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肾脏病的诊断方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87266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5章 肾脏病的诊断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115章 肾脏病的诊断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115章 肾脏病的诊断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115章 肾脏病的诊断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115章 肾脏病的诊断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第115章 肾脏病的诊断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第115章 肾脏病的诊断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第115章 肾脏病的诊断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第115章 肾脏病的诊断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第115章 肾脏病的诊断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第115章 肾脏病的诊断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第115章 肾脏病的诊断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第115章 肾脏病的诊断方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第115章 肾脏病的诊断方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第115章 肾脏病的诊断方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第115章 肾脏病的诊断方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第115章 肾脏病的诊断方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第115章 肾脏病的诊断方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第115章 肾脏病的诊断方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第115章 肾脏病的诊断方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15章 肾脏病的诊断方法.docx

《第115章 肾脏病的诊断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5章 肾脏病的诊断方法.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15章 肾脏病的诊断方法.docx

第115章肾脏病的诊断方法

第115章肾脏病的诊断方法

HasanBazari

诊断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无论病因和伴随的系统性疾病特征如何,都存在肾脏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从临床表现可以看出肾脏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含氮代谢废物的清除、电解质和pH的调节,血压的维持、容量的调节、活性维生素D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合成。

许多肾脏病的诊断能从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基本化验尤其是尿沉渣的检查中获得。

辅以血清血、影像学,甚至侵入性检查如血管造影和肾活检后,其诊断的特异性提高。

病史

询问内容包括与肾脏疾病进展可能相关的潜在因素和可能累及肾脏的系统性疾病的特征。

包括:

●药物使用

●肾脏病家族史

●肾功能不全症状出现的时间

●膀胱功能改变,包括夜尿、尿频和尿踌躇

●疲劳和无力

●劳力性呼吸困难,液体超负荷或酸中毒的表现

系统性血管炎的有多种不同表现,皮肤可出现瘀点、紫癜、指(趾)端坏疽、片状出血;耳炎、鼻窦炎、鼻出血、咯血和鼻中隔溃疡常见于Wegener肉芽肿;肺出血是Goodpasture综合征或抗肾小球基底膜病的危重表现;腹胀可见于伴有腹水的肾病综合征,也可见于常染色体遗传的多囊肾;腹痛和腹部压痛可见于Henoch-Schönlein紫癜(过敏性紫癜)和典型的结节性多动脉炎;下肢水肿常见于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肾病综合征;神经系统症状可能是血管炎的一种表现,如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和冷球蛋白血症。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是至关重要的。

“正常血压”的患者如存在肾血管疾病,则可能是相对的低血压;而奇脉提示可能存在心包填塞。

在眼部,可表现为结膜炎、巩膜炎或葡萄膜炎。

在腹部,腹水可见于肝硬化、肾病综合征和充血性心力衰竭;肝肿大可见于肝淤血和淀粉样变;脾肿大可见于淀粉样变、心内膜炎和淋巴瘤;肾和肝都肿大可见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

下肢水肿可见于肝硬化、肾病综合征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片状出血同Osler结节和Janeway损害则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性心内膜炎;此外,皮疹可能出现于多种血管炎。

心血管系统体征

颈静脉压对于容量状态的床旁评价可能比任何其他的检查都重要,因此必须每天评估。

出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的浆膜炎和尿毒症相关的心包炎时可能可以听到心包摩擦音;浸润性疾病如淀粉样变和结节病,可导致限制性心肌病及其相关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第4心音(S4)可能是心肌肥厚的表现,而第3心音(S3)则提示充血性心力衰竭;血管杂音反映了广泛的动脉粥样硬化,腹部的血管杂音可能为肾脏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神经系统体征

外周神经病变如多神经炎,可见于累及神经的血管炎;Frank脑血管事件可见于SLE和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如图115-1所示。

图115-1慢性肾功能衰竭共同的症状和体征。

(RedrawnfromForbesCD,JacksonWF:

ColorAtlasandTextofClinicalMedicine,3rded.London,Mosby,2003,withpermission.)

