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扭伤之后600字作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89389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脚扭伤之后600字作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脚扭伤之后600字作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脚扭伤之后600字作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脚扭伤之后600字作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脚扭伤之后600字作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脚扭伤之后600字作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脚扭伤之后600字作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脚扭伤之后600字作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脚扭伤之后600字作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脚扭伤之后600字作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脚扭伤之后600字作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脚扭伤之后600字作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脚扭伤之后600字作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脚扭伤之后600字作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脚扭伤之后600字作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脚扭伤之后600字作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脚扭伤之后600字作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脚扭伤之后600字作文.docx

《脚扭伤之后600字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脚扭伤之后600字作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脚扭伤之后600字作文.docx

脚扭伤之后600字作文

精选作文:

脚扭伤之后(600字)作文

  体育课上,五(3)班王军同学练习跳远时,不小心把脚扭伤了,不能动弹。

  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朝王军走过去,只见王军痛苦的呻吟,用手揉着脚。

  有几个同学伸出手,正要扶王军。

突然,有一个声音:

他平常看别人有困难时从不出手帮忙,还嘲笑别人,现在自己伤着了,我们也不要管他。

  被他嘲笑过的李小果听了,斜着看了他一眼,吐了吐舌头说:

你这是自作自受!

平时欺负我们,还有事没事挑拨同学间的关系,谁都恨你恨到骨子里去了!

现在要你尝尝这种滋味也是应该的。

说完便与其他同。

学嬉笑着走开了。

  连最胆小的吴红,用鄙视地眼光看着他,好像王军干了什么坏事,罪有应得似的。

说:

你不是说别人都是胆小鬼,你最勇敢,怎么?

现在,你也有不行的时候。

  王军听了同学们的话,这时悔恨交加,泪珠像断了线的珠子滚落下来。

他望着同学们离他远去的背影,想起以前自己对待别人的种种冷漠行为。

  没过多长时间,王军又听见一阵脚步声,抬头一看,原来是体育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了。

  没想到的是,李小果上前扶起了他。

王军这时更难堪了,他低着头红着脸不敢正视李小果。

同学们都笑了起来,吴红也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

体育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道:

王军,同学之间要有爱心,你看,你平时怎样对待别人,而别人又是怎么对待你的呢&&?

  老师还没说完,王军就打断了:

老师,我知道了,我错了&&同学们笑得更欢了。

  从此,王军果然转变了:

主动帮助别人,再也不欺负同学了,和以前真是判若两人啊!

王军也说:

跟同学好好相处真的很快乐!

六年级:

小草888

篇一:

(8)续写作文

(8)续写作文

1、什么是续写

让我们先来弄清什么是续写。

续写就是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将内容继续延伸,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

续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给材料作文”,是把不完整的故事继续补充写完整的写作。

它有助于培养我们合理想象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续写的形式

从续写练习的形式来说,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给出故事的开头,然后要求续写故事的情节和结尾。

在中年级语文考试的试题中出现的续写大多都是这种方式。

另一种是根据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情节接着写下去,这是一种读写结合的续写方式,往往要求写出一篇有所发展,情节不同的新故事来。

如,阅读了《龟兔赛跑》后,续写《龟兔

故事,赞颂了社会的文明之风。

有的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写出了路人的冷漠,斥责了这种做法。

还有的写出了姑娘为了不堵塞交通,忍痛放弃捡拾苹果的故事。

这几种故事的结局都是合理的,这样续写的文章就会内容丰富而有新意。

(2)前后照应,防止自相矛盾。

续写要注意前后照应,防止自相矛盾。

特别是给开头的续写,必须要与上文紧密联系,使上下文融为一体。

譬如,文章《难忘的一件事》,文章给出的材料是这样的:

每当我看到下雨,脑海里就会出现一位叔叔的身影,而那件事也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使我久久难以忘怀……

那是夏季的一天,放学时下起了滂沱大雨,我和一个小姑娘站在学校门口等人接。

天色越来越晚,我们两个都焦急不安。

这时,远处隐隐约约一个身影向学校奔来……

同学们的续写各种各样,大部分同学读懂了材料的内容,写出了叔叔是小姑娘的爸爸。

经过合理推想写出这位叔叔看到我的焦急,就主动或步行、或骑自行车、或打出租车、或将自己的雨伞借给我等情节,吻合了前面的材料。

但是有的同学写出了叔叔是一个坏人,我机智勇敢地与他进行了斗争,成功脱险的事情。

仅看所续写的内容好像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但是结合文章已经给出的材料就会发现,续写的内容与题目和开头有些矛盾。

这种与坏人斗争的事应该是惊心动魄或者是心有余悸的,而不大可能是久久难以忘怀的,你们说对吗?

