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阶级意识》对马克思哲学本真性的阐发.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8398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与阶级意识》对马克思哲学本真性的阐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历史与阶级意识》对马克思哲学本真性的阐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历史与阶级意识》对马克思哲学本真性的阐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历史与阶级意识》对马克思哲学本真性的阐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历史与阶级意识》对马克思哲学本真性的阐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历史与阶级意识》对马克思哲学本真性的阐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历史与阶级意识》对马克思哲学本真性的阐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历史与阶级意识》对马克思哲学本真性的阐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历史与阶级意识》对马克思哲学本真性的阐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历史与阶级意识》对马克思哲学本真性的阐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历史与阶级意识》对马克思哲学本真性的阐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历史与阶级意识》对马克思哲学本真性的阐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历史与阶级意识》对马克思哲学本真性的阐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历史与阶级意识》对马克思哲学本真性的阐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历史与阶级意识》对马克思哲学本真性的阐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与阶级意识》对马克思哲学本真性的阐发.docx

《《历史与阶级意识》对马克思哲学本真性的阐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与阶级意识》对马克思哲学本真性的阐发.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与阶级意识》对马克思哲学本真性的阐发.docx

《历史与阶级意识》对马克思哲学本真性的阐发

内在于历史的具体的总体性

 ——《历史与阶级意识》对马克思哲学本真性的阐发

作者:

罗骞

虽然我们可以忘掉总体性,但我们可以肯定它是不会忘掉我们的。

——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小引

面对感性活动世界日益总体化的存在,为什么有人从唯名论的立场宣布总体是虚伪的,而有人又激昂地要向总体开战?

在反对总体性宏大叙事的旗号下,兴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它把对未来历史的构想作为尘世的天堂来批判,从而在抽象的否定中达成了与实在的共谋。

辩证的充满历史感的现实性演变成了纯粹当下性的共时切面。

总体性范畴在方法论上被漫画为绝对的抽象,同时又要对噩梦般的现实暴政承担思想责任。

如果真像青年卢卡奇指认的那样,具体的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那我们很容易发现,它正遭受着内部的微妙蚕食和外来的猛烈攻击。

这一切在学理与政治的纠缠中变得异常复杂。

积极的学术探讨甚至非反思地掩盖着历史行动的失败主义情绪,简单地转化为一种毫无原则的归罪意识,而一些对马克思主义当代性惊慌失措的阐发又变成了对西方思想(现代甚至是所谓的后现代思想)非反思的偷运。

由此,我们面对着两个基本的问题:

如何总体性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

 

在这里,作为方法论前提,首先需要简单地提及释义学问题。

固然,有多少读者就有多少种对马克思的理解,但并不是所有的理解都能成为“主义”,也不是所有的主义都能成为历史性的,否定文本意义的客观性是不客观的。

一种真正历史性的思想体系,其生命就在于自在性与他在性在历史中不断地相互激荡,历史是其生命的土壤。

这是释义学问题,也是文本的存在论问题。

释义学不应该毁身于相对主义的迷茫之中,而是在历史性中,从而也就是在主客体辩证法中确定和理解文本意义的客观性。

客观性和主体性不是相互外在的范畴。

主体性(而不是主观性)具有某种历史的深度。

释义学并不是一种“黑箱”理论,相反它突出地要求阅读中前提性的反思和清理,澄明文本和阅读者各自的历史处境,在时间性中获得意义,而不是主张“怎么都行”:

因此,问题从来不在于相对,而在于相对主义——相对的绝对化,从而主体性被主观性篡夺地位。

我们的任务不是要在此全面地论及解释学,而是通过这种简单的提示表明,被拙劣地甚至恶意地理解的解释学立场不能为任何一种拙劣的、恶意的阅读辩护。

由于马克思的文本被广泛地、甚至是太随意地阅读,指出这一点不是没有必要的。

一般地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实践哲学,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这并不成问题。

问题只在于是被怎样理解的实践,语词是在确定的使用中确定其意义的。

因此实践完全可能成为宿命论和唯意志论的共同立场,现实的历史正是如此。

实践如何同实证、同实用区别开来?

如何同一般意义的活动、行为区别开来?