实验室检查

尿液检查是肾脏评价的核心,以下的尿液检查项目对于具有肾脏疾病的患者的诊断非常重要。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24小时尿蛋白(白蛋白)定量>3.5g表明存在肾小球疾病,但尿蛋白定量较少不能排除肾小球疾病。

通过蛋白电泳分析尿蛋白成分有助于鉴别诊断,如本周蛋白尿中轻链>3.5g/d并无肾病综合征的表现,也不是肾病综合征,因此,尿蛋白电泳对于疾病的鉴别非常重要。

尿液从第一天凌晨首次小便排空(不包括此次)后开始收集,至次日凌晨同一时间排空小便并收集。

尿蛋白/尿肌酐

收集24小时尿液进行尿蛋白排泄的检测麻烦,容易影响准确性。

测定某个点时尿液标本的尿蛋白和肌酐含量可用来评估蛋白的排泄量。

尿蛋白/尿肌酐值为3时,24小时尿蛋白排泄大约3g。

该项检查对于体位性蛋白尿患者是不准确的。

微量白蛋白尿

正常的尿白蛋白排泄量<30mg/d,白蛋白排泄量异常,但低于尿试纸条检测下限,称为微量白蛋白尿,通过放射免疫法或酶免疫法可以检测。

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最早期的临床表现。

钠排泄分数

在出现少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时,钠排泄常可用来判断肾小管的功能情况。

钠排泄分数(FeNa)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钠排泄分数=(尿Na/血浆Na)/(尿Cr/血浆Cr)×100%

Na:

尿钠浓度(mmol/L)Cr:

肌酐浓度(mmol/L)

出现少尿时,如果FeNa<1%常提示肾前性氮质血症,而FeNa>1%则提示肾性肾功能衰竭。

该指标虽然实用,但FeNa<1%也可能见于无肾前性因素的情况,包括造影剂肾病、肝肾综合征、尿路梗阻、间质性肾炎、肾小球肾炎和横纹肌溶解。

相反地,高FeNa也可见于有肾前性因素的情况,如利尿剂的使用、肾上腺功能不全、大脑性盐流失、失盐性肾病。

FeNa升高或降低可见于肾脏正常患者和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因此必须结合临床情况进行评估。

总之,容量评估最好是结合临床,不能单依靠电解质的测定来判断。

尿素排泄分数

如果使用利尿剂,FeNa则不可靠,可以用尿素排泄分数替代来评估患者的容量状态。

尿素的重吸收与容量状态相关,在低容量时重吸收增加,尿素排泄分数<30%提示有效循环血容量降低。

尿素排泄分数的计算公式同FeNa。

24小时尿钙、尿酸、草酸盐、枸橼酸、钠和肌酐

这些检查用于复发性肾脏结石患者的评估。

不同实验室检测尿钙时,尿标本的收集方法可能不同。

这些指标应该在患者正常饮食、正常活动且不住院的时候检测,而且在制定治疗方案前通常需要重复。

为确保尿液收集的完整性,每次检测时都要测定24小时尿钠和肌酐。

尿钾排泄和跨肾小管钾梯度

肾小管对钾的处理不同于钠。

钾在肾小管中完全被重吸收,然后通过流量依赖方式分泌。

钾的分泌依赖于充足的钠离子到达远端肾小管以及远端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以形成充分的电化学梯度。

容量不足时,机体排钾障碍。

高钾血症时,钾排泄<15mmol/d提示肾脏对高钾的反应不足。

跨肾小管钾梯度(TTKG)大致相当于抗利尿激素对尿钾浓度影响之前的钾梯度。

TTKG的计算公式如下:

TTKG=(尿K/血浆K)/(尿Osm/血浆Osm)

K:

钾浓度Osm:

渗透压

高钾血症时,TTKG比值小于4提示钠离子向远端小管转运不足或远端小管钾排泄不足。

低钾血症时,TTKG比值大于10说明肾性失钾,必须进一步寻找肾性失钾的确切原因。

尿净电荷

尿净电荷是测定肾脏合成NH4+能力和在非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时肾脏泌酸能力的指标。

尿阳离子(Na+和K+)和阴离子(主要是Cl-)浓度之差代表尿净电荷:

尿净电荷=(尿Na++尿K+)-(尿Cl-)

尿净电荷负值表示尿中NH4+的含量,该公式不适用于存在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的情况,因为未测定的阴离子干扰了尿中铵离子的测定。

尿液分析

尿液分析包括简单的观察和使用特殊工具或商品化测试纸条所做的测定。

外观和颜色

正常尿液的颜色来源于尿中的色素,尿液的颜色或外观出现异常有许多原因,如表115-1所示:

外观

原因

乳白色

酸性尿:

尿酸结晶

碱性尿:

不溶性磷酸盐

感染:

精子

乳糜尿

暗红色

血尿(>0.54mL血/L尿)

泡沫尿

蛋白尿

蓝色或绿色

假单孢菌尿路感染

胆红素

亚甲蓝

粉红色或红色

甜品中的苯胺染料

卟啉(静置时)

血、血红蛋白、肌红蛋白

药物:

苯茚二酮、酚酞

花青苷尿(甜菜根-“甜菜尿”)

橙色

药物:

蒽醌类(泻药)、利福平

尿胆素原尿

黄色

米帕林

结合胆红素

对乙酰氨基酚

核黄素

棕色或黑色

黑色素(静置时)

肌红蛋白(静置时)

尿黑酸尿

绿色或黑色

苯酚

甲酚

棕色

药物:

非那吡啶、呋喃唑酮

L-多巴、尼立达唑

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静置时)

胆红素

尿比重

尿中溶质增多,或高分子量物质如葡萄糖和造影剂排出,尿比重增加。

除存在糖尿或造影剂排泄外(这些情况下尿比重更高),尿比重和渗透压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尿比重固定为1.010是慢性肾脏疾病的特征。

Ph

由于每天的净酸排泄,尿pH通常为5。

碱性尿通常出现于餐后,此时“碱潮”与胃酸分泌引起尿pH升高有关。

高尿pH也见于素食患者或可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如变形菌)感染。

尿pH值异常的升高伴有系统性非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可见于某些类型的肾小管酸中毒。

如近端肾小管酸中毒时,尿pH值升高将持续到碳酸氢根的肾小管阈值重调,而后尿pH再降到5。

在远端肾小管酸中毒时,通常不能充分形成分泌H+所需的梯度,故尿pH总是高于5.5,此时尿净电荷可提供补充和肯定性信息。

在4型肾小管酸中毒,尿pH经常是5,尿净电荷也经常是正性的,这表明尿中铵含量低,在伴有高钾血症时,该缺陷加重。

葡萄糖

葡萄糖可通过浸渍有葡萄糖氧化酶的试纸条检测。

糖尿见于糖尿病、妊娠(葡萄糖重吸收的肾小管阈值改变)和肾小管疾病(影响近曲小管功能引起的小管性糖尿)。

近端肾小管普遍的功能障碍(如糖尿、氨基酸尿、磷酸尿)则提示存在范可尼Fanconi综合征。

蛋白

试纸条检测蛋白敏感,在给定的pH时,如有蛋白存在,试纸条即可发生颜色改变。

此法检测对白蛋白最敏感,对其他蛋白(如本周蛋白轻链)敏感度较低。

尿蛋白1+大约相当于尿白蛋白浓度为300mg/L,尿蛋白3+意味着尿蛋白浓度大于5g/L。

该方法并不定量,所以少尿患者出现少量蛋白尿可能造成大量蛋白尿的假象。

血红素

试纸条是利用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分子的过氧化物酶样活性来检测血红素的,该反应发生于存在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或完整红细胞的情况下。

如果血红素反应强阳性,而尿沉渣中细胞成分又很少时要怀疑存在肌红蛋白或血红蛋白尿。

白细胞

白细胞的检测依赖于白细胞中的白细胞酯酶,常见于感染和炎症状态。

尿沉渣

细胞

尿沉渣检查是评估肾脏疾病最重要的一步,从中可以看到肾内活动的细胞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小管细胞、移行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

管型在肾小管中形成,可能含有或不含有细胞。

红细胞可能来源于肾内血管、肾小球、肾小管或泌尿生殖到的任何部位。

异型红细胞是指通过肾小球时发生变形的红细胞,而不是来源于泌尿生殖道其他部位的红细胞(图115-2和115-3[2][3])。

这些细胞常已溶解,折射也不如非肾小球红细胞,常见于异形红细胞症(poikilocytosis)和大疱时,形成所谓米老鼠红细胞(MickeyMouseRBCs)。

相差显微镜检查有助于异型红细胞的鉴定。

尿沉渣中出现大量红细胞提示肾小球源性血尿,红细胞管型常是肾小球肾炎的有力证据。

白细胞最经常见于尿路感染,也可见于军团菌和钩端螺旋体感染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慢性感染如结核,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动脉粥样硬化性栓塞病和肉芽肿性疾病如结节病和小管间质性肾炎综合征。

