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技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08922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技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三年级下册技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三年级下册技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三年级下册技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三年级下册技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三年级下册技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三年级下册技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三年级下册技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三年级下册技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三年级下册技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三年级下册技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三年级下册技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三年级下册技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三年级下册技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三年级下册技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三年级下册技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三年级下册技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三年级下册技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三年级下册技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技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docx

《三年级下册技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技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技术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docx

三年级下册技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课题第一课大米的来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食物中的米饭来自于稻子生产稻子是为了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

初步理解稻子和其他农作物一样都有特定的种植和加工技术。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收集和交流有关稻子种植的有关信息。

通过稻子种植加工技术的比较与讨论感悟随着技术的进步水稻种植和加工的劳动强度不断降低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单位面积或时间的产量不断增长。

能通过对稻子的研究理解人们日常食用的各种食品其原料大都来自于人工种植的庄稼、果树以及饲养的畜禽和捕获的水产品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珍惜粮食的意识。

感受劳动光荣,尊重农业生产者的劳动。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稻子的生长过程及相应的种植、加工技术。

教学难点知道稻子种植技术的进步使农业生产者的劳动强度不断降低产量不断增长。

教学准备农业丰收的视频或图片,有关稻子生长的视频、图片或标本,用于稻子种植的农具的图片,有关稻子种植技术改进的图文资料,记录纸和尺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我们平时的主要食物有什么呢?

你知道他们是怎么来的吗?

我们这里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

你见过什么农作物的生长和生产呢?

学生交流自己的所见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大米的来历板书1、大米的来历

二、探究过程

1、瞭望台

问人们为什么要种植水稻呢你对水稻有哪些了解

学生交流读书24页。

问水稻长什么样?

和同桌一起交流结合书中介绍,谈自己对水稻的认识。

思考你还知道哪些粮食品种?

它们的“母亲”是谁?

观察图片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

2、探索馆

自由读书互相讨论。

问生产大米的技术在过去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思考对于不适合拖拉机耕作的梯田和小块状的稻田,还有什么小型机械可以使用?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所知。

三、总结延伸

1、体验屋寻找农作物

学生独立完成此表,然后互相交流。

2、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我们每天都吃的水稻有了哪些认识?

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师我们每天吃的粮食是这样一点一点播种的,要经过一年的时间才能收获一次,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

板书

1、大米的来历

瞭望台

探索馆

体验屋

后记大米是学生每天都能见到的食物,但对于大米的来历,学生并不是很清楚,虽然是农场的孩子,但大多数孩子并不接触这些农作物,所以在这节课上,我利用学生在家里听父母说的,在网络上查找的等资源增加对它的了解,同时教育学生爱惜粮食,学生很受教育。

 

课题第二课冰淇淋的生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大多数食品是由原料经过一系列加工而制成的,初步了解食品加工的常见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收集和交流有关食品加工的资料,懂得食品加工技术和方法已经并将继续不断地发展。

通过向同伴介绍一种家庭常用的食品加工方法体验食品加工技术在为人们提供营养的同时还满足人们对食物色、香、味、健康等的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健康食品,注重食品卫生,体验技术发展给生活所带来的快乐。

愿意参与交流有关食品加工的方法。

教学重点冰淇淋加工技术的发展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品尝冰淇淋的美味。

教学难点理解与冰淇淋的制作工艺一样,所有食品的加工技术都是在为人们提供营养的同时,还满足了人们对食物色、香、味、健康等的要求。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一日三餐的主要食物有什么呢?

你知道他们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吗?

这节课我们以冰淇淋的生产为例来了解一下有关食品的加工问题。

学生交流自己的所见

板书2、冰淇淋的生产

二、探究过程

1、瞭望台

问我们吃的各种食品是怎样加工出来的呢

学生交流读书9---10页。

问从书中你有哪些收获?

和同桌一起交流,结合书中介绍,谈自己对食品加工的认识。

思考你知道保健食品和保健药品的区别吗?

