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知识点.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85919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8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传染病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传染病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传染病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传染病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传染病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传染病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传染病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传染病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传染病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传染病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传染病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传染病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传染病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传染病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传染病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传染病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传染病知识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传染病知识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传染病知识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染病知识点.docx

《传染病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知识点.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染病知识点.docx

传染病知识点

七六版权

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填空题1.有病原体2.有传染性3.有流行病学特征:

由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外来性4.有感染后免疫性(postinfectionimmunity)

6.构成传染的因素:

取决于三个方面,病原体、人体和所处的环境

7.机会性感染: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机体不断与各种微生物相接触,逐渐产生高度适应性和斗争能力,有些病原体进入人体互不损害,形成共生状态,平衡状态。

但这种平衡是相对的,一旦免疫功能受损,平衡不复存在,也可产生机会性感染。

8.传染过程中的五种表现形式

①病原体被清除:

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机体的防御机能(非特异性免疫屏障)所清除。

如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胃酸的杀菌作用,多种体液成分的溶菌、杀菌作用,血脑屏障和组织细胞的吞噬作用等,都能使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人体不出现任何症状。

②隐性感染(covertinfection):

又叫不显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

病原体进入机体后,不引起组织损伤或病理改变,也没有任何症状及生化学改变,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发现已经被感染。

大多数传染病是隐性感染者。

③显性感染(overtinfection):

又叫临床感染,发病了,病原体进入人体后,生长繁殖,不但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及其毒素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产生一系列的组织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④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state):

根据携带病原体的不同而分为带菌者、带毒者、带虫者等。

病原携带者有几种情况:

“健康”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暂时携带、长期携带)、潜伏期携带、各种病原携带者,不出现临床症状,但可以排除病原体,成为传染源。

⑤潜伏性感染(latentinfection)(又称潜在性感染):

病原体进入机体后,寄生在机体某一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能将病原体清除掉,与机体处于暂时平衡状态,可以不出现任何症状,在此期间也不排除病原体。

一旦机体免疫力降低,这种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发病。

9.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的致病作用:

致病力取决于病原体的:

侵袭力、细菌的毒力、数量、变异性。

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

直接损伤、毒素作用、免疫机制

10.传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反应的作用:

机体免疫反应有两种:

(1)免疫反应a)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对进入人体内的异物的清除机理,它不涉及到对抗原的识别和二次免疫应答的增强。

包括天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因子等。

b)特异性免疫是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而产生的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变态反应在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病原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许多病原体通过变特反应导致组织损伤,产生各种临床表现,其中以第Ⅲ型变态反应和第Ⅳ型变态反应为最常见。

11.流行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sourceofinfection)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常见有患者,隐形感染者,病原携带者,感染动物。

.传播途经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常见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血制品传播、垂直传播

.易感人群(susceptibilityofthecrowd)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易感人群是由易感这构成的,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

当易感者多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流行。

12.传染病的临床特征

(1)病程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阶段性

潜伏期(incubationperiod)从病原体进入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之前。

也是医学检疫的依据。

前驱期(prodromalperiod)(发病初期)病原体在体内生长繁殖,临床表现有发热、全身不适、头痛、食欲不振等,非特异性表现。

症状明显期(periodofapparentmanifestation)疾病发展到极期,高峰期,某一传染病特异的症状和体征都表现出来了,由轻到重,然后逐步缓解。

④,恢复期(convalescentperiod)当机体免疫力增长到一定程度,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临床上称为恢复期。

(2).病情的特殊表现:

发热、发疹(3).病原体在人体扩散表现:

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病毒血症

(4).临床类型:

急性、亚急性、慢性///轻型、中型、重型、极重型///典型及非典型。

13.传染病的诊断:

三个方面

1.流行病学资料根据流行的特征、流行地区、流行季节、接触史、既往史、预防接种史等。

2.临床症状和体征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辅助诊断,病原学检测可确定诊断,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组织学、B超、CT、内镜、核磁等

