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S设置硬盘分区系统安装备份全程图解.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8458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8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BIOS设置硬盘分区系统安装备份全程图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BIOS设置硬盘分区系统安装备份全程图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BIOS设置硬盘分区系统安装备份全程图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BIOS设置硬盘分区系统安装备份全程图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BIOS设置硬盘分区系统安装备份全程图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BIOS设置硬盘分区系统安装备份全程图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BIOS设置硬盘分区系统安装备份全程图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BIOS设置硬盘分区系统安装备份全程图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BIOS设置硬盘分区系统安装备份全程图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BIOS设置硬盘分区系统安装备份全程图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BIOS设置硬盘分区系统安装备份全程图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BIOS设置硬盘分区系统安装备份全程图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BIOS设置硬盘分区系统安装备份全程图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BIOS设置硬盘分区系统安装备份全程图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BIOS设置硬盘分区系统安装备份全程图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BIOS设置硬盘分区系统安装备份全程图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BIOS设置硬盘分区系统安装备份全程图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BIOS设置硬盘分区系统安装备份全程图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BIOS设置硬盘分区系统安装备份全程图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BIOS设置硬盘分区系统安装备份全程图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BIOS设置硬盘分区系统安装备份全程图解.docx

《BIOS设置硬盘分区系统安装备份全程图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IOS设置硬盘分区系统安装备份全程图解.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BIOS设置硬盘分区系统安装备份全程图解.docx

BIOS设置硬盘分区系统安装备份全程图解

BIOS设置、硬盘分区、系统安装、备份全程图解

原文:

设置、硬盘分区、系统安装、备份全程图解[BIOS设置对大部分的电脑而言,在开机时,屏幕上会有这样的提示——"PressDELtoenterSETUP".

它是说“按Delete键进入CMOS设置”,我们在这时候按键盘上的"Delete"键

这就是CMOS设置的界面

不同的电脑可能有不同界面,但觉的也就是AWARD、AMI、Phoenix等几种。

界面形式虽然不同,但是功能基本一样,所要设置的项目也差不多。

这是AWARD的CMOS设置画面,是最觉的一种。

其实你只要明白一种CMOS的设置方法,其它是就可以触类旁通了。

它们的下面有很多个参数可以设置,大部分项本来就已经设置了正确的参数值,或者说很多先期对电脑的运行影响不太在,所以一般我们只要注意几个关键项就可以了。

  哪几个关键项呢?

  通常,我在设置CMOS时,只简单地做以下几步:

  1、设置最佳设定值;  2、检测硬件参数;  3、设置启动顺序;  4、如果有必要可以设置密码;  5、保存设置并退出;  利用键盘上的四个方向键,可以选定界面上的各个菜单

而且在下面的这个区域显示了选定菜单里可以设置哪些参数

 设置最佳设定值  你看,这一项"loadOptimizedDefaults"是"调入最佳设定值的意思",即在一般情况下的最优化的设置

将光标用上下箭头移到这一项,然后回车.  屏幕提示“是否载入默认值”

如果在这种设置下,你的电脑出现异常现象,可以用另外这项"LoadFail-SafeDefaults"来恢复BIOS默认值,它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安全的设置。

这种设置下一般不会出现设置问题,但电脑性能有可能得不到最充分的发挥,

主要配件的参数  我们需要查看一下主要配件的参数,以确定硬盘、光驱、软驱,以及内存等主要硬件是否安装正常,另外有时还需要检测硬盘。

  将光标移到第一项"StandardBIOSFeatures"这项上,回车。

这里列出了BIOS中的一些标准参数设置,比如最上面是日期和时间,  我们可以利用“PageUp”“PageDown”键来修改选中的日期和时间参数

这里列出了所有的IDE设备

什么是IDE设备?

  IDE设备就是通过数据线连接在主板的IDE口上的硬件设备,比如我们演说的硬盘,光驱通常都是IDE设备。

  比如这就是硬盘,“IDEPrimaryMaster”表示硬盘是在第一根IDE线上的主硬盘。

  如果想在一根IDE线上接两个硬盘,就必须将其中一个硬盘的跳线设置为Master,即主硬盘,另个硬盘的跳线设置为Slave  这台电脑能接四个IDE设备,也就是说最多可以接四个硬盘,当然IDE口上也可以接光驱。

  这是光驱,“IDESecondarySlave"表示光驱是接在第二根IDE线上的从盘.