单核细胞常见于肾移植排斥。

小管细胞可见于许多情况包括小管间质疾病,也见于缺血性和肾毒性损伤,如骨髓瘤肾或管型肾病。

嗜酸性粒细胞需要特殊染色,Giemsa染色敏感性远不如Hansel染色,该细胞可见于多种不同情况,经典的是和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相关,也可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性栓塞病、前列腺炎和血管炎。

图115-2异形红细胞。

这些异形红细胞大小、外形和血红蛋白含量不同,反映肾小球性出血。

(引自JohnsonRJ,FeehallyJ:

ComprehensiveClinicalNephrology.London,Mosby,2000)

图115-3同形红细胞。

这些红细胞大小、外形和血红蛋白含量相似。

同形细胞反映非肾小球性出血,如结石、乳头状瘤和多囊肾的囊肿出血。

(引自JohnsonRJ,FeehallyJ:

ComprehensiveClinicalNephrology.London,Mosby,2000)

其他成分

尿沉渣中能观察到其他成分包括细菌。

尿沉渣涂片可能见到链杆菌或者链球菌,但这些最好通过格兰染色鉴定。

此外,尿沉渣中还可看到高度折射的芽殖酵母菌和精子。

管型

管型在肾小管中形成,以细胞排列在由Tamm-Horsfall蛋白构成的透明成形基质中为特征。

由于管型在肾实质中形成,故可根据细胞成分判断细胞的来源。

透明管型是由Tamm-Horsfall蛋白构成的管型,正常尿液中可见此管型,运动后该管型数量增加(图115-4)。

颗粒管型是变性的肾小管细胞管型,见于肾小管损伤(图115-5)。

色素颗粒管型见于横纹肌溶解所致的肌红蛋白尿,偶见于血红蛋白尿中。

红细胞管型对肾小球肾炎具有诊断性意义(图115-6)。

虽然红细胞管型在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和糖尿病肾病中也有报道,但大多数还是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

镜下血尿的患者若出现红细胞管型即可把考虑的范围缩小到肾小球病变上。

白细胞管型常见于肾盂肾炎和急、慢性非细菌性感染,也可见于有白细胞出现的肾实质病变,如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动脉栓塞性疾病和肉芽肿性疾病如结节病。

少数情况下,传统观念上被认为是肾小球病变的许多疾病如SLE和Wegener’s肉芽肿,白细胞管型还可能是这些疾病的显著特征。

肾小管细胞管型见于任何急性肾小管损伤,是缺血性急性肾小管坏死的主要细胞管型,也可见于氨基糖甙类和顺铂所致的肾毒性损伤。

管型中可能有白细胞和肾小管细胞,也可能难以鉴别。

图115-4正常人尿液中所见的少量透明管型。

(引自JohnsonRJ,FeehallyJ:

ComprehensiveClinicalNephrology.London,Mosby,2000)

图115-5不同的颗粒管型其颗粒数目和类型以及密度不同。

这类管型中出现红细胞意味着颗粒可能部分来源于破碎的红细胞。

(引自JohnsonRJ,FeehallyJ:

ComprehensiveClinicalNephrology.London,Mosby,2000)

图115-6完全由红细胞构成的管型反映严重的血尿和活动性肾小球疾病。

如果红细胞管型密度大于100/ml,则可能存在新月体肾炎。

(引自JohnsonRJ,FeehallyJ:

ComprehensiveClinicalNephrology.London,Mosby,2000)

晶体

晶体可见于正常人的尿液中,同时也可能是病理生理变化的线索。

某些晶体,如胱氨酸尿中六角形结晶则是异常的(图115-7)。

其它的,如草酸钙结晶(图115-8),可见于正常尿液,也可见于伴有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的乙二醇中毒的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或低钙血症和精神状态改变。

三联磷酸盐结晶由磷酸铵镁组成,外形呈棺盖状(图115-9),见于产尿素酶细菌所致的尿路感染。

尿酸结晶、尿酸钠结晶(如115-10)和磷酸钙无定形结晶均常见,无病理性意义。

图115-7典型的六角形胱氨酸结晶。

单个结晶即能确诊胱氨酸尿症。

(引自JohnsonRJ,FeehallyJ:

ComprehensiveClinicalNephrology.London,Mosby,2000)