结合生活实际,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加以说明。

问烹调所需的油、盐、酱、醋、酒、味精等是以什么为原料制成的?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师这些调料都是直接从自然界取用的经过许多道技术加工而得到。

2、探索馆

自由读书互相讨论。

问冰淇淋的加工过程在过去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所知。

问为什么冰淇淋的产量越高价格越便宜

交流冰淇淋的制作过程,同桌互相说一说。

三、总结延伸

1、体验屋它们是怎么做成的

指名读一读题。

问这些食品的原料是从哪里来的?

学生互相交流,完成表格。

2、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我们食品的加工和保鲜有了哪些认识?

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板书

1、冰淇淋的生产

食品的加工

冰淇淋的加工

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平时所吃的食品的加工方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自己喜爱吃的冰淇淋的生产方法也有了一些认识,知道了我们平时吃的食品都是动物或者是植物直接或间接生产的所以我们应该爱惜食物不浪费。

 

课题第三课香蕉的保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食品容易变质,人类发明了很多技术用来防止或延缓食品变质。

了解一些常见的保鲜技术,懂得食品保鲜技术是食品生产技术的一部分,而且在不断地发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调查,了解家庭常用的保鲜方法和特点。

收集资料了解食物在贮存、运输等环节的保鲜技术,如冷冻、充氮、真空包装、加防腐剂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香蕉保鲜技术的学习,激发对更多保鲜问题的探究。

理解技术的应用是有规范和标准的。

教学重点食物保鲜的常用方法。

教学难点为防止或延缓食品变质,人们发明了许多有效的保鲜技术,如冷冻、充氮、真空包装、加防腐剂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现在家家都有冰箱或者冰柜,那么它们是做什么用的呢?

我们吃的食品大都来自动物或者植物,这些植物或者动物一旦作为食物被宰杀或是摘取之后,容易受细菌等微生物的侵袭而变质。

变质的食物是不能食用的。

所以我们对食物进行保鲜处理。

这节课就以香蕉的保鲜为例,来了解一下保鲜的知识。

板书3、香蕉的保鲜

二、探究过程

1、瞭望台

问变质的食物会出现哪些现象?

食物为什么会变质?

组织学生讨论。

出示院几种变质食物的图片或实物,如发霉的馒头、腐烂的香蕉、发芽的土豆、皱瘪的苹果等。

引导学生讨论,在怎样的环境中食物容易变质?

交流食用变质食物的后果。

2、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现代化的食品生产数量大,需要贮存并运输到更多的地方。

提问怎样才能使食物在贮存和运输的过程中不会变质呢?

启发学生讨论常见的食物保鲜方法有哪些?

小结防止食物变质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防止细菌侵入和防止水分的蒸发。

讨论为什么冰冻的食品或真空包装的食品也有保质期?

思考如果家中没有冰箱,如何防止食物变质?

3、了解香蕉的保鲜

出示新鲜的香蕉和变质的香蕉实物。

问香蕉容易变质

常温下香蕉放置的时间稍长,就会变黑、腐烂。

读书18---21页内容,回答问题。

①了解香蕉产地在哪里

②收获的时间

③香蕉本身有什么特点

④运输的时候会遇到什么困难

组织学生讨论,用图文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总结延伸

1、体验屋我所了解的保鲜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此表,然后互相交流。

2、总结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的食品越来越丰富,食品保鲜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将来还会有更多保鲜技术为我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使我们随时随地可以享受到世界各地新鲜美味的食品。

板书

3、香蕉的保鲜

变质的食物

食品怎样保鲜

香蕉的保鲜

后记这节课学生了解到平时所食用的食物很容易变质,所以要注意食品的保鲜,还了解到一些加工而成的食品的保鲜方法是什么,通过书中的介绍和学生交流,对香蕉的生产和保鲜、运输等知识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大家都感觉自己在这门课程里,真是能学到不少平时不知道的知识。

 

课题第四课简易滴灌设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滴灌是一种节水的灌溉方式。

了解一些常用的滴灌技术。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能与同学合作制作简易的滴灌设备,并能控制和调节自制滴灌设备的出水量。

通过自制滴灌设备,理解各种生产设备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设计合理的农业设备,如滴灌设备,不仅节省了人们的劳动力,节约了水资料,还能促使作物更好地生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自觉节约用水,乐意运用各种节水的设施。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滴灌技术可以节省人力、节约水资源、促使植物更好地生长。

教学难点简易滴灌设备的制作。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植物为我们提供食物和氧气等。

人类生存离不开植物。

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呢?