 其它的参数都是用白的,为什么内存参数是用淡绿色呢?

在BIOS设置里,能够修改的参数一般都用白色列出,而不允许修改的参数往往是用淡绿色列出.我们来检测硬盘的具体参数,首先移动光标到硬盘参数栏,回车

 这里列出了硬盘的具体参数,为了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我们按一下“Enter”键,让BIOS再自动检测一遍硬盘。

我们只需留意一下硬盘的容量大小即可,即"Capacity"容量这一项,后面显示是硬盘的容量,其它的参数我们可以不用管。

  其实,设置完了硬盘和软驱,电脑就可以正学工作了,但通常,我们还要考虑从A盘启动还是C盘启动的问题。

  A盘?

C盘?

是什么意思  而C盘就是硬盘的第一个分区,你可以把“从C盘启动”理解成从硬盘启动你的电脑。

  哦,我懂了,“从A盘启动”就是我们常说的用软盘启动吧。

  没错。

在BIOS可以设置电脑优先用哪个驱动器启动,比如可以设置电脑先从软驱启动;  将光标移动到第二项(BIOS主界面的“AdvancedBIOSFeatures”),回车。

  这三项设置决定了电脑使用哪个驱动器启动的优先级。

 第一项"FirstBootDevice"顾名思义,优先级最高,黑夜是软驱,  那下面的“secondBootDevice”和“ThirdBootDevice”的优先级应该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吧?

  没错,我们来试着调整一下启动顺序,  利用“PageUp”“PageDown”键来更换驱动器瞧,现在变成了"HDD-0",即用第一根IDE线上的主硬盘来启动,也就是先用硬盘启动。

  再将光标移到"SecondBootDevice"项上,把这一项变成了“Floppy",即让软驱的优先级排第二。

  此时电脑启动情况应该是这样的,首先人人有责舶引导区读取系统信息而使电脑开始工作,这时无论软驱里插没插系统盘,电脑都不予理会,只从C盘启动.

如果从C盘启动失败的话,电脑会检查软驱中插没插启动软盘,如果插了的话,电脑就从软盘中读取启动信息,启动电脑。

  如果从软驱启动也失败的话,电脑会接着检测光驱插没插启动光盘,如果插了话,电脑就从光盘中读取启动信息,启动电脑。

  从软驱或光驱启动有时十分有用,比如硬盘上有了病毒,我们要杀素,或者说要查毒,就要从软驱者光驱启动。

  现在许多人都喜欢从光驱启动电脑,来重装系统或杀毒,因为光盘比软盘寿命要长很多。

  在杀毒时,我们要保证自己的启动盘一定没有病毒,然后让电脑从A盘或光盘上读取启动信息并启动电脑,这样内存中就没有病毒程序,然后用杀毒程序杀毒.  按"Esc"键返回上级画面.  在BIOS里能设置密码吗?

  能啊,你看,这里有两个设置密码的地方,一个是高级用户密码,一个是一般用户密码。

  总之是高级用户密码的权限大一些。

它们怎么设置呢?

  你说得非常正确!

而且设置起来很简单,将光标移一密码设置处,回车,输入密码,回车,确认密码,再回车

如果想取消已经设置的密码,就在提示输入密码时直接回车即可,电脑提示“密码取消,请按任意键”,按键后密码就取消了

一旦设置了密码,就要牢牢地记住。

如果你给电脑设置了开机密码,又把它忘了,你就无法使用电脑了,那时只能对CMOS进行放电操作.一、分区的基本知识  新买回来的硬盘相当于一张“白纸”,而为了能够更好地使用它,我们要在“白纸”上划分出若干小块,然后打上格子。

如此一来,用户在“白纸”上写字或作画时,不仅有条有理,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资源。

  1.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  一个硬盘的主分区也就是包含操作系统启动所必需的文件和数据的硬盘分区,要在硬盘上安装操作系统,则该硬盘必须得有一个主分区。

  扩展分区也就是除主分区外的分区,但它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再将它划分为若干个逻辑分区才行。

逻辑分区也就是我们平常在操作系统中所看到的D、E、F等盘。

  2.分区格式  “格式化就相当于在白纸上打上格子”,而这分区格式就如同这“格子”的样式,不同的操作系统打“格子”的方式是不一样的,目前Windows所用的分区格式主要有FAT16、FAT32、NTFS,其中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都支持FAT16。