亦即是说作为哲学范畴的实践如何能被哲学地理解?

马克思主义坚持一种具体的总体性,在实践中,从而在主客体辩证的历史关系中来理解、把握整个社会历史性的存在,当然不只是社会历史的存在。

以此马克思总体上地实现了对整个古典哲学的超越。

然而,对这一超越尚需全面的澄清和揭示。

马克思所开拓出的全新的哲学视野凝练地体现为天才的《关于费尔巴哈提纲》。

提纲第一条指出: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

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对于存在,只能在作为感性活动的实践中总体性地理解,片面地夸大客体的方面或主体方面为抽象的绝对,都只能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非历史的思辨,不论它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凡是抽象地主张某种绝对第一性存在的地方,总是要抽象地设想出与之相对的存在,由此构成一种难以贯穿的对立。

笛卡尔如此、康德如此、费希特如此、黑格尔也是如此,如何调节两种存在之间的关系就成了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主题,由此才产生了“道成肉身”和笛卡儿的“松果体”这类怪物。

抽象的一元论同通常所说的二元论分享着相同的逻辑,即一种非历史的抽象主义,寻找第一因,寻找不需生成的作为起点的起点,这本来就是“上帝”观念的内在含意。

不论这个披上新装的上帝是以物质还是以精神的名义进行统治,抑或是二者的笛卡尔式的联盟。

马克思正式实现了对这种新式的神话统治的摧毁。

他既不是一般地、抽象地支持未被触动的感性存在(自然、物质),也不是无原则地主张一种“人类主体冲动”(精神、自我),真正的实践观既不偶像化客体,同样不偶像化主体,主体与客体分离(不论是二元论还是一种抽象的一元论)从来都不是马克思的观点,在一定的意义上也不是《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的观点。

相反,卢卡奇是在历史辩证法,从而是在主客体辩证法的立场上,在特定历史处境中反对影响十分巨大的片面坚持“疆硬事实性”的科学主义,反对抽象的一元论和二元论,进而反对主客体分离为基础的反映论,坚持一种“总体性的革命辩证法”,即实践辩证法,将具体的总体性标示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人们后来对青年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的批判,从而卢卡奇一定程度上的自我批判往往是一种政治行动失败情绪无意识地引发的归罪论,而不是真正站在思想高度上的反思。

事实上,实践的成功与失败同理论的真理性之间从来都不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当政治家赢得时代的同时,思想家往往因失去时代而赢得历史。

相反,如果庸常的实践披上深刻的理论外衣,其成功与失败将同样粗暴地强奸理论,此时,理论与实践之间仍然只存在一种简单的宣称关系。

卢卡奇说:

“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因而也就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具体存在的自然及作为认识形式的自然范畴都是为历史和社会所中介的。

在历史和社会之外的“自然”只能是认识上的抽象,是近代哲学物质范畴的化身。

它只能是作为现代哲学前提性的背景而存在,而不能作为基本特征。

没有人能离开空气而存在,但人们从来不会将空气作为人的属人的需要。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具有一种存在论的话,其根基并不在于抽象地坚持自然对社会存在的基础性和先在性,而在于自然范畴得到社会的、历史的具体理解,在“实践”范畴中得到理解,在“人化自然”和“自然的人化”中得到理解。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说“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

……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只有那种自然地理解自然,“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的做法才是真正地“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

”“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的自然观时说:

“先于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其中的自然界,这是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来说也不存在的自然界。

”卢卡奇说“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时,他真正地坚持了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不是把自然从总体性中排除出去,从而导致其总体性脱离了马克思具体的总体性的轨道。

相反,正是他将自然放在主客体辩证法的总体性中来理解,从而克服了那种抽象的“非人”的自然概念,使其真正具备了“具体性”,成为历史的、社会的范畴。

马克思的“历史主义”,并不仅仅只是一种社会历史哲学,而是说互解的历史与实践成了其根本的视域,他的存在论奠基于一种历史视野的基础之上,而不再是一种抽象的形而上学本体论。

唯有如此,卢卡奇才有理由说:

“我试图对辩证法的真正本质和运动作出描绘,这会导致一种真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存在本体论”。

由此超越抽象的物质本体或精神本体,将社会历史作为“存在”来理解,将“存在”社会历史性地理解。

自然为社会中介的时候,难道社会不也为自然中介吗?