学生思考并交流

问水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条件?

不同植物对水的要求有什么区别?

小结不同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的水的量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要结合不同的植物对它们实施灌溉,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简易的滴灌设备。

2、探究过程

1、导入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的气候条件有非常大的差异。

有的地方水资源比较丰富,有的地方干旱缺水。

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选用的灌溉方式有什么不同?

思考常用的农作物灌溉技术有哪些?

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和干旱的地区分别采用什么灌溉方式?

高密度种植的农作物和低密度种植的农作物分别采用什么灌溉方式?

滴灌技术的优势在哪里?

它的不足又是什么?

2、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并整理、归纳。

学生汇报结合教材介绍说一说滴灌的好处和使用方法。

三、总结延伸

1、问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滴灌技术在农业生产方面有广阔的运用前景。

除了农业生产还有哪些场合适合采用滴灌技术?

2、体验屋为盆花制作一个简易的自动浇水器。

学生交流制作方法,课后按照步骤完成作品,给家长看一看。

3、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板书

4、简易滴灌设备

适用范围

好处与不足

自制盆花的浇水器

后记这课的知识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些难,和他们的生活很远,因此本课大部分内容我只是让学生了解一下,并没有做深入的解说,只是让学生自学了,自制盆花的浇水器的过程,并让学生在课后尝试实验,希望学生能成功。

 

课题第五课无土栽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无土栽培是现代农业技术,初步了解无土栽培的特点,了解无土栽培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制作无土栽培瓶,体验在实际的无土栽培生产中,从基质、营养液的调配、到作物的种植形式等,都具有相对规范的技术标准和严谨的操作要求。

能观察和记录无土栽培植物的生长情况,体验无土栽培与传统栽培方式的区别,加深对现代农业技术改变了人类生活、生产方式的理解。

理解生产方式变革正朝着高效、环保的方向快速发展,如农业无土栽培技术被广泛应用,不仅能获得更高的产量、更好的品质还节约了资源、扩大了生产空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严谨科学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意识。

提高对技术的感受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亲身经历无土栽培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正朝着高效、环保的方向快速发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少人多,在有限的土地上利用现代化农业技术开展无土栽培,具有许多优点。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有关无土栽培的知识。

板书5、无土栽培

二、探究过程

1、读一读28页内容,思考什么是无土栽培?

有什么优点?

除了常规农业生产,无土栽培还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

学生自由读书,讨论并交流。

2、探索馆

问无土栽培如何满足植物生长必需的条件?

如何固定植物?

如何提供养分?

如何进行光照?

如何控制温度?

如何控制生长?

无土栽培需要用到的材料有哪些?

结合书中介绍回答问题学生互相交流互相补充。

问营养液怎样调配呢?

学生说一说无土栽培黄瓜的方法。

3、制作无土栽培瓶。

按照书中介绍,利用准备的材料小组合作完成制作。

三、总结延伸

1、帮助学生完成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2、总结你对无土栽培技术有哪些了解

板书

5、无土栽培

营养液代替土壤

省水、省肥、省力、省工

黄瓜的无土栽培

后记无土栽培这部分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都很想知道植物在没有土壤的情况下是怎样生长的,还能结出那么饱满的果实,都感觉到太不可思议了。

我教育他们无论做什么,只要肯动脑研究,都能取得好成绩的。

借此让学生感受到只要努力就有可能会成功。

 

课题第六课酸奶工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制作酸奶的过程,懂得食品加工生产都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这个程序就是加工工艺。

学会利用家庭中的器具和原料制作酸奶。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制酸奶,感悟生活中到处都有加工工艺的影子,而在实际生产中,为得到品质相近甚至相同的产品,生产过程必定依据某个加工工艺来开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自制酸奶,体会生活的乐趣。

乐意尝试种种新的酸奶制作工艺,并寻找最合理的加工工艺,从中感受技术的魅力。

教学重点理解食品加工或制作都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

教学难点理解食品加工或制作都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平时同学们与家人到饭店吃饭,需要点菜或主食时,你们的依据是什么?