但采用FAT16分区格式的硬盘实际利用效率低,因此如今该分区格式已经很少用了。

  FAT32采用32位的文件分配表,使其对磁盘的管理能力大大增强,它是目前使用得最多的分区格式,Win98/Me/2000/XP都支持它。

一般情况下,在分区时,阿King建议大家最好将分区都设置为FAT32的格式,这样可以获得最大的兼容性。

  NTFS的优点是安全性和稳定性极其出色。

不过除了WinNT/2000/XP外,其它的操作系统都不能识别该分区格式,因此在DOS、Win9X中是看不到采用该格式的分区的。

  3.分区原则  不管使用哪种分区软件,我们在给新硬盘上建立分区时都要遵循以下的顺序:

建立主分区→建立扩展分区→建立逻辑分区→激活主分区→格式化所有分区  硬盘分区软件DM的基本使用  对于一个新硬盘来说,首先必须进行的工作就是进行分区,只有这样才能正常使用,同时分区也是为方便我们进行资料的管理。

  DOS中的Fdisk是一个很小巧的工具,但是在使用上有些麻烦,特别是在进行大硬盘分区的工作时,速度很慢难以忍受。

虽然还有一些分区软件,但其分区的速度都不尽人意。

  DM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它是一个很小巧的DOS工具,众多的功能完全可以应付硬盘的管理工作,同时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分区的速度快。

这个工具出来很久了,也有很多人使用。

  但对于新手来说,分区毕竟是存在一定危险的工作,再加上满屏幕的英文还是感觉有点无从下手。

因此鹿鸣特别整理了这篇图解DM的文章,用详尽的图片逐步说明DM的操作。

  启动DM,进入DM的目录直接输入“dm”即可进入DM,开始一个说明窗口,按任意键进入主画面。

DM提供了一个自动分区的功能,完全不用人工干预全部由软件自行完成,选择主菜单中的“(E)asyDiskInstalation”即可完成分区工作。

虽然方便,但是这样就不能按照你的意愿进行分区,因此一般情况下不推荐你使用。

此时你可以选择“(A)dvancedOptions”进入二级菜单,然后选择“(A)dvancedDiskInstallation”进行分区的工作。

  接着会显示硬盘的列表,直接回车即可如果你有多个硬盘,回车后会让你选择需要对哪个硬盘进行分区的工作。

然后是分区格式的选择,一般来说我们选择FAT32的分区格式接下来是一个确认是否使用FAT32的窗口。

 这是一个进行分区大小的选择,DM提供了一些自动的分区方式让你选择,如果你需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分区,请选择“OPTION(C)Defineyourown”。

接着就会让你输入分区的大小首先输入的主分区的大小,然后输入其它分区的大小。

这个工作是不断进行的,直到你硬盘所有的容量都被划分。

完成分区数值的设定,会显示最后分区详细的结果。

此时你如果对分区不满意,还可以通过下面一些提示的按键进行调整。

例如“DEL”键删除分区,“N”键建立新的分区。

设定完成后要选择“SaveandContinue”保存设置的结果,此时会出现提示窗口,再次确认你的设置,如果确定按“Alt+C”继续,否则按任意键回到主菜单接下来是提示窗口,询问你是否进行快速格式化,除非你的硬盘有问题,建议选择“(Y)ES”。

接着还是一个询问的窗口,询问你分区是否按照默认的簇进行,选择“(Y)ES”。

最后出现是最终确认的窗口,选择确认即可开始分区的工作。

此时DM就开始分区的工作,速度很快,一会儿就可以完成,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你要保证系统不要断电。

完成分区工作会出现一个提示窗口,不同理会按任意键继续下面就会出现让你重新启动的提示。

这样你就完成了硬盘分区工作,步骤好像有点多,其实你熟悉之后就不觉得了。

当然DM的功能还不仅仅如此,我们开始进入的是其基本的菜单,DM还有高级菜单,你只需要在主窗口中按“Alt+M”进入其高级菜单。

你会发现里面多出了一些选项,如果有兴趣你可以慢慢研究

 以上仅仅只是介绍了DM最基本的使用方法,DM还有很多高级功能,还有待于你去发掘使用。

用Fdisk进行分区最简单的分区软件非“Windows 启动软盘”中的“Fdisk”莫属。

  1.进入DOS并执行Fdisk  通过Win98启动盘进入DOS状态下,在A盘符下输入“Fdisk”后回车。

出现一些英文说明,并要求用户做出选择。

  此对话框的大致意思是问你“是否启用FAT32支持”,键入“Y”并回车后,便进入了Fdisk的主界面

主界面上共有四个选项,其中文意思分别是:

①建立DOS主分区或逻辑DOS分区;②设置活动分区;③删除DOS主分区或逻辑DOS分区;④显示分区信息;如果系统中安装有多块硬盘,系统还会出现第5选项“Changecurrentfixeddiskdrive”(切换硬盘)。

  2.建立主分区  在Fdisk主界面的“Enterchoice:

”处键入“1”后回车,进入分区功能界面

分区功能界面也有三个选项,分别是:

①建立主分区;②建立扩展分区;③在扩展分区上建立逻辑分区。

    在“Enterchoice:

”处键入“1”后回车,此时程序扫描硬盘,完成后询问“是否将最大的可用空间(整个硬盘)作为主分区”。

  注意:

除非你想将整个硬盘作为一个分区,否则此时绝对不能选择“Y”,输入“N”后回车。

程序再次扫描硬盘,完成后要求输入主分区的大小

按照自己的分区方案,在这里输入相应的数字后回车(单位是MB,例如想建立一个2GB的分区,就输入2048,即将数值乘以1024即可)。

然后屏幕提示主分区已建立,并显示主分区容量和所占硬盘全部容量的比例,此时按“Esc”返回Fdisk的主界面。

    3.建立扩展分区  在Fdisk主界面中继续选择第一项进入分区功能界面,然后再选择第二项建立扩展分区。

程序扫描完硬盘后会显示当前硬盘可建为扩展分区的全部容量。

直接回车后将所有的剩余空间建立为扩展分区。

    4.在扩展分区上建立逻辑分区  扩展分区建立完毕后,按照程序提示“按Esc键继续”,此时程序并不会真正退出,而是立刻扫描扩展分区,最后列出扩展分区的可用空间,并要求输入逻辑分区的大小

 通过上面几步的操作,已经分好了主分区,现在所做的“在扩展分区上建立逻辑分区”就是建立 D、E、F、G、H等分区  根据自己的分区方案,输入D盘的容量后回车,系统会自动为该区分配逻辑盘符“D”。

因为扩展分区还没有分完,程序还会出现如上图所示的画面,要求用户输入下一个逻辑分区的大小。

用户只要依次按照方案输入逻辑分区的大小即可,系统会自动给它们分配盘符。

扩展分区分完后,系统会显示所有逻辑分区的数量和容量,并提示按“Esc”返回。

    5.激活主分区  当硬盘上同时建有主分区和扩展分区时,必须将主分区激活,否则硬盘就会无法引导系统。

返回Fdisk主功能界面,选择“2”(Set active partition),此时屏幕将显示主硬盘上所有分区供用户进行选择。

当前硬盘上只有主分区“1”和扩展分区“2”,在对话框中键入“1”后按回车退回到Fdisk主界面。

至此,新硬盘的分区工作结束,按两次“Esc”键退出Fdisk,然后重新启动电脑。

    6.格式化分区  按照前面所讲的方法利用Win98启动盘再次进入DOS状态,在A盘符下输入“Format C:

”并回车,系统提示此举将删除C盘上的所有数据。

键入“Y”后回车确认,此时程序开始对C盘进行格式化,完成后,程序提示是否给C盘分配卷标。

回车确认,程序会自动给C盘添加卷标,至此,C盘格式化工作完成,该盘就能存储数据了。

以此类推,格式化D、E等盘。

现在你就可以在硬盘上安装操作系统了。

用“魔法师”调整分区    俗话说有分必有合,如果分得不合适,想重新改变分区的大小(俗称“无损动态分区”),怎么办呢?

