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语文综合模拟试题二 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88216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语文综合模拟试题二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语文综合模拟试题二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语文综合模拟试题二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语文综合模拟试题二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语文综合模拟试题二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语文综合模拟试题二 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语文综合模拟试题二 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语文综合模拟试题二 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语文综合模拟试题二 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语文综合模拟试题二 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语文综合模拟试题二 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语文综合模拟试题二 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语文综合模拟试题二 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语文综合模拟试题二 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语文综合模拟试题二 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语文综合模拟试题二 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语文综合模拟试题二 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三一轮语文综合模拟试题二 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语文综合模拟试题二 1.docx

《高三一轮语文综合模拟试题二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语文综合模拟试题二 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一轮语文综合模拟试题二 1.docx

高三一轮语文综合模拟试题二1

高三一轮语文综合模拟试题

(二)

命题人:

王伟审核人:

高三语文组使用时间:

2017-02-06

第1卷(共36分)

一、(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春快要阑姗了!

天气正愁人,我在苏州城里连听了三天潺潺的春雨。

冒着雨我爬过一次虎丘,到冷落的留园和狮子林徘徊了一阵。

我爱这城市的苍茫景色,静的巷,河边的古树,冷街深闭的(衰落\衰老)的朱门。

可是在这些雾似的情调里,有多少无辜的人们,在长久的岁月中度着悲剧生涯?

 

我的心情有些(寥寥\寥落) 但我为母亲的奇遇高兴。

五十年旧梦从头细数,说是愁苦也许是快乐。

人类的聪明并不胜如春蚕,柔情的丝缕抽完了还愿意呕心沥血;一生的厄运积累得透气的空隙也没有,有时只要在一个─—仅仅一个可以诉苦的人面前赢得一声同情和温喟,也可以把痛苦洗涤干净。

我不能想象母亲的情怀,愿这次奇遇抖落她过去的一切……

好会捉弄人的天!

路畔一带婆娑的柳影显得(幽深\幽微) 而宁静,却有蹄声得得,穿过柳荫,向那行色倥偬的车站上响去。

别了,古旧的我的母乡苏州!

明儿我们看得见的,是天上那终古不变的旧时明月!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潺(chán)阑姗B.辜(gù)洗涤

C.偬(zǒng)徘徊D.喟(wèi)婆娑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衰落寥寥幽深B.衰老寥寥幽微

C.衰老寥落幽微D.衰落寥落幽深

3.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天上鳞鳞的云片都镶着金边②天却晴了③一钩新月挂在城头④第四天晚上离开苏州时

A.④②③①B.③④②①C.④③②①D.③①④②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令人尊敬是需要条件的,只有跟人民群众上下其手,把群众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才会得到人民的颂扬,得到人民的尊敬。

B.一般说来,事物的成长发展往往有其规律,而那些违背规律的速成往往会先天不足,无异于揠苗助长。

C.人们对翡翠饰品的认定还存在较强的主观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很多人造翡翠饰品注入市场,以致鱼龙混杂。

D.在韩国,最近抗议总统朴槿惠的游行示威活动持续升温,许多示威者滥竽充数,紧握拳头,高呼口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当前引起一时轰动的某些影视作品,也许在三年以后,甚至五年以后就会被人们忘得一干二净。

B.朗普当选美国新一届总统,其竞选团队发挥了周密组织、极力展现其能力,功不可没。

C.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天宫二号自发射入轨以来与神舟飞船开展的首次交会对接。

D.为了更好地在新的形势下弘扬长征精神,各级地方政府要不断巩固和提高经济发展的成果,努力增进群众福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9分)

浅谈中国文人画

文人画是中国古代具有深厚、全面文学修养的文人士大夫画家的绘画。

它与民间传统绘画、宫廷画师的绘画都有着明显不同的特色,文人画重主观意念、重表现、重写意的美学思想似乎是中华民族艺术特定的遗传基因,早早就存在于中国画的艺术理论与创作实践中了。

傅抱石先生也有这样的描述:

他讲文人画第一是文(诗),第二是人(人品),第三是画(技法)。

其实这其中就包含了人的学问、道德人品和绘画技法三层意思,中国艺术讲究“画品即人品”,强调人的人品、道德、学问与绘画的统一,强调画家的人品和才情是第一位的,这具有浓厚的人文价值,似乎就是中国艺术精神之所在。

关于文人画的起源,画坛普遍认为北宋时期是文人画创作形成自觉意识和成熟的时期。

北宋大文豪苏轼首先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他在一段画跋中写到:

“观士人画如阅千里马,取其意气所到。

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秼,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

汉杰,真士人画也。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苏轼不仅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还明确界定了“士人画”与“画工画”的不同,他认为“士人画”重意气,而画工画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秼”而已,无一点俊发。

画工画只知道画表面形体,只得到些皮毛,是对自然事物的描摹,无“意气”,所以“看数尺许便倦”,而士人画则有深度,取其内在意气而不重表面皮毛,所以“真士人画也”。

这是文人画与画工画在创作意图和表现形式上的不同。

之所以说文人画在北宋时期发展完备,是和这一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

首先宋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经济等空前繁荣的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可以说发展到了顶峰期;其次佛教自唐传入中原大地后,经过本土化发展,到了宋代,其中最盛行的一支——禅宗与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相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学说——理学,也正是在这种文化大繁荣的基础上出现了“逸格”的说法,讲究“逸”美,这也正是文人画的主旨思想,所以说文人画形成于这一时期是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的。

文人画发展到元,出现了黄子久、王叔明、倪元镇、吴仲圭四大家,这让文人画达到一一个历史的繁荣期。

后世的文人士大夫多以元四大家为师,如清初“四僧”之弘仁,便以师法倪云林著称。

而“四僧”之石涛也深受其影响,其作品集合了儒道禅三家思想,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推向了历史的最高峰。

他的绘画著作《画语录》,更是中国山水画发展乃至中国艺术美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

经过元明清几代的发展,文人画可以说到了清代发展到了高峰期,出现了以石涛、八大、弘仁、髡残“四僧”为代表的“野逸派”,同时也出现了以王时敏为首的“四王”吴恽的“拟古派”,。

“拟古派”在这一时期占据着清初画坛的正统地位,他们的“泥于古”而缺乏创新,所以使画坛摹古之风日盛,虽然一定程度上弘扬了传统文化,但却束缚了画家个性的发挥,往往容易陷入泥古不化的境地,所以石涛针锋相对的提出了“尊受论”、“搜尽奇峰打草稿”、“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等观点,强调画家要尊重自己的感受,“先受而后识”,如果忽视了自己的感受而一味的描摹古人的作品,那就会失去自我,反为古法所累,正所谓“借古以开今”,要坚持“古为今用”、“他为我用”,否则就会失去绘画的本意,或称不上绘画只能叫复制了。

在对待文人画之兴衰及继承问题上,不管出于何派别、站在何角度,坚持“借古以开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之观点,以“不崇洋、不媚外”之心态,以“不哗众、不取宠”之手法,从传统文人画中汲取养分以充实自我,以“无法之法“展示自我,弘扬传统文化唯此是也。

6.关于文人画的理解与分析,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人画有着明显的特色,它是中国古代具有深厚、全面修养的文人士大夫画家的绘画。

B.文人画重主观意念、重表现、重写意、重色彩的美学思想是中华民族艺术特定的遗传基因。

C.文人画重意气、有深度,取其内在意气并重表面皮毛,而画工画往往中知道画表面形体,只得些皮毛。

D.在对待文人画兴衰和承的问题上,要坚持“借古以开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要追求“有法之法”来展示自我。

7.下列关于文人画的发展历程,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朝文化经济空前繁荣和佛教本土化的发展,是文人画在北宋时期发展完备的重要前提。

B.关于文人画有起源,社会普遍认为北宋时期是文人化创作形成自觉意识和成熟的时期。

C.元朝黄子久、王叔明、倪元镇、吴仲圭四大家的出现,让文人画进入了繁荣期。

D.清代文人画发展到高峰期,出现了反对为古法所累的“野逸派”和泥于古而缺乏创新的“拟古派”。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世的文人世大夫都以元四家为师,清初的弘仁,更是以师法倪云林著称,“四僧”之石涛也深受其影响。

