全反映不出任何影像的田地”,也不是“一块粗糙的木板粗糙到了完全不能刻上什么东西的地步”。

我们要像园丁一样耐心的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的潜力,挖掘出来这些,鼓励学生,赏识他们。

二.对于教学方法的重视.

夸美纽斯对于旧时学校缺点的体会是很深刻的.他说,旧时学校"教导青年的方法通常都是非常严酷的,以致学校变成了他们的才智的屠场.他自己就是一个不幸的人,是千千万万人中的一个,悲惨地损失了一生一世的最甜美的青春,在教育的小节上面浪费了青春的鲜美的岁月." 所以他决心写出《大教学论》来"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使青年们能够"迅速地,愉快地,彻底地进行学习.因为,既然人是一咱可教的动物,教育的力量又是十分巨大的,可见教育办得不好的原因是教学方法不好,不是人的智力不够,也不是学科太难."世上也没有一座岩石或高塔,高到了在合适的位置放了梯子,或在石上合适的地方凿好了台阶和装上防止跌落的栏杆之后还没有人爬得上去的."固然,"在智慧方面,快乐地加入旅行的人很多,而能登峰造极的人是很少的.但这并不证明人类的心智有什么达不到的目的,只是证明阶梯安排得不好,或是数目不够,有危险,没有修理而已――换句话说,就是方法有困难".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

“咱们的学生基础太差了,什么也学不会……”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好好考虑下自己给他们搭建的梯子或台阶是否合适啊。

这令我想到了咱们学校的教学,以学生的性格,以学生的特点为中心,因材施教。

比如我们的教学改革,教材瘦身等等,不正是沿着这条夸美纽斯之路走吗。

三.对于道德教育的意见.

他认为道德教育是人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当然他所说的道德教育的涵义不可能跟我们所说的一样;但是他所提出的进行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却依旧是正确的.如:

预防,实践,榜样,纪律等.

说的太好了,这和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思路恰恰是不谋而合的,我们的“以刚性的制度和柔性的人性化结合来管理学生”的理念不正是这样的吗?

当然了,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也有它本身的弊端,它是一本宗教色彩很浓厚的书,可以说它就是教化人们对基督教虔诚信仰的一本书,里面很多的观点都有它时代的局限性。

但只要我们抱着批判的继承的方式和方法,我们就能从中学到很多经典的教育教学的理念。

 

教学论读书笔记

《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的代表作,他生活于是1592年到1670年,是一个介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间的时代。

他终生从事教育工作,是一位伟大的教育思想家。

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上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而被推崇为教育学生的哥白尼。

他的教育体系为现代的系统的教育学奠定了始基,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现代教育之父”。

他一生的著作很多,主要的教育学说包括在他的《大教学论》里。

《大教学论》实际上包含了整体教育学的内容,并且奠定了今日分科教学法的基础。

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

《大教学论》它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

书中是这样解释这句话的含义的:

这是一种教起来准有把握,因而准有结果的艺术;并且它又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就是说,它不会使教员感到烦恼,使学生感到厌恶,它能使教员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此外,它又是一种教得彻底、不肤浅、不铺张,却能使人获得真实的知识、高尚的情谊和最深刻的虔信的艺术。

夸美纽斯的这本《大教学论》的主要目的在于:

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并使基督教的社会因此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宁静。

本书全面论述了人的价值、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旧教育的弊端、改革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教学制度、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德育、宗教教育、纪律等。

全书共33章,每一章都谈到一个具体的问题。

既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又有生动的事例。

作者强调了教育的作用和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认为所有的人都应当获得教育;对教学内容,方法及其艺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提出了一套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奠定了教学论的理论基础;系统地制定了分班上课的教学制度。

班级授课制是夸美纽斯对近代教育学最大的贡献之一,在今天已经广泛普及。

在17世纪之前,西欧各国仍普遍采用的个别施教的教学形式,全年不同时间都会招收新学生。

这样使得同一教室内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教师的个别施教使得学生相互干扰,效率不高。

适应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和扩大,参照耶稣会已有的实际教学经验,夸美纽斯从理论上阐明了班级授课制度,开创了新的教学形式,有了划时代的意义。

