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文明演进00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8176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世纪的文明演进0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世纪的文明演进0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世纪的文明演进0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世纪的文明演进0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世纪的文明演进0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20世纪的文明演进00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20世纪的文明演进00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20世纪的文明演进00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20世纪的文明演进00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20世纪的文明演进00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20世纪的文明演进00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20世纪的文明演进00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20世纪的文明演进00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20世纪的文明演进00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20世纪的文明演进00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20世纪的文明演进00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20世纪的文明演进00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20世纪的文明演进00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20世纪的文明演进00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20世纪的文明演进00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世纪的文明演进001.docx

《20世纪的文明演进0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世纪的文明演进001.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世纪的文明演进001.docx

20世纪的文明演进001

20世纪的文明演进

  杨宁一

第一节  概论    20世纪世界历史的时代特征

一、划分20世纪世界历史阶段的标准

      在世界通史的分期中,20世纪世界历史被称为世界现代史。

学习和世界现代史,首先需要从宏观上把握世界现代史的时代特征,把握这一历史时期世界发展的基本走向和主线。

历史阶段的划分,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的。

在史学界,目前主要有几种宏观的历史认识,它们划分历史阶段的标准不同,对世界现代史时代特征的看法也不同。

    一种是五种社会形态更替说。

这种观点认为,人类社会是按照五种社会形态依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应该以社会形态的更替作为划分历史阶段的标准,由此得出结论:

世界现代史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竞争的历史。

    一种是整体世界说。

这种观点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有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由低级向高级的纵向发展规定制约着横向发展。

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是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

从16世纪开始,各地区间逐渐建立越来越起密切的相互联系,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世界成为一个整体。

因此,20世纪的历史是整体世界的历史。

      一种是一元多线史观。

这种观点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围绕以生产力发展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的中轴转动,衡量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客观标志最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人类迄今为止经历了三种形态的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

原始生产力、农业生产力和工业生产力。

在同一生产力阶段可以有不同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存在。

从16世纪开始,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也就是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因此,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历史阶段的划分标准不是惟一的,人们根据认识的需要决定从什么角度以及如何去把握历史,因此也采取了不同的划分历史阶段的标准。

一元多线史观以生产力作为划分历史发展阶段的标准,全面考察人类社会的演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涵盖五种社会形态说和整体世界说涉及的内容。

笔者采用这种历史观,特别是现代化的观点来把握20世纪世界历史。

      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具体地说,这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的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世界历史进程。

现代化研究最早兴起于60年代初的美国,以后逐渐传播,但它长期是作为发展理论而受到重视的。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现代化作为专题研究也一直持续不断。

历史学的现代化理论建立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之上,又不局限于已有的研究,而是把现代化作为观察人类历史发展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20世纪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它继承了工业革命以来的成果,把现代化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而且,原发性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也并没有结束,而是在进一步发展。

二、20世纪与世界现代化进程

20世纪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化在全球范围的展开

    现代化进程最早开始于西欧,并不断向全球扩散,到十九世纪末,经历了四百年的时间。

但是,此时真正走上现代化道路并取得一定成效的国家主要局限在欧洲、北美和东方的日本,处于亚、非、拉地区的绝大多数国家的现代化尚未启动。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

亚、非、拉地区自身现代性因素不充分,完全依靠内部因素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条件尚不成熟,其动力源于对欧美现代化挑战的回应,源于向西方学习挽救民族危亡的愿望。

因此,这些地区和国家的现代化面临着两大障碍:

一是本国竭力维护传统、反对变革的强大的保守势力,二是欧美原发性现代化国家的破坏和阻挠。

欧美现代化的扩散虽然一方面客观上刺激落后国家模仿欧美的现代化,但另一方面现代化扩散是以殖民主义为载体的,殖民统治又阻碍落后国家的独立富强。

对于落后国家来说,建立民族国家是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前提条件。

正是在上述诸多因素的作用下,亚、非、拉地区民族民主运动得以产生并不断发展。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亚、非、拉地区的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是全球现代化进程的产物,以殖民主义为载体的现代化扩散孕育着殖民体系的瓦解。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随着亚、非、拉地区自身现代因素的增强,民族民主运动持续高涨。