B.“拟古派”缺乏创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弘扬了传统文化,但也不利于画家个性的发挥,往往容易陷入泥古不化的境地。

C.石涛针对拟古派提出了“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的观点,强调画家要尊重自己的感受。

D.我们要以“不崇洋,不媚外”的心态,从传统文人画中汲取养分以充实自我,弘扬传统文化。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2分)

栾盈与范宣子有隙,欲加害宣子,事败,栾盈出奔楚。

宣子杀羊舌虎,囚叔向。

人谓叔向曰:

“子离于罪,其为不知乎?

”叔向曰:

“与其死亡若何?

诗曰:

‘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知也。

乐王鲋见叔向曰:

“吾为子请。

”叔向弗应,出不拜。

其人皆咎叔向。

叔向曰:

“必祁大夫。

”室老闻之曰:

“乐王鲋言于君无不行,求赦吾子,吾子不许;祁大夫所不能也,而曰必由之。

何也?

”叔向曰:

“乐王鲋从君者也,何能行?

祁大夫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其独遗我乎?

诗曰:

‘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夫子,觉者也。

晋侯问叔向之罪于乐王鲋。

对曰:

“不弃其亲,其有焉。

”于是祁奚老矣,闻之,乘驲而见宣子,曰:

“《诗》曰:

‘惠我无疆,子孙保之。

’《书》曰:

‘圣有谟勋,明征定保。

’夫谋而鲜过惠训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

今壹不免其身,以弃社稷,不亦惑乎?

鯀殛而禹兴;伊尹放大甲而相之,卒无怨色;管蔡为戮,周公右王。

若之何其以虎也弃社稷?

子为善,谁敢不勉,多杀何为?

宣子说,与之乘,以言诸公而免之。

不见叔向而归,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

【注】驲:

读音rì,古代驿站的马车。

壹:

指因羊舌虎这一件事。

殛:

诛杀。

伊尹放大甲:

传说,伊尹曾将不务朝政的君王大甲放逐并让其反省。

大甲悔过自新,伊尹又还政于他。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独遗我乎遗:

抛弃

B.有觉德行,四国顺之觉:

正直

C.吾子不许许:

赞许

D.伊尹放大甲而相之相:

辅佐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四国顺之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①晋侯问叔向之罪于乐王鲋②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C.①管、蔡为戮,周公右王②为击破沛公

D.①不见叔向而归②门虽设而常关

1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谋而鲜过\惠训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

B.夫谋而鲜过惠\训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

C.夫谋而鲜过惠\训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

D.夫谋而鲜过\惠训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即《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文章赞颂了祈奚为国家利益着想、爱惜人才、正直无私的高尚品德、与乐王鲋的言行形成了对比。

C.叔向认为祁奚大夫举荐宗族外的人能够不弃仇人,举荐宗族内的人能够不失亲人,是一位处事公正的臣子。

D.乐王鲋去见叔向,表示要为叔向去求情,但叔向没有回应,其他人也都认为乐王鲋没有能力救叔向。

 

第II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人谓叔向曰:

“子离于罪,其为不知乎?

(4分)

 

(2)子为善,谁敢不勉,多杀何为?

(3分)

 

(3)宣子说与之乘,以言诸公而免之。

(3分)

 

14.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8分)

慈湖夹阻风苏轼

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

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注】慈湖夹,地名,在当途县境,苏轼过慈湖夹有感而作此诗。

(1)请对“起唤清风得半帆”作简要赏析。

(4分)

 

(2)简要分析诗歌创设的意境和表达的感情。

(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苏轼《赤壁赋》中“,”两句,写作者感觉江面辽阔,仿佛在太空中乘风飞行,不知将停留在何处。

(2)曹操《观沧海》中“,”两句描写出深秋季节大海波翻浪涌的景象。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楼阁依势而建,宫室结构精巧工致的句子是:

“,。

五、(12分)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2字(4分)

许多时候,意义远比名次更重要。

在自行车队中,有“破风手”和“冲线手”的角色区分:

“破风手”在比赛中负责引领方向,冲破气流,减轻风阻,临近终点时,体力相对充沛的“冲线手”奋勇冲刺,为车队争取冠军。

无论是“破风手”,还是“冲线手”,名次虽不同,但各担其责,贡献不分大小。

①,就没有“冲线手”的跟进,难以形成优势和冲力。

我们不能再有那种“只认第一,不认第二”心理。

河北“良心油条哥”刘洪安是拒用剩油炸油条的“第一人”,但正是后来诸多“第二人”的跟进,“良心经营”才蔚然成风。

无数事实表明,②。

17.学校校刊编辑部准备出版一期专刊《北极星》,刊载前几届高三同学的学习、生活经验,请运用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为《北极星》撰写一句卷首语,表明对同学们的影响和作用。

不超过40字。

(4分)

 

18.下面是某校学生会“爱心义卖”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5字。

(4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9~22题。

(18分)

这一年除夕的前一天是高家规定吃年饭的日子。

他们又把吃年饭叫做“团年”。

这天下午觉慧和觉民一起到觉新的事务所去。

他们在“华洋书报流通处”买了几本新杂志,还买了一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翻译小说《前夜》。

他们刚走到觉新的办公室门口,就听见里面算盘珠子的响声,他们掀起门帘进去。

“你出来了?

”觉新看见觉慧进来,抬起头看了他一眼,不觉吃惊地问道。

“我这几天都在外面,你还不晓得?

”觉慧笑着回答。

“那么,爷爷晓得了怎么办?

”觉新现出了为难的样子,但是他仍旧埋下头去拨算盘珠子。

“我管不了这许多,他晓得,我也不怕,”觉慧冷淡地说。

觉新又抬头看了觉慧一眼,便不再说话了。

他只把眉头皱了皱,继续拨算盘珠子。

“不要紧,爷爷哪儿记得这许多事情?

我想他一定早忘记了,”觉民在旁边解释道,他就在窗前那把藤椅上坐下来。

觉慧也拿着《前夜》坐在墙边一把椅子上。

他随意翻着书页,口里念着:

“爱情是个伟大的字,伟大的感觉……但是你所说的是什么样的爱情呢?

什么样的爱情吗?

什么样的爱情都可以。

若是你爱恋……一心去爱恋。

觉新和觉民都抬起头带着惊疑的眼光看了他两眼,但是他并不觉得,依旧用同样的调子念下去:

“爱情的热望,幸福的热望,除此而外,再没有什么了!

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一股热气在他的身体内直往上冲,他激动得连手也颤抖起来,他不能够再念下去,便把书阖上,端起茶碗大大地喝了几口。

屋子里宁静了片刻,算盘珠子的声音也已经停止了。

“这样的社会,才有这样的人生!

”觉慧觉得沉闷难受,愤愤不平地说,“这种生活简直是在浪费青春,浪费生命!

 他无意间遇见了觉新的茫然的眼光,连忙掉过头去,又看见剑云的忧郁的、忍受的表情。

他转眼去看觉民,觉民埋着头在看书。

屋子里是死一般的静寂。

他觉得什么东西在咬他的心。

他不能忍受地叫起来:

“为什么你们都不说话?

……你们,你们都该诅咒!

”众人惊讶地望着他,不知道他为什么缘故大叫。

“为什么要诅咒我们?

”觉民阖了书温和地问:

“我们跟你一样,都在这个大家庭里面讨生活。

“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觉慧依旧愤恨地说。

“你们总是忍受,你们一点也不反抗。

你们究竟要忍受多久?

你们口里说反对旧家庭,实际上你们却拥护旧家庭。

……你们是矛盾的,你们都是矛盾的!

”这时候他忘记了他自己也是矛盾的。

“三弟,平静点,你这样吵又有什么好处?

”觉民依旧温和地说,“我们的痛苦不见得就比你的小。

觉慧无意间掉过头,又遇见觉新的眼光,这眼光忧郁地望着他,好像在责备他似的。

他埋下头去,翻开手里的书,过了一会儿,他的声音又响了:

“我们不是命运和自然的爱子,我们只是劳动者。

在我们这黯淡的生活里,也有我们自己的骄傲,自己的幸福!