例文评析【文题】

体育课上,五

(2)班王军同学练习跳远时,不小心把脚扭伤了,不能动弹……要求:

1.根据提供的情节,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续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脚扭伤之后》。

2.先确定作文的中心,把和中心关系密切的材料写具体。

提示:

面对省略号,我们可以引发许多想象。

可以想象王军当时痛苦的样子,以及师生的关心;可以想象师生怎样送他上医院治疗,怎样送他回家;还可以想象,王军休养期间同学们怎样探望,怎样帮助他补课;还可以想象不知姓名的司机,怎样帮同学们把王军送往医院;也可以想象王军休养期间不忘班集体,为班级出力量……可想象的内容太多了!

同学们要抓住“脚扭伤之后”来展开合理想象,会续写出一篇好文章的。

在想象时,一定要注意“合理”,也就是要切合文中所给情节的实际,切合同学们生活的实际。

不合情理地“胡编”,会违背了练习续写的意图。

选择怎样的材料要先确定文章的中心。

是要赞扬同学之间的友情呢,还是赞颂老师对学生的爱,或是要反映改革大潮中人的真情……中心确定之后,围绕中心去想象,把和中心有关的内容想具体,写具体就行了。

[续写]

脚扭伤之后

体育课上,五

(2)班王军同学练习跳远时,不小心把脚扭伤了,不能动弹。

只见他手指着右脚,咬着牙说:

“疼……疼死我了。

”几个身高体壮的男生七手八脚地把他抬出沙坑,小心翼翼地脱下他的鞋袜一看,啊,脚腕已经肿了起来,并且青里透紫地出现了淤血,王军也由于疼痛而汗珠直淌。

大家一下子都慌了,有的说:

“快送医院吧。

”有的说:

“快打电话通知他爸妈吧。

”更有心急的同学,上前就要为他按摩,恨不得一下子把那个大肿包给揉下去。

就在大家手忙脚乱,心急火燎的时候(由[xszw.org]整理),体育王老师却镇定自若。

他制止了要给王军按摩的同学,对大家说:

“刚刚扭伤,绝不可以乱动,大家听我安排:

冯旭——马上去医务室请校医,并让她带一卷绷带来;肖鹏——你劲大,把王军背到水池边。

”肖鹏在老师的帮助下,小心翼翼地把王军背到了水池边。

同学们也一齐围了过来。

老师边用水池中的冷水冲洗王军扭伤的脚,边告诉我们,这是防止继续瘀血。

一会儿,校医李老师来了,用绷带把王军脚腕上部缠紧。

体育老师又告诉我们,这是不让肿胀再扩散。

然后,他又叮嘱王军把脚架在高处,保证血液回流畅通。

看着老师熟练的操作,听着那头头是道的讲解,再看王军减轻了痛苦的表情,大家都长吁了一口气,一齐向老师投去了敬佩的目光。

这时,王老师又推来一辆自行车,让王军坐在后车架上,和校医一起把他送到医院去做进一步检查治疗。

这堂课上得可真有价值,不光锻炼了身体,还增长了急救知识。

事后连受伤的王军都开玩笑说:

“用我身体的疼痛为你们换来了急救知识,值——”从此,大家更佩服体育王老师了。

【评析】

这篇习作想象非常新颖,小作者写体育老师如何当场“紧急处理”,从而觉得这节体育课不光锻炼了身体,还增长了急救知识,“值”。

文中写老师的“镇定自若”,和同学们“一下子都慌了”形成鲜明对比,使体育老师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结尾写大家更佩服王老师了,是发自内心的呼声。

[小结]

总之,续写既要注意原有故事情节,合理想象;又要敢于创新,写出新意。

那么怎样续写呢?

一、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以原文的结局为起点,写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

二、展开充分的想象与联想,做到合情合理、真实生动。

三、续写文章要在主要人物思想行为、性格特点、语言特点和风格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下面以《猪八戒吃西瓜》为例谈谈如何进行续写.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到西天取经。

正值6月天气,烈日当空,他们走得又累又渴。

来到一座荒庙,孙悟空说:

“你们在这里休息休息。

我出去找点果子来给大家解渴。

”猪八戒连忙说:

“我也去,我也去!