而有一些学者却认为卢卡奇忽视了后者。

中介性乃是现实和存在自身的规定,“中介的范畴作为克服经验的纯直接性的方法论杠杆不是什么从外部(主观地)被放到客体里去的东西,不是价值判断,或和它们的存在相对立的应该,而是它们自己的客观具体的结构本身的显现。

”没有“社会中介”的范畴,自然及其生成只能陷入不可理解的黑暗之中,并且抽象地表现为一种不被触动的、必然的规律性,一种自在的联系。

这恰好是一切形而上学观念下的辩证法的含义。

形而上学与辩证法不是对立的范畴,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的本质特征,而是一切形态的辩证法的共同特征。

唯有如此,从黑格尔到马克思才不只是一种外在的颠倒,否则,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成了费尔巴哈与黑格尔的机械相加,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就不能得到揭示。

马克思深遂的哲学就成了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来看问题,来看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种方法论,这是一种比常识还常识的常识化,由此辩证法才变成了“变戏法”。

当人们试图将常识哲学化时,哲学也就沦落为侨装了的常识。

“麦粒—麦株—麦粒”之间真有辩证法吗?

它岂不只是一种封闭的自在关系,一种必然的因果关联?

辩证法难道就是对这种自在关系的直观?

如果真是这样,马克思的哲学也就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现实、感性,“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事实上,马克思的辩证法不是一般地看到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而是在实践,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历史处境中理解联系和发展,理解关系范畴,理解存在本身。

如此,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之间的抽象对立以及消解这种对立的努力从根本上失去了意义。

如果没有了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辩证联系,“辩证方法就不再是革命的方法,不管如何想(终归是妄想)保持‘流动的’概念。

”卢卡奇说,如果摈弃或者抹杀主客体辩证法,历史就变得无法了解。

同样的,如果没有了历史,辩证法本身也就变得无法了解,它就只剩下对“必然如此”的现实性的直观。

实践才是真正的中介范畴。

在现代思想的语境下,真正本质的问题只能是思想、精神如何影响自然,走进历史。

那种试图在反人类中心主义的旗号下,重返一种自在自然的神秘性则是虚妄的。

问题只能是人的问题。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应该包含着一种“与天地参”的主体性,而不是一种混沌的同一。

重返中国的传统哲学,不论是老庄、禅学,还是儒家,企图实现传统的“天人合一”同“主体死亡”的后现代主义结盟,存在着一种巨大的危险,尤其是在某些人那里将它们提高到应对全球环境恶化和民族精神认同原则高度的时候。

没有了“实践”、“历史”的辩证法,马克思与黑格尔就是无差异的同一。

黑格尔将具体的、活生生的存在问题普遍逻辑地抽象化,就不可能得到彻底的批判(像马克思实际上已经做到的那样)。

卢卡奇晚年在《社会存在本体论导论》中仍然坚持批评恩格斯“不只是忽略了对存在关系逻辑化的必要批判,而且甚至有这种必然徒劳的企图,即通过从自然、社会和哲学中所列举的例子,来证明黑格尔的结构是可信的。

”在黑格尔那里,在辩证法的最核心之处一种反辩证法的原则占了优势,即那种主要在代数上把负数乘负数当作正数的传统逻辑。

如果马克思的辩证法是这种黑格尔意义上的辩证法,那么马克思的存在论与其辩证法就成了两种外在的东西的结合,从而是一种可分离的结合。

辩证法就成了自然科学意义上的规律性和联系概念,这样,对象始终表现为未被干扰的自在,思想就只是一种直观。

卢卡奇敏锐地发现这正是一切宿命论的认识根源,从而是当时流行的唯科学主义的认识根源,在那里“历史的对象表现为不变的、永恒的自然规律的对象。

历史被按照形式主义僵化了,这种形式主义不可能按照社会历史结构的真正本质把它们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被推离了历史理解的真正起源,并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隔绝了起来。

”这样,不仅自然,而且历史本身都失却了历史性,它至多是看不见的手和“理性的狡计”罢了。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对这种机械宿命论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即使在过度自我批判的新版序言中,他也认为这种抗议不是完全错误的。