图115-8草酸盐结晶。

草酸钙结晶的假管型伴有草酸钙结晶脱水。

(引自JohnsonRJ,FeehallyJ:

ComprehensiveClinicalNephrology.London,Mosby,2000。

图115-9磷酸铵镁的棺盖状结晶(鸟粪石)。

(引自JohnsonRJ,FeehallyJ:

ComprehensiveClinicalNephrology.London,Mosby,2000。

图115-10尿酸盐结晶。

复杂尿酸盐结晶提示急性尿酸肾病或尿酸肾结石。

(引自JohnsonRJ,FeehallyJ:

ComprehensiveClinicalNephrology.London,Mosby,2000。

肾功能测定

临床实践中,通过血清肌酐来测定肾功能。

对特定的病人,血肌酐一般是一个相当固定的值。

肌酸(creatine)是肌细胞代谢的废物并在肝脏转换为肌酐(creatinine)。

血清肌酐的正常范围为0.6~1.5mg/dL。

每日肌酐的10%左右通过肾小管的分泌而排泄。

血浆肌酐浓度的轻度升高可发生在应用西咪替丁(cimetidine)或甲氧苄啶(trimethoprim)治疗期间,因为这两种药物均可干扰肾小管的肌酐分泌,但它们不可能引起肌酐的显著升高。

酮酸可干扰肌酐的检测造成血浆肌酐的人为升高。

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trationrate,GFR)与血清肌酐的关系:

当血清肌酐浓度仍在正常范围内时肾功能可能已有大量丢失。

血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是蛋白质分解代谢的一个产物,大约高出肌酐浓度10倍。

BUN-肌酐比通常作为容量状态的标志。

但在某些情况下,BUN可能异常高,比如消化道出血和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或四环素;饮食中蛋白质摄入不足和肝病时BUN可能会低。

肌酐清除率可通过Cockcroft-Gault公式由血清肌酐估算:

GFR=(140-年龄)×体重(kg)/(72×血清肌酐)(女性×0.85)

肌酐清除率通常通过测定24小时尿液肌酐浓度来计算。

需要向病人说明:

开始收集尿液标本前应丢弃第一次的晨尿,次晨解出的尿液应包含在收集的标本中。

肌酐清除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CCr=尿Cr×V/血浆Cr

式中CCr为肌酐清除率,尿Cr为尿肌酐浓度,V为尿流率,血浆Cr为血浆肌酐浓度。

由于肾小管对肌酐的分泌,肌酐清除率估计GFR大约高出10%。

使用西咪替丁会影响这种分泌,因为它是肾小管分分泌肌酐的一个竞争性抑制剂。

菊粉(inulin)为5200D不带电荷的果糖多聚体,由于其不被重吸收、分泌、合成和代谢,是测定GFR的理想标志物,但是不适合常规的临床评估。

碘酞(iothalamate)清除率可精确测定GFR,适合作为临床研究的诊断工具。

其他用于GFR测定的药物有99mTc–二乙三胺五醋酸(99mTc-DPTA)和铬酸钠铬51标记的乙二胺四乙酸(51Cr-EDTA)。

肾病的血清学和尿液检查

肾功能不全的评估需逐步惊醒,从无创的血清学检查到确诊检查如肾活检等。

有时需要快速诊断,可能在检查相当早期便进行了肾活检。

某些疾病如Wegener肉芽肿(Wegener'sgranulomatosis)改进了血清学诊断标志后,使得肾活检不如过去那样强制性了。

以下是评估肾功能不全常用的血清学检查。

抗核抗体

当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脏病疑为肾小球疾病,或者特发性的肾病综合症病因检查时,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y,ANA)是最常用的检查之一。

高效价的ANA,特别是伴随更特异性的表现如抗双链DNA(anti-dsDNA)抗体或抗Smith抗体阳性,对诊断SLE具有高度特异性。

常用的效价较低,特异性也较低。

SLE的诊断仍取决于典型的临床表现并且通常需要肾活检,但关于肾活检对制定治疗方案的用处文献中仍存在争议。

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factor,RF)的作用比ANA更不明确。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血管炎出现非常晚且罕见。

冷球蛋白血症(cryoglobulinemia)的病例可检测到RF;Ⅱ型和Ⅲ型的冷球蛋白血症的IgM具有RF活性。

某些疾病如心内膜炎和系统性血管炎时RF可作为一个非特异性的表现。

补体

怀疑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apidlyprogressiveglomerulonephritis,RPGN)时常检测补体C3和C4水平及补体50%溶血量(CH50)。

