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0089878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精编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精编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精编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精编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精编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精编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精编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精编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精编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精编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精编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精编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精编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精编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精编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精编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精编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精编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精编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docx

《精编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编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docx

精编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

精编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及答案

班级:

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

拼音词组

1.看拼音,写词语。

pútaotáobǎojūnhénɡdiéjiākònɡxì

jiānɡyìnɡshǒuqiānɡbēitònɡcǎndànyěshòu

2.看拼音,写词语。

ánɡshǒuyìlìdǐnɡfèishàshídàdī

zhuānɡjiafēnɡsútiàoyuèpútaotáobǎo

3.看拼音写词语。

zhuānɡjiàyánjiūjiàshǐxuèyè

bēicǎnpútaoshūshìxuǎnzé

4.看拼音,写词语。

jièrùguījuguāiqiǎochāikāi

yǔnxǔtuōzhuàigēnzōngshuòshì

5.看拼音,写词语。

shuàilǐnghéxiéwèijiènùhǒusōngzhī

shuǐpínɡjiāochāzhǐhuīyōulǜtāntú

形近字词

6.辨一辨,再组词

憾(_________)倔(_________)妨(_________)吭(_________)

撼(_________)掘(_________)防(_________)炕(_________)

徽(_________)慌(_________)匀(_________)端(_________)

微(_________)谎(_________)均(_________)瑞(_________)

7.比一比,组词。

   

跪(_________) 塘(_________) 啄(_________) 鹅(_________)  

脆(_________) 搪(_________) 琢(_________) 饿(_________)

8.辨字组词。

绳(_________)洼(_________)淘(_________)抄(_________)

蝇(_________)蛙(_________)萄(_________)钞(_________)

枪(_________)探(_________)质(_________)竖(_________)

抢(_________)深(_________)盾(_________)坚(_________)

9.辨字组词。

仪(_________)帜(_________)垫(_________)悦(_________)

议(_________)识(_________)热(_________)说(_________)

10.辨字组词。

塌(_________)熄(_________)睁(_________)治(_________)

蹋(_________)息(_________)挣(_________)冶(_________)

课内填空

11.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诗中表现诗人对桃花之美的欣悦,并以反问的语气作结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身体逐渐变小➞体表__________________➞转移到_____________➞在树木之间_____________➞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最终能够___________。

12.根据要求,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诗词句或名言。

1.诗词的意味无穷,在诗词中,我们可以领略美妙的画面,“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______”;可以赞叹诗人高洁的志向,“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可以感受天真、活泼的人物形象,“大儿锄豆溪东,________________。

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________”;可以体会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应该发奋图强,与时俱进,正如《周易》里说的:

“天行健,________________。

”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更加勤奋刻苦地学习:

“_________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

”我们要多读诗歌,因为“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游览过的地方,可以按游览的顺序来写。

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按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重点写了________;《海上日出》是按照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描绘了_______和_______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海上日出_________,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_______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2)《小英雄雨来》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______,聪明勇敢,_______本领高强,为了掩护_______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的儿童_________,________的优秀品质。

14.根据课文内容。

1.《题西林壁》和《雪梅》这两首诗都在写景的同时揭示一定的哲理,其中“_________,_________”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寓意相同。

2.《出塞》和《凉州词》都是以_________为主题的诗歌,其中,与“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一样,表达战士们作战沙场,久久未回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3.《观潮》一课,作者对潮来时壮观景象的描写非常生动,如“浪潮越来越近,犹如_____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________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4.从《蟋蟀的住宅》一文中,我认识了_________的蟋蟀;从《麻雀》一文中,我认识了_________的老麻雀;从《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中,我认识了_________的王戎。

5.周恩来在租界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_______”的含义,从而立志“_______。

1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人有疑惑很正常,就像韩愈所说:

“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出自《尚书》,意思是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而自认什么都懂,学识就会浅薄。

3.有才知的人必须勤学好问,正如王充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礼记》中的治学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疑小进,大疑大进。

句子训练

16.按要求写句子。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用上带点的词语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溪水流着香味。

(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教室里真静,静得可以听见同学们的呼吸声。

(用相同的修辞手法补写句子)

金秋时节,桂花真香,香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谁来呼风唤雨呢?