在二十世纪上半期,东欧和亚、非、拉一些国家经过艰苦的斗争,取得了民族独立,开始走上现代化道路,其中较有影响的有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和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不过,在这一时期,大多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仍然处于殖民统治之下,现代化的启动仍然举步维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民主运动汹涌澎湃,不仅殖民主义体系彻底瓦解,而且东亚、东南亚、北非和拉丁美洲一些民族资本主义较发达的国家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起现代政治体制。

获得独立的新兴国家无不致力于发展本民族的现代经济,以赶超发达国家为目标。

到二十世纪末,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主动加入或被动卷入了现代化的历史潮流。

这也充分证明了“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必然进程”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二)多种现代化模式的诞生

二十世纪以前的现代化虽然不同国家各具特色,例如从动因的角度分类,西欧被称为原发性内发型的现代化,日本被称为传导性外发性现代化,但这些国家的现代化从社会制度来说,都属于一种模式,即资本主义模式。

二十世纪的现代化彻底打破了资本主义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

首先必须提出的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

尽管如今苏联已经解体,但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必然性和伟大意义是不能否定的。

它在现代化的世界历史进程中具有开创性的划时代的意义。

马克思关于社会演进的理论指出,在生产关系还能够容纳生产力发展的时候,这种生产关系会继续存在。

二十世纪的历史表明,资本主义尚能够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还没有达到生产力必须炸毁生产关系的地步。

那么,十月革命的原因和意义又在哪里呢?

列宁在晚年概括总结十月革命时,说:

“遇到过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时所造成的那种革命形势的人民,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挺身起来斗争”,“这种斗争至少会使他们有一些机会为进一步发展文明争得并不十分寻常的条件”,“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基本条件”,“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追上别国的人民”。

列宁的这段论述对于历史地认识十月革命的意义有着很大的启迪作用。

因此,十月革命不同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客观经济前提尚不成熟的特殊情况下,面临现代化严重受阻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俄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以推进文明进一步发展而进行的一次尝试。

从现代化进程的角度来看考察,我们就可以看出,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它通过在俄国这块土地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在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表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一些落后国家难以按照资本主义模式达到富强的目的,纷纷选择了社会主义模式,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跃出了一国的范围。

作为一种现代化模式的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以社会主义方式推进现代化。

能否把握住这个中心,关系到社会主义模式能否存在下去的根本问题。

遗憾的是,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没有认识到苏联社会主义的特殊性,错误地认为资本主义进入最后灭亡的总危机阶段,改变了列宁时期极其有益的探索,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追求纯粹的社会主义,超越了生产力发展阶段,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最终导致苏联的剧变。

可喜的是,中国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明确了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向,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方针,不断进行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多种现代化模式的诞生还表现在新兴独立国家的探索上。

亚、非、拉地区的大多数国家独立以后,采取了资本主义制度。

但是,它们所走的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完全仿效重复欧美国家,在发展战略、国家干预等许多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形成与原发性现代化国家有很大不同的传导性现代化、或者说赶超型现代化的模式。

其中东亚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社会主义模式和资本主义赶超型模式本身也不是单一的,内部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多种现代化模式的诞生反映出历史发展既是统一的,现代化是必由之路,同时又是多样的,各个民族有必要、也有权利根据本民族的特点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三)现代化进入新的高级阶段

生产力是现代化最根本的动力,也是衡量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化的程度不断提高。

生产力的重大变革也引起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变化。

同时,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社会全方位的适应性变化,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领域。

因此,现代化是生产力推动下的全面社会变革,是一个不断深入的历史进程。

现代化从16世纪开始启动,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诞生了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由此带动了整个社会结构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迁,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将人类文明的进程大大地向前推进。

尽管如此,和20世纪的现代化水平相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也许只能算作现代化进程中的初级阶段。