活动性SLE、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心内膜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冷球蛋白血症、分流性肾炎和伴有内脏脓肿的肾小球肾炎补体水平通常是减低的。

C4水平减低更甚于C3时应怀疑冷球蛋白血症。

血清免疫电泳

大约半数IgA肾病和Henoch-Schönlein紫癜的病例出现多克隆IgA水平的升高。

许多系统性疾病可出现多克隆IgG升高但这是一个非特异性的表现。

血清中出现单克隆蛋白应该怀疑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相关疾病。

鉴别诊断包括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骨髓瘤肾病、淋巴瘤、淀粉样变性、轻链沉积病、重链沉积病、免疫类晶体肾小球肾炎和冷球蛋白血症。

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时单克隆蛋白的浓度较高,即使血清中只有少量本周氏蛋白也是有临床意义的。

由于相当一部分多发性骨髓瘤没有重链的排泄,而少量的轻链又很难通过血清免疫电泳检测到,因此必须将尿免疫电泳标本与血免疫电泳一起送检以确保检查的完整性。

尿本周氏蛋白

这项检查是血清免疫电泳的补充,甚至在血清免疫电泳未发现M成分时也可能显示本周氏蛋白。

本周氏蛋白尿可出现在骨髓瘤肾、淀粉样变性、轻链沉积病、淋巴瘤及少数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由于许多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的病人血清免疫电泳正常并且没有本周氏蛋白尿,所以不能用这些检查完全排除淀粉样变性的诊断。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y,ANCA)检测可以对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PGN)的最常见病因作出更早、更明确的认定。

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测定ANCA对多种血管炎的诊断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

发病的患者血清中出现抗体并能引起两种不同形式的染色:

核周型染色(p-ANCA)和胞浆型染色(c-ANCA)。

这两种抗原均分布于胞浆,其前体形式是固定法的人工产物。

P-ANCA抗原是髓过氧化物酶,c-ANCA抗原是蛋白酶3。

前者染色阳性通常见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特发性新月体肾小球肾炎、Churg-Strauss综合征。

c-ANCA血清学结果常与Wegener肉芽肿的典型病变相关,但关系尚不明确。

尚未有报道发现具有这两种抗体的病例。

免疫荧光法敏感性高而特异性不足,但它与ELISA及蛋白印迹合用时具有特异性,并且能在合适的临床情况下除外肾活检的必要。

ANCA阳性情况下,也可能出现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染色,但意义不明。

有人推测:

肾小球损伤后,Goodpasture抗原暴露,继之导致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的形成。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

弄清Goodpasture抗原自身抗体的出现,是阐明Goodpasture综合征中肾脏损伤机制的重要一步,该抗体位于4型胶原的α链区。

对那些未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肾衰竭的疾病,这项检查能够提供早期且准确的判断。

当肾衰竭进展到需要接受透析时,是难以恢复的。

免疫荧光法可作出初步诊断,蛋白印迹可进一步证实。

冷球蛋白

冷球蛋白是一种不耐热的单一的单克隆型免疫球蛋白(I型冷球蛋白),II型和III型冷球蛋白血症是免疫球蛋白的混合物,其中一种成分具有抗IgG的RF活性。

检测到冷球蛋白并不能证明它们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除非有特征性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I型和II型冷球蛋白,尤其是高滴度情况下,更可能与临床疾病相关。

对II型冷球蛋白血症,单克隆成分具有RF活性,通常是IgMκM组分。

III型冷球蛋白血症临床意义常较小。

I型冷球蛋白血症见于Waldenström巨球蛋白血症及多发性骨髓瘤;II型冷球蛋白血症见于丙型肝炎感染、Sjögren综合征、淋巴瘤及SLE;III型冷球蛋白血症见于丙型肝炎感染、慢性感染及炎症状态。

对丙型肝炎相关的冷球蛋白血症,丙型肝炎病毒(HCV)RNA浓集于冷沉淀物中。

这可能需要一种对冷沉淀物中HCVRNA检测方法,以排除丙肝作为刺激物的作用。

标本转运至实验室过程中必须保温(37°C),避免冷球蛋白在室温下沉淀。

在实验中标本也应注意保温,直到需要在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