其实,我们在《社会存在本体论导论》中仍然可见他对这一重要观点的坚持,他说:

“只有当马克思的本体论能够按照马克思当初的设想把历史性作为任何存在认识的基础时,只有当承认确定的、可证实的最终统一的所有存在原则并且因此而正确地把握各个存在领域之间的深刻差异时,‘自然辩证法’才不再表现为自然与社会的一种千篇一律的等同主义,这种等同主义常常以各种方式歪曲存在(社会存在与自然存在),而是作为以范畴形式理解的社会存在的史前史。

”以历史性作为基础的存在论,本质上是社会地理解自然,同时也自然地理解社会,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差异的消除。

“因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说来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说来作为人的存在,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所以,关于某种异己的存在物,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的问题,即包含着对自然界和人非实在性的承认问题,在实践上已经成为不可能了。

”所以马克思才说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是人与人的关系的反映。

表面上看来,卢卡奇在这里不像《历史与阶级意识》中那样根本反对自然辩证法的概念,但事实上他是将“自然辩证法”看作是“以范畴形式理解的社会存在的史前史”,而不是具体的、感性活动中实际存在的自然,不是马克思存在论中的自然。

在此被承认的自然辩证法只等同于一般的因果性、规律性、必然性概念。

而社会历史性的本质特征恰恰在于内在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目的性,不论客体是自然的客体还是社会历史客体,都因此而失去了纯自在的性质。

将目的性(从而也就是将人的感性实践活动本身)纳入对存在的理解,存在就不再是观念的抽象——物质、自然或精神(进而上帝),而是具体的、在人类的历史中生成或消亡着的鲜活的辩证总体。

作为哲学之基础的存在论也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视野。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的导言中说任何一种认识论都假定着一种存在论,反之亦然。

近代整个认识论的哲学主题及其困境都源于存在论上的抽象主义,不能将存在作为历史中的具体总体来理解。

一旦存在论达到了历史主义高度,认识论上的困境就不再作为困境而存在。

“外部”与“内部”之间的鸿沟乃是通过一种纯粹的抽象构筑起来的,不变的认识主体,从而不变的认识对象之间才保持着一成不变的僵硬对立。

但是,正如卢卡奇所说,只有历史的生存才真正地消除了事物和事物概念的真实的独立性及因此而造成的僵硬对立,它“迫使这种认识不让这种因素坚持其纯粹具体的独立性,而是把它们放到历史世界的具体的总体,放到具体的总的历史过程本身之中去,只有这样,认识才成为可能。

”也只有这样,认识论才获得了全新的意义,它不仅克服了一切形式的怀疑论、不可知论和折衷主义,也克服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基础上的抽象的同一哲学。

“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能动和受动,只是在社会状态中才失去它们彼此之间的对立,并从而失去它们作为这样的对立物的存在。

”当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物质与精神、个人与环境在社会历史中,从而在实践中得到总体性地理解的时候,问题的提出就走出了纯认识论范围,它们在认识论上的对立也就失去了意义。

科西克在《具体的辩证法》中说:

“实在最初不是作为直觉、研究和推论的对象(与它相反相成的另一极是存在于世界之外的超越世界的抽象认识主体),而是作为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界域呈现在他面前,这个界域构成实在的直接实践的直觉的基础。

”作为“界域”它就失去了纯客观,或纯主观的性质,它作为实践活动的结果,同时也作为实践的前提在历史中不断地变化和生成,抽象的第一性和二元论失去了基础。

因此“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就不是说它们是互相‘符合’,互相‘反映’,它们是互相‘平行’或互相‘叠合’的(所有这些说法都以隐蔽的形式包含着僵硬的二重性思想)。

它们的同一在于它们都是同一个现实的和历史的辩证过程的环节。

”认识论问题的解决根本就不必再借用某种“先验”的原则,寻找一种非历史的条件,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条件都回到了历史地实践着的人本身。