20世纪现代化呈现出以加速度发展的趋势,它的发展水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学技术经历了两次巨大变革:

第二次和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虽然兴起于19世纪末期,但它的广泛应用和普及是在二十世纪的前三十年,以至有人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奠定了现代人生活的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至今方兴未艾。

当前,又兴起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虽然对它作出全面的论断为时尚早,但它已经显露出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进作用以及对社会生活全面的深刻的影响。

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产生的产业部门主要是煤炭业、钢铁业、纺织业等,进入20世纪后,先是电力、汽车、化工、航空、等部门,后是计算机、航天、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部门兴起,产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再转向技术密集型。

新兴产业取代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增大,成为经济的增长点。

经济结构的变化带动社会结构的变化。

所有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国家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农业人口减少,工业人口和城市人口增加的过程。

由于社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增多,体力劳动者减少,世纪之初为数尚少的所谓的“白领阶层”在扩大,传统的金字塔式社会结构逐渐转向“两头小,中间大”的枣核型结构,中间阶层日益成为社会的主体。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马克思在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曾说过,工业革命创造出的生产力超过了有史以来的生产力的总和。

其实,马克思的这段评价用于20世纪科技革命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更为贴切。

由于社会财富的增加和各国政府普遍采取了有效措施,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美国学者罗斯托提出的现代化发展的后两个阶段“大众消费”和“追求生活质量”正在逐渐变为现实。

政治民主化的深入。

从国家政体上看,专制君主制一个个被推翻,大多数国家采取了民主共和制,即使保留了君主制的国家也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

从民主制的内容来看,尽管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有很大区别,但不论在哪类国家中,民主的内涵和享有者范围都显著扩大。

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更新。

人们越来越多地从宗教愚昧中解放出来,运用理智和科学进行思考,人的独立性和权利日益受到尊重。

传统的家族家庭逐渐解体,社会生活出现同质化的趋向,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不断增大。

无庸讳言,20世纪世界现代化的进程并不平衡。

现代化兴起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绝大多数首先产生于欧美原发性国家,然后逐步向外扩散。

20世纪现代化的进程也不例外,欧美国家的现代化居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前列。

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说,先进国家向落后国家展示的是后者的前景,因此,后进国家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

但是在另一方面,欧美国家的现代化是原发性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原发性现代化的许多特征并不适用于后发现代化,资本主义现代化也只是现代化的一种模式,本身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固有矛盾。

因此,后发现代化国家只能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开创适合本国情况的现代化道路。

(四)现代化带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横向表现。

在二十世纪上半期,整体世界虽然已经形成,但仍然属于自发阶段,人们还没有自觉地认识到它的存在及其重要性,更没有采取顺应整体世界形成的措施。

两次世界大战和三十年代大危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是违背整体世界发展规律所造成的恶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二十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诞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制度化。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紧密。

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整体世界的发展更加迅猛,全球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二十世纪整体世界的发展首先表现在经济的全球化,资本、商品、技术、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日益频繁,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增多。

同时,在国际政治中呈现出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趋势,随着殖民体系的崩溃,民族自决权由理论变为现实,民族国家成为国际关系中的相互平等的主体,少数大国主宰世界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

不同文化越出民族的范围接触交流,相互吸收融合。

整体世界的发展也带来了资源、环境、战争与和平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协商解决。

但是,由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居于世界前列,在整体世界居于主导地位,由此形成了不合理、不平等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交往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

这种状况阻碍了整体世界的发展,也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的进展,必须予以改变。

第二节现代化转型期的动荡与革命

一、    第二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生产力的发展带动的,生产力的突破性发展会带动现代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使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历史大转变呈现出不同的阶段。

上个世纪之交,人类社会正处于这样一个现代化转型时期。

19世纪后期,第二次科技革命兴起,生产力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与第一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二次科技革命是以科学革命为前提的,科学研究所处的社会地位由社会经济生活的边缘一跃而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研究工作也由个别人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的活动转变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职业,由此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的科学发现,使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大大加深。