” 

“幸福?

幸福究竟在什么地方?

人间果然有所谓幸福吗?

”觉新叹息道。

觉慧看了觉新一眼,又埋下头把书页往前面翻过去,翻到有折痕的一页,便高声念着下面的话,好像在答复觉新一般:

“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三弟,请你不要念了,”觉新痛苦地哀求道。

“为什么?

”觉慧追问。

“你不晓得我心里很难受。

我不是青年,我没有青春。

我没有幸福,而且也永远不会有幸福,”这几句话在别人说来也许是很愤激的,然而到觉新的口里却只有悲伤的调子。

“三弟,你刚才念和话很不错。

我不是命运和自然的爱子,我只是一个劳动者。

”觉新望着觉慧凄凉地笑了笑,接着又说,“然而我却是一人没有自己的幸福的劳动者,我――”他刚说了一个“我”字,忽然听见窗外的咳嗽声,便现出惊惶的神情,改变了语调低声对觉慧说:

“爷爷来了,怎么办?

觉慧稍微现出吃惊的样子,但是马上又安静了。

他淡淡地说:

“有什么要紧?

他又不会吃人。

果然高老太爷揭起门帘走了进来,仆人苏福跟在他后面,在门口站住了。

房里的四个人都站起来招呼他。

觉民还把藤椅让给他坐。

“你们都在这儿!

”高老太爷的暗黄色的脸上现出了笑容,大概因为心里高兴,相貌也显得亲切了。

他温和地说:

“你们可以回去了,今天‘团年’,大家早点回家罢。

”他在窗前的藤椅上坐下去。

但是过了一会儿他又站起来说:

“新儿,我要买点东西,你跟我去看看。

”他等觉新应了一声,便推开门帘,举起他那穿棉鞋的脚跨出了门槛。

觉新和苏福也跟着出去了。

觉民看见祖父出去了,便对着觉慧伸出舌头,笑道:

“他果然把你的事忘记了。

“如果我像大哥那样服从,恐怕会永远关在家里,”觉慧接口说,“我们早些走,免得再碰见爷爷。

“好罢,”觉民答应了一声,一道走了出来。

在路上觉慧很兴奋。

他把过去的坟墓又深深地封闭了。

他想着:

“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他又为不是大哥的自己十分庆幸了。

(节选自巴金《家》,有删改)

19.文中两处画线的地方都写到觉新“拨算盘珠子”,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

请简要分析。

(4分)

 

20.阅读文中画线部分,完成下面题目。

(4分)

(1)分析画线①处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2分)

 

(2)解释画线②处的含意。

(2分)

 

21.文中的觉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请作简要概括。

(4分)

 

22.结尾处觉慧为什么“又为不是大哥的自己十分庆幸了”?

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鲁迅说:

“博识家的话多浅,专门家的知多悖。

”所谓“博识家的话多浅”,意思是什么都知道的人,却往往什么都知道一点点,很难深入。

所谓“专门家的话多悖”,意思是专家往往中精通一门专业,若论专业以外的事,就可能有悖离事实的评论了。

要求:

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处,文体不限;③文体特征鲜明。

高三一轮语文综合模拟题

(二)参考答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C(A项“阑姗”应为“阑珊”;B项gù应为gū;D项wèi应为kuì)

2.D(衰落:

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

衰老:

年老进管理衰落。

寥寥:

非常少。

寥落:

冷落,冷清。

幽深:

水、树林、宫室等深而幽静。

幽微:

微落,或深奥精微)

3.A

4.B(揠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A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作弊。

C项“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不指物。

应改为“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D项滥竽充数:

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5.C(A项不合逻辑,应改为“也许在五年以后,甚至三年以后”。

B项成分残缺,“发挥”缺少宾语,应在“能力”后加“的作用”。

D项搭配不当,“成果”不能“提高”)

二、(9分,每小题3分)

6.A(B项,原文无“重色彩”,无中生有。

C项,原文为“文人画是取其内在意气而不重表面皮毛”。

D项,原文是“无法之法”而不是“有法之法”。

7.B(是画坛而不是社会)

8.A(原文是文人士大夫大多以元四大家为师而不是“都以元四大家为师”。

三、(12分,每小题3分)

9.C(许:

答应)

10.B(B项①②均为介词,向。

A项①代词,他。

②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独。

C项①介词,被。

②介词,替,给。

D项①连词,表顺承。

②连词,表转折)

11.D

12.D(“其他人也都认为乐王鲋没有能力救叔向”错,原文中,“室老”认为“乐王鲋言于君无不行”)

四、(24分)

13.