“实践”对认识论问题的解决,乃是因为它成了一种新的存在论的根基。

将实践作为认识的环节(前提、动力、标准),如果不理解在其基础上发动的存在论(或本体论)革命,势必退回到抽象的认识论路向上去。

认识的辩证法越是被强调,越将变为非辩证的游戏。

恩格斯诉诸于实践中认识的无限进展来反对康德的不可知的“自在之物”,而事实上“自在之物”恰好是诉诸于“无限进展”来反对不可知论,为认识论奠基。

“自在之物”并非“尚未认识之物”,其抽象的不可知性是对人之认识“有限性”和“无限性”的抽象。

卢卡奇在新版序言中说:

“恩格斯想用实践来驳倒康德的‘自在之物’,这是正确的。

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实践必须超越上述那种直接性,并且在继续实践的同时,发展成为一种内容广泛的实践。

”亦即是说,要真正地驳倒康德的‘自在之物’,实践就不能是一种抽象的直接性,而要得到一种总体性的、主客体辩证法的,从而是哲学的理解。

当传统的认识论问题得到如此解决的时候,一系列重要的范畴,尤其是主体和客体的范畴也就相应地从认识论路线的框架中解放出来。

因为,在主客体辩证法中总体性地理解存在,必然意味着主体和客体也将在历史性中总体性地得到理解。

“总体的观点不仅规定对象,而且也规定认识主体。

”认识的对象和认识的主体首先作为社会历史总体中的存在论范畴来理解,作为实践中的存在来理解,而不再是一种认识论上的抽象规定——先验对象或先验自我(康德意义上的范畴)。

主体和客体作为历史地生成的、感性活动的存在,不是不变的“在者”,不是抽象的存在物,而是海德格尔意义上的“how”,其生存论意义上的“being”(当然,这并不意味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直接同一)。

脱离了这种存在论的视野,主体将重新成为“上帝”或者“绝对精神”,失去其历史性。

当然,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的主体范畴不仅是作为哲学、而主要是作为政治哲学范畴提出的。

他说:

“在现代社会中,唯有诸阶级才提出作为主体的总体的这种观点。

”因为在他看来,只有作为总体的阶级才能在实践中冲破社会现实,并在这种现实的总体中把它加以改变。

而作为总体的阶级就是达到自我意识从而达到总体性意识的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作为社会思想的主体,一下子打破了无所作为的困境,即由纯规律的宿命论和纯意向的伦理学造成的困境。

到这里我们发现了一次巨大的跳跃,或者说连接,哲学成为政治学。

这种成为是建设性的吗?

作为总体的无产阶级意识是否已经成为历史事实,或者曾经在特定的历史中是历史事实?

事实上,这一跳跃在一定程度上危及了作为哲学普遍范畴的主体,革命主体并不能等同于实践中的历史主体,主客体辩证法中的主体性应该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政治是人现实的生活,但人生活的现实并不就是政治。

审美的、伦理的因素,也同样历史地构成主体性,因此主体性的成熟并不只是政治上的自觉。

否则被夸张地激活的政治意识及其实践会成为现实的灾难。

在这个意义上,张一兵指称卢卡奇的主体性为“集合性元主体逻辑”是十分深刻的。

正如伊格尔顿在批评卢卡奇时说的,实际上并非所有的“阶级意识”都那样纯粹和统一:

也许最好把意识形态看作斗争和谈判的场地,而不是内在于阶级的总体上同一的世界观。

同时卢卡奇也过于看重了意识形态对政治的作用,而事实上“意识形态可能是政治统治不可或缺的部分,但肯定不是获得统治过程中最要紧的东西,政治统治更多地是一个物质技术问题。

”当然这决不意味着要从马克思的身上清洗掉政治的向度,问题在于对于“中介”范畴的强调,历史性的强调。

唯有如此,主体范畴才能在关系中理解,作为历史中形成的主体间的关系来理解。

而不是主要从意识形态和政治上得到理解,这也就是哈贝马斯交往伦理学的理论生长点之一。

的确如新版序言所说的那样,由于没有区分一般意义上的对象化和异化(像马克思在1844年手稿中那样),对异化现象的批判和克服有时混同于对对象性的扬弃,同一因此变成了一种无差异的同一,历史和时间都终结了。