猪八戒跟着孙悟空走呀,走呀,脚踏在晒热了的土地上,烫得难受,他心里后悔起来。

走了一段路,看见路边有棵白杨树,猪八戒想:

“要是能在这树下睡一会儿多好!

”他就假装肚子痛,说:

“猴哥,我肚子痛,走不动了,就在这里等你。

孙悟空点点头,一个筋斗翻上天去了。

猪八戒来到白杨树下,感到十分凉快。

忽然,他看见山脚下有个绿油油的东西,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猪八戒连忙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个大西瓜。

他心里高兴极了。

他把大西瓜搬到树下,拔出刀来,正要切又放下了,心想:

“师父和沙僧在庙里等着呢,我不能一个人吃了这个大西瓜。

”他想不吃,可又实在嘴馋,眼睛看着这个又圆又大的西瓜,嘴里直流口水。

他忍不住举起刀来,边切边说:

“我把这瓜切成四块,我先吃自己的一块,也说得过去。

”切好,便拿起一块,大吃起来。

再说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来到南海边上。

这里到处瓜果飘香。

他来不及细看,急忙爬上树去,摘了满满一包果子,往身上一背,又一个筋斗,回到原来的地方。

他正要落下,却从云缝里看见猪八戒捧着一块西瓜在吃,吃完一块,又拿起一块,嘴里还不停地在说些什么。

孙悟空便停住细听。

只听见猪八戒说:

“一块瓜不解渴,我再把猴子的一块吃了吧!

留下两块给师父和沙僧,也说得过去。

”猪八戒几口就把那块西瓜啃完了,接着又说:

“可越吃越想吃了,嘿,我把沙僧的一块也吃了吧,给师父留下一块。

”说着又捧起一块吃起来。

孙悟空听了心想:

“这傻子也真贪吃,但总算还记得师父。

”他正想着,不料,猪八戒啃光了这块西瓜,又捧起最后一块西瓜来,说:

“师父,师父!

不是老猪不留给您吃,一来是老猪实在口渴,二来拿回去一块西瓜也不好意思,就让我老猪代您吃了吧。

”说着就把西瓜往嘴里送。

孙悟空看得又好气又好笑,便在空中叫了声:

“八戒!

猪八戒听见孙悟空叫他,心慌了。

他怕孙悟空看见他吃剩下的西瓜皮,就把它们扔得远远的。

接着,猪八戒就跟着孙悟空往回走。

才走几步,猪八戒就踩上一块西瓜皮,摔了一脚,脸都跌肿了。

孙悟空连忙把他扶起来。

猪八戒站起来一看,原来是自己丢的西瓜皮。

想不到才走了十几步,他又踩上一块西瓜皮,身子一摇,跌倒了。

孙悟空把他扶起,叫声:

“哎呀,又是哪个家伙?

吃了西瓜,把西瓜皮乱丢。

猪八戒心想:

“怎么又碰上一块,真倒霉!

可要小心点儿。

”他刚想到这儿,忽然脚下一滑,又跌了一跤。

孙悟空把他扶起来,说:

“八戒!

你今天怎么老是摔跤?

”猪八戒低头细看,又是一块西瓜皮。

下页余下全文篇二:

怎样扩写作文

怎样扩写作文

扩写,指在不改变原文基本精神的前提下,把内容粗略的片断或短文加以扩展和发挥的作文训练形式。

其目的就是使原文主要内容更加生动、具体,使原文中心思想更加鲜明、深刻。

扩写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一般来说,扩写不能改变原作的中心思想、主要人物和事件,不能改变原文的体裁、人称、时间、地点、语言风格。

掌握了这些要求,怎样扩写一篇文章呢?

一、认真阅读原文,抓住主要内容

这是扩写的

扩写后的文章:

1943年夏收时节,刘胡兰听干部说,要镇压一批罪大恶极的汉奸,拔掉敌人的这些耳目,重建我们的抗日根据地。

一天下午,刘胡兰跟着妈妈在村北拾麦子,拾着拾着,不知不觉走出了二里多地,快到保贤村了。

刘胡兰正拾麦子,忽然看见大路上有个穿着雪白纺绸衣服、架着一副墨镜的人,骑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慌慌张张地过来了。

刘胡兰觉得这人很面熟,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可是一时又想不起来。

当这人从她面前过去的时候,她忽然看见那人后衣襟被风吹起,露出了一支手枪来。

她猛然间想起来了:

“啊!