当然是人类。

(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宙斯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肃的惩罚。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加点的词仿写句子。

1.我和阿妈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着同班的小朋友在台上又唱又跳,边说边比画,我真个羡幕得要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加工厂。

1.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了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稻田像一块用月光镀亮的银毯。

(用相同的修辞手法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普罗米修斯坚定地回答:

“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大概和蝉一样有名。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蟋蟀和其他昆虫不同,它不肯随遇而安。

(用加点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用几个连续的动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它的工具是那样瘦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21.课内阅读。

   

就在这时候,池里划来了一只小船,捉鱼的金奎叔从船里跳上岸。

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伸出胳臂来比我的腿还粗。

他飞快地走了过来,一把wò()住了鹅的长脖子。

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

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

这一下,别的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里,逃命了。

  

金奎叔给我穿上鞋,拾起书包,用大手摸摸我的头说:

“鹅有什么可怕的!

会把你吓成这样。

”  我说:

“鹅,因为鹅把我们看得比他小呀!

” 

金奎叔说:

“让它这样看好了!

可是,它要是pínɡ()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qiā()住它的脖子,把它shuǎi()到池塘里去。

记着,下次可别再怕它们了。

”  

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以后一直不怕鹅了。

有什么可怕的!

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

怕它干吗?

果然,我不怕它,它便不敢咬我,碰到了只是“吭吭”叫几声,扇几扇翅膀,就摇摇摆摆走开了。

看到牛,我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尽管它把我们看得比它大。

  

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1.根据拼音把生字写在括号里。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顽皮()束缚() 答应() 欺负()

3.无缘无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挣脱”“连飞带跳”“落”等词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画出金奎叔说的话,并说说你的理解。

6.理解句子含义。

   

有什么可怕的!

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

怕它干吗?

2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种辣椒

常识课上,老师对植物的讲解,把我带到植物世界里。

听完课,我动了心,决心种点什么,仔细观察它的生长过程。

回到家,我找到了两个花盆,满心欢喜地种下了辣椒籽。

下种后,我每天都要给它浇些水,盼望种子早些发芽。

一天中午,弟弟告诉我花盆里出小苗了,我飞一样地跑到窗台前,只见一棵小嫩芽拱出土,又过了两天,好几棵小芽出来了。

小芽越来越多,我给小辣椒间苗,把太密的小苗小心翼翼地拔掉了一些。

 

到了盛夏,每株辣椒已有半尺多高了,它们的茎上都缀满了欲放的花苞,几天后,一朵朵雪白的小花,先后开放了。

大约又过了四五天,辣椒就开始结果了,出现了青绿的椭圆形的小辣椒,一个个缀在茎上,真惹人喜爱。

秋风吹进窗来,带进一股香气,辣椒开始由青变红,看上去更让人喜爱。

一个个两寸多长的小辣椒挂在枝头对我微笑,感谢我对它们的辛勤培育。

收获的时节到了,我满怀欣喜地把成熟的辣椒一个一个摘下,竟收了小半筐。

我看着筐里的辣椒,心想:

这多有意思呀!

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实 践又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找出文章中点明中心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章分成三段,并写出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句子,在括号里写出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小辣椒挂在枝头对我微笑,感谢我对它们的辛勤培育。

(_____)

②我飞一样地跑到窗台前。

(_____)

2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爱书如命的人

在鲁迅的全部生活中,书籍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他被人称为"爱书如命"的人。

幼年时期的鲁迅,随着识字渐渐多起来,就开始攒钱买书。

过年时,大人给了他"押岁钱",他总舍不得随便花零花,一点一点攒起来买书看。

成年以后,鲁迅阅读的范围更加广泛了,他对于买不到的稀有的好书,就新自动手,一笔一画地把它抄下来。

显然,抄书使他得益匪浅。

鲁迅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能够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

在鲁迅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盒修书的工具,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进行修书,使得他的书历久常新,没有一册书里有污损,也没有一册书是破散的。

鲁迅读过的书浩如烟海。

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帐"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就有9000多册。

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保存得井井有条。

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1)平常:

近义词(  )反义词() 

(2)清贫:

近义词( )反义词(  )

(3)破散:

近义词(  )反义词( ) 

(4)爱好:

近义词( )反义词( )

2.据意写词(词语在文章中找)。

(1)形容(读过的书)很多。

(  )   

(2)经过了很长时间也不会忘记。

( )

(3)得到的收益很大。

  ()   

(4)经过了很长时间还是新的。

 ( )

(5)形容非常有条理。

  ( )

3.照要求填空。

(1) 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2)写出短文中相互照应的句子:

(3)抄书使鲁迅"得益匪浅",具体表现在:

  ;鲁迅的书"历久常新"。

表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二节,用"︱"给这节文字分层,再分别写出层意

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爱书吗?