这一黑格尔的因素渗透到了作为总体的无产阶级意识这一概念中,主客体的同一成了一种思辨的抽象。

无产阶级及其运动承担了历史主体的过分沉重的任务。

尽管卢卡奇力图赋予其历史性,但政治的行动主义驱走了理论的严瑾。

“将无产阶级看作真正人类历史的同一的主体-客体并不是一种克服唯心主义体系的唯物主义实现,而是一种想比黑格尔更加黑格尔的尝试,是大胆地凌驾于一切现实之上,在客观上试图超越大师本身。

”从历史出发却完全走向了历史的对面。

人们对卢卡奇,从而卢卡奇对自己的这一批判是击中要害的。

问题是由此出发人们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导致对历史主体概念的否定,并且全面地宣布主体的死亡,全面地否定总体性的范畴。

认为它是毫无客观性的主体强暴的辩证法,实质是一种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支配和奴役关系的写照!

等等,有的人攻击马克思的“总体性”,也有的人从马克思身上洗掉“总体性”,为他的纯洁辩护,这也许仍然只是一场思辨的理论闹剧,而它恰好是因为马克思没有能真正的到场:

他有时被打扮成近代形而上学的代表来批判,有时又作为弥撒亚主义的尘世代言人……

毫无疑问,总体性的范畴导源于近代哲学认识论上的同一性,因此它往往被现代反形而上学的批评者还原为绝对的同一性或单一性,由此构成了与“相对”、“具体”、“差异”、“他者”的对立,并且成为现实中“专制”、“独裁”、“暴政”、“奴役”的思想根源。

于是,向总体性开战就成了现时代的英雄和先锋。

但是,如果说当代哲学要打击抽象的总体,在反对抽象形而上学的马克思、孔德、克尔凯廓尔身后,他们只是与想象的风车作战;如果说他们要批判内在于历史的具体的总体,那他只能是与现实共谋,无意识地坚持绝对的具体只能臣服于现实的总体,绝对的否定、绝对的批判都只能是一种游戏的“语言”,夸张的激进姿态成为实质上的犬儒主义,实在的总体却在暗处威然不动。

“不寻求总体性正是不正视资本主义的代码。

但是,一种对总体性的怀疑,不论是左的还是右的,通常都完全是假冒的,它通常转化成为意味着对某些总体性的怀疑和对其他种类的总体性的热情认可。

”但是,真正的任务却不只在于指出这种对总体性假冒的怀疑,而在于探寻它的存在的根源,它并不是某种主观的任性,而真正地是存在的反映。

所以,“辩证法不允许我们停留在简单地断定这种意识的‘虚假性’,停留在把真和假绝对地对立起来,而是要求我们把这种‘虚假的’意识当作它在其中起作用的那个历史过程的一个因素,当作它在其中起作用的那个历史过程的一个阶段,加以具体的研究。

”这是马克思从而也是卢卡奇始终坚持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就是运用这一原则的典范。

他深刻地指出,“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

卢卡奇认为近代批判哲学是从意识的物化结构中产生出来的,于是物化存在与物化意识(即卢卡奇所谓的“资产阶级思想的二律背反”)就有了一种内在的同一性。

当商品价值通过抽象确立起了普遍同一的时候,相应地个体也因此而成了孤立的、原子式的个人,抽象的同一和抽象的具体构成了物化(异化)存在的内在环节,因此,一般地用具体性来反对总体性,或用总体性来反对具体性都只是一种外在的颠倒。

作为历史的辩证法,具体的总体性真正实现了对这两种抽象方法的超越。

当马克思主义用“具体”来反对“抽象”的时候,它是与历史相联系的具体,是作为过程和总体环节中的具体,而不是抽象的个体,绝对的“他者”;当他用总体来反对具体时,他反对的是抽象的具体,而主张一种多样的、生存中的总体;当他谈到总体的人的解放的时候,并不是诉诸于人的抽象的不变本质,而是人的全面发展,是自由人的联合。

在马克思看来,国家、私有财产将人的存在化为抽象,同时它们成为抽象的人的产物,而不是具体的人的现实。

共产主义作为人的现实,并不是对现存社会的抽象批判,不是用一种抽象的同一来反对抽象的具体,而是将“过去的生产和交往所产生的条件看作无机的条件”,将自主生活的桎梏变成自主生活的条件,从而就像《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那样“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