这不是汉奸刘子仁吗?

对!

没错。

”去年秋天,这个保贤材的谍报组长,经常领着敌人来云周西村搜查抗日干部,在村里打过好多人。

后来听说张区长的牺牲,就是他领着敌人干的。

这个狗汉奸在这一带作恶多端,老百姓都恨透他了。

前些时,刘胡兰就听干部们说要镇压他。

可是刘子仁这家伙很鬼。

听到风声不对,最近连据点的门也轻易不出了,有时到外村去活动,也是带着一哨人马,因此一直没找到个下手的机会。

今天,刘胡兰偶然碰到他单独出来,不由得喜出望外。

她等这个狗汉奸进了保贤村,就连忙对妈妈说:

“妈,我有点事,先回去了。

”说完,拔腿就跑,急着要把这个消息报告给村干部。

她跑到村里以后,一连找了几个地方都没找到干部。

这时刘胡兰跑得全身衣服都湿透了,心里热得火烧火燎。

但是她想:

“一定得把这个消息告诉干部们,要不误了这个好机会多可惜啊!

可是他们究竟到哪里去了呢?

刘胡兰急急忙忙往前走,边擦汗,边想主意。

忽然,迎面碰上了张大伯,刘胡兰低声问道:

“看见干部没有?

”张大伯机警地向四周看了看,说:

“大概在瓜地里。

刘胡兰听完,便绕道向瓜地跑去,果然村助理老王和武工队员都在这里。

刘胡兰见没外人,忙把情况做了汇报。

老王高兴地说:

“胡兰子,你可替老百姓办了一件好事啊!

和结尾。

在中年级语文考试的试题中出现的续写大多都是这种方式。

另一种是根据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情节接着写下去,这是一种读写结合的续写方式,往往要求写出一篇有所发展,情节不同的新故事来。

如,阅读了《龟兔赛跑》后,续写《龟兔

2.先确定作文的中心,把和中心关系密切的材料写具体。

提示:

面对省略号,我们可以引发许多想象。

可以想象王军当时痛苦的样子,以及师生的关心;可以想象师生怎样送他上医院治疗,怎样送他回家;还可以想象,王军休养期间同学们怎样探望,怎样帮助他补课;还可以想象不知姓名的司机,怎样帮同学们把王军送往医院;也可以想象王军休养期间不忘班集体,为班级出力量?

?

可想象的内容太多了!

同学们要抓住“脚扭伤之后”来展开合理想象,会续写出一篇好文章的。

在想象时,一定要注意“合理”,也就是要切合文中所给情节的实际,切合同学们生活的实际。

不合情理地“胡编”,会违背了练习续写的意图。

选择怎样的材料要先确定文章的中心。

是要赞扬同学之间的友情呢,还是赞颂老师对学生的爱,或是要反映改革大潮中人的真情?

?

中心确定之后,围绕中心去想象,把和中心有关的内容想具体,写具体就行了。

续写]脚扭伤之后

体育课上,五

(2)班王军同学练习跳远时,不小心把脚扭伤了,不能动弹。

只见他手指着右脚,咬着牙说:

“疼?

?

疼死我了。

”几个身高体壮的男生七手八脚地把他抬出沙坑,小心翼翼地脱下他的鞋袜一看,啊,脚腕已经肿了起来,并且青里透紫地出现了淤血,王军也由于疼痛而汗珠直淌。

大家一下子都慌了,有的说:

“快送医院吧。

”有的说:

“快打电话通知他爸妈吧。

”更有心急的同学,上前就要为他按摩,恨不得一下子把那个大肿包给揉下去。

就在大家手忙脚乱,心急火燎的时候(由[xszw.org]整理),体育王老师却镇定自若。

他制止了要给王军按摩的同学,对大家说:

“刚刚扭伤,绝不可以乱动,大家听我安排:

冯旭——马上去医务室请校医,并让她带一卷绷带来;肖鹏——你劲大,把王军背到水池边。

”肖鹏在老师的帮助下,小心翼翼地把王军背到了水池边。

同学们也一齐围了过来。

老师边用水池中的冷水冲洗王军扭伤的脚,边告诉我们,这是防止继续瘀血。

一会儿,校医李老师来了,用绷带把王军脚腕上部缠紧。

体育老师又告诉我们,这是不让肿胀再扩散。

然后,他又叮嘱王军把脚架在高处,保证血液回流畅通。

看着老师熟练的操作,听着那头头是道的讲解,再看王军减轻了痛苦的表情,大家都长吁了一口气,一齐向老师投去了敬佩的目光。

这时,王老师又推来一辆自行车,让王军坐在后车架上,和校医一起把他送到医院去做进一步检查治疗。

这堂课上得可真有价值,不光锻炼了身体,还增长了急救知识。

事后连受伤的王军都开玩笑说:

“用我身体的疼痛为你们换来了急救知识,值——”从此,大家更佩服体育王老师了。

【评析】习作想象非常新颖,写老师如何当场“紧急处理”,从而觉得这节体育课不光锻炼了身体,还增长了急救知识,“值”。

文中老师的“镇定自若”,和同学们“一下子都慌了”形成鲜明对比,使老师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结尾写大家更佩服王老师了,是发自内心的呼声。

篇三:

2015高三上01小作文

小作文形式可以是改写、扩写、缩写、仿写及种种片段性写作,体裁可以是解说词、演讲稿、读后感、小评论及种种的说明和描写等。

并且提出相关的若干项语言表达和写作方法的具体要求,比如修辞的、句式的、人称的、角度的等。

这样一来,就既包括了考纲规定的所有单项的语言表达要求,还涉及到相关的写作技巧(究其实还是语言运用的技巧),更重要的还必须综合而为一体,这一来就更接近真实的写作了。

——《2014年江西语文高考试题阐析》?

这道题目实际是直接从必修教材②?

表达交流〃学习抒情?

一节的?

写作练习?

中生发出来的。

(考题)要求(尤其是1、2两点)反映的是抒情文字基本形式方面的规律。

?

但凡抒情,无论正面或负面(比如欣慰的、忧愁的等等),也无论对象和题材(比如亲情、惜别之情等等),这些形式作为外壳都可容纳,题目中提出的要求可以一字不变。

能掌握与运用这些基本的形式,就意味着?

有情能表?

,具备抒情的能力。

我们常说?

表达?

侧重考的是?

怎么写?

的能力,就是对相关文体的基本形式掌握与运用的能力,也就是遇上一定的内容能用相应的文体形式去把它组织起来、表达出来的能力。

?

高考中出现的小作文,按体裁可分为记叙、议论、说明类;按表达方式可分为描述、抒情、论述、记叙、说明五类;按应用格式可分为描述、想象、扩(改、续、补、仿)写、压缩、评论、图表信息转换、书信、串讲辞等实用文。

现按文体分类如下:

1.文学类短文。

具体包括:

如扩写、改写、续写、写人、记事、场景描写等。

这一类主要考查考生的描述、想象能力。

①肖像描写。

如1990年描写进入玫瑰园的一对孪生小姑娘的肖像,要求符合人物的年龄和性格,显示出她们的同和异。

②语言描写。

如(2012·江西高考)生活中,总有那么一曲旋律或几句歌词,拨动过你的心弦,引起过你的共鸣?

?

请你用动情的笔墨把它抒写出来。

要求:

(1)侧重在描写中抒情,并结合使用议论。

(2)运用排比修辞和疑问句式。

(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

(4)不少于200字。

(15分)

如(2011·江西高考)参照下面鲁迅先生的画像,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刻画你心目中鲁迅的形象。

要求:

(1)使用

③评论思想、行为。

如1992年全国卷要求选择所提供材料中的一个或几个人物(包括“我”)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展开议论,写一篇议论文。

④赏析诗文。

如2005年至2009年湖南卷将小作文变成了现代文阅读的赏析题目。

⑤读写结合,阅读延伸。

如2000年至2010年高考上海卷诸多试题,2010年高考北京卷的相关试题。

3.实用类短文。

这一类主要考查考生写短小说明文的能力,要求考生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对事物作介绍。

具体包括:

如书信、请柬、消息、短讯、通知、广告、海报、摘要、聘书、申请书、解说词、讲话稿、广播搞、留言条等。

①介绍说明漫画的画面内容。

如:

1996年介绍《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的内容;2004年实施分省命题之后诸多卷别中的语运题。

②介绍日常实用物品。

如:

1993年要求写一段关于圆规的功能、构造和使用方法的说明性文字;2005年重庆卷要求以“筷子”为对象写一篇说明文。

③介绍一处场所或一种建筑。

如1994年上海卷要求介绍一家街头(或乡间)小店。

④介绍一部影视作品。

如1997年上海卷要求考生推荐一部电影(电视剧或戏剧作品)。

⑤介绍时令特征。

如1996年上海卷要求考生从三个方面介绍初夏的时令特征

例如:

(2013)(15分)请按以下要求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介绍你所学过的高中语文课本《先秦诸子选读》

(1)用一个统领全段内容的句子开头。

(2)有一处用?