对于这个问题,最有资格说话的就是《分区魔法师》(PartitionMagic,下简称PQ),下面以PQDOS版为例来讲解。

  C盘是最容易出现容量危机的分区,下面就以增大C盘容量为例:

想增大C盘的容量,自然得缩小其它分区的容量。

假设现在D盘有1GB的剩余空间,E盘有3GB的剩余空间,现在欲将这两个分区中的4GB空间给C盘,那么用PQ  DOS版进行操作时,首先得将E盘的剩余空间给D盘,然后再由D盘分给C盘。

  具体操作如下:

进入PQ主界面后,右键单击E盘,选择右键菜单中的“Resize/Move)”(改变/移动)

进入“Resize/MovePartition”(改变/移动空间)窗口后,在“FreeSpaceBefore”(调整前剩余空间)栏中输入需要让E盘腾出来的空间,该值小于或等于E盘的最大剩余空间值

输入需要腾出的空间容量值之后,点击“OK”按钮即返回主界面,此时会发现D、E之间多了一个“空白区”,这就是E盘给D盘的“礼物”了。

    右键点击“D盘”,选择“Resize/Move”。

进入D盘的“Resize/MovePartition”窗口后,首先将“FreeSpaceAfter”处的数字由原来的XXX(也就是E盘的“FreeSpaceBefore”值)修改为“0”,这样就算将E盘的“礼物”收下来了。

然后在“FreeSpaceBefore”栏中输入让D盘腾出来的空间值。

最后点击“OK”键确认

现在C、D之间有一个比较大的“空白区”了,这就是最终腾给C盘的空间了。

右键点击C盘,选择“Resize/Move”,然后在C盘的“Resize/MovePartition”窗口中将“FreeSpaceAfter”处的数字设置为“0”,保存设置后,D、E给C的礼物就全收下了。

点击主界面右下角的“Apply”按钮并确认后,PQ便开始了正式调整。

  虽然PQ能够无损调整分区容量、格式,但为了数据的安全,最好能够在操作前进行重要数据的备份,至少得在操作前对硬盘进行磁盘扫描及磁盘碎片整理工作,以免造成数据丢失;在使用PQ时,不要非正常退出系统或突然关机,否则很容易造成分区中的数据丢失,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硬盘的物理损坏。

    学习了硬盘的分与合,硬盘的基本操作大家就掌握得就差不多了。

 一、什么是Ghost?

  Ghost(幽灵)软件是美国赛门铁克公司推出的一款出色的硬盘备份还原工具,可以实现FAT16、FAT32、NTFS、OS2等多种硬盘分区格式的分区及硬盘的备份还原。

俗称克隆软件。

  1、特点:

既然称之为克隆软件,说明其Ghost的备份还原是以硬盘的扇区为单位进行的,也就是说可以将一个硬盘上的物理信息完整复制,而不仅仅是数据的简单复制;克隆人只能克隆躯体,但这个Ghost却能克隆系统中所有的东东,包括声音动画图像,连磁盘碎片都可以帮你复制,比克隆人还厉害哟:

)。

Ghost支持将分区或硬盘直接备份到一个扩展名为.gho的文件里(赛门铁克把这种文件称为镜像文件),也支持直接备份到另一个分区或硬盘里。

  2、运行ghost:

至今为止,ghost只支持Dos的运行环境,这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

我们通常把ghost文件复制到启动软盘(U盘)里,也可将其刻录进启动光盘,用启动盘进入Dos环境后,在提示符下输入ghost,回车即可运行ghost,首先出现的是关于界面,如图

 按任意键进入ghost操作界面,出现ghost菜单,主菜单共有4项,从下至上分别为Quit(退出)、Options(选项)、PeertoPeer(点对对,主要用于网络中)、Local(本地)。

一般情况下我们只用到Local菜单项,其下有三个子项:

Disk(硬盘备份与还原)、Partition(磁盘分区备份与还原)、Check(硬盘检测),前两项功能是我们用得最多的,下面的操作讲解就是围绕这两项展开的。

  3、由于Ghost在备份还原是按扇区来进行复制,所以在操作时一定要小心,不要把目标盘(分区)弄错了,要不将目标盘(分区)的数据全部抹掉就很惨的……根本没有多少恢复的机会,所以一定要认真、细心!

但你也不要太紧张,其实Ghost的使用很简单,弄懂那几个单词的意思你就会理解它的用法,加上认真的态度,你一定可以掌握它的!