读了这篇短文,你最想和鲁迅先生说些什么?

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课外阅读

母爱是一根穿针线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

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经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

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

母亲因此而骄傲——她就是作家的母亲!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

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惟恐打扰了儿子。

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

她把它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

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上。

她不相信她视力下降得那么厉害。

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rú)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

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还是失败。

再试……可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往了。

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

母亲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

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

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

母亲笑纹如花。

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

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

如此简单。

1.题目是用打比方的手法写的,他把母爱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2.把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词换成一个近义词填在括号里,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骄傲—________

3.文中省略号的用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4.句中说“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

”你知道该怎样做吗?

__________________

2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守护大山守护“家”

本文节选自记者对护林员段金龙的一段采访。

①穿着橘黄色的工作服,老段步履轻快地走在山中落叶铺成的小路上,用树皮般粗糙的大手拍拍一棵落叶松的树干说:

“我小学四年级跟着父辈们种这些树的时候,树苗还不到1米高,现在都碗口粗了,我也老了……”老段名叫段金龙,是一名普通的林区护林员。

说这话时,他已经在神仙山坚守了30年。

“如果能活到90岁,那我就守到90岁。

一天看不见这林子,就浑身不得劲儿。

”他说。

②守护3000多亩山林,30年来事故发生率为零,靠的是老段日复一日不辞辛苦地工作。

山里没有路,但老段每天巡山要走20公里以上。

30年来,老段穿坏的胶鞋已经有300多双。

老段巡山随时都在排查隐患,只要遇到上山的人,他都反复叮嘱防火事项。

夏天多雷雨,老段经常要赶到山上无线电中转台去切断电源。

③护林生活的艰苦,只有老段自己知道。

护林员没有节假日,只有在没米没盐或家里有事的时候才能下山,至少也要10天左右一次。

上山时,要背上够吃半个月的米、咸菜、土豆。

冬季经常大雪封山有一年10月份突然下了一场大雪,老段被困在山上。

等他巡完山回到小屋才发现,只剩一小把挂面了。

没法子,只能早晚喝点盐水,中午煮一点挂面垫垫。

“山项没有水,得去半山腰的大冰渠背水,一桶水50斤,来回10里地。

”老段说得很轻松,对他来说,这点苦好像根本不算啥。

④“他的腰背、膝盖、胃都出了问题。

每次上山,还得带上膏药和胃药。

”老段的妻子告诉记者。

妻子心疼老段,老段却嘿嘿一笑说:

“没事儿,我能坚持。

⑤一个人守着大山,还要忍受难以想象的孤独。

为了消遣,林场曾经在山上给老段配了一台旧电视。

由上没信号,手机、电视、收音机都没什么信号。

老段却找到了(  )的法子:

即便收不到信号,他也拿电视机当宝贝,没事就打开,听着“刺啦刺啦”的响声,一听能听大半宿。

“有点几声音,就不觉得孤独了。

”老段说。

⑥干的年头儿长了,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成了伴儿。

对老段而言,守护这片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大山就像守护“家”。

1.从第①自然段中摘录,树苗的变化是从(______)到(______)

2.第①自然段中的“一天看不见这林子,就浑身不得劲儿”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第②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第③自然段,你对哪些语句特别有感触,请任选一个角度在下面横线上写批注。

(至少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0年坚持下来,老段也落下了职业病”这个句子放在第(_____)自然段的开头合适。

6.结合上下文,为第⑨自然段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A.艰苦朴素B.埋头苦干C.苦中作乐

7.对老段而言,为什么说“守护这片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大山就像守护‘家’”?

结合文章内容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

26.快乐习作。

小朋友你一定和爸爸妈妈外出旅游过吧,哪一处风景名胜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无论是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还是一处不起眼的小地方,拿起你的笔写一写吧。

要求:

1.按一定的顺序写;2.抓住景物的特点写;3.题目自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