不仅?

?

而且?

?

?

或?

一方面?

?

另一方面?

?

?

的句式过度。

(3)使用打比方、拟人两种手法。

(4)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5)不少于200字。

点面结合:

主要运用于场面与景物描写中。

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

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例:

同学们摆好了姿势,成“工”部式,用脚顶着脚,勾住脚;身子住后倾,双手像只铁钳似的,用力抓住大麻绳。

(“面”的概括性描写,也叫整体描写)随着老师的一声哨声,比赛开始了。

绳中间的红绸带左右移动。

(“点”的描写)我方队员一个个红了眼,有的人脸憋得通红,有的人龇着牙、咧着嘴在较劲。

(“点”的描写)双方拉拉队的队员们,也齐声呐喊,不停地为自己队擂鼓助威。

(“面”的描写)我的手都拽红了,脖子憋得通红,两只手像刀割一样疼,可绳子还是不动一下,双方进入僵持状态。

最后我们队使出了绝招:

队长一声“狮吼”,我们齐使劲,赢了!

(“点”的描写)此次活动再一次让我们领悟了齐心协力的真谛!

(议论抒情)

动静结合:

主要运用于场面描写与景物描写中。

动的事物化为静物,使动的事物显出一种厚重、庄严;或者把静的事物写活,以动来衬托静,使静物显出生命活力。

具体写作时常用拟人或比喻,化静为动,使景物更有生气。

例:

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

在路旁,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

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静态描写,显得宁静安详)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

?

(动态描写,通过滴水声、流水声的描写,使宁静中的周庄充满了灵动与生机,两者相得益彰)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选自《周庄水韵》)

虚实结合:

又叫联想与想象,“实”即眼前之景

(物),“虚”即想象之景(物),“实”是基础与铺垫,“虚”是提升与升华。

例:

仲秋之日,最适宜的莫过于细赏残荷。

冷清的水面、凋败的荷叶、单调的雨声,这些肃杀残缺的元素和在一起,却演绎出自然的大美。

(实写眼前的残荷之景,描写与抒情)残荷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禅者。

她自知属于她的灿烂年华已逝去,尽管还有着独特的韵致,但她还是默默地让出了道路,把秋光让给了金桂白菊,而自己却退居一隅。

她虽然平凡但是从容而淡然。

这一“让”是如此大气!

(由残荷之景引发的联想与思考、议论与抒情)情景交融:

指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紧密结合的一种表现手法。

在具体的写作中,表现为用带有浓郁个人情感的词语修饰环境描写。

1.答题要领

回答此题关键在于“卡”到要点,即在200字以上

的篇幅中鲜明准确地体现题目的要求。

因为此题的阅卷原则有二:

首先,看是否达到要求,按减分的原则进行批阅,即如果没有达到某个要求就扣除相应的要点分;其次,如果达到要求,再看语言的优美度、思想的深刻度等进行加分。

2.答题步骤

(1)弄清题目要求的要点,按要求进行构思。

(2)注意语言的可读性与精神面貌是否积极向上。

(3)进行检查,看200字的文段中题目的要求体现得是否鲜明准确,并注意书写端正。

作文训练题

1.小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并按照要求作文。

(15分)

家家户户都有窗,透过窗,我们可以看见的是一个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请用文字记录一件窗外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

要求:

①使用至少两种修辞。

②对该事件有一、两句精彩点评。

③无错别字。

④文字通顺。

⑤200字左右。

2.以“田野的风”为题,写一篇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短文。

要求:

(1)运用“通感”和“对偶”两种修辞方法。

(2)要写出季节特点,但不能出现“春夏秋冬”等字样。

(3)不少于200字。

3.请以“瞬间的美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4.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改写。

梅花绝句(之三)陆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请围绕“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两句诗的意境和情感,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15分)要求:

(1)借鉴朱自清《荷塘月色》中“以景衬情”的表达技巧,同时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描写生动形象,符合原诗的意境和情感。

5.根据下面的情景,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拟写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