一起来吧:

)  二、分区备份  预备知识:

认识单词  Disk:

不用我说你也知道,磁盘的意思;  Partition:

即分区,在操作系统里,每个硬盘盘符(C盘以后)对应着一个分区;  Image:

镜像,镜像是Ghost的一种存放硬盘或分区内容的文件格式,扩展名为.gho;  To:

到,在ghost里,简单理解to即为“备份到”的意思;  From:

从,在ghost里,简单理解from即为“从……还原”的意思。

  

(一)Partition菜单简介  其下有三个子菜单:

  ToPartion:

将一个分区(称源分区)直接复制到另一个分区(目标分区),注意操作时,目标分区空间不能小于源分区;  ToImage:

将一个分区备份为一个镜像文件,注意存放镜像文件的分区不能比源分区小,最好是比源分区大;  FromImage:

从镜像文件中恢复分区(将备份的分区还原)。

  

(二)分区镜像文件的制作  1、运行ghost后,用光标方向键将光标从“Local”经“Disk”、“Partition”移动到“ToImage”菜单项上,如下图,然后按回车

2、出现选择本地硬盘窗口,如图3,再按回车键。

3、出现选择源分区窗口(源分区就是你要把它制作成镜像文件的那个分区),如图

用上下光标键将蓝色光条定位到我们要制作镜像文件的分区上,按回车键确认我们要选择的源分区,再按一下Tab键将光标定位到OK键上(此时OK键变为白色),如图,再按回车键

4、进入镜像文件存储目录,默认存储目录是ghost文件所在的目录,在Filename处输入镜像文件的文件名,也可带路径输入文件名(此时要保证输入的路径是存在的,否则会提示非法路径),如输入D:

\sysbak\cwin98,表示将镜像文件保存到D:

\sysbak目录下,如图,输好文件名后,再回车。

5、接着出现“是否要压缩镜像文件”窗口,如图7,有“No(不压缩)、Fast(快速压缩)、High(高压缩比压缩)”,压缩比越低,保存速度越快。

一般选Fast即可,用向右光标方向键移动到Fast上,回车确定

6、接着又出现一个提示窗口,如图8所示,用光标方向键移动到“Yes”上,回车确定。

7、Ghost开始制作镜像文件,如图9所示

8、建立镜像文件成功后,会出现提示创建成功窗口,如图

回车即可回到Ghost界面;  9、再按Q键,回车后即可退出ghost。

 至此,分区镜像文件制作完毕!

也蛮简单的嘛:

)。

    三、从镜像文件还原分区  制作好镜像文件,我们就可以在系统崩溃后还原,这样又能恢复到制作镜像文件时的系统状态。

下面介绍镜像文件的还原。

  

(一)在DOS状态下,进入Ghost所在目录,输入Ghost回车,即可运行Ghost。

  

(二)出现Ghost主菜单后,用光标方向键移动到菜单“Local-Partition-FromImage”,如图所示,然后回车。

(三)出现“镜像文件还原位置窗口”,如图12所示,在Filename处输入镜像文件的完整路径及文件名(你也可以用光标方向键配合Tab键分别选择镜像文件所在路径、输入文件名,但比较麻烦),如d:

\sysbak\,再回车。

四)出现从镜像文件中选择源分区窗口,直接回车。

  (五)又出现选择本地硬盘窗口,如图13所示,再回车。

(六)出现选择从硬盘选择目标分区窗口,我们用光标键选择目标分区(即要还原到哪个分区),回车。

  (七)出现提问窗口,如图14所示,选Yes回车确定,ghost开始还原分区信息。

(八)很快就还原完毕,出现还原完毕窗口,如图15所示,选ResetComputer回车重启电脑

现在就完成了分区的恢复,是不是很快呀:

)。

  注意:

选择目标分区时一定要注意选对,否则:

(,后果是目标分区原来的数据将全部消失……  四、硬盘的备份及还原    Ghost的Disk菜单下的子菜单项可以实现硬盘到硬盘的直接对拷(Disk-To Disk)、硬盘到镜像文件(Disk-To Image)、从镜像文件还原硬盘内容(Disk-FromImage)。

    在多台电脑的配置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先在一台电脑上安装好操作系统及软件,然后用ghost的硬盘对拷功能将系统完整地“复制”一份到其它电脑,这样装操作系统可比传统方法快多了哦:

)。

  Ghost的Disk菜单各项使用与Partition大同小异,而且使用也不是很多,在此就不赘述了。

  五、Ghost使用方案  1、最佳方案:

完成操作系统及各种驱动的安装后,将常用的软件(如杀毒、媒体播放软件、office办公软件等)安装到系统所在盘,接着安装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的各种升级补丁,然后优化系统,最后你就可以用启动盘启动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