14.传染病治疗

1.治疗原则:

早期治疗,防治结合;对症治疗和病原治疗相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

2.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支持或对症治疗;病原或特效治疗

①一般治疗:

隔离、消毒、休息、饮食、护理等

②支持或对症治疗:

高热——降温、抽搐——镇静、呼吸困难——吸氧、心衰——强心、利尿、脑水肿——脱水;

③病原或特效治疗:

除病毒感染外,都有病原治疗,如青霉素治疗猩红热,氯喹治疗疟疾,海群生治疗丝虫病等。

治疗包括抗生素、抗毒血清、化学制剂。

选择抗生有四个不用:

病毒感染不用,发热原因不明的不用,皮肤粘膜不用,不预防用药。

需要用抗生素者要求:

早期、足量、联合、疗程要够、不要频繁更换。

其中,血清疗法:

白喉、破伤风要用抗毒血清,要做皮肤过敏试验,其次还有胎血、免疫球蛋白、学清等。

15,传染病的预防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甲、乙、丙三大类,共37种

①甲类:

鼠疫和霍乱,城镇要求发现后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上报,农村不超过6小时。

②乙类: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氏杆菌病等城镇要求6小时内上报,农村不超过12小时。

③丙类: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棘球幼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要求发现后24小时内上报.值得注意的是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脊髓灰质炎,必须采取甲类传染病报告、控制措施。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6,传染病预防措施:

1、管理传染源管理好病人和带菌者,管理好水源、食物、粪便。

2、切断传播途经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3、保护好易感人群提高人群免疫力,进行预防接种,提高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第二章病毒性肝炎(ViralHepatitis)

1.病毒性肝炎:

(ViralHepatitis)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和坏死为主的一组传染病。

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厌油食、恶心、腹胀、肝脾肿大及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可出现黄疸。

无症状感染常见。

有甲、乙、丙、丁、戊五型肝炎。

其中甲型和戊型经粪-口途径传播,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型、丙型、丁型主要经血液、体液等胃肠外途径传播,大部分患者呈慢性感染。

2、肝炎的病理生理:

(1)黄疸:

以肝细胞性黄疸为主。

由于①胆小管壁上的肝细胞坏死,导致管壁破裂,胆汁反流入血窦。

②肿胀的肝细胞压迫胆小管导致肝内胆小管胆汁淤积,胆栓形成。

③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及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排泄等功能障碍引起黄疸。

(2)肝性脑病:

①、血氨及其他毒性物质的蓄积、②假性神经递质学说③芳香族氨基酸多,支链氨基酸少④、其他诱发因素;利尿剂引起低钾、低钠血症;消化道大出血;高蛋白饮食;以及感染、镇静剂、大量放腹水等都可诱发肝性脑病。

(3)出血:

1、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血小板减少2、门脉高压,食道静脉曲张等。

(4)急性肾功能不全:

又称肝肾综合症。

主要是内毒素血症引起的,有效血容量下降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降低

(5)肝肺综合症:

气促,呼吸困难,肺水肿,间质性肺炎,肺不张。

胸腔积液和低氧血症等病理和功能改变

(6)腹水:

见于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早期腹水产生原因:

①早期腹水产生的原因:

由于肾皮质缺血,肾素分泌增多,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醛固酮,导致钠潴留。

利钠激素的减少导致钠潴留。

②后期产生的原因:

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和肝硬化时增生的结节压迫血窦,使肝淋巴液生成增多,是促进腹水增多的原因。

3、肝炎的病理解剖:

(1)急性肝炎:

主要病变在小叶内,表现为肿胀(水肿),嗜酸性变,脂肪性变,点状坏死,灶状坏死,肝窦内核细胞浸润,有的可见不同程度的小叶内胆汁淤积。

(2)、重型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

肝细胞呈大块性坏死(坏死面积≥肝实质的2/3)或亚大块坏死,周围有中性粒细胞侵润,无纤维组织增生,亦无明显的肝细胞增生。

2、亚急性重型肝炎:

肝细胞新旧不等的亚大块坏死(坏死面积≤50%);小叶周边出现团块状肝细胞再生,形成再生结节,周围被增生胶原纤维包绕,伴小胆管增生,淤胆明显。

3、慢性重型肝炎:

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基础上的亚大块坏死或大块坏死。

4、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污染食物、疫水史,家族史,受血、不洁注射、静脉吸毒史等

2、临床特点:

乏力,食欲减退,肝脏肿大,部分病人出现黄疸。

3、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检查,病原学检查等

5、急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分期、诊断

(1)潜伏期:

甲型肝炎5~45日(平均30日);乙型肝炎30~180日(一般为70日);丙型肝炎15~180日(一般为50日左右)

丁型肝炎未定;戊型肝炎10-70日(一般为40日左右)。

(2)临床经过、分期: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较黄疸型多见,约占急性肝炎的90%以上。

①黄疸前期:

持续5-7日。

甲型、戊型肝炎起病较急,有畏寒、发热,乙型、丙型、丁型肝炎多缓慢起病,发热轻或无发热。

黄疸前期常见症状有显著乏力、食欲减退、厌油食、恶心、呕吐、腹胀等,有时腹痛、腹泻或便秘。

部分患者以发热、头痛、四肢酸痛等症状为主,类似感冒。

②黄疸期:

本期持续2-6周。

自觉症状好转,发热消退;巩膜及皮肤出现黄疸,于数日至3周内达高峰。

尿色深黄,可有一过性粪色变浅及皮肤搔痒表现。

肝区痛,肝肿大,质较软,有压痛和叩痛。

少数患者轻度脾肿大。

③恢复期:

持续2周到4个月,平均1个月。

食欲好转,体力恢复,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减轻或消失。

黄疸逐渐消退,肝、脾回缩,肝功能恢复正常。

(3)、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诊断+病原学诊断

急性肝炎临床诊断:

起病急,有畏寒、发热、纳差、恶心、呕吐等黄疸前期症状,血清ALT显著升高,而无过去肝炎病史者应首先考虑甲型或戊型肝炎的诊断。

无黄疸者可临床拟诊为急性无黄疸型甲型肝炎。

6、慢性肝炎的分度、临床表现、诊断

临床表现:

(1)仅见于乙、丙、丁3型肝炎

(2)分度:

①轻度慢性肝炎:

病情轻,可有疲乏、纳差、厌油、肝区不适、肝肿大、压痛、轻度脾肿大。

肝功能指标仅或2项轻度异常。

②中度慢性肝炎:

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③重度慢性肝炎:

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进行性脾肿大,肝功能持续异常。

具有早期肝硬化的肝活检病理改变与临床上代偿期肝硬化的表现。

(3)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HBsAg携带史,本次又因同一病原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症及肝功能异常者,均可诊断慢性肝炎。

发病日期不明确或虽无肝炎病史,但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或根据症状、体症、化验及B超综合分析,亦可作出相应的诊断。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诊断+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

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HBsAg携带者,本次又因同一病原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可以诊断为慢性肝炎。

虽无肝炎病史,但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或根据症状、体征、化验及B超检查综合分析,亦可作出相应诊断。

B超检查结果可供慢性肝炎诊断的参考:

轻度:

B超检查肝脾无明显异常改变中度:

肝内回声增粗,肝脏和/或脾脏轻度肿大,肝内管道(主要指肝静脉)走行多清晰,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无增宽重度:

肝内回声明显增粗,分布不均匀;肝表面欠光滑,边缘变钝;肝内管道走行欠清晰或轻度狭窄、扭曲;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增宽;脾脏肿大;胆囊有时可见“双层征”。

7、重型肝炎(肝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类。

(1)病因诱因:

重叠感染、机体免疫状况、妊娠、HBV前C区突变、过度疲劳、精神刺激、饮酒、应用肝损伤药物、合并细菌感染、伴有其他疾病等。

(2)重型肝炎发生机制肝炎基础之上再次攻击,强烈的T细胞毒反应(免疫机制);肝炎毒性物质(LPS),刺激枯否细胞和血窦内皮细胞释放CK(非免疫机制)

(3)临床表现:

本型约全部病例0.2%-0.5%,但病死率甚高,达70-80%。

表现为一系列肝衰竭症候群:

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嗜睡、性格改变、烦躁不安、昏迷),有明显的出血症状,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及凝血酶原的活动度小于40%。

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总胆红素每天上升大于或等于17.1umol/l或大于正常值的10倍。

可出现中毒性鼓肠,肝臭、肝肾综合症。

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重症肝炎

(4)分类:

①急性肝衰竭:

常有身体过劳、精神刺激、营养不良、感染、饮酒及应用损害肝的药物等诱因。

以急性黄疸起病,2周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迅速出现出现II度以上中枢神经系统(肝性脑病)表现。

病程一般不超过3周。

②亚急性肝衰竭:

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15天-24周出现以上,出现极度乏力、食欲明显减退或恶心、呕吐,黄疸迅速上升,,重度腹胀及腹水。

先出现II度以上肝性脑病症状(脑病型)、先出现腹水(腹水型),病程三周至数月。

③慢加急性重型肝衰竭:

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或亚急性肝功能失代偿。

④慢性肝衰竭:

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导致以腹水、门脉高压、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等为主要变现的慢性肝功能失代偿。

8、重型肝炎(肝衰竭)的诊断、检测方法。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诊断+病原学诊断

①.主要有肝衰竭症候群表现:

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嗜睡、性格改变、烦躁不安、昏迷),有明显的出血症状,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及凝血酶原的活动度小于40%。

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总胆红素每天上升大于或等于17.1umol/l或大于正常值的10倍。

可出现中毒性鼓肠,肝臭、肝肾综合症。

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重症肝炎

②.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2周内迅速出现重型肝炎表现者,可诊断为急性重型肝炎。

③.15d至24周出现重型肝炎表现者可诊断为亚急性重型肝炎。

④.在慢性肝炎基础上出现重型肝炎表现者,可诊断为慢性重型肝炎。

⑤.重叠感染时要具体分析,应除外由甲型、戊型和其它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重型肝炎。

9、各种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1)甲型肝炎:

①抗-HAVIgM:

早期诊断HAV感染的血清学指标,阳性提示存在HAV现症感染。

②抗-HAVIgG:

保护性抗体,阳性提示既往感染。

(2)乙型肝炎:

①、HBsAg与抗-HBsHBsAg阳性:

存在现症HBV感染。

HBsAg阴性:

排除HBV感染或有S基因突变株存在。

抗-HBs阳性:

对HBV有免疫力,见于乙肝恢复期、过去感染及乙肝疫苗接种后。

抗-HBs阴性:

对HBV易感。

HBV感染后可出现HBsAg和抗-HBs同时阴性,即“窗口期”,此时HBsAg已消失,抗-HBs仍未产生。

②.HBeAg与抗-HBeHBeAg持续阳性:

存在HBV活动性复制,提示传染性较大,容易转为慢性。

抗-HBe持续阳性:

HBV复制处于低水平,HBVDNA和宿主DNA整合;前C区基因变异,不能形成HBeAg。

③、HBcAg与抗-HBcHBcAg:

常规方法不能检出,阳性表示血清中存在Dane颗粒,HBV处于复制状态,有传染性。

抗-HBcIgM高滴度:

提示HBV有活动性复制,低滴度应注意假阳性。

仅抗-HBcIgG阳性提示为过去感染或现在的低水平感染。

④HBVDNA:

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指标,定量对于判断病毒复制程度、传染性大小、药物疗效等有意义。

⑤组织中HBV标志物:

检测肝组织中HBsAg、HBcAg及HBVDNA,可辅助诊断及评价抗病毒药物的疗效。

(3)丙型肝炎:

抗-HCV是存在HCV感染的标志。

①抗-HCVIgM持续阳性,提示病毒持续复制,易转为慢性。

②抗-HCVIgG可长期存在。

(4)丁型肝炎:

①HDAg和抗-HDV:

HDAg、抗-HDVIgM阳性有助于早期诊断。

②持续高滴度的抗-HDVIgG是识别慢性丁型肝炎的主要血清学标志。

③HBV和HDV同时感染时,抗-HBcIgM和抗-HDV同时阳性。

重叠感染时,抗-HBcIgM阴性,抗-HDV阳性

④。

HDVRNA:

阳性是HDV复制的直接证据。

(5)戊型肝炎:

抗-HEVIgM和抗-HEVIgG均可作为近期感染HEV的标志。

10、肝炎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检测、肝纤维化指标、肝组织病理学检查(金标准)影像学检查(B超,CT,MRI)

11、肝功能检测

(1)血清酶测定:

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酚转移酶(γ-GT)

ALT:

反映肝细胞功能的最常用指标,0-40U/L。

肝细胞破坏:

轻度正常值三倍,中度3-10倍,重度大于10倍。

AST:

存在于心、肝、骨骼肌、肾脏、胰腺线粒体中,意义与ALT相同,0-45U/L。

AST/ALT:

约为1.5,急性肝炎ALT明显升高,比值小于1,慢性肝炎或肝硬化ALT变化不明显,小于1.。

ALP:

肝外梗阻性黄疸、淤胆型肝炎患者及儿童可明显升高。

γ-GT:

肝炎活动期时可升高,肝癌患者或胆管阻塞、药物性肝炎等患者中可显著升高。

(2)胆红素测定:

黄疸型肝炎患者血清胆红素升高。

重型肝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常超过171umol/L。

血清胆红素升高常与肝细胞坏死程度相关

(3)血清蛋白测定:

慢性肝炎中度以上、肝硬化、重型肝炎时血清白蛋白浓度下降。

血清球蛋白浓度上升。

白蛋白/球蛋白(A/G)比例下降甚至倒置

(4)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

PTA<40%或PT延长一倍以上时提示肝损害严重。

PTA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

(5)血氨浓度测定:

重型肝炎,肝性脑病患者可升高。

12、肝炎的并发症

①、肝性脑病:

I度,轻型肝性脑病,以精神症状为主,有性格行为改变,定时、定向、计算力等异常。

II度,中型肝性脑病,以神经症状为主,扑翼样震颤可引出,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嗜睡,脑电图有异常Q波,性格行为异常,属昏迷前期。

III度,重度肝性脑病,昏睡状态,对刺激尚有反应,脑电图见异常Q波和三相慢波,属昏迷期。

IV度,深昏迷状态,对刺激无反应,腱反射消失。

②、上消化道出血③肝肾综合征④自发性腹膜炎、⑤、感染⑥肝肺综合征

16、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

应根据不同的病原、不同的临床类型及组织学损害区别对待。

各型肝炎的治疗原则均以充足的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的药物、避免饮酒、过劳和使用损害肝脏要药物。

17.急性、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

(1)急性肝炎:

以一般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急性期应进行隔离,症状明显者和有黄疸者应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避免过度劳累。

一般不采用抗病毒治疗,丙肝除外,易慢性化。

(2)慢性肝炎:

①一般治疗:

A适当休息:

病情重者卧床休息,轻者以不疲劳为度B合理饮食:

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C心理辅导。

②药物治疗:

A改善和恢复肝功能:

维生素类、还原型谷胱甘肽B免疫调节:

转移因子,胸腺素等C抗纤维化:

干扰素,丹参、D抗病毒治疗:

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

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

(3)重型肝炎:

①一般和支持疗法:

卧床休息,重症监护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医院内感染。

②促进肝细胞再生:

肝细胞生长因子、前列腺素E1等。

③并发症的防治④抗病毒的治疗。

⑤人工肝支持系统。

⑥肝移植。

⑦肝细胞及肝干细胞或干细胞移植。

18、抗病毒治疗目的和适应证

目的:

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组织病变;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或延缓肝硬化、肝衰竭、HCC的发生,延长存活时间。

适应证:

①HBV活动性复制(HBeAg阳性或HBVDNA大于104阳性;②肝炎处于活动期ALT异常或者G2以上的炎症活动度。

③丙肝HCVRNA阳性。

干扰素作用机制、用法、禁忌症、不良反应。

(1)作用机制:

主要通过诱导宿主产生细胞因子,在多个环节抑制病毒复制。

(2)用法:

使用干扰素剂量;500-600mU/次,3次/周,疗程12个月或18个月。

(3)干扰素禁忌症;①TBIL>正常值上限2倍;②失代偿性肝硬化;③有自身免疫性疾病;④有重要器官病变;有心,肝,肾代偿功能不全者不宜使用。

(4)干扰素的不良反应:

①感冒样综合征;用解热镇痛药处理不停药

②骨髓抑制;表现为粒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减少,一般停药后可自行恢复。

当白细胞计数<3.0×109/L或中型粒细胞<1.5×109/L,或血小板<40×109/L时,应停药。

③神经精神症状;

④失眠、轻度皮疹、脱发。

⑤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炎、溶血性贫血、I型糖尿病等应停药

20、核苷(酸)类似物

(1)、分类:

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阿德福韦酯

(2)、机制:

主要通过抑制HBVDNA逆转录酶的活性,可使HBVDNA水平下降或转阴、ALT复常、改善肝组织。

(3)、适合治疗对象: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年龄16岁或以上,并符合下列标准:

①HBeAg阳性、HBVDNA阳性。

②HBeAg阴性,抗-Hbe阳性,HBVDNA大于104阳性。

③ALT高于正常2倍。

(4)、治疗方法:

①、肝硬化患者总疗程至少3年,长期服用。

②、治疗前HBeAg阳性者,治疗后达到完全应答的,继续用药6个月,期间每3个月1次复查ALT、HBVDNA、HBeAg和抗-Hbe,如仍完全应答可停药观察(20%)③、治疗前HBeAg阴性(伴活跃HBVDNA大于10+4E)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治疗应答者疗程至少2年以上。

21、乙型肝炎预防:

主动免疫:

1、易感者均可接种乙肝疫苗,新生儿应进行普种。

剂量5µg(基因工程疫苗),接种程序是0、1、6月。

2、HBV慢性感染的母亲的新生儿出生时注射一次,生后1个月和6个月时再分别注射一次,每次10µg,

被动免疫:

.新生儿出生6h内肌内注射HBIG(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100-200IU,2周时再肌内注射1次。

22、几种特殊类型肝炎

①淤胆型肝炎:

较长期的(2~4个月或更长时间)肝内梗阻性黄疸,如常有肝肿大、皮肤搔痒、粪色变浅。

肝功能检测血清总胆红素增加,以直接胆红素为主,血清胆汁酸、γ-GT、ALP和胆固醇均上升,凝血酶原活动度大于60%。

②小儿黄疸型肝炎以甲型肝炎为主:

小儿肝炎起病较急,黄疸前期较短,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较明显,肝、脾肿大较显著,多数患儿病情较轻,病程较短。

由于小儿免疫反应较低,感染HBV后多不表现症状而成为隐性感染,并易成为无症状HBsAg携带者。

③老年病毒性肝炎特点60岁以上老年人肝炎的发病率较低,但临床上常为黄疸型,并以淤胆型多见,病程较长,合并症也较多,重型肝炎比例较高,预后较差。

④妊娠期肝炎表现:

肝脏负担加重,症状加重,以后期较为明显。

消化道症状明显,产后大出血多见,重症肝炎比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