厨师如何保证每次做出来的某道菜的口味不变呢?

家里做菜时有没有固定的过程呢?

学生举例说明。

其他同学家里做这种菜时是否也是如此,为什么要按固定的加工过程做菜呢?

做菜做饭一般都会有固定的加工过程。

改变原有的加工过程,就会相应地改变原来的味道和特色。

制作酸奶也要有一定的加工程序,这个工程叫做工艺。

二、探究过程

1、指名说一说馒头的制作工艺。

2、自由读书34---35页的内容,和同桌或前后桌交流可乐的生产过程,简单叙述可乐的制作工艺。

通过教师介绍,交流什么是工艺,分组交流可乐的生产过程,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思考如果这个固定的过程被打乱会产生什么后果?

小结好的工艺能够充分保证产品质量,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3、研究自制酸奶的工艺

学生观察教师的示范与讲解,讨论自制酸奶的方法。

灭菌、温奶、搅拌、发酵、冷藏、调味。

引导学生思考在自制酸奶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现象?

结合38页介绍,进一步了解怎样制作酸奶。

三、总结延伸

1、体验屋为家人制作不同风味的酸奶。

2、师你学会制作酸奶了吗?

回到家后让妈妈帮忙,一起为家人制作一份酸奶好吗?

板书

6、酸奶工艺

标准规范的加工过程----工艺

可乐工艺----灭菌、温奶、搅拌、发酵、冷藏、调味

自制酸奶

后记在这一课里学生简单的了解了可乐的制作过程,兴趣很浓。

在研究酸奶的制作工艺时,有的学生把制作过程用笔抄了下来,说回家一定要做一做、试一试,看自己能不能吃到亲手做的酸奶。

 

课题第七课让头脑掀起风暴---头脑风暴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头脑风暴法”的含义。

能主动地运用“头脑风暴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经历运用“头脑风暴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讨论、交流、记录体验“头脑风暴法”的操作流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头脑风暴法”在拓展思路,创新思维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在小组合作中,增强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体验运用“头脑风暴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从“头脑风暴法”中选择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我们都知道,在我们家里的粮仓里,会经常有老鼠出现。

我们家的粮食或其他东西也会被老鼠啃食。

所以老鼠就是我们大家的敌人,我们应该消灭老鼠。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怎样能够消灭老鼠吧。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现在我们来读一下书的人们都想出了哪些好办法。

二、探究过程

1、学生自由读一读书中40---42页内容。

问仓库的工作人员都想出了哪些办法进行灭鼠?

仓库的经理是怎么做的?

最后解决问题了吗?

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师看还是人多力量大呀,只要我们一起动脑思考,无论再难的问题我们都能把它解决。

2、解读“知识泉”

师读召集一组人员利用开会方式,对某一特定问题出谋划策,用集体的智慧加以解决的方法称为“头脑风暴法”。

这一方法是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首创的。

奥斯本认为,天资平常的人如果能相互激励、相互补充、引起思维“共振”,也会产生不同凡响的新创意或新方案。

学生自由读一读43页的内容,进一步了解什么叫“头脑风暴法”

及掀起头脑风暴必须遵循的原则。

指名读一读。

问怎样才能头脑的风暴?