科学探求的是物质世界的原理,科学成果的大量产生为技术的发明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技术的创新摆脱了在黑暗中的摸索,进入了按照原理主动创新的阶段,大大加快了技术创新的步伐,扩大了技术创新的范围,从而为生产力提供了无限发展的可能性。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大多数成果都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取得的。

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兴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

    

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新兴工业的兴起又带动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建立的产业部门基本上属于劳动密集型,如纺织工业、煤炭工业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不同,属于资本密集型,只有具备雄厚资金、具有相当规模的大型企业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因此企业向大型化发展。

到19世纪中期,企业基本上归个人资本所有,所有者也是管理者。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企业的组织形式逐渐脱出了个人资本的范围,股份公司越来越多,所有权和管理权开始发生分离。

这有利于吸收资本,也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

激烈的竞争也促进了企业的合并,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生产中科技含量的提高和企业的大型化迫切需要合理地调配企业内部资源,由此又引起管理革命,标准化和流水线逐渐普及推广。

这就使得企业内部资源得到优化组合,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促进了批量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商品价格。

由此可见,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和管理革命既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生产力的突破性发展引起社会的变迁。

首先,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改变。

在经济中,工业的比重普遍超过了农业,而工业中技术性强的新兴工业部门的比重逐渐增加。

由此,工业人口和城市人口也第一次超过了农业人口,工人阶级人数空前增加,成为任何人无法忽视的社会力量。

同时,技术工人、管理人员、自由职业者等组成的新中间阶层在19世纪中期的英国只有7~8万人,占劳动人口的0.8%,而到19世界末,它们开始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

    

其次,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

生产力的巨大发展需要更广阔的市场,经济增长创造的财富也需要新的投资场所。

19世纪末期,近代以来以殖民扩张为载体的世界经济呈现出加速的趋势,到世纪之交,世界领土瓜分完毕,所有民族都被卷入世界市场之中,完成了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

在全球范围内,现代化的发展并不平衡。

真正走上现代化道路并进入现代化新阶段的只有少数欧美国家和亚洲的日本。

这些国家的现代化是资本主义模式的现代化,随着垄断资本的形成,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在这些国家中,工业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另一方面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全面的适应性社会变革没有及时进行,引起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加剧。

这主要表现垄断组织内部生产组织性加强,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使得整个社会无政府盲目生产加剧,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力极大提高,创造出的巨大财富没有得到合理的分配,贫富悬殊更加严重,使得阶级矛盾尖锐。

在劳动者中,以工人阶级为主的现代阶级人数增加,长期处于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毫无权利工人阶级掀起了解放斗争的新高潮。

这是现代化转型期剧烈动荡的内部原因。

这些国家又分为两种类型。

英国、法国、美国属于原发性现代化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比较平衡,农业社会的传统因素逐步得到清除。

在长期现代化过程中,工业生产力的增长自发地带动了农业的现代化改造,政治上也确立了民主制,自由民主思想比较普及。

这类国家所面临的主要是现代化转型的问题。

德国、俄国、日本属于传导型现代化国家,赶超原发性国家、富国强兵是推进现代化的目标,造成现代化集中于工业化,农业中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政治上实行的是专制制度,传统文化根深蒂固。

因此,德、俄、日三国不仅要解决原发性现代化国家所面临的现代化转型期的问题,而且还存在着传统与现代的冲突,需要进一步清除传统因素,全面推进现代化。

所以这种类型国家的动荡要激烈得多。

与欧美、日本相比,亚、非、拉广大地区尚未真正走上现代化道路,处于世界体系的边缘地区。

在受到西方殖民主义侵略的时候,这些国家的内部还没有积累起足够的能够启动现代化的因素,传统社会被现代社会打败。

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民族民主运动兴起。

在亚、非、拉地区,由于自身社会发展水平不同,西方殖民侵略所带来的现代因素的深入程度不同,民族民主运动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中国、印度、北非的埃及等国家在西方的刺激下,已经产生了现代民族工业,诞生了现代阶级。