作者指出:

“我认为,一个教师同时教几百个学生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要紧的;因为,对教师、对学生,这都是一种最有利的制度。

教师看到跟前学生数目愈多,他对于工作的兴趣便愈大;教师自己愈是热忱,他的学生便愈会表现热心。

同样,在学生方面,大群的伴侣不仅可以产生效用,而且也可以产生愉快;因为他们可以互相激励,互相帮助。

”(p139)

“把全体学生分成班级,比如十人一级,每组由一个学生去管理,管理的学生又由上一级的去管理。

”(p140)

在论述班级授课制优越性的基础上,夸美纽斯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教导从每年的一定时间开始。

2)学科的划分要使每年、每月、每周、每日,甚至每小时都有一定的工作,因为这样会使计划好的一切工作易于完成。

3)要使用固定的课本。

4)要用同一的方法去教导。

此外,读过《大教学论》,自然”一词在我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这位“现代教育之父”,以自然中的种种现象通俗易懂地向我们揭示了教育中的诸多原则和规律。

遵循自然法则,教育就会有可喜的结果。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鸟儿孵出小鸟,它绝对不会把卵放到火上,去使它们快些孵出来,而让它们在自然温度下慢慢发展。

后来,鸟儿也并不随意用食物填它的幼鸟,急着让它们快快长大,而是小心地为它们选择食物,按照它们脆弱的消化力所能支持的分量慢慢喂它们。

而教师对于后进生的教育,更应该学习鸟儿孵卵、喂食的方法。

后进生”暂时比一般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加差一些,如果硬是要求他们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完成,出现的结果是,他们一样都不完成。

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应该根据他们能力的大小,单独为他们确定一个阶段的学习目标,他们的进步就会变得明显;然后再确定下阶段的学习目标。

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千万不能心急。

因为“自然不性急,它只慢慢前进

 

From:

两全其美学习网()Url:

《大教学论》有关文献

说明:

《大教学论》,[捷]夸美纽斯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1.关于夸美纽斯:

●(1592—1670),他是近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最伟大的奠基者之一。

●他的代表作《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教学论诞生的标志。

(P244)

●他被推崇为教育学上的哥白尼。

(P244)

●他第一个注意到人民大众的教育问题,并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主张。

(P253)

●他系统地制定了分班上课的教学制度。

(P259)

●在教育史上,他第一次系统阐述了教学的基本原则与规则。

(P259)

2.关于教学论:

教学论是指教学的艺术。

(《致意读者》,P1)

3.关于教学论的宗旨:

我们敢于应许一种“大教学论”,就是一种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这是一种教起来准有把握,因而准有结果的艺术;并且它又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就是说,它不会使教员感到烦恼,或使学生感到厌恶,它能使教员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此外,它又是一种教得彻底、不肤浅、不铺张,却能使人获得真实的知识、高尚的行谊和最深刻的虔信的艺术。

(《致意读者》,P1)

4.关于教学艺术:

描绘艺术中的艺术是一件繁难的工作,需要非凡的批判;不独需要一个人的批判,而且需要许多人的批判;因为没有一个人的眼光能够如此敏锐,使任何问题的大部分不致逃脱他的观察。

(《致意读者》,P2)

5.关于人:

●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

(P1)

●人的终极目标在今生之外。

(P3)

●今生只是永生的预备。

(P7)

●永生的预备有三个阶段:

知道自己(并知万物),管束自己,使自己皈依上帝。

(P10)

6.关于教育中的上帝:

●亚里士多德说:

“人人都有一些关于神的概念,人人都把最高的地位归给神。

”(P20)

●柏拉图也说:

“上帝是至高的善,高于一切存在,高于自然;一切造物都趋向于他。

”(P20)

●《圣经》上说:

“爱好真理的人容易看到真理,寻求真理的人容易发现真理。

它让悟性去见它,凡是在它的门前等候的人都可以不受麻烦就得到它。

”(P22)

●要告诉他们,凡是行为良好,值得站在上帝跟前的人就是加倍幸福的人。

(P173)