(1)有人对叔向说:

“您遭受这样的罪,恐怕是由于自己不明智吧?

”(前两句各1分,第三句2分,关键词“离”、“知”,句式“其为……乎”,意思对即可)

(2)您做好事,谁敢不努力(“勉励”亦可)?

多杀人又是为什么呢?

(每句1分,关键词、“勉”,宾语前置“何为”,意思对即可)

(3)范宣子很高兴,和他(祁奚)同坐一辆车,向晋侯说了这些道理,(晋侯就)赦免了叔向。

(每句1分,关键词兼词“说”“乘”“诸”,意思对即可)

14.

(1)作者运用比拟(或拟人)的手法,(2分)把清风描写得活灵活现,清风不是自动吹来的,它仿佛具有灵性一般由诗人呼唤而来,悄悄地爬上船桅,轻轻半鼔船帆。

写出了诗人轻松喜悦的心情。

(2分,意思对即可)

(2)①这首诗借用落月、清风、船帆、水村等意象创设了月夜行舟、感慨人生的诗歌意境。

(2分,意思对即可)

诗人借月夜行舟多曲折,感叹人间也到处是巉岩,表达应该随遇而安、不避艰险的豁达情怀。

(2分,意思对即可)

15.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2)秋风萧瑟洪波涌起(3)各抱地势,勾心斗角

五、(12分)

16.

①如果没有“破风手”的引领方向,冲破气流   ②一种良好风气的形成,离不开众多“第二人”的跟进和奉献 (每句2分。

大意对即可)

17.

例一:

《北极星》是一位儒雅睿智的朋友,他娓娓道来,告诉你如何面对困境,笑对成长。

例二:

《北极星》是一块醒目的路标,它恪尽职守立在成长途中,提醒你绕开陷阱,走上坦途。

18.

本次“爱心义卖”活动全班分为6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准备所需物品,要求全员参与,班长负责组织;各组摆摊开展班级义卖,展示班级才艺,并参加游园活动。

 

六、(18分)

19.

(1)第一次“拨算盘珠子”,表现了觉新为难的心理状态。

(2分。

答出“为难”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2)第二次“拨算盘珠子”,表现了觉新担忧、无奈、失望、妥协等心理状态,也表现出觉新软弱的性格。

(2分。

答出“担忧、无奈、失望、妥协”等词语中的一个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20.

(1)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

用“颤抖”“端”“喝”等动词,表现出觉慧内心激动时的状态。

(共2分,手法1分,解说1分。

意思对即可)

(2)面对哥哥觉新、觉民的沉默、忍受和自相矛盾的做法,觉慧感动非常痛苦,难以忍受。

(2分,意思对即可)

21.

觉民是一个渴望幸福生活、反对旧家庭束缚、内心矛盾而又态度温和的青年形象。

(4分。

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22.

①觉慧庆幸自己不像大哥那样服从,否则会永远被关在家里;②觉慧庆幸自己不像大哥那样软弱,他还敢于反抗作为封建家长的爷爷;③觉慧庆幸自己不像大哥那样忧郁悲伤,他有着青年的热情,勇于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共6分,每点2分。

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赋分)

七、(60分)

成长为“T”型人才

鲁迅言:

博识家多浅,专门家多悖。

是啊,无论是博识家,还是专门家,往往都有明显的缺陷与不足。

那怎么办呢?

努力成长为“T”型人才,既有开阔的知识面,占有广博的文化素养,又能够在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做到“深挖井”,拥有高深专门知识,那是最令人满意的事情了。

其实,“T”型人才,早就是我们国家人才培养的方向。

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特长的人才,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知识面开阔,上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