中亚地区的伊朗、阿富汗的社会经济尚处于农业社会阶段,没有现代经济。

非洲大部分地区还处于部落阶段。

这些国家绝大多数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势力范围。

拉丁美洲国家虽然经过独立战争,到19世纪初期基本独立,但国内大土地所有制盛行,经济上受到西方国家的控制。

总体上看,亚、非、拉国家还没有进入现代社会,需要在取得民族独立的基础上,对国内进行全面的改革,才能走上现代化道路。

这预示着亚、非、拉地区的现代化还需要经过艰苦的斗争和努力。

纵向的现代化已经经历了四百年的历史,而横向现代化所形成的整体世界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它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应该如何去适应它,是人类面临的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问题。

二十世纪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就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进行的。

二、现代化的三种基本模式的形成

二十世纪上半期,现代化转型期的不适应以及由它引发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剧,造成了剧烈的动荡,战争、革命和危机交织在一起。

正是在这种动荡中,实现了适应性调整,取得了现代化的突破性进展,奠定了当代世界现代化全面稳定发展的基础。

    现代化的突破性进展首先表现为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俄国作为传导型的现代化国家,以资本主义作为模式,从1861年农奴制改革开始大规模向现代国家转变。

沙俄政府大力推进工业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到二十世纪初,俄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部门中也出现了垄断组织。

但是,从整体上看,俄国的现代化发展不平衡,不仅工业水平仍然远远低于西欧国家,而且其他方面的现代化进展严重滞后。

在整个经济中,工业的比重较小,俄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国,农业中保留着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政治上实行沙皇专制统治。

这种现代化发展的不平衡正是当时传导型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特点。

这种不平衡严重阻碍现代化的进一步,使得社会经济几乎处于停滞,广大人民生活极端痛苦,专制统治又使人们失去了改革的希望,社会矛盾尖锐,导致1905年革命。

在革命中,沙皇政府被迫让步,同意成立杜马,进行改革。

但革命高潮过后召开的杜马形同虚设,农村中进行的土地改革也极其有限,根本无法缓解更无法根本解决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因此,俄国存在着复杂的社会矛盾,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矛盾、资本主义本身包含的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交织在一起。

虽然俄国已经拥有了一定数量的工人阶级,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但是俄国的资本主义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或者说还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它所面临的任务是如何进一步清除现代化发展的障碍,也就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所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更加深了俄国已有的矛盾,由此爆发了1917年二月革命,沙皇政府被推翻。

二月革命后建立的临时政府反对进行土地改革和实行工人群众要求的八小时工作制,坚持进行帝国主义战争,没有能够满足俄国人民“和平、土地、面包”的要求,也没有能够完成推进现代化的任务。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列宁提出了“四月提纲”,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

列宁虽然认为世界已经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前夜”,但是他清醒地看到俄国的落后。

他指出,只要绝大多数居民还没有觉悟到必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政党就决不能提出“实行”社会主义的目的。

因此,“四月提纲”规划的具体政策中没有直接提出建立公有制等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容,而是限于土地改革、银行国有化、工人监督企业、退出帝国主义战争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也就是说,布尔什维克党向人民群众表明,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实现他们的要求。

因此,布尔什维克党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比较谨慎,采取的政策基本上只限于“四月提纲的内容。

但是国内战争时期,布尔什维克党改变了十月革命后初期的谨慎做法,企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结果在内战结束后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事实表明,在俄国还不存在着彻底取消资本主义和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条件。

苏俄迅速实施了新经济政策,不再盲目追求纯粹的社会主义,而是根据俄国落后的实际情况,允许资本主义的存在,允许农民个体经济的存在,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新经济政策为苏俄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十月革命的全过程和苏俄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可以看出,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传导型现代化以资本主义模式难以顺利进行的情况下发生的,是要以社会主义方式去清除资本主义模式下没有清除的俄国现代化的阻碍。

列宁在实践中也正是这样做的。

所以,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就在于它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创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开创了一条崭新的现代化道路。

     

虽然列宁没有来得及对俄国特殊类型的社会主义作出全面的总结概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