●但是生时与上帝相通的人,死后便会到上帝那里去。

(P173)

●《圣经》应该成为基督教学校的第一个字母和最末一个字母。

(P174)

7.关于教育的作用:

●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

(P24)

●有人说,人是一个“可教的动物”,这是一个不坏的定义。

实际上,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P24)

●柏拉图:

“人若受过真正的教育,他就是个最温良、最神圣的生物;但是他若没有受过教育,或者受了错误的教育,他就是一个世间最难驾驭的家伙。

”(P27)

●我们由此可以知道,凡是生而为人的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因为他们既然是人,他们就不应当成为无理性的兽类,不应当变成死板的木头。

(P28)

8.关于教育的早期性:

●人最容易在少年时期去形成,除了这种年龄就不能形成得合适。

(P29)

●最谨慎的办法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去把人形成到合乎智慧的标准。

(P31)

●教育应当从早开始。

(P92)

9.关于学校教育:

●青年人应该受到共同的教育,所以学校是必需的。

(P33)

●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

(P37)

●学校教育应该是普遍的。

(P40)

●所以所罗门所说的关于美丽但是愚蠢的妇女的话,对于有学问而没有德行的人也是适用的,他说:

“妇女美貌而无见识,如同金环带在猪鼻上。

”(P44)

●教育是生活的预备,能在成年以前完成。

(P49)

10.关于教育中的秩序:

●改良学校的基础应当是万物的严谨秩序。

(P60)

●时间的巨流是因什么媒介才这样准确地和连续地分为年、月、日的呢?

没有别的,只是由于苍天的不变的秩序之故。

(P60)

●所以,教学艺术所需要的也不是别的,只不过是要把时间、科目和方法巧妙地加以安排而已。

(P63)

●教导的严谨秩序应当以自然为借鉴,并且必须是不受任何阻碍的。

(P64)

●现在就很明白了,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这是应当、并且只能以自然的作用为借鉴的。

一旦这个原则彻底地被掌握以后,艺术的进行立刻便会同自然的运行一样容易,一样自然。

西塞罗说得很恰切,他说:

“假如我们把自然看做我们的向导,她是决不会把我们领入歧途的。

”他又说:

“在自然的指导之下,迷途是不可能的。

”这是我们的信仰,我们的建议是要经心地注视自然的作用,要去模仿它们。

(P65—66)

11.关于语文学习:

●一切语文都不要从文法去学习,要从合适的作家去学习。

(P79)

●语文的学习,尤其在青年时代,应当和事物的学习联系起来,使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对语文的认识,即我们的对事实的知识和我们表达事实的能力得以同步前进。

因为我们是在形成人,不是形成鹦鹉。

(《大教学论》,[捷]夸美纽斯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P157)

●一切语言通过实践去学比通过规则去学来得容易。

(P159)

12.关于教育的兴趣:

●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

(P92)

●教导的方法应该减轻学习的苦楚,使学生在功课上不受到任何阻碍或耽误他们的进步。

(P92—93)

13.关于教育中的实践性:

●假如教师教授任何事情的时候,同时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告诉学生,学生的工作就会来得轻松些。

(P102)

●只有那些易于指明用途的事情才应教给学生。

(P102)

●对于每门学科,都要考虑它的实用问题,务使不学无用的东西。

(P115)

●凡是学过的东西都应该由一个学生传授给另一个学生,使没有知识不被利用。

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意义之下,我们才能懂得“假如别人不知道你是知道的,你的知识便是无用的”这说法的意思。

(P115)

●有一句话,说:

“教导别人的人就是教导了自己。

”这是很对的,因为不仅时时复习可以把一件事实不灭地铭刻在心灵上,而且“教”的本身对于所教的学科可以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P117)

●凡是应该知道的就必须教。

(P145)

●凡是所教的都应该当做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并有一定用途的去教。

(《大教学论》,[捷]夸美纽斯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P145)

●凡是应当做的都必须从实践去学习。

(《大教学论》,[捷]夸美纽斯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P149)