学生交流。

三、总结延伸

1、创意宫

问今年的土豆大丰收,农民们真是高兴呀,可高兴过了又开始发愁了。

土豆太多,使得销售出路成了问题,请大家群策群力,为土豆的出路出谋划策吧。

2、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完成表格的填写。

汇报结果共同讨论提出新的想法。

板书

7、让头脑掀起风暴------头脑风暴法

一组人员开会特定问题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原则1、想到就说

2、不要当声评判

3、仔细倾听

后记

 

课题第八课分拣黄豆和绿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筛子能分拣混合物遥,能看图理解图意并按尺寸照图画样。

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在纸上钻孔。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交流、动手操作,经历依样绘图、剪切、钻孔等制作分拣黄豆、绿豆装置的过程。

能根据需求开展创新设计制作其他样式的筛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看图、画线、剪切、折边、钻孔、粘贴等技术知识与技能对于设计、制作分拣黄豆和绿豆的装置的重要作用。

在活动过程中,积极思维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根据需求设计、制作能分拣黄豆和绿豆的筛子。

教学难点按示意图的要求,在纸上画出图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混在一起的黄豆和绿豆

师老师不小心把这些黄豆和绿豆混在了一起,这可怎么办啊?

学生交流。

这节课我们就想个办法把这些豆子分开好吗?

板书8、分拣黄豆和绿豆

二、探究过程

1、任务角

读一读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制作一个能快速分拣黄豆和绿豆的装置。

2、问在生活中我们有没有这样的装置呢?

学生交流。

3、读一读45---47页的内容,了解筛选工具有哪些。

指名读问你见过哪些筛选工具?

它们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板书一是密布着筛孔,二是工作时始终在晃动。

4、做个纸筛子。

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制作方法。

学生结合书中介绍和教师讲解尝试制作。

三、总结延伸

1、展示作品

互相欣赏作品,找出优点及不足。

2、今天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3、开动脑筋设计其他样式的筛子吧

板书

8、分拣黄豆和绿豆

筛子密布筛孔始终晃动

纸筛子画线、剪开、折边

在纸上钻孔粘合

后记

 

课题第九课谁装得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纸条与纸条间的插接,掌握纸条插口的制作方法,学会制作存放大米的容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交流、尝试操作,学会纸条与纸条间的插接,掌握纸条插口的制作方法,并能利用插接的方法将纸条接长或接宽。

通过观察、讨论、明确需求经历设计、制作存放大米的容器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连接纸条等技术方法对于设计、制作存放大米容器的重要作用。

在活动过程中,积极思维,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学会纸条与纸条的插接。

教学难点利用纸条插接的方法,制作盛放大米的容器。

教学准备吸管、纸条、牙签、各种容器、野围囤冶的图片或视频、现代储粮技术的图片或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囤粮的图片,看为什么要把粮仓做成这样的形状呢?

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观点。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什么样的粮仓装得最多呢?

板书9、谁装得多

二、探究过程

1、任务角

教师布置任务,用所给材料制作一个容器,使其能够存放尽可能多的大米。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材料,和同桌一起制作这个容器。

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2、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书51---52页内容,了解农民们是怎样贮存粮食的。

指名说一说围囤是什么?

是怎样做成的?

有什么特点?

学生共同交流,讨论席子是怎样一圈一圈围成的?

3、用规定的材料做容器

讨论做成圆形好还是方形好?

选择面积大一点的底好还是小一点的好呢?

是将纸条接长,螺旋状往上围?

还是做成圈,一个一个往上垒呢?

学生通过讨论制定一个实用的,装得多的容器。

4、教师指导纸条的连接方法。

三、总结延伸

1、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评价。

2、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呢?

你还有好方法来连接纸条吗?

板书

9、谁装得多

制作容器

围囤

纸条的连接方法

后记

 

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的原则认真学习和贯彻新的教育方针和教学理念并在教育教学中加以运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生活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服务。

二、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技术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但对教材介绍的内容非常感兴趣。

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应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和同学交流信息等方法对技术教材中的内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三、教材分析及教学策略

本册教材共九课,包括大米的来历、冰淇淋的生产、香蕉的保鲜、简易滴灌设备、无土栽培、酸奶工艺、让头脑掀起风暴---头脑风暴法、分拣黄豆和绿豆、谁装得多。

教材从不同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一些食品和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保鲜等方法,让学生掌握一些生活技巧和小常识,让学生更会生活,更爱生活。

为了让学生更好得学习技术这门学科,应把课前准备做得充分一些,积累一些课上需要的资料和素材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搜集课上所需资料和资源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