●师傅并不用理论去耽搁他们的徒弟,而是从早就叫他们去做实际工作;……所以,在学校里面,应该让学生从写字去学写字,从谈话去学谈话,从唱歌去唱歌,从推理去学推理。

这样一来,学校就可以变成一个忙于工作的工场,凡是努力获得了成就的学生就可以体验到一句成语的真理,就是:

“我们同时形成了我们自己,也形成了我们的材料。

”(P149—150)

●昆提利安在多年以前就说过:

“通过教诲,路途是长远而困难的,通过榜样则是短捷而可行的。

”(P150)

●因为德国人有一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他们说:

“良好的领袖就有良好的随从。

”(P150—151)

●忒楞斯的话也很恰当,他说:

“只要你先走,我一定跟上来。

”儿童学习行走、奔跑、谈话与游戏,全是这样从模仿学来的,不要任何艰难的规则。

规则对于悟性像一些荆棘,要懂得它们的意义既需注意,又需能耐,而榜样则是最愚蠢的学生也可以受益的。

没有一个人单靠规则精通过任何语言或艺术;至于通过实践,即使没有教诲,精通也是可能的。

(P151)

●产生一个艺术家的是实践,不是别的。

(P156)

14.关于教学的选择性:

●辛尼加说:

“时间这样的宝贵,却去学习这么多无用的东西,这是何等的疯狂啊。

”所以,无论什么东西不可单因它在学校里有价值去学习,要因它在生活上有用处才可学习,这样,一个学生学得的知识才不至于一出学校,立刻就消失掉了。

(P137)

●凡是所教的都应该坦率地教,不可错综复杂地教。

(P145)

15.关于教学的直观性:

●我们由此可以为教师们找出一条金科玉律。

在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到感官跟前。

一切看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到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到听官的跟前。

气味应当放到嗅官的跟前,尝得出和触得着的东西应当分别放到味官和触官的跟前。

假如有一件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和几种感官去接触。

(P141)

●一个人如果看见过一次人体解剖,较之读完了最详尽的解剖学,可是实际从严没有看见过解剖,对于人体各部分的关系一定知道并记得准确得多。

所以说:

“看就是信。

”(P142)

16.关于教育中的纪律:

●我们不可能谨慎到不让任何恶事得到一个进口,所以,严格的纪律是必须用来制止邪恶的倾向的。

(P169)

●有需要的时候就应当利用责备或惩罚,斥责或鞭挞。

这种惩罚永远应该当场执行,使邪恶刚一出现就可以受到遏抑,或尽可能连根拔除。

(P169)

●波希米亚有一句谚语说:

“学校没有纪律犹如磨盘没有水。

”这是很对的。

因为如果你从磨坊取去了水,磨盘就会停止,同样,如果你从学校取消了纪律,你就是剥夺了它的发动力。

(P198)

●因为纪律不是别的,它只是一种不会失败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来使我们的学者变成真正的学者而已。

(P198)

●严格的纪律不应当在跟学习或文术练习有关的事情方面去用,只能在道德问题遭到危险时用。

(P198)

●凡是想把青年捞入德行的网里的人,他就必须一方面用严酷的办法使之畏惧和恭顺,一方面用温和与情爱的办法去抬高他们。

凡是能够结合这两个极端的教师就是幸福的教师!

凡是能够得到这种教师的孩子就是幸福的孩子!

(P201—202)

●凡是愿意在学校里面求学的人就必须服从学校的纪律。

纪律有三等:

第一,不断的监视,因为我们决不能全然相信孩子们的勤勉与天真。

(难道他们不是亚当的子孙吗?

)我们必须使他们时时处在我们的监督之下。

第二,谴责,凡是越出了正轨的学生都应该通过谴责唤回理性服从的大道。

最后,惩罚,如果劝告没有效力就必须惩罚。

不过,一切纪律都必须谨慎地施用,除了诱导学生完全做好工作以外,没有别种目的。

(P234)

 

与卢梭对儿童的年龄分段不同,他将儿童的全部期间分为四个阶段,即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学校应给出的教育依次对应为母亲的膝前、母语学校、拉丁语学校或高等学校、大学与旅行,这与现在我国教育的年龄分层大体相似,由此可见夸美纽